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思想政治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后现代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思想政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3

后现代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本文是思想政治相关论文例文与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和后现代有关论文例文.

思想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思想政治教育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刘振营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7.06.043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引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反映与表现.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接受度的审视,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文化感知,并分析不同文化观念在认同与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上的冲突与调适,基于后现代文化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消极现象进行引导、重构和补充,以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现象;障碍跨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广泛,各种社会思潮渐次涌入,对我国文化造成了极大冲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不能独善其身.目前来看,关于该话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剖析、策略应用等方面,从文化视角切入分析现象的研究尚不多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从后现代文化视角,采用文化冲突与协调的研究范式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提炼效度影响因子与关键因素,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审视

现象学、人类学、历史学构成了对文化本体和存在研究的三维结构,从现象出发,有利于进行文化视角的剖析与解读.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的总和.①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具有多样性,按照所折射的本质,笔者将其分为积极现象与消极现象.积极现象即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现象;消极现象即歪曲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现象.本文主要聚焦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消极现象.

1.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有待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重要价值,反映了一种积极向上、富有成效的涵义,有很强的学习价值与学科魅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然而现实中它经常被忽视,并且渐趋弱化,这在理工类学生中尤为严重,在他们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与.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流的教育,然而,现实中的淡化必然影响其应有功能,容易造成受教育者核心价值观的偏离,例如道德滑坡、对先进模范冷漠等.我们不能假设适合于一种价值观的东西都适合每个人,但它起码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共同对话的平台,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至少目前它是必需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空谈,核心价值观仍要坚持.

2.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有待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促成受教育者思想转化的极为重要一环,然而实施并不尽如人意.学习流于形式,背离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大学生修习此课程的只是一种迎合,一种形式化的学习,未形成系统的、逻辑性的基本理论理解,在态度与心理上与其相背离.例如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理论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以及价值却很少反思,更不用说转化为行为准则,成为自身信仰体系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形式上的接受,而且更是内心的转化与认同,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基本理论精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目标.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不同文化观念的冲突

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非常态社会,人们接受共同文化指导,很容易达成共识,但随着各种文化思潮渐次迭起,社会意识形态逐渐多元,不同文化之间不断对抗与协调.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相似的抽象思维层面,找出一个更能解释现实、理解现实的范式,而“文化的对抗”这一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其强调文化塑造价值观、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笔者从两方面展开分析,即宏观上的观念冲突、微观上的文化消解.

1. 后现代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认同上的冲突

首先,两种文化本质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后现代文化的反抗性,异质性观念的相互作用往往产生价值冲突.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教育活动,而且其生成基础又是追求信仰的精神需要,其独特的文化脉络经过发展已形成自身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所代表的文化观,是一种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强调共识、主张奉献精神与集体主义的文化观,以全社会的认同来确保其主导地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②后现代文化是以高度商品化为标志,以大众闲暇为条件,以满足大众消费来赢利的一种新兴文化.③它在继承现代主义反抗精神的同时还表现出超越与对抗,充满了各种异于传统的行为与思想,以及“超越同一性”、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的潮流与倾向,将这种反抗精神推到极致,更为激进.“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不论是*观念还是道德准则,除了个性化和多样化以外,不存在别的理性或科学的本性.”④大学生受后现代文化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主张的主流价值观予以质疑与反抗,因为在不同文化之间,让一种文化完全理解另外一种文化是很困难的.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作用强化了这一冲突.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也正因如此,大学生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下为了凸显自身个性,或是基于自身意志寻求属于自身的文化认同,从而作出不同的选择;另一方面,居于顶端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大学生的思想碰撞中,后者带着各种观念与,出于对自尊的推崇而采取另一种方式来塑造自身的认同.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传播、影响力的削弱和后现代文化自身日益扩张等因素共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消极现象.

2. 后现代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消解

首先,盲目的叛逆行为,构成对主流价值观的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主流价值观具有权威性,是社会认同的基点所在.而后现代文化群体的反抗特性使其在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予以反对.一方面,后现代文化崇尚个体与自由,质疑传统,这种盲目消解权威、提倡个性的反抗行为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后现代文化所主张的个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同一性之间也产生了激烈冲突,反本质主义、反中心主义使青年的创新精神与主体意识得以增强,却造成价值选择上的无所适从.由此引发所谓的价值危机:“现代人的傲慢就表现在拒不承认有限性,坚持不断地扩张;现代世界也就为实际规定了一种永远超越的命运——超越道德,超越悲剧,超越文化.”⑤

其次,追求当下感受的消费主义倾向,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接受与内化.一种观点之所以被接纳,并非依赖上位者的权威,而在于其自有的理性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它所蕴含的思想是科学的、富有哲理的,并且具有超强逻辑性,需要深入思考才能体味内蕴.然而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下,追求直观感受与娱乐的大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以追求自我娱乐的世俗方式对其内涵加以解读,凭借自身好恶选择接受,必定无法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三,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思想,使得大学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下,功利主义思潮进一步延伸,青年大学生往往着眼于自身利益,遵循实用主义原则,以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指导自身行为,随着这种功利主义心态的潜移默化,便自觉对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否定并排除在外,自然造成大学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

三、后现代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藩篱跨越

后现代文化的冲力似乎带来了一种文化危机,若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就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的协调作用.为了避免社会分化,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缓解这些问题.

1.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观念在与其他观念的碰撞中是易变的,而核心价值观却是稳定的,对引导社会整体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以核心价值观引导后现代文化,需要明确核心价值观与后现代文化价值观的关系,后现代文化价值观是社会中诸多一般价值观的一种,与核心价值观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青年学生就会失去方向,没有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也无法落实.后现代文化影响是青年学生在社会转型期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规避,本质上并不反对主流价值观,只是对主流文化表达方式的反抗,青年学生需要的是表达主体意识的自由,所以要将二者予以协调.用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以柔性方式与其平等对话,在理解中获得认同,在充分尊重个体自由的同时,引导其与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从而使青年学生获得对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基础,并逐渐适应.

2. 基于文化认同构建同质价值观体系

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同样的,人总要把自身的精神世界建立在一个支点上才可以进化出强大的逻辑,进而构建完整而牢固的价值体系,所以需要一个明确而固定的基点来构建认同.西方的全部价值建立在个体本位之上,其所有的文化与价值皆由此基点延伸出来.我国的封建社会,则是将价值基点建立在家族*本位之上,即所谓的家国同构.然而基点的确定并非易事,一方面,当前价值支点不明确,以“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为初步表述,内涵仍需丰满;另一方面,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下,受反本质主义、反中心主义等思潮的冲击,青年学生思想出现混乱,更无需谈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成果.为了应对其他文化的冲击,需要确立一个共同基点,以达成共识、构建认同.由于无论文化以何种程度把人们加以区别,它始终共有一些重要价值观,而且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后现代文化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向核心价值观渗透,所以要以此为突破口,遵循“共同性原则”,寻求和扩大共有价值观,将后现代文化的积极作用加以吸纳,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并融合其他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观的社会价值体系.正如亨廷顿所言:“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⑥基于文化认同的社会价值体系,才是构建社会共识的可靠保证.

3. 以后现代文化表现形式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后现代文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瑕瑜集于一体,需要辩证看待.要把后现代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抗视为对社会的一种警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适当借鉴以增强有效性.后现代文化强调道德教育中主体、语言的差异性,强调自我与他者、彼与此、内与外、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差异和互渗,反对整体性的霸道和由此而来的集权主义统治方式.⑦大学生的叛逆可视为其自身意志的表达,同时也证明他们是愿意参与社会活动的,并且本质上并不反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其需求,便会取得良好效果.一方面,后现代文化可以帮助青年学生发泄负面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人们面对巨大的生活与心理压力,自杀、犯罪频发,在这种情形下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后现代文化可以缓解这一点;另一方面,后现代文化也是青年对未来的一种探索,是主体意识积极探寻的表现,促使青年学生进一步成长,也是一种自我发展的方式.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消极现象,期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文化冲突的关注,协调不同文化的交流,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文化冲突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一定的威胁,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是达成共识的保障,也是我们应共同守护的底线.

引文注释

①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6):81.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③姚登权. 后现代文化与消费主义[J]. 求索,2004:139.

④张之沧. 后现代*观[J]. 江苏社会科学,2000(06):68.

⑤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上海:三联书店,1989:96.

⑥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⑦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255.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本文结束语:这篇文章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和后现代方面的思想政治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思想政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理念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在现今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不断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智力支持,而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能有.

传媒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传媒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嘉辉,许 青(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30)摘 要传媒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文化竞争的核心 随着媒介变革的深入,信息文化传播无所不及 它不仅重塑.

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院G641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06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逐渐深入到各个行业中,并取得了.

校史文化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7 004摘要校史文化是校史的文化表征,具有情感激励、价值导向、价值认同和情感陶冶四大功能 从四大功能着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