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计算机专业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架构和实践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类论文范文检索

主题:计算机专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4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架构和实践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本文是计算机专业有关论文范文检索和四川文理学院和地方高校和人才培养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导论论文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杨清平,赵定贵,蒲国林

(四川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 要: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塑造是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改革的深度是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遵从地方性特征,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来优化与整合课程体系,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实现综合知识、工程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67-04

一、问题的提出

地方高校在我国高校中占有较大比例,大部分分散于经济欠发达和信息相对滞后的地区,其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广大的农村,其思想意识与基础知识存在差异.作为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是我国承载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我校地处四川省东部,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著名的革命老区,属于典型的地方高校.

学校从2005年开始兴办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开展工程教育,各类人才的培养定位为工程应用型人才.

该定位紧紧抓住“工程性”、“应用型”和“地方性”等特点,从工程技术性、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行业企业接纳的角度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管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行业必需的实践技能,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毕业后主要从事高等技术应用和生产运行中的技术工作.

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改革和实践创新,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课程层面的研究和更新.因此,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应该是地方高校改革的重点.单门课程的变换与质量的提高不应是改革的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整体优化应该是改革的必然结果.

二、架构课程体系带来的思考

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称,所有的课程构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与配合,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塑造人才培养规格、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最主要教学载体[1].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与质量标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课程体系的架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等也必须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于学术研究型人才,也有别于职业技能型人才.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有工程教育的共同要求,更有职业能力的不同特点,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有效地处理好下列关系.

(一)强调地方性特征,突出自身的特色

地方高校构建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育部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提出的专业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无疑是一个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样板,它注重学科体系知识的严密性,指导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地方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能照搬照套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应考虑自身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层次化,根据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毕业生服务的行业企业进行适当调整.在保证学科知识体系主线下,改革部分学科专业课程,对开设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调整,增加和加强当前热门技术知识点、减少和淡化研究型人才所学内容,删除技术过时或有替代的内容,使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到既要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相适应,与当前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接轨,还要同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同步,体现和凝练自身办学特色.

(二)强调能力为本位,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体现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离不开知识,能力只有在知识综合的基础上才能形成[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影响着地方高校兴办工科专业的思路,决定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走向,以知识本位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利,但行业岗位适应性差,显然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不符合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本位主导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技能训练和思维开发,培养的学生岗位适应性强,虽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不利,但与地方所需工程技术人才接轨,符合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于历史原因,地方高校教师大多数是从高校学习到高校教学,不同程度地承载着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淡化能力培养这一现代工程教育的通病.地方高校要解决工程教育过程中“工程科学化”的现状,除了依靠“双师型”教师培养、校企合作以外,课程体系构建时必须将强调能力为本位落到实处,要根据现代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岗位标准,提出应具备的那些能力,依据不同知识类型的特点和技术岗位不同能力的要求程度,落实这些能力的培养应放在课程体系的位置及其实施过程中达到的标准,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及编制课程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使课程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一目标.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

地方高校较多的是由各类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兴办工程教育的历史较短,加之传统思维的影响,工程教育极易走向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习的模式,极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或延迟,造成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学生的工程实践环节薄弱.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创新课程体系中要安排比较稳定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合理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同时,要有完善的实践环节和实践模式,引入企业的技术工具和真实案例,融入技术创新,注重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要形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相互渗透,学与做之间相互支持,“学中做,做中学”学与做相互促进,做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增加实践课的类别,除传统验证性实验外,加强设计类实践和工程项目训练,企业岗位实习等重要环节.相关课程均安排定向的专业实践活动,将实践教学渗透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实行产与学的有机结合.适度安排各类课程总量,以保证学生知识视野的合理拓展和专业能力的扎实培养,避免与专业培养目标无关紧要的课程占用教学资源.合理调整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比例,避免实践训练课时比重偏大、严重挤压基础理论学习的问题,做到培养标准不拔高也不贬低,符合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满足行业企业对职业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四)重视课程群建设,实现教学目标协同

课程群是构成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单元,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是实现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3].课程体系一经确定,根据课程的目标及相互的逻辑联系,划分出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若干课程群.课程群的划分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它依据人才培养的各子目标,对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知识选择、教学重点、训练目标、质量标准等进行科学划分和整合,构建逻辑严密的教学内容体系,相关课程内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有清晰的定位与表述,以压缩教师自由操作的空间.课程群的规划与建设能有效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了教师教学过程的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4],从根本上克服由任课教师决定课程讲授内容与讲授方法的随意性问题,使单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整个课程体系目标相一致,从而保证专业培养目标落实到相应课程单元的教学和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开辟大专业小方向,实施差异化发展

地方高校生源的综合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差异十分明显,同一专业学生往往能够区分出若干个内部特质相近、彼此异质性突出的群体[3].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赋予现代企业不同的任务和不同的质量标准,对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有不同的侧重点而非均匀分布,讲究协同完成工作任务,专业分工上要求精而窄,学生对技术也有不同的兴趣点,这一切体现了地方高校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需求差异.在这样的情形下,地方高校若照搬精英教育思维与方法,相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同,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相同,不仅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而且使多方面素质和特点相异的学生不能满足自身学习、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对未来职业憧憬的逐渐消解,学习的内在动力逐渐降低.根据地方高校生源特点,结合企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必须适当地调整过去同专业同目标的教育思维,以“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1],实行分类、分层次培养.借助学校学分制管理的基本原则,拟定“平台+模块”专业培养计划,将大专业平台与小方向模块的课程组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参照教育部专业规范和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实施统一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和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由这些课程形成专业基础“平台”.在规划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时,将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从难度上进行低、中、高分级,它与后续的选修课程方向相呼应,各类课程编制不同分级教学大纲,供不同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学生选修,这样同一专业下划分出不同层次的规格和标准,形成同一专业下的不同方向“模块”.“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保证了不同素质特点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按照相应培养规格和标准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与训练体系.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各自具备某一方向的优势,他们可以进入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选择自己的岗位,也能更好地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增进地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架构课程体系的途径

计算机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遵从传播科技知识、造就科技人才,参与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原则,紧紧围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这一目标,加强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最终目的是融合传统本科教育,达到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能够满足新兴技术发展的需要,立足于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工程师.现代社会的特点知识与技术更新快,在技术更新方面,企业始终是走在学校的前面,企业推动学校知识体系更新.因此,计算机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以适应现代企业需求、跟进行业技术发展为导向.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以企业为源头出发进行探索,人才培养规格,确定知识体系及技能标准,做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

遵从学校设定的计算机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导出计算机类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首先,确定学科专业服务的行业类别,深入行业调研,了解行业中从业人员所担负的工作职责与业务范围,按照从业人员工作岗位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岗位大类,即形成企业从业岗位群体.再根据培养方案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确定学生将来所适应的基本岗位群体、扩展岗位群体,从而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细化精准.二是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到行业相应岗位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深入了解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的目标、工作特性及质量标准,明确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三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探讨岗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细分为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行业专业能力、行业综合能力.四是由企业要求的岗位能力反推课程教学所完成的教学目标,根据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知识单元、实践实训目标,从而导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图1示出课程体系架构逻辑.

四、创新课程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让工程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落到了实处.通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加深了对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理解,合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合作企业的教学支持服务环节,引进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授课,作新技术讲座,指导工程实践,学生到IT行业企业感知实训等教学与实践环节,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维度,从单一的课堂、实验室,扩大到行业企业、经济社会,从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扩大到工程实践、社会需求,提高了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进了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创新技术技能的挑战欲.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中,通过动手、动脑,领会到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感悟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激发了学习理论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逐步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在工程项目实训中,以行业的真实案例为内容,其用户需求及项目的标准来源于生产实际,让学生感知到行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体会到未来职场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创造创新的强烈动机,逐步养成符合创新思维的人格、情感及意志,以快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换,去适应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差异变化.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选择不同的应用方向和质量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更好的发展.改革毕业设计的方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设定题目,将毕业设计的工程性要求、实用性要求、技术性要求、规范化要求融为一体,采用双指导教师制,分别由学校和企业具有相关资质的老师、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毕业设计答辩时,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技术主管现场点评打分,毕业设计成绩综合校企指导教师评分、答辩综合评分等按照比例计算.师生反应较好,毕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

学院重视引导学生报考研究生,向高一级教育输送人才.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专业技能大赛,用客观的标准来检验我们的教学质量和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学校内专业技能大赛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在专业认证考试和专业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考研人数与质量明显提升.近两年,学生参加专业认证考试过关率达到67%.参加全国“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获得四川省级赛一等奖13人次,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4人次.近两届毕业生毕业时各专业综合统计就业率达到95%、98%,专业对口率达到97%、98%.创新课程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果.

五、结束语

课程体系确定之后,必须有相应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来支撑,这就需要同步建立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考核评估机制,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力度,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改革和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等.我们将在课程评价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赵萍.教学型高校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2.

[2]李善波.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5,(2):28.

[3]杨兴林.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着力四个转变[J].扬州大学学报,2011,(2):3-7.

[4]刘文萍,等.基于学习迁移能力培养的数字视频技术及应用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5,(16):5-7.

此文评论:这是关于四川文理学院和地方高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计算机专业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计算机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摘 要论文分析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入手,阐述了土木工.

基于问卷调查的地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
张红侠,周 楠,张孝存,刘 燕(商洛学院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摘 要论文通过对商洛学院地理专业三届本科毕业生网络问卷调查,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识、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及.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罗君波(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湖南永州425000)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随之相应提高,为顺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改进体育教育专业人.

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使翻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单独的机翻和人翻无法满足庞大的翻译市场需要,因此出现了人机合作的新型翻译模式,即计算机辅助翻译 随着现代翻译的进一步发展,翻译内容大量增长,行业分工具体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