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高职院校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贵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高职院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4

贵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该文是高职院校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跟高职院校和改革和贵州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高职院校论文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论文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类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

范泽良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摘 要]以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实践为原型,分析了贵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服务贵州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以建立完善专业改革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系统地阐述了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深化的方法,校企共同构建“三平台、精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路与内涵,校企“互培、共用、共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以及通过“教学设备生产化,生产设备教学化”的方式来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思路.

[关键 词]电子信息;专业改革;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13-0036-02

①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ZC15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范泽良(1976—),男,副教授,就职于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职业教育.

当前,贵州正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且已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贵州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突出抓好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的方针,进一步明确了电子信息产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贵州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贵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所开设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改革,这既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更是其自身发展难得的机遇.本文以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实践为原型,阐述了贵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的一些思路.

一、建立完善专业动态调节体制机制

专业的调整与改革是动态的,需要根据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来予以实时调整.鉴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这一特点,电子信息类专业更需要建立专业动态调节的体制机制,及时跟踪产业行业的变化,准确把握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为专业进行准确定位提供依据.

为此,可按照“高职院校办学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根本”的思路来淘汰旧专业,增设新专业,及时动态调整专业方向,确保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技术的发展趋势一致,学生所学技术技能与岗位要求一致.作为贵州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紧密契合贵州省“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加大人才需求调研的力度,建立人才需求调研工作常态化的体制机制;强化与贵州本地电子信息类企业的联系,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稳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工作;依托各地电子信息产教集团,成立涵盖政行企校相关人员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

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

鉴于贵州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相对发达地区要小一些,人才培养的区域定位可确定为:以服务贵州省为主,同时面向珠三角区域的电子信息类企业.以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契机,以校企深度融合为支撑,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

(一)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

可与贵州本地知名的重点企业,如中科汉天下、中电振华集团、本地电信运营商等企业进行合作,切实推进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校企共建,建立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模式.围绕校企共建专业这一主线,以校企双主体育人为核心,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互培、共用、共管”的原则完善师资队伍;通过“教学设备生产化”和“生产设备教学化”的方式,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最终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的校企双主体育人目标.

(二)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内涵

相对于其他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技术更新快、技能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在开展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色,强化其内涵建设,坚持“以德育为先,以技术技能培养为根本,贯穿创业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理念,努力深化和实践“标准统一、产教融合、分段交替、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主体育人内涵.同时,通过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在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探索出可以在同类专业推广,可供其他专业借鉴的方法,增强专业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的总和,是将课程各构成要素按序排列,其最终指向是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所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一)构建“三平台、精方向”的课程体系

依据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按照“基本素质平台、专业大类平台、专业平台、精深专业方向”来构建“三平台、精方向”的课程体系.实现基本素质平台课程共用,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同类专业通用,专业平台课程同类专业可以相互借鉴,使同类专业具有基本相同的课程体系.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变化,设置并动态调整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方向一般确定为2至3个,使学生有一定选择和调整范围.按照既定的专业方向开展教学或进行专项训练,缩短学生的就业距离.其中,“三平台”的基本素质平台以德育体育为主;专业大类平台课程要浅而广,重在宽泛性;专业平台则侧重于“强”;对于就业方向,需实时动态调整,一旦确定,则向“精”“深”发展.

(二)将“双证毕业、多证融通”的思路融入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和终生学习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的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所需开设的课程,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实训方法和手段,并对课程进行整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严格执行双证毕业制度,通过在校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基础技能.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多个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推行多证融通制度.通过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代练等方式,将“双证毕业、多证融通”的思想融入课程体系.

(三)校企共同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的特点,按照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与企业共同设计专业课程所需的典型项目或工作任务,设计项目的教学过程.借助数字化资源、空中课堂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的教学.同时,将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融入项目或任务中.以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中的通信类专业为例,比较适用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有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室内无线覆盖工程、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等多门课程.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建立一支合理的师资团队.团队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团队成员之间在技术技能方面相互协作、互为补充.通过进修培训、实践锻炼、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技术技能与教学水平.

(一)多途径、多措施提升教师能力

通过派遣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骨干教师参加企业项目研究、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专业带头人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主持或参与教研科研课题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及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提升其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提升其组织和开展教学的能力.

(二)通过校企互培、共用、共管方式,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从企业引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对教师在教育心理学、授课技巧、课程开发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并进行考核.进而构建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涵盖企业管理人员的“企业师资团队”,参与或负责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资源、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改善;共同推动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的试点和实施,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积累经验.同时,学校派遣专职教师到企业参与实际工作项目的实践、技术改造或研发,以提升其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专职教师在企业工作期间的表现由企业进行考核.校企双方还可以共同开展一些应用型研究,深化校企双方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培养内涵.对于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出的技术、教学及研究人才,双方互聘,实现人才的共培、共用、共管.

五、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育是一种智力投资,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而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省市,教学投入相对少一些,加之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更新较快,实训基地的建设若仅靠教育机构,势必不足.结合在贵州落户的电子信息类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小微企业,技术人才略显不足,在为生产进行设备投入时,也遭遇一定的资金困境.为此,学校可依托电子信息产教集团,与这些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通过“教学设备生产化、生产设备教学化”的方法,使校企双方都减少投入.学校师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利于学生技术技能、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学效果有较大的提升.同时,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也有助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推进,为现代学徒制提供硬件基础,利于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内涵建设.以笔者所在的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共建、共用、共管的方式,与中科汉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大数据学院,就目前来看,基本实现了学生、企业利益为先,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的目标.

六、结束语

专业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其目的在于使专业的设置更加合理,使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吻合.实践证明,专业改革需以经济技术发展作为风向标,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根本,以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面向企业、依靠企业,统筹社会、企业、学校多方资源,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实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刘国军.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3]李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1).

[4]范泽良.贵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

点评,上文是一篇关于高职院校和改革和贵州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高职院校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高职院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工程数学课程改革以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专业为例
摘要以工程数学中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为例,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工程数学课程改革进行初步探索,以解决原工程数学课程偏难、学生学习困难、与专业知识脱节、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培养目.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缺口巨大,然而传统教育体制下的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和需求严重脱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已迫在眉睫 文章就电子商务专业目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能.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速写课程教学改革和
刘 堃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411104)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建筑速写课程虽然可以传授知识,但以压缩成药丸子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方法,.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30摘要“专业课程设计”作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