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人才培养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本文是人才培养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与工学结合和人才培养和动力装置有关论文例文.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能源和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动物医学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孙为民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4)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及意义;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确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并确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总结了项目的成果和实施效果,提炼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的特色和创新,并分析了在同类专业中的特色和亮点.

关键词:热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39-02

一、项目的现状及意义

随着电力的发展,电网规模和单机容量迅速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发电企业要清洁、高效、安全的生产,对机组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等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电力生产人员具备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高职高专的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是一个技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主要服务企业是电力建设公司、火力发电厂、核能及新能源发电企业等.该专业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发电机组运行方向和发电机组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方向,主要为火力发电企业培养安装、运行、维护、检修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现在发电企业中主要生产岗位人员多为本科生和专科生,而专科生因为基本功扎实、“上手快”倍受发电企业欢迎,只要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科学生在发电企业主要岗位就业机会仍然很大.但由于发电厂运行、安装与检修岗位要求高技术人员,专科生仍将是在大型电站就业的最低学历.所以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及专业群仍应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档次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深化,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行“双证书”制度.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立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课程体系.

增强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行业知名度.

二、项目具体改革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本项目的具体改革内容是:改革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成火力发电仿真培训基地,完善并向学生开放技能鉴定室,深化“双证书”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课程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师资力量显著增强,涌现一批名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科研教研工作取得突破;把我校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

2.本项目改革过程中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借助企业办学的(学校隶属国网公司)平台,围绕热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企合作、课岗结合”的“一条主线、二个课堂、三项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大体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3个“一致”:生产现场与仿真实训设备一致,生产过程与学习过程一致,企业评价与课程评价一致,形成了“课—岗—证”融通的“双证书”保障机制.

三、项目的具体实施

项目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力争通过2年的建设,建成有突出电力行业特征的专业教学优势和特色、较强人才培养水平的品牌专业.2014年8月完成了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与全面规划,建立了项目实施保障制度,确定了项目建设组成员与任务分解,各项任务全面按照计划开始推进.2015年5月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总结,修订了项目建设方案,按计划继续推进各项建设任务.2016年5月按时完成所有建设内容,并对整个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完成的建设内容有:①建立了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构建了课程体系.

③校企共建了专业核心课程.④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全面推行了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了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改造了传统教学模式;紧贴现场实际,将企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评价方法引入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学生发电机组仿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⑤经过几年的建设,2015年1月,本专业即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团队获得省级建设团队的荣誉称号.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创造了真实与仿真实训环境.近两年加大火电厂仿真培训中心投入力度,建成5套不同型号的火力发电机组仿真机,满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火电仿真培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新建汽轮机状态检修实训室,使本专业发电设备检修实训提高一个层次;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机制;加强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⑦产学研深度合作,不断增强技术开发与服务功能;大力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积极开展与省内外同行的交流活动.

四、项目的成果和效果

1.主要成果.①完善“校企合作、课岗结合”的“一条主线、二个课堂、三项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电力行业考核体系与职业能力培训,围绕行业“双证书”制度,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立体化教材,实施工学结合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②取得一批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成果.项目完成后,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应取得一批成果.届时将完成开发工学结合的项目制专业核心课程8门,建成网络课程6门.在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构建数字化教学体系、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建设共享型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教材建设方面,完成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项目制电力规划教材5部.③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引领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外出进修培训、下基层顶岗锻炼、培训学习、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对外技术服务以及获取相应电力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等多种措施,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水平高、具备承担较高水平技术研发能力的师资队伍,带动专业教学和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建成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团队.④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高职高专热动类专业教学基地.项目完成后,将建成拥有5套不同类型火力发电仿真机的仿真培训基地,推进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实训项目开发,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的专业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以火电厂运行与检修技术为重点的专业群教学、科研需要,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高职高专热动类专业教学培训基地.

2.项目实施(应用)范围.本项目在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及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核能方向实施,也可供动力工程系其他专业如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参考.

3.项目受益学生数.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或其他如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学生,每年预计300人五、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模式先进、人才定位准确、教学资源丰富、办学条件优良、教学团队优秀的特色专业,为同类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届时将形成以下明显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工学结合”构建了具有鲜明电力行业特色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解构和重构了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保证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校企合作,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使校企双向合作更加紧密.

2.课程体系构建的特色与创新.课程体系完整,课程建设在同类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针对“汽轮机运行值班员”等岗位要求进行训练,使学生在校内就取得中级工证书;课程体系反映最新技术、设备,如将核电汽轮机设备、运行等引入教学,满足生产实践需要.

3.在同类专业中的特色及亮点.①将“节能减排”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支撑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节能分析能力”和“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应用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中加入“新能源”、“节能分析”、“烟气脱硫脱销技术”等节能减排内容,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节能分析能力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力.②紧跟技术应用更新教学内容,开发热能类“新技术课程群”,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填补空白.新课程主要涉及超临界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汽轮机、烟气脱硫、燃气轮机等技术,涵盖了热能类专业的大部分应用新技术,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较好地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③“产学研”深度结合,以研促教,建设精品课程.教师深入开展科研开发、技术服务、教学研究,项目完成后,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应取得一批成果.如建成网络课程5门,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项目制电力规划教材5部.

该文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工学结合和人才培养和动力装置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人才培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向的改变,生产性的服务和生活性的服务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积极发展服务业的新领域,推动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酒店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服务业中最具潜力.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随着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加剧,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着力于“校企.

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
欧钟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应用型高校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 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应用.

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究
曲永栋(大连市金州区中……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大连116100)摘要校企合作就是在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共赢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