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教育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绿源教育还教育本源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绿源教育还教育本源,该文是教育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本源和绿源教育和绿源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师德教育论文教育杂志社医学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宾县第五小学 马诚吉

“绿源教育”是笔者用修辞法拟创的有关教育的新名词.“绿”是形容词,本意是一种颜色,喻义为健康的、希望的、生命的、可持续发展的.“源”是名词,本意指水流的起始处,喻义为起始、开始.“绿源教育”是一个隐喻,它要求教育活动一开始就一定要遵循健康的、希望的、生命的、积极的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绿源教育”是笔者的教育观点,是笔者长期在教育一线中所获得的教育启示,也是笔者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一、“绿源教育”观点提出的背景

“绿源教育”观点的提出既有对我国教育价值的社会性传统的检讨,又有对现实中应试教育过于功利的理性反思,同时也有来自于国内外教育同仁相关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的有益启示.

(一)教育价值的社会性传统使教育迷失了自身

我国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具有社会性的传统.儒家经典 《礼记·学记》将教育的价值定位于“建国君民”“化民成俗”.在近代,教育价值观强调“经世致用”,是向西方学习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现代教育注重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其社会取向不言而喻.

社会性是教育属性的一方面,这种社会性的教育价值观是极力张扬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它不仅把教育视为实现某一目标的工具,还把人视为工具,忽视了以培养人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是在一种绝对服从的状态下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愿不愿意、感不感兴趣、能否接受消化则并不重要.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个性受到压抑,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扬.

(二)应试教育忽视人格的全面涵养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它导致道德教育虚化,使青少年理想视野狭窄,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学生学习是明心性、知人事、通社会的过程,如何让学生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还有健康、有智慧、有情感?这是教育回归的开始.这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不是朝夕之功,但重要的是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式务教育的根本.

(三)“绿源教育”也是对“绿色教育”的提升与拓展

“绿源教育”是基于“绿色教育”这一概念提出来的.“绿色教育”在中国是伴随着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观念.绿色教育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丁道勇在2011年发表的文章《作为一种教育隐喻的“绿色教育”》中提到,目前,“绿色教育”一词的基本用法还是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范式.这种用法还停留在实践策略层面,限制了自身的理论前景和实践广度.为此,他主张,根据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从三个层次上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是选择有关问题属性,通过将“绿色教育”作为一个教育隐喻来使用,可以超越已有的种种意义界限.第二,选择有关问题领域,通过这种选择,“绿色教育”实现了对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超越,侧重点由内容主题转向了价值倾向.第三,选择有关发展定位.这种选择强调教育价值倾向的绿化,进一步提升了“绿色教育”的立意高度,使其指向对整个现代教育的改进和超越.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瞄准了“绿”和“源”进行了拓展,提出“绿源教育”观点.

二、“绿源教育”观点概述

“绿源教育”是一个隐喻,这个隐喻与其他所有的教育隐喻一样,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喻意空间.本文借助“绿色教育”的“绿”把教育赋予了新的喻义,也就是健康的、希望的、生命的、积极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源”的含义存在深深的隐喻,强调了初始教育的重要性.从宏观上看,是学校、家庭、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从微观上看是家长、教师某一句话,一节课的某一个问题,学校、家庭、社会的某一项活动对于学生的影响.“绿源教育”是从学生人格涵养开始的教育,是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着手的教育,是从学生健康成长着眼的教育,是用教育的“绿”去滋养人生而并非改变人生.“绿源教育”这一观点的提出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和保持学生的求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是“绿源教育”观点的核心价值观

“绿源教育”反映了笔者的一种教育价值追求.“绿源教育”的价值观是以学生为本.这种教育价值观在尊重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向尊重人回归,以人为本.教育是自然的、充满生机的,要着眼于学生的幸福,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教育应培养出具有现代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要达此目标,教育从价值观念到实践必须实现一个根本转变,要从单向的升学谋职教育价值观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转变,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们关于教育价值的认识也应由过去的片面强调促进社会发展回归到促进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即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价值,促进个人发展乃是其固有的基本价值之一.

(二)德、智、体全面发展,追求真、善、美是“绿源教育”观点的核心内涵

1.“绿源教育”追求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绿源教育”是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教育,是以人格或品格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绿源教育”定位于德、智、体三方面的本质绿化与回归.德、智、体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本质,在理论上早已深入人心.

(1)“绿源教育”强调以人格或品格教育为核心.“绿源教育”对于学生的作用在于培养和善的人格.这已是古今教育家的共识. 中国古代儒家主张“德成而上”,近代教育奠基人蔡元培把德育作为其“五育并举”的中心.党的“十八大”提出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同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试教育认可的是“分数才是硬道理”.因为品德教育对于升学没有实际作用,于是,学校很少研究德育,虽然有思想品德的课程,但往往用知识教育的方法来培养品德,用考试的方法评价品德,这种评价的结果与实际脱节,因而效果不佳.

(2)“绿源教育”强调以智育为基础.智育是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即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在应试教育中,智育是中心.它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它专注于知识的灌输或答题训练,以应试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于其中体验不到学习的兴趣与快乐.他们能够体验到的是枯燥乏味的上课、作业,是老师和家长的逼迫,是起早贪黑、身心疲惫,是考试考不好时遭到的责备和打骂.结果,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绿源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保持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知识、能力的发展.

(3)“绿源教育”强调以体育为学生的身体提供保障.体育是帮助学生学习健身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全面发展学生体力,增强体质的教育.体力和体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中国学生的营养状况在不断提升,但是中国学生的体质体能却在不断下降.“初一学生的肥胖检出率比小学一年级多了11.79个百分点;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其中高三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达88.79%;目前的一些常见慢性病呈现低龄化趋势,部分初一、高一学生的高血压检出率竟有30.7%.”为了升学率竞争排名,多数中小学校的课程表都超标.小学生从心中就充满了对应试的焦虑,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发展,距离教育的本质意义也越来越遥远.对此,“绿源教育”提倡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而不是把体育的实施仅限于教学计划或课表中的有限内容.

2.绿源教育的追求是求真、崇善、尚美.

(1)践行科学精神——求“真”.科学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事教育工作,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适应并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科学精神是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真刀进行课程改革,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堂改革要质量,这是科学精神在创新实践中的体现.科学精神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精神.学校回归本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不被权力诱惑;老师回归本真,学为世范,不为物欲诱惑;学生回归本真,找回本性,找回自我.

(2)涵养人文情怀——崇“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教育的本质是涵养人文情怀,立德崇善.具体体现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情怀是饱蘸仁心,充满对教育的崇敬之情.学校应以人文情怀充满对教师的体贴之情.教师也应以人文情怀充满对学生的关爱.

(3)追寻绿色梦想——尚“美”.求“真”、崇“善”的更深层次就是尚“美”,一个人若能够审美地生存也代表着幸福感的最大提升.康德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蔡元培先生是我国提倡美育的第一人,他认为,美感教育不同于智育也不同于道德教育,但却是二者不可替代的,他提出了“知识以外,兼养情感,就是治科学以外,兼养美术”,提倡将知识与情感、科学与美术、知识与美育并举,足见美育的作用.“绿色的”一定是和谐的、美好的.“绿源教育”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一颗“尚美”之心,在学生心中播撒“美”的种子,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能够用美的眼光、美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自我.

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说:“教育不是培养驮着书本的蠢材.”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朱永新也说:“教育需要返璞归真.”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弘扬真、善、美.“绿源教育”就是用真探求真,用爱传递爱,用美感染美,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成.“绿源教育”,让教育挣脱应试的藩篱,启迪我们寻找真正的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历练,引领教育走向持续发展.

(三)体验、兴趣与成长是“绿源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1.在人格教育中,实践体验比道德认识更重要.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常常以知识教育的方法实施德育,这违背了品格发展的规律.人格教育具有复杂的结构,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几个方面入手.知、情、意、行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绿源教育”在人格培养上强调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中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助人为乐.因为,实际的教育过程不一定完全遵循知、情、意、行的过程.在德育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从情感中总结出相应的知识,也可能从行动中感念情感和认识,在行动中提升认识、体验情感、增强意志,上升道德境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品德的具体发展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意志品质,我们把军营的元素引进校园,开展了班级连队文化建设.在感恩教育中,我校搭设了“感恩节”“尊师节”“假期微信晒孝亲”等实践平台,学生们通过这些系列活动,逐步体验、内化,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2.从尊重学生主体性角度看,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比强调“知识、能力”更重要.

人的进步与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兴趣.如果一个学生自己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他是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所以,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善于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教育.应试教育使学生几乎无法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书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事没有时间做.一切都要看升学考试考与不考,只要是升学考试不考的内容,再有兴趣也不能学、不敢学、没有时间学.当一个人痛苦、无奈地学习时,这种学习就很难是智慧的学习,很难是创造性的学习.

要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如:我们围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办学理念,以“课比天大,做人第一”的课程建设理念为指导,构建了“人文、身心、艺术、科学、实践”五大学习领域.在课堂教学中,语文学科推出“预读课”“导 读课”“自读课”三读课型.数学学科推出“核心导学课”“自学互学课”“主题实践课”.与此同时,品德、英语、艺术等各学科在“整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上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了让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同时突出我校的育人特色,着力开发“传统文化”和“实践创新”两类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一点两线、守正出新”的课程特色.传统文化课程:我们以守护“民族之根”为目标,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发了“花样跳绳”“空竹”“毽球”“乒乓球”“中国象棋”“武术”“民族舞蹈”“线描”“漫画”“儿童画”“剪纸”“课本剧”“管乐”“竖笛”“葫芦丝”“民乐组合”“木琴”“绿源经典”“四工书法”等课程.其中,“绿源经典”和“四工书法”为校本必修课程,其他为选修课程.实践创新类课程以滋养“民族之魂”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开发“神秘的大自然”“机器人”“平衡车马球”“平衡车竞技”“平衡车舞蹈”“趣味数学”“动漫”“体育舞蹈”等课程.

3.从学生快乐生活的角度看,健康成长比成才、成功更重要.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性.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学习带给学生的都是痛苦的体验和回忆,那么他们怎么能不厌恶学习呢?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只能使个别“尖子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得到强化.多数成绩不拔尖的学生产生“我不如别人”的自我意识.多数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往往会形成“我不是人才”的消极信念和自卑心理,从而长久抑制他们潜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他们一生平庸.

希望通过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安全是基本,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没有安全,多么有魅力的教育都是空谈.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对中小学生的身心造成种种伤害.如,有的学生在课间造成的伤害;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造成的伤害;体育课上造成的伤害;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造成的伤害;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还有因校车事故而造成的伤害等.“绿源教育”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彰显生命教育,并从基本的校园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做起.

农村留守儿童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健康成长教育提出迫切需要.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甚至吸烟、喝酒.从学校的角度看,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关爱,促进其健康成长尤其重要.

三、结语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为了方便省事,将孩子送到了看护班进行教育.多数看护班就是看护老师辅导学生写作业,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支配.这样,导致了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于部分全托班的学生,完全丧失了家庭教育这一作用.导致很多孩子对亲情冷漠,出现了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辅导而性格扭曲.而且,每个看护班都是大小孩子在一起,在没有家长看管的情况下,小孩子很自然地学到了大孩子的恶习,久之成性,恶性循环.此现象成为当下每一所学校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人获得安顿生计的知识与技能,安放灵魂的价值与认同,即安身立命.教育让人安身、安心、安神.让“虚幻忘本的教育”早日回归,让健康的“绿”还教育“本源”.

■ 编辑∕于金苗

此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本源和绿源教育和绿源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哀鸿遍野,在线教育还能否逢春
梯子网、那好网、老师来了、微学明日、拓词……,近一两年中国的在线教育领域发生了一起又一起的“命案” 从前景看好被资本热炒,到大部分新项目都难以拿到融.

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服装设计教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以乳源瑶族文化元素为例
〔摘 要〕通过分析乳源过山瑶服饰传统文化元素,提出以此丰富地方高校服装设计的教学资源,在面料纹样设计、服饰设计……教学方面加以借鉴,形成具有特色的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 〔关键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服.

长青会员韶关乳源教育、文化参观团韶关之行圆满成功
【本刊讯】2018年6月4日至6日,由香港新界校长会主办的长青会员教育、文化参观团一行来到了韶关乳源,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4日,参观团参观了风采楼及步行街,与广东省韶关市书法家协会互相学习交流,现场共同.

结婚还得找受教育程度差不多的
夫妻受教育程度相当,有助于婚姻和谐吗答案是 教育匹配对“夫妻融洽”有重要影响与夫妻双方受教育程度相同的婚姻相比,教育程度为“夫高妻低”的婚姻中,妻子认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