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技巧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梦幻曲《春江花月夜》吟诵技巧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技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1

梦幻曲《春江花月夜》吟诵技巧,该文是技巧方面论文范文素材和梦幻曲和《春江花月夜》和吟诵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花火杂志免费阅读花火杂志在线阅读杂志花火花火杂志

吟诵是中国古代文人吟咏诗文并创作诗文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也是古人常用的悦读法及教学法.古人用吟诵法做出来的古典诗词文赋,在没有背景音乐和器乐伴奏的情况下,也只有借吟诵的腔调才能巧妙地再现其深邃的艺术魅力.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张若虚首次将它改造成长篇七言歌行体.这首有淡淡忧伤的中国式梦幻曲,“孤篇横压全唐”,被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近十多年来,在赵敏俐教授的指导下,笔者一直秉持“中国人唱中国人自己的歌”[1]这一诗教理念,致力于吟诵教学及国学教育的传承与推广.在采录当代知名学者及文化大师的过程中,笔者也以标准纯正的普通话吟咏录制了很多各具风格特色的吟诵调,可以参看近年来再版多次的《我爱吟诵》[2]系列音像丛书.南京师范大学著名吟诵专家陈少松先生以唐调吟咏《春江花月夜》,抒发了自然美好但人生别离的惆怅伤感,寄寓了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的深沉慨叹,体现了大雅君子风范.下面重点分析一下笔者在吟录及教学《春江花月夜》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音韵分析

运用普通话新吟诵的规则来吟咏古诗词,首先要全面把握诗歌的文体结构、音韵特征以及意象、意境;然后依据诗歌思想情感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平直调、上行调、下行调或曲折调,平长仄短,疏缓音拍,吟足节奏点上平声字的时值;最后是切合诗情的起伏顿挫入声,平底仄高,一唱三叹,吟出顿挫悠扬,连绵不绝的古典韵味.[3]《春江花月夜》全诗二百五十二字,共三十六句,由9首绝句构成.描绘了九幅优美的春江花月夜图.诗体结构如下:

月生——春江图;月照——花林图;问月——悠远图;待月——江水图;追月——相思图;月移——镜帘图;月华——光影图;月落——潭花图;月沉——梦幻图.诗的首句入韵,每四句一转韵,共换九韵.第一小节平声庚韵eng起首,韵脚字是:平、生、明;第二小节为仄声霰an韵,韵脚字是:甸、霰、见;第三小节押平声真韵en,韵脚字是:尘、轮、人;第四小节押仄声纸韵-i[?],韵脚字是:己、似、水; 第五小节押平声尤韵ou,韵脚字是:悠、愁、楼;第六小节押灰韵ai,韵脚字是:徊、台、来;第七小节押文韵e n,韵脚字是:闻、君、文;第八小节押麻韵a,韵脚字是:花、家、斜;最后一节押仄声遇韵ǖ,韵脚字是:雾、路、树.张若虚开篇前三节使用洪亮级(庚、霰、真)韵部;中间第四节转为细微级(纸)韵部;五、六两节再转为柔和级(尤、灰)韵部;行文至七、八两节时,上升为洪亮级(文、麻)韵部;交互使用阳辙韵与阴辙韵,最后再用细微级(遇)韵部收束全诗,给人一种余音袅袅、意犹未尽的感觉.韵部的巧妙转换,暗示了春潮、江月、芳甸、花林、流霜、白云、扁舟、离人、楼台、镜帘、月华、鸿雁、鱼龙、闲潭、斜月、海雾、碣石、*、落月等场景的交替.密集、华美的意象,对创造和丰富诗歌的音画美,暗示和传达诗情的起伏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的拖音吟咏,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诗的意境更为优美、生动.

二、吟诵模式

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平声舒缓,简称“平”,其余三种声调都有高低弯曲的变化,统称为“仄”.近体格律诗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古体诗中,“平仄”更多时候代指由平仄相间构成的诗文韵律,便于舒叹吟咏.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诗.由于七言古诗在节奏单位的音高和旋律的处理上没有格律诗那么严格的规律,吟诵时就不受近体格律诗那种严密平仄格式的限制.七言乐府诗本来就是入乐歌唱的,每两个字构成一个节奏单位,诗句的音拍就形成2221或者2212结构.吟诵时或顿挫或延展,可以依据诗句内容灵活处理.我们采录的陈少松老先生及陈芙格玥小朋友的吟诵调,都以“仄仄平平仄仄平”为句旋律基本模式,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再现了人与物、情与景水融的境界.[4]在通篇联章复沓的过程中,陈老师又综合运用了抑扬、断续、轻重、疾徐、律动等吟诵技巧来烘托和铺垫,推动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相互联系而又不断变化的画面与思绪,节奏感强烈,旋律调式优美.这种平仄模式前呼后应,重复使用,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使我们很容易记住诗篇并学会吟诵.笔者用高低音相间的本色音,把“春-江-花-月-夜-”自然组合成一个卷轴画,谱写了一首有淡淡忧愁的春江颂歌,寄寓了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的感悟和慨叹.《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品牌标志.它是中国人的梦幻曲,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沉醉其中、吟咏不绝、永不愿醒来的梦.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抒情结构以“月之流转”贯穿始终.从“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月出;到“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月升;再到“江潭落月复西斜”的月降;直至“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月落,时间上形成一个“圆形”的循环,体现出流动变化的圆转之美.[5]波光粼粼的江水摇荡着皎洁圆月的柔美、静美和变幻美,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宇宙的循环.笔者采用复叠咏叹和音韵蝉联等艺术手法,使这首诗的抒情结构自然浑成、流转自如;更使听众的心灵沐浴在清澈月光的朗照之下,体现出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的感情基调,给人一种心灵尘垢被拂拭和精神压力被释放的轻松愉悦之感.月照、霜飞、江流、云逸、相思、雾漫、花落、月残,各种景物在空间上依次展开,忽远忽近、忽上忽下,在展开的过程中又不断地跌宕回旋、光影流转,生动展现了诗歌音韵节奏上的和谐婉转的圆润之美、抒情结构上的流动变化的圆转之美、审美意蕴上的含蓄不尽的圆融之美.[5]诗人对于宇宙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问,是儒家诗教育人观念的生动再现.

三、诗教育人

诗教最早由孔子提出,是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诗教可以立德、立行、启智、健心、燃情、育美,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圣贤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儒家的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后来《文心雕龙·宗经第三》又云:“摛风裁兴,藻辞谲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温柔敦厚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表现出颜色温润不乖戾;性情和柔不狭隘;诚笃不虚伪;厚重不轻浮的气质.这种气质是其情操、品行、性格、风度、修养的总和.孔子认为这样的素质,也只有在良好的诗教中才可得到.[6]诗歌的主体特征是含蓄.因此笔者认为用普通话新吟诵调吟咏古诗,艺术上既要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灵性与自由,也要表现出温柔敦厚式的深郁厚笃及蕴藉含蓄,体现中庸之道的“中和之美”.

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是感应和顺应.中华诗歌的特质是传承儒家正心诚意、知行合一的乐感文化.秉持这样的美学理念,2016年初秋,笔者组织并指导首都师大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展演比赛.

为展示《春江花月夜》中天人合一的优美情境,实现心灵与心灵的直接交流,二十多位同学手拉手鱼贯而入登上舞台.先是手臂高低摆动呈波浪状起伏,模拟“江流婉转绕芳甸”的曲线美蜿蜒游动,象征宇宙人生的无穷无尽;然后脸朝外迅速围绕成一个椭圆队形缓慢旋转,展示江月流动变化的圆润之美.诗的前三节,同学们一边吟诵,一边手拉手围成椭圆队形慢慢地晃动;从第四节开始,诗歌演进到柔和细微的韵部,同学们把手搭在膝盖上屈膝半蹲,低围的椭圆形象征潮水的低平、花霰的散落、云的飘忽,还有离人的相思.这时一位纤弱柔美的女生身着雪白的长裙在圆月中独舞,一边吟咏,一边慨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花好月圆人难圆.纤弱的身影在柔美灯光的烘托映照下,再现出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的优美意境.同学们一边转动,一边歌吟,在动与静、虚与实、瞬间与恒常的对比中表达出对生命之有限、人类之渺小、情感之难以释怀的感伤;更有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命的向往,以及超越无限宇宙的强烈愿望.

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内涵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资源保护、民族精神传承都有着积极促进的重要作用.吟诵并展演《春江花月夜》,可以使大学生富有平和的性情,温良的善意,诚朴的人格,可以构建和谐社会更加淳朴深厚的风俗底蕴.

综上资料:上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梦幻曲和《春江花月夜》和吟诵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技巧本科毕业论文技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春江花月夜》: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
摘要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月夜的景致,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面对明月大江,诗人因彻悟了渺小与伟大、短暂与永恒的真谛,而深情歌颂生命;诗人借助思妇和游子的思念,讴歌了人世间美好的爱情 这是一首唱给自然、生命.

高中艺术课程的教学以《春江花月夜》欣赏课为例
【摘要】本文论述高中艺术课程的教学开展,以春江花月夜音乐欣赏课为例设计高中艺术教学的流程,提出多学科互动与知识整合、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人文情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课内走向课外.

七言转韵律体格律教学示范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为例
张培阳摘要七言转韵诗中也有律体,对此,已有相关文章予以澄清 为了在格律教学中更好地传授新知识、新结论,笔者认为有必要为这方面的教学做一示范 七言转韵律体的格律教学可以从篇制、节间用韵、每节首句用韵、重.

新编昆曲中抒情性和叙事性的差异化以《春江花月夜》和《流光歌阕》为例
【摘 要】昆曲在当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是戏曲创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试从中国戏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特性出发,以春江花月夜、流光歌阕.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