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最是书香润童心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最是书香润童心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最是书香润童心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最是书香润童心,本文是最是书香润童心类论文范本与书香润童心和书香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最是书香润童心论文参考文献:

最是书香润童心论文参考文献

王欢

摘 要:“班级管理”这一传统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生活在班级这一群体的孩子的健康发展,应当让位给“班级建设”.尤其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致力于班级情趣、格调和内涵的打造,其奥妙在于班级阅读生态的建立.班级阅读作为凝结团队精神与个体人格的纽带,具有呵护童真、凝聚人心、陶冶情愫等功能.班级阅读指导应当将“澄澈地映照世界,明辨是非”的书籍推荐给孩子,为他们提供一种高雅阅读、情趣阅读.这样的阅读指导要遵循“诗意”、“史韵”和“理趣”的基本原则,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巧妙利用思维导图的手段提高阅读效率,并广泛发动、积极引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将班级阅读辐射到家庭文化建设中去.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阅读 亲子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高速进步,互联网科技发达、资讯爆棚,家长群体日益年轻化,我们面对的学生、家长个性都越来越强,他们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社会上各种思潮的泛滥.如何把班级经营出滋味,既让学生爱上我们这个“老班”,又能真正发挥出班级的育人功能,这是我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许多班主任都在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家长也越来越难“伺候”,他们读了几本商家炒作的所谓教育“宝典”,似乎比学校、比教师还懂教育,经常对学校、老师、班主任颐指气使,指手画脚,让老师和班主任感到一筹莫展.究竟有没有一根能有效连接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纽带”?有没有一个能把班级经营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秘诀?

有!我觉得就是阅读.

还在“管”班级?该让位给

班级文化建设了!“班级管理”,这个耳熟能详的词儿长期以来给人们造成的一个误解就是,班级奥妙就在于一个“管”字!传统教育的代表赫尔巴特就有一个很有影响的观念:把严厉的管理看作是教学和教育的先决条件,想要“教育”好学生,必先“管理”好学生,所谓管理就是通过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乃至不给儿童任何空闲时间等方法,来克服他所谓的儿童天生的“野蛮顽皮性”.他甚至主张在学校和家庭设立“惩罚记录簿”,并为学校订立了一套包括体罚在内的惩罚制度,这些惩罚包括“剥夺自由”“禁止用餐”“关禁闭室”“站壁角”等等.所谓“管理”,在很大程度容易让人们联想到这类方式.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传统的班级管理为什么多为集权式、保姆式.集权式的管理表现为班主任一言堂、一手遮天、惩罚乃至体罚管教大行其道;保姆式管理表现为“班主任用脑子,班干部动步子,学生则转圈子”, 学生,包括学生干部依赖思想严重,一个小小的行政班级,畸形的行政化管理发展到极致.这样的班级管教缺陷显而易见: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规范而不重创造,重服从而不重探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面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背后掩饰不了与日俱增的恐惧、依赖、离心力、潜在的抗拒心理等.可以说,传统的班级“管理”是低效、无效,甚至反效的.

孩子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班级成长环境?一言以蔽之,他们不喜欢“管”,他们更喜欢有“氛围”、有“气场”、有“活力”的环境.这是一种有情趣、有格调、有内涵,总之是有文化的班级环境.“班级管理”应当让位给“班级建设”,尤其是班级的“文化建设”!

那么,班级文化建设的秘密又在哪里呢?

答案就在班级阅读里.崔峦先生曾指出: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对于课外阅读对提升语文素养、促进精神成长、积累发展后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达成广泛共识.儿童阅读的进步大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谓“课外阅读对提升语文素养、促进精神成长、积累发展后劲的重要性”,所谓“儿童阅读的进步大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我认为是包含了阅读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乃至家庭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成效的.

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我,因为酷爱读书,自然也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意识到,阅读教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不是吗,学校说到底主要是学生读书的殿堂,不仅是课堂的学科阅读,课外的阅读、班级的阅读更应当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基本通道.将阅读融入班级文化建设,融入班级德育过程,以此取代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是孩子乐于理解和接受的.班级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的共读,是一种书与人的高贵的精神对话,一种精神浸润、濡染、净化和升华之旅,这是阅读的最大乐趣.

班级阅读,凝结团队精神与

个体人格的纽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阅读还有改变一个班级班风班貌的奇效,更是令人赞叹.具体说来,大致有这么几点:

(一)呵护童真

童年就像一段奇妙的旅途,可以回首遥望,却无法再次走过.学生有自己的视野,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心中,世界多姿多彩,丰富饱满.他们的内心,纯净、美丽.这种童心童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一切事物都赋予了新的生命、新的内涵,也是创造力旺盛的有力保障.呵护他们的童真,是我们最该做的事.少一些粗糙,少一些浮躁,少一些杂尘;纯洁一些、纯粹一些,多一些真善美的东西,那他们就会童真永存.班级共读,就是一种很好的呵护童真的对话过程.

我曾在班级读书会上和学生共享过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书中的“巴学园”是每个学生心驰神往的乐园.老师(包括校长)和学生阅读此书,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当中,各自以“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反观自身,作为识读和缔造童年生活的借镜.

小豆豆的可爱、童真、较真、用心、努力,不就是一个优秀小孩所必备的品质吗?

勇是一个特别的男孩,瘦瘦高高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亮亮的光芒.他不喜欢跟人交流,却喜欢跟自然界中的事物说话,一朵花、一片落叶、一只小蚂蚁都是他的好朋友,他可以跟它们聊上半天.但是一到班级中,他却缩在一个角落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跟老师交流,也不跟同学游戏.为了让他尽快适应班级,我送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给他,请他的父母读给他听,经常跟他交流其中的情节.接着,我又送了书给班级中部分有可能跟他交朋友的同学,让他们也读这本书.我们一起聊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小豆豆的处理方式特别有趣,当然也不会忘记她的执着.吃饭时,我们一起寻找“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游戏时,我们一起去“钻山洞,开火车”……渐渐地,他开始在班级中有了新朋友,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当我在课堂中提问:“春雨唤醒了谁?”他也大胆举手,我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他用稚嫩的声音答道:“春雨还唤醒了大蒜,大蒜宝宝在春天也发出了新芽.”多么童真的答案,也许,只有他这样的孩子,才能想到关心这一粒大蒜吧?

小孩子难免淘气,不守规矩,一开始是常见的事,如何让他们接受公共生活、集体生活中的游戏规则,单纯说教、管教是苍白无力的.为此,我和大家一起阅读了《大卫,不可以》.这本书讲述了母亲和儿子大卫之间的故事.大大的画面,夸张的男孩,独特的字体,把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刻画得淋漓尽致.是的,世界上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一年级开学第一周,我就给孩子们讲这本绘本——

师你有没有做过跟大卫一样的事?

生我曾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

生我也有过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

生我在浴缸里闹翻了天,家里水流成河.

生大卫是光着屁股跑到大街上,我是光着脚丫到处跑.

……

读这本书,大家总是乐得开怀大笑,仿佛他们都比大卫强多了似的.我据此乘势而入,引发大家思考:妈妈为什么总说“大卫,不可以”?原来,“不可以”就是我们在平时的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起码”的规则,我们称之为“底线”!平时生活学习中要遵守的“不可以”的“底线”实在太多啦!不可以迟到早退,不可以在别人发言时随意插话,不可以在公共场合大声嚷嚷,不可以给别人起绰号,不可以欺负歧视弱小……阅读终了的时候,我又问大家:你喜欢大卫吗?为什么?当然还是喜欢的啦,虽然经常闯祸,但是大卫知道自己错了;虽然常常被妈妈批评,但妈妈仍然爱我;虽然被老师惩罚,但最后改正错误,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此后,我又引出“大卫”的系列故事《大卫,上学去》,先说说大卫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需要改正.然后引导学生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再在全班内进行横向比较,看做得好的小朋友怎样做,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就这样,一个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形成.

(二)凝聚人心

我曾带领一个一年级的班级,这个班级的家长群体非常特殊,一部分来自事业单位、高校教师子女,一部分来自白领阶层,一部分父亲做生意、母亲全职在家.这三种家长因为背景、圈子差异过大,很难融到一起,孩子们也是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不会分享,自我意识太强.

还是班级阅读帮我了这一难题.

在春游开始前的班会课,我选择了绘本《石头汤》,讲给大家听.这是一个极具禅意的故事,讲完故事后,我与学生交流——

师你记得最清楚的情节是什么?

生小女孩的好奇.

生端着好的胡萝卜的妇人.

生全村人围着大锅朝里望的情景.

生人们飞奔而去,不一会又都满载而归的情景.

生大家聚餐的情景.

生送别时人们高兴的情境.

我小结道:分享使人富足.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么简单.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分享,你一个人的东西也只有那么一点,可一群人东西却有很多很多.就像拔河比赛一样,你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一群人的力量却很大.

同学们,马上就要春游了,我们该怎么做?于是,那次春游,有了分享美食、共同游戏的快乐时光.春游回来后,再次展开讨论,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互相帮助,如何学会分享?

这只是共读的第一步,班级凝聚力不强的症结在家长,他们要么工作太忙,不愿参与班级活动;要么只顾自己的孩子,生怕别的孩子超过他家孩子;更有甚者,直接把全班孩子分为三六九等,告诉他家孩子不允许跟“差生”交朋友.

于是,我布置了亲子共读《石头汤》的作业.让每一个家长都写写他们的感受(当时还没有微信朋友圈),我再把最有感触的几条,打印后发给全班家长阅读.单俊融妈妈的感受如下:村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所以在本能的保护自己的同时,学会了冷漠、学会了猜忌、学会了拒绝,并最终失去了快乐,远离了幸福.但这只是短暂的,因为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光芒,是因为在人类生存、繁衍、进化的过程中,他们互相关爱、互相扶持,方才写下了这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三个和尚通过煮石头汤,唤醒了大家对美好生活以及人性善良的渴望.于是,每个村民都是主动地拿出各自家里的美味,把它们一同煮在锅里,与其说这石头汤是很多美味混淆在一起的鲜美的汤,不如说是大家渴望相互关爱、支持、互助的情感融合.

我们这些家长,经历了太多人世间的险恶,总是拿世俗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们,如果我们都还有门户之见,怎么可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冯宇凡妈妈的感受如下:三个和尚利用村民们心里仅存的一点点好奇心,教会了他们怎么分享.只有会分享、会信任别人的人才会快乐,如果你不会分享不会信任别人,那你就肯定不会快乐.如果你对别人已经没有信任了,那你哪儿来的分享呢?快乐就像煮石头汤一样简单,只要你懂得分享和信任.我顺势开展了亲子拓展活动,煮一锅自己的石头汤.开展系列班级活动后,班级中明显拥有了一股强大的向心力,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对我们这个班级有了更多认同感,慢慢也就有了对班级的归宿感.

(三)陶冶情操

有道是孩子是“情感的王子”,但他们的情感同时又是脆弱的,无时不受到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变得易变乃至淡漠,或因为先天不足而常常缺乏理智的调控.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使命就在于培育情理交融的集体人格和个体人格.我发现,文学阅读再一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无疑缘自文学独有的巨大的情感熏染效能.

二年级我们安排共读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我妈妈》.读完后,我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绘本《我爸爸》《我妈妈》,还邀请家长们合作完成《我们的儿子》或《我们的女儿》,就这样整整一个月,这本绘本给孩子带来快乐,给家长们带来感动.

要完成一本绘本非常不容易,多数爸爸妈妈都耗时五十个小时左右,五十个小时意味着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下班回来,做完家务,辅导好孩子功课 ,安排孩子睡下,还得坐在桌前奋战两个小时……好累好累!可是 ,爸爸妈妈不仅没有抱怨这个任务的艰巨,反而感谢老师让他们有机会重温已经过去了的那段时光 ,忆起了一直被自己珍藏于心底,似乎忘却了的美好.

无论是医生,还是公司职员,无论是在外经商的爸爸,抑或是全职在家的主妇……他们都拿起了画笔,饱蘸颜料,笔端含情.从封面封底、前后环衬,以及正文中的每一页,无不是极其用心地去做.心中是最温柔的回忆,岂能随便应付?

通过爸爸妈妈的笔端,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学校里未曾见过的许多个另一面.善解人意的女孩儿也会发飙,调皮捣蛋的男孩也会说暖心的话,连书包都收拾不好的孩子买菜却很精明,做作业磨磨蹭蹭的孩子做菜时却化身麻利的大厨……他们的琴声能抚慰人心,他们还会游泳、画画,他们善良、勇敢,让爸爸妈妈为之自豪.但许多时候也会让人抓狂,恨不得将之暴打一顿.可是,经过岁月的沉淀 ,留在心里的都是曾经的美好,甚至是孩子刚出生的样子都记忆犹新.

而孩子们眼里的爸爸妈妈呢?不要以为他们平常不说,就以为他们不会观察,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你的一言一行已经在孩子心里勾勒出了一个最真实的你:爸爸最爱喝酒,下了无数次决心就是戒不掉;妈妈最爱逛街,衣橱都撑爆了,却总是觉得自己还缺那一件;爸爸有时温柔得像小绵羊;妈妈有时发起怒来却像老虎;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妈妈立刻化身为女汉子,做家务,辅导作业,甚至修理冰箱,换灯泡,无所不能;看似粗糙的爸爸却在阳台上种满花草,瞧着不那么灵气的爹爹却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有的妈妈全身心地爱着;有的妈妈是个路盲;有的爸爸是万能修理工;有的爸爸像《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一样强悍……无论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无条件地爱着他们,即使有时候自己被忽略.

看着眼前的绘本,眼角每每有湿意.我相信,经过这样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都会更加珍惜过往,珍惜彼此 ,珍惜这一生一世的缘分.

花开总无声,真爱亦无痕!中华民族是一个内敛的民族,不懂得如何去表达爱.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更不会表达爱.如此深入浅出地体会到母爱、父爱的伟大,同样慢慢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是这次班级共读、亲子共读的成果.

我再讲一件发生在我班级的很有趣的事.小俊是个可爱的胖乎乎的小男孩,因为肥胖,总是会非常敏感、易怒.下课时,总是一个人抱着个足球飞奔到球场,自己胡乱地抱球奔跑.倘若有人碰到他的球,他总是大吼大叫.一次,因为他的字写得不好,同桌善意地提醒他,希望他再写一遍,他却觉得对方是在嘲笑他,大发雷霆,把作业本和学习用具扔了一地.这样一个自卑又自尊心超强,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小男孩,我该如何帮助他呢?我决定请绘本《生气汤》来帮忙.

一次班会课上,我设计这样的环节:

1.看一看绘本,了解情绪.

2.读一读绘本,感受情绪.

3.演一演绘本,控制情绪.

虽是几个简单的教学环节,但同学们都可以共同参与进来.而小俊,被我指定为演绘本的主角,让他邀请同学们来共同制作一锅美味可口的“生气汤”.在制作的过程中,小俊慢慢平静下来,他开始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在“生气汤”里加入各种各样的“食材和调料”,他和同学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就这样,小俊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他不再敏感多疑,不再发火生气.当他快控制不住自己时,我和同学们都会说:“要不要煮一锅生气汤呀?”这句话像带有魔法的咒语一样,一说就灵,小俊的脸色马上由阴转晴.

绘本,就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共读绘本,就有那么神奇的力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就是一种情绪的自我治疗过程.

选好书,让儿童精神成长走上快车道

以下这些书,您和您的孩子读过吗?

《查理九世》:孩子们非常着迷的系列小说;

《笑猫日记》《马小跳系列》:儿童图书销量前三,但差评却不少;

《哈利波特》《猫头鹰王国》:“历险、寻找、成长”三大核心主题的儿童文学;

《叶嘉莹给孩子们教古诗》《北岛给孩子们的诗》:当代学者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比较四类书籍,你倾向于向孩子们推荐哪几类书籍?

生活在这个信息急剧膨胀乃至大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正深受麦当劳式的快餐阅读、囫囵吞枣的时尚阅读、微信微博泛滥的碎片化阅读的影响.这样的阅读更多的只是走马观花,停留在浅阅读层次,长时期这样阅读,只会让人变得浮躁.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就故事编写发表看法.她认为:现在的孩子阅读量太小,而且太幼稚,到了30岁还是很幼稚.这与传统过分强调儿童文学和分界有关,其实,“文学就是文学,不应该分得那么清,文学本身就是青春的读物”.所以,即使原来不是专门写给孩子们看,没有儿童文学“娃娃腔”,只要“澄澈地映照世界,明辨是非”的作品,就可以推荐给孩子们阅读.

所谓“澄澈地映照世界,明辨是非”就是要求我们为孩子们选好书.就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一种高雅的阅读、情趣的阅读.

一个致力于班级阅读生态文化建设的班主任应该推荐给孩子们怎样的书?现在网络发达,推荐的书目很多,琳琅满目的同时又会良莠不齐.作为班主任,我一直比较推崇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李庆明校长的“文化阅读”理念,也尝试运用他的理念来管理班级,获益匪浅!他认为,启蒙时代,儿童阅读既不应当追慕时尚的快餐式和碎片化阅读,也不应所谓加入“读经”(如读《弟子规》《孝经》《二十四孝》等等)的蒙昧主义潮流,而应当是真正的“读经典”,也即阅读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书籍.

什么是经典?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给了我们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他认为: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经典作品是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云,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孩子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李庆明说过三句话:首先,承载经典的语言是人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其次,经典能让孤独无依的现代人活得更加斯文和更有气质;再次,儿童的柔嫩心灵更需要播撒经典的高贵种子.他认为,奉献给儿童的经典应当包括:适合儿童的儿童文化经典;适合儿童的现代文化经典;适合儿童的中外文化经典.这些年,我在班级开展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就依照这样的原则精心挑选有益于孩子精神发育和成长的读物,从一到六年级形成一个拾级而上的“阶梯”,孩子们像攀爬“雅各的天梯”一样,通往神圣的“书天堂”,成就孩子幸福而高贵的人生!

时尚的读物充满感官愉悦和刺激,但这种快感一纵即逝,经典的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却是持久的心灵激荡和熏染,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认为,越是崇尚时尚、娱乐的时代就越是需要用经典的、高雅的阅读去抵御“娱乐至死”的威胁.我曾经在班级读书会和孩子们一起读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老师的《草房子》,深深为作品散发出的道义力量、情感力量、智慧力量和美的力量所震撼.《草房子》是曹文轩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打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少年对尊严的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留在少年桑桑的记忆里.以诗意般的吟哦,牧歌式的唱赞,完成了对完美人性的叙事,对苦难历史的净化,对喧嚣现实的超越!

这六年,正是桑桑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阅读这本经典的成长小说,可以让生活在现时代的孩子们在他们的小学六年——人生启蒙阶段,感受那份纯美、悲悯与大爱.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读完后,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我身边的桑桑(杜小康、陆鹤、纸月、细马……)”故事讲述活动课.试想:如果班级中的孩子,都有桑桑般勇敢正直、善良懂事、重感情;杜小康般在苦难的磨砺中成长;或是像努力挽回自尊的陆鹤;内心纯净、善解人意的纸月;性格倔强、顶天立地的细马……那样的班级,一定是个优秀的甚至伟大的班级!

经典的力量是无限的.大家都很熟悉的励志经典《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一个失去视觉的女孩对世界以及对自己自身价值的探索与思考,对生命发出了美丽的疑问,它曾经鼓舞、激励了多少年轻人.无疑,海伦无法看见有色彩的世界,但她却可以感受各种色彩,感受生命的奇妙.小说的作者海伦·凯勒女士是一个坚强的,对世界充满爱与感激的人,这本小说充满着她对爱的幻想,告诫这世界上的所有人,我们应当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充满价值.书中的海伦那坚强的意志力让我非常佩服,她虽然是一个失明亦失聪的人,但是却能成为一位作家和教育家.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即使她是一个重度残疾人,她都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埋怨过.当我们面对着这样的不幸,有人一定会整天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甚至有不少活得好端端的人,都有过寻死的念头.有多少人能像海伦一样,认真地活下去呢?孩子们阅读这本书,从小就可以学会笑对挫折、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叫作黄奕程,今年刚考完中考,初中三年,他一直在师大实验做学习的领头羊,并以优异成绩考上昆明市最好的高中——师大附中.但在小学时,他的性格比一般男生胆小很多,不敢排队取水,课堂里内急不敢举手……如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难题,都只会一味地哭泣,没有解决的办法.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后,我鼓励他像海伦一样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直面挫折,跟他一起抄写海伦的名句.慢慢地,他的性格渐渐改变,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主要原因在于他乐于克服学习中、生活上的困难.

记得六年级毕业时,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信里写道:“王老师,我永远记得您跟我一起抄写海伦名句的那些日子,我会像她一样,成为一个勇敢、坚强、心中充满爱的人!这一生都将: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营造书香班级,给你支几招

班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微型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应当以书香班级为“细胞”,以小见大,由小及大,不断拓展空间,发展壮大.营造书香班级,应当在整个学校阅读生态建设的总体蓝图下,围绕班级阅读的基本原则,拓展班级阅读的几个主要领域,尤其是建立一套充满激励的班级阅读评价机制,一个小小的班级就以“缩影”的形式预演或折射出整个学校的阅读生态文化的图景了.

首先,班级阅读指导要有点“诗意”、“史韵”和“理趣”.

这是李庆明校长文化阅读主张的精髓,同样适用于班级阅读指导.所谓阅读的“诗意”,就是要注重情感体验,经由情感濡染、情感体验和情感升华,丰富美感,提升诗意栖居的“温度”;所谓阅读的“史韵”,就是要注重生命历程的感悟,踏入人生发展的时间之流,感受人性苦乐交替的戏剧性历程,触发往事怀想、现实感喟和未来憧憬,增加精神历练的“厚度”;所谓阅读的“理趣”,就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带来慧根的开启、自由的冥想、灵魂的拷问、思辨的训练和悟性的生成,强化心灵致思的“深度”.李庆明.教育的可能[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76.可以说,只有奉行这样的阅读准则,班级阅读才不会流入浮泛、浅表、机械和走过场的境地.

其次,班级阅读指导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

所谓多元化的策略就是不局限于单纯的语文阅读或文学阅读,而是在学科阅读、主题阅读、经典阅读、当代优秀作家系列阅读等领域多方位推进.与此同时,阅读指导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我们以班级阅读俱乐部为基本组织形式开展班级阅读活动,并以此为核心,鼓励学生根据“阶梯阅读计划”开展自主阅读,积极开展班际、校际的阅读交流,以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感受,加深其思想道德的积淀.最后,连阅读的评价也是多姿多彩,充满激励性的.我们根据云南少数民族众多,鲜花盛开的特点,设立了独特的阅读评价体系: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个评价体系易于操作,且可以螺旋上升.同学们只用记录每周阅读时间,完成“花开几朵”的部分统计,阅读30分钟可以盖一朵花,56朵花可以换一个少数民族玩偶,如果集齐56个少数民族玩偶,那阅读量可是不得了的!

再次,班级阅读指导要巧妙利用思维导图的手段提高阅读效率.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辐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又极其有效,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我从简单的楼梯式、火车式、花朵式等单项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开始,到后来的树根式、龙卷风式、森林式、海底世界式,甚至是大脑皮层式……各种各样的思维导图,层层递进,由单线思维导图,到复杂的思维导图,同学们做得不亦乐乎,我也教得兴趣盎然,阅读的进率与质量也在以几何级数迅速提高.

最后,广泛发动、积极引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班级与家庭是家校联系与沟通的基本桥梁,班级文化建设有效地向家庭渗透,是班级有效经营的保障.班级与家庭的沟通手段诚然是多种多样的,如家访、家委会、班级家长学校等等,事实表明,发挥班级的桥梁作用,开展亲子阅读指导与交流是实现班级文化与家庭文化建设双赢的不二法门.起初,为了让家长和孩子们体验亲子共读的乐趣,我推荐了一本阅读“桥梁书”——日本作家富安阳子的《猫哈拉商店》.在亲子共读期间,我提醒家长们每天都在朋友圈发布亲子共读的照片,让他们感受亲子共读的乐趣.这个起步是成功的.父母爱上了阅读,爱上了亲子共读,家庭里的亲子阅读氛围就这样“愈演愈烈”,他们的读书品位也越来越高,甚至连哲学童书也摆上了他们亲子共读的书台!安房直子的《绿蹦蹦》是一本精美隽永、温馨感人又富有哲理的童书.作品讲述一个春夏交替时节的故事,安房直子用樱花林里穿着淡粉色和服的精灵花影寓意春天,花影谢了,花就会消失,于是,喜爱花影的善良猫头鹰当起了花影的守护者,不眠不休、尽职尽责地守护着花影.可是,春季终将过去,绿蹦蹦代表的夏季还是来了……这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从中可以寻找到爱、守护、生与死、自然规律……的真谛.猫头鹰的坚守,花影的无奈,绿蹦蹦的必然,能带给孩子们很多启示.在利用班会课的共读过程中,二年级的孩子们家长给我无限惊喜.孙睿涵和妈妈的阅读体会如下:绿蹦蹦是夏天的使者、精灵.猫头鹰是严谨、冷漠的,在遇到花影后就变得温柔、有爱,而且执着守护.猫头鹰其实也是孤单的,守护着樱花林反而少了很多朋友,这种执着与爱在后来感染了狐狸夫人,狐狸夫人送来了苦咖啡安慰它、鼓励它!这份执着同样也感染了我们.就像书开篇的序里写的:表达不了,没关系.被笑话,没关系.猫头鹰已经下定决心了,它要守护那个孩子……孙昊和家人的阅读体会如下:季节更替乃自然规律,猫头鹰虽殚精竭虑,依然是天意不可违.我们不必学猫头鹰执着守护花的美而拒绝春华秋实的绚烂,顺应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用包容的胸怀充分享受新事物的美好;也不必学花影事先知道了事情发展的必然结果(绿蹦蹦肯定会来的)而对自己终究会凋谢的命运而黯然神伤,花影应该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想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我的凋零,既是落英缤纷的完美谢幕,亦是生命蜕变的华丽转身……对于快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家长更应该重视跟他们交流的方式方法.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也是一本适合沟通亲子之间矛盾的桥梁书.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厘米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带来有效的方法,给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收入此书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我不失时机地推荐给了六年级的家长.在我看来,这样的阅读比跟家长做十个家庭教育指导的报告都来得有效!

强调班级阅读在班级经营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并不排斥其他的班主任工作.但是,班主任工作再也不能局限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班风班纪,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真善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智慧的种子,以此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哲学思维,进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辨的思维方式和探究世界、主观能动的学习态度.

勤学善思好问,从模仿开始,慢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学生,相信你的家长.他们会被你的热情点燃,被你的专业折服,为你的付出点赞,为你的投入感恩.他们会紧紧跟随你的脚步,让你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幸福和乐趣!

这就是我的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既带领学生在书海中徜徉,又在阅读中逐渐培养儿童优秀的品质.真是一举几得,看似有些“不务正业”,却真实地让我的班级越来越好,让我的学生们越来越优秀!

因为,最是书香润童心……

(王欢,云南省昆明市海贝中英文小学滇池ONE校区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昆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苏教版首届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

结论:本文论述了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书香润童心和书香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最是书香润童心本科毕业论文最是书香润童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追寻书法之源逐梦教育之路书香墨韵润童心理念下的书法课程建设和实践
【摘要】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冶 “书香墨韵润童心”就是从文化环境、校本教材、书法课堂、展示舞台……多个方面构建书法课程体系,通过传承中华.

翰墨飘香臻和雅书香浸染润童心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书法教育课程的建构和实施
张杰生【摘 要】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自创办之初, 就确立了 “书香载道、 翰墨育人” 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依据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 从顶层设计入手, 牢固.

抓住节气读经典,功在今日利千秋经典书香润童心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经典,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传统文化 孩子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对于他们的精神食粮,作为老师,应该给与孩子引导 如果说读书的方式为了给我们的脑子补充营养补充,笔者认为读经典就是在喝.

书香润人生 阅读展视野
【摘要】 爱读书,会读书,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开户智慧的人生,让人志存高远 【关键词】 阅读 医愚 丰富知识 智慧人生 致远【中图分类号】 G62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