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农村养老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关于宝鸡市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和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农村养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5

关于宝鸡市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和,本文是农村养老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养老和宝鸡市和调查相关论文范例.

农村养老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养老论文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农村经济和科技杂志论文调查方法农村新技术杂志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着挑战.尤其针对农村老年人,如何使他们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的生活,已成为当前社会亟需探讨的问题.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文章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在论述宝鸡市农村养老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宝鸡市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养老;农村;宝鸡市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口数量之多,老龄化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也最重.满足广大老年群体的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发展,关系到百姓福祉,需要我们动员各方力量,下大气力来应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可知,截至2017 年年底,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在2.41亿的老年人口中,农村老年人口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我国的新增老年人口在2017 年也首次超过1000 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将会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 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而农村实际居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可能进一步加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显,而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着巨大压力.

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主要呈现老年群体规模大、比例高、增长快的特点,在人口老龄化的增龄过程中,农村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尤为突出.关爱帮扶老年人,特别是妥善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对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一、宝鸡市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

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面积18172平方千米,人口数约376万人.截至2017年年底,宝鸡市60岁以上老人已达63.8万人之多,占全市总人口的17.9%.在宝鸡市市委、市政府的长期努力下,养老保障体系及养老服务业不断发展完善,农民养老水平也普遍有较大提高,养老保障问题较前也有很大改善.为了更好地、更细致地了解宝鸡市农民的养老实际状况,笔者于2018年4月选取了陈仓区坪头镇(坪头村、新民村、码头村为主)100位在农村生活的老人进行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被调查的老人文化程度从文盲到高中不一,年龄在60岁到85岁之间.主要调查内容为宝鸡市60岁以上农民的生活现状、居住情况、经济主要来源、养老方式及对养老政策的了解度、满意度等.本次调查采用的是以实地访问调查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

坪头镇位于宝鸡市西部山区,全镇面积317平方公里,2018 年撤村并村后共有14 个村,114 个村民小组,4424 户,16440 人,60 岁以上2943 人,占人口总数的17.9%,村民的养老方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一直以来,坪头镇政府在村民养老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全镇建有11所农村幸福院,解决了198名困难老人的日间无人照料问题,87户97人享受五保、农村低保和高龄老人补贴供养.通过实地调查寻访发现,坪头镇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长年外出务工,长住在本镇的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其中老年人居多,由于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又无固定经济收入,致使许多老人养老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二、宝鸡市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空巢老人”数量增加,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一直以来,中国老百姓对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就是儿孙满堂,承欢膝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众多家庭呈现出小型化、独立化的特征,人们对物质文化普遍有了较高的追求,农村家庭中的大量青壮年也都涌向城市打工,于是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这些青壮年打工者常年在外,无法对家中的老人进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较高质量的赡养.调查发现,100位老人中有91位是靠家庭经济供养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而这种供养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只限于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致使许多农村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

2.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国家目前所提供的只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虽然新农合报销比例已大幅提高,但对农民来说,由于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大病、慢性病等治疗费用仍超出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在对100名老人的走访和问卷调查中,老人普遍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门槛较高、程序复杂、就医费用存在“水涨船高”等现象.所以农村老人还普遍残留着“小病熬,大病拖”的思想,导致因病致残、致贫现象依然存在.

3.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各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进入老龄社会,赡养老人既是家庭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我国社会化养老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但目前尚不完善.民政部门直办、直管老年设施依然占主导地位,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仍以社会救助对象为主.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组织发展相对滞后.

资金投入不足也制约着农村老龄事业的发展.我国养老资金筹措主要以国家政府为主,方式较为单一,发展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渠道筹资方式远远不够.出现农村养老的资金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重视不足,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不够.其次,在中国承担最低生活保障任务的主要是地方政府,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贴,但支持力度有限.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镇两级财政资源相对贫乏,保障农民养老的相关经费筹措十分困难.

4.涉老法规政策尚不完善,系统性可操作性有待增强我国宪法中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权利的保护和国家承担的权利保障义务,但是在有些农村地区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我国除社会保障较完善的“五保”供养制度外,低保、计划扶助、新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也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在与老年人权利关系最密切的养老保险问题上,现有法律与农村实际尚有差距.我国现有法律对养老问题的规定也较为分散,有些在实际运用中尚缺乏可操作性.

5.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养老服务的参与者数量严重不足,并且很大一部分由志愿者组成,农村养老服务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参与社会养老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总体素质普遍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第一,一些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者由于个人专业能力及自身条件限制,退而求其次选择从事本行业,所以积极性不高;第二,多数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没有专业资质,只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有些甚至连任何培训都没有参加过,这就导致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的日常生活护理知识,服务质量不高;第三,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都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疏导员(或类似的工作人员),养老从业人员一般缺乏精神抚慰方面的技巧,而农村能选择养老服务的一般是子女不在身边、高龄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更加需要心理的安慰和精神的慰藉,如果服务人员不具备专业技能就无法满足老人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

6.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农村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我国老龄工作机构从上到下(省、市、县、乡镇)的组建参差不齐,致使在具体工作中会出现上下不对口、工作不协调的问题.

一是基层机构设置不健全,开展工作有困难.有些地方基层还没有健全的老龄工作机构,而此现象在农村就更为突出.据调查了解,坪头镇的养老日常事务主要由劳保所代管,无正式老龄机构设置,工作内容也只局限于转发上级文件,培训村委会会计*业务等,工作被动,时效性差,无法切实解决好事关老年人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据了解,由于人员配备、资金统筹、传统观念等问题,其他村镇情况也基本类似.二是老龄干部队伍配备不齐,履行职责有困难.各地老龄干部配备上参差不齐,有的是公务员编制,有的是事业编制,有些地方由于缺少相应的编制,老龄干部成了在岗无编人员,还有些地方从事老龄工作的甚至是临时人员;办事机构有的设在民政局,由民政局干部,有的则是配备专职干部,与民政局合署办公,有的则由其他部门代管,有的甚至无固定办公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有的有组织机构,但组织机构不配套,也无下拨工作经费,所以很多基层老年工作难以开展.

三是老龄事业发展经费紧张,发展事业有困难.由于地方财政收入较少,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经费困难,许多地区,尤其是农村,无法保证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经费,老龄工作开展受到制约.

三、宝鸡市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1.健全完善农村养老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合农村养老的政策

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首先要完善农村养老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切合农民实际的养老政策.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团队分批分组,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地农村老年人的意见建议,制定出既符合农村老年人养老实际,又能充分保障农村老年人权益的政策法规.进而加快农村老年人社会服务、社会优待、社会参与、奖励表彰等制度建设.健全优待农村老年人的财政投入、服务评价、检查监督等政策.制定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政策、扶助老年人慈善支持政策、为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促进各种政策制度衔接,增强政策合力.

2.保障农村社会养老资金的落实,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加大对农村老龄事业的经费投入.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基层老龄事业经费的投入,在国家下发的老龄事业经费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比如,有条件的村镇可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或以政府为主导引进民营企业减轻财政负担,也可通过优化环境、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兴办社会养老机构等.其次,对农村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进行全覆盖,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及时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第三,努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看病的报销比例,真正解决农村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

养老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专业的人才队伍,要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吸引专业人士参与到养老服务行业.一是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与养老服务有关的专业和课程,鼓励和支持其培养专门人才;二是利用大专院校和卫生院校优势资源,对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道德修养、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规范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试行养老管理和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四是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业的行业标准,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五是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村级养老服务人员待遇,鼓励养老服务人员深入基层,为村级养老事业多做贡献;六是健全志愿者培训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志愿者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4.理顺和健全老龄工作机构,加强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建设

首先要实现“省、市、县、乡镇”四级老龄工作机构在设置、编制、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和办公场所等方面的对接统筹相协调,确保各级老龄工作顺利开展,并能较好地实现工作目标.只有加强老龄工作的机构建设,才能确保各级老龄工作的有效开展.农村老龄工作重在基层,在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建设上,要抓基础、打基础,各行政村、组要加强老年群体组织建设,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并组建老年协会,由村委会主任兼任会长,并配备专人从事老年工作.

5.大力推进社会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敬老院建设

政府可通过规划引导,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养老事业属公益事业,农村养老问题更是关系民生民愿的大问题,各级政府应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可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发展养老服务业.政府应积极倡导每村至少建立1家村级敬老院,以方便需要入住的农村老年人,并尽最大可能给予政策及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政府也可设立专项资金为一些特别困难的残疾孤寡老人购买服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努力使居家为基础、社区(镇村)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6.弘扬敬老爱老孝老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养老社会环境

一是基层党组织可定期评比孝老爱亲模范,在全镇、全村范围内树立敬老孝老典范,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实施党员帮扶到户、到人服务;三是积极开展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定期联系爱心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与敬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年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五是镇村应定期举办敬老联谊会、戏曲、文艺联欢会等,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六是镇村党组织应定期举办一些知识、技能、健康讲座,满足老年人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七是进一步加强镇中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敬老、爱老的思想;八是加强镇村活动广场的建设力度,并购买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健身器材,使老年人有更好的活动场所,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锻炼身体;九是镇政府可提倡组建以村为单位的老年舞蹈、书画、象棋等兴趣班,并定期举行集体活动,使老年人能更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身心愉悦,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吴华君,曹冬梅.构建科学合理养老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建议[J].人口研究, 2017(01).

[2]叶春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探索,2013(01).

[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Z].国发[2017]13号.2017.

[4]社会化养老托起无忧的夕阳红[N].宝鸡日报, 2018-03-22.

[5] 人大内司委谈老龄化:2017年底60岁以上人口达2.4亿[EB/OL]. (2018-03-14) http: //www. hbllw. cn/ html/ 2018/ mtgz_0314/29314.html.

汇总,本文是一篇关于养老和宝鸡市和调查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农村养老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农村养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农村养老开启新思路
党、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17 年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发出一系列惠农惠民的&l.

城镇化攻坚阶段农村居民迁出状况调查以成都东部地区为例
摘要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截至2015年底,四川省城镇化率为47 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 4个.

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现状调查与
陈晓婷 赵银喜(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兰州城市学院 文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 近年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生的入学率普遍得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

新时代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探析
【摘 要】新时代下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逐渐弱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够完善和养老水平的低下,都给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新时代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