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心理辅导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为自己加油高一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相关论文如何写

主题:心理辅导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9

为自己加油高一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该文是心理辅导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和心理辅导和教学设计和加油方面论文如何写.

心理辅导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辅导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课论文大一心理课论文心理健康结课论文心理课论文

【关键词】挫折;自信;高一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0-0062-03

【作者简介】宋文娟,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三中学(天津,30045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意图:

高一新生入学时,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对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但时间不长,他们的学习热情减弱,具体表现为:情绪上的波动、精神状态的低迷和学习上的懈怠应付,少数学生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主要原因是对高中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同时缺乏应对困难挫折的有效方法.而由此引发的焦虑情绪,又使他们无意识放大了眼前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一些学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自我否定和排斥,自信心受到重创.

确定“为自己加油”这个主题,希望通过活动体验和相互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成长路上既有平坦的大路,也有深陡的凹沟,还会有陡峭的岩峰.学会为自己加油,重拾自信,振奋精神,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挑战.

教学形式:

体验、交流与探讨结合.(全体学生靠墙围坐成圆圈)

教学准备:

标编号的A4题板纸,A4坐标纸,心理情景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开学一个多月了,同学们在学习上都表现得很积极、很努力.今天利用心理辅导课的时间,老师要“犒劳”一下你们,大家愿不愿意?

学生:太好了!老师,您怎么犒劳我们呢?

教师:玩游戏、自由交谈,可以吗?

学生:举双手赞成!

教师:游戏的名称叫“松鼠和松树”,请问谁愿意参加?

设计意图:用唠家常的语气,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和热情,自然过渡到游戏体验环节.

二、游戏体验

教师:请举手的同学(3的倍数+2)到圆圈中间.

游戏规则:自由组成3人小组,每组由2人(简称“松树”)双手对掌搭成一个“小木屋”,另1人扮成“松鼠”,蹲在“小木屋”里.多出的2人扮成无家可归的“流浪鼠”,站在小组外的任意位置.(见图1)

图1

学生听教师口令做出相应的行动.

如:当教师喊“刮大风了”,“松鼠”要逃出自己的“小木屋”,去寻找新的“小木屋”.这时无家可归的“流浪鼠”可乘机抢占“小木屋”.

当教师喊“着火了”,搭建“小木屋”的2个人(松树)要分别逃离,寻找新的伙伴重新搭建新的“小木屋”.这时,“松鼠”和“流浪鼠”分别寻找机会,抢占属于自己的“小木屋”.

当教师喊“地震了”,“松鼠”可以变成“松树”,“松树”可以变成“松鼠”,“流浪鼠”可以变成“松树”或“松鼠”,大家重新组合.

(教师逐渐加快发口令的频率,学生迅速做出相应的变化,课堂气氛逐渐活跃.)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情绪;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失败,也可以获得成功,成败不能完全代表能力,关键是不能放弃.

三、自由畅谈

各组自由畅谈,全班交流.

学生1:体验者1好像当了好几次“流浪鼠”,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体验者1:挺失落的,感觉自己好笨.

学生2:我发现体验者2一次“流浪鼠”都没当过,你是怎么做到的?

体验者2:眼睛机灵点,发现机会动作快点呗.

体验者3:我当了几次“流浪鼠”后,就提醒自己不能被动,要主动出击,后来就挺好的.

学生3:体验者3说得挺对的,我也发现凡是积极主动、动作快的,基本很少当“流浪鼠”.

体验者4:就算当了“流浪鼠”,也不能说是笨,最多只能说是努力不够或不太积极.

体验者2:我觉得不全是,我感觉自己很努力,可还是当了2次“流浪鼠”.

学生3:我同意,偶尔失败不等于没努力,可能是方法问题.

设计意图:为强化上一环节中的情感体验,同时避免问题认知上的肤浅,“自由畅谈”把学生引向了冷静思考,通过分析学习成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四、互相帮助

1.诉说困惑.

教师:同学们自行取一个题板,并填写自己的困难或烦恼、想法、心情.(教师将交上来的题板顺序打乱放在一起.)

2.相互帮助.

各小组派代表任意抽几张题板,拿回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交流题板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感到他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幸者时,他的痛苦会加深;当他发现其他人也有与他类似的问题时,他会有一种释然感,痛苦程度会大大降低.(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倾听、观察和引导,不做任何评价.)

3.开发资源.

鼓励成员互相帮助,为他人题板上的问题“献计献策”,分享自己的资源.

设计意图:考虑到少数学生可能不愿袒露心灵,本环节采用无记名题板和抽签的方式让大家献计献策,一能避免学生受到伤害,二能使问题找到满意答案,三能使学生感到别人和我一样都有困惑,从而消除自我的“不幸感”.

五、自我成长

考虑到由于认知方面的原因,可能有些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还有解不开的“扣”,陷入某个问题中“跳”不出来,运用以下方法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达到自我激励、自我振奋和自我成长的目的.

画成长曲线:每位同学在坐标纸上标出对自己影响最大、最难忘的几个事件及当时的心情.(见图2、图3)

图3

学生分享交流纵坐标上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事件、当时的想法和心情,最后是怎么走过来的.

学生1:中考前我的考试成绩时好时坏,当时心情特别不好,好几次都想不上学了.没想到后来居然考上了,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时,我非常高兴.

学生2:那后来你是怎么考出这么高的分数呢?

学生1:当时就想拼一拼吧.

学生3:我现在的成绩跟中考前夕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但我还是有信心的.我就想,既然当时自己都挺过来,现在也一定能行,无非是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功夫,我就不信“翻不了身”.

学生4:上高中后,我的成绩在班里基本上就是倒数,我真的对自己没有信心了.

学生5:没事的,你看谁的成长曲线不是起起落落的呀,低谷后面就会出现高峰的.

设计意图:通过二维坐标呈现出的个人成长曲线图直观明了,帮助学生在心里建立一个信念:成败是人生常态,成败是可以转变的;我过去能从低谷中走出来,现在一定也能,从而达到强化自信、鼓舞士气、努力行动的目的.

六、小结与延伸

教师请学生根据编号取回自己的题板纸,提醒学生回过头来看自己的题板,并将已经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划掉.

学生谈收获:

学生1:困难都是有的,谁都说不上是最倒霉.(消除不幸感)

学生2:过去曾遇到过在当时看来无法跨过的坎,后来也都跨过了,这次也一定能过去.(重拾自信)

学生3:每个人的成长曲线都是起伏不平的,说明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没什么了不起.(消除恐惧感)

学生4:过去都能从跌倒中爬起来,现在长大了、有力量了,肯定也能.(自我激励与振奋)

教师小结:面临困难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要学会给自己加油,任何问题都会有解决的方法,要学会寻求支持和帮助,要坚信自己能渡过难关.

课堂演练:一个邮差要把信件送到河对岸的村庄,可是通往村庄的小桥被雨水冲垮了.如果你是那位邮差,你会选择:A.绕道送到村庄;B.等桥修好了再送;C.蹚水送过去;D.等到有人过河带过去.

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将已经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划掉”的寓意是告别过去,忘记烦恼;“学生谈收获”是向学生传递一种观点:是你们自己帮助了自己,你们是很棒的;“课堂演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检验自己本次课的收获,即形成面对困难的正确态度.

教学反思:

1.课堂效果.本节心理活动课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通过活动体验和相互交流,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了领悟和成长.譬如,在“松鼠和松树”游戏和“自由交谈”环节中,学生低迷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同时领悟到只要主动积极地行动,就可以改变眼下被动困难的处境,增强自己的自信.又譬如,在“相互帮助”和“自我成长”环节中,当学生发现其实大家都面临着相似的困难和挫折时,极大减轻了自我的“不幸感”,心态逐渐变得积极乐观;而且,由于增强了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大家都学会了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一起面对挑战.

2.过程过渡.5个环节及小结与延伸,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有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整个课堂流程比较顺畅.

3.主体地位.整堂课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性(氛围)、互动性(交流)、体验性(触碰)和领悟性(成长),学生的个体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4.时间把控.考虑到活动课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拖堂”或“空堂”影响学生情绪和课堂效果,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准备了预案,即课堂的延伸部分,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上出现“时间空白”或“时间不足”的尴尬局面.

5.不足.在画“成长曲线”环节,由于对学生理解力的差别估计不足,对坐标平面的介绍过于简洁,导致个别学生不知所措,迟迟不能动笔.■

该文点评:此文是一篇关于心理辅导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理辅导和教学设计和加油相关心理辅导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人际冲突远离我七年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人际冲突;沟通;界限【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8006903【作者简介】陈燕清,长沙市长雅中学(长沙,410007)心理健康教师.

挫折也精彩--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挫折;动力;五年级学生【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月【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2007503【作者简介】葛艳青,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300)教师,.

积极应对压力中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罗元珊 彭茹静【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健康教育;压力应对【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0007503【作者简介】罗元珊,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

做生命的守护人初中生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朱 勤【关键词】初中生;生命教育;心理辅导【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8007603【作者简介】朱勤,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江苏南通,22.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