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思想品德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从心理匹配角度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思想品德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17

从心理匹配角度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该文是思想品德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思想品德和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思想品德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论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心理杂志大学心理论文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感觉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之一.教师要从初中生好动、好奇、好强、好思的心理特征出发,主动“匹配”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深入挖掘思想品德课的魅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匹配;初中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1-0061-0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是教师们都在研究的课题.心理匹配是指从心理学角度处理教材,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从而达到满足学生心理需要,调节学生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心理匹配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学氛围里,不仅可以获得学科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核心素养,满足情感需求.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运用心理匹配策略,深入挖掘学习材料的魅力,匹配中学生好动、好奇、好强、好思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

一、匹配好动特点——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格林·伯克尔说过:“课堂其实就是一种对话.”因此,课堂教学也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强烈的兴趣,大多数的学生还处于一种待激活状态,有的学生甚至对所学的内容有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改变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采用丰富多彩的交流互动方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抵制的心理状态转变为主动求知的心理状态.“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总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体验生活、认知世界和学习本领.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开展适应学生心理需求和情感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心理满足,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走进社会生活》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到离学校最近的农贸市场体验生活.上午点钟是农贸市场最繁忙的时间,学生可以看到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被菜农们搬下货车,摆放在摊位上,还可以看到不少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在摊位上选菜、砍价、过称……这些画面看着似乎非常忙乱,但是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后我总结道:“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各种关系连成的线就织成了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网的一个结点.在这个农贸市场中,菜农们把自己种的瓜果蔬菜运来这里卖,我们的家人把菜买回家,煮给我们吃.我们不自觉的已经成为社会‘大网’中的一个结点.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都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新知识建构,是通过各种感官协同活动而形成的.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还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系统,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二、匹配好奇心理——满足情感,引导兴趣

斯卡纳金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和设想,都将化为灰烬.”通过情境创设、启发诱导、设置悬念等方式,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还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心理需求,教学效果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做守法的公民》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事例作为课前导入,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小明的性格比较懦弱,常受同学欺负.小明为了少受欺负,经常买零食讨好同学,久而久之有些同学变本加厉,提出了许多过分的要求.有一天,几个*学甚至逼着小明去买比较贵的食品,小明的零花钱不够,只好去偷别人的钱.事例讲完后我问学生:“小明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强迫小明买食物的同学违反法律了吗?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将怎么解决?”

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指出:引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成功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启发诱导、创设情境等方法,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三、匹配好强心理——积极评价,满足好胜心理

中学生都有好胜、好强的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都有喜欢鼓励、表扬,厌恶批评、指责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一方面顺应了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努力运用自己的表情表达感情、传递信息,对学生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夸奖,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鼓励,对学生独特的见解表示赞叹,对敢于质疑的学生表示赞许,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轻视,要真诚地帮助他们,陪伴他们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经常组织他们进行小组间的学习竞赛,给他们创设一个竞争的学习氛围,并对优胜学习小组以及进步巨大的学习小组大力表扬、颁发奖品.开展学习小组竞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就像是一支强心剂,给学生带来无限动力,不仅可以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还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匹配好思天性——鼓励反思,强化兴趣

思考是人类的本能,不断地努力思考是人类的优良品质,人类就是靠不断思考走出愚昧的泥潭并逐步走向智慧的阳光之中的.台湾著名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说过:“学校不要让学生太忙,否则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新知识点总是与某些旧知识点相联系,学生需要一些思考的时间,来巩固旧知识点,消化新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太急功近利,要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不要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所学内容,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自己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完善认知结构,达到提升学习兴趣、强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国家利益至上》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设置了几个反思问题:

(1)如何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2)国家利益与个人愿望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3)为什么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4)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

学生通过反思,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满足了内在需求,还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再拓展出新的技能和经验.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的有效作用.”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从心理匹配的角度出发,将原本枯燥的教材知识进行整编、包装,匹配中学生好动、好奇、好强、好思的心理特点,深入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责任编辑袁妮)

上文评论,此文为一篇关于思想品德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思想品德和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相关思想品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刍议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是有效实施中学政治教学的关键 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在新颖导入、巧妙设问、时政教学、穿插幽默故事……方面想方设法,并给中学生.

新课改改革背景下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当大家刚接触地理学科时,只是以自己对地理的了解内容来认识地理 要知道地理是一门包罗万象,覆盖面很大的科目 新课程的改革给地理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现在新教材的改编中,需要教师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

唯有源头活水来提高智障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学艺术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积极倡导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教师要发挥引导性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习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我要学”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从自我.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的确如此,即使教师拥有再高的专业素养,当面对一些对学科没有兴趣的学生时也会感到头疼 兴趣的存在,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