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华章论文例文 跟观社会书华章诉情怀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华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7

观社会书华章诉情怀,本文是华章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华章和情怀和社会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华章论文参考文献:

华章论文参考文献 书刊号论文的任务书怎么写社会心理学论文和谐社会论文

读整本书概念是叶圣陶先生在1923年拟定的《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草案)》系统提出的,之后的《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是叶圣陶“对30年代一些课程标准的总批评、总检讨”,这个理念正是基于当时的中学生在国文学习上存在的一些欠缺之处而提出的.而读整本书真正走入教育者的视野是2001年新课标,它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1]可以说,读整本书不仅是课标的明文规定,也是未来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课文的选编原则里规定:“根据教学的需要,有些长文章可以节选.”余党绪却认为:“读‘节选’接触的是名著的片段,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确,很多老师在教节选课文时不能关照“整本”的阅读,甚至由于教学不得法,让学生对“整篇”和“整本”产生误解或畏惧之感.就目前的节选文教学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主题解读浅表化

节选课文是原文或整部作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结构的纵横交叉上都应关照呼应,作为文章的局部,教学节选类课文时要注意到与一般文本的区别,否则由于大语境的缺失会导致对原文主题和内容的误读.鲁迅曾说:“论文要顾及全篇,且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的社会背景”[2]《呼兰河传》是东北女作家萧红的优秀长篇小说,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长春版七年级下册以及人教版选修教材中都选入作品片段,初中和小学阶段一致选用了该作品的第一二章,并将节选部分标题为《祖父》或《祖父的园子》,选文中流露出作者对童年时期无限的快乐和自由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祖父的想念,沪教版还将文章编排在“有家真好”主题单元,笔者通过翻阅教案教参以及观摩一线教师赛课,发现大部分教师的解读仅仅限于感受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1940年,萧红一个人流落到香港,忍受着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病痛与精神的折磨.弗罗姆理论认为,个体在极度压力之下会产生回归倾向,《呼兰河传》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创作出来的,所以她在文中记述“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由此可见,教师如此割裂原著的片面解读会导致主题的浅表化,不能挖掘萧红人生悲剧的内在根源,不深入全文,不勾连整本书,就无法体会萧红真正要展现的“关于生与死、关于空间的永存、时间的永动等方面的生命体验”.[3]

二、损害原著结构的完整性

1961年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共选文300篇,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六年共选360篇课文(包括精读和略读课文),如今就人教版初高中(必修)总选文达250篇,课文量多就必然要控制课文篇幅,“初中每篇文章不超过三千字,高中不超过五千字.原文较长的做了删节.”[4]删节后的节选文融合了编者、作者的意识,被选入教材虽然凸显的是其教学价值,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其为被选入教材之前的“原生价值”,教学中如果不翻阅原文或者让节选回归原著,势必领略不到作者的匠心独运,也未必能充分体现原文的核心价值.《明湖居听书》节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苏教版、鄂教版、沪教版均“不约而同”地选取了第二节,从“到了十二点半钟”丑陋的琴师开始出场节选.纵观全文结构,作者为了突出鼓书艺人白妞技艺的高超还进行了三层铺垫,起于“老残从鹊华桥往南,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一段,先用老残“抬头”所见的“一纸招帖”和老残“一路”所闻的“街谈巷议”,作为第一层铺垫;店里的“茶房”向老残介绍“梨花大鼓”和“白妞、黑妞”,是第二层铺垫;老残在“明湖居”书场“落脚”的艰难,第三层铺垫;然后,才是面貌“丑陋”的琴师出场,作为第一个陪衬人物;令人“以为观止”的黑妞出场,是第二个陪衬人物;经过层层铺垫和渲染,白妞终于登场.作者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突出白妞精湛的说书技艺.编者在节选课文时将原文的“铺垫”和“衬托”一笔勾销,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情节结构简单化,人物形象也变得苍白,教师在教学中也因为缺乏对整本书的了解,对于作者的匠心也就只能蜻蜓点水般讲不深点不透.

三、破坏典型形象的深刻性

节选文相对一般文章而言有其特殊性,特别是节选自短篇小说中的文章更要注意与整篇的关系和衔接.胡适认为“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宋玉也有言“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编者在节选时要细细揣摩作者的作文的意图和深意.《装在套子里的人》虽然不短但也是节选,编者去掉了原文的“头”和“尾”.原文开头叙述的是两个猎人的聊天内容,其中一人说“世界上有不少人性情孤僻,跟寄生虾或者蜗牛那样极力缩进壳里”,然后便引出别里科夫的故事,开宗明义.课文略掉的结尾如此写道:“……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装在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似的……他下葬的那天天色阴沉,下着雨;我们大家都穿了雨鞋,打了雨伞……”[5]编者略掉了最后一个重要的场面,而只写了“我们都去送葬”.别里科夫在世时装在形形色色的“套子”里,雨伞、靴子、大衣等等,可以看出他古怪、多疑、怕事、孤僻的性格,但课文唯独没说最后一个一个套子——“棺材”,而这最后的套子却可以看出别里科夫的守旧和落后就算是死也是无可救药的,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深刻鲜明.就整篇小说而言,其实最不可忽略是“阴沉的天”和“我们”的行为,原文的结尾就使得19世纪扼杀一切生机的沙皇统治下人们无法逃脱的悲惨现状无所遁形地暴露出来.但“剪裁掉头尾”的选文不仅让别里科夫、科瓦连科、华连卡等“圆形人物”变得扁平化,也使得小说主题失去了深刻性.

由此可见,要教好节选文,就要带领学生反复阅读原文,并适当地将原文与节选文巧妙结合.朱绍禹这样表述节选类文本的价值“节选文除具备全文的教育价值外,它能使学生通过阅读节选文章,了解和掌握整部作品的知识,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它还能够培养阅读长篇作品的兴趣,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整部作品的能力.”[6]节选课文是学生读整本书的最佳依托,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就得思考两个问题,这一节选内容与原文有什么关系?要从整体结构、内容思想、语言特色、人物刻画等方面弄清楚与原文的关系;第二,如何将节选课文与整本书阅读有效勾连,由此做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在此基础上探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具有独特价值.

一、以“点”带“面”走进整本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语文教材中一直以节选的方式呈现,如《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香菱学诗》《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等以小说中的经典情节出现在中学各版本教材中,目的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这部内容复杂、思想精妙的大部头书.

《香菱学诗》被选入长春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沪教版高中必修一,初、高中课文均将本文重点落在人物形象分析和语言特点鉴赏上面,沪教版在思考与练习部分强调:从节选课文回到原著,全面了解这一人物在全书中的命运.在一线教学中,很多老师仅仅将香菱分析成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林黛玉是一个因材施教的好老师,这样的形象定位不免有种舍本逐末的意味.透过“香菱学诗”这个短暂的生命场景,不仅要看到香菱学诗的成果,更要看到香菱为何要学诗,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文中涉及到的几个人物的形象和命运.笔者借以在实习学校的契机以《香菱学诗》这一篇带领学生走进《红楼梦》这整本书做出尝试.

香菱是薛蟠的小妾,被薛宝钗带进大观园,文化水平并不太高,却酷爱作诗,因此便拜黛玉为师,得到黛玉稍加指点后就潜心苦练,誓作好诗.

(一)探析香菱作诗的“苦—乐—悲”

我首先将《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的题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与“香菱学诗”作比较,让学生探究出原作的题目突出在“苦”字,然后找出文中关于香菱刻“苦”的相关语句,她“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更是说她“呆子”,“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香菱这种废寝忘食的苦思状态在宝钗看来又是“疯了”一般.“对灯出了一回神……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均可看出香菱这一“作诗入魔”的特征.

以“香菱作诗旁人看似很苦,她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为问题进行过渡,学生很容易找到文中的16个“笑”字,笑中读诗,笑中作诗,笑中可以看出她勤奋、刻苦、执着的品性,笑中可以看出她聪慧、优雅、自信的性情.紧接着教师抛出第三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香菱为什么如此痴迷于作诗呢?这里学生就必须要从“这一篇”中跳出来,走进《红楼梦》里去分析原因了.第四十六回宝钗说“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香菱为什么羡慕大观园里女儿们的生活,这必须联系第三回借贾雨村审案引出香菱悲苦的身世,“出身书香望族,也曾娇生惯养,万般宠爱,一朝落难,度日如年,幸逢有情郎,又遭呆霸王.”“菱花空对雪撕撕”[7],在她作的第三首诗中亦可窥得她悲剧的一生.第五回贾宝玉“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副册中香菱位列第一位,“根并荷花一茎香”意指她最后是被薛蟠正妻夏金桂折磨致死.通过不断引读指向“整本书”,反之,又通过“整本书”来关照“这一篇”在书中存在的价值,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便会主动将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将课堂拓展到生活.

(二)以一人之“苦”看众人之“悲”

香菱是身份卑贱的下人,但却“慕雅”,也就是说她有对“高雅气质和精神的追求”.她的聪慧与努力仍改变不了最终悲剧的命运.这也是曹雪芹以笑衬悲、以乐写哀手法的运用,香菱的悲剧只是她一个人的悲剧吗?我引导学生以“这一个”的悲剧联想到“那一群”的悲剧,再到《红楼梦》整部的悲剧.一个个美丽聪颖的女子最后都落得悲惨的下场,黛玉含恨而死,宝钗空守活寡,金训儿投井、晴雯被撵、尤三姐自刎等等,实应了太虚幻境里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鲁迅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字字读来皆血泪”的伟大的著作.学生能以《香菱学诗》为立足点,从文字入手探究文字背后的价值,直至文学韵味甚至是实现文化审美的追求.“这一篇”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迁移到整部作品中去,读出《红楼梦》的悲剧美,而且还能将“这一部”的悲剧审美扩展到“这一类”的经典著作,不仅达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实现了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探索阅读方法、建构阅读经验,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8]的要求.

二、为人物立传探究整本书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这个大场景下的一个小片段,可以“以点带面”而观“整部”,而《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钩锁,层层推进……这样的艺术结构上半部由于百川汇聚,形成主干;下半部则如长江的主流奔腾而下,只泄东海.[9]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候容易将人物“标签化”,鲁智深是“嫉恶如仇”,林冲是“逆来顺受”,武松是“武艺高强”等等,这种理解不免使得人物形象趋于扁平化,唯有再辅助于课文以外的故事情节加以解读才有利于学生更细致、立体地解读人物.

(一)增加节略内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描写的是武艺高强、受人敬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高俅设计陷害最后逼上梁山的情节.“梁山好汉中,最使人同情的是林冲”,林冲由最初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后来的报仇雪恨、反抗到底的性格转变的过程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丰满,因而不妨在课堂上引入《水浒传》的第六、七、八回,从整个形式结构上把握整个进程,林冲逼反是由以下一系列事件环环相扣而成:设计夺妻——宝刀为饵——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最后的反抗是从最初的“甘愿忍受”到最终的“忍无可忍”,教学中如果不补充风雪山神庙以前的情节,学生就无法体会到他性格变化的过程.“一忍”高衙内调戏自己的妻子;“二忍”高太尉,结果被刺配沧州差点丢了性命;“三忍”押监,把官差的百般看成自己的“罪有应得”;“四忍”管营差拔,几被伤残性命;学生通过补读前几回内容,感受到林冲能忍的性格是逐步复杂和深化的,他想要保住自己现有的社会地位,不愿意就此和统治者决裂,但他越是忍就越是遭到算计和迫害.极写林冲的能忍,也是为了后来林冲的终于爆发蓄势.当林冲于山神庙杀敌报仇之后,从此“忍让”这个词在他的性格中不复存在.林冲在梁山上又豪迈地杀了王伦,这一段也应该补充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知林冲脱胎换骨的完全与彻底.通过前后的补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通过感受“这一人”到感受水浒中的“英雄群像”.

(二)思维导图法为人物立传

阅读心理学理论认为,读者的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阅读图式,阅读的过程就是对已有图式的编码再造的过程,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信息,整合文章主题,提高阅读效率.《水浒传》吸取了司马迁《史记》的链式结构,决定了单个英雄人物的相关事件散落到各个章节中,为了避免学生对人物的把握出现零碎,缺乏整合,让学生为英雄人物立传成为一种比较科学的整合方式.借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引子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英雄人物撰写传记,可以人物关系为线索,也可以身份的转化或者情节的发展为线索,以下示例以时间为序利用思维导图为林冲立传:

思维导图:以时间为线索立传

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梳理章节内容,还能让学生清楚地把握住人物性格的演变过程.在阅读中,学生先读一个个人物,再在各个人物中建立关联,“特犯不犯,同而不同处有辨”是我国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作品中的人物做着相同的事情,却有着细微的差别,同中有异,异中又有同,相似的人物和事件,被写得各有千秋、毫无重复”,让读者在同与不同中领悟人物的独特之处.

以林冲为例,学生还可以整理出杨志、鲁智深、宋江等人物的相关情节,还可以就相似人物在外貌、语言、行为等描写作横向比较,体会不同人物性格使然的深层次原因.如:

学生在不断梳理人物关系和情节关联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概括和归纳能力,也培养了思维能力,这也正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相契合.同一事件中分析人物的不同性格,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梳理故事情节又能培养学生的线性思维;不以标签式评判人物,需要批判性思维,整本书阅读过程的进行,就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也是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读片段,如果不加以整本书的阅读引导,是一种对文学阅读的破坏,很难给孩子们以完整感.一本书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同我们的完整人生,你不能片面地看,你要学会完整的来看.”[10]节选类文本教学其实是走向整本书教学的极好契机,如果仅仅只盯住几百字或几千字不放,不用其他的文字来佐证和比勘,也会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弊病.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掌握单篇文章中无法涉及到的多种能力,如梳理与归纳锻炼学生语言建构的能力,品析人物形象可以发展学生多样的思维能力等.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整本书构建的阅读环境对学生的学科认知、个人体验以及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1]温敏儒,巢宗棋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73

[3]姜振昌、宋娴.《呼兰河传》:长篇小说与散文化叙述.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9(1)

[4]韩世姣:中国语文教育思想简史.[M]负担大学出版社2015(9),181.

[5]周煦良等.外国文学作品选(第3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6]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概观[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25

[7]刘秋萍,“选点.连线.铺面”名著导 读课性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6.10B

[8]徐鹏.整本书阅读:机遇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2017(1)

[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0.

[]10]余党绪,叶开.对话名家:为什么我们都主张“整本书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6(7).

萧红的《呼兰河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备很高的教育价值.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它的教育价值.

一、空间化叙事和散文化笔法

《呼兰河传》作为一部长篇叙事小说,读起来却更像散文:没有时间轴,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作者成功地将小说散文化倾向运用于长篇小说中,以空间化的结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因果关系的情节结构,以圆形的空间化叙事颠覆了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线性叙事.这种独特的写法是对传统教科书倡导的“小说要素”论的创新.这种空间化的叙事和散文化的写法可以成为写作教学的范例.

从小说结构上看,是空间化的结构.全书共七章,小说的第一部分是对呼兰小城风情的描绘,作者开始对故乡开始俯瞰式的空间描述:从十字街到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再写到小胡同.紧接着描写了呼兰河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以及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第二部分则是作者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回忆和祖父在后花园的快乐时光以及对“我家是荒凉的”印象的描述.第三部分作者则着眼于刻画小城中的人物:受到婆婆的而惨死的小团圆媳妇、麻木不仁的有二伯、凄凉而坚强的冯歪嘴子.小说的三个部分并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和情节.各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作者站在一个制高点俯视观察整个呼兰城,再将镜头伸长特写小城中的人和事,小说看似散漫却但是围绕“呼兰城”这一特定的空间并向着深远的广度和深度展开的.也就是说,小说的第一部分营造了氛围,摹画了小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作者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并目睹了“我”家的荒凉,并接触到了后文所写的人物.

从叙事方式上看,小说采用的是空间化叙事.《呼兰河传》对小说的重大突破还体现在以空间化的叙事替代线性叙事.纵观全文,不难发现整篇小说不是依照时序而是依靠场景的转换来实现叙述的.小说的七个章节并没有时间的前后,只是依靠场景的切换对呼兰城做细致的描绘.比如小说的第二章主要写呼兰河的精神盛举,结尾写到“似乎也跟祭鬼似的,花样复杂,一时说不清楚”便戛然而止,镜头立马转换到”我”的童年上.小说的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故事似乎还没有讲完话锋就一转,由第六章的最后一句:“我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我听了一会,没有听懂.”转到第七章的第一句:“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时间上的不连续性构成了一个个记忆的碎片,也就是这写碎片构成了小说的独特叙事方式.

从表达方式上看,注重抒情,具有散文般的强烈抒彩.小说不只是抒发唯一的情感,作者表达的是赞扬、讽刺、批判、同情、怀念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首先是对家乡的挚爱,作者笔下的呼兰城充满了迷人的地域特色:把“大地都冻裂了”的严冬,铺天盖地的冰雪,“得得”的马蹄声,甩动长鞭的脆响,高挑的红灯笼,美得醉人的火烧云还有热闹的庙会场景,字里行间里无不渗透着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作者在第二部分花大笔墨回忆童年生活,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是萧红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正如小说尾声所写:“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在经历了人生苦难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作者回忆快乐无邪的童年,回想慈祥善良的祖父,回忆起祖父教“我”读唐诗,为“我”烧鸭子吃,“我”偷偷地在祖父的草帽上缀满了玫瑰,祖父浑然不知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我”在炕上“笑得打滚”,一生坎坷的萧红回忆起快乐的童年往事,怀念的同时也深藏着无尽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当作者写到呼兰河人民信奉鬼神,笔触平淡却隐藏着对愚昧的讽刺和批判.“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了所做的”道出了作者对迷信愚昧的呼兰百姓的讽刺与批判,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给呼兰河人民带来了无数灾难,淹死挤压、阻碍交通.虽然不过是填写泥土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为什么不解决呢?作者的解释是泥坑可以给人们带来“福利”,一来常常淹鸡淹鸭,可使居民得以消遣,二来泥坛可以成为人们吃瘟猪肉又不敢承认的借口,这种带有调侃和反讽意味的叙述,一针见血地剖析了人们自私、狭隘、自欺欺人的陋习.作者在塑造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等人物时,都注重刻画他们的因循守旧和逆来顺受,表现普通老百姓平凡和穷苦,他们都是“我”的邻居,他们的生与死、欢乐与悲痛都被作者记录下来.特别是团圆媳妇,作者给予了无限的悲怆和同情:老胡家团圆媳妇是个十二岁的姑娘,她朴实、勤劳,却因为“吃得多”“走得快”而被婆婆认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此遭到了婆婆的,吊起来毒打,用铁烙烙脚心,还让跳大神的、庸医和“云游真人”变着法的加害于她,终于小团圆媳妇在绝望中死去.凸显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痛斥的主题.

萧红曾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有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象巴尔扎克或契诃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我们可以从最后一句话,从萧红的《呼兰河传》中得到启示:写作教学要避免模式化的传统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不同的课外读物,了解不同作品中不同的写作技巧,通过对写作技巧的运用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二、拙朴自然、情景交融的语言表达

新课程语文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语文课程应加强学生对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同时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语文素养的培养必然避不开语言的学习,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向学生提供文质兼美的学习材料,通过对材料的研读和学习,逐渐加强语言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呼兰河传》中拙朴天成、细腻清澈的语言风格,诗化抒情的语言表达正符文质兼美的要求,契合语文新课程精神.《呼兰河传》以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观察写家乡的火烧云: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这段妙趣横生的家乡景物描写,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特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呼兰城的美景,儿童的视角和天真的口吻带给人一种美感.可以让学生们朗读并背诵这段话,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情趣和情怀,并尝试仿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作者回忆无忧无虑的后花园的语言也是充满童趣,她赋予后花园的生命以灵性,用清新质朴的儿童语言描绘那个自由自在的欢: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作者用童年无邪的语言描绘出后花园的诗情画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后花园里花鸟虫兽的生机与活力,排比句式又增强了整个句子的气势和节奏感.另外,倭瓜等方言的运用使句子充满情趣和地方特色.选择这样的精美句子,让学生们体会修辞手法带来的表达效果,并学会迁移运用到日常的口语交际和写作中去.此外,《呼兰河传》中有多处像诗一般的段落,像诗一般回旋反复和婉转含蓄,诗意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这些都是很好的语言积累的材料.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作者使用诗化的语言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长短句交错读起来音韵铿锵.挑选作品中的诗化语言,能使学生们在诗意般的语言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关注生命本体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教育,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主要是指敬畏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生命的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要求语文教育不仅要担负起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要唤起学生对世界、对大自然的关注.语文教学必须将唤起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贯穿于始终.因此,语文教学的选文必须具有积极的生命教育指向.而《呼兰河传》中流露出萧红对自然生命的诠释,对女性悲剧的怜悯以及生命意识的觉醒,使得这部小说成为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好文本.

首先是对自然生命的诠释.后花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毛球似的不动了”,“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子,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生命:“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颇大缸,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他们配了对,结了婚,而且各自都有新的生命送到世界上来”.萧红笔下的大自然是生机勃勃,是无忧无虑的.作者以儿童化的视角回忆与生命本真最接近的大自然,流露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选取小说的第三章作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们跟随作者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进而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其次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怜悯.萧红刻画了两位鲜活的生命过早走向死亡命运悲剧命运.在那个封建愚昧的小城,仅仅十二岁的姑娘就要嫁给胡家做童养媳,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也仅仅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因为”不像团圆媳妇”受到婆婆的百般刁难和,成为婆婆不顺心时随意发泄的对象,被吊起来毒打,用钢针刺指甲.此外还有跳大神的等人不断的加害与摧残,于是“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对于小团圆媳妇之死,人们竟然“一字未提”,小团圆媳妇的命运悲剧达到.另外一个受到舆论迫害的女性是王大姐,王大姐做姑娘时,人人夸她善良能干,是“将来是兴家立业的好手”,可一旦发现她和冯歪嘴子同居便遭到了邻人的挖苦指责,冷嘲热讽.被东家撵走后,他们在一个草棚里艰难度日,谁知他们遭到邻人的嫉妒,最终王大姐因贫穷和抑郁在闲言碎语中难产而死.两位女性的生命被随意摧残,成为封建礼教和封建习俗的牺牲品.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姐生命的早逝能够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这正是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最后是作品中蕴含的生命意识觉醒.《呼兰河传》中人物大多在生活的重压和精神的麻木下浑浑噩噩的活着,冯歪嘴子的出现在作品沉郁灰暗的底色上抹上一丝亮色.冯歪嘴子也是一个穷人,但他却不愚昧,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与能干的王大姐成了家.王二姐死后,他并没消沉下去,他看到了活的希望.冯歪嘴子不像命运低头,坚强顽强地面对生命的苦难,他的精神凸显了对生命的珍视.萧红将冯歪嘴子的故事置于文末,隐藏着萧红对生命意识的唤醒.引导学生分析冯歪嘴子的形象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价值更具有生命教育价值,让学生在对照中感受冯歪嘴子的蓬勃生命力,更深层次的认识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晓宇.《萧红小说精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

[2]李奕霏.《入选语文教材的萧红作品选文及教材编写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5.

[3]黄晓娟.《萧红的生命意识与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9).

[4]韩雅.《论萧红小说中的生命意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1).

[5]程遥.《萧红〈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文学教育(上)》.2015年(10).

该文汇总:该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华章和情怀和社会方面的华章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华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仰其爱国情怀钦其社会担当读韦智仁作品有感
当代艺术家韦智仁教授在素描、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色粉笔画、连环画……领域的造诣都很精深,可谓是多专多能的艺术家 在品读他的众多艺术作品的时候,发现了一幅他四十多年前创作的版画作品海上小学.

柏拉图《理想国》的文学社会功用观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例
【摘 要】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公用问题,指出文学艺术不但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而且还应该对国家有用 在以浪漫主义文学著称的十九世纪美国,斯托夫人也认识到了文学艺术的巨大力量,它们能影响国家.

深度挖掘人文情怀,传播社会正面价值话剧《明天》创作展演与传播推广会纪要
2018年9月26日,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话剧明天创作展演及传播推广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五会议室隆重召开 会议围绕霍秉全自编自导的话剧明天的创作.

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诉求和重构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关键词徐复观;艺术精神;现代性诉求;艺术精神重构摘 要徐复观在反省与批判.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