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故事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故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1

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本文是故事大学毕业论文范文跟讲故事有关论文范本.

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故事征文编辑部的故事故事大王杂志故事杂志投稿

王开岭

王开岭 著名媒体人,作家.著有《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激动的舌头》等.

一、讲故事,写作的一个技术活

今天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此前有一件事情刺激了我.

前不久我去山西太原,参加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担任评委.当时,看完学生的现场作文之后,我特别有感触,就是这些学生没有一个是讲故事的.说实话,在那样很匆忙、急躁的情形下阅读那两本厚厚的作文,我特别需要一个故事让我能够眼前一亮,让我轻松一点.但是没有.这些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题目都很“大”,开场的语境很宏大,使用了很多华丽的辞藻,就是很多的形容词.我过去曾经说过,其实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要过度地去搜集形容词,因为我发现现在很多孩子对形容词的热爱到了一个“贪婪”的地步.其实,站在写作的角度,我个人更重视的是动词,因为动词在叙事中的作用非常强大.而大量的形容词堆砌在一起时,就像一个人化妆化得太浓了,让人有点受不了.所以第二天我作讲座的时候便临时更换了题目.我放弃了原先准备好的内容,要给他们讲点纯技术的东西.

大家知道,作为一个写作者,一般来讲会非常排斥去总结技术,去言说技术,而且我个人是非常不重视写作技术的人,我认为写作不需要技术,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因为在一个真正的写作者看来,每一次写作都具有唯一性,必须为这一次的写作找到一个唯一性的角度、方法、语境,而不是说有一个规律化的、程式化的东西,往里面套一下就行.所以长期以来我一直排斥讲技术.很多人问我写作有什么诀窍,我说真的没有诀窍,因为我觉得我的每一篇东西都是唯一的.针对每一个写作的题材,我会为它一个唯一性的方法,没有任何雷同,也就找不到规律了.但是这次我看了那么多作文后,我突然觉得有必要讲一点技术的东西了.这个技术其实很简单,就是讲故事.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我的绝大多数作品里,无论长短,一定有一个故事,甚至有的个别篇目,我通篇都在讲故事.比如说,我写过一篇《当她十八岁的时候》,自始至终就是讲一个故事,我把一个公共的故事变成了我理解的故事,我喜欢的故事,这就是我的作品.我还有一篇《(罗马假日):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其实我就是讲了一遍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故事在写作中其实发挥了很大作用,甚至故事支撑了一次写作的半壁江山.当然,这个故事应该是你在自己的语境下的一次复述,而复述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点滴、每一个用词,实际上都代表了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热爱,甚至新的企图.你需要让这个故事重生一次、再造一次,不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复述,而是新的诞生.包括我很多说理性的随笔和散文里边,一般都会有至少一个故事,有时都嫌一个故事不够,我会再额外加一两个片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放弃了故事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和策略,转而从空到空,用很多虚拟的东西,很多大词,很多形容词,很多缥缈的东西.不仅看题目无法判断他的指向性,看了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甚至一半都过去了,还没有感受到他的指向性,所以就会变得很焦虑.我那天“发狠”地讲,写作文很简单,一个故事加一段感受,顶多再有一点点小观点,一篇作文就完成了.你如果能*50个到100个不同方向的故事,并且找到故事之间的联系,用这个来作为高考的储备,就足够了.当然,我说这话可能有点矫枉过正.我今天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大家老不用这个技术,所以我要讲点技术化的东西,不再讲那些理念性的东西了.

二、讲故事,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有意思的人

故事有多么重要?至少在我个人看来,会讲故事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有意思的人,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让孩子喜爱的人.不知道我们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你会告诉孩子说,来,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这往往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开头.而你要说的道理,都隐藏在这个故事里面,你讲一个再加一个,孩子就肯定明白这个故事承载的信息了.你会发现,幼儿教育,家庭内部教育,一般都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它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喜欢故事是人的天性,人最本能的选择就是听故事,讲道理反而没有多大的用途,尤其是对于孩子.大家都愿意和会讲故事的人在一起,和“故事篓子”在一起.比如我有时候出差,途中特别希望能碰到一个给我讲故事的人.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会讲故事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人,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者,这是我要重点谈的一个东西.

我一直做电视媒体,十多年来做了很多很多的节目,那么讲故事对我可以说是最根本的东西,是一项基本功.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中国近年来电视节目的变化,很多的新闻性节目都在讲故事.16年前我做的最早一档电视节目叫作《社会记录》,那就是一个故事体的、具有纪录片性质的新闻栏目,就是说故事.讲故事实际上是在传递新闻信息.央视有一个著名的栏目,叫《新闻调查》,也就是在央视的职业生涯中最早的那档栏目.在中国电视界,《新闻调查》一直被视为一个标杆.《新闻调查》栏目有一句栏目文化用语:“把新闻主题化,把主题事件化,把事件故事化,把故事人物化.”它的核心仍然是把新闻的传递用故事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故事的核心就在于人物的刻画、人物的状态.后来我做《看见》栏目的时候,《看见》栏目的广告语是什么呢?“看见新闻中的人”.实际上也是在讲人的故事.就连央视的新闻节目都在追求故事,更不用说以故事为己任、为使命的纪录片了.大家会发现这几年来的纪录片,像《故宫》、《大国崛起》,还有这两年大家非常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国》,其实都是在讲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部文化专题片,讲中国的美食.这部片子的初衷就是在人们普遍对食物已经厌倦,甚至产生敌意的时代,重新点燃人们对食物的热情,培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要按过去的制作模式,那就会把它变成一个知识性的、专题性的东西,比如中国有多少菜系,每个菜系是怎么做的,在厨房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就可以完成拍摄和再现.但是实际上大家看到的《舌尖上的中国》,完全是露天的、户外的,和大自然在一起的拍摄方法.它开始讲故事,比如说它要讲制作一道菜,这个菜的主要食材是松茸,生长在云南丛林里面.故事的起点就是一个农民早晨天蒙蒙亮,踏着薄雾,带着自己的工具,到自己熟悉的竹林里面去了,然后在熟悉的地点挖出了他渴望的东西,也是观众渴望看到的东西.它通过一个人一天的活动,通过这个人的生计,甚至他的生活来传递食材的信息,而且它的信息是立体的.这不单纯是在贩卖知识了——讲松茸的来历和营养成分,以及那些物理属性的东西、生长习性的东西,而是把它还原成一个人的故事.此外还要讲这种食材在市场上的,对这个农民意味着什么;今天他有没有失望,是挖得多了还是挖得少了;然后回到家,把剩余的松茸给自己做了一顿美餐.它在表达生活,它在找到每一样食材、每一种美味在生活中的位置,甚至在某一个人人生中的位置,而这个是和我们每一个人紧密相关的,马上就建立了和我们每一个观众的关联度.整部《舌尖上的中国》完全采用这样的策略,讲人,讲人的故事,最后送出的是中国的美食文化.

三、讲故事,是传递信息最好的工具

我清楚地记得,央视这么多年来做过的唯一一个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和中国的资源危机有关的节目,叫《水问》.大家知道,中国的淡水资源是非常稀缺的,特别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宁夏、甘肃那些地方,水对他们来讲比油还要珍贵.那么,要刻画水资源危机,刻画水对当代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该怎么选择自己的叙事起点,怎么开启这个纪录片呢?他就选择了宁夏或者甘肃当地大山里的,或者黄土高坡那种环境的一户人家.天也是蒙蒙亮,两个孩子,一大一小,就推着车子,车上放着很多水桶,走出了十几里地去运水.为什么要运那么多的水?因为这天他们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就是他的姐姐要订婚了,全村的乡亲都要赶到他家来参加这样一个仪式.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他们要为客人的到来准备一份丰盛的礼物,这个礼物就是水.所以这两个孩子就要跋山涉水,到另外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为他们姐姐的订婚仪式准备水.这就是《水问》这个节目的开场.就是在讲一个人和水的故事.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中国的传媒,无论是新闻也好,纪录片也好,专题片也好,大家都充分地意识到,讲故事是传递信息最好的方式,是观众最爱看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它的收视率.

但是看孩子们的作文我能感受到,故事这个元素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搜集,可以记录、抄写很多的词汇,比如形容词,可以抄写一些格言、警句,但是他们很少去*一些故事.其实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50个到100个故事.如果这些故事是分别带有不同的价值指向,而且你还能找到这些故事之间的联系,我觉得你应付整个中学时代的作文都不是问题.因为从海量的故事中,你可以找到自己最喜欢、最有可能占有的故事,你会发现故事和故事之间的内在关系之间的相似性,你会知道哪个故事和哪个故事离得最近,这样在需要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它们联合使用. 当然了,有的时候未必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片段.

我曾经写过一个短文,叫作《绝不向一个提裤子的人开》.那个短文只有1000字不到,开头是怎么写的呢?我没有作任何铺垫,直接讲述1936年英国作家奥威尔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有天早晨他在前沿阵地打狙击,突然,他的瞄准星里出现了一个士兵,但对方正在小解,于是他犹豫了,最终没有扣动扳机.后来奥威尔在回忆录中回忆起这个细节,他说:“那个时刻,我觉得他是一个人,一个正在从事生理活动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而不是一个敌人.”这个细节在奥威尔众多的文字里面实际上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我看到的时候我就心动了,我知道这个细节的价值,我能够识别它,我知道它对我很重要,它对我要表达的那个东西很重要.我要把这个细节用上,来表达我自己的东西. 当然,找不到这个,我可以找到另外一个,素材肯定有很多,完全不成问题.我找不到最好的,我也能找到较好的,甚至找到相似的,甚至我可以改造一下.而且这都不算故事,只能算一个片段,为什么会选择它?因为我觉得奥威尔这个犹豫是伟大的,是珍贵的,他在战场上发现了人的存在,他肯定了人的存在,然后给了这个人,给了这个敌军士兵一个人的待遇.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引导孩子塑造对人的态度,对生命的基本态度、基本立场,而不是任意地给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我那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告别战争,告别杀戮,告别,回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也许阻止它的力量往往来自一些这样的细节.

这样的细节,在我们所读的书中比比皆是.我曾经写过一篇非常短的短文《乡下人哪儿去了》,里面用了张中行先生的一个例子.张中行有一次路过天津,去一个叫杨村的地方去买一种名吃,一种大米做的糕点.谁知那里关门了.他就很纳闷.伙计告诉他,因为老板今年没有收上来上好的大米,所以就不做了.对此张中行是理解的,我也是理解的,我觉得这个细节非常重要.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就是商家注重自己的信用,注重自己的口碑,注重商品的质量. 日本人把它叫作“职人精神”,就是每一个工匠,每一个手艺人,他对自己作品的那种热爱、那种渴求,达到了一个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程度.这是非常珍贵的.尤其在今天,商业信用、商业契约、商业*坍塌的这样一个时代,这些传统生活中的细节,都像金子一样在闪光.这样的细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去识别它,然后保留下来,它既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支撑、写作资源,也可以成为我们平时聊天时候的一个谈资.所以我说我们在教孩子们阅读的时候不要老注重字词,尤其是形容词这种东西,重视动词应该要超过形容词;在小本上誊抄的、记录的、*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些形容词,而应该是一些故事,哪怕你只是简单地记录一下故事的轮廓,或者是一些片段.时间长了,你反复地玩味——就像小孩子打开百宝箱,反复地玩味自己心爱的玩具,慢慢地就会对玩具有一种创造性的玩法——就能找到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联系.

在《乡下人哪儿去了》那么短的一篇文章里,我还嫌张中行这个例子不够,我又加了北京月盛斋一个做酱肉的师傅,他也是,他的羊肉一定要来自内蒙古.月盛斋这个老字号过去是一天只做两锅肉,一般上午九点就卖完了,这一天就再也不多做了,如此来保证它的质量. 中国过去的老字号,过去的商业文化里面都有这种精神.

后来我给语文报杯作文大赛出的一本册子写了一个卷首语,我再次引用了日本一个职人的故事.有一个纪录片叫《寿司之王》,讲了日本做寿司最有名的一个老人,他是怎么爱惜自己的产品的,以及他的整个生产过程.他每天都到市场去选最好的食材,最好的虾,最好的米,而那些商贩也把当天所获得的最好的食材卖给他,都给他留着.因为大家知道,只有他才能让自己的食材发挥到最好的效果,大家也愿意去成就这份美食,并不在于.实际上这种规则渗透在整个商业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我看过这个纪录片后,就忍不住要表达一个东西:如果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每一个岗位上的人,每一个领域的人,都这么珍惜自己的工作,爱惜自己的产品,每一个环节都能这么好地配合,那么这个社会就会非常美好.从故事中发现我们欠缺的东西,激发你表达的热情——很多的写作资源其实都是这么来的.而你要相信没有这个也会有其他的,甚至有比它更好的,你只需要等待就可以. 因为你要表达的东西是稳定的.

所以,无论是做电视还是写作,故事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故事也是最讨巧的.一个人可以拒绝一个观点,但我相信没有人会拒绝一个故事.如果你学生的作文,在开场就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在批改的时候,我相信,不管他写得多差,他的字多潦草、多丑陋,你都会把这个故事看完的.如果他的故事后面又附带了一些他自己的感受,如果他的某些感受和你的感受还有吻合,你就会忍不住点赞,是不是?这篇作文就应该有得高分的可能了.如果他再贡献一两个比较到位,和这个故事本身比较对称的观点,不管这个观点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他曾经看过而引用的,我相信这篇作文肯定能有一个非常高的得分了.其实这是最偷懒的一个办法.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要确立一个新的作文模式——讲故事,加一段感受,加一个观点,而是要说,每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其实都是一次冒险,是一次历险,轻易被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会让作者感到满足的.

大家知道,故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一直得不到重视.一提中国古典文学,大家马上就想起诗词歌赋.小说中国本来就有,最早的是秦汉时候的笔记小说,它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志就是记述的意思,就是讲人的故事的小说和还有讲鬼怪的小说.后来到传奇小说、话本小说.一直到明清以后,才真正出现了白话小说,我们的四大名著就属于这一类.为什么小说在中国一直得不到发展?因为中国的士人认为只有诗词歌赋才是阳春白雪,才代表着中国文化里的正和雅,而小说是不入流的,只是一种民间传播的东西.但是在今天,今天的中国文学界,也包括世界文学界,小说的地位是最高的,包括由小说衍生的其他艺术产品,比如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电影,其实都是在讲故事.因为故事是人的天然需求,是第一好奇.你给一个孩子讲道理,他根本不听,如果说给他讲故事,他马上就安静下来了.作为成人,我们对故事同样也有强烈的需求.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多*一些故事,用故事来实现说理呢?那么多古代人的作品,我们为什么会喜欢看《史记》,为什么会喜欢看《世说新语》,就是因为它们在讲故事.百家讲坛为什么能火?因为他们会讲故事.大家不要小看讲故事,中国古代的*道德、人格榜样靠什么来传播?一个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民间戏曲、古书,像《三侠五义》《杨家将》《三国演义》,就是通过讲故事,来完成对老百姓的教育.故事的传播是最有效的.

四、讲故事,是在分享故事的逻辑和蕴含的寓意

今天的传媒界对故事很重视,连新闻都开始讲故事,更不用说以故事为己任的其他的样态模式了.

当然,故事也是有技巧的,尤其是现在影视剧的创作,完全就是一种数据化的状态,一部电视剧的剧本,常常会拿到数据化的公司去分析,分析里面的人物角色和互相的关系,比如人物够不够,关系够不够复杂,剧情的曲折度够不够等等.因为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做纪录片也好,写小说也好,有一个词叫“叙事弧线”,它不是一个平直的东西.“叙事弧线”是什么呢?我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好莱坞的电影平均时长是120分钟,那么好莱坞的制作模式是什么呢?在一个12C分钟的时间里面,大概在第七八分钟的时候,主要是在第八分钟,它就会出现一次,让主人公陷入困境,也就是说,不能晚于第八分钟,主人公就要陷入第一次困境.然后就是主人公要挣扎、要努力,但事情会更加糟糕,比如在第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的时候会让它更加糟糕一次.然后继续努力或其他有关角色进入后,会让这个事件出现一个转机,出现一个新的方向,它不能沿着原来的危机方向继续向前走,否则就是一个线性的叙事.它要让它节外生枝,就是一个新的方向出现了,也许是柳暗花明,也许会更糟糕,反正就是要向旁边走一下.这会怎样呢?主人公就会陷入一个思考的过程,他要得出一个新的答案,他对世界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就是发生一个质变的东西,他的信仰也好,他对人的理解也好,对过去友情的理解也好,他会有一个新的认知.然后其他有关的事情再进来,然后就进入,也就是最危急的时刻,最后才是结尾.结尾一定是光明的、温暖的,因为人们需要这样的结尾.好莱坞电影的120分钟基本上就是按照这样的逻辑.

我们做新闻的也是这样.所有的素材都拿到了,然后怎么编辑这30分钟或20分钟的节目呢?同样要注重结构.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第一场叙事起点是什么,第一个镜头是什么,第一场戏是什么,什么样的情境,然后再怎么跳出去,是非常讲究的,实际上这真是一个技术活. 当然,文学写作是非常反感这种技术的,甚至要颠覆这种技术的.所有的技术都是让人沮丧的,因为它是按程序化来操作的.

举个例子.《罗马假日》也是按照我刚才讲的好莱坞电影剧情的逻辑.首先,故事主人公陷入第一次困境,也就是公主的烦恼,公主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同时,它还要对应另外一个人物,记者的困境,那个记者,他接受了一项任务,他要采访这个公主,但他没有办法.这是两个人都陷入困境.然后出现了突破,公主逃出来了,离开了行宫,来到了大街上,第一眼看外面的世界,一个正常的世界,她已经完全不适应了.然后让他们相遇.中间的过程也基本上是这样的.然后在完成了这样一个假期之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是一个新的困境,更大的困境,甚至更糟糕的事情,就是公主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她要回去了,她要回到过去生活的系统里去了,而记者也要回到自己的生活系统里去了.这是一个更大的危机,更大的考验,当然,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故事的在哪里呢?就在于他们再一次见面,就在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公主突然发现,昨天陪她一起游玩的人竟然是一名记者,是那种小报记者,也就是她们的天敌.但是对方用他的身体语言告诉她,昨天的一切都是一个秘密,是安全的.整个片子以公主最后的一个转身来结束,它是一个温暖的、让人欣慰的结局.所以你看它的整个故事逻辑也是这样的,都是困境,更大的困境,选择,最后的结尾让整个故事落幕.实际上有的时候我们分享一个故事,就是在分享这个故事的逻辑,它一定是曲线的、弧线的.

我以前和大家交流的时候讲的更多的是理念的东西,是价值观的东西,那我希望大家在熟悉了这些东西之后不妨重视一下其他的技术和方法,就是故事.因为我觉得对孩子们来讲,虽然他们每天都在阅读故事,但故事这个印象还不够鲜明,还不够清晰,甚至说他们还没有认真地去对待故事.我觉得应该给故事一个待遇.在你*和摘抄的时候,小本子里不应该仅仅有形容词,不仅仅有格言警句,应该有一些故事在里面.还有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告诉孩子们,你对你搜集的故事熟悉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你一定要去建立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就比如说你有四五个玩具,你对玩具非常熟悉之后,会把两个玩具组合起来,尝试着去改变玩具的玩法.实际上这对写作也非常重要.

还是举我自己的例子吧.大家会发现我有些文章里面有时候会引用两个小故事,当然,实际上这两个故事都是我过去*的故事,而我早就已经找到了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所以有时候它们就具备了为同一个主题服务的可能性,而且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借力.这种情况下,你不妨两个一起来使用.当然,你使用的篇幅和体量大小完全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实际上,压缩一个故事非常简单,几十个字都可以讲一个故事.比如说一个千字的短文,有时候我喜欢用一大一小两个故事,使用它们之间的联系.

2015年有一条人机大战的新闻,韩国棋手李世石与计算机进行鏖战,很多媒体都直播了.五场比赛,李世石只赢了一场,但他赢的那场比赛真的是惊心动魄,激动人心,让我们深受鼓舞,甚至有人说恢复了人类的尊严.我对围棋稍微有一些了解,所以我也很喜欢看,确实像日本和韩国围棋界所评价的那样,李世石制胜的那一步棋,他们叫“惊天神手”,确实是神来之笔,所以我当时还说这是灵感打败了理性,想象力打败了数据库,才华战胜了逻辑.大家知道机器就是一个数据库,它将围棋历史上所有的棋谱都记载在里面,每一步落棋出现后,后面几十步前景它都能推理出来,而人脑是跟不上的.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一个数字化的处理过程,人要打败机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种机器式的下法,实际上又和围棋精神是相违背的.围棋中包含着哲学、信仰、美学、数学、技术等,它是一个综合体,甚至和棋手的个人性情和偏好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我记得李世石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请记住,不是人类输了,是李世石输了.他的意思就是,这不是人类的失败,只是个人的失败,仅此而已.我看完这场比赛的时候,我就觉得人类是有尊严的,人类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甚至可以说机器也是人类的发明,所以有的时候也可以因为失败而感到骄傲,人被自己创造的产品打败.但是围棋真正的美,真正的意义真的不在于胜负.

这件事情同时也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名人》,是川端康成当年作为记者的时候所采访的一个真实的案例所改编的小说.名人是日本围棋界一个很高的称号.他讲了日本的最后一届一位名人,他人生所下的最后一盘棋.当年日本围棋界有一些很年轻、很生猛的力量,向老一代的围棋传统发起挑战,这位名人就接受了这样一个挑战.在众目睽睽之下,在那么多媒体的关注之下,公开进行了一场比赛.名人要维护日本的围棋传统,也希望年轻人能够继承、捍卫这样的围棋文化;而年轻的一代更重视胜负,下法非常凌厉.川端康成用大量的笔墨去描述这场比赛的细节,包括名人的表情,那只手的动作.就在棋局最关键的时候,对方突然落下了一招非常凌厉的杀棋,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那一步棋是非常实用的,甚至能够决定整个胜负的,但是那步棋太丑了,一个有尊严的棋手,一个有修养的棋手是不会落那步棋的,因为它破坏了整个棋面的美与和谐,打破了整个平衡.这个时候,川端康成就刻画这位名人的表情,那个表情非常痛苦,非常失望.最后名人推盘认输.几个月之后,名人去世了. 日本最后一位名人走了,实际上也就是说,日本围棋的一个时代结束了.这篇文章的寓意实际上是非常深刻的,它揭示了日本战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年轻人的一个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像日本老人那样尊重传统,他们更愿意去实现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像胜负、利润、资本这一类的东西.应该说它代表了日本年轻一代所崇尚的价值观.我看那篇文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围棋是有尊严的,这位名人应该是为了捍卫围棋的尊严而死的.我就又想起了李世石,他也是在试图捍卫一个东西.爱棋、下棋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的修行,而不仅仅是胜负.《名人》当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时代,在向另一个时代告别,它也是在表达一种挽留之意.传统迟早是要离去的,我们所有的努力,不过是在离去之前再回头看它一眼,希望它离去的速度能够再慢一些,仅此而已.但是这种姿态,这种声音是有意义的.

你看,李世石那样一个新闻事件就能勾起我对川端康成那篇《名人》小说的记忆,这就是联系.联系非常重要,你光*很多很多的故事,但是你的故事和故事之间不建立联系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很好地使用这些故事,而且这些故事最后也不是真正属于你,你仍然是在用别人的东西.如果你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那么,这个故事就是你自己的东西了.

该文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经典故事专业范文可作为讲故事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故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国家如何讲故事
摘自搜狐财经李光斗 文提到中国,人们会想到文明古国;提起美国,人们会想到自由女神、好莱坞;提起西班牙,人们会想到斗牛;提到法国,人们会想到卢浮宫、埃菲尔铁塔、LV……国家.

我给孙儿讲故事
我是语文教师出身,也许是职业习惯吧,喜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讲故事就是其中一种教育方式 以前,儿子就是听着我的故事长大的 那时候由于阅历不足,积累不够,再加上工作忙,给儿子讲的故事多是粗制.

《讲故事》摘录(一)
四知拒金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东汉人杨震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 他去东莱上任时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荐过的官员 王密听说杨震路过,为报答当年提携之情,白天空手去见了杨震,.

《讲故事》摘录(三)
没有“纸牌屋”随着败斗争持续深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舆论倾向和氛围 有几种论调还很有些市场,比如,同群众利益无关,让干部不作为,影响经济发展,是权力斗争,应当缓缓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