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自动方面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论布勒东的《娜嘉》:自动写作、时间性和图像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自动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论布勒东的《娜嘉》:自动写作、时间性和图像,本文是自动有关开题报告范文跟布勒东和《娜嘉》和图像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自动论文参考文献:

自动论文参考文献 写作投稿word参考文献自动排序论文的目录怎么自动生成米娜杂志订阅

墨洛温先祖与墨洛温王族的崛起

刘虹男

【摘 要】在墨洛温先祖谱系的问题上,传统观点通常认为克洛吉奥、墨洛维和希尔德里克之间存在明确的亲属关系,而这一判断主要源于《弗莱德加编年史》一书中有关早期法兰克人史事的记载.然而,在对《法兰克人史》、《弗莱德加编年史》、《法兰克人史纪》以及流传至今的墨洛温国王谱系手稿等文献资料进行比对与分析之后,这一亲属关系却出现了很多模糊不清、相互矛盾之处,甚至可以说,墨洛维是否存在于世间,也是一个令人疑惑不解的谜团.不过,需要肯定的是,不论是真实存在的血肉之躯,还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形象,墨洛温先祖都为其家族的崛起作出了特有的贡献,这也为墨洛温开国之君克洛维统合高卢多元文化、建立墨洛温王族政治架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ésumé]Concernant la généalogie des ancêtres mérovingiens, la parenté entre Chlogio, Merovech et Childeric est vraiment claire. Cette opinion actuelle provient principalement de quelques récits sur les histoires des premiers Francs dans la Chronique de Frédégaire. Cependant, apr&egre;s oir comparé et analysé les sources telles que l’Histoire des Francs, la Chronique de Frédégaire, le Liber Historiae Francorum et les manuscrits de la généalogie des rois mérovingiens conservés jusqu’&agre; présent, il faut remarquer que certaines ambigu?tés et contradictions se trouvent encore dans la parenté mentionnée ci-dessus, et on peut même dire que l’existence de Merovech est particuli&egre;rement mystérieuse. Néanmoins, ce qui doit être affirmé est que, soit qu’ils soient en chair et en os, soit qu’ils soient la mythologie chimérique, les ancêtres mérovingiens apportent une contribution spéciale &agre; l’ascension de la famille royale mérovingienne, cela pose également les bases solides pour l’intégration des cultures diverses gauloises et la structure politique de la famille royale mérovingienne sous le r&egre;gne de Clovis le fondateur de la dynastie mérovingienne.

【关键词】墨洛温先祖谱系 克洛吉奥 墨洛维 希尔德里克

【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弗莱德加编年史》(第4卷及续编)汉译与研究”(批准号11BSS00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法兰克王国早期文献的汉译与研究”(批准号NCET-11-0919);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18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学号201806750021).

就西欧中世纪前期的众多蛮族王族来说,墨洛温家族(la famille mérovingienne)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一支.不过,与墨洛温诸王清晰的“征服史”相比,其先祖们的历史则存在诸多悬疑,这也成为早期法兰克史研究领域比较突出的难题之一.究其缘由,主要在于史料匮乏:早期法兰克人很少留下落笔于纸的文字史料,导致某些问题或某位墨洛温先祖仅有少量史料可供考究,且常常带有传说性质,结果便出现单文孤证、神话色彩浓厚、可信度不高之类的问题.正因如此,有关墨洛温先祖的诸多问题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那么,现存叙述性史料中提供的墨洛温先祖谱系是否具有共通之处?它们给出的墨洛温先祖之间的亲属关系是否完全可信?这些墨洛温先祖对墨洛温家族的崛起做出了哪些贡献?墨洛温家族的崛起又能反映出何种文化特性?对于上述问题,西方史学界已有较多关注,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并未进行充分的考证与分析.[ 19世纪末期,随着《德意志史料集成》(Monumenta Germaniae Historica)中有关墨洛温王朝的拉丁语文献相继面世,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到墨洛温先祖谱系的问题.一些学者在有关墨洛温王朝的主要叙述性史料《法兰克人史》、《弗莱德加编年史》和《法兰克人史纪事》中发现,它们给出的先祖谱系不尽相同,这也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百余年来的争论.1893年,比利时历史学家戈德弗鲁瓦·库尔特(Godefroid Kurth)在其著作《墨洛温王朝诗歌史》(Histoire poétique des Mérovingiens)中利用一些相关的辅助文献,对早期法兰克人的多位首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与考证,为之后早期法兰克史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在墨洛温先祖之间的亲属关系问题上,库尔特并未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此外,他并没有充分分析墨洛温先祖与墨洛温家族崛起之间的关系.Kurth, Godefroid. Histoire poétique des Mérovingiens. Bruxelles: Société belge de librairie, 1893, pp.133-208.进入20世纪后,西方学者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墨洛温先祖史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第一,墨洛温先祖史事.Wood, Ian. The Merovingian Kingdoms 450-751. New York: Longman, 1994, pp. 36-38; James, Edward. The Frank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pp. 51-58, 后文凡出自詹姆斯《法兰克人》的引文,将随文标明出处页码,不再另行作注;Chevallier, Béatrice. Clovis un roi européen. Paris: Brepols, 1996, pp. 24-30.事实上,虽说诸多著作都提到了墨洛温先祖的史事,但是,它们并未对墨洛温先祖的谱系进行详细的论证与分析.第二,墨洛维身世之谜.Wood, Ian. “Deconstructing the Merovingian Family.”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ies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Texts, Resources and Artifacts. Ed. Richard Corradini, et al. Leiden: Brill, 2003, pp. 149-153.]至于我国学术界,与之相关的学术成果较为稀少.[ 国内涉及墨洛温先祖的学术成果主要有两篇.其一,李隆国在《<弗里德加编年史>所见之墨洛温先公先祖》一文中,对“格雷戈里命题”与“弗莱德加”给出的墨洛温先公先王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的政治形势下,“弗莱德加”一方面通过增加故事,构建谱系为墨洛温王室统治的合法性进行辩护,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一代不如一代的传说故事,对后来诸王的统治无能表示了不满.李隆国:《<弗里德加编年史>所见之墨洛温先公先祖》,载《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4期,83-92页.其二,陈文海在《法兰克族源叙事及其社会文化情境》一文中,以多部原始史料为论证依托,从社会文化和史书编纂意图角度考察法兰克民族的起源问题,认为“特洛伊族源说”之所以在这一时期以其特定的形式与内涵出现于法兰克国家,既是法兰克社会、文化、宗教及族群走向综合与融通的一种反映,也是进一步推动法兰克社会聚合、增强法兰克集体意识的一种途径.陈文海《法兰克族源叙事及其社会文化情境》,载《学术研究》2014年第10期,93-102页.不过,上述学术成果并未对墨洛温先祖谱系存在的争论、墨洛温先祖与墨洛温家族崛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与分析.]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克洛维建国之前的墨洛温先祖,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早期法兰克政治史的发展脉络.

一、王族源流:法兰克史料中的墨洛温先祖谱系

一个家族的成功通常与其先祖的励精图治密不可分.然而,就口头传承而言,墨洛温先祖似乎已经无从寻觅,因此后人只能从文献资料当中去搜寻他们的蛛丝马迹.从存留下来的早期文本来看,最早明确记述墨洛温先祖的著作是6世纪末成书的《法兰克人史》(Histoire des Francs).在该书第2卷第9章中,格雷戈里(Grégoire de Tours,538-594年)对法兰克人早期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与考证,但是,对于墨洛温先祖的具体谱系,他在表述上则显得颇为严谨,并且留有可供探究之处.7世纪中期成书的多卷本史书《弗莱德加编年史》(Chronique de Frédégaire)不仅先后两次对法兰克族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而且在以《法兰克人史》为底本的第3卷中,对模糊不清的墨洛温先祖谱系进行了扩展,梳理出一幅较为明确的墨洛温先祖图谱.8世纪初期,佚名作者的《法兰克人史纪》(Liber Historiae Francorum)则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先祖谱系.此外,还有几份墨洛温国王的谱系名单流传至今.因此,在对上述史料进行重新梳理与比较分析之后可以看出,墨洛温先祖的谱系脉络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相互矛盾之处.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以下文献资料进行具体分析.

其一,《法兰克人史》中的先祖谱系.如前所述,关于墨洛温王族的先祖谱系,现存最早的文本当属图尔主教格雷戈里所著的《法兰克人史》.该书成书于公元6世纪末,共10卷,从“创世纪”一直写到公元594年.纵观全书,读者不难发现,除去宣扬天主教正统信仰的说教以外,法兰克人政治格局的变迁一直是格雷戈里叙史的主线.[ 关于《法兰克人史》的叙史主线问题,参见陈文海,《墨洛温王朝的“国土瓜分”问题——<法兰克人史>政治取向释读》,载《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118-120页.]作为这一变迁的领导者,墨洛温先祖自然成为格雷戈里笔下早期法兰克人史事中的主角.他在引用编年史学家苏尔皮西乌斯·亚历山大(Sulpicius Alexander)的历史著作时提到,苏皮尔西乌斯在其著作中没有指出法兰克人的第一个国王,而是说他们在格诺鲍德(Genobaud)、马尔科梅(Marcomer)、松诺(Sunno)几位公爵的率领下,闯入日耳曼.[ [法兰克]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寿纪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4页.后文凡出自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的引文,将随文标明出处页码,不再另行作注.]此外,他还在《执政官录》(les Tables Consulaires)里找到了里歇梅尔(Richemer)之子提乌德梅尔(Theudemer)曾是法兰克国王的证据.(格雷戈里:69)不过,对于墨洛温先祖的详细谱系,格雷戈里显然保持着较为严谨的态度,对此问题的记述也更加谨慎.他在书中记述道:“按照传说,以才干卓异和门庭高贵而超越流俗的克洛吉奥(Clodio)做过法兰克人的国王,他住在图林根人所居地带的迪斯帕古姆(Dispargum).”(格雷戈里:69)对于克洛吉奥的后代,他也只是表示:“有些人认为墨洛维(Merovech)——希尔德里克(Childeric)的父亲——属于他的家族.”(格雷戈里:70)

可见,根据《法兰克人史》第2卷中的相关记载,墨洛温先祖谱系可归结为里歇梅尔——提乌德梅尔——克洛吉奥——墨洛维——希尔德里克.然而,就格雷戈里在上述史料中的用词来看,除墨洛维与希尔德里克的父子关系较为明确之外,这一谱系中的其他亲属关系显然不够明确.在《法兰克人史》中,提乌德梅尔与克洛吉奥之间的关系、克洛吉奥与墨洛维之间的关系或是没有提及,或是传说,或是道听途说,并无其他史料可考.

其二,《弗莱德加编年史》第3卷中的先祖谱系.就墨洛温先祖的记载而言,图尔主教格雷戈里词严义密,在没有充足史料依据时,从不妄加揣测.然而,在墨洛温先祖史事的记述上,“弗莱德加”则不仅显得“胸有成竹”,而且还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先祖谱系,即:提乌德梅尔生克洛吉奥,克洛吉奥生墨洛维,墨洛维生希尔德里克,希尔德里克生克洛维.[ Frédégaire. Chronicarum quae dicuntur Fredegarii Scholastici Libri III. MGH SRM II. Ed. Bruno Krusch. Hannover, 1888, pp.93-98.]事实上,“弗莱德加”是近代西方学者为了指代《弗莱德加编年史》这套史书的作者所设定的名字,至于这套包含6部编年史的著作,其作者的数量以及身份至今尚无定论.[ 学术界目前的主要观点有三种,即,一元论、二元论和三元论.一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历史学家斐迪南·洛特(Ferdinand Lot)、马塞尔·博多(Marcel Baudot)和莱昂·勒维兰(Léon Levillain),丹麦历史学家阿尔瓦·埃里克森(Alvar Erikson)以及耶鲁大学教授沃尔特·高法特(Walter Goffart).二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尔曼(Siegmund Hellmann)和华莱士-哈德里尔(J. M. Wallace-Hadrill).关于他的二元论可参阅Wallace-Hadrill, J. M., trans. and ed. The Fourth Book of the Chronical of Fredegar with its Continuations. London: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 1960, ix-lxvii.三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什(Bruno Krusch),参阅Krush, Bruno. “Die Chronicae des sogenannten Fredegar.” Neues Archiv VII(1882), pp. 249-345;关于这些观点的详细阐述与分析,参见[法兰克]弗莱德加,《弗莱德加编年史》(第4卷及续编),陈文海译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62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套史书成书于公元7世纪中期,其6部编年史经后世史家整合为4卷本,其中,有关墨洛温先祖谱系的记述出现在《弗莱德加编年史》第3卷当中.[ Frédégaire. Chronicarum quae dicuntur Fredegarii Scholastici Libri III. MGH SRM II. Ed. Bruno Krusch. Hannover, 1888, pp. 93-95.]

从总体布局上讲,尽管该卷的底本为格雷戈里所著的《法兰克人史》,但在墨洛温先祖谱系问题上,“弗莱德加”不仅“确认”了《法兰克人史》中记载的传说,而且,在原有墨洛温先祖史事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扩展与补充.在“弗莱德加”的笔下,克洛吉奥成为了上接特洛伊王公贵胄下起墨洛温家族其他先祖的关键性人物.根据“弗莱德加”的记述,一方面,克洛吉奥的父亲提乌德梅尔(Theudemarem)属于普里阿摩斯(Priamum)、弗里加斯(Frigam)和法兰吉奥(Francionem)那一世系,且与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as)以及征服者亚历山大(Alexander)有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克洛吉奥的儿子叫墨洛维,正是依据这个名字,法兰克诸王后来被称为墨洛温王朝的国王.

表1 法兰克核心文献中的墨洛温先祖谱系[ 上述三部史料中体现出来的先祖谱系如表1所示.“?”代表不清楚两个先祖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先祖.无“?”之处,默认两个国王为父子关系.]

《法兰克人史》《弗莱德加编年史》第3卷《法兰克人史纪事》

里歇梅尔

提乌德梅尔

克洛吉奥

?

墨洛维

希尔德里克

克洛维里歇梅尔

提乌德梅尔

克洛吉奥

墨洛维

希尔德里克

克洛维法拉蒙

克洛吉奥

墨洛维

希尔德里克

克洛维

其三,《法兰克人史纪》中的先祖谱系.公元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境内出现了一部记述法兰克人历史变迁的“通史性著作”,即《法兰克人史纪事》.该著作共有53章,就本文内容而言,最具价值的当属作者在1-9章中给出的相对明确的墨洛温先祖谱系,即,法拉蒙(Faramundus)——克洛吉奥——墨洛维——希尔德里克——克洛维.[ Liber Historiae Francorum, MGH SRM II. Ed. Bruno Krusch. Hannover, 1888, pp. 241-251.]只是在克洛吉奥与墨洛维之间的亲属关系上,这位匿名作者并未严格地照搬图尔主教格雷戈里的说法,认为墨洛维确是出自克洛吉奥的家族.此外,作者还在王位更替的过程中补充了不少链接性的政治事件,使得早期法兰克人的政治更迭一气呵成、栩栩如生.然而,对这位并不精通古代历史的匿名作者来讲,他很难以真正的荷马式的真实性记述墨洛温先祖的历史,因此,可以说,该著作虽具“荷马史诗”之型,却无“荷马史诗”之魂.

其四,现存的墨洛温国王谱系手稿.第一份手稿A是德国历史学家贝尔茨(Georg Heinrich Pertz)于19世纪前期在圣加仑(Saint Gallen)图书馆中发现的,该手稿可能抄写于公元9世纪的巴伐利亚(Baria).如图所示[ 手稿A来源: St. Gallen, Stiftsbibliothek, Cod. Sang. 732, p. 155.这张手稿可在下面的*中获得:http://www.e-codices.unifr.ch/fr/csg/0732/155/0/Sequence-654.],手稿A中有关墨洛温先祖谱系的内容如下:

“法兰克王国(谱系).法兰克王国第一位国王是克洛吉奥.克洛吉奥生克洛多鲍德.克洛多鲍德生墨洛维.墨洛维生希尔德布里克.希尔德布里克生戈尼奥多.戈尼奥多生希尔德里克.希尔德里克生克洛维.”[ 该手稿中的拉丁原文如下:De regum Francorum. Primus rex Francorum. Chloio. Chloio genuit Glodobode. Ghlodobedus genuit Mereueo. Mereueus genuit Hilbricco. Hildebricus genuit Genniodo. Genniodus genuit Hilderico. Childericus genuit Chlodoueo. Chlodoueus genuit Theoderico, Chlomiro, Hildeberto, Hlodario. Chlodharius genuit Chariberto, Ghundrammo, Chilberico, Sigiberto. Sigebertus genuit Hildeberto. Hildebertus genuit Theodoberto & Theoderico. & ante Hilbericus genuit Hlodhario. Hlodharius genuit Dagabertum.]

可见,在这份手稿中,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位国王为克洛吉奥,但在克洛吉奥与墨洛维之间出现了一位名叫克洛多鲍德(Ghlodobedus)[ 按照字母音译,“Ghlodobedus”应译为戈洛多贝德,但是,考虑到中世纪时期拉丁文手写体的变化和抄写人的书写习惯,此处的“Ghlodobedus”应该与后文的“Chlodebaudus”为同一个人.因此,为了保持同一个人的译名相同,此处将“Ghlodobedus”译为克洛多鲍德.]的国王,即,克洛吉奥之子,墨洛维之父.此外,在墨洛维与希尔德里克之间,还出现了另外两位国王,一位是墨洛维的儿子希尔德布里克(Hildebricus),另外一位是墨洛维的孙子、希尔德里克的生父戈尼奥多(Genniodus).

第二份手稿B有两个版本,按照比利时历史学家库尔特的说法,第一版本B1和第二版本B2都抄写于公元10世纪,其中有关墨洛温先祖谱系的内容基本一致,即“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国王是法拉蒙;法拉蒙生克勒诺(Chlenus)和克洛吉奥;克洛吉奥生克洛多鲍德(Chlodebaudus);克洛多巴德生希尔德里克;希尔德里克生克洛维和克洛德玛尔(Chlodmarum).”[ 手稿B1可参见Généalogie B1, Paris, BnF, lat. 9654, fol. 121r: Primus rex Francorum Faramundus dictus est Faramundus genuit Cleno & Cludiono. Chludius genuit Chlodebaudo. Chlodebaudus genuit Chloderico. Chlodericus genuit Childeuio & Hlodmaro;手稿B2可参见Généalogie B2, Paris, BnF, lat. 4628A, fol. 5v: Primus rex Francorum Faramundus dictus est Faramundus genuit Chlenum et Chlodionem. Chlodius genuit Chlodebaudum. Chlodebaudus genuit Chlodericum. Chlodericus genuit Chlodoueum et Chlodmarum.]

概略而言,从以上有关墨洛温先祖的史料中,可以读出以下几点核心要素:第一,上述所有史料中都提到克洛吉奥是墨洛温家族的先祖.第二,克洛吉奥与墨洛维之间的亲属关系存在一定差异.格雷戈里认为墨洛维可能是克洛吉奥的亲属;“弗莱德加”认定克洛吉奥为墨洛维的父亲;《法兰克人史纪事》的作者则认定墨洛维出身于克洛吉奥的家族,但并未交代两者的具体亲属关系;手稿A认为克洛吉奥是墨洛维的祖父;手稿B的两个版本中则根本没有出现墨洛维的名字.第三,关于克洛多鲍德的记载存在差异.手稿A中出现的国王克洛多鲍德只出现在了手稿B的两个版本之中.前者认为他是克洛吉奥的儿子、墨洛维的父亲;后者虽认为他是克洛吉奥的儿子,但他并不是墨洛维的父亲,而是希尔德里克的父亲.不过,被手稿A纳入墨洛温先祖谱系的希尔德布里克和戈尼奥多两人,既没有出现在B手稿的两个版本中,也不曾出现在任何一份目前已发现的叙述性史料之中.第四,墨洛维与希尔德里克之间的关系并非“无懈可击”.从上述三部史料的字里行间来看,他们都很确定墨洛维就是希尔德里克的亲生父亲.正因如此,史学界通常认为墨洛维是希尔德里克的父亲.不过,就目前存留的墨洛温国王谱系的手稿来看,这种说法尚有待商榷.因为在手稿A和手稿B的两个版本中,没有一份手稿指明墨洛维是希尔德里克的父亲.尽管学者们目前无法证明这两份手稿的可信度,但也没有人能够拿出充足的证据否定它.

综上所述,除了上述三部史料给出的墨洛温先祖谱系以外,尚有多份墨洛温国王谱系的手稿流传至今.在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可以看出,这些谱系当中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相互矛盾之处,因此,墨洛温先祖谱系远非“弗莱德加”给出的那么清晰.甚至可以说,墨洛维是否真的存在于世间,也是一个令人疑惑不解的谜团.即便墨洛维真的存在,他与希尔德里克之间的父子关系也不能确定.不过,无论这些史料中给出的墨洛温先祖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世间,也无论他们之间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亲属关系,他们都为后世墨洛温家族的崛起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二、王族崛起:从克洛吉奥到希尔德里克

虽然说克洛维继位之前曾有多位墨洛温先祖统治过滨海法兰克人,但诸如法拉蒙、克洛多鲍德等先祖的史事似乎已经难以寻觅.不过,就现有史料来看,自5世纪40年代至克洛维继位的这40余年中,有三位先祖对墨洛温家族的崛起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克洛吉奥和希尔德里克这两位先祖都同罗马当局建立了一种较为牢固的同盟关系,从而加速了墨洛温王族崛起的步伐,而这一步伐与后世王族成员“西出图尔奈(Tournai),开创新时代”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墨洛维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则为后世墨洛温家族统治权力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墨洛温家族血统神圣性.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克洛吉奥与早期墨洛温王族领地合法化.根据《法兰克人史》的记载,身出名门的法兰克国王克洛吉奥以迪斯帕古姆为根据地,[ 关于迪斯帕古姆的具体位置,学术界大体存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迪斯帕古姆位于莱茵河以东的图林根地区,主要依据是《法兰克人史纪》中的相关记述,参见Liber Historiae Francorum, MGH SRM II. Ed. Bruno Krusch. Hannover, 1888, p.27.第二种观点认为迪斯帕古姆的位置无法确定.1893年,库尔特在其著作《墨洛温王朝诗歌史》中认为迪斯帕古姆的位置难以确定,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之地,参见Kurth, Godefroid. Histoire poétique des Mérovingiens. Bruxelles: Société belge de librairie, p. 118;1896年他又在《建国者克洛维》(Clovis, le fondateur)一书中强调迪斯帕古姆只存在于墨洛温时代的诗歌之中,参见Kurth, Godefroid. Clovis, le fondateur. Paris: Tallandier, 1896, p. 150;法国历史学家德穆若(émilienne Demougeot)在其著作《欧洲的形成与蛮族入侵:从戴克里先登基到蛮族占领西罗马帝国》(La formation de l´Europe et les invasions barbares: De l´&egre;nement de Dioclétien &agre; l´occupation germanique de l´Empire romain d´Occident)中指出迪斯帕古姆可能在荷兰和比利时的边界上,参见Demougeot, émilienne. La formation de l´Europe et les invasions barbares: De l´&egre;nement de Dioclétien &agre; l´occupation germanique de l´Empire romain d´Occident. Vol. 2. Paris: Aubier-Montaigne, 1979, p. 489;波尔多诺弗(Georges Bordonove)也在其著作《克洛维与墨洛维王朝》(Clovis et les Mérovingiens)中写道:“克洛吉奥居住的迪斯帕古姆是一个无法被确定的地区.”Bordonove, Georges.?Clovis et les Mérovingiens. Paris: Pygmalion, 1988, p. 35.第三种观点认为迪斯帕古姆位于今比利时的杜伊斯堡(Duisburg)地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法国学者皮埃尔·里什(Pierre Rhiché)和帕特里克·贝恩(?Patrick Périn),他们在《法兰克人字典-墨洛温时代》(Dictionnaire des Francs - Les temps Mérovingiens)一书中极为肯定的认为迪斯帕古姆位于今比利时境内的杜伊斯堡,参见Riché, Pierre, et?Patrick?Périn,?Dictionnaire des Francs - Les temps Mérovingiens. Paris: Bartillat, p. 103.]借助“蛮族迁徙”“帝国危机”等有利时机,同其他蛮族一样,开始在帝国境内谋求新的领地.[ 从5世纪开始,诸多蛮族再次向高卢地区进行大规模迁徙或入侵,其中包括后来在高卢建立政权西哥特人(Visigoths)、勃艮第人(Burgudians)等日耳曼蛮族,还包括匈国王阿提拉率领的匈人(Huns).]公元432-435年间,克洛吉奥率军侵入防守兵力薄弱的比利时第二行省,[ 关于克洛吉奥出兵比利时第二行省的时间,参见 Rouche, Michel. Clovis. Paris: Fayard, 1996, p.108; Rhiché, Pierre, et?Patrick Périn,?Dictionnaire des Francs - Les temps Mérovingiens. Paris: Bartillat, p.103.]攻占康布雷(Cambrai)等地,并一度将领土向西南扩展至索姆河(la Somme)[ 索姆河位于法国北部地区,该河从皮卡第地区(la région Picardie)流入英吉利海峡的索姆湾,途经法国埃纳省(le département de l’Aisne)和索姆省(la département de la Somme).]流域.(格雷戈里:70)克洛吉奥的这次军事行动得到了罗马元老贵族西多尼乌斯·阿波利纳里斯(Sidoine Apollinaire,生卒年约430-486)诗歌作品的印证.[ 西多尼乌斯·阿波利纳里斯(拉丁语名字为:Caius Sollius Apollinaris Sidonius),公元430年出生在里昂的罗马元老世家,公元486年在克莱蒙(Clémont)去世,是罗马帝国晚期与中世纪早期著名的主教、政治家与作家.他的作品集反映了罗马帝国崩溃前夕与早期中世纪西欧的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关于这位罗马显贵的生平与著作简介,参见Baret, M. Eug&egre;ne. ?uvres de Sidoine Apollinaire Texte latin. Paris: Ernest Thorin, 1878, pp. 1-171.]他在458年致马约里安(Majorianus,457-461年在位)的赞美诗中写道:马约里安在防御图尔(Tours)时,并没有和埃提乌斯(Aetius)在一起.此时,法兰克人在克洛吉奥的率领下侵入阿尔图瓦(Artois)[ 阿尔图瓦,位于法国北部,旧制度时期(Ancien Régime),该地原为法兰西王国的一个行省,现属法国加莱海峡省(Pas-de-Calais)的一部分.]原野.马约里安与埃提乌斯迅速合兵一处,他们在一条河流附近的山丘上发现了正在高声庆祝一场蛮族婚礼的法兰克人.马约里安当机立断,向法兰克人发动突然袭击,后者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Baret, M. Eug&egre;ne. ?uvres de Sidoine Apollinaire Texte latin. Paris: Ernest Thorin, 1878, p. 524.]不过,当时罗马当局的实际控制者埃提乌斯并没有能力一举歼灭克洛吉奥统帅的滨海法兰克人,限于帝国军力,这位老谋深算的罗马元帅不得不用其惯用的外交手段与克洛吉奥签订了一纸盟约(F?dus)[ 当罗马帝国皇帝无法压制日耳曼人时,便与他们签订被称作F?dus的盟约,将他们视为同盟者,安置在帝国境内,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法律、习俗和首领.但是,这些同盟者需要为帝国提供军事力量.关于这个问题,可参见 Aldebert, Jacques, et al. ed. Histoire de l’Europe. Paris: Hachette, 1994, p. 93, 亦可参见该书的中文版:[法]J. 阿尔德伯特,[英]德尼兹·加尔亚等著《欧洲史》,蔡鸿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4,91页.关于这份盟约的签订,参见Rhiché, Pierre, et?Patrick Périn,?Dictionnaire des Francs - Les temps Mérovingiens. Paris: Bartillat, p.103.],令后者不仅成为了帝国的“同盟者”,而且获准“合法”占领图尔奈、阿拉斯(Arras)[ 阿拉斯位于法国北部,是现在法国加莱海峡省(Pas-de-Calais)的市镇.]和康布雷等地.

埃提乌斯与克洛吉奥订立的盟约看似是双方妥协的产物,实质上则是后者的胜利.这纸盟约不仅让他“合法”占据了曾经到手的土地及财富,而且还巩固了他身为法兰克首领的统治地位,因为绝大部分法兰克战士的“忠心”是用“赏赐”换来的,“贫穷”的首领很难得到战士们的青睐.此外,罗马“同盟者”的身份让克洛吉奥与罗马当局建立起军事互助关系,这也成为后世墨洛温家族率军参与罗马政府在高卢腹地的军事行动的有力契机.

第二,希尔德里克一世与墨洛温家族染指高卢腹地.自阿尔图瓦原野一役后,以墨洛温家族为核心的滨海法兰克人与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他们不仅以“同盟者”的身份定居在帝国境内的比利时第二行省,而且时常参与罗马帝国的军事行动.451年,他们就曾与罗马勋贵埃提乌斯联合抗击匈人[ 按照《法兰克人史》的说法,沙隆战役中加入埃提乌斯一方的主要蛮族军队有两支:一支是西哥特人,他们的首领是在此战役中战死的提奥多里克一世(Theodoric I,418-451年在位);另外一支是法兰克人,其当时的首领身份不明.关于沙隆战役中的法兰克首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当时法兰克人的首领是墨洛维.此外,由于对学术界尚未确定中世纪早期出现在西欧的Huns是否与我国秦汉时期盘踞在北方草原的匈奴人有联系,因此,笔记将此处的Huns翻译成匈人.关于匈人起源的争议,参见[拜占庭]约达尼斯:《哥特史》,罗三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VI-XII页.],并最终在沙隆战役中打败了可怕的“匈族大帝”阿提拉(Attila,434-453年在位).(格雷戈里:61)对于罗马当局来讲,同墨洛温家族的合作并未使深陷危机的罗马高卢重获生机.但是,对于墨洛温家族来说,同罗马统治者的合作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约公元457年,希尔德里克继承滨海法兰克首领之位.起初,他并不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曾因侮辱族人的女儿一度被罢黜王位,后在其忠诚的仆人的帮助下才得以东山再起.(格雷戈里:73-74)也许正是因为这段颇不平凡的经历,让希尔德里克幡然醒悟,从贪杯的庸主蜕变为精明能干的明君.他先是在公元463年借助哥特人入侵卢瓦尔河北岸之机,以罗马“同盟者”身份率军进入高卢腹地,与埃及迪乌斯(Aegidius)统领的罗马军队一起打退了西哥特人的这次进攻.埃及迪乌斯死后,这位干练的滨海法兰克国王与保罗伯爵合作,再次击败西哥特人.随后,他挥军西进,在保罗伯爵被杀之后,成功占领了昂热城(Angers).此后,希尔德里克又与奥多亚克(Odovacer,476-493年在位)一起征服了曾经侵略过意大利一部分土地的阿勒曼尼人(Alamanni).(格雷戈里:78)值得注意的是,据《圣格诺韦法传记》(La vie de sainte Genevi&egre;ve)的记述,从465年开始,希尔德里克的军队似乎围困巴黎长达10年之久.[ Pierre, R. P., trans. La vie de sainte Genevi&egre;ve: écrite en latin dix-huit ans apr&egre;s sa mort. Paris: Perisse fr&egre;res, 1859, p. 25.]在此过程中,他不仅获得了比利时第二行省军事长官的职位,而且很有可能获得了来自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支持.[ 关于东罗马帝国对希尔德里克的支持,参见Wood, Ian. The Merovingian Kingdoms 450-751. New York: Longman, 1994, p. 40.]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希尔德里克国王率领的滨海法兰克人已经越过了高卢北部的索姆河流域,开始向高卢腹地进军.在高卢西部,他攻占了昂热城,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卢瓦尔河下游的北岸地区;在高卢中北部,他将自己的影响力延伸至巴黎周边地区;在高卢西南部,他的影响力已直抵阿尔卑斯山北麓地区.因此,正如爱德华·詹姆斯所说:“无论处于何种情况,我们都应该断定,在公元5世纪60-70年代,希尔德里克和他领导的法兰克人在罗马帝国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James:70)

第三,克洛维与墨洛温王族血统神圣性.就一般意义而言,作为刚刚迈入“文明世界”的蛮族首领来讲,一种不可压制的直觉告诉他们,以武力为源泉的统治权力,绝不可能亘古长存.因此,他们急需借助某种方式来证明自身统治权力的合法性.从《弗莱德加编年史》第3卷中可以看出,刚刚建立政权不久的滨海法兰克首领已为自己寻找到了一个具有足够统治权威的身份,即,被“神”赋予神秘力量的人.就现有史料来看,第一位被赋予这种超自然力量的滨海法兰克人首领正是身世不明的墨洛维.

对于墨洛维的身世,格雷戈里似乎有所隐瞒,他仅表示有些人认为墨洛温出自克洛吉奥的家族.此处,格雷戈里用了“有些人认为”这一字眼,可见,在格雷戈里所处的时代,有关墨洛维的身世问题,至少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但格雷戈里对此守口如瓶.不过,在“弗莱德加”笔下,墨洛维的“诞生传奇”终究浮出水面,即墨洛维是克洛吉奥之妻所生,但其父却有可能是一头“牛头海怪”(Quinotaur).[ 关于墨洛维的身世传奇,参见Frédégaire. Chronicarum quae dicuntur Fredegarii Scholastici Libri III. MGH SRM II. Ed. Bruno Krusch. Hannover, 1888, p. 95.]比利时史学家库尔特(Godefriod Kurth)认为这个充满异教色彩的传说应该出现在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之前的某个时间.格雷戈里之所以没有提及“另一些人”的说法,并不是因为他不清楚,而是因为这些人的说法很有可能就是“弗莱德加”给出的充满异教色彩的神话故事.因此,作为天主教正统信仰的信奉者和正统天主教会的主教,格雷戈里当然不愿意相信这类异教神话故事,更不愿意将墨洛温家族的权力源泉与上帝以外的神明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该段故事而言,其最大的争论并不在于它出现的时间段,而是在于它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此举是为了神化墨洛温王族.他们认为“弗莱德加”添加这个神秘故事的目的在于说明墨洛温国王具有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强调墨洛温国王统治权力的合法性.[ 关于这一观点,参见Le Jan, Régine. “La sacralité de la royauté mérovingienne.” Annales. Histoire, Sciences Sociales 6 (2003), pp. 1217-1241; Heuclin, Jean. Les Mérovingiens. Paris: Ellipses, 2014, pp. 83-84; Demouy, Patrick. Le Sacre du Roi. Strasbourg: La Nuée Bleue, 2016, pp. 12-13.]另一派则认为此举是为了贬低墨洛温国王.该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的中世纪史学家伊安·伍德.他在《解构墨洛温家族》(Deconstructing the Merovingian family)一文中明确指出,《弗莱德加编年史》第三卷给出的这个故事存在诸多疑点,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神化墨洛温王族,而是为了嘲讽墨洛温王权的衰落,支持丕平家族的政变.不过,只要对早期法兰克人的社会生活以及《弗莱德加编年史》第3卷的写作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以伊安·伍德为代表的“贬低墨洛温王权说”的观点并不成立.

首先,“贬低墨洛温王权说”与“弗莱德加”构建的“特洛伊起源说”相互矛盾.从《弗莱德加编年史》第3卷的相关描述中可以看出,“弗莱德加”不失时机地将墨洛温国王与“特洛伊起源说”联系在一起,即,在经历公爵统治之后,法兰克人还是从特洛伊世袭中推举出他们的新国王.“虽然这一王朝名曰‘墨洛温’,但其本质上依旧是万世一统、绵延不绝的‘特洛伊世系’.”[ 陈文海:《法兰克族源叙事及其社会文化情境》,载《学术研究》2014年第10期,97页.]可见,“弗莱德加”在书中意在表明墨洛温家族世出名门,又怎会借墨洛维的身世来贬低自己赞许的家族?

其次,早期法兰克人有偶像崇拜的宗教仪式.在法兰克人皈依正统基督教之前,“这一族人似乎一向崇拜偶像,对真正的上帝毫无所知.他们把树林、河水、飞禽、走兽以及其他自然要素都当做偶像,甘心奉若神明,加以崇拜,并且向他们供奉牺牲”(格雷戈里:70).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早期的蛮族首领来讲,他们经常将自己或自己的家族与本族群崇拜的神明联系在一起,希望借助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巩固其自身或其家族在整个族群当中的领导地位.[ 伦巴德人将其族群名称的来源与奥丁神(Odin或Godan)联系在了一起.故事中讲道:当时汪达尔人要求伦巴德人的祖先交税,伦巴德人祖先拒绝了这样的要求.他们在日出时面朝东方,成为了第一个被奥丁神看到的人,奥丁神不仅赐予了他们langobardi的名字,而且还为他们带来了胜利.关于这一故事,详见Paul the Deacon. History of the Lombards. trans. William Dudley Foulke,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P, 1974, pp. 16-17.]由此看来,上述故事的作用显而易见.墨洛维身世传说中出现的“牛头海怪”很有可能是早期法兰克人崇拜的神明之一.[ 这一推论也得到了考古资料的证明.在希尔德里克一世的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牛面马具”.关于这件考古物品,参见Kazanski, Michel, and Patrick Périn. “Le mobilier funéraire de la tombe de Childéric I; état de la question et perspectives.” Revue archéologique de Picardie N. 3-4 (1998), p. 17.]通过这一超自然现象,墨洛维便与神明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达到了神化墨洛温家族的目的,有利于巩固墨洛温家族在法兰克人当中的领导地位.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是真实存在的血肉之躯,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影像,墨洛维对墨洛温王族的贡献都是不可替代的.克洛吉奥去世以后,其后继者极有可能借助墨洛维的身世传说,将自己与本民族崇拜的“海牛”联系在一起,把这一“神奇”的力量纳入王族政治架构中,证明自身统治权力的合法性.“弗莱德加”之所以收录墨洛温身世传说的故事,并不是为了贬低墨洛温王权,而是为了说明墨洛温王族具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综上所述,公元5世纪中叶后,以墨洛温家族为核心的滨海法兰克人的活动范围不再只局限于地处高卢东北部的比利时第二行省,他们在希尔德里克的领导下,逐步向高卢腹地渗透.更为重要的是,墨洛维的身世传说把墨洛温家族同法兰克原始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为其统治权力披上了“合法”外衣.正因如此,可以说,克洛维一统高卢的壮举并不是万丈高楼平地而起,而是在站在历代墨洛温先祖的肩膀上向高卢宣布“墨洛温时代”的降临.

三、文化统合:墨洛温王族政治构架的初成

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6世纪初,无论是在罗马帝国西部还是罗马帝国东部,统治者们想要在整个帝国建立普遍权力的梦想愈加难以实现.帝国西部的衰落和日耳曼蛮族的大规模入侵浪潮使西欧政治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崛起的墨洛温政权积极地参与到西欧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他们长期唯帝国马首是瞻,最后将它彻底摧毁,但又仰慕其昔日璀璨的政治文明,这些举动加速了法兰克世界和罗马世界之间缓慢的相互渗透进程,这一进程也给西欧大陆带来了崭新的“法兰克传统”.与此同时,基督教会的势力也完成了质的飞跃.君士坦丁(Constantinus,306-337年在位)时期的教会政策显然为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此后,基督教不仅拥有了良好的传教环境,而且能够参与到罗马帝国的政治运转当中,并逐步成为帝国自治城市的主宰.

帝国覆灭之后,基督教会成为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它巧妙地运用自身的智识成功地“征服”了以墨洛温王族为统治核心的法兰克人,成为了法兰克世界与罗马世界之间的媒介.正统天主教的主教们在耐心引导墨洛温王国逐步踏入“文明王国”领域的同时,也在其政治构架当中注入了基督教元素.因此,尽管这一时期有多种异质文化元素共存在于高卢社会政治舞台之上,但墨洛温先祖以及后世的开国之君克洛维都以恰当的方式逐步将上述三种异质文化元素统合在王族政治构架之中,为刚刚在高卢立足的墨洛温王国提供了长期统治该地区的可能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其一,法兰克政治元素与罗马政治元素的统合.在西欧地区,法兰克政治文化与罗马政治文化都是在自身的地域范围之内发展起来的,公元3世纪之前,两者之间可能并没有过多接触.就目前史料来看,尽管公元2世纪60年代的罗马军歌中出现了庆祝斩杀数千法兰克人的歌词,但直到公元289年,“法兰克人”这个名词才第一次出现在当时的文献之中.(James:35)此后,有关罗马人战胜法兰克人的记载逐渐增多.例如: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安(Maximian)在287年打败了法兰克“海盗”;君士坦提乌斯一世(Constantius,293-306年在位)将战败的法兰克人安置在帝国境内的特里尔(Trier)等地,令他们承担军事义务.(James:38-39)可见,公元3世纪末到公元4世纪前期,罗马当局与法兰克人的关系比较紧张,两者之间冲突不断.不过,自4世纪前期以后,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好转,很多法兰克人加入到罗马军团当中与罗马军队共同作战,其中有不少人擢升至罗马高级官员,有的人甚至获得了执政官的头衔.(James:43,45)可见,在军事协助的基础上,一方面,罗马上层认同法兰人与自己同居高位;另一方面,法兰克人对罗马政治文化的认同度已逐渐加深.

及至公元5世纪中期,以墨洛温王族为统治核心的滨海法兰克人已经成为罗马当局主要依仗的日耳曼“蛮族”之一.他们时常以“同盟者”的身份派出军队协助罗马军团对抗其他蛮族.正因如此,罗马当局任命滨海法兰克首领为比利时第二行省总督,希望后者继续对它惟命是从.希尔德里克墓室中的文物足以说明墨洛温王族政治架构中的这一政治文化统合现象.1653年5月27号,考古学家们在图尔奈附近的斯海尔德河北岸发现了一座墨洛温时代的墓地.[ 关于法兰克首领希尔德里克一世墓地的状况,参见Effros, Bonnie. Merovingian Mortuary Archaeology and the Making of the Early Middle Ages. California: California UP, 2003, pp. 120-121.不幸的是,该墓地出土的文物在1831年11月5日或6日晚上被盗.偷窃者将很多珍贵的文物扔进了塞纳河中,因此,存留至今的文物已经屈指可数.尽管雅克·希弗莱(Jacques Chifflet)记录了当时出土文物,但这份文物名单名并不全面.关于希弗莱的著作,参见Chifflet, Jean-Jacques. Anastasis?Childerici?I,?Francorum?regis, sive Thesaurus sepulchralis Tornaci Nerviorum effossus et commentario illustratus. Antverpi?: Ex Officina Plantiniana Balthasaris Moreti, 1655.]在发掘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枚刻有CHILDERICI REGIS字样的指环印章,并以此认定这个墓地的主人正是希尔德里克国王.从这个指环印章上可以看出,希尔德里克不仅留有史料中记载的象征墨洛温王室成员的“长发”,手持法兰克长矛,而且还身着罗马将军战袍,而这一战袍很可能就是在他墓室中找到的象征罗马军事长官身份的紫色披风.(James:61-62)

克洛维上台以后,联合自己的亲属拉格纳卡尔(Ragnachar)消灭了西阿格里乌斯(Syagrius)统领的罗马残余势力,占领了苏瓦松及其周边地区,结束了滨海法兰克人与西罗马残余势力之间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合作关系.(格雷戈里:84-86)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西阿格里乌斯统领的罗马残余势力很难再像从前那样在政治或军事上满足滨海法兰克人的利益.对于一向本着典型实用主义的克洛维来讲,铲除西阿格里乌斯势力并不能说明法兰克元素与罗马元素已经到了不可调和、“你死我活”的地步,反而从侧面反映出克洛维对罗马政治文明的迫切需求.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强大,引起东罗马皇帝的注意,以谋求在高卢罗马复杂的政治格局中抢占优势地位.他的这一愿望很快变为现实.

508年,克洛维在取得对哥特人的胜利之后,接到了东罗马皇帝阿纳斯塔西乌斯(Anastasius,491-518年在位)的敕书,受任执政官的职务,获得奥古斯都[ 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帝国时期,“奥古斯都”常被用来指代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后来“奥古斯都”常用作罗马皇帝的头衔.寿纪瑜和戚国淦两位先生认为这个称号只有后来的法兰克国王采用,克洛维此时似乎不曾用过,这个称号也不大可能由皇帝赐赠.]的称号,享誉整个高卢.(格雷戈里:101-102)此后,克洛维接连铲除了西吉贝尔特父子、卡拉里克、拉格纳卡尔以及威胁他统治的近支亲属,他以这种方式改变了法兰克族群传统的多王统治形式,成为整个法兰克王国唯一的国王.(格雷戈里:102-106)此时,对于法兰克人来讲,克洛维是他们高举在盾牌之上的合法国王,他们期待从他那里获得丰厚的赏赐;对于东罗马帝国来讲,克洛维是阿纳斯塔西乌斯皇帝钦点的高官,它希望克洛维能够和其先祖一样,继续以罗马官员的身份与其保持联盟关系;对于罗马高卢人来讲,克洛维是身穿紫袍、头戴王冠的“执政官”,他们期待他们高呼的“奥古斯都”能给高卢带来新的生机.可见,墨洛温先祖以及开国之君克洛维利用法兰克国王与罗马高级官员的双重身份,很好地将罗马政治元素与法兰克政治元素统合在了一起,为后世墨洛温王族政治架构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法兰克政治元素与基督教政治元素的统合.从宗教信仰上来说,基督教作为一种一神教,与早期法兰克人的偶像崇拜之间发生矛盾是必然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教义和宗教观念上的互不相容,更是因为当时依靠罗马当局保护的正统基督教会带有某些现实性的痕迹.它不清楚被其视为“异教徒”(pa?en)的滨海法兰克人是否会像罗马帝国那样与其分享统治人民的权力.事实上,在西部帝国彻底崩溃之前,只有基督教会在精神上是坚强而富有生气的,它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展现其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在罗马城市当中,正是基督教会以其组织机构、市政官员有力地抵抗了帝国城市的崩溃.因此,已成为罗马城市实际掌控者的基督教会,并不希望失去自身在世俗政治当中的统治权力.兰斯主教雷米吉乌斯在写给克洛维的信中已经向日益强大的克洛维表露了基督教会的力量与愿望.

“……您应该倾听你的教士们,总是征求他们的意见;与他们在一起对您有好处,您的行省能够更好地得到维持.哺育民众,扶持被压迫者,照顾寡妇,抚养孤儿.如果能学习如何让所有人对您既爱且敬,会更好一些.司法公正出自您的嘴,不要觊觎穷人和外地人,以免你更加指望得到礼物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你的法庭应该欢迎所有人,以免有人悲伤而去.……如果想高贵地治理、裁决.那就与年轻人戏耍,与老年人交流.”[ 该部分内容的法文版可参见Demouy, Patrick. Notre-Dame de Reims Sanctuaire de la royauté sacrée. Paris: CNRS, 2008, p. 104; 该内容的中文翻译详见李隆国:《兰斯大主教圣雷米书信四通译释》,载《北大史学》2013年00期,255页.]

从这份信件的部分内容中亦不难看出,在罗马社会政治文化中形成的基督教会承袭了罗马政治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它不仅能够以其政治才能为克洛维领导的滨海法兰克人全面打开罗马政治文明的大门,而且希望在此过程中继续保有自身在世俗世界中的政治影响力.因此,尽管基督教元素与法兰克元素之间存在诸多矛盾甚至是敌对之处,但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没有强大军事力量支撑的基督教会,只能暂时“抛去”与法兰克人之间的文化隔阂,以期寻求法兰克人保护.

对于在高卢立足未稳的墨洛温国王来讲,基督教会的态度显然为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融入高卢社会的机会.496年,在博学圣洁的兰斯主教雷米吉乌斯的支持下,克洛维率领约三千战士承认三位一体的全能上帝,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受了洗礼,成为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位基督教国王.(格雷戈里:91)尽管克洛维的改宗行动并非出自对基督的信仰,但此举以恰当的方式将两种异质元素中的“神权政治理论”统合在了一起.对于依旧信仰异教的法兰克人来说,克洛维是一位拥有神秘力量的墨洛维的后代;对于寻求庇护的基督教会来讲,克洛维就是他们心目中“新的君士坦丁”;对于信仰正统基督教的高卢民众而言,克洛维则成为了上帝选派的新的牧羊人.

可以说,身为罗马文明继承者的基督教会与墨洛温王国在权力来源上的“合作”仅仅是三种文化元素统合的开始,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这一统合将继续深化,它们各自拥有的“王权政治理论”或“王权政治仪式”将成为未来墨洛温政治架构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对于中世纪早期的墨洛温王朝来说,它并不是罗马政治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西欧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兼具多元文化元素的新文明.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许珂)

法国“黑脚”的历史与现实

倪复生

【摘 要】阿尔及利亚经独立战争后,生活或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一百万法国人,包括生活在此的欧洲人以及法籍阿尔及利亚本地人等,几乎被全部驱逐回法国,其中的大部分史称“黑脚”或阿尔及利亚法国人.本文就“黑脚”一词的词源、词义与文化内涵、法国法国人对黑脚们的看法以及黑脚被遣返并融入法国的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这一词汇在法国人看来是不包括犹太人和穆斯林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黑脚”一词也可指称部分上述两个族群的人;此外,对待阿尔及利亚这块殖民地的丢失,阿尔及利亚法国人(黑脚)和法国法国人虽然处境迥异,但立场一致(难以割舍),因为他们都是法国地中海梦想的支持者,黑脚更是这一梦想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关键词】黑脚 回归移民 融合 阿尔及利亚法国人 地中海梦想

[Résumé]Apr&egre;s la guerre d’indépendance d’Algérie, un million de Fran?ais habitant ou nés en Algérie, y compris les Européens et les Fran?ais d’Algérie, sont presque tous rapatirés, dont la plupart sont appelés pieds noirs ou les Fran?ais d’Algérie dans l’histoire. Par des analyses sur l’étymologie, l’acception et la connotation culturelle du terme ?pied noir?, le rapatriement et l’intégration des pieds noirs, et l’attitude des Fran?ais de France vers ces pieds noirs, cet essai arrive &agre; conclure que pour les Fran?ais de France, le terme ?pied noire? ne semble pas référer aux Juifs et Musulmans d’Algérie; mais dans la pratique, pour des raisons aussi objectives que subjectives, le groupe ?noir pied? peut également comprendre une partie de ces deux communautés ethniques; en outre, en face de la colonie perdue d’Algérie, les Fran?ais d’Algérie (les pieds noirs) et les Fran?ais de France, malgré leur situations différentes, partagent le même sentiment (nostalgérie) , car ils sont tous pour le Rêve méditerranéen. En fait, les pieds noirs sont tous les pionniers et les praticiens de ce rêve.

一、前言

阿尔及利亚一直被法国人视作是法国的一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北方三省阿尔及尔、奥兰以及君斯坦丁省是欧裔定居者的聚集地,外观与法国无异.到1954年,经过124年的殖民统治,占首都阿尔及尔人口三分之一的法国殖民者和其它的阿拉伯人及柏柏尔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和睦的殖民关系,到处是一幅宁静的和平景象.

在该国,地位最高的是100万左右的法国人(也称黑脚),处在第二地位的穆斯林,人口约800万.1959年,黑脚人数达到102.5万人,占阿尔及利亚总人口的10.4%.[ 房建国:《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政策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第69页.] 黑脚占比在1926年达到15.2%的历史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这是由于穆斯林人口的快速增加所致.黑脚人口在部分地区如安纳巴、阿尔及尔、奥兰高度集中,奥兰的欧洲裔人口比例在1959年一度达到49.3%.尽管1945年5月少数穆斯林人口要求独立遭到法军的镇压,但彼时(1945-1954)生活在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人、欧洲裔和犹太人之间的割裂尚不足忧.[ 张庆海:《阿尔及利亚战争前后法国的》, 载《世界民族》2003年第1期,第12页.]

惨烈的二战后,非洲大地独立潮风起云涌.英法德荷比等殖民地都纷纷独立.随着岁月的流逝,黑脚们囿于自身利益而固守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已经愈发不合时宜.但由于法国政府在劳民伤财的印度支那战争败北,让法国政府有心对于地中海对面的黑脚们加以变革,却无力实施,也因黑脚们在法国议会中的实力而不敢得罪.同时,法国为了捍卫大国最后的尊严,也不愿意放弃殖民多年的阿尔及利亚.由此,妥善解决阿国殖民问题的时机就这样错过.

1954年11月1日万圣节期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FLN)在全国发起一系列的袭击,这预示着阿尔及利亚争取独立的革命拉开了序幕,阿尔及利亚自此陷入了暴力之中.导致阿尔及利亚真正陷入混乱的是1955年8月的杀戮事件,即在康斯坦丁地区,数以百计的黑脚和温和的穆斯林在这年的8月20日被民族解放阵线杀害.在法国,此次屠杀的新闻图片受到了政府的严格审查,目的在于淡化此次屠杀的恶劣影响.当时,人们还以“事件”一词来形容这次冲突,但随后这次“事件”逐渐演变成了真正的内战(这里的内战仅是指发生在阿尔及利亚境内各派势力之间的战争,不是部分法国学者将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认为是分裂法国地中海两岸领土的内战).

经过近8年的战争,在1962年3月,戴高乐政府与阿尔及利亚达成了埃维昂协议(Accords d’évian),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宣告结束.阿尔及利亚人此时面临三种选择:独立、完全法国化或者成为一个与法国保持联盟关系的国家.最终,通过全民公决,阿尔及利亚选择了独立.独立之后,约100万在当地的“黑脚”(pieds-noirs )被要求离开.此时的黑脚们被称为“回归移民”(rapatriés?).但经过132年的殖民,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或认可的法籍人)的成分已变得极其复杂,对于如何界定黑脚,众说纷纭.

二、“黑脚”的词源、定义和文化内涵

“黑脚”这个称谓,若不做深究的话,均是“指阿尔及利亚法国人,并由此扩展,一并指称包括独立之前在法属北非定居的欧裔法国人,包括直到1956年3月依旧在作为法国保护国的突尼斯和摩洛哥的欧裔法国人,包括直至1962年7月为止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以及阿尔及利亚独立后留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 Ni valise ni cercueil, les pieds-noirs restés en Algérie apr&egre;s l’indépendance, préface de?Benjamin Stora, Arles, Actes Sud, janvier 2012.?]

据拉鲁斯词典,“黑脚”一词是由一个名词和形容词构成,其含义是“直到独立时定居在北非的欧裔法国人.”[ Définition du Dictionnaire Larousse en ligne?.?Larousse,www.larousse.fr.] 根据罗贝尔法语大词典,“黑脚”是一个阳性复合名词,其现代的意义出现在1955年,指的是“居住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把法属阿尔及利亚当做自己的祖国的人)以及阿尔及利亚裔的法国人.” [ Paul Robert, Alain Rey,?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aise, définition 3 de Pied-noir,?éd.?1990, tome VII, p. 390.]

这两个定义唯一共同的地方是均指20世纪60年代的自阿尔及利亚回归法国的移民以及阿尔及利亚的欧裔法国人.这两个定义间彼此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何区分来自摩洛哥、突尼斯或北非犹太人以及法籍阿尔及利亚人在当地后裔的这类回归移民.不同的定义体现了上述群体对‘黑脚’一词接受或拒绝的态度.因此,作家休伯特·哈农(Hubert Hannoun)认为:“‘黑脚’不包括阿尔及利亚犹太人.凡是自1830年起便定居在阿尔及利亚从事殖民活动的全体欧洲人(其中主要是法国人)的后裔均可称为‘黑脚’.因为犹太人早在2或3世纪便出现在阿尔及利亚,他们的到来远早于法国人、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他们的历史与黑脚的历史迥异.”[ Hubert Hannoun,?La déchirure historique des Juifs d´Algérie, Le quotidien d´Oran, 24 juin 2004.?sur le site?www.sefarad.org.] 此外,这两个定义也有着不同的时间外延.罗贝尔词典中的黑脚词条指的是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期间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当代人,而拉鲁斯词典则似乎更侧重于该词的历史溯源.因此,根据拉鲁斯词典的定义,凡是自1560年起在非洲北部海岸法国领地(如法国在当地修筑的堡垒)定居的殖民者,均可谓是黑脚.

对黑脚一词的词源,《法语电子宝典》的解释大相径庭,它认为该词是由“黑”和“脚”组成,上可追溯至1901年,那时专指“燃煤动力船的司炉工.”[ Trésor de la langue fran?aise informatisé, sur le site du?Centre national de ressources textuelles et lexicales. Available at: http://stella.atilf.fr/Dendien/scripts/tlfiv5/advanced.exe?8;s等于3910542045;] 因为司炉工习惯在船上的煤仓里赤脚走路,故人称黑脚.这些司炉工往往都是阿尔及利亚人,随后“黑脚”一词便扩展为指称任何一位阿尔及利亚人.1917年,该词获得人们的认同,并在1955年得到欧裔阿尔及利亚人的实际使用,用以指称“既非阿尔及利亚穆斯林人、也非法国法国人的一种身份.”[ Dictionnaire de l´histoire de France, Paris,?Larousse,?octobre 2006,?2e?éd.?(1re?éd.?1999), p.1176?.]

除了上述词典对于该词词义的各种解释之外,还有如下几种民间说法.一种认为,早期来到北非的定居者试图将沼泽地改造成为耕地(为此数千名定居者得疟疾而死),黑脚是指他们在沼泽地忙碌一天后脚的颜色;第二种说法讲的是酿酒工人在酿造葡萄酒时,需要赤脚踩压葡萄,从而导致脚为黑色;第三种说法认为,有一群年轻的摩洛哥法国人,他们是美国电影爱好者,他们模仿美国印第安人一个名字叫“黑脚联盟”的部落,将自己命名为黑脚;最后一种说法称,在法国对阿尔及利亚进行殖民的初始,第一批到达的欧洲裔军人,均穿着黑色的行军靴,故而被称为黑脚.

一些熟悉军队生活的人认为,黑脚这个词在传至阿尔及利亚前已于1951-1952期间便开始在法国军营中使用,当时指的是来自北非的法国新兵.此外,实际上,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之前,除了用“阿尔及利亚人”或“北非人”来指称阿尔及利亚法国人或北非法国人,并没有其它通用的称呼,而阿尔及利亚当地土著人被称为“阿拉伯人”或“穆斯林”.

社会学家勒内·多梅尔格(René Domergue)的社会学研究表明,自阿尔及利亚回归的移民本身对黑脚这一身份的认同存在着显著差异.认同这一身份的是“真正的黑脚”,而在被移民大潮裹挟的移民中,有不少人并不认可自己的黑脚身份.他举了定居在塞文山脉的回归移民玛丽的例子,当问她是不是黑脚时,玛丽回答:“不,根本不是.我出生在突尼斯.突尼斯人不是黑脚.这个词指的是阿尔及利亚人.”第二次问的是一个名为雷蒙德的摩洛哥回归移民,他回答勒内说:“我是黑脚. 我1947年出生在摩洛哥,我是真正的黑脚.黑脚一词在摩洛哥要比在阿尔及利亚更早为人所知.我在1962年之前就已听到过这个词.”[ René Domergue, L´Intégration des pieds-noirs dans les villages du Midi, 2005,?p.?86-87.]

勒内还收集到一对北非犹太人回归移民夫妇的女儿就黑脚一词的看法,她说:“我不接受这个词.我觉得我是非洲人.黑脚是法国人造出来的一个词.我家的根不在这里.我们是阿尔及利亚的法国犹太人.我们和非犹太人的文化根本不相同.[ René Domergue, L´Intégration des pieds-noirs dans les villages du Midi, 2005,?p.?88.] 不少犹太人除了不认可自己的黑脚身份之外,还将自己定义为“柏柏尔犹太人”,如帕特里克·布吕埃尔(Patrick Bruel?)或埃里克·载穆尔(éric Zemmour),他们认为,“用黑脚一词是用来称谓在法国殖民者以及伊斯兰教到来之前就已定居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是不准确的.”[ Conversation ec Claude Askolovitch, Plon, 2011,?p.?40] 当然,也有犹太人的看法与此相反,如1987年,以法国犹太人恩里科·马西亚斯(Enrico Macias)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就认为“黑脚不仅是指天主教徒,也指穆斯林和犹太人,因为他们共同形成了北非社区.”[ Plateau Mam&egre;re, Villalonga, Macias 1 en direct de Nice, MIDI 2-27/06/1987. Available at: http://www.causeur.fr/marseille-immigration-fn-insecurite-corruption-36235.html#] 这个定义与拉鲁斯的定义相异,拉鲁斯词典认为黑脚只是指欧裔阿尔及利亚法国人,不包括穆斯林和犹太人.

从上述词典定义、社会学研究和民间传说中可见,“黑脚”一词的词源和指称是难以确定的,其使用是笼统而模糊的.更有一些人认为“黑脚”一词为贬义词或具有侮辱性而拒绝承认这种称呼,他们更喜欢“阿尔及利亚法国人”一词(他们被遣返法国时,法国称之为“回归移民”),这种称谓更正式,也更符合现实.

法国部分历史学家们以1962年的大规模移民回归的事实为依据进行了考证,指出阿尔及利亚的黑脚(或称回归移民)由三大团体构成:1、阿尔及利亚欧裔回归移民:俗称黑脚,他们人数最多.1962年,约80 万黑脚离开阿尔及利亚,其中512000人在当年的五月至八月间离开阿尔及利亚返回法国;2、阿尔及利亚犹太裔回归移民:经常也被认为是黑脚,至1962年,在阿尔及利亚犹太裔共计约为12万人,其中约11万人于1962年定居在法国;3、法籍穆斯林回归移民(RMF),在独立前也被称为北非裔法国人(FSNA),这个群体包括以几个亚群体:乡村民兵、协助法军的现役或雇佣军以及法式化的精英(高级官员、“双学院”院士、众议员、参议员等),在1968年的人口普查中,这类群体人口共计138458人.[ Abderahmen Moumen, Entre histoire er mémoire: les rapatriés d´Algérie: Dictionnaire bibliographique, préface?Jean-Jacques Jordi, éditions Gandini, 2003]

在日常使用中,“黑脚”一词几乎就是“阿尔及利亚回归移民”的同义词,但二者的语级、语域有所不同.黑脚属于常用语,它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曾有过一丝贬义色彩,“回归移民”一词是对“黑脚”一词的委婉表达,它是一种行政用语.“回归移民”一词是依据一项行政法规形成的,这里的回归移民包括自1962年起,在1962年7月5日独立的阿尔及利亚以及撒哈拉这两个实体中的法国行政省的所有“阿尔及利亚法国人”.“回归移民”一词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是一种“政治正确”,当时的法国政府用它来美化或中性化这种人口回流.而“黑脚”一词实际上暗含有“被驱赶或被放逐”之意,用词一般要避免使用它.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回归移民”都是法国国籍,其中包括大量的欧裔、部分北非犹太人和少量的穆斯林(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这些少量的穆斯林在1962年自动获得法国国籍(他们是依据共同法而获得公民资格的人,主要有军警、法官、大清真寺神职人员、政府办事员及其家人),而大多数穆斯林(依据本地法获得公民资格的人)则在1962失去了法国国籍.

法国保护领地突尼斯(1881-1956年)以及摩洛哥(1912-1956年)在1956年结束保护时,也曾有大量的欧裔回归移民,但却波澜不惊,因为这两个国家属于法国保护国,无关乎殖民.而阿尔及利亚自1848年至1962年一直是法国领土的一部分,它是法国在1830年和1848年之间征服了奥斯曼帝国保护下的阿尔及尔摄政王朝后得到的新地盘,后被称为“法国的领地.”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建立法国行政省之后,这个法国海外领地就像科西嘉岛一样成了法国领土的一部分.对于自己的领土和保护国(如摩洛哥、突尼斯),法国人的情感是非常不同的.如 1954年11月12日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打响之后,法国国民议会主席皮埃尔·门德斯·法郎士(Pierre Mend&egre;s France,激进社会主义分子)当即在国民大会上明确表示阿尔及利亚不能与突尼斯、摩洛哥相提并论,他说“保卫共和国的和平、团结、完整,我们责无旁贷.阿尔及利亚省是法兰西共和国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它是法国的,这点不可更改.拥有法国公民权的阿尔及利亚人,他们在议会中拥有席位,无论和平,还是战争,他们都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法国,以维护国家的完整.阿尔及利亚和法国不可能分裂.法兰西、法国政府、法国议会,不管其主张为何,都不会在这个根本原则上让步.将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和摩洛哥相类比是极其危险和错误的.这是法国自己的事情.” [ éric Roussel, Pierre Mend&egre;s France, Gallimard, 2007,?p.?352.] 这种情感充分说明了阿尔及利亚黑脚们的回归为何会如此引人注目.

黑脚一词的出现也有其历史必然性.法国法国人和阿尔及利亚法国人或是突尼斯或是摩洛哥法国人,他们在黑脚社区(阿尔及利亚的殖民者聚集区)共同生活着.刚定居下来法国人(或其它欧洲后裔)和在当地繁衍了几代人的法国定居者(或其它欧洲后裔)几乎没有区别.黑脚一词的出现刚好迎合了区分“阿尔及利亚法国人”(黑脚)和“法国法国人”的需要.此外,随着二战的结束,人们不再使用“阿尔及利亚人”一词来称呼阿尔及利亚法国人,而改用“黑脚”或“真正的阿尔及利亚人”,以免将他们与战后蜂拥来到法国的阿尔及利亚其它土著人相混淆.因为一些黑脚们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阿尔及利亚人”,而阿尔及利亚穆斯林人不是真正的阿尔及利亚人,他们只是“土著人”.

对于居住在法国本土的法国人,阿尔及利亚法国人(黑脚们)则以用几个词语来指代他们,以示区别,如“法国法国人”、“法兰鬼”(Frangaoui)”或“帕托斯”(Patos,西班牙语,指鸭子,指在舰艇舷梯上摇摇摆摆走路的水兵).正是出于身份界定的心理需求,在大批移民回归法国之后,黑脚一词在法国以及阿尔及利亚出现了大规模的使用并广为人知.阿尔及利亚法国人主动以黑脚一词来标识自己的身份,以示和法国法国人相互区别,这其中大致有三个动机:1、表示对自己特殊身份的认同;2、出于对曾经的法国阿尔及利亚的怀念,如曾定居在阿尔及利亚的法籍人,在回归法国之后仍强烈要求在其公民编码中(INSEE)保留其出生省份的代码,如阿尔及尔为91,奥兰为92、93,康斯坦丁为93等;3、移民回归后目睹了一个陌生的敌视他们的法国(尽管宣传用语很温馨),他们需要团结在“黑脚”这一共同的旗帜下,以便抱团取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土法国人的这种敌视情绪,稍后会引述一则费加罗报的报道,以加深对此的了解.

黑脚一词的出现,给法语带来以“脚+颜色”的造词法.在黑脚一词广为使用的同时,出现了“红脚”、“灰脚”、“绿脚”和“粉色脚”等词语.而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在遥远的美洲,美国人也开始采用“湿脚”、“干脚”、“泥脚”和“悬脚”对来自古巴的不同类型移民加以称谓.

所谓“红脚”是指黑脚中的共产主义革命者(极少数的阿尔及利亚分子,托派或毛派成员)以及反殖义者,他们支持独立运动和/或拒绝回归法国,意图建立阿尔及利亚共和国.这个词在法国人心目中带有贬义,一般用来指那些来到阿尔及利亚来检验其在法国无法实现的革命理想和理论的法国人;“灰脚”一词常被用来描述黑脚和法国法国人联姻的后代.“绿脚”一词于1965年出现在媒体上,指的是1962年后依然留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词中的“绿”是以伊斯兰教和阿尔及利亚国旗的绿色为依据.2012年,作家弗朗西斯·波尔诺(Francis Pornon) 首次提出“粉色脚”来指称1962-1980期间援助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年轻人(用以替代服兵役).[ Francis?Pornon,Apr&egre;s les pieds-noirs?: pieds-rouges, pieds-verts, pieds-roses?, sur?L´Humanité, le?4 juillet 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humanite.fr/monde/apres-les-pieds-noirs%3F-pieds-rouges-pieds-verts-pieds-roses-500199]

三、黑脚的回归和融合

2012年费加罗报的一篇报道[ Jean-Marc Gonin, “Les pieds-noirs,50 ans apres”, le 27 janvier 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lefigaro.fr/actualite-france/2012/01/27/01016-20120127ARTFIG00422-les-pieds-noirs-50-ans-apres.php],对“黑脚”大规模回归以及后来的融合过程做了简单回顾,现摘译如下:

1962年,如大堤决口,70万阿尔及利亚法国人如潮水般蜂拥而至.……法国于1962年3月18日签订停火协议,开启了阿尔及利亚独立新篇章.然而,这些协议却惹恼了在阿尔及利亚抗战多年且殖民多年的部分法国殖民者和军警.当地的法国秘密军队组织(OAS,反对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地下军事组织,巅峰时有1000?名武装人员和3000名成员,目的是对抗戴高乐政府提出的建立阿尔及利亚人的阿尔及利亚,从而建立法国人的阿尔及利亚)随后在阿尔及利亚展开系列暴力活动,不但打击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还封锁街道,抓捕、射杀当地同意妥协的法国人.绝大多数的黑脚不仅面临着法国军队即将撤出不再保护他们,而且还面临着自相残杀和民族解放阵线(FLN)的这一双重的压迫.发生在1962年7月5日阿尔及利亚独立日里的奥兰大屠杀,数以千人被杀,而法国驻军无动于衷,“要么行李,要么棺材”La valise ou le cercueil这一现实,促使阿尔及利亚法国人最终下决心离开这个地方.

起初,黑脚们还认为这只是一场临时撤退,过一段时间还可以返回搬家.1962年3月和9月间,阿尔及利亚的城镇和村庄的欧裔人口逃离一空.在马赛港和旺德尔(Port Vendres)港之间,船和飞机24小时不停转运,将近70万移民(占阿尔及利亚法国人口的70%)运回法国.很少有人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搬家.大多数人只想坐船或飞机尽快逃离.人们匆忙收拾箱子,每个家庭成员携带一个或两个.有些人还想着在适当时候安安稳稳地搬家.但许多人认为这一去便不复返.作家阿兰·维贡德莱(Alain Vircondelet)在其《穿越》(La Trersée)中描述道:“大家都知道这一走,房门很快就会被撬开,说不定,有人早就惦记着抢咱家的房子呢.”因此,有许多人在走之前将门敞着,把汽车钥匙放在汽车仪表盘上,也有人放火烧了车辆,不想将其留给“胜利者”.当他们登上船并最后看了一眼生于斯长于斯的阿尔及利亚,其中苦涩谁能体会?在一去不复返的逃亡路上,他们在想,出卖他们并让他们流离失所的只是戴高乐,而不是法国,许多人一路幻想着能在“祖国母亲”那里找到慰藉.起码法国的历史和地理教科书是这样写的.这些逃亡的工匠、职员、商人、官员,包括阿尔贝·加缪,其中绝大多数人此前从未踏入法国半步.少许人至多在法国旅游过几周,带回来的尽是美好的回忆.然而那田园诗般的感受却经不起在马赛港遭受的几小时的折腾.疑心重重的、搜捕OAS成员的内政部密探、处处刁难的海关人员、无休止的等待等,让他们立刻明白这是一个已经被刻上鲜明战争印记的法国,而非之前所期望的法国.法国法国人对他们并不友好,数以万计士兵被派来防着他们,因为OAS在法国发动袭击,驻阿尔及利亚将军们发动政变来对抗共和国,黑脚们应对此负有责任.这种敌意被一些媒体宣传放大,黑脚们被描绘成剥削穷苦佃农的大农场主,在咖啡馆露天茶座上让阿拉伯人为其擦鞋的中产阶级.事实上,四分之三阿尔及利亚法国人的收入要比法国法国人低于20%.真正富裕的黑脚仅占总数的3%.

作为“欢迎移民回归委员会”负责人马赛市长加斯东·德费尔(Gaston Defferre),虽然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但他并不同情每天到达马赛的数千移民“入侵者”. 1962年7月2日,在巴黎新闻报采访时,他说:“起初,这些可怜人的到来让马赛人感动不已,但很快,黑脚们故态复萌,一如他们在阿尔及利亚那般趾高气扬.马赛人看不下去了[……]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不少黑脚们的货物被码头工人扔进海里.历史学家让-雅克·尧尔迪(Jean-Jacques Jordi)估计,回归移民的财物有四分之一损失在马赛市.法国政府也不例外.戴高乐将军对这种移民回归紧张不已,他废除了埃维昂协议中对阿尔及利亚法国人的承诺[……].曾主导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谈判的阿尔及利亚事务部长路易·若克斯(Louis Joxe)认为,这种大规模的移民回归是个灾难.移民回归事务秘书罗伯特·布兰(Robert Boulin)则试图淡化这个灾难.他在内阁解释说,这些涌入者中有许多是度假者,在假期结束便会重返阿尔及利亚,真正回归的黑脚仅为16 万人.无论这些政治言论的背后是什么,黑脚的突然涌入的确让政府和行政部门措手不及.国务秘书、内政部、地方当局都没有做好面对它的准备.总之困难是巨大的.必须要解决六个月内归来的数千人的吃饭、住宿、教育问题,在马赛有房子、有公寓的有钱的黑脚毕竟是少数,其他人怎么办?有亲戚的,可以投靠亲属.但这种临时办法,只会增加不满情绪,推迟问题爆发.那些在法国没有亲戚,如西班牙裔或北非犹太人黑脚们,他们一无所有,因而他们的住房问题是最迫切的.60年代初,法国一直为这个问题大伤脑筋.申请廉租房的黑脚越来越多,住房困难者的抱怨也越来越多.1962年夏,政府征用假期中的寄宿学校、废弃的仓库或军营或无家具的小酒店来安排这些人.、天主教救济会、新教会、犹太基金组织等纷纷行动起来为黑脚们提供帮助.但这些“解决方案”都属于权宜之计或慈善之举,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一些人不得不长期租住在不宜居的房子里.总之,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解决黑脚们的安置.[……],政府绝不能让回归移民在城市边缘形成贫民窟.

政府最初的目标是避免黑脚们在法国的部分地区过度集中居住,但目标并没有实现.在法国南部,包括法国地中海周边,聚集了大部分的黑脚.紧随其后的是巴黎地区、罗纳河地区和伊泽尔省.黑脚人口这种地理分布呈现出两个明显的人口流动趋势:第一,黑脚们比较看重居住区的气候条件.在回归的黑脚中,有法国人、西班牙人、马耳他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北非犹太人,该群体集中了北非沿海的各国人,但他们的根却不在法国.他们渴望定居在“蓝色海洋”旁,或是为躲避严冬;第二,黑脚喜欢定居在高增长的地区,如法兰西岛、罗纳-阿尔卑斯地区以及其它南部大城市如马赛、尼斯、蒙彼利埃、佩皮尼昂、土伦等.黑脚的到来恰逢二战后法国经济繁荣三十年,彼时的年增长率直到1965年都在6%以上.他们得以从中分一杯羹.

很难说在马赛安家落户的回归移民有什么特别成功之处.在黑脚回归之时,法国经济,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一般并不接纳他们.回归的工匠、小商贩、低级职员、农民等黑脚“侵入”的是一个正在巨变的法国,一个正在经历农村人口外流、产业化以及大型商业超市初现的法国.最初,当局给他们提供金钱、物质帮助或工作,但却无法平息黑脚们的愤怒.这些一无所有的人只能在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打工谋生.不过以医生、兽医、牙医、律师、公证员为职业的黑脚们显然生活得不错.但在农业领域的黑脚却不那么顺利,除了在科西嘉岛的葡萄园和柑橘园或者蓝色海岸的苗圃业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外,其它地方均以失败收场.黑脚们在政府部门或农商会鼓励下,接手进城务工的农民所放弃的农场,在付出了高昂代价的之后,土地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收入,黑脚们或陷入困境或破产.进政府做公务员是一个特例.政府给他们提供了职位较低的岗位或让其在地方机构转行从事公共服务业,如60年代的许多学生都会记得,阿尔及利亚医院护士去学校做了校医院护士.不过音乐、电影和演艺人员成功的案例却不胜枚举.北非犹太人以他们的幽默特性称霸喜剧界,尽管很多人对其不感冒.移民回归终归还是得到了法兰西共和国的补偿,但一些人似乎不领情. 1970年,参议院为黑脚们提供了260亿法郎的援助和拨款.1970年、1974年和1978年的赔偿法案,共提供了近290亿法郎的赔偿,这是在戴高乐总统后,在吉斯卡尔治下,黑脚们争取到的利益.总之,黑脚没有“任何”的失去,与此同时,法国获得了大批一心想融入法国的公民.由此,皆大欢喜.

据法国民意调查所(IFOP)的一项调查表明,截止到2012年,在法国的黑脚及其后代共有320万人.[ ?Le vote pied-noir 50 ans apr&egre;s les accords d’Evian?,?Centre de recherches politiques de Sciences Politique, janvier 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ifopelections.fr/component/article/?eid等于430] 而当年留在阿尔及利亚的黑脚数量约为20万人.阿尔及利亚独立后于1963年颁布实施阿尔及利亚国籍法,但应者寥寥,截止1963年10月1日,共有16名法国人获得阿尔及利亚国籍,其中8人是当年留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黑脚),此后媒体常常提及黑脚,但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的黑脚们很快被人淡忘.

政府原本估计回归的70多万人中有20-30万移民是临时回到法国,法国政府当时称之为“度假者”.尽管成立了国家回归移民秘书处和北非社会事务局,但面对如此多的黑脚的到来,政府的应对依然显得不足.有些黑脚还受到法国反战人士的厌恶和责难.不过,除来自科西嘉岛的黑脚外,其他黑脚们在安家上得到了政府一定的帮助.(科西嘉要自己负责安置科西嘉民族主义黑脚).移民部拨付给每个回归移民为期12个月的生活津贴,从抵达法国之日算起. 移民回归给法国带来了住房的需求,一批新城拔地而起,如1966年新建的普罗旺斯卡努镇(Carnoux-en-Provence).还有部分地区如法兰西岛,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地区给予回归移民一定的“关照措施”,如把当地30%的廉租房专门留给黑脚等.法国巴黎郊区的萨尔塞勒(Sarcelles)的大型住宅区也接受了相当的黑脚来到巴黎定居.

当然政府也有应对严重失策的地方,如在1962年7月5日阿尔及利亚独立后,法国当局把所有的档案交给新阿尔及利亚政府.这意味着黑脚们无法获得他们的出生证明和婚姻状况等文件.有些人发现很难证明自己的法国国籍.对这一不当做法,法国政府终于在1967年至1972年间决定派遣一个代表团前往阿尔及利亚,对登记档案进行缩微拍照.但是三分之一的文件没有缩拍,这些问题一直贻害至今.

一般来说,黑脚们觉得法国不欢迎他们的到来.尽管黑脚们在1944年法国非洲军的占比达到25%,而且付出的牺牲最大(8000人战死).但回归后还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界谩骂,包括左翼还讽刺他们为奸商定居者.1962年夏,绝望和贫困的黑脚们乘坐着超载的船到达在马赛港时,迎接他们的是码头工人们带有仇视性的标语.许多人的行李被码头工人浸入海水中.至今仍有很多人把马赛市的脏、乱、差归结为大批黑脚们的到来(大多黑脚回归法国后的确留在了马赛),而更多人则将其视为是未来工作岗位、社会福利的抢夺者,法国社会秩序的破坏者,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殖民失败的罪魁祸首.

一些政治家还公开发表了一些偏见,如马赛市长,社会主义者加斯东·德费尔,作为“欢迎移民回归委员会”负责人,居然在1962年7月宣称:“马赛已有15万多余的居民,黑脚们还是去别处重新适应.”[ Jean-Jacques Jordi, ?L´Arrivée des pieds-noirs?, article du journal régional?le Ri, mars 2012.]

但阿尔及利亚法国人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黑脚身份,他们必须融入一个敌视他们的法国,必须融入敌视他们法国本土.在受到苦涩的欢迎后,黑脚们社会融合极为快速,法国政府之前的担心被事实证明是多余的.在阿尔及利亚时,绝大多数黑脚属于工人阶级或中产阶级社区,其中的城市人口占比85%,包括低级职员、工匠和商人,很少有教育水平超过小学的人,拥有土地的农民只有5%,非常富裕者屈指可数.他们的回归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特别是普罗旺斯和朗格多克-鲁西荣(Languedoc- Roussillon)地区的经济繁荣.此前死气沉沉的一些城镇(特别是蒙彼利埃、佩皮尼昂、尼斯、马赛,)经历过这突如其来的刺激,经济也变得生机勃勃起来.只有在科西嘉岛从事农业的黑脚们的融合最为困难.在阿尔及利亚法国人返回后的融合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几个主要从事媒体和娱乐的回归移民,他们或是自己主动或是遵从导演的“建议”,采用化名来掩盖自己的真实姓氏,因为他们的真名有点“异国情调”.采用这种做法的主要是犹太人和西班牙人,典型的例子是作家和记者让·丹尼尔(Jean Daniel,真名Jean Daniel Bensa?d)或女演员佛朗索瓦兹·法比安(Fran?oise Fabian,真名Mich&egre;le Cortes de Leone y Fabianera).这是从心理上抗拒黑脚身份,但又不得不身为黑脚一份子的典型做法.

四、黑脚的历史使命

开疆辟土或去国外殖民或通商是欧洲近代史的主基调,每一个法国人对此已经是习以为常,如今一些世界性的大国依旧在重复着这样的行为,只不过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变化而在方法和手段上有所调整和侧重(如不再注重领土的占有,侧重于经济上的全球化以及软实力的扩张).法国囿于自身的地缘优势,历来把地中海沿岸国家当成是自己的后花园,并一直依托这种地缘优势来追求自己的大国梦想,黑脚只不过是早期以占据土地为手段追求自己大国梦想的实践者.对法国而言,黑脚们被驱逐意味着大地中海梦想的失败.对他们的回归,法国人无法感到高兴,除了无奈,更多的是愤愤不已.因为在法国人心目中,他们的殖民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殖民,他们已经做得足够好.如1843年,圣西门主义者普鲁斯贝·昂方丹(?Prosper Enfantin)在描述法国殖民相比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的特殊性时这样说道:

它不残酷压榨或灭族,也不奴役他们,而是提高他们的文明与共生合作的意识,我们一直是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最有毅力坚持这样做的人[……].我认为我们的殖民和其他人的殖民的内容是不同的[……]如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央格鲁撒克逊屠杀印第安人的殖民,西班牙语或葡萄牙人在哥伦布和达伽马之后蹂躏东、西印度洋群岛的殖民.[ Prosper Enfantin, P. Bertrand, Colonisation de l´Algérie, 1843, p.?32-33.]

带着这种道德优越感在阿尔及利亚殖民一个多世纪的黑脚们,自然非常不甘心被驱逐.因此他们屡屡抗拒法国政府的妥协方案,在坚决与阿尔及利亚穆斯林族群暴力抗争的同时,也准备推翻戴高乐政府.

对于黑脚们而言,法国和阿尔及利亚根本就是一个国家,二者都是他们的祖国.例如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著名作家加缪,他在阿尔及利亚度过了青年时期,他的阿尔及利亚和法国的双重身份一直让他对两方都有保持忠诚的意愿,两边的牵扯让他对自己的身份无法清晰定位,可以说,他是百万“黑脚”中的典型代表.他于1942年写就的《局外人》一书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一种感触.阿尔及利亚战争初始,加缪一边支持阿尔及利亚的民族主义运动,一边又希望建立一个“阿尔及利亚-法国联盟国家”,以便实现双方和解,各个族群平等,以便施行经济改革来提高阿尔及利亚人的生活水平.他的这种折中主义和改良主义立场受到了反对殖民的著名作家萨特的抨击.包括加缪在内的每一位黑脚都处在法国历史学家及“黑脚”问题研究专家让-雅克·尧尔迪(Jean-Jacques Jordi)所说的“两难局面”之中,面对黑脚团体与穆斯林团体之间愈演愈烈的暴力,最终加缪选择了沉默.如今我们回头看那一段时间的历史,会清晰地发现彼时法国的种种社会分裂(尤其是舆论上的分裂,以加缪和萨特的公开论战为)和法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各种政策之间的冲突.

法国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在黑脚大规模回归法国45年后,对法国大地中海梦想的这次重大挫折仍心有不甘,对黑脚回归的经历仍满怀歉疚.他说:

欧洲需要一个大地中海梦想.东方曾是整个欧洲的梦想,曾让无数欧洲君主和法国国王念念不忘.它引领波拿巴来到埃及、拿破仑三世来到阿尔及利亚、利奥泰(Lyautey)来到摩洛哥.但随着东方梦的破灭,地中海梦也变得岌岌可危.地中海梦想不是一个(实现)征服的梦想,也不是一个(创造)文明的梦想.不要再抹黑(我们的)过去.西方曾因傲慢和无知而长期作恶,犯了许多罪行,导致了许多的不公.但大多数南下的人既非洪水猛兽,也非剥削者.他们致力于修建公路、桥梁、学校和医院,去开垦荒地,去从事教育和医疗.以我们价值观来看,殖民应受到指责.但我们必须尊重这些人,他们带着真诚去实现自己信奉的文明的理想.[……] 从定居点回来的人都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留给他们的只有对青春的回忆和永不淡化的眷念.我想说,法国最亏欠的就是他们.[……]要践行一项文明政策,我们绕不过地中海.地中海的一切曾是那么的伟大,无论是与罪行,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平凡,共和国的商贸活动曾照亮了地中海艺术和思想的天空,地中海地区高高矗立的人类的杰作让人坚信:有人类就有梦想,梦想不会枯竭.只需众志成城,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Nicolas Sarkozy, 7 février 2007,?meeting de Toulon, dans?Sarkozy.fr, paru 7 février 2007.]

上述的概括不仅是对这个群体的一种历史定位,也是对其历史贡献的一种肯定:黑脚是法国大地中海梦想的承载者和实践者.这样一个群体,尽管其本身对法国地中海梦想或有着集体无意识,但一百多年来,他们事实上一直在维系着法国的大国梦想和大国尊严.黑脚从阿尔及利亚的溃退,让法国社会整体陷入到分裂和自责之中.责任需要人承担,不满情绪需要释放,戴高乐政府随后也就成了必然,尽管当时法国的经济增长率令人骄傲.全民族反省的结果促使法国人此后更加注重欧洲本身,随后欧盟以及欧元区的形成与法国这次地中海梦断不无关系,更换一种实现地中海梦想的方式如经济全球化得到了法国人的积极响应.

五、结语

在上述章节中,对黑脚一词的词源和所指从词典定义、民间传说、社会学研究、历史学家观点等多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认为黑脚指的是阿尔及利亚法国人(部分是欧裔),它包括但不仅仅指的是阿尔及利亚战争前后回归法国的移民,它还包括战后留在阿尔及利亚的20万黑脚.具体回归的黑脚人数,本文最终采用了以事实为依据的历史学家的观点来确定回归移民的总人数.也即大规模的回归移民由三个群体组成,1、阿尔及利亚欧裔回归移民约80 万,他们是黑脚的主体;2、阿尔及利亚犹太裔回归移民约为约11万人,部分也可称为黑脚;3、法籍穆斯林回归移民约14万人.三个族群的回归移民共计约105万人,相比费加罗报报道的黑脚人数70-80万人,多出了25-30万人.据此可以得出结论,法国人认可的是拉鲁斯词典对于黑脚的定义,也即黑脚只是指欧裔阿尔及利亚法国人,不包括穆斯林和犹太人.战争前后回归的黑脚加上留在阿尔及利亚的黑脚合计100万左右,与前言部分的描述吻合.

从黑脚一词大规模使用的时间、范围和回归移民本身对其认可的态度来看,可以找到的其中的客观原因有两个:1、便于区分“阿尔及利亚法国人”(黑脚)和“法国法国人”;2、便于区分回归移民中的阿尔及利亚法国人(黑脚)、阿尔及利亚穆斯林、阿尔及利亚犹太人.而大规模使用该词的主观原因有三个:1、表示黑脚们对自己特殊身份的认同;2、出于对曾经的法国阿尔及利亚的怀念;3、要以“黑脚”身份为共同的旗帜而团结起来(诸如有些犹太人改变自己的姓名使用假名来融入黑脚群体,尽管自身并不认同).

从现今回溯,黑脚们在阿尔及利亚一百多年的殖民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是清晰可见的,且是不容忽视的.按照尼古拉·萨科齐的说法,他们是一群实践法兰西地中海梦想的先行者,是法国大国梦想的承担者.这个梦想是扎根于法兰西民族灵魂中的一种情愫或者源自于法国人几个世纪以来的“殖民地多则国强,殖民地少则国弱”这么一种“殖民地观念”.[ 房建国:《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政策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第94页.]在这种梦想的支配下,法国才做出了不惜八年战争的代价,但最终事与愿违,黑脚们被迫大规模回归法国.这种回归是法国地中海梦想的一次中断,它促使法国进行深刻反思,促使其更加重视欧洲本身的融合、更加重视以全球化方式代替殖民来延续大地中海梦想.各色回归的族群如犹太人、阿尔及利亚穆斯林等成功且快速地融入法国,给了法国人以极大的信心,促使他们敞开怀抱接受前法国地中海殖民地的移民.或许,这在法国看来是一种延续往日大地中海梦想的方式.此后几十年里,移民数量不断攀升,如穆斯林很快便占法国总人口的10%以上.

进入21世纪以来,法国境内频繁的难民危机和恐怖袭击让相当一部分法国人在痛定思痛之后形成一个广泛的共识:“法国人优先”.随后,主张这一理念的法国极右翼政党民族阵线领导人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在总统候选人大选中脱颖而出.这种政治局面说明,执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靠开放移民维系地中海梦想的做法遭到了法国人广泛的质疑.勒庞的这个主张击碎的不仅是法国多年来的大欧罗巴梦想,也包括曾经的大地中海梦想.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林)

“绿色经济”背景下法国电力集团融资 模式转型研究

白琰媛

【摘 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在全球范围内,能源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作为法国最大的国有电力企业——法国电力集团紧握绿色转型的发展机遇,为法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借助于定性定量混合研究的方法,通过梳理CAP2030战略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法国电力面临的融资压力,研究新形势下集团的融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法国电力集团建立的内外源动态融资体系以及法国政府在立法、资金和理念推广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对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Résumé]Dans un contexte o&ugre; la transition énergétique s’&egre;re irréversible, Electricité De France, premier producteur et fournisseur d´électricité en France, profite des opportunités pour foriser les économies d’énergie fran?aises. Dans l’article présent, en passant en revue la stratégie baptisée CAP2030 qui porte l’ambition du Groupe et ses défis financiers affrontés, nous nous concentrerons sur les essais du Groupe et du gouvernement &agre; la recherche du nouveau financement écologique, dans le bon espoir de tirer des le?ons du mod&egre;le pour la transition énergétique des entreprises chinoises.

【关键词】法国电力集团 能源转型 绿色融资 绿色经济[

【项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WUT:项目编号2018VI026)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法国开始大力发展核电技术,到2009年,核电发电量已占全国电力供应的76%.虽然法国是核电大国,但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危机后,法国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其能源结构.2015年8月,法国第一部针对能源转型的法案——《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案》[ 2015年8月,法国政府通过的《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案》是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以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能源独立和能源安全为目标.《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案》共8章215条,分别为“序言—挑战”、“第一章目标”、“第二章建筑用能改造”、“第三章发展清洁交通”、“第四章反对浪费,发展循环经济”、“第五章发展可再生能源”、“第六章加强核安全和信息透明度”、“第七章精简可再生能源审批程序”、“第八章促进公众参与”http://www.driea.ile-de-france.developpement-durable.gouv.fr/la-transition-energetique-l-assemblee-nationale-a-a4632.html](La loi relative &agre; la transition énergétique pour la croissance verte)出台,至此,法国开启了从严重依赖核电到能源多元化的转型历程.谈到法国能源,我们无法绕开被称为“共和国之子”的法国电力集团[ 法国电力集团(Electricité de France)是企业集团,法国电力公司仅限于法国电力集团在法国本土的业务.下文未专门指明处,法国电力公司、法电、EDF或集团均指整个法国电力集团.].作为法国最大的国有电力企业、欧洲最大的能源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核电运营商,法国电力集团的业务板块涵盖发、输、配电各个环节、天然气供给以及其他能源服务,几乎掌控法国全国的电力供应.要实现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绿色转型是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绿色管理为保障,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法国电力集团的参与首当其冲.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法国电力的研究仅停留在集团的历史与现状、股权结构、政企关系等方面,鲜有学者关注集团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梳理法国电力集团战略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集团面临的融资压力,研究集团的融资策略和法国政府的保障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

一、发展战略及融资需求

1.1 发展战略

为了打造成为注重经济效率与环保责任的低碳电力企业,2015年,法国电力集团推出了一份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CAP2030,明确了三个优先发展的方向:其一,推广智能电网产业模式,适应新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其二,低碳发电,平衡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维护升级在用核电站,研发更安全的新核能技术,并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此同时,“核能安全”继续占据重要位置[ 法国政府和法电在核电站运营初始阶段就考虑到如何保护核电设施免遭人为活动所造成的外部风险,包括恶意行为或针对核电设施的恐怖行为.自2015年巴黎遭遇恐袭后,法电在国家反恐框架下启动了更高等级的核设施保安措施.];其三,致力于国际扩张,继续保持法国电力集团在欧洲电力市场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加强欧洲经济的竞争力和低碳化,尤其重视在新兴国家拓展业务.

1.2 融资需求

法电的能源结构转型能否顺利进行与集团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笔者根据法国电力集团2014-2017年财务报表相关数据的整理以及通过文献和新闻等相关检索,对法国电力投资估算、自由资金估算以及资金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法国电力集团要实现绿色转型具有强烈的融资需求.

其一,法国电力投资估算.2014-2017年,法国电力集团投资于核电站升级改造的费用年均超过56.94亿欧元,经费投入年增长率保持在2%左右;海外项目投资经费年均超过19.35亿欧元.总投资情况如图1[ 资料来源:根据2014-2017年法国电力集团公开的财务报表整理计算.以下不再单独标注.网站:https://www.edf.fr.]所示.

图1

其二,法国电力自由资金估算情况.法国电力的自由资金主要是税后利润和折旧.笔者认为,受经济发展环境和企业战略方向的调整影响,法电的盈利能力总体趋于稳定,但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隐忧.一方面,如图2集团2014—201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所示,

图2

从2014年营业收入733.83亿欧元、净利润37.73亿欧元到2017年总收入696.32亿欧元、净利32.89亿欧元,集团的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滑,净利润也略有浮动.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法电自2014年以来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EBIT主要用来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EBITDA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产生流的能力.计算公式:息税前利润(EBIT)等于净销售额 - 营业费用;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等于息税前利润(EBIT)+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息税前利润(EBIT)也出现上下波动.

图3

其三,法国电力资金需求情况.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等于负债总额/总资产x100%.]高,财务风险也相对较高.如笔者整理的世界著名电力企业2015年资产负债率图表(图4)所示,法国电力2015年的净债务高达370亿欧元,远超其190亿欧元的市值;资产负债率达到87.5%,超出世界平均水平79.85%.

图4

通过上述对法国电力投资估算、自由资金估算以及资金需求情况的研究,笔者认为,法国电力集团自由资金总占比不高,需要通过融资手段弥补巨额的资金缺口.

二、融资方式

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鉴于法国电力的盈利和债务状况,单靠集团不可能负担起企业能源转型需要的巨额经费,为此,法国政府与电力集团都尝试着绿色融资的积极探索.

2.1集团的融资来源

结合2014-2017年集团公开的财务报表数据,笔者研究发现,现阶段法国电力集团主要的资金来源包括创新能力融资、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以及国际项目融资.其中,创新能力融资是“绿色转型”中开拓的新型融资方式.

第一,创新能力融资.作为一家集发、输、配电为一体的国企巨头,法国电力希望通过提升一体化电力全行业业务链的技术能力,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世界上很多区域,法国电力都设置了研发中心,通过三个位于法国本土以及七个海外的研发中心,开展本土化及国际化的科研任务.集团每年投入5.6亿欧元用以技术研究,其中,70%的研发经费用于核电、新能源、客户端数据化、大数据等应用研究;30%用于探索性前沿科技的研究.集团借助内部技术的创新与尖端技术的推广,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开拓国内外市场,为集团募集更多的运营资金.

第二,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主要来自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流,在数量上等于净利润加上折旧摊销后减去股利.企业内源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自筹、折旧、留存收益和内部集资等.].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集团进行了资产的折旧和摊销会计处理.具体数据如图5所示,2014年度,折旧和摊销金额总计79.4亿欧元,2015年度攀升到90.09亿欧元,净增10.69亿欧元;2016年79.66亿欧元;2017年85.37亿欧元.可见,出于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在符合会计政策和税法要求的情况下,法电对旗下资产进行了大量折旧和摊销处理,从而获得融资以消化部分资金压力.

图5

第三,股权融资.2005年法国电力集团通过整体上市加一定的员工持股实践了混合所有制.新形势下,集团在保持国有控股不低于70%的前提下不断并购重组.从图6股权结构对比情况可知,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政府减持了1.7%的股份,员工以及个人所持股份份额增加到4.48%.

通过笔者整理出的集团转让股权削减债务的案例(表1)以及股权投资获得的收益情况(图7),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股权投资收入同比增长7.26%,2016年较2015年增长13.5%,2017年增长60.55%.可见,股权融资是法电现阶段获得融资资本的有效手段.

图6

表1

时间转让方项目名词融资方式受让方金额

(万欧元)

2014年法国电力集团下属的新能源公司英国 Clover风电项目转让80%股权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114

2016年法国电力集团法国电力运输公司(RTE)出售49.9%股权法国发展银行和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8.45

图7

第四,债券融资.在相关法律与政策支持下,早在2010年,法国电力就已启动总额10亿英镑、年息5.125%的40年期债券的发行工作;2016年10月,集团新能源公司再次发行总额17.5亿欧元、10年期的绿色债券.债券的发行为法电顺利融资提供了保障.

第五,国际项目融资.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法国电力集团在海外业务模式上常与政府、国有企业合作以保证项目顺利融资.2015年,中广核集团宣布为法国电力集团在英国的欣克利角项目注入资金40亿英镑;2017年法国电力集团新能源公司(EDF Energies?Nouvelles)和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位于巴西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合作项目获得巴西开发银行1.63亿美元的项目融资.2018年1月,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之际,法国电力集团与海南三亚市政府、河南灵宝市政府分别签署了为期30年的能源服务领域合同,此举标志着集团全球战略进一步提档加速.

根据上述集团融资方式的分析,目前法国电力集团的融资现状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以留存收益、固定资产折旧为主的内源融资;以债券、股权转让、国际项目为主的外融融资.

2.2 政府的保障措施

为实现能源转型的伟大目标,除了法国电力集团内部的资金保障以外,法国政府的态度更为重要.作为集团最大股东,法国政府积极行动,借助豁免分红、增资资本重组等方式帮其度过难关,同时予以法治、资金和理念等方面的保障,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地绿色经济发展大环境,鼓励政府公共部门、私营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个人参与“绿色融资”,力图为法电等绿色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希望以此配合国内结构性改革,为法国经济增添新亮点.法国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政策:

第一,提供执法保障.2015年,法国颁布的《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案》对促进其国内绿色发展、提高能源安全提供了法治保障.一是该法案第七卷对执法程序的简化和清晰化作出了规定,旨在实现效率与竞争的双赢,澄清经济和税收框架以确保投资[ 该决议是指法案第七卷.具体措施包括简化办事程序,缩短上诉或申诉的期限和限制,明确经营者的责任促进沿海地区的连接,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在领土内的展开;规范电力及天然气的市场和,其目标在于保持法国电力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明确税率以保护所有消费者的利益.].二是法案第八卷授予了市民、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家总体行动权力,建立新的全社会所有行动者行动框架[ 该决议是指法案第八卷.具体规定包括建立能源支票制度以帮助低收入人群来支付他们的能源消费; 低碳预算和低碳国家战略,改善国家以减缓气候变化为基础的碳政策;设定多年度规划,以定义5年以上能源目标;开展工业生产的动态管理;更好地组织和优化领土内的能源管理; 建立新的全社会所有行动者行动框架; 积极推动海外领土成 就卓越环境的机会.].

第二,提供资金保障.为了增加能源转型的可操作性,《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案》明确提出了资金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专项基金、绿色债券融资的资金保障渠道,规定了资金数量、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方式.具体举措如下:一是实施“能源转型补贴”(Reconnu garant de l’environnement).法案第二卷明确为提供工程的资金便利,改善第三方资金条款;第五卷增加了新的支持可再生能源条款,明确使电力市场的直接销售成为可能,并可享受国家津贴[ 该决议是指法案Article L225-102-1,详见*:https://www.legifrance.gouv.fr/affichCodeArticle.do?cidTexte等于LEGITEXT000005634379&idArticle等于LEGIARTI000031066096&dateTexte等于&categorieLien等于id. ].二是落实减税政策、推进绿色税制建设.一方面,实施税收优惠,包括增加所得税减免、提高能源替代税收抵免比例等[ 该决议是指法案Article 199 terdecies-0 A和Article 885-0 V bis.].另一方面,设置二氧化碳排放税,针对所有的以“碳”为原材料的产品进行征税.三是政府提供低息贷款.由法国国家投资银行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者提供贷款,贷款总额每年达8亿欧元.四是成立专项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地方公共部门组织的项目,包括建筑用能改造、清洁交通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五是发行绿色债券.2015年,法国开发署发行了10亿欧元的10年期“气候债券”;2017年1月,法国首次面向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发行了总额70亿欧元、22年期的主权绿色债券.六是实施差别电价[ 田丹宇:《法国绿色增长与能源转型的法治保障》,《中国能源》,2018年1月,34页.].为提高能源系统的稳定性,《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案》提出使用新的电价计算方式—“能源支票”制度.对常年具有稳定和预期用电量的重点电力消费企业,由于其对稳定国家电网具有贡献,能享受到优惠电价.

第三,推广相关理念.一是政府非常注重环保的宣传与教育,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义务教育大纲,并与学校的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大型的宣传活动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二是通过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积极宣传与引导,使普通储户充分理解融资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加强民众监督的基础.

三、对我国电力企业绿色经济发展的启示

我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参与、贡献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以及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框架,但我国电力企业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同样面临着融资挑战.法国电力集团在绿色经济形势下融资策略中的转型,为构建符合我国电力企业绿色经济发展特点的融资体系提供了丰富案例和实践经验.

一方面,对于我国电力企业而言,通过构建符合集团发展要求的融资管理体制和融资模式,积极拓展内部资金来源,创新外部融资方式,努力突破目前的融资瓶颈以满足集团的资金需求.从长期看,内部资金来源将是集团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集团必须根据长期发展战略,及时调整融资策略,持续深入挖掘内部融资潜力,实现集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政府而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国通过开展国内立法,为马克龙总统在波恩气候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3次缔约方大会(COP 23)2017年11月6日在德国波恩开幕.参与本届气候大会的国际社会代表纷纷呼吁加快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展现其气候领导力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为法国电力集团顺利获得外部融资提供了执法、资金和理念保障.我国政府则可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给电力企业提供保障:第一,加快我国绿色金融法律体系的构建,明确金融行业的环境法律责任,建立完善的环境准入机制,引导资本市场更多向绿色产业倾斜.第二,加大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倾斜,制定绿色财政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政府部门要通过确立发展规划和目标来引导、促使各方形成统一预期,引导各方投资顺利进入;通过利益补偿等机制来激励,不仅要加大对非绿色投资和消费行为的处罚力度,还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行政奖励及示范等多种形式,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多角度进行绿色发展的投融资激励,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收益,降低绿色项目投融资的成本[ 田慧芳:《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基于欧美国家的经验分析》,《国际经济合作》, 2016年11月,25页.].第三,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鼓励更多商业银行加入,将贷款向绿色生产、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企业倾斜.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专项基金,为银行提供融资担保,并对企业提供相关联的补贴和贴息.第四,全民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培育机构投资者和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加强绿色人才储备建设,以及开展绿色消费普及教育等等.

结语

笔者通过研究法国电力集团在“绿色经济”背景下的融资模式转型,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电力项目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绿色发电的发展建设趋势和发展要求,电力企业与政府部门都应积极作为,电力企业应该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优的融资策略,并对融资策略进行动态调整;政府也应发挥其在法律规范、组织保障及发展融资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调动各种资源发挥各方面力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以解决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认真研究西方国家优秀电力企业绿色转型中的融资状况,汲取有益经验与启示,对于我们更好地推动电力企业能源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王林)

探析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之缘起

阚四进

【摘 要】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源远流长,许多思想先贤为欧洲联合奠定了思想根基.一战后泛欧运动兴起,白里安在国际联盟倡议成立具有联盟性质的机构,标志着欧洲联合思想上升为法国政治家的执政理念.二战后法国开始寻求新的欧洲联合的实践,军事上与英国签署《敦刻尔克协议》,经济上与西欧国家签署金融合作协议.皮杜尔、舒曼等政治家更为积极地推动欧洲联合.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几经酝酿,最终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欧洲一体化道路.

[Résumé]La France joue le role du moteur dans le processus de l’intégration européenne. La formation de la politique de l’intégration européenne de France a trersé une longue histoire. L’idée européenne remonte &agre; l’Antiquité, des penseurs fran?ais ont jeté les bases idéologiques de l’unification. Avec l’émergence du mouvement paneuropéen apr&egre;s la Premi&egre;re Guerre Mondiale, Briand a proposé devant la Société des Nations de créer une sorte de lien fédéral, qui indique que l’idéologie de l’unification ont incarné la conviction des hommes politiques fran?ais. Apr&egre;s la Deuxi&egre;me Guerre Mondiale, la France a mis des nouvelles pratiques de l’unification, qui a signé le Protocole de Dunkerque ec l’Angleterre et des accords financiers ec des pays d’Europe occidentale. Bidault, Schuman et d’autres politiciens ont fait ancer plus activement l’européanisation. La politique de l’intégration européenne de France a été con?ue &agre; maintes reprises et posé finalement une nouvelle voie de la construction européenne.

【关键词】法国 欧洲一体化政策 缘起

【项目】本文系外交学院“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成果(31620132YKD0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在法国对外政策中始终处于“绝对优先”的位置.1950年,法国公布《舒曼计划》,标志着其欧洲一体化政策正式确立.法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从《舒曼计划》到欧洲煤钢联营的成立,再到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欧洲货币体系的实现,以及建设欧洲单一市场和成立欧盟等,法国对一体化建设的贡献至为重大,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确立经历了从思想启蒙到纳入执政理念,并逐步付诸实现的漫长历史过程.本文通过回溯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历史缘起,分析其确立的历史背景,旨在对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加深认识.

一、法国先贤的欧洲联合思想

(一)古代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

虽然欧洲一体化在二战后才真正付诸现实,但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却源远流长,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欧洲联合这一“具有革新性的反思”做出了贡献,并将其融入法兰西特色.

早在814年,统一了大半个欧洲的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去世,欧洲大陆分裂为多个小的主权国家,此后“欧洲”的观念产生.一些思想先驱开始将国家的产生视为导致君主间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因素.1300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Philippe IV)的法律顾问、外交家皮埃尔?杜布瓦(Pierre Dubois)在《论战争和诉讼的减少》中建议成立由欧洲君主和城邦组成的“独立且中立的机构”,调节国家间关系,实施仲裁程序.该机构明显带有邦联制特点,根据杜布瓦的设想,各个王国都保持其独立性,但国家间的争端应交由教会仲裁,教皇是最高仲裁者.这一建议虽具有首创性,但受时代影响带有明显的基督教特征.然而,不以武力而是依靠建立在欧洲秩序上的仲裁已被视为协调国家关系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巨大的历史进步.

17世纪,欧洲国家的冲突增多,对欧洲联合的讨论又涌现出来.1623年,法国修道士埃默里克·克鲁塞(Emeric Crucé)建议成立由国家元首任命的大使组成的“常设议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争端.他强调的“为所有人建立持久和平和商业自由的方式”体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普世主义特点.他宣扬和平,淡化人与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强调人类的共性,尤其难能可贵.此外,克鲁塞将商业贸易视为避免战争、实现持久和平的重要矢量,这是与后来的欧洲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

1638年,法国政治家叙利(Maximilien de Béthune Sully)在《回忆录》和《亨利四世的大设想》中提出,按照古希腊城邦国家模式建立一个“安菲托利克联盟”.此后,他又提出建立具有仲裁职能的“欧洲议会”,各国应服从“欧洲议会”的决议和命令[ Gérard SOULIER. L’Europe, Histoire,civilisation,institutions. Pairs?: Armand Colin, 1994, p.238.] ,这意味着国家主权的让渡,由此提出了欧洲联合与超国家性的问题.

(二)近代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

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法国先贤们在继承前人思想遗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奠定了欧洲联合思想的基石.1713年,法国圣-皮埃尔神甫(Saint-Pierre)在《争取永久和平方案》中最早提出建立“欧洲联合体”的设想,这个联合体具有立法权和裁定国家争端的常设议会.当违背或破坏议会制定的法规时,将以武力方式进行干预,以维护联合体的权威.这正是20世纪成立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概念基础.圣-皮埃尔神甫认为,欧洲社会的“自然状态”将使统治者们认识到,唯有联合才是保证利益的最佳选择.这一建议虽然因缺乏现实性而备受批评,但它对如何协调国家间关系提出了有益的思考.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则继承了圣-皮埃尔的联合思想,他在《永恒和平方案的批判》中对圣-皮埃尔的欧洲联合思想予以批判和补充,对君主能否同意放弃部分主权表现出谨慎的态度.卢梭强调:“今天已经不再有法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也就是说,现在只有欧洲人”[ 同上,235页.].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重视欧洲联合,强调欧洲国家的相互依存及其文化的一致性.与卢梭同时代的孟德斯鸠指出:“在欧洲,所有国家都相互需要”,“欧洲实际上是分裂为几个省的一个国家”[ 同上,238页.].

19世纪初,新的欧洲联合方案在法国再次兴盛.1814年拿破仑战败,欧洲国家为重建欧洲秩序召开维也纳会议.圣-西门(Saint-Simon)此时提出重建欧洲联合体的倡议,以此将欧洲人民团结起来,各国可以在联合体内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明显具有超国家的特征.尽管圣西门的建议未被采纳,但将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向前推进了,特别是对让-莫内(Jean Monnet)产生了启发.圣-西门认为应先实行共同经济政策,在各国政府之上建立由技术专家组成的欧洲议会,这些观点从后来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Marion GALLIARD. France-Europe: Politique européenne de la France de 1950 &agre; nos jours, Bruxelles?: Editions de Boeck Université, 2010, p.14.].

法国浪漫主义文豪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于1839年和1840年在莱茵河沿岸旅行时所作的笔记中提出:“法国和德国的结盟便是欧洲的组成.这会是英国和俄国的牵制,会是欧洲的得救,世界的和平.法国和德国分割开来,便是欧洲的解体”[ 【法】维克多·雨果:《雨果文集》“游记”卷,程曾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406页、426页.].雨果清晰地提出了以法德联合为基础,推进欧洲联合的设想.他还借用“美利坚合众国”的名字,提出欧洲联合的正式名称——“欧罗巴合众国”.1855年,雨果又提出发行“一种大陆的货币,建立在金属和信用的双重基础之上,以全欧洲的资本为支持,以两亿人口的自由活动作为动力,这样单一的货币将可以替代并吸收今天的种种荒谬的币种……货币是如此,其他一切事情也是如此,流通而统一”[ 【法】维克多·雨果:《雨果文集》“散文”卷,程曾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74页.],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欧元的设想.

此外,1863年,法国经济和社会学家蒲鲁东(Pierre Joseph Proudhon)在《论联邦的原则》中对联邦主义进行了讴歌,建议以契约为基础成立由小政治实体联合而成的欧洲联邦.

(三)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

19世纪后半期,特别是最后20多年间,欧洲国家的冲突愈加尖锐,民族主义乘势而上,但没能阻止法国人对欧洲联合的思考.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思想家欧内斯特·勒内(Ernest Renan)提出,和平只能在欧洲框架内实现.1882年,他在《国家是什么》一书中提出,国家应建立在“共同失忆”和“联合意愿”基础上.他预言:“民族国家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国家既已形成,而且行将结束,欧洲联盟或许是一种取代它们的方式”[ Marion GALLIARD. France-Europe: Politique européenne de la France de 1950 &agre; nos jours, Bruxelles?: Editions de Boeck Université, 2010, p.14.].这些主张虽富有远见,但没有引起当时政治家们足够的重视.

当时的法国思想家们不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仅仅将欧洲联合视作能为欧洲大陆带来和平的手段.在欧洲中心主义影响下,他们认为欧洲联合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欧洲大陆内部的和平.由于欧洲正处于当时国际体系的中心,因此,他们不需要考虑通过联合应对来自欧洲之外国家的挑战.

总的看,民族国家的概念自中世纪出现后,法国思想家们在对这一概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关于欧洲大陆联合的倡议.当然,仅仅几位法国思想家的思考,无法抵挡大多数人对国家至上观念的执着和热情.民族国家的观念远远要比欧洲联合的呼吁更加深入人心和令人信服.然而,对民族国家概念的认同强化,导致了欧洲大陆的分裂、对立和战争,欧洲的和平并未被稳固地构建起来.相反,在民族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的时代,欧洲联合的思想却在被战火蹂躏的欧洲大陆上重新体现出其重要价值.

二、欧洲联合纳入法国政治家的执政理念

(一)法国精英阶层支持泛欧运动

20世纪初,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俄国十月革命催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欧洲大陆四分五裂,无论经济、军事、金融、文化影响力、以及人口数量都遭受重创,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难以为继.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满目疮痍的欧洲失去世界霸主地位.美苏崛起,曾经的启蒙运动“发源地”、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摇篮”,以及曾在各大洲建立起广阔殖民地的欧洲被全面超越,欧洲国家切实感受到生存的危机.

1923年,康德霍夫-卡勒吉(Coudenhov-Kalergi)在《泛欧罗巴》一书中提出了创建“泛欧同盟”(Union paneuropéenne)的设想.他认为,欧洲的团结对避免被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府或被美国经济统治,维护欧洲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必不可少.此后,泛欧同盟在维也纳成立并在10多个国家设立分部.泛欧运动得到法国精英阶层的支持,尤其在法国非左派中表现突出.例如:知识界的保尔·瓦莱里(Paul Valéry)、保尔·克洛代尔(Paul Claudel)、儒勒·罗曼(Jules Romains)等,政界的阿里斯蒂德·白里安(Aristide Briand)、莱昂·勃鲁姆(Léon Blum)、约瑟夫·卡约(Joseph Cailloux)、爱德华·赫里欧(Edouard Herriot)等.

法国人对欧洲联合的思考逐渐产生重大变化,欧洲联合被赋予新的目标,由首先确保欧洲的和平转为首先确保欧洲的存在.这种变化从1920年地理学家阿尔伯特·杜芒容(Albert Dumangeon)的著作《欧洲的衰落》中明显反映出来.他指出,在欧洲人打成一团时,欧洲以外的国家却从中受益——战争未导致资源枯竭,却带来繁荣昌盛.一战使得1914年以前已经很强大的美国工业获得飞速发展,日本经济也从中受益.著名作家保尔·瓦莱里对欧洲的未来提出了疑问:“欧洲的未来会怎样?会成为亚洲的一个角落吗?或者欧洲仍然是欧洲,是世界上宝贵的一部分、地球上的珍珠、一个庞然大物的大脑?”[ Paul VALERY. Variétés 1 et 2(1924-1930). Pairs?: Gallimard, 1978, pp.12-24.] 可以明显地感到:“当欧洲统治世界的时候,只有为维护欧洲国家间的和平才提出统一的问题;当欧洲感到自己受到外部的威胁时,欧洲团结的必要性就显得更加明显了”[ 皮埃尔?热贝尔:《欧洲统一的理想与现实》,丁一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8页.].

在上述变化下,法国政治家逐渐将欧洲联合的思想纳入其执政理念.曾在一战前任政府总理的约瑟夫?卡约指出,欧洲国家开展经济合作似乎是重新建立被战争破坏的欧洲经济的唯一有效方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家阿纳托尔·德蒙齐(Anatole de Monzie)设想建立一个“莱茵河卡特尔”,以找到解决鲁尔区煤炭的国际性办法:德国提供煤炭,法国用它冶炼洛林地区的铁;这种生产上的统一将加强两国间的关系,成为维护法德和平的保证.爱德华·赫里欧则在《欧洲》一书中主张在国际联盟框架内建立一个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联盟[ 同上,31页.].

(二)白里安的欧洲联盟构想

法国政治家白里安是继赫里欧之后又一位思考欧洲联合的重要人物.“正是白里安首次试图把欧洲联合的辩论提升到政府政策的水平,因此在欧洲一体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赵怀普:《英国与欧洲一体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12页.].

白里安曾支持法国参加一战,主持过战时内阁,战后长期掌管外交事务,代表法国多次参加重大国际会议.作为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设计者,他曾试图将强加给德国的《凡尔赛条约》永久化,最终却被迫搁浅.1929年9月,白里安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联盟秋季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欧洲联合的演讲:“那些从地理上讲集合起来的人民之间,比如欧洲人民之间,应该有某种联邦式的联系”[ (皮埃尔?热贝尔,32-33)].白里安明确主张欧洲国家建立“某种联邦式联系”的倡议得到一些国家支持.

此后,白里安试图在政府层面推进对欧洲联合的讨论.他数次发表备忘录,特别是在1930年5月向各国政府发出《关于组织欧洲联盟体系》的备忘录中,明确了建立欧洲联盟的具体计划,确立了“经济服从政治、优先解决政治问题”的原则.白里安在备忘录中宣称:建立欧洲联盟既不会削弱各国主权,也不会减弱国联权威.这是欧洲第一份关于欧洲一体化建设的正式文件,标志着法国政府层面首次采纳了欧洲联合的思想.尽管备忘录在法国国内受到和社会党的反对,加之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而未能实现,但白里安成为第一位在国际上正式提出建立欧洲联合体的法国政治家.

虽然白里安的欧洲联盟构想相当模糊,未涉及成立超越关税壁垒的欧洲经济同盟的可能性,且白里安与赫里欧等法国政治家的主张相似,其欧洲联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法国本身的安全,特别是对于德国的遏制,但以白里安为代表的法国政治家们的表现仍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仅仅局限在几位圣哲先贤、知识精英或是理论家、思想家之间的探讨,而法国政治阶层对此却从未有过回应.一战后随着泛欧运动兴起,欧洲联合的思想在法国政治领导阶层中广泛传播和接纳,成为法国政治家们的执政理念.

(三)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的“西欧联邦”设想

虽然欧洲联合的思想不断发展,但未能阻止欧洲大陆再次陷入战火之中.二战爆发后,欧洲联合的思想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欧洲国家抵抗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运动中激发出更多的思考.这一时期,对欧洲联合的向往在法国抵抗运动的地下刊物中表现明显.《战斗报》、《抵抗》和《》分别于1942年和1943年提出战后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设想.1944年6月,法国支持欧洲联邦委员会在里昂成立,并且与其它国家的抵抗运动取得了联系.7月,该委员会与其它欧洲国家的代表发表了《欧洲抵抗运动声明》,强调只有建立欧洲联邦才能保证欧洲的自由与和平,应当组建欧洲政府、欧洲军队和欧洲法院.此时,联邦主义思潮在法国的抵抗运动中盛极一时.

二战期间,法国的抵抗运动组织由分散逐渐联合,成立了全国抵抗委员会.1943年6月,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全国抵抗运动,并同美英盟军合作,解放全法领土.随着1943年欧洲战场出现一系列有利转折,民族解放委员会开始思考欧洲的战后重建.委员会的外交事务委员莫里斯·德让(Maurice Dejean)在与比利时外交部长会谈中建议,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在战后联合起来,通过建立西欧经济军事联合体对抗德国[ Entretien Spaak-Dejean (6 mars 1942), Archives du minist&egre;re des Affaires étrang&egre;res, fonds Guerre 1939-45, Alger, CFLN-GPRE, 172, microfil,?pp.25-28.].

军需和武器装备委员让·莫内在1943年8月5日向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建议成立“联邦或欧洲实体,由它组织一个共同的经济统一体”,莫内认为“法国应该在欧洲大陆的联合中发挥发动机的作用,阻止苏联、美国和英国在欧洲的专制”[ Gérard BOSSUAT. Faire l’Europe sans défaire la France : 60 ans de politique d’unité européenne des gouvernements et des présidents de la République fran?aise (1943-2003). New York?: P.I.E.-Peter Lang, 2005, pp.31-32.],建议成立权力机构对欧洲钢铁工业、飞机制造业等重要行业统一管理.实际上,这是莫内的一份欧洲经济和政治重建方案.翌年,他在接受采访时又提出“由欧洲权力机构管理鲁尔地区的煤炭和钢铁,各国将主权移交至该机构并建立一个巨大的市场”,这可以说是舒曼计划的“雏形”.

委员会高级官员、装备委员勒内·梅耶(René Meyer)于1943年9月30日提交给戴高乐一份关于新欧洲的报告,提出成立包括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法国和莱茵河左岸地区在内的西欧联邦.“梅耶报告”的对德政策与戴高乐不谋而合,他们都希望战后的德国四分五裂,部分领土处于盟国控制下.当然,梅耶也立刻意识到这可能引发问题:“盟国是否愿意从政治上分裂德国?这是否对法国有利?法国的钢铁工业是否会反对这一主张?”[ 同上,32页.] 此外,梅耶还对西欧联邦的未来存在疑问:“应该朝着联邦制的超国家方向迈进呢?还是满足于一个类似关税同盟的组织呢?” 梅耶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却没给出答案.

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内部对欧洲联合的方式存在巨大争论.戴高乐认为欧洲大陆重新回到闭关自守的状态已经不太可能,但他和梅耶等委员一致反对与英国、德国联合,只倾向与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及德国的部分地区、意大利、瑞士和西班牙联合.而勒内·马西格利(Rene Massigli)和马若礼(Marjolin)等委员则倾向于围绕法国和英国实现欧洲联合[ 同上,33页.].

委员们的争论集中体现在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1943年10月17日召开的会议上.经济委员艾尔维·阿方德(Hervé Alphand)建议在欧洲更大范围内成立自由贸易区.莫内则提出两个新的概念——“全体欧洲”和“欧洲工业国”.他认为欧洲联合应该包括“全体欧洲国家”,肢解德国无法确保法国的安全与繁荣.莫内支持德国成为“全体欧洲”的伙伴,提出建立包括鲁尔、萨尔、莱茵河左岸地区在内的“欧洲工业国”的设想.但这两个概念又存在矛盾,莫内希望以此换取更多委员们的支持.但是,戴高乐明确反对建立“欧洲工业国”,担心会为德国在战后恢复实力创造机会,并且戴高乐不赞成法德同属于一个经济联盟,希望围绕法国建立一个“非自给自足式”的联盟.

一番争论之后,委员会于1943年10月30日发表公报,明确了对欧政策的指导原则,提出建立“西欧联邦”的设想.这个联邦包括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可以向南延伸,经济上可以把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工业集团连在一起,也可以和联合王国结合在一起[ (皮埃尔?热贝尔, 45)]. 可以看出,这份方案是民族解放委员会内部各种观点交织妥协的产物.

1944年3月18日,戴高乐在阿尔及尔协商大会上正式宣布了民族解放委员会的立场:“为使复兴的欧洲大陆能有一个符合我们时代条件的平衡,我们觉得应该在欧洲建立某些集团.但各国的主权不应受到损害.”他表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希望建立一个非自给自足式的西欧经济联盟,并且与苏联和美国实现紧密的合作”,为此“准备和其它有关国家着手进行各种必要的研究和谈判”[ (皮埃尔?热贝尔, 46)].戴高乐提出了战后的欧洲设想,建议在共同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因河和地中海”[ 【法】夏尔·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第二卷下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566页.].

在抵抗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同时,法国政治家们也在思考着战后如何实现欧洲和平的途径.他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通过欧洲联合实现欧洲的重建.尽管在实现方式上存在不同,特别是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争论激烈,但这些主张都为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确立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根基.由于二战的炮火仍在继续,欧洲联合的步伐始终徘徊,欧洲联合尚未真正纳入法国的外交战略.

三、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确立

(一)二战重创法国的国力和地位

法国受到法西斯的惨重蹂躏,在二战后各大国中实力最弱,国际地位下降,国际处境举步维艰.“在战后大部分岁月里,法国不再是主要大国了”[ F. Roy Willis. France, Germany and the New Europe(1945-1963).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22. ].

法国的国家实力急剧衰退.1940年5月至6月,德国仅用六个星期灭亡法国.与一战相比,二战给法国造成更沉重的损失.一战中法国共有66万间房屋受损,二战则造成了190万间房屋受损,约占法国房产总数的18%,几乎涵盖法国所有城市,勒阿弗尔(Le Hre)、卡昂(Caen)等城市需要重建;一战中法国2万项工业设施受损,二战则摧毁了12万项工业设施,受损工业设施覆盖全国的74个省,涉及许多战略性领域,包括6万座工厂,4千座水上桥梁,7千5百座道路桥梁,115座车站,2万2千公里的铁路线等,钢产量仅为战前生产水平的四分之一;一战使全国300百万顷良田减产20万吨,二战则致使全国农业减产25万吨,由于劳动力、工具、肥料以及投资的减少,农业生产水平下降了22%,战后法国粮食猛涨,食品供应匮乏[ Bertrand VAYSSIERE, “Relever la France dans les apr&egre;s-guerres: reconstruction ou réaménagment? Science de l’homme et de la Societé ”, February 23, 2016. Available at: http://hal.archives-ouvertes.fr/docs/00/74/86/03/PDF/article_reconstruction.pdf.].工农业生产水平与战前比下降了55%以上,出现严重衰退,整个社会秩序陷入极度的混乱[ John W. Young, Cold War Europe 1945-1991: A political history. London : Edward Arnold, 1996, p.80.].1946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建立,但第四共和国的内阁却风雨飘摇,11年换了20多届内阁,最长一届不过1年多,最短一届仅维持了2天,政局动荡更加剧社会的混乱.

法国的国际处境举步维艰.二战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到战争结束时,这场战争不但给欧洲大部分地区造成了物质上的破坏,而且也破坏了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所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 【美】丹·考德威尔:《论美苏关系》,何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34页.].法国虽是战胜国,但实际已沦为“二等国家”,国家实力的不断衰弱与昔日世界头号陆军强国的大国地位形成鲜明对比,对严峻现实的担忧和对光荣过去的怀念成为战后法国人普遍存在的复杂情结.

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出台,迫于国内重建压力,法国逐渐听命于美国,但美国对法国并不重视:1944年8月至9月,苏美英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草拟战后国际组织的章程,法国被撇到一边;1945年2月,法国没参加雅尔塔会议.虽然罗斯福在会后希望回国途中在阿尔及尔会见戴高乐,但戴高乐愤然拒绝.直到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去世后,法国国际处境才稍有转机:1945年4月至6月,法国参加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会议,5月6日,法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法语、英语都列为联合国工作语言;6月,法国在德国获得占领区,对柏林和维也纳管理上获得与苏美英同样的权利;1945年8月,戴高乐应邀赴华盛顿与新就任的杜鲁门会晤.在国际事务中,法国虽极力彰显其影响,但国际处境却不可同日而语.此外,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法国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减弱,海外殖民统治受到空前挑战,特别是阿尔及利亚局势的动荡给法国造成巨大压力.

(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德政策逐渐调整

战后初期,法国对德政策经历了两次阶段性调整,其中第一阶段的主要政策特征是遏制德国.1944年9月法兰西临时政府迁至巴黎,戴高乐当选临时政府总理.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如何处理战败的德国是摆在临时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戴高乐承袭了一贯的对德政策,视德国为最大威胁,遏制德国是1944年至1947年初法国对欧政策的核心,也符合戴高乐由来已久的欧洲主张.为此,法国展开一系列外交行动.

“联苏制德”是戴高乐就任临时政府总理后采取的第一项重大行动.“法国与苏联都是欧陆大国,两国之间没有领土等争端,一向是欧陆大国之间的平衡力量.因此,法国在欧陆盟友的最佳选择是苏联,在历史上苏联就是法国的传统盟友.”[ 张才圣:《德国与欧洲一体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4页.] 1944年11月,戴高乐出访苏联.12月10日,两国签订为期20年的《法苏同盟互助条约》,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两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步骤以消除来自德国的任何新威胁,并防止使德国可能进行任何新的侵略企图的那种行动.”这一条约隐含着戴高乐的双重目的:一是联苏制德,二是联苏抗美[ Alfred Grosser, The Western Alliance: European-American Relations Since 1945.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1980, p.38.],前者显然是最直接的目的.法苏接近并非“真正的亲密”,而是出于制衡德国和美国的“第三方”因素的需要[ 陈之瑜:《戴高乐与冷战时期的法苏关系》,载《法国研究》2017年第1期,104页.].

“抵美制德”是戴高乐的另一考虑.二战期间,戴高乐对美国积怨颇深.德国投降前后“更严重的分歧导致同美国(无论是罗斯福或是杜鲁门时期)的真正的对抗”[ 【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法国对外政策:1944-1984》,陆伯源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14页.].1945年4月底,戴高乐不顾艾森豪威尔的指示,命令法军占领斯图加特并驻扎,引起美国不满,杜鲁门亲自给戴高乐写信,仍无法改变他的决定.杜鲁门只能命令停止向法军提供武器和,才迫使其撤离.

“拉英制德”也是戴高乐的一个实际考虑.戴高乐看到了英国战时的作用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希望拉英国参与欧洲联合,将其视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复兴的安全屏障.在英国看来,一个强大的法国符合其利益,因此积极帮助法国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丘吉尔1944年10月访法期间,建议两国立即商谈法英同盟条约的问题,戴高乐也同意“法英协作,在处理未来的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但英国希望缔结形式上的同盟条约,法国则希望签订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协议,包括对德问题上密切协作.戴高乐的愿望并未达成,因为丘吉尔的“三环外交”决定了必然将英国同英联邦和美国的关系置于同欧洲国家关系之前.英国的基本出发点并不是战后真正融入欧洲,而是为加强英国在三大国的地位.

按照戴高乐遏制德国的计划:鲁尔地区将实行国际共管;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萨尔自成一个州,经济上归并法国;把德国分裂成由几个州组成的松散联邦.此外,戴高乐还要求大量赔偿并拆迁德国工厂,以补偿战争损失.该方案明显与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根本变化不相适应,戴高乐的设想未能完全实现.但法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实施对德国占领和管制,参与讨论处理德国问题,是对德遏制政策的胜利.1946年1月20日戴高乐下野,“戴高乐辞职的背后孕育着战后法国外交主要是对美政策的转折性变化.而在德国问题和殖民地问题上,戴高乐下野并不是决定性变化的标志”[ 张锡昌等:《战后法国外交史(1944-1992)》.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22页.].、社会党、人民党组建的联合政府基本沿袭了戴高乐遏制德国的思路.

1947年冷战爆发,欧洲成为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前沿阵地.法国三党联合政府宣告破产,新政府于1947年1月组成,亲美政党逐渐占据上风,倒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奉行亲美的大西洋政策.“对美国经济和军事援助的需要不再允许法国在两个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了,而迫使它逐渐朝西方阵营靠拢”[ (皮埃尔?热贝尔, 63)],对美政策的调整促使法国对德政策趋于缓和.法国对德政策开始深刻调整.

法国认为苏联已取代德国成为最大威胁,防务安全的主要目标从德国转向了苏联,德国将成为法国安全的屏障.1948年9月,法国同意将其占领区与美英占领区合并,以换取美英在萨尔问题上满足法国的要求.1947年11月8日,萨尔议会在法国安排下通过新宪法,宣布萨尔在政治上脱离德国,同法国结成货币和关税同盟,萨尔的防务和外交由法国负责.法国还同美英签署协定,规定萨尔煤矿逐渐摆脱德国联营,从1949年4月1日起全部用于法国经济.

1947年3月4日,法英签订《敦克尔克条约》,规定两国在发生德国侵略威胁的情况下相互磋商、联合行动、彼此支援,任何一方保证不签署反对对方的条约.1948年3月17日,法国与英、比、荷、卢四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这个以军事同盟为核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合作的条约,公开针对地是德国可能复活的军事威胁及“任何侵略”,暗藏着针对苏联的威胁.

法国对德政策趋于缓和突显了对国家安全认知的明显变化,苏联取代德国成为法国的最大威胁.1949年4月4日,法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自第一次柏林危机以来对苏联入侵的担忧有所缓解.但是,5月23日西德的“基本法”正式生效,战败仅4年的德国成功走到国际政治舞台前,如何控制复兴的德国再次成为法国的重大关切.“法国人的头脑里仍然萦绕着一个重新组成的、可能是复仇心切的德国幽灵的阴影.最后,法国人认为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可以对外表示它的个性,在国际关系、特别是在东西方关系中起作用”[ (皮埃尔?热贝尔, 63).] .

(三)法国寻求欧洲联合的初步努力

1940年,莫内曾提出建立以法英为基础的经济上联合的欧洲.1949年,莫内与英国计划处处长埃德温·普罗登爵士秘密会谈,由于工党政府热衷发展贸易,对经济联合计划不感兴趣,会谈没有取得成果.相反,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则多次发表欧洲联合的声明,这引起了莫内的注意,促使莫内思考建立以法德为基础的欧洲联合.

冷战爆发后,法国推动欧洲联合的首要原因不再是德国,而是苏联的威胁.美国也希望欧洲联合起来,形成对苏联的防御.美国利用马歇尔计划,以成立一个欧洲合作机构作为援助的条件,促使西欧国家联合.援助计划只是一个整体性的方案,它需要通过这个欧洲合作机构,将美国的援助分配给各国.法英等国没有选择,因为援助对于本国经济重建不可或缺.当然,法英在欧洲联合的形式上存在分歧.英国倾向于建立严格的政府间合作机构,掌管法国外交事务的人民共和运动成员乔治·皮杜尔(Georges Bidault)则提议加强团结,推动欧洲联合.法国打出“合作牌”,对美英法三个占领区合并持合作姿态,这为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联邦德国的加入创造了可能.

除了军事上的法英《敦刻尔克协议》,1945年3月27日法国与英、比、荷、卢四国签署了金融合作协议.有学者将这两个协议的签署视为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开始[ Gérard BOSSUAT. Faire l’Europe sans défaire la France : 60 ans de politique d’unité européenne des gouvernements et des présidents de la République fran?aise (1943-2003). New York?: P.I.E.-Peter Lang, 2005, p154.].,实际上,由于其明显带有“英法合作、排斥德国”的色彩,与法国过去的均势政策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能视为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真正确立.

1948年,西欧国家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军事上纳入一项自动相互援助协定,德国仍作为潜在的威胁.毕竟,德意志第三帝国垮台才三年,曾经被纳粹侵袭的西欧国家还没准备好翻过历史的这一页.“西欧国家明白,今后主要的威胁在东方,但是由于他们不愿意协定对莫斯科产生挑衅,从而增强其对西欧的压力,所以在布鲁塞尔协议中又提到了德国的威胁”[ Marion GALLIARD. France-Europe: Politique européenne de la France de 1950 &agre; nos jours, Bruxelles?: Editions de Boeck Université, 2010, p.29.].《布鲁塞尔条约》的签署主要是说服美国当欧洲面临苏联威胁时进行干预.“虽然《布鲁塞尔条约》标志着西欧联盟成立,但条约并不是欧洲联合的产物,它反映的不是欧洲联合的时代潮流,而是体现出过去的传统安全思想”[ 李世安等:《欧洲一体化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9页.].

1948年5月召开的海牙会议是欧洲国家一次独立推动的欧洲联合行动,取得多项成果.这次会议较少体现出冷战的思维,而是主要聚焦欧洲的问题,尤其是欧洲首要的和平问题.来自欧洲政界、工会、宗教界、工业界和大学等领域的800多名代表齐聚海牙,法国前总理保罗·拉马迪埃(Paul Ramadier)主持大会并推动通过了《致欧洲人的一封信》.海牙会议着眼于欧洲的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提出推动建立“团结的欧洲”,展现出国家间和平共存与合作的理念.这封信清楚地表明,面对苏联的威胁,欧洲已经意识到,不能将欧洲置于对美国依赖的位置.

1948年7月20日,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协商委员会召开,皮杜尔建议成立经济和关税联盟及欧洲议会.除英国支持外,其它国家直到他辞职时仍没有回应.皮杜尔的继任者——舒曼更加积极地推动联合,他认识到欧洲联合对实现和平的必要性及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认为欧洲联合必须首先寻找办法解决德国问题.面对苏联的威胁,美国希望推动欧洲各国重新合作,法国放弃对德遏制政策,不仅同意德国的经济复兴,而且同意通过将西方在德国的三个占领区合并建立一个国家的计划.面对美国的压力,舒曼愿意进一步推动欧洲联合,主张必须将新的联邦德国纳入未来的欧洲联合机构内.但英国对此保持沉默,荷兰、卢森堡也持保留态度.英国和法国的分歧是在联合的形式上,英国倾向于政府间合作的方式,而法国、比利时则倾向于建立更高级的合作方式.

1949年1月,一项妥协方案终于达成——欧洲委员会于1949年5月5日在伦敦成立.它包括两个机构:部长理事会和咨询委员会,后者由前者领导.这个机构与联邦主义者的方案相距甚远,因为这个新机构是政府间性质的,不需要任何国家让渡主权.法国对这个机构感到失望,但不希望因为反对欧洲委员会而与英国决裂,但是,舒曼并没放弃推动欧洲联合的步伐.他关心的首要问题还是德国,他所希望的欧洲联合必须有助于解决德国的威胁.

在舒曼和莫内的精心设计下,一年后《舒曼计划》正式公布[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召开记者招待会,提议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被称为“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1950年6月20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谈判并达成协议,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法国几经酝酿最终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法德合作的欧洲一体化道路,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正式确立.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责任编辑:董方)

论基拉尔模仿理论的历史实践:

基于对相互作用的重视

陶艳柯

【摘 要】通过对克劳塞维茨及其《战争论》的阐释,基拉尔检测了其模仿理论的解释力.根据基拉尔,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定义和分析敏锐触及了人类模仿关系的实质,把握住了理解现代悲剧世界的关键.对于基拉尔而言,“duel”能够覆盖现代战争“趋向极端”的属性.从后设的符号学的视角出发来检测基拉尔对战争及人际关系的阐释,以论证其在将自身理论付诸于历史实践过程中运作理路操演的合法性,雅各布森和辜克斯或许能够提供新的启发.

[Résumé]Clausewitz a laissé un traité majeur de la théorie stratégie moderne. De la guerre permet &agre; René Girard de tester la capacité de démonstration de son désir mimétique. Selon le Fran?ais, le Prussien a eu acc&egre;s d’une mani&egre;re subtile &agre; l’essence des rapports mimétiques des humains dans son analyse et sa définition de la guerre pour mettre la clé &agre; la porte de la tragédie moderne. Le terme de duel recouvre la montée aux extrêmes de la guerre moderne. Jacobson et Goux pourra sans doute nous ouvrir un nouvel horizon si l’on entend exploiter les théories de Girard selon l’angle de la sémiotique de sorte qu’on puisse évaluer la légitimité de l’application de ses théories sur la pratique historique.

【关键词】基拉尔 克劳塞维茨 “duel” 相互作用

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勒内·基拉尔(René Girard, 1923-2015)[ 法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哲学家、文学批评家,以思想睿智、知识渊博著称,其理论被誉为“基拉尔体系”(le syst&egre;me girard),对欧美众多研究领域如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至本世纪初,基拉尔的思想一度炙手可热,身后的大批坚定追随者被冠以“基拉尔主义者”(Girardians).]以其模仿理论著称,其模仿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假定——模仿竞争.这是其全部人类文化解释的基础.第二,回到人类文化的源头,挖掘文化的暴力起源并明晰受害机制在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基本作用.第三,对基督教文化价值的厘定.将基督教文本视为实现了对原始宗教受害机制的去蔽,并同时将回归宗教信仰视为对当下和未来可能暴力的克服之途.从文学、人类学到宗教,基拉尔的研究视域不断转换,这三部分构成了其模仿理论发轫初期和发展中期的核心.而基拉尔晚期对模仿理论的发展则主要通过其历史实践来完成,具体而言,即对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及其未竟之作《战争论》(On War, 1832)的阐释.

与《战争论》诞生以来众多阐释者从军事学、政治学等视角出发对之进行解读的方式不同,基拉尔将克劳塞维茨及其讨论的战争置于其模仿理论的谱系中进行检视,辅以启示阅读的方式,探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思想与模仿理论的相似与汇通之处,进而重新厘定《战争论》的价值.但检视克劳塞维茨并非基拉尔的根本目的,将模仿理论与克劳塞维茨所讨论的战争,法德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纠葛,广袤的人类历史文化兴衰和变迁的时代更迭背景相关联,将其文学、人类学的模仿逻辑应用于历史领域,基拉尔的意图显而易见:挖掘模仿理论内蕴的历史维度并印证其对历史、国际关系的广泛解释力.仅就基拉尔对克劳塞维茨及《战争论》的探幽揽胜之旅中,围绕着对“决斗”(duel, le duel)的阐释,令人颇感兴趣是,第一,基拉尔缘何选择克劳塞维茨,为何恰恰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思想使其如此着迷?基拉尔如何看待战争的本质?第二,在具体的理论操演过程中,针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观的阐释,基拉尔将“决斗”视为一个普遍有效模体的内在话语逻辑是什么?第三,进一步反思,究竟决斗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恰当的模型来实践基拉尔自身的模仿理论?人类学的相互作用原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真正适用于决斗内在机制与人类关系本质的阐释?

一、“相互作用”:模仿视域中的战争

基拉尔缘何选择克劳塞维茨作为阐释的对象?之所以选择克劳塞维茨,与其说是基拉尔惊讶地发现克劳塞维茨早已敏锐触及了人类社会中隐蔽的模仿机制的存在,毋宁说基拉尔试图通过解读克劳塞维茨来论证模仿理论于战争关系的广泛适用性,亦或,基拉尔试图通过对克劳塞维茨及其《战争论》的思考来检测其模仿理论的解释力.基拉尔的切入点始于《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对战争(war, la guerre)的一系列定义:

战争不过是一场大规模的决斗而已.

对物质力量最高限度的利用同时并不排斥智力合作,若有一方不怕流血而不顾一切使用武力,而对方有所顾忌,则他一定会居于优势.那么前者也就居于主动而后者则会被动.双方都将会趋于极端,唯一的限制则是各方本身力量的大小.

总之,甚至是最文明的民族也可能怒发冲冠……所以应该重述论点,战争是一种没有逻辑限度的暴力行为;因为每一方都迫使对手屈服,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相互作用,并在理论上必然导致一种极端,这是第一种相互作用和我们所遭遇的第一种极端.[ Clausewitz, Carl von. On War. Trans. Michael Howard and Peter Paret.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84, p.75-77.]

从克劳塞维茨对战争概念的厘定、阐释出发,基拉尔尝试寻找其模仿理论与克劳塞维茨战争思想之间的关联.根据基拉尔,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阐释与其模仿理论有着众多惊人的契合和相似之处,他试图用一种模仿的视角来理解决斗和战争.

第一,“趋向极端”(“trend to extremes”,“montée aux extremes”)与“模仿冲突”(mimetic conflict)的不谋而合.在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一系列定义和阐释中,战争“趋向极端”的性质首先吸引了基拉尔.根据基拉尔,“趋向极端”恰好表明了其模仿理论中的“模仿冲突”[ 基拉尔将(desire)定义为模仿性的(mimetic),他曾指出,“集中于同一目标的两种一定会发生冲突.”(Girard, René. Violence and the Sacred. Trans. Patrick Gregory.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P, 1977, p. 146.)即人类的模仿竞争使得彼此之间趋向对同一介体的追求,致使相互之间差异消失,不可避免地陷入相互竞争和模仿冲突的漩涡.].在基拉尔看来,克劳塞维茨对历史的突然加速有着良好的直觉,他在对战争定义时触及了人类关系的模仿本质,而这种本质恰是其模仿理论试图呈现的,是理解现代世界的暴力和战争等悲剧现实的关键.

第二,“相互作用”(“reciprocal action”,“action réciproque”)与模仿原则的相似.根据基拉尔,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暴力的模仿,这种模仿使得对手之间趋于相似,而克劳塞维茨感受到了这种原本位于神话和文化中心的真理,觉察到了由于非战争因素如政治力量的介入导致的战争非连续性背后的连续性,即“真实战争”(real war)后面隐藏着“绝对战争”(absolute war),这主要体现在,克劳塞维茨明确指出,“战争从不是一种孤立行为”(Clausewitz:78),在战争的胜利与失败的交替下存在着敌对双方的相互作用:一、“武力的无限度的使用”(unlimited application of force);二、“以打垮敌人为目标”(aim to disarm);三、“力量最大限度的使用”(maximum exertion of strength).在基拉尔看来,相互作用和模仿原则关乎的是同一事实,战争中交战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模仿既能够煽动趋向极端又能悬置这一过程,即相互作用即可以是未分化(undifferentiation)和相似性的来源,能够导致战争;也可以是差异性产生的缘由,通向分化与和平.具体而言,如果相互作用刺激并加速趋向极端,导致的结果就类似于其模仿理论中的模仿危机(sacrificial crisis);但如果相互作用悬置了趋向极端,就会产生新的意义和新的差异,为战争的平息提供一种可能性.[ Girard, René. Battling to the End: Conversations with Beno?t Chantre. Trans. Mary Baker.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P, 2010, p. 11.]在基拉尔看来,正是克劳塞维茨最先见证了模仿原则在战争中的作用,从而使模仿原则不再处于遮蔽的状态,尽管克劳塞维茨从没有提及模仿,却早已不自觉地触及人际关系的模仿的本质并将之运用至历史领域.

第三,两极性原则(polarity)的触及与模仿理论的一致.根据基拉尔,克劳塞维茨另外一个良好直觉是对两极性原则的触及,这种直觉以一种悖论的形式显现,即攻击者想要和平而防御者想要战争:“本质上,战争的概念并不源自攻击(attack),因为攻击的目标最终不是战争,相反,是占有.战争源自防御(defense),防御并不将战争视为首要目标,因为战争与防御明显是同一回事……”(Clausewitz:377)根据克劳塞维茨,“两极性因此并不存在于攻击和防御本身,而是存在于两者的关系之中,即决战中.”(Clausewitz:84)在基拉尔看来,正是防御者(defender)开启并终结战争,防御概念本身已经包含着攻击,克劳塞维茨的两极性原则包含着一种人类学的事实:侵略不复存在.根据基拉尔,克劳塞维茨的极性观及其反复重申的“beati sunt possidentes”(“后发制人”)与他在模仿理论中对模仿三角关系的定义一致:模体(想要捍卫自己的那一方)是拥有对手试图想要获取的东西的那个人,正是模体(model)主导并最终对他者起到支配作用.基拉尔实际上仍是从一种人类学的相互作用的视角来理解克劳塞维茨对交战双方在战争中所处的地位的评估.在基拉尔看来,仅仅只有攻击并不能导致战争,战争暴力发生时敌对双方都难辞其咎,攻击和防御、侵略(aggression)与反侵略(response to aggression)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对于基拉尔而言,相互作用既煽动又悬置了趋向极端,进攻和防御是趋向极端的两种不同的形式,亦或,悬置的两级.

通过对克劳塞维茨战争定义的检视,基拉尔惊讶地发现克劳塞维茨在其所处的时代早已敏锐地触及了人类关系的模仿本质,他似乎可以不仅仅只是一位军事理论家,还足以称得上是一位拥有良好禀赋的人类学家.对于基拉尔而言,克劳塞维茨深受革命的影响,见证了暴力的新语境,敏锐地觉察到了现代战争的非理性主义特征;克劳塞维的战争思想内蕴着的是人类学的模仿真理,他将人类关系构想为模仿性的并在对战争进行定义时流露出对历史进程加速的直觉.透过对克劳塞维茨战争思想的阐释,基拉尔的战争观清晰可辨,即战争在本质上是一种敌对双方的暴力模仿,亦或“相互作用”.

二、基拉尔将“duel”视为一种普遍有效模体的内在话语逻辑

在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一系列定义中,他将战争视为更大规模决斗这一观点曾引起争议.基于对“战争”和“决斗”的区分,基拉尔指出了克劳塞维茨思想中的矛盾性:既倾向于追求一种战胜对手的敌意的战争,又表现出了对为荣誉而战的决斗的偏爱.在基拉尔和伯努瓦·商特尔(Beno?t Chantre)看来,法国诗人、文学批评家夏尔·佩吉(Charles Péguy)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笛卡尔与笛卡尔式哲学的注释》(Note on Descartes and Cartesian Philosophy, 1914)中曾对“决斗”与“战争”的区分进行了澄清:“决斗”是为了荣誉(honor)而战,意义在于战斗(fight)本身;而“战争”则是为了权力(power)或者统治(domination),目的主要是为了胜利(victory);同时指出了皮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时代的“决斗”和克劳塞维茨所理解的“决斗”完全不同.根据佩吉,克劳塞维茨将战争视为更大规模的决斗这一观点的问题就在于混淆了“决斗”与“战争”的区分,克劳塞维茨所谓的“决斗”,实际上指“普鲁士人”(Prussian)为了至高无上的胜利战斗,而并非是为了战斗本身,而他试图用与克劳塞维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决斗”,并将“决斗”与“战争”视为关涉两种不同的英雄主义(heroi)的行为.

在此需要指出,根据《牛津英语大词典》,“duel”/?djul/一词源自古拉丁语词“bellum”,中世纪的拉丁语形式和早期英语形式是“duellum”,现代法语形式是“duel”,指两个人之间的一场正式的战斗.而“war”/w(r)/ 源自古撒克逊强变化动词“werran”,古高地德语形式为“werra”,指产生混乱或者失序,古法语形式有为“werre”、“guerre”、“guerra”、“gerra”,现代法语形式是“guerre”,“war”的内涵指不同的民族、国家或者统治者之间,或者同一国家、民族的不同派别之间通过武装斗争进行的充满恶意的斗争.仅从语义上分析,“决斗”和“战争”两者之间较为明显地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的大小上,即“决斗”仅限于两个人之间,而“战争”的参与者是更大规模的团体.若从语用的传承演变角度来考察,在西方文化史中“决斗”作为解决法律争端、裁定诉讼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方式,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古希腊等国,在中世纪司法决斗被西欧各国广泛应用,法官通常会通过决斗来解决某些无法裁决的案件.15世纪末,为荣誉决斗的风俗逐渐从意大利传向欧洲各国,成为骑士精神和英勇气概的象征.18世纪以来“决斗”已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的象征,在法国、俄罗斯等国发展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此意义上,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考察,“决斗”作为一个符号(token)其“符表”所指涉的“符意”主要指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决斗,与“战争”的区别显而易见.故此,基拉尔和佩吉的分析不无道理,克劳塞维茨对“战争”和“决斗”的理解似乎存在有失偏颇之处.即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决斗”主要指为荣誉而战,并不适合克劳塞维茨以来现代战争“趋向极端”的特点,并且,不仅是佩吉,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Two Sources of Religion and Morality, 1932)中也曾明确指出“决斗”对于现代战争已经过时.[ [法]亨利·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王作虹等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251页.]

但对于基拉尔而言,尽管他注意到了“决斗”与“战争”在语义与语用上的区别,并肯定了佩吉对“决斗”与“战争”做出的区分,还将两者分别视为两种战争时段——对手(adversariality)时代和敌意(hostility)时代的表征,并将其视为克劳塞维茨思想矛盾的基础.但基拉尔并没有完全否定克劳塞维茨的解释立场,而是反过来对克劳塞维茨进行了一种辩护.在他看来,纵然佩吉比克劳塞维茨的视野更广,但克劳塞维茨更敏锐地触及并描绘了历史加速的趋向,克劳塞维茨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他是新的暴力语境的首个见证者.换言之,克劳塞维茨对“决斗”与“战争”的看似矛盾的理解恰恰表现出他对现代战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敏锐直觉.根据基拉尔,“被理解为是一种趋向极端,战争的所有准则都集中在了决斗中,导致了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无法预测的遍及世界的暴力.”(Girard:78)即“战争”的趋向极端的性质早已经蕴含在了“决斗”之中,即“决斗”可被视为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模体,用“决斗”能够完全涵盖现代战争的属性.基拉尔的阐释主要基于他将模仿相互性原则作为理解两者的共同出发点.在他看来,在“决斗”中两个对手之间的对峙与斗争是一种相互作用,两者共同欲求的都是至高无上的个人荣誉和尊严;而在“战争”中,敌对双方之间的角逐不过是“决斗”的放大而已,是一种更大规模的相互作用.但对手欲求的目标由为荣誉而战转变为为胜利或权力而战.对基拉尔而言,无论“决斗”还是“战争”,对手欲求的目的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两者的本质都是“趋向极端”的表现,因此,使用“决斗”作为一个模型能够涵盖“战争”的结构属性.

很明显,与佩吉着重从语用的角度来考量“决斗”与“战争”之间的区别不同,基拉尔对两者的考察更多地融一种心理学和结构主义分析于一体,换言之,基拉尔将“决斗”与“战争”之间的相似归为一种内在结构的一致,他更多关注的是“趋向极端”或者“模仿危机”,他倾向于对历史进程加速的强调、现代战争“趋向极端”特点的考量以及可能到来的暴力的悲剧后果的预设.也正因为他在立场上太过于倾向“趋向极端”,才认为佩吉没有办法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在现代战争语境中没有仇恨(hatred)可以进行战争吗?而现实是,现代战争语境中,人类甚至在没有仇恨的情况下也可以冷酷地进行战争.尤其是发生在20世纪的形形色色的战争,不管是亚美尼亚人大屠杀、柬埔寨的浩劫,还是卢旺达的种族冲突,大多民众被冷酷的谋杀,有时仅仅只是出于一种官僚主义的热情,敌对的意图(hostile intention)比敌对的感觉(hostile feeling)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此意义上,基拉尔所理解的现代战争,早已不再是那种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在《游戏的人》(Homo Ludens, 1938)中曾指出的受规则限制与约束的具有游戏特征的战争,不再是那种为荣誉而战的战争,其趋向极端性质更加明显.[ Huizinga, Johan. Homo Ludens: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s i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49, p. 89.]

在此,如果对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关系做一深层次的结构分析,就能更清楚地识别基拉尔与佩吉之间分歧的所在.根据基拉尔的模仿三角(图1),模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线性的,两者之间隔着一个介体;模仿客体并不十分重要,它只不过是介体激发出来的虚幻幻象而已,对模仿主体造成阻碍的只有介体.将战争参与者的关系置于模仿的框架中来审视,敌对双方分居主体与介体两个位置,且两者之间的位置、身份都可以互换,双方互为*;模仿主体的身份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团体,模仿介体是与模仿主体敌对的个体或者团体;模仿主体实施的行为可以是攻击,也可以是防御,介体亦然.而佩吉意义上决斗所追逐的荣誉、权力以及各种目标及其变体都可归属于模仿客体的范畴,而这些客体虚幻的价值在双方争斗的过程中不断升值.在图2中能清晰地显示出,无论决斗的外在形态,如决斗的规模、目的如何不同,决斗中存在的深层次的三角结构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如此以来,佩吉意义上的“duel”和“war”之间的迥异只不过是主体的客体的不同,亦或,仅仅只是一种表层的差异.实际上,战争中主体和介体之间呈现出的正是基拉尔在其之前著作《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Mensonge romantique et vérité romanesque, 1961)《创世以来的隐蔽事物》(Things Hidden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1978)等文本中界定的“双重*”(double mediation)[ 指对手之间互为*的关系,即对手之间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彼此模仿,变得愈发相似,这是内*模仿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况.]关系,亦或互为*的关系,即交战双方呈现出了一种复影(doubles)的关系.

概言之,基拉尔之所以将“决斗”视为一种普遍有效的模式,主要源于他认为“决斗”与“战争”两种形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都是一种模仿相互作用,亦或,“相互作用”是解释“决斗”和“战争”的一种根本原则.

三、暴力交换(exchange)与价值交换:“相互作用”

作为解释决斗与人际关系的普遍有效范式

以上分析澄清了基拉尔选用克劳塞维茨及其所讨论的战争作为其模仿理论历史实践范例的原因,并探究了基拉尔对克劳塞维茨思想中潜在的张力,并将“duel”视为一种普遍有效模体的内在话语逻辑.基拉尔将决斗的运作机制置于模仿理论的谱系中来检视,从一种严格的人类学的层面,“每一种行为都需要一种反应/回复”(Girard:71)出发来理解战争中敌对双方暴力的相互作用.站在后设的视角来检视其理论操演,需要进一步思考,从何种意义上来理解,这种基于人类学的视角理解决斗,亦或,从相互性的视角出发来理解决斗可以成立?

回答此问题,这里援引符号学的语言交流理论.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在《结束语:语言学与诗学》(Closing Statement: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1958)一文中从语言传递的过程来考察语言的功能及其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著名的语言交流模式(Communication Model)(图3)[ Jakobson, Roman.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Language in Literature. Eds. Krystyna Pomorska and Stephen Rudy. Cambridge & London: Harvard UP, 1987, p. 66.].

根据雅各布森,语言交流由发送者、接受者、脉络、讯息、接触方式、语(符)码六要素组成,和这六要素相对应的六种功能分别是情感功能、意动功能、指称功能、诗性功能、交际功能、元语言功能.在雅各布森看来,交流行为的发生并非发话者的单方面行为,而是与受话者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即任何语言交流行为的基本构成都是由发送者借助一定的脉络,通过接触方式与语码将讯息传递给接受者;其中,发话者在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表情功能涉及发话者的情感与态度,直接影响讯息交流的效果;受话者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与理解者,是交流效果的的重要体现者;脉络,或者说话语展开的语境和场域,是交流的现实指向;讯息指交流传递的语言或者文本,当交流强调表达本身时,其诗性功能即得以凸显;接触方式是交流建立的基本条件,是交流顺利进行的显性渠道;而语码主要指发送者与接受者共同掌握的或共享的表意系统,包括表意的规则及惯例,具有社会功能.

雅各布森用一最简明的范式描述了人类语言交流活动的过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从语言交流与沟通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基拉尔对决斗的阐释不失为一种可能.换言之,将决斗置于符号学的语用范畴中来理解能更清楚地识别其“相互作用”运作机制的发生.如此以来,战争即可被视为是一种敌对双方共同参与的对话交流过程,尽管这种交流行为比较特殊.根据基拉尔,甚至战争爆发之前的对峙时期,相互作用已经在运作.对峙的双方,攻击者和防御者,当他们观察彼此时,就会变得愈发相似,对彼此的敌意都在滋长.敌对双方从此时即可分别作为发话者与受话者,根据对方传递出的不同讯息,译码之后再反馈回去,如俗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战争策略形容的恰是战争过程中交战主体对对手迅息译码后的一种智慧反馈.而一旦战争爆发并“趋向极端”,敌对双方彼此交换的则是一种以暴力的形式呈现的讯息.敌对双方暴力的相互作用之下蕴含着的是一种深层的被编码了的讯息:为荣誉而战,或为权力而战.诚然,现实中的战争呈现出的不会是一种“绝对战争”,总是一直处于“趋向极端”的状态,战争期间会有间歇,交战双方会有谈判,会因政治因素等外在力量的介入而暂时休战和拖延.敌对双方面对复杂的语境会采取何种态度来回应彼此,要看他们如何来对对手发送出的讯息进行译码,毕竟,对手传递的讯息有可能存在着伪装和欺骗,需要对之进行准确地甄别.对手之间作为发送者和接受者的关系亦并非一程不变,而是可以不断地互换位置,互换身份;整个战争过程并非通过一次编码信息、传递信息、译码信息就可以完成,而是通过多次的编码、译码,直到双方意见暂时达成一致或者在某一点上取得一个暂时的平衡(通常通过政治力量的介入来实现),才能最终完成.在此意义上,整个战争过程即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语言交流过程.将整个战争过程中敌对双方的相互作用置于符号学的对话交流模型中来审视,其话语范式清晰可见,如图4[ 张汉良:《文学的边界——语言符号的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41页.],战争在本质上不过就是一种语言游戏的不断拖延.在此意义上,基拉尔所谓的攻击和防御、侵略与反侵略之间在本质上并无二致这样的一种观点也就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以上通过雅各布森的对话交流模式检测并论证了基拉尔对“决斗”和“战争”本质的阐释.对于基拉尔而言,《战争论》第一章之所以深刻和神秘是因为它在整体上谈及了人类关系,(Girard:83),而“相互作用”不仅仅是其理解“决斗”或“战争”的基点,同时也是其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点.“reciprocal action”一词在德语版《战争论》(Vom Kriege, 1973)中相对应的词是“Wechselwirkung”,而德语 “Wechselwirkung”一词同时具有两种含义:一、相互作用;二、交换行为.这意味着“Wechselwirkung”这一概念涵盖的解释域不仅仅是决斗中敌对双方暴力的相互作用,还包含着人类社会中所有的交换关系,典型的如贸易交换.在基拉尔看来,这个来自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1781)的词语,属于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范畴,克劳塞维茨对此概念的使用显示了他的一种潜在统觉:决斗机制是所有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的一种隐蔽结构,亦或,战争的规则秘密地支配着所有的人际关系.

根据基拉尔,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通过一个商业的隐喻来定义交战:“武力的决断同战斗中一切大小军事行动的的关系,就像支付和贸易交换一样,不管双方当事者的关系多么复杂,不管解决的机会多么少,它们从来不会缺席.”(Clausewitz:97)将“最后的决斗”(decisive battle)和“现付”等同表明他赋予了金钱一种牺牲和好战的维度.基拉尔进一步在战争和贸易之间做了一种类比,并指出了两者之间本质的相似和关联.一方面,相似在于,相互性(reciprocity)是决斗的“最高法则”且总是不断反复出现,而贸易的基本属性是交换且在经济领域中频繁发生,经济贸易中普遍存在的交换现象和战争中的相互作用本质上并无二致.他认为,“交换,不管是商业的还是好战的,都是一种习俗,换言之,是一种保护的形式,一种简单的方式.”(Girard:59)概言之,贸易具有战争所有的特点,贸易是一种持续的低强度的战争,商业关系所涉及的是货币所规约的相互性,尤其随着交换节奏的加剧,相互性会愈发显得和决斗的规则一致.另一方面,关联表现为,首先,从和平的贸易交换到暴力的战争对决之间很容易就发生转换.即当顺利进行的交换蜕变为激烈的竞争,那么贸易战就可能变成一场真实的战争,如保护主义即竞争可以退化为军事冲突的标志.基拉尔指出,“我们交换商品是为了不交换拳头,但是交换商品总是包含着一系列交换拳头的记忆.”(Girard:59)其次,根据基拉尔,尽管经济贸易中交换的原则很复杂,但交换的目的却仅仅是为了消除相互性.亦或,贸易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机制的存在是为了控制人类的相互暴力,人们交换商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交战,如货币(money)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中立的交易形式,它的出现会使买方和卖方不必再紧密捆绑在一起,交易不必通过“现付”即可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规避并减少了暴力发生的几率.[ 在基拉尔看来,这也是缘何礼物总是有毒的原因,德语的“Gift”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礼物”(present),一种是“”(poison),这一双重的含义使“gift”一词具有神圣的品性.对于基拉尔而言,“gift”意味着相互性,礼物是那种人们试图处理掉并可以与邻居同样试图处理掉的东西进行交换的东西.]

基拉尔对战争和贸易之间关联的分析表明了,不管暴力交换还是价值交换的根本都是一种相互性,相互作用是统摄并支配所有人类关系的基本范式.但在这一进路上基拉尔也只是点到为止.颇为有趣的是,相比基拉尔,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或交换角度出发来理解人类社会的众多现象,20世纪下半叶法国流行的“泰凯尔学派”(“Tel Quel Group”,或译为“如是学派”)中的文化哲学家让-约瑟夫·辜克斯(Jean-Joseph Goux)的分析和实践最为深入和彻底.深受索绪尔将经济学中的价值和语言价值做类比观念的影响,辜克斯在《象征经济学:马克思与弗洛伊德之后》(Symbolic Economies: After Marx and Freud, 1973)中尝试在符号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之间建立起一种关联,发展出一种主体间性的价值符号学并提出了一种彻底的“交换”概念.对于辜克斯而言,之所以将交换视为理解一切文化符号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源于符号的、经济的和精神分析的视域都强调替代的问题和它们的关联物(correlative)、价值(value).以一般等价物(general equivalent)作为其展开分析的原始核心,辜克斯将马克思的金钱谱系和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谱系做了一种类比: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始于最初的相等(equation)关系,某种商品被专门挑选出来作为普遍的等价物,具有自身的垄断性,是衡量其他商品的标准;而父亲在俄狄浦斯情结中扮演的功能,也是一种一般等价物,父亲是所有主体寻找他们价值的唯一的反射像(reflecting image),整体相等(universal equivalent)的功能在俄狄浦斯情结中表现为一种复影关系——一种特权的关系同时亦是一种驱逐关系.与此同时,辜克斯发展出了一种主体间性的价值符号学并提出一种彻底的“交换”概念.在辜克斯看来,隐喻(metaphors)、症状(symptoms)、符号(signs)、表现(representations)都通过代替(replacement)来生成价值,换言之,“代替”的结构存在于每一个符号中,“符表”与“符义”之间的相互作用被交换价值(exchange value)所统摄.实际上,根据辜克斯,任何一种意指事件都是一种替代,一种交换的广义概念得以可能基于将社会的形态定义为一种象征形式,而所有的价值,不管是语言的、商业的、性的还是法律的都可被视为是“替代性结构”(substitutive formations)的相互作用.[ Goux, Jean-Joseph. Symbolic Economies:After Marx and Freud. Trans. Jennifer Curtiss Gage. Ithaca: Cornell UP, 1990, p. 2-20.]很明显,辜克斯基于一种符号学的视角,用一种价值交换的方式来诠释人类社会中一切符号的结构及符号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基拉尔从“相互作用”视角来理解人类关系本质理论上的合法性毋庸置疑.

四、结语

对于基拉尔自身而言,模仿理论历史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克劳塞维茨及其战争思想的阐释,他进一步拓展了模仿理论的解释域.基拉尔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战争中“相互作用”的理解溢出了军事领域,触及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对于基拉尔而言,无论是人类的决斗亦或是经济生活都有着相同的结构,相互作用或交换关系是理解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本切入点.从一种后设的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引入雅各布森的语言交流理论和辜克斯的文化阐释哲学,对验证基拉尔在将自身模仿理论付诸于历史实践过程中运作理路操演的合法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此外,作为一个历史学出身的文化研究者,基拉尔的学术研究对象经历了从历史、文学到古代文化与宗教的转变,最终又回归历史文本,这绝非一个巧合.基拉尔的研究从不囿于某一学科领域,跨学科的僭越性是其模仿理论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他的努力见证着:最初来源于文学文本,延展于人类文化起源及古代宗教作用的理论假设,绝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它还具备一种方法论的资质,而对克劳塞维茨及其战争思想的解释力即是最有力的证明.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责任编辑:许珂)

论布勒东的《娜嘉》:自动写作、时间性与图像

郑炜翔

【摘 要】在写作《娜嘉》时,布勒东意在创作一部透明的、“像大门一样敞开”的作品.他为此而在创作中使用了如下三种手法:自动写作、动词时态的非常规变换以及图像对描写的替代.借助这三种手法,布勒东得以搭建起自己的“玻璃屋”并将自己切身经历的世界置于文本的中心,从而使文学本身退居其次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布勒东成功地削弱了《娜嘉》的文学性,达到了“反文学”的目的.他想让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并不是文字和虚构,而是藏于书本之后的生活本身.

【关键词】《娜嘉》 布勒东 自动写作 时间性 超现实主义

[Résumé]En écrivant Nadja, Breton veut créer un livre transparent et battant comme une porte. Pour cela, il emploie les trois procédés suivants?: l’écriture automatique, l’alternance non-conventionnelle des temps verbaux et la substitution des descriptions par les photos. &agre; trers ces trois moyens, Breton parvient &agre; construire sa maison de verre et &agre; mettre au centre du texte le monde réellement vécu – la littérature pure ne se trouvant qu’au deuxi&egre;me plan. En ce sens, il estompe la littérarité de Nadja et parvient &agre; ses fins antilittéraires. Ce qu’il veut nous faire lire &agre; trers ce livre, ce n’est pas les phrases et la fiction, mais la vie elle-même qui se cache derri&egre;re le texte.

【项目】本文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布勒东的<娜嘉>:自动写作与客观的偶然》(项目编号:15GWCXXM-51)的研究成果.

引言

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 1896-1966)曾领导了二十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文学和艺术运动之一——超现实主义.布勒东一生著述颇丰,其作品包括诗歌、文艺批评、政论以及一些非严格意义上的叙事文.最初发表于1928年,并于1962年修订再版的《娜嘉》(Nadja)即为他最重要的叙事作品之一.这是布勒东继《超现实主义宣言》(Le Manifeste du surréalie,下文简称《宣言》)之后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他在对超现实主义的主张进行理论化阐释之后的首次重要创作.这部作品因此也构成了早期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早在1924年的《宣言》中,布勒东就表现出了他对“真正的生活”(la vraie vie)而非“现实的生活”(la vie réelle)的兴趣[ 在《超现实主义宣言》的中译本中([法]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袁俊生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页),la vie réelle(现实的生活)被误译作“真正的生活”(la vraie vie).该译法恰恰是与原词词义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对于布勒东来说,现实的生活并非是真正的生活.在他看来,兰波所提出的la vraie vie是缺失的,而一系列超现实主义实践的目的,正在于找到这种真正的生活.相关讨论参见Marguerite Bonnet, Notes et variantes, in André Breton, ?uvres compl&egre;tes, t. I, édition établie par Marguerite Bonnet, Paris : Gallimard, 2008, p. 1344. ].在他看来,文学的存在并不是自足的,它的意义首先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论上的意义,甚至是诗歌也应该成为实践的对象[“但愿人们肯努力去实践(pratiquer)诗歌.”(Qu’on se donne seulement la peine de pratiquer la poésie. André Breton, ?uvres compl&egre;tes, t. I, op. cit., p. 322.)这句话的中译文(“大家还是要尽其所能去阅读诗歌”)脱离了原意,参见:[法]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袁俊生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第24页.].因此,布勒东从一开始便与文学保持着距离.对他来说,比起文学本身,生活与实践具有绝对的优先性,文学只应是一种揭示和改变生活的工具.这种对生活的关注贯穿了布勒东的一生,并且也体现在了《娜嘉》这部“反文学”作品中[ [法]安德烈·布勒东:《娜嘉》,董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第26页.以下将随文标出页码,不再另行作注.].布勒东写道:“我坚持要求讲出人物的真实名字,我坚持只对那些像大门一样敞开的书感兴趣,在那些书中,我们无需寻找什么进入书中世界的钥匙.”(布勒东,2009:36)另外,他还说道:“对我来说,我将继续居住在我的玻璃屋内……”(布勒东,2009:36)这样一种想让作品敞开并让它成为玻璃屋的意图,体现的便是布勒东揭示生活和凸显生活的愿望.

那么,《娜嘉》何以见得是一本“像大门一样敞开的”书?它如何成为透明的并揭示了作家的生活?笔者将从自动写作、时间性和图像这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自动写作

《娜嘉》一书由三个部分构成:对文学、对作家生活中各种“令意识踉跄的事件”(faits-glissades)的思考;与娜嘉的相遇;与另一位被称作“你”的女子的相遇.在第一部分中,布勒东将真实事件的记录与各种评论和反思掺杂在一起,极易给人留下一种凌乱不堪、毫无逻辑的印象,以致有研究者将该部分看作是纯粹的“废话”[ 郑克鲁:《现代法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第478页.].若撇开作品开头纯粹论述性的内容不谈,那么,第一部分的叙述性内容可分为十五个“令意识踉跄的事件”[ 在此,笔者按照弗朗索瓦丝·卡兰(Fran?oise Calin)的研究方法,将《娜嘉》第一部分依序排列成了十五个“令意识踉跄的事件”,参见Fran?oise Calin, Une relecture des ‘faits-glissades’ dans Nadja, Neophilologus, Vol. 74, No. 1 (Jan., 1990), pp. 44-57.],其中提到了下面这些人、物、地点及概念:

节1莫贝尔广场;艾蒂安·多莱(已逝);狩猎节6随意定下的(服从于偶然的)约会节11布朗什·黛瓦尔;女性

节2勒内·莫贝勒音乐厅;一位死去的朋友(雅克·瓦歇,已逝)节7毫无目的的(服从于偶然的)闲逛节12狩猎,猎物;弗洛伊德

节3苏波;让-雅克·卢梭;(瓦歇,已逝)节8事先不知其名的(服从于偶然的)影片;瓦歇;(兰波)节13南特;兰波;法妮·贝兹诺斯;女性;革命

节4穿孝服的女人;南特(瓦歇,已逝)节9女性;爱欲;(兰波)节14女性;青铜手套

节5女人;朋友(瓦歇,已逝)节10美丽、的女郎节15红色;(血);女性;革命

不难看到,在作品第一部分的这些关键词之间存在着重复和发展.首先,最为明显的是概念的重复:从第1节到第5节,“死亡”这一观念始终徘徊不去;从第2节到第5节,以及在后面的第8节,布勒东已逝的好友雅克·瓦歇(Jacques Vaché)则不断地以或明晰或隐晦的方式显现[ 在第二节中,雅克·瓦歇以一种十分晦涩的方式藏匿于文本之后.1917年1月24日,阿波利奈尔的《蒂蕾西亚的》(Mamelles de Tirésias)在勒内·莫贝勒音乐厅首演,扮演剧中主角的人正是雅克·瓦歇.相关讨论参见Fran?oise Calin, Une relecture des ‘faits-glissades’ dans Nadja, Neophilologus, Vol. 74, No. 1 (Jan., 1990), p. 47.];此外,狩猎(第1节和第12节)、偶然(第6至8节)、女性(第4至5节,第9至11节,第13至15节)和兰波(第8至9节以及第13节)这几个词也被一再重复.其次,与重复相伴而来的还有概念的发展:在第一部分的头几节中,雅克·瓦歇是作为一个隐蔽的线索而与死亡相伴出现的,但在第8节中,布勒东完整地说出了瓦歇的名字,自此,瓦歇就从下文中消失了,这位已经死去多时但却仍在影响着作家的旧友,终于像幽灵一般被驱散了[ Fran?oise Calin, Une relecture des ‘faits-glissades’ dans Nadja, Neophilologus, Vol. 74, No. 1 (Jan., 1990), p. 51.];诗人兰波(Arthur Rimbaud)也同样如此,其名虽然直到第13节才被说出,但当布勒东在第8节中提到“最愚蠢的法国电影”(布勒东,2009:55)时,他其实已经隐隐若现,因为兰波对“愚蠢的画作”也有着一种偏爱[ Marguerite Bonnet, Notes et variantes, in André Breton, ?uvres compl&egre;tes, t. I, op. cit., p. 1533.];另外,“女性”这一概念同样十分有趣,它先是与死亡相伴而来(第4节中穿丧服的女人),随后与爱欲和美产生关联,最后竟与革命联系到了一起,而对于布勒东来说,革命正是希望的源泉.

布勒东在解释他的叙述方式时说道:“我的讲述毫无预先设定的顺序,而且完全听从时间的任性,它让何事涌现,我就讲述何事.”(布勒东,2009:40)这种叙述手法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如果不是完全排除的话)意识的预先介入,它是对思想过程的忠实摹写.这便是布勒东与菲利普·苏波(Philippe Soupault)在1920年的《磁场》(Les Champs magnétiques)中所使用的自动写作法[ [法]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袁俊生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第28-30页.以下将随文标出页码,不再另行作注.].自动写作者好比一台“录音装置”(布勒东,2010:34),对于从笔尖流出的话语,他不施以任何有意识的干涉,他记录的完全是“思想的真正运作”(布勒东,2010:32).由于自动写作的这个特点,它常常被笼统地视作偶然和非理性的表现.

然而,这种叙述方式的偶然却自有其内在的逻辑.通过上文对《娜嘉》第一部分中的关键词的分析,不难看到,正是有赖于这些观念(包括人、物、地点和抽象概念)的重复和发展(各个观念之间由此而建立起多重关联),布勒东才引出了女主人公娜嘉的出场,从而开始了《娜嘉》一书主体部分的写作.对于作家来说,娜嘉构成了一个不断吸引着他的点.尽管他对笔下的话语不加干涉,似乎一直在进行各种离题发挥(digressions)并推迟娜嘉的登场,可他最后还是无可避免地要遇上萦绕在自己头脑中的“娜嘉”这一观念.作家选择了一个任意的叙事出发点(艾蒂安·多莱的雕像),遇上了各种“幽灵”(瓦歇、卢梭和兰波)和女性,从死亡一直走向了希望.正如娜嘉对布勒东所解释的,在俄语中,“娜嘉”是“希望”(俄语:Надежда,法语:espérance)一词的词首(布勒东,2009:82).娜嘉的登场于是便象征着希望的开始.

布勒东的这种不断离题却又不断趋近主题的叙述,十分类似于在精神分析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的自由联想(la libre association).并且,从其起源来看,自动写作法正是来自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其著作中提到的自由联想和非受控独白[ Marguerite Bonnet, Notice, in André Breton, ?uvres compl&egre;tes, t. I, op. cit., pp. 1123-1125.].从莫贝尔广场到莫贝勒音乐厅,存在着一种发音上的联想,而在其他的概念之间,则更多地有一种意义上的联想.在《娜嘉》的第一部分中,各个地点、人物和主题彼此串联,交叉,可它们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头脑中最强烈的一些固着观念(idées fixes)而已.书中一连串的离题发挥就像一些“虚假的借口”,根本无法掩饰作家最深层的固着观念——娜嘉.在写作本书时,布勒东仿佛既是一位神经官能症患者也是一位精神分析师,他不加任何干涉地放任自己的思绪,最终得以触及自身症状的起源.自动写作看似毫无逻辑可言,但若仔细推敲,读者仍可为处于联想链条中的各个观念找到它的“前因”及“后果”.在叙述之凌乱和缺乏逻辑之下,掩藏着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思想并不会无因而至.这可被看作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决定论在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达[ 关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决定论,参见:[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第78页.].布勒东曾自问:“既然我想写《娜嘉》,难道还有别的方式吗?”(布勒东,2009:42)既然一切都已被决定,那么,无论布勒东再怎么离题和推迟娜嘉的出场,他最终仍无可避免地要谈到她.于是,这样的一种写作方式,便成为了唯一能让《娜嘉》被写就的方式.

布勒东将叙述转变成了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发掘.他记录下思维的进路,邀请读者去扮演精神分析师的角色,回溯至其思想的起源.透过作品的这种透明,读者接近了造就作品的生活本身.这是布勒东给读者的第一把理解作品的钥匙.

二、时间性

借助自动写作,布勒东将自己的思想化为了一座玻璃屋.不过,文本的透明化远未就此结束.通过对各种动词时态进行特殊的组合,布勒东其实仍在继续着这一透明化的过程.

《娜嘉》一书的许多动词时态配合是不符合常规的[ 由于汉语无法体现法语中各种过去时态的细微区别,凡是与时态相关的讨论均需要参照作品原文进行.笔者使用的是法国伽里玛(Gallimard)出版社的七星文库版(Biblioth&egre;que de la Pléiade)布勒东《全集》(?uvres compl&egre;tes),参见André Breton, ?uvres compl&egre;tes, t. I, op. cit., pp. 643-753.].比如,第一部分的第十三节虽仅由一个自然段构成,但布勒东却在其中使用了五种不同的时态,其中用于表达过去事件的时态就有简单过去时、未完成过去时、愈过去时和复合过去时四种之多[ André Breton, ?uvres compl&egre;tes, t. I, éop. cit., pp. 676-679. 以下将随文标出页码,不再另行作注.];此外,在第二部分的叙事中,读者也不时会遇到各种过去时态与现在时彼此混合或突然转换的情况,该部分的开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Breton:683).但若我们回顾一下本维尼斯特(émile Benviniste)在复合过去时(完成时)和简单过去时之间所作的区分,我们便可试着理解这部作品复杂的时间性.在本维尼斯特看来,简单过去时在叙事框架内的运用,使得一系列事件能够“自我讲述”(se racontent eux-mêmes),叙述者仿佛隐没在话语背后,不再介入故事之中[ émile Benviniste, Probl&egre;me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I, Paris : Gallimard, 1966, pp. 239-241.].如此一来,叙述者便与所叙故事拉开了距离.

《娜嘉》第一部分的主要时态为现在时.例如,当布勒东提到保罗·艾吕雅(Paul éluard,第2节)、本雅明·佩莱(Benjamin Péret,第4节)、罗贝尔·代斯诺斯(Robert Desnos,第6节)和法妮·贝兹诺斯(Fanny Beznos,第13节)时,他使用了现在时和未完成过去时(用于描述背景、强调动作连续性).但是,当他谈到菲利普·苏波(第3节)、兰波(第13节)、一位背诵兰波诗歌的陌生女子(第13节)以及戴蓝色手套的女人(第14节)时,他在使用现在时的同时还使用了简单过去时.在这里,简单过去时的使用是比较让人费解的.其原因在于,若从这些事件发生的自然时序来看,用简单过去时叙述的事件并不先于用现在时叙述的事件[ 关于布勒东在1915年(书中的真实事件可以回溯到的最早年份)至1928年(作品出版)期间的经历,参见Marguerite Bonnet, Chronologie ?, in André Breton, ?uvres compl&egre;tes, t. I, op. cit., pp. XXXIII-LV.].然而,在法语的几种过去时态中,简单过去时却是最适合被用在故事框架内的时态,它突出的正是叙述者与故事本身保持的距离,尤其是一种时间上的距离.可布勒东为何用现在时来描述距现在(就叙述行为发生的时刻而言)最为遥远的事件?他为何不使用简单过去时?这是否是其疏忽所致?并非如此.1927年,在布勒东创作《娜嘉》之时,他已经与苏波断绝了关系[ Marguerite Bonnet, Chronologie, in André Breton, ?uvres compl&egre;tes, t. I, op. cit., p. LIII.],同时,他与莉兹·梅耶(Lise Meyer,戴蓝色手套的女人)的关系也相对紧张(同上);而另一方面,他与艾吕雅、佩莱、代斯诺斯和贝兹诺斯却始终保持着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布勒东笔下的简单过去时仿佛是一个脱身的工具,有赖于它,他才得以摆脱旧日的朋友(比如苏波)和幽灵(比如兰波).

在《娜嘉》的第二部分中,布勒东一反前文的“零碎”,采用了一种类似于日记体的线性叙述.相比第一部分来说,这部分的时态布局更为精妙.1926年10月4日,布勒东遇上了娜嘉.对这段往事的叙述以未完成过去时开篇,可短短几句之后,话语却突然转向了现在时,似乎故事一下子从过去重新进入了当下(Breton:683).借助这一时态的变换,叙述者纵身跳入了过去之中,以便重新经历过去.在10月4日至10月12日的叙述中,现在时一直处于中心地位.然而,在临近12日的记叙末尾的地方,作为叙述者的布勒东已经与自己正在叙述的故事拉开了距离,因他在这里所使用的完成时态“s’est vue”(Breton:714)并不表示一个先于其他动作完成的动作,而该时态的存在意义却恰恰在于表示动作的先行性(或完成性).布勒东本可像在上文中一样继续使用现在时,他在这里引入的完成时,因此可被看作是叙述者与所叙故事的距离标志.从叙述话语的角度来看,由于这一动作不再用现在时加以叙述,因此它不再像是正在发生的,而是被推回了过去,恢复了其本来面貌,作为已经发生的事件而得到呈现.自此,作者终止了回忆的当下化(actualisation).紧接着,在10月13日这天,布勒东决定不再与娜嘉相见,他开始用“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这样的回顾性叙述方式,对这段经历进行某种总结(布勒东,2009:121).下文不远处,简单过去时出现在了叙述话语中(Breton:718),同时,诸如“我又见了娜嘉许多次” (布勒东,2009:121)这样的概括叙述(récit itératif)则使得叙述节奏开始加快,让所叙事件趋向于背景化.这一系列叙述上的细微改变,使作家与叙事之间的距离显露了出来.布勒东来到了记忆中的这个关键点,他对往昔的回顾已近终点,于是,他开始游向时间的表面,以便回到当下,回到1927年,即他正在写作《娜嘉》,正在进行叙述的时刻.终于,在第二部分的结尾,故事时间与叙述时刻重合了,布勒东从过去回到了当下.到此,他与娜嘉的关系已告一段落,他迈向了这段故事的叙述终点.

《娜嘉》的第二部分完成于1927年8月末;11月的时候,布勒东遇到了在第三部分中被称作“你”的女子;次月,他便开始了最后这部分的写作[ Marguerite Bonnet, Chronologie, in André Breton, ?uvres compl&egre;tes, t. I, op. cit., pp. LIII-LIV.].该部分的动词时态配合并无什么特殊之处,只除了布勒东在作品最后对“美”(la beauté)作出的定义:“美将是痉挛的,否则就没有美.”(布勒东,2009:170)布勒东在这里使用的简单将来时(“将是”,原文:sera),与作品整个第三部分的氛围十分契合.将来时的运用,将布勒东对美的追寻引向了未来.对他来说,与这位被称作“你”的女子的相遇,预示着新的开始,预示着希望.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布勒东的笔下,时态的转换并不是任意的.当他对往事进行叙述时,他在各种时态(主要为现在时、完成时或简单过去时)之间进行了巧妙的选择:一方面,他对回忆进行当下化,在时间的过去维度中建立起一个虚构的现在;而另一方面,他也与那些他不愿再重新经历的时刻拉开距离,用简单过去时将其封存在了过去.可以说,在布勒东追述往昔的同时,他使时间透明化并重构了时间[ 英文中的“re-member”(忆及)一词颇为有趣,我们可将其释意为:将时间的各个组分(members)重新(re-)进行组合.这样看来,回忆既是重构(re-construction)的过程,也是重构的结果.].布勒东以这种未言明的方式将自己与各种人和事的关系揭示给读者,由此给了读者第二把理解作品的钥匙.《娜嘉》的透明化过程更进了一步.

三、图像

写作的透明化还体现在《娜嘉》中的各种摄影插图里.这些插图共计48幅,大约占去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在1962年为作品附上的《前言》中,布勒东解释了这些插图的作用:“大量摄影插图的目的是要去除一切描写——描写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被视为无用之物……”(布勒东,2009:26)值得一提的是,布勒东对描写的这种拒斥是与他对传统小说的批评密不可分的.在《宣言》中,布勒东对小说发起了批判.在他看来,无论是小说中那些如画册图片一般堆叠在一起的乏味描写,还是小说在对人物心理进行描写时的过度简化,都是对想象力的束缚,都是应该被摒弃的东西(布勒东,2010:12-15).布勒东对描写之正当性的质疑,因此而伴随着他对小说的抵制.那么,用摄影插图取代文字描写,这种所谓的“反文学”原则(布勒东,2009:26)的运用,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在其早期现象学著作《逻辑研究》中,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对符号(Zeichen)和图像(Bild)作出了区分.他首先说道:“符号在内容上大都与被标示之物无关……相反,图像则通过相似性而与实事相联系……”[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第2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第931页.] 另外,他还指出:“但纯粹符号的行为是‘空乏的’意向,它们缺少充盈因素……”[ 同上,第973页.]这一区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符号(文字)是任意的、有待充盈的,它对现实的指涉不可避免地要随符号使用者或符号阐释者的不同而变化.当一个人说出“桌子”一词时,受话者A也许会想到圆桌,而受话者B则可能会想到方桌.当文学作品的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以便将各种人物、场景和情节视觉化(将空乏的符号充盈)时,这一视觉化的结果总是会有各种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的主观性损害了作品的客观性.但是,通过用图像代替描写,布勒东在某种程度上悬置了读者的想象力.对他来说,想象力应该被用于改造生活和发现生活,而非被用于歪曲生活.作为一位不断在寻找真正的生活,并始终珍视日常生活之奇妙(le merveilleux)的作家,布勒东并不愿意歪曲自己的经历,而是努力将切身体验过的生活世界还原在读者的眼前.因他反对小说,他并不愿进行虚构.因他排斥描写,他于是便用一张张黑白照片替代了本可能会变得极其繁琐的描写,换来了作品的简洁.有赖于这些取自现实生活的图像,他使得读者能够尽可能地接近他所生活的二十年代的巴黎,借此窥见作品的产生环境.

《娜嘉》中的图像再现了作家所生活的真实世界.但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对作品文字本身的补充和发展.在此仅举一例.该书中,女主人公娜嘉唯一的一张照片就是她那双被重复四次以后拼贴在一起的眼睛.布勒东将这双眼睛称作“蕨菜般的眼睛”(布勒东,2009:123).这一比喻表面上看去十分难以理解,但是,通过对这双眼睛的重复,布勒东似乎在告诉我们,对他来说,娜嘉身上最为重要的东西,便是她的双眼.若将这张照片与蕨菜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几双重复的眼睛一旦拼贴在一起,那么,最终得到的拼贴图确实与蕨菜的叶子相类似,而另一方面,蕨菜也构成了不可计数的一双双“眼睛”.无论是娜嘉双眼的拼贴,还是蕨菜这种植物,它们均是一种对称结构的重复.蕨菜即是眼睛,娜嘉的本质即是目光.她“被转化成了缺乏身体的纯粹目光.正因如此,她与摄影者的镜头重合到了一起.”[ Chairperson Aurelia Roman & Pierre Taminaux, “Stepping aside/transparency: Photography in Breton’s Nadja”, The European Legacy: Toward New Paradigms, Vol. 2, No. 1 (Mar., 1997), p. 168.]在布勒东拍下这双眼睛的时候,他实际上将自己移置到了娜嘉的身后,并把娜嘉化作了绝对意义上的“眼”.透过娜嘉这只极富洞察力的、体现着超现实主义之“极限”(布勒东,2009:89)的绝对之眼,布勒东得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和世界,继续自己对真正的生活的探寻.

可以说,《娜嘉》中的图像和与之相应的文字始终处在一种互相阐释、彼此映照的关系中.若没有娜嘉双眼的照片,我们将无法理解“蕨菜般的眼睛”这一比喻,相反地,若这一比喻未能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也无法理解这张照片所蕴含的深意.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十分恰当地指出:“插图起到了对书中文字进行评注的作用……这些文字符号本身也在指涉并评论着插图.”[ Gerald Prince, La Fonction métanarrative dans Nadja, The French Review, Vol. 49, No. 3 (Feb., 1976), p. 343.] 通过用插图代替描写,布勒东在他的作品中引入了新的维度.各类图像仿佛一扇扇敞开的窗,透过它们,读者看到了作家所生活的世界.它们在文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搭建起了桥梁,由此构成了读者理解作品的第三把钥匙.

结语

《娜嘉》中的“玻璃屋”的隐喻,最早可以追溯到《磁场》中的“单向透镜”(La glace sans tain)一文.布勒东和苏波为这篇文章所选的标题,某种程度上恰好体现了他们一直以来的愿望:借自动写作法所创造的“文本透镜”,将自己最深层的意识活动揭露给读者.

这种对透明式写作的诉求一直延续到了“玻璃屋”的隐喻之中.这一次,为了让文本透明化,布勒东除了使用自动写作法,还在时间性和摄影插图的层面上做起了游戏.在《娜嘉》这座玻璃屋中,布勒东的思想、固着观念、回忆和生活都得到了敞露.不过,尚需指出的是,如果说这部作品像大门一样敞开,那么,这道门后隐约可见的并非是文学的领域而是切实经历过的世界.《娜嘉》不止“像”一扇敞开的门,它其实“正是”这样的一道门,不断地向读者揭示着生活.布勒东并非是为了文学本身而写作,他所希望的,是借助作品的开放和透明而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生活上来,引领读者去发现日常生活之奇妙并挖掘生存的意义.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学院

(责任编辑:许珂)

数字化时代下法国人的文学阅读形式研究

中英伦葩 张案菁

【摘 要】20世纪以来,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法国在文学出版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阅读的载体也从单一的传统纸质书籍转向更加多样的形式,口袋书、电子书、有声读物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今法国民众的阅读选择,另一方面,传统的集体阅读形式也更加迎合现代人的需求.本文对法国数字时代下的文学阅读活动的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研究并改善中国国内的阅读行为现状具有一定的意义.

[Résumé]Depuis le XX si&egre;cle, La France a fait des progr&egre;s considérables dans le domaine de l’édition d’autant plus que l’&egre;re numérique prosp&egre;re. Les supports de lecture sont passés d’une forme traditionnelle &agre; de multiples formes &agre; portée de tous. Les livres de poche, les livres numériques ainsi que les audiolivres, ec leur développement notable, ont enrichi l’option du lectorat. D’autre part, la lecture collective traditionnelle est actualisée, devan?ant les besoins des contemporains. Le texte proc&egre;de &agre; traiter des formes de lecture en France, ec comme objectif d’apporter des conseils &agre; étudier et modifier les comportements de lecture en Chine.

【关键词】阅读形式 口袋书 有声读物 电子书 文学批评

【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XJK015QBJ001)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JD86)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在西方, 阅读研究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关注真实读者.[ 戴联斌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阅读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06页.]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数字化时代的蓬勃兴旺、生活节奏的提速,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一方面,不同阅读群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文本载体;另一方面,不同的阅读群体在阅读题材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但又保有共同特征.群体的选择不仅受到性别、年龄层、社会阶层等影响,更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20世纪以来,法国新文学空前发展,文学流派的界限日渐模糊,使创作群体的灵感来源日益丰富,可供阅读群体选择的作品越来越多,文学市场因此逐渐扩大.探究20世纪以来数字化时代下的法国民众的阅读活动,有助于我们以“局外人”的眼光反观国内阅读活动,为阅读群体提供质量更高、形式更灵活的文学读物.

大卫·霍尔(Did Hall)认为,阅读是人对文本做出反应的过程.特雷·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也认为没有读者方面的积极参与,就没有任何文学作品.对于接受理论来说,阅读过程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个通过时间开展的复杂运动.由此可见,阅读时必须考虑阅读模式的多变性.[ Hall, Did D. Cultures of the Print: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the Book.Amherst: U of Massachusetts P,1996, p.31-32.]研究阅读模式,需考虑到书籍载体在不同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变化.随着信息革命如火如荼地进展,数字媒体技术的使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文本脱离了我们习惯的载体(书籍、杂志、期刊),从今后它托身于电子形式:用电脑写文章,文字数字化,远程电子通讯,读者在荧屏上进行阅读.”[ 罗杰?夏蒂埃:《书籍的秩序——14至18世纪的书写文化与社会》,吴泓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7页.]口袋书(livre de poche,又译袖珍书)、电子书及有声读物满足了人们快速阅读以获取外部信息的需要.同时,人们开始借助物质载体外的其他形式来更好地完成阅读以及与他人的思想交流.

一、口袋书的盛行

第一批口袋书于1953年2月在法国问世,截至2013年,法国共出版了来自2000多名作家的5200类(catalogue)口袋书,销售总量超过十亿册.实际上早在1938年,法国的一些出版社便试图采用口袋书的形式出版读物,但由于当时法国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漩涡中,口袋书的普及停滞不前.1950年末,口袋书迎来其发展的春天.二战结束不久,法国处于经济重振阶段,社会逐渐安定,人们重新关注娱乐消遣活动及精神世界的丰富.1942年开始的“婴儿潮” (baby-boom)为口袋书的发展提供了人口基础,以1958年为例,

口袋书销量高达800万册,20世纪60年代,口袋书的销量成倍数增长,到1969年已达到2800万册.[ Le Monde ec AFP. Le livre de poche fête ses 60 ans. Le Monde. http://www.lemonde.fr/livres/article/2013/02/08/le-livre-de-poche-fete-ses-60-ans_1829238_3260.html. 2013/02/08]

2013年,口袋书占据了法国出版行业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每销售的四本书中就有一本是口袋书.伽利玛出版社(Editions Gaillimard)以其敏锐的眼光在1972年推出了弗里奥(Folio)系列丛书,成为法国口袋书的最大出版商.

口袋书的发展迎合了当代法国阅读群体的生活模式:

1.快速的生活节奏使法国读者需从简短的文本中获取最大化的信息.此外,为了方便出行,人们倾向于减少随身携带物品的数量及重量.口袋书同时满足了阅读群体这两个需求.如今,口袋书已经成为了热爱阅读的法国人乘坐交通工具甚至远途旅行必不可少的随行物品.

2.口袋书的尺寸规格 (12 cm × 18 cm)使创作群体开始趋向于中短篇小说创作,用简短的篇幅描述更多的内容.同时,口袋书推动了“快消阅读”的发展.以马克·李维 (Marc Levy)为代表的小说家们在口袋书盛行的法国取得优势地位,出版了大批言情小说、悬疑小说及侦探小说,在娱乐大众生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3.边批是读者在书页周边空白部分写下的笔记和批注,有助于读者在进行反复阅读时重新理解文本内容,回忆初次阅读的感受,它亦是读者之间交流阅读感悟的媒介:当某本图书的所有者将该书借予他人时,后者可以通过边批带来的想象空间,思考前者的思考.它是阅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袋书的内页排版为读者留出足够的空白,方便他们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书页的边角空间往往有限,这也要求读者的边批务必言简意赅,短小精悍.

4.优势为口袋书赢得了庞大的读者群.相较于传统的精装书甚至是平装书,口袋书在保证文学内容没有丝毫删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例如,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口袋书版本仅需6.5欧元,而其精装版本则高出近六倍的.对于热爱阅读的法国人而言,选择口袋书必然是在追求兴趣爱好的同时,保证生活水平的绝佳选择.

5.口袋书选用的是新闻纸,可回收再利用性强,处理方便.一方面,新闻纸的应用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法国读者的购买承受力.中国期望在节能减排方面争做世界的领头人,减少树木砍伐, 推广新闻纸为原料的口袋书,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数字阅读盛行的今天,口袋书能在法国依旧拥有庞大的市场,与其起步发展较早有一定关联,正所谓“习惯成自然”.法国口袋书发展的先驱——亨利·菲礼巴奇(Henri Filipacchi)通过出版经典文学,不仅促成了口袋书的流行,还在法国民众中进行了一次文化普及.尽管较英国及美国,法国口袋书发展晚了整整20年,阅读口袋书的习惯依然渗透进了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自20世纪以来,从印刷纸张,到出版社旗下的作家作品,法国发行人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决定其出版书籍的种类及受众群体,也使各出版社有了明确的自身定位.从目前法国的口袋书发展看,最初的“先精装,再平装,最后口袋书”的销售模式已经被淘汰,新的销售模式早已将“口袋书”摆在了优先位置.出版社根据其自身定位及图书受众群体,决定上架图书的开本,使口袋书不再是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尽管中国出版行业屡屡尝试推广这种口袋书(“64开”本),但国内消费群体追求“大”的喜好使他们偏爱平装及精装书.另一方面,国内口袋书内容的倾向性严重,以漫画为主,这样的推广侧重,分化、缩小了阅读群体的范围,也使口袋书难以在国内进一步推广到各个年龄层及社会领域.丰富口袋书内容的多样性,是国内口袋书发展的重要前提.除此之外,国内口袋书的销售,缺乏如法国弗里奥(Folio)或Le livre de poche这样的发行商及主渠道.目前国内口袋书的销售大部分经由二渠道完成,而在新华书店这样的主渠道,口袋书也没有被摆放在醒目的位置,映入图书消费者眼帘的更多还是平装及精装书.实际上,面对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压力激增,阅读群体在通勤时间里完成阅读行为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如今追求“快速缓解压力”、“减少出行负重”的生活方式而言,口袋书必定是绝佳选择.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纸质书阅读时长为20分钟,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65本,图书承受能力略有提升.[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北京,2017年.]口袋书这种“轻便、便宜”的阅读方式如果能得到推广,必将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无纸化阅读的兴起

(一)电子书占有一席之地

电子书是现代阅读活动的又一重要载体,电子文本所引发的革命也将是一场阅读革命.[ 罗杰·夏蒂埃:《书籍的秩序——14至18世纪的书写文化与社会》,吴泓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1页.]从技术角度及其法语词源 (livre numérique) 角度看,电子书并非物质形态,它必须通过信息工具为载体才能被使用.所有的现存文本都被数字化,转换成电子文本,全部文字遗产将为全人类所支配.[ 同上,25页.]

在电子书的发展方面,法国较英美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世纪之交,由于“互联网泡沫” (l’éclatement de la bulle Internet) 的激增,法国电子书普及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例如,1998年创立的西塔勒 (Cytale) 公司在2001年将“电子图书” (Cybook) 阅读器推向市场后便以光速走向失败.[ Bruno, Patino. Rapport sur le livre numérique . Minist&egre;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 2008-06-30/2018-01-19]2002年,西塔勒公司在宣告破产后,美国及日本的多家电子书供应商进入法国市场,企图占领市场,但均以失败告终.

这一失败的深层原因在于,电子阅读产品层出不穷,但是阅读消费群体的接受程度及各自需求不尽相同,无法收集精准的客户信息,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失败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似乎忘记了“版权”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性,尽管知识是免费的,其载体与创造者的劳动却不能是免费的.

然而,随着电子书的逐步降低及反盗版法律措施的出台,电子书在法国终于迎来了春天.2009年,法国电子书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状态:亚马逊 (Amazon)推出的Kindle阅读器,索尼 (Sony) 推出的Reader及布肯 (Bookeen) 推出的Cybook.以Kindle为例,这部以“电子墨屏”为优势的阅读器以其用眼舒适度和图书数量吸引着庞大的阅读群体,改变着阅读习惯.法国本土品牌Cybook也与当地最大零售商家乐福联手,研发高质量的“电子墨屏”和太阳能保护壳,以迎合用户的需求.

除此之外,电子阅读也为读者提供了其他便利:

首先,任何文本的物质形态以及制作意图,都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相对应.[ 戴联斌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阅读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78页.]电子书籍作为一种超文本,它改变了传统阅读形式的时序性,同时,远程文本交流,让读者与文本之间不再有间隔.[ 罗杰·夏蒂埃 :《书籍的秩序——14至18世纪的书写文化与社会》,吴泓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5页.]无论何时何地,对读者而言,文本只需通过终端唾手可得.另外,“版面变化”改变了“同一文本”的用法.[ 同上,25页.]电子阅读器的运用使读者群体不再仅仅进行“线性式”阅读,通过电子书提供的多种附加功能,读者可以随时停止阅读,对某一词句或段落进行深入查询,获取相关注释.如此,阅读模式也从“线性式”逐渐变成“发散式”,获得的知识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扩充.

其次,阅读行为的改变促使创作群体也要改变自己的创作方式,越来越多的法国作者将目光投放在这一新的阅读载体上,他们甚至在书尾留下自己的电子信箱,以便读者与作家之间进行互动.实际上,“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焦点在于读者对文本的思考.[ Tompkins, Jane P. Reader-Response Critici: From Formali to Post-Structurali . Balitimore : Johns Hopkins UP. XI.]电子书提供的这种读者与作家之间的互动,有助于作者更好地把握真实读者(real reader)及虚拟读者(virtual reader),尤其是对于连载作品的创作者而言,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叙述者可以随时改变自己要阐述的文本内容,以迎合读者的喜好.

尽管电子书受到了法国民众的欢迎,但是法国电子书市场依旧不能用“繁荣”来形容.2010年,法国电子书出版数量共计40000 - 50000册.[ Jean-Baptiste, Chastand. Livre numérique?:éditeurs et libraires se battent pour tenter de sauverleur place. Le Monde, Extrait de http://www.lemonde.fr/technologies/article/2010/02/10/livre-numerique-editeurs-et-libraires-se-battent-pour-tenter-de-sauver-leur-place_1303666_651865.html. 2010/02/10/]2017年,尽管呈上升趋势,电子书也仅占到法国出版行业3.5%的市场份额.一方面,现行的电子书依旧使部分法国读者望而却步.以2017年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日程》为例,其纸质版本的为16欧元,而电子书版本的约为11.20欧元.在保证行业发展与防止盗版泛滥的前提下,只有尽可能地降低电子书,读者才能对这一新兴阅读方式产生兴趣.另一方面,82%的法国读者开始转向电子阅读器的使用.其中亚马逊及其电子阅读器品牌Kindle占据着极大的比重,而亚马逊提供的 “所有者”(propriétaire) 电子书格式与其他电子阅读器品牌(如法国零售商Fnac生产的Kobo及Bookeen的Cybook)无法兼容.这种垄断的销售方式使其他电子书供应商举步维艰.再次,法国人一直保有着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热情,这促使他们更加倾向于纸质阅读.由此可见,电子书在法国的发展,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电子书的市场总额为108亿,占图书市场15%,这项数据也囊括了网络文学.从数字上看,中国电子书的市场份额高于法国,但是,国内电子书市场较法国而言,依旧亟待完善.面对平台商、运营商,电子书内容提供商并没有较多的话语权,利益层面的强弱双方相差悬殊,意味着产业链整合状况存在一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国内电子书形式大于内容,电子图书前期的投资大部分都用于广告、包装与营销,无法实现利益均沾的电子图书“生产链”,国内电子书市场进一步扩大将面临巨大考验.

国内电子书的主要内容为快消读物,与法国丰富的电子书资源相比无法取得完胜.电子图书较纸质书而言低廉,诸多出版社面对电子书市场依旧望而却步,不敢提供旗下图书的电子资源.反观法国出版社,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与kindle等平台商、运营商有着良性合作.电子书内容建设的完善有利于其进一步吸引更为庞大的群体.因缺乏优质的内容,国内电子书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变得暗淡.

再次,面对电子书的普及,作家著作权将会受到冲击.电子版图书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盗版、内容恶意篡改等问题的发生.同时法国作家也在担心,一旦大量图书的电子版投入市场,出版产业链的中间商是否会被直接越过,最后的版税应如何计算才不会危及自身利益?他们甚至还在担忧电子书的发展是否会误导 读者,使其无法更好地辨别优秀的作家及作品.法国政府面对这些担忧,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协会,并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以维护作家的权益.同时,法国政府还对网络用户的电子书使用进行监管,防止盗用事件的发生.国内电子书市场处于发展阶段,电子书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备.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细则》、《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条例,但是依然无法跟上该市场的发展脚步.在现阶段,加强电子书市场相关的管理,规范电子书市场竞争乱象,使销售模式趋于完善化、成熟化,才能让电子书市场向前发展.

(二)有声读物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理解一段文字,读者有时候会求助于“朗读”.一旦书写结构通过这种方式解码,听觉将更好地抓取一段文字中的信息及其背后之意.[ Callo, Guglielmo et Chartier, Roger. Histoire de la lecture dans le monde occidental. Paris?: Seuil, 1997, p.90.]有声读物解放了读者的双手,读者通过有声读物的方式完成阅读的同时,可以进行其他活动,这种阅读方式节约了读者的时间,读者不仅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完成其他任务.

有声读物起初在法国并不被看好,观念落后使民众对它持有一定的偏见,有声读物被视为只有孩童或盲人才会采用的阅读方式,直到20世纪90年代,有声读物发展仍然十分缓慢.以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去斯万家那边》为例,1990年,由Thél&egre;me出版社出版的有声书版本销量仅达到9000册,[ Elisabeth, Philippe. Le livre audio sort de l’ombre. Le Monde, Extrait de http://www.lemonde.fr/archives/article/2004/05/20/le-livre-audio-sort-de-l-ombre_365491_1819218.html . 2004/05/20/]这与当时英国的有声书籍销量相比相距甚远,法国在有声读物上的发展相对落后.为了推动其市场繁荣,增进其市场活力,法国采取了相应的税收政策.例如,2009年法国政府对有声读物收取的增值税税率为19.6%,[ Le Monde ec AFP. Livre audio. Le Monde, Extrait de http://www.lemonde.fr/livres/article/2009/03/20/livre-audio_1170390_3260.html. 2009/03/20/]但依旧远高于当时欧盟规定的5.5%,有声读物市场的扩大仍然面临困难.

目前,这种无纸化的阅读方式逐渐被法国读者所接受,特别是受到了35岁以下男性以及上班族的追捧.尽管有声读物的普及日渐乐观,但当前其发展面临着与电子书同样的问题.亚马逊的Audible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而诸如litteratureaudio(向用户免费提供6000册有声读物)及audiolivres的有声读物网站由于不具备相应的后勤支持无法壮大.加之提供有声读物的网站以及手机应用程序界面简陋粗糙,用户体验较差,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群.另一方面,法国人偏好纸媒的阅读传统,使他们对于有声阅读还存在着一定的观望态度.

国内在有声读物终端的设计层面上存在着很大优势,但面对“内容为王”的阅读群体的本质需求,鱼目混珠的读物内容、良莠不齐的读物质量必然会消磨受众的热情.尽管诸如豆瓣、喜马拉雅听书的运营商层出不穷,提供着丰富的听书资源,鲜少有哪一名说书人或者哪一部作品,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效应.优质的产品是市场发展的必要前提.声音的商业价值巨大,它特有的伴随性,帮助阅读群体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达成“同时作业”、“一心多用”的心愿.深度挖掘市场潜力、分化阅读群体、细化受众需求,有声读物才能在国内市场大展身手.

三、传统阅读方式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发展

(一)读书沙龙的流行

《西方阅读史》一书就阅读类型进行了分类:以阅读场合为标准,可分为公共阅读和私密阅读;以参与的读者数量分类,有个体阅读和集体阅读.读书沙龙作为一种重要的集体阅读方式,将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同一场合里读者分享着自己的阅读感受,寻找相互间差异的同时,也体现了读者群体共同的阅读经验.

读书沙龙的兴起可追溯到17世纪.当时的贵族及资产阶级在自家的会客厅举办文学沙龙,作为他们无聊又单调的生活方式的调剂.文学沙龙的流行孕育了主要由女性构成的贵族雕琢派 (préciosité,17世纪在贵族沙龙中衍生的文学流派,拉法耶特夫人创作的《克莱芙王妃》开创了贵族雕琢这一文学流派的先河).她们在追求创作语言及情感表达精湛程度的同时,强调女性在性别关系中的独立与自由.从社会属性看,阅读是阅读群体之间和阅读内部社会协商的手段.[ 戴联斌:《从书籍史到阅读史:阅读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109页.]贵族雕琢派以文学沙龙为媒介,通过交流的方式改变其内部对于文本反应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以改变当时的社会风气.可以说,阅读作为一种社会参与,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一方式,读者将私人的阅读感受搬上台面,与不同的读者交换见解,建立并维系拥有共同观点和利益的独特的社会群体.

20世纪以来,法国本土的阅读沙龙呈现区域化发展.不同区域(如巴黎地区,波尔多地区,图卢兹地区等)举办独具地方特色的读书沙龙.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的影响,根据区域内部的阅读特色,不同的阅读群体进行不同书目的文化交流.专业化发展是法国阅读沙龙的又一特色,面向不同年龄层、专业领域的阅读群体提供不同的读书沙龙(如蒙特勒伊青少年书籍与报刊沙龙、阿拉斯民间文学及社评沙龙、图卢兹航空书籍沙龙等).在为期3-4天的时间里,读者可以和出版商、文学创作者、剧作家,甚至是漫画作者,以专题讲座、研讨会、论坛、辩论等形式进行交流.巴黎读书沙龙创立于1981年,每年春季(通常在三月份)举办.如今,巴黎读书沙龙平均每年吸引着来自25个国家的1200位出版商及4500位作家,为读者群体提供了与创作群体面对面互动及反馈的机会.

从读者的反应批评上看,阅读沙龙体现了出版界对阅读人群的关注.这种囊括众多集体阅读形式的读书沙龙,有助于增强阅读体验的多样性,在不同的阅读场所听取他人对文本的反应,并完善自身的观点.

数字化兴起后,“实体”阅读沙龙依旧受到法国民众的追捧.他们认为,以图书馆、咖啡馆、书店为依托的阅读沙龙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法国各地咖啡馆、酒吧常常举办主题沙龙,读书爱好者以“咖啡”或“酒”会友.在波尔多,法国最大的书店Monet经常举办读书沙龙、读书交流会,以拉近作家与读者的距离;还有一些资金充足的图书馆,借助3D技术举办读书沙龙,通过模拟还原小说中的场景,读者可以置身情节之中,感同身受.同时,法国读者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文学论坛,使依托传统读书沙龙的交流方式不再受到时间与地域的局限,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交流个人观点.再次,阅读群体自发地维护着数字化图书出版的相关权益.

国内的读书沙龙未能达到法国的火热程度,公共图书馆及高校举办的读书沙龙往往无法实现常态化、多样化.信息时代带来的声、光、电多元进步,有利于实现立体阅读,读者全方位、多层次体验文化氛围,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核心. 读书沙龙也符合“文化强国”的需求,实现将外来“沙龙”本土化.倡导这一免费的文化交流活动,既是当前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 于丽,崔晨子:《服务阅读的新宠——图书沙龙》,《图书馆建设》. 2016(6),70-72页.],也是为读者建立多维度阅读平台的必然趋势.

(二)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实际上为读者群体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最多的信息.正因如此,泛读成了人们在多数情况下采取的阅读模式,通过快速浏览互联网提供的文本,获取所需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阅读方式仅仅刺激大脑皮层,读者无法对信息进行精细化处理,也无法从中提出明确的个人观点.如此一来,读者就将目光转向了文学批评.通过阅读文学批评,读者可以获得关于一部作品的两方面信息:故事梗概及他人对于该作品的评价.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实践,可以直接处理某一特定的文学作品,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把作品的面纱揭开,将内容实质展现在大众面前.

法国读者通过浏览专业的文学批评刊物(《文学杂志》、《世界报书籍副刊》等)了解一部作品.倘若这部作品引起了读者的兴趣,他将仔细研读,同时,文学批评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观点.节选及插图的应用是当前法国文学批评刊物的一大特色,通过阅读某一作品的节选,读者可以更加主观地感受这一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叙事风格.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借助图像来优化阅读活动.文学批评刊物增加插图,不仅美化了版面设计,也直观地提示读者其相关文学批评的内容,节约读者的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读者更加形象地理解相关文字.

结语

综上所述, 探究数字时代下法国人的阅读活动,对研究中国国内阅读方式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纸媒行业市场份额正在萎缩,而以手机等电子设备为媒介的新媒体逐渐盛行,无纸化阅读已经渗透到居民的生活当中.反观法国,纸质读物在数字化的今天依旧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不禁令人深思:我国阅读群体快速地接受了无纸化的阅读模式,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跳过了纸质书籍的长期发展阶段,进入了电子化时代呢?纸媒未来的发展令人担忧!而互联网的包容特性在促进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新的问题:如何甄别阅读内容的质量?如何在最经济的时间内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纸质书籍已不再拥有昔日的威望.[ 罗杰·夏蒂埃:《书籍的秩序——14至18世纪的书写文化与社会》,吴泓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7页.]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信息的高速更新,一场又一场革命的大潮向我们袭来.面对当前的状况,保持阅读的热情、以及对新事物的悦纳,对于适应阅读行为的改变至关重要.数字化带来的盗版、粗制滥造等负面问题,通过相关法律的健全,将得到解决.

阅读作为获得知识及外部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一环.当我们以自己的阅读策略解读作品时,作品同时也改变着我们.阅读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产生更深刻的自我意识,促使我们更加批判地观察自己的种种认同.因此,当我们努力阅读一本书时,所阅读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余生)

艾什诺兹“传记三部曲”中的机械

和反机械原则

赵佳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艾什诺兹传记三部曲中的机器主题.这三部作品中都贯彻了机械化和反机械化的双重原则.机械化的原则体现在对大工业时代的机器的描述;将人的身体机械化;以工匠的态度来制造叙事.同时,作者抽绎了工业时代机器的内涵,取而代之以娱乐化、景观化了的机器;通过引入浪漫主义时代的天才形象以应对被机器塑造的人的形象;并通过随意扩张或压缩的叙事破坏叙事的构架.作者在呈现机械原则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暗中对此进行消解.对机器主题的呈现不但体现了作者对工业化的思考,也从书写的层面对传记的写法进行了创新.

[Résumé]Le présent article s’attaque au th&egre;me de la machine dans la trilogie biographique de Jean Echenoz?: Rel, Courir, Des Eclairs. La mécanisation et l’anti- mécanisation constituent une ligne conductrice de ces romans. D’un c?té, l’écrivain fournit des descriptions détaillées de machines et per?oit le corps humain comme une machine. D’un autre c?té, le narrateur echenozien traite le récit comme une machine en la montant et démontant. En revanche, l’écrivain désubstantialise la machine en rempla?ant le principe industriel par le principe de divertissement. De l&agre; viennent des images de machine en tant que spectacle. Il brosse des portraits de génies dans les domaines d’ingénierie, de sports et de musique comme contrepartie de l’homme mécanisé. Sur le plan de la biographie, l’écrivain dilate ou compresse le récit pour en détruire secr&egre;tement le mécanie. La mécanisation et l’anti-mécanisation sont mises en parall&egre;le dans les biographies d’Echenoz, montrent &agre; la fois la fascination de l’écrivain pour la machine et son ironie &agre; son égard. Il s’agit en même temps d’un jeu de parodie sur le genre de la biographie.

【关键词】艾什诺兹 机器 传记

【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号19NDJC179YB.

法国作家艾什诺兹(Jean Echenoz)近几年来对人物传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经历了漫长的虚构叙事阶段,他进入传统意义上的“真实叙事”阶段.《拉威尔》,《跑》和《闪电》构成了他的传记三部曲,分别以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l),捷克长跑运动员艾米尔·扎多贝克(Emil Zatopek)和塞尔维亚裔的美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cola Tesla)的生平为蓝本.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传记这一原则上需要尊重现实的“真实叙事”在艾什诺兹这里并没有被如其所是地对待.诚然,他尽可能地保持了现实中人物的生活轨迹,但整个叙事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属于虚构体,它从原则、结构、叙事和基调上来讲和此前艾什诺兹式的虚构小说并无二异.作者狡猾地借用了历史人物的壳,像机器一样地拆解和重装了传记体,使之充满了虚构叙事的乐趣.艾什诺兹的反讽体现在将人物传记虚构化,并将虚构叙事机械化的做法.

之所以说传记变成了一台可被任意摆弄的机器,是因为机器不但被作为内容呈现,它甚至作为小说的精神被弘扬,而小说本身也像机器一样被布局.艾什诺兹所选取的三个历史人物所存在的历史阶段均为西方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阶段,机器作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色被生动地呈现在文本中,我们能在这三部传记中随处发现对机器和工业的描写.然而,机器不尽然是时代布景,它更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风尚和标志,即对蓬勃发展的大工业的赞叹,对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信心:机器成为了时代精神.从叙事的层面上来讲,整个叙事的结构也像钟表机械一样被精确地构架,叙事节奏的把握,对细节的专注,叙事者的冷峻无一不使叙事打上了机器的烙印.因此可以说,艾什诺兹的传记三部曲是以机器为原则构架的.

然而,作者的反讽在于,这并不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机器,而是经过了拆解和重装的机器;不是标准化的机器,而是变形了的机器.首先小说所呈现的机器是变形的机器.我们所看到的虽然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机器,但这只是表象.工业革命时代的机器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体现了进步和扩张,是实实在在,可被触摸,具备实形的机器.艾什诺兹小说中的机器穿着工业化的外衣,内里却是后工业时代的核.他的机器更多是作为表象和戏法的机器,强调的是机器的功能性、人工性、游戏性和装饰性.其次人物也被表现为一台变形的机器.我们所面对的是工业化时代的人,有着机器一样被塑造的行为和习惯,有着机械一般强健的肉体和智力,惊讶并臣服于工业文明的人.但是这些人物却被后现代的表现方式所表现,他们和艾什诺兹其他虚构人物一样无血无肉,只有骨架,外形扁平,内里中空.他们被抽空了深度心理,只剩下一个模模糊糊的剪影.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艾什诺兹的传记同时遵循机械和反机械原则.像机器一样的人却总是能摆脱僵化和束缚,通过艾什诺兹创造的奇异和怪诞的效果,迸射出浪漫主义时期的天才和.甚至机器也能摆脱单纯的机器的地位,被赋予陌生化的效果,我们所看到的机器更多像一场盛装出行的节日或魔术表演,它的娱乐功能超过了实际功用.反机械的原则也同样体现在叙事中.作者并不在意叙事是否能像机器一样被丝毫不差地组装,他像一个即兴的爵士乐手随时调整节奏,插入意想不到的元素,在这部看似精密的仪器中加入反讽的润滑油,在停停走走,拆拆装装中给出了传记的另一种写法.

一?. 对机器的崇拜和作为景观的机器

《闪电》一书描写了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的传奇一生.特斯拉生于1856年,卒于1943年,他的发明旺盛期正是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期.艾什诺兹对这一时期的美国工业化进程进行了描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成为西方历史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生产力飞速发展,新产业层出不穷,科学创新和技术发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美国社会状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此美国社会开始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工业文明的物质基础上.特斯拉所从事的电力行业在当时很具有代表性,它属于新兴的产业, 新产业的形成代表了新工业革命的完成.“经济革命首先表现在动力上的革命…… 20世纪初电力工业部门成为美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 余志森等编,王锦塘等著:《美国通史,崛起和扩张的时代,1898-192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页.] ;“电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现代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 易杰雄编,祖嘉合等著:《工业文明》.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34页.] 《闪电》中提到了发电厂的建立,无线电、电话以及电影的相继发明.《闪电》这一书名也表达了电力文明发轫期那种令人目眩的发明速度和发展趋势.《闪电》的作者带着和那个时候的人们一样的惊讶之情,通过天才发明家的一生,表达了对电力的赞叹.比电力发明更早的还有铁路交通:“1902年美国的铁路线几乎已经编织成一个巨大的交通网络,它已经可以直接或接近全国所有的大小村庄.”[ 余志森等编, 王锦塘等著:《美国通史,崛起和扩张的时代,1898-192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页.] 《拉威尔》中有相当的篇幅描写拉威尔在美国的旅行,四通八达的铁路串联了整个路线.对电力和铁路的赞叹实则是对正在兴起中的工业文明和现代技术的膜拜.在艾什诺兹这里,我们仿佛找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未来主义者对钢筋水泥和轰隆的机器的赞美,有一种天真的信心和振奋.

和大洋彼岸遥相呼应的是欧洲大陆同样迅猛的发展.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北部、比利时和奥地利帝国西部的某些地区成为最为发达的地区.“实际上欧洲所有的重工业全部集中在这个地带.这里的铁路网是最密的,欧洲的财富都聚集于此……”[ [美]R.R. 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 变革世界的引擎》,苏中友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67页.] 自1895年起,法国经济结束了停滞和萧条,从二十世纪初到一战前的十多年里处于高涨时期,逐步兴起了一场以能源、交通和新兴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法国也和其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经历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垄断,从而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张芝联编《法国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62页.] 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城市的产生,工厂和住宅区的建立,市内交通的建设,无一不在改变传统欧洲的城市面貌.叙事者借作曲家拉威尔的眼睛如此描写工业化的城市:

“他一直都很喜欢机器人和机器,喜欢参观工厂和工业景观,他记得二十年多前当他坐在游艇上路过比利时和莱茵兰时,整个城市布满了烟囱,顶上冒出红棕色和蓝色的火苗和烟来,钢铁做的城堡,炽热的教堂,传送带,汽笛和铁锤声在火红的天空下共同编织的交响乐.”[ Echenoz, Jean. Rel. Paris?: Minuit, 2006, pp. 77-78. 后文凡出自该书的引文,将随文标明出处页码,不再另行作注.]

在今天看来如此熟悉并被饱受争议的工业景观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眼中却别有一番异国情调;烟囱、汽笛、铁锤共同构成了一幅表现主义的绘画和拉威尔式的现代交响曲.

然而,艾什诺兹的反讽在于他既不是未来主义者,盛赞新兴的工业时代的到来,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机器中看到人的异化.他无意于用现实主义的笔调重现一个辉煌的时代,描写二十世纪初的时代变迁和人事沉浮.他用近乎自然主义的写法表达了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立场.他更像是一个波普艺术家,或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家,他截取现实的片段,尤其是物像,如其所是地将之黏贴在作品中.如此被截取和放大的现实超越了现实本身,成为现实的影像,从而达到反讽的效果.艾什诺兹无所谓历史的真实呈现,他将历史变成了景观,像标本一样固定,供人观看.机器在这样的语境下失去了功能意义,它既不指向自己,也不指向历史背景,它是装置艺术,是景观,追求轰动性和奇异的效果.

《闪电》中的人物代表了作者的立场,爱迪生和格里高尔将机器的演示过程变成了一场行为艺术.在交流电和直流电之争中,西屋公司和格里高尔坚持研发交流电发电技术,作为竞争对手的爱迪生坚持直流电技术,他千方百计地阻挠交流电的推广,他想到的方法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用交流电屠杀动物和死刑犯,让公众看到交流电的毁灭性效果.艾什诺兹花了大量篇幅描写屠杀场面,用充满漫画色彩的喜剧风格想象了当时的场景.比如:

“鲜血淋淋的牲口被当街放在草垫上,展示在人群面前,有一位演示者当众演示,在简短的发言后,牲口们将会被充足的交流电电死,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场面,浓烟滚滚,火光四射,噼啪作响,众人的欢呼声,肉的焦味,僵硬的尸体.路人都被震住了.[ Echenoz, Jean. Des Eclairs. Paris?: Minuit, 2010, p. 38. 后文凡出自该书的引文,将随文标明出处页码,不再另行作注.] ”

艾什诺兹笔下的爱迪生似乎非常享受自己一手导演的戏剧,我们甚至会有这样的印象,他更在乎的是构思、导演和演出的过程,至于打败竞争对手,只不过是附带的效果.叙事者还提到爱迪生对电影的兴趣,“非常喜欢争端的他围绕着这门新艺术展开了一场合同战.他甚至在制作世界上第一部西部片和黑帮片 《火车大劫案》”(Echenoz,2010:40).所有屠杀和死刑的场面都被爱迪生拍下来,传播到各地.二十世纪初那些专注于竞争、扩张和资本积累的工业家在艾什诺兹这里变成了具有营销意识,擅长造势,精于传播的后工业时代的企业家.机器在他们手里失去了现实的功用,成为舞台道具.

爱迪生的对手格里高尔同样将竞技场变成了一个舞台.为了展示自己的发明成果,他喜欢召集一大帮记者,在众人面前做演示.与其说这是工业展览会,还不如说是格里高尔的个人表演,他喜欢制造惊讶的效果,比如:

“一个房间先是完全沉浸在黑暗中,虽然时不时会有电光迅速地闪过.首先,他突然一下子出现,周身有一圈白色的光晕,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穿着紧身的燕尾服,脸长而苍白,高高的身材因为高礼帽而显得更高.他站在讲台上,被奇形怪状,从没见过的机器包围着:螺线圈,荧光灯,各种螺旋形机器,尤其是众多各式各样的玻璃管,装满了低压气体.”(Echenoz,2010:53)

格里高尔根本无意于展示他的新发明,他更愿意制造戏剧化的舞台效果,他不仅将机器变成了道具,甚至他自己也变成了一部机器,和其他装置一起共同营造出一种炫目的舞台效果.格里高尔和爱迪生的竞争不再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是艺术表演的竞争.两个天才发明家将机器变成了一场可供娱乐和消费的表演.艾什诺兹的幽默就在于跳脱出机器本身,赋予它另外的角色,让它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语境中获得陌生化的效果.

有时,格里高尔根本不需要观众,他独自享受机器带给他的表演:

“格里高尔用带子把振荡器固定在柱子的一侧,开启机器,回到座位上,很好奇地等待会发生什么.然而,慢慢地,这架装置乍一看无害的振动效果,让实验室里散落的小东西都共振起来,他看到它们先是微微颤动,然后猛烈抖动,听到它们先是发出低沉的声音,随后轰轰作响.共振很快就蔓延到更大的物体上,家具和机器振动得越来与猛烈,摇摆甚至变形.很快,一切都开始舞蹈.格里高尔在椅子上观赏这一幕,觉得很有趣.完全忘记了他的忧愁.(Echenoz,2010:53)

在这一幕中,所有的机器都成为了演员,具备了生气,在发明家的指挥下跳起了舞.电像是某种神奇的能量,不仅使机器和机器产生共振,甚至将人和机器置于同一场域之中.我们不再身处于人和机器对立的现实世界中,而是进入到一个奇妙的、魔幻的想象世界中.机器不再奴役人、异化人,它们是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是人的身体的延伸,人在机器的世界中如鱼得水,自得其乐.

艾什诺兹的人物不但擅长制造稀奇古怪的机器,而且更是乐于故弄玄虚,操控他人.这样的操控或许带有现实的利益,但更多是一种游戏的乐趣.格里高尔便是如此,他“神秘,戏剧化,擅长摆弄灯光,制造效果,[同时拥有] 演说家,喜剧演员和魔术师的才能……”(Echenoz,2010:53);必要时,他还会使用“非常细微的欺骗手段,但无伤大雅,观众们信以为真,保证成功.”(Echenoz,2010:53-54).发明家特斯拉在艾什诺兹笔下成为魔术师乔治,他将机器神秘化,进而将自己神秘化.必要时可以耍些小伎俩,真诚和真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有趣的幻觉,这是艺术和文学的原则,人物摇身一变成了小说家的代言人.这一招很奏效:“人们称他为魔术师,能预见未来的人,先知,大天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Echenoz,2010:55)

“他的仰慕者风格不一,而且据说来自于艺术界、科学家和政界,发明家也成为不少神秘主义者和开天眼的人的崇拜对象.术士开始对他产生兴趣,把他称为他们挚爱的水星人,来自于遥远的星球,乘着太空飞船来到地球,或者根据有些版本,他坐在巨大的白鸽翅膀上来到地球.” (Echenoz,2010:58)

艾什诺兹用夸张的、幽默的笔触展现了一个被神化了的发明家形象.世纪初对科学技术的景仰瞬间变成了一场故弄玄虚的闹剧.科学家被神化同时表现了机械和反机械的原则.它既体现了世纪初的人们对科学技术巨大发展的惊讶和惶惑,在面对神秘的技术之神时所形成的“拜物教”,又体现了个体在势不可挡的机器面前仍然保留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伪装和揭露之间将机器变成游戏的空间.

二. 被机械化的身体和身体的反机械化

艾什诺兹在三部传记中不仅塑造了机器的形象,也呈现了被机械化的人身.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代伴随着现代工厂生产制度的建立,这一标准化的方式确实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随之而来的是劳动者身体的异化:

“资本主义劳动将劳动产品与其生产者相分离,从而让个体脱离其类生活中的本质部分,也脱离了与自然世界的关联,使其陷于异化.随着对剩余劳动的不断强化,无论是身体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成为单纯维持生命的手段.个体也就与自己的身体相异化.”[ [英]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9页.后文凡出自该书的引文,将随文标明出处页码,不再另行作注.]

必须对劳动者的身体加以规训,才能使他们适应既定的工业节奏和工作模式:

“工厂体制要求通过对‘手工匠人或外包工人骤发性的工作节奏进行例行化处理,直至适应机器的纪律/规训,以此实现人性的转型.……工厂体制对待工人就像机器,清除他们身上最后一丝独立活动的痕迹……” (克里斯·希林,87).

艾什诺兹所呈现的人是工业化时代炮制出来的个体,他们带有那个时代鲜明的痕迹,即人逐渐沦为机器的趋向.所以他所描写的人,不管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上流社会或底层民众),也不管从事哪种职业(发明家抑或是音乐家)都打上了机械的烙印,“身体由于沦为工业化诸般效应的定位场所,已经受到深刻的形塑作用.”(克里斯·希林,88).这是艾什诺兹眼中的人,被现代性打磨的人,一具完全被理性化、技术化的肉体.

《闪电》中的格里高尔从一开始就受到时间的困扰,他不能确定自己出生的时间.人生中“第一个坐标”(Echenoz,2010:7)的缺失确立了今后他的人生的一个重要命题:“时间问题如此广泛,他却使其成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Echenoz,2010:8)格里高尔对机器的热爱来自于时间的模糊对他带来的困扰:“应该是为了解决如此让他揪心的时间问题,他才一有可能就拆卸钟表,当然之后还要再装上……”(Echenoz,2010:11)格里高尔对机器的狂热来自于时间定位的缺失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他体现了工业化社会中被时间规范和塑造的人一旦失去时间坐标而产生的焦虑.我们的身体如此被时间所定格,以至于任何对时间的违背都会导致生存感的丧失.控制时间的最后变成对时间的谵念:“他五十年来毫无差错地计算时间.每三十三分钟他就看一下手表:他总是很精确地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每一秒都拥有一个绝对的钟表,就像其他人拥有耳朵一样.” (Echenoz,2010:73) 这种对效率和速度的追求根植在每一个现代人身上,格里高尔以其机器发明者的形象极具反讽意味地指出了现代人的世纪病: 那种始终在跟时间赛跑却总是落在时间后面的挫败和慌乱.其实,格里高尔一生致力于发明机器的过程也是旨在控制机器的过程,他的故事重演了人和技术之间模糊的关系:人既是技术的发明者也是技术的受害者;人企图通过控制机器来保留最后一点主体的权力,最后发现机器蚕食了主体性,使人降格为和机器一样的存在.

艾什诺兹对机械般身体的呈现不单局限于工作态的身体,还描写了体育态的身体.《跑》一书讲述了捷克长跑运动员艾米尔·扎多贝克的生平.叙事者在小说中长篇描写了运动中的身体,尤其是扎多贝克独特的跑步姿势:

“艾米尔像在挖什么东西,在自己身上挖,好像很迷醉,或像一个挖土工人.艾米尔远没有遵守学院派的规则,也毫不关心是否优雅,他前进的方式很笨重,不流畅,很痛苦,断断续续.他并不掩盖巨大的努力,从他痉挛的、扭曲的、因为苦笑而保持变形的脸上可以看出来.”[ Echenoz, Jean. Courir. Paris?: Minuit, 2008, p. 49. 后文凡出自该书的引文,将随文标明出处页码,不再另行作注.]

艾米尔的风格是一种“着力”的风格,所有的努力都展现在姿态中,而他的姿态也因为极端地呈现了这种努力而吸引人.扎多贝克所代表的是工业社会中的运动态身体,肉体无需额外展现灵魂,它只代表它自己,一个纯粹运动中的身体,一个将自身作为施力客体的肉体.如果说劳动是将人的体力运用于外物,那么在运动中,人劳作的对象是自己的身体,这是工作态身体在体育中的再现.“体育活动曾经作为文化创造性的表达,而今则受制于遵循工作原则的重组.……唯功能、成就、科层标准化是瞻.”(克里斯·希林,112).资本主义制度在体育赛场上塑造了高产量劳动者的英雄形象,并将之理想化为英雄主义意志力的体现,拔高被劳动降格的人的形象,使劳动者和观者都将之作为典范来崇拜.“对意志的锻炼,对强壮,粗野人格的期望都成为工具.由此诞生了能够让身体‘挺得更直’的细致的体育项目以及全民愿意共赴铁血的疯狂形象……”[ [法]乔治·维加埃罗:《锻炼》,载[法]让-雅克·库尔第纳编,孙圣英等译《身体的历史,目光的转变:20世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30页.] .

对产出的追求和对速度的迷恋结合在一起.“锻炼你的风格.不,他说,风格是无稽之谈.我的问题是,跑太慢了.要跑就要跑得快,不是吗?”(Echenoz,2008:21)社会学家们从中看到了时间原则代替空间原则成为组织体育的标准,尤其体现在田径赛场上:“所谓速度由于空间的价值评判的范例,还是堪称现代运动之‘精华’的田径运动,推崇线性运动,精确计时,打破记录……”(克里斯·希林,112).无论是速度还是效率都是机器原则在人身体上的贯彻.对技术的崇拜将身体也变成了一项应该不断改进的机器.将人体比作机器的比喻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像机器人一样僵硬的姿势”(Echenoz,2008:53),“他那机械的力量和像机器人一样的规律”(Echenoz,2008:60)“让机器运转,不停改进,使其出成果,只有这个才重要……”(Echenoz,2008:54).于是身体被技术化了:这是一个“技术性的身体”,“一个经过精心测量的身体.它的‘进步’,如同它的‘锻炼’,都是‘策划’的结果.”[ [法]乔治·维加埃罗:《锻炼》,载[法]让-雅克·库尔第纳编,孙圣英等译《身体的历史,目光的转变:20世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8页.] 人身技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然理性化的过程,工具理性将其殖民的地域扩展到了所有有生命的机体中.

《拉威尔》一书则揭示了工业文明是如何深刻影响到现代艺术的形态.对机械的热爱影响到了拉威尔的音乐创作,他在音乐中利用了很多日常器械发出的声音,哲学家扬科列维奇不乏反讽地感叹:“啊,在他的作品中就只缺奶酪擦碎器或者摇彩机和左.[ [法]弗拉基米尔·扬科列维奇:《拉威尔画传》,巨春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4页.]”对机器异常敏感的艾什诺兹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一倾向,他在《拉威尔》中这样描写:“这段时间拉威尔很喜欢看一家工厂,在威斯内铁路沿线,就在茹叶桥旁,这家工厂给了他一些想法.是的:他正在创作一种类似于流水线工作的音乐.”(Echenoz,2006:78)这部作品就是《波莱若舞曲》,它的成功在于它对节奏感的呈现,拉威尔自己曾说:“我写这首曲子,并非全然为绘画性质,而是意图以节奏的反复为主.[ 许钟荣编《现代乐派的大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99页.]”在叙事者看来,这是一部源自工业革命,讲述工业文明的作品,音乐性的丧失是指由旋律所支撑起的情感的表达让位于一种控制妥帖的节律,正如工厂流水线的劳动,“拉威尔是个精确的计时员——他对同时性进行着精确的控制——所有这些重叠造成的混乱都是按秒计算,按秒控制的,时间一到,就会马上停止.”[ [法]弗拉基米尔·扬科列维奇:《拉威尔画传》,巨春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1页.] 拉威尔对音乐的控制应和了机械文化下的理性原则.

然而,艾什诺兹通过塑造天才的形象成功消解了被机械化了的肉身.格里高尔、拉威尔和艾米尔都是各自领域内的天才,尽管他们花了很多精力工作,但纪律和劳作并不能掩盖他们异于常人的天赋.对天才的塑造尤其体现在《闪电》一书中,叙事者竭尽所能将格里高尔塑造成一个罕见的发明天才.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主人公异常的出生:狂风、暴雨、闪电、雷鸣,所有自然界狂暴的元素都被调动起来烘托一个天才的诞生.格里高尔异与常人的一点是他有非常敏锐的听觉,并伴有幻觉等奇特的大脑现象.特斯拉本人也在自传中屡次提及他的幻觉和惊人的听觉.[ [美]尼古拉·特斯拉: 《科学巨匠特斯拉自传:超越爱因斯坦》,王磊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5,7,44,45页.] 格里高尔的成长过程见证了一个天才的形成.他爱好数学、物理,有精确的记忆力,能够在大脑中准确呈现一个空间结构,以至于他从来都不需要画草图,做模型,就好像“[那些东西]在它们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他的大脑中].”(Echenoz,2010:13)如此反复暗示使格里高尔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当他有灵感的时候,很快就显示出它们的高度,来自于浩渺的宇宙,具备了宇宙的意义.”(Echenoz,2010:14)叙事者将主人公塑造成具有非凡能力,受到神启的天才形象.这里或许不无对特斯拉被整个二十世纪所神化的嘲讽,但更多却是呈现了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的天才形象:夸张的禀赋,不受任何束缚的张扬,对和内在性的追求,自然和艺术的双重熏陶……艾什诺兹以一种颇具反差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工业社会来临之前,张扬个性和创造力的英雄形象.

这一形象的矛盾之处在于,主人公的勤勉、专注和高效使其和工业社会相得益彰,他是一个典型的工业时代的天才.但是他的恣意、率性、疯狂又使他和身处的社会格格不入.在他身上同时有工业化和反工业化的影子,他的身心同时体现了机械和反机械的原则.格里高尔并没有从实用的角度去思考发明,他的创造活动是灵感和个性的表达,以至于很多时候想法只停留在想法的阶段,他并不关心是否将之付诸实践,更不关心是否能凭此获利.格里高尔从根本上是反对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的.“[他对金钱的看法]和利益主宰一切的工业逻辑格格不入.”(Echenoz,2010:82)和实用原则不相称的还有格里高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进行高频高压实验,试图制造人工闪电;他通过自己的接收器观察闪电并研究了大气电;还有他未竟的沃登克里弗塔计划. 叙事者将他描写成一个试图控制自然界,声称能和外星人沟通的奇人.这是个“疯狂的学者”(Echenoz,2010:95),一个“将现实和想法混淆在一起”(Echenoz,2010:14)的人.叙事者用半是有趣,半是反讽的语调描写了格里高利的疯狂想法和举动.艾什诺兹显然并不赞同特斯拉的疯狂以及后人对他的神化,但他乐于在小说中塑造一个癫狂的科学怪人的形象,和他所努力营造的工业氛围形成一种强烈的冲击.对机器的惊讶和盛赞丝毫不妨碍他引入一个破坏性的元素,在坚硬的机器中拉开一道想象力的口子.作者的反讽在于他自身模棱两可的态度:他既将人体看做是一架机器,又不时地否定自己的论断.对人的怀疑,对机器的怀疑伴随着作者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共同构成了艾什诺兹反讽的特殊风格.

三. 被拆解和重装的叙事

正如拉威尔将工业原则应用到音乐创作中,艾什诺兹也在小说创作中引入了机器的原则.他的传记和他此前的小说一样将传奇性和现代主义的手法糅合在一起, 同时遵循了机械和反机械的原则.他的小说如同他热衷塑造的机器形象一样,人们总会被机器精密而繁复的表象所迷惑,作家如此卖力地制造机械的表象并非出于性能考虑,他更多出于魔术师恶作剧般的乐趣,制造一个空洞的存在,进行昙花一现的表演,让观众在愕然中体会破坏的乐趣.

作者对一个貌似经典的小说结构暗中做了修改,时而扩充情节,时而压缩情节,漫不经心地破坏了叙事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在制造机器的表象的同时,作者从内里抽出几个原件,以至于叙事时快时慢,停停走走,机器实际的性能和它所呈现的表象形成反差.在《闪电》中,作者叙述了格里高尔一生中重大的事件.然而,这个结构显得过于粗疏,作者并无意于记录所有重要的事情,他更倾向于反转重要和次要的关系,给予关键事件最少的、必要的描写,将重心转移到他认为重要的细节上.比如作者花了寥寥数笔来讲述格里高尔如何被西屋公司相中,展开一系列合作计划,作者很简略地说:“所有的报纸都在说这件事.爱迪生有读报的习惯.”(Echenoz,2010:36)相反,作者花了大片篇幅描写爱迪生如何运用各种手段证明交流电的危害.在格里高尔发明旺盛期,作者更热衷于描写主人公发明的一些无足轻重的小玩意儿以及他的在公众前的表演,而对重要的严肃的发明或者着墨不多,或者用夸张的、变形的方式加以描写.《拉威尔》更加贯彻了主次颠倒的原则.整部小说弥漫着松散的气息,除了演奏会和拉威尔晚年身体的衰败用了比较紧凑的节奏外,小说更多是用慢节奏描写旅行见闻、舞会等细节,作者甚至用整整一页的篇幅来描写拉威尔如何梳妆打扮(Echenoz, 2006:8). 《跑》中有一段则直接将重大历史事件和一桩无足轻重的事件放在一起叙述:“……当年年底起,报纸里有一则广告,赫尔辛基奥运会的海报出售.两千组三十五瓦的灯泡共计十万个. 其他光明还有,斯大林次年年初去世,伟大领袖哥特瓦尔德在参加葬礼的时候着凉,从莫斯科一回来就在布拉格去世.”(Echenoz,2008:94).这一段非常简洁地将体育和政治,个人历史和集体历史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其互相观照,不仅对宏大的人类历史加以嘲讽,更对个人在历史机器里的命运进行戏谑.从叙事上来说,大事件和小细节的并列不仅打破了传统传记的原则,而且也破坏了经典虚构体的结构.

两个原则还体现在词汇选择上.艾什诺兹动用了很多专业术语来陪衬人物的身份.比如《拉威尔》中的音乐术语,《跑》中的运动术语,《闪电》中的工程术语.术语的堆积强烈暗示了技巧的存在,不但将一个职业的内容浓缩成技巧的叠加,也加强了小说的专业色彩.术语的运用让叙事显得更加严谨,更加具有机器的效果.然而,艾什诺兹信手拈来的专业词汇并不应该完全被看做是表词达意的功能性的语言,很多时候它们并不是为了增加小说的专业性,而是为了起装饰效果,和所有其他领域的词汇一起制造一种怪异的氛围,从而起到反讽的目的.在另一些场合,专业词汇和疯狂的举动联系在一起,使严肃的语言失去了可信度.比如《闪电》中一段:“很早他就确信应该运用潮力、地质运动、太阳光等此类元素做一个什么东西,或者干嘛不拿尼加拉瓜大瀑布试手,他在书中的木版画中看到过,觉得足够衬得上他.”(Echenoz,2010:117)物理词汇和人物的奇思怪想搭配在一起,制造了喜剧效果.我们能感到艾什诺兹对专业词汇的热爱更多出于展示、陈列、搭配和制造噱头的兴趣.

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同时体现出叙事的机械性和反机械性.之所以说具有机械性是因为艾什诺兹动用了塑造类型人物的手法将人物描绘成漫画图谱.这一点在《闪电》中尤为明显.除主人公格里高尔被塑造成疯狂的发明天才外,其他次要人物也被打上了类型化的烙印.比如爱迪生被描写成卑鄙自负的阴险小人,乔治﹒西屋被描写成有雄心、有谋略、精于维护自己利益的企业家,J.P.摩根被塑造成果断、具有威慑力的金融大鳄形象.作者并不关心这些人物是否完全符合历史原型,也并不专注于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给了每个人物最基本的定义,并围绕此定义完成速写,用简洁、变形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作者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小说情节.比如爱迪生和格里高尔的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这一历史事件被描写成两个黑帮之间的火拼;格里高尔和艾特儿之间暧昧的情愫被描写成艾什诺兹式的具有喜剧效果的情景剧.类型化的情节和类型化的人物给了小说脸谱化的机械感,但正是这种机械感应用到传记中破坏了传记的规则,反倒起了反机械的效果.传记体被狡猾地转换成艾什诺兹所擅长的黑,历史事件带上了悬疑色彩,历史人物被扭曲、被漫画.作者非常巧妙地用类型化的方式达到了反类型的目的.

叙事的机械和反机械效果最后体现在叙事者的语调上.在这三部小说中,我们听到了艾什诺兹惯有的冷峻和反讽.两种语调互相作用,制造了冷和热两种效果.艾什诺兹在叙事上用了行为主义的叙事方式,即所有事件均用外视角进行叙述,既不深入人物内心,也不创造全知叙事者的形象.叙事只从对人物的行为进行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仅限于最基本的情感,并尽量用克制的方式告知读者.小说放弃了法语文学叙事中经典的简单过去式,一律采用现在时和复合过去时制造当下感.叙事者如摄像机般跟踪人物,给人很强的故事正在进行中的感觉.外视角和现在时的运用非常突出地制造了冷峻的、中性的、不动声色的效果.然而,冰冷的机械感被反讽的语调反冲.一般来讲,反讽即便不属于中性的语调,至少也会制造一种距离感,因为反讽是对情感的节制,从根本上和情感相对立.但是在艾什诺兹的这三部小说中,反讽在中性叙事中加入了暖色调,引入了叙事者个性化的声音,在外视角中插入了叙事者的视角,好比是在一台悄无声息运转的机器中出现了吱嘎作响的声音.反讽的手法非常多样,在此仅列举一二.比如叙事者会在第三人称为主的叙事中突然出现第一人称的自我指称来表达对人物的嘲弄.在说到格里高尔对鸽子近乎偏执的爱时,叙事者说:“从我个人而言,我受不了这些鸽子了.我感到你也受不了了.我们都受不了,实际上这些无情多变的动物也受不了格里高尔了.”(?Echenoz,2008:171-172)更多时候,叙事者用幽默的语调讲述一个具有喜剧色彩的场景,比如拉威尔的求婚经历:

“我们知道他有一天鼓足勇气向一位朋友求婚,她笑得很大声,在所有人面前大呼小叫,说他是疯子.我们知道他跟爱莲娜也试过,他很隐晦地问她是不是愿意在乡下生活,她也拒绝了,虽然方式更加温和.第三个女人又高又大,而他又瘦又小,当她向他求婚时,我们知道这回是他笑出了眼泪.”(Echenoz,2006:84-85)

叙事者的反讽有诸多变调,有时是幽默的、具有亲和力的;有时是喜剧的、张扬的;有时是嘲讽的、略带攻击性的.不管反讽如何变化,它都给叙事带来了生气和情感.它在中性的、金属色的叙事中加入了色彩,读者似乎在机器的声音中听到人的笑声.

在上文中,我们分析了艾什诺兹传记三部曲中机械和反机械原则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机器的呈现,对人身的呈现,对叙事的呈现.三部小说重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工业化景观,无处不在的机器成为时代的标志,艾什诺兹描写了一个被普遍机械化的社会和历史进程.然而,艾氏对机器的描写使机器失去了真实性,成为纯粹的景观.机器被扭曲、被固定、被作为标本陈列在读者眼前.机器被抽绎了内涵,被剥夺了功能性,成为娱乐大众的小玩意儿.人的身体遵循了相同的逻辑.三部传记展现了三具被机械化了的人身:格里高尔和工作态的身体;艾米尔和运动态的身体;拉威尔和音乐态的身体.三尊肉体是现代工业和资本主义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它们体现了时间、速度、效率和产出的原则.肉体被迫遵从并内化了机器的要求,同时成为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不过,人的肉体唯其具有能动性而能够反作用于工业原则.格里高尔的天才和疯狂打破了肉身的功用性,引入了前工业时代的.拉威尔的音乐虽然被打上了机器的标志,但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有节制的情感和出其不意的节奏让人体验到打破规律的美感.机械性不但体现在内容层面上,也蕴藏在叙事结构中.三部传记承袭了艾氏小说的故事性和传奇性:繁复的情节,张弛有度的节奏,类型化的人物,大量专业词汇的应用以及不动声色的叙事者,这些特点为艾什诺兹的小说打上了严谨的,冰冷的机械色彩.但作者在一个貌似经典的叙事中引入了很多破坏性的因子:随意压缩或扩张的情节,扁平的、漫画式的人物速写,反讽的介入等无一不使小说呈现出荒诞的、奇异的效果.

机械和反机械的效果给了艾什诺兹小说某种矛盾的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两种力量的对冲: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前者代表了力量、进步、功能和深度.无论是对工业景观的描绘,对劳动态和运动态身体的呈现,还是对经典小说性的追求无一不体现了工业社会的准则.乍一看,艾什诺兹怀着惊讶和赞叹盛赞了兴盛中的工业社会,展现了对机器和速度的极大兴趣.但在讶异中透露出了迷惑,甚至是担忧.这是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以后的当代人对工业文明的惶惑.于是,三部以工业社会为内容的小说是以后工业社会的视角进行表现的:平面化,去中心化,对表象和影像效果的追求,玩世不恭,戏谑代替了工业社会的标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叙事原则.机械失去了其稳固的意识形态基础,成为某种海市蜃楼般的假象.反机械的效果来自于对工业文明的根基的怀疑,是后现代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闪现.艾什诺兹的反讽是一种游戏性质的反讽,赞叹和破坏这两种模棱两可的态度造就了后现代主义者对工业文明的立场,也造就了独特的后现代叙事美学.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王林)

诚请赐稿与期刊二维码

? ?

《法国研究》是国别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研究范围侧重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与文学语言等栏目.本刊为季刊,创刊于1983年,主管单位为教育部,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法国问题研究中心出版,刊号为ISSN1002-0888/CN42-1087/D.《法国研究》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并鼓励青年学生赐稿(恕不接受中国作者的法语稿件).

本刊如果收到大作在一个月内会发送收稿回执,如作者未收到回执表明未收到投稿.赐稿邮箱: fgyjbjb@aliyun.com(因雅虎邮箱迁移而改).为节省资源,作者可以在一审通过后再投寄纸稿.为节省作者精力,赐稿时不要求按照《法国研究》体例调整格式或附加法语摘 要,只要求注释和引用准确,详实.

《法国研究》通过邮局面向全国发行,邮发代号:38-543.编辑部地址: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法国研究》编辑部,邮编:430072.

《法国研究》*http://t.cn/R4OvBji

二维码分享,扫一扫,阅读或者与小伙伴们分享期刊:

徐仲年与鲁迅作品的法译

梁海军

【摘 要】本文通过“徐仲年的译介历程”、“徐仲年是用法语详细介绍鲁迅的第一人”、“徐仲年翻译《肥皂》的原因”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徐仲年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揭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国的传播意义和法国汉学研究格局的转型原因.

[Résumé]Cet article est composé de trois parties que sont 《 l’histoire de traduction de Xu Zhongnian 》,《Xu Zhongnian est la premi&egre;re personne &agre; présenter minutieusement Lu Xun en fran?ais》 et 《les raisons pour sa traduction du son 》. On trouve que Xu Zhongnian a fait une contribution indélébile &agre; la traduction des oeuvres des écrivains contemporains représentés par Lu Xun. Cet article rév&egre;le la signification de propagation de la littérature contemporaine chinoise ainsi que la raison de tranormation de la sinologie en France.

【关键词】鲁迅 徐仲年 《肥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项目批准号:16YJA751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译介历程

徐仲年(1904-1981),字颂年,无锡东亭镇人.1921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6年就读于里昂中法大学文学院,求学期间的法语名为Hsu Sung-Nien.1930年在法国里昂中法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李太白:他的时代、生活和作品》(Li Thai-po,son temps,sa vie et son oeuvre),1935年在里昂出版.徐仲年在里昂中法大学求学期间,积极向法语世界读者展示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中国新文学的成就,为中国文学的外译传播付出了勤劳的汗水.徐仲年在中法大学的刊物《法中年鉴》(Annales franco-chinoises)上翻译介绍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家作品,如《唐诗十二首》(Douze po&egre;mes de la dynastie des T’ang),《中国诗歌50首》(Cinquante po&egre;mes chinois),《关于李太白》(A propos de Li T’ai-po),等等.1930年徐仲年归国后,先后在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任职,课余翻译出版了十四部法国文学作品,有《茶花女》、《三剑客》、《拉封丹纳寓言诗》、《黛丝》、《笑面人》等.徐仲年为中法文学和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徐仲年是最早向欧洲乃至世界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的学者之一.徐仲年中法文语言、文学功底深厚,1931年被《新法兰西评论》挑中为“中国文学”专栏的主持人.该杂志的第一期“中国文学”专栏刊载了徐仲年评介的鲁迅小说集《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的各篇经典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等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时代特色,宛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是徐仲年第一次用法语翻译介绍给法语读者.让法语读者可以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为欧洲其它国家的鲁迅翻译与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徐仲年是用法语详细介绍鲁迅的第一人

众所周知,敬隐渔是将鲁迅作品《阿Q正传》翻译介绍到法国的第一人,1926年《阿Q正传》在法国《欧罗巴》杂志上发表,揭开了鲁迅作品在法国传播的序幕.1929年敬隐渔翻译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在巴黎里埃德尔书局出版,其中收录了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和《故乡》等.敬隐渔翻译的鲁迅作品与原作比较是有一些删改的,而且对作者鲁迅的介绍只有寥寥几笔.1934年,法文版《上海日报》的星期天特刊开辟了“今日中国之文学”专栏,由徐仲年负责审稿,专为译介、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提供平台,希冀中国新文学为世界所知,得到世界的认可,第一期上刊载了徐仲年翻译的《肥皂》.

作为我国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徐仲年的翻译有一显著特点,就是在译文前作《序》向读者介绍原著作者及原著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徐仲年追求精确、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肥皂》译文前,徐仲年写了很长的篇幅介绍鲁迅的生平及《肥皂》一文在国内的反应,这是学界第一次用法语将鲁迅的生平详细介绍给法语读者.在《序》中徐仲年按时间线索介绍了鲁迅的家族巨变、求学经历、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等生平经历,称得上是用法语详实介绍鲁迅的第一人.在《序》中徐仲年还为外国读者分析了鲁迅作品的地域特点,认为外国读者要读懂鲁迅的作品,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地貌,黄河地区的文学作品粗犷,长江地区的文学作品细腻.《肥皂》间接讽刺了封建卫道士虚伪、丑陋的嘴脸,法语读者若没有中国古典文化基础,可能不太明白道学家的学说流派,因此徐仲年为法语读者介绍了中国孔教的基础是“三纲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原则,并指出其中的“夫为妻纲”是指妻子要忠诚于丈夫,而丈夫可以不必忠诚于妻子,这正是封建陋习的虚伪之处.主人公四铭正是孔教的化身,也是鲁迅批判的对象.在《序》中,徐仲年还为读者指出一个极富有中国特点的内容,即“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是无爱也不幸福的,妻子对丈夫的反抗就是大逆不道,因此《肥皂》一文发表后,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还有旧式思想的读者同情四铭,批评四铭太太竟胆敢和丈夫对抗,[ Lou Sin. Le son. Traduit par Sung-nien Hsu.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d’aujourd’hui du Journal de Shanghai, 1934-1-21(7).]由此可见中国封建愚昧思想的毒瘤多么顽固.徐仲年对《肥皂》这部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鲁迅作品中最典型和最好的作品之一.事实上《肥皂》自发表以来深受国内读者的喜爱,当时出版界出现的一种势头是,出版现代中国小说集时,在所有的短篇选集中都能找到鲁迅的小说,其中必然包括《肥皂》.[ Lou Sin. Le son. Traduit par Sung-nien Hsu.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d’aujourd’hui du Journal de Shanghai, 1934-1-21(7).]《肥皂》译文前的《序》有助于法语读者充分了解作者鲁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底蕴.

三、徐仲年翻译《肥皂》的原因

《新法兰西评论》的“中国文学”栏目、《上海日报》的“今日中国之文学”专栏都是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学的窗口,徐仲年在每一期上都不遗余力地推荐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鲁迅的小说成为《上海日报》“星期天特刊”重点推荐的作品,不仅仅是鉴于鲁迅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地位、鲁迅的作品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以及欧洲读者对鲁迅已有所耳闻等客观情况,其实还与徐仲年的学识和品性不无关系.1933年由巴黎德拉葛拉芙书局出版了徐仲年的《中国诗文选》法译本,在《序言》中徐仲年写道:“十年的留法经历使我明白了自由的真正价值”[ Hsu Sung-Nien.Anthologie de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des origines &agre; nos jours. Paris: Librairie Delagre, 1933, p.6.].此处的“自由”一词体现了徐仲年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学术态度和价值观念.十年的法国求学生涯铸就了徐仲年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科研品质,用徐仲年自己的话说就是对“生”、“真”、“美”、“纯”的追求[ 春苔:《徐仲年先生》,载《艺风》,1933年第1期,52页.],学问要做到“权威”,“不轻信人言,不轻逐世尚.”[ 徐仲年:《海外十年》.上海:正中书局,1947,30页.]

在众多的鲁迅小说作品中,徐仲年为什么首先挑选了鲁迅的《肥皂》精心翻译,刊发在《上海日报》“今日中国之文学”栏目的第一期上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是《肥皂》的创作手法细腻和前卫.《肥皂》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鲁迅在创造“四铭”这个矛盾体时,借鉴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早期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四铭这位衣冠楚楚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及其潜意识里充满了虚伪和邪恶思想的心理特征,借此讽刺了封建社会所谓的正人君子其精神世界的腐朽与没落.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在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是较为流行的,甚至21世纪的今天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概念仍旧为世人瞩目,2010年法国的《世界报》(Le Monde)还出了专栏纪念弗洛伊德,对其学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引领了一场“心理的革命”(La révolution de l’intime)、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杰作”(une vie, une ?vre),由此可见西方学界对弗洛伊德的肯定与认可.19世纪末弗洛伊德师从法国著名的沙考教授,从对人躯体的病理学研究转向对人心理的病理学研究,鲁迅的弃医从文在认识上与其非常相似.幻灯片事件后,鲁迅清醒地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自序·呐喊》.载《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9页.]

其二是《肥皂》的主人公四铭的形象触动了徐仲年的内心世界,引起了徐仲年的感慨与共鸣.1924年3月27、28日刊载于《晨报副刊》的《肥皂》刻画了一个满嘴“程朱学理”却内心阴暗淫贱的封建道学家的四铭形象.十年的留法生涯在徐仲年的人生中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极大影响了徐仲年的心智的成形.其中出现了一位重要级人物古恒(Maurice Courant),是继吴稚晖之后的里昂中法大学实际执行校长,也是徐仲年的博士生导师.徐仲年在1936年出版的《海外十年》中回忆了与古恒的关系,师徒之间的矛盾由此浮出水面,其中最大的冲突是二人学术思想的开放性差异.古恒认为自己是一个学术思想严谨、对学生负责的老师,他要求学生“精心观察”,“尊重客观事实”,用辨证原则去评判东方文明的优劣.而徐仲年在《海外十年》却如此描述古恒的学术态度:“在大学中写论文最不自由,因为那位学校方面指给你的指导教授处处要来‘指导’你,这块思想太新了,要改,那块言论太激烈了,要删:弄得你头昏眼花……”[ 徐仲年:《海外十年》.上海:正中书局,1947,26页.]在徐仲年看来,古恒的苦口婆心不是“指导”,而更近乎刁难,因此,徐仲年的博士论文也故意被古恒扣押近六个月的时间,现实中的古恒和《肥皂》中的四铭似乎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道貌岸然,表里不一.徐仲年认为古恒刻意制造矛盾,刁难中法大学的中国籍师生,就像四铭因孝女买肥皂而受到莫名西文奚落而迁怒于儿子学程一样,因吴稚晖是徐仲年的外公,自然古恒将与吴之间的矛盾转嫁到徐仲年身上,徐仲年认为自己无辜成了权力之争的牺牲者.

《肥皂》的创作手法独具匠心,象征意蕴深厚,整个剧情就像场没有硝烟的“新旧之争”,虽然以四铭为代表的“国粹派”暂时还占有统治地位,称西文为“鬼子话”,认为是新文化使得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视女子上学、剪发为扰乱社会秩序之祸端,戏谑“解放”、“自由”、“实学”为“胡闹”.但新旧之间的抗争已现苗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小说开头四铭大声呼叫儿子学程却久未应答,就体现了新一代对“父母呼,应勿缓”的道德*的反抗.四铭太太在餐桌上对四铭的无理取闹行为不再沉默和忍让,奚落四铭“寻了那孝女来了.好在你已经给她买好了一块肥皂在这里,只要再去买一块……”[ 鲁迅:《肥皂·彷徨》.载《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页.],就是对封建社会“夫为妻纲”的行为准则的抗争.《肥皂》既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也有西方的象征主义手法、人物心理叙事特征,因此徐仲年将其首推给西方读者.

结语

虽然法国是欧洲汉学研究的中心,早在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了汉语教授席位,汉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囊括了古典文学、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方面,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巴黎还没有一家出版社或是期刊杂志刊发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因此,鲁迅成为第一个进入法国读者视野的中国现代作家,离不开敬隐渔、徐仲年等留法学生的大力推荐.敬隐渔率先将《阿Q正传》译成法文并发表在《欧罗巴》杂志上,徐仲年最先将《呐喊》译介到法国,而且是用法文详细介绍鲁迅的第一人.19世纪自“中国学在西方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王家平:《鲁迅域外百年传播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页.]以来,法国汉学研究趋向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经籍的语言文字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在法国传播开来,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认同和重视,法国汉学界逐渐“对中国采取了一种新的态度”[ [法]戴密微:《法国汉学研究史概述》,胡书经译.载《汉学研究》第一集,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39页.],这种新的态度表现在研究内容的重大转向:从古籍研究转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从语言考究转向作品文本内容的审美及作家思想特点的研究,更多关注投向中国现代社会问题的思索,并充分认识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世界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徐仲年等留法学生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力)

试论米歇尔?图尔尼埃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书写

杜佳澍

【摘 要】图尔尼埃对笔下的女性角色着墨不多,却尽是点睛之笔.从《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以女性形象示人的希望岛,到《桤木王》以及众多短片小说中出现的带有女性属性的双性人角色,以及白描式的女性形象与对话描写.可见,作者所追求的不是女性角色的树立,而是女性形象在小说中的呈现,以及带来的种种启示.本文将通过对图尔尼埃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归纳和梳理,总结出这一主题的特点及内涵.

[Résumé]De l’?le Speranza dans Vendredi ou les Limbes du Pacifique aux personnages androgynes dans Le Roi des Aulnes ou des contes, les descriptions sur les personnages féminins ne sont pas nombreuses, mais gardent une place essentielle dans les ouvrages de Michel Tournier. Ce que l’écrivain veut présenter, ce n’est pas simplement la création du r?le féminin, ce sont les révélations de ces personnages. Notre recherche focalise sur l’image féminine chez Tournier. Nous tentons de décrypter ses caract&egre;res et de les définir.

【关键词】米歇尔·图尔尼埃 女性现象 母亲 爱人 “双性人”形象 启发

【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米歇尔.图尔尼埃作品中对西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颠覆与重构研究”(17CWW01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以来女性主义思潮兴起.法国女性主义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于1949年提出“人造女性”(即女性概念是人为建构的)的著名论点,催生了一批女性主义作家和批评家.现代女性主义志于推翻对女性落后的道德设定,在男女平等的框架下表达女性的现状,寻求女性的本质.作为同时代作家,图尔尼埃无疑受到了这一社会思潮的影响.他提倡女性平等的观念,在写作中时常对女性人物表现出崇敬之情.作家笔下的女性形像是一个封闭的整体,其内部从始至终保持着神秘性.作家从不试图费周章,探究这封闭体的内部,却更愿意站在整体的,在无限接近的探索中欣赏这份异性的美.不可触及的神秘感正是作家书写女性形象的动因.图尔尼埃不是女性主义者,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女性崇拜者.

一、女性形象类型

女性角色的缺失是图尔尼埃作品中的一大特色.作家成名作品《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改写自鲁滨逊漂流记这一传奇故事,讲述了鲁滨逊与星期五两个男人的荒岛生活.另一部巅峰作《桤木王》仅在小说开篇有名为拉歇尔的女性角色惊鸿一现.纵观其作品,女性角色往往被安排为小说副线,人物描写和对话皆是星星点点,例如《吉尔和贞德》中的贞德、《四博士》里的金发女郎贝尔蒂娜、《铃兰空地》中的玛丽奈特、《埃雷阿扎尔或泉水与荆棘》中的艾斯戴尔等.

作家虽然对女性人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尽是点睛之笔,上文提到的贞德,布兰达,贝尔蒂娜,艾斯戴尔均有此共性.《吉尔和贞德》改编自英法战争史实[ 吉尔(吉尔?德?莱斯)是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中的法国元帅,是参加贞德的队伍比较早的将领之一.巴黎受围攻时,他与贞德并肩作战.贞德被俘以后,他退隐并沉迷炼金术,将300多名儿童折磨致死,因此被施以火刑.吉尔是一位颇有争议的法国历史人物,他传奇的一生被后人多次解读,法国著名童话故事《蓝胡子》就是以其为原型撰写.图尔尼埃作品《吉尔和贞德》更是对吉尔这一历史人物现代意义的解读和重构.],作家虚构出了吉尔与贞德亲密的关系.吉尔对贞德的敬佩,使他渴望成为贞德般的英雄人物.在并肩作战中,吉尔骁勇善战,化身成贞德形象.而在贞德被处于火刑后,吉尔罪恶的行为也被描写成是贞德精神的某种极端表现.小说结尾吉尔被处以火刑,熊熊火焰中他却露出一丝笑容,他所欣慰的是能和贞德走向同样的结局.《四博士》[ Tournier, Michel. Gaspard, Melchior & Balthazar. Paris : Gallimard, 1993.]改编自圣经中三博士朝圣的故事.东方三博士之一嘉士伯是一位黑人国王,却极度厌恶自己的肤色.金发女郎贝尔蒂娜的出现唤起了他对金色的狂热.在他看来,黑色代表下等,而金色则是一切美、升华的象征.最终他因为追随天边突然出现的金星,踏上朝圣的道路.同样在《埃雷阿扎尔或泉水与荆棘》[ Tournier, Michel. Eléazar ou la Source et le Buisson. Paris : Gallimard, 1992.]中,通过朗诵圣经,艾斯戴尔引导丈夫埃雷阿扎尔逐渐意识到作为摩西的使命:带领家人踏上《出埃及记》般的漫漫迁徙.而《铃兰空地》[ Tournier, Michel. Le Coq de bruy&egre;re. Paris : Gallimard, 1978.]中的玛丽奈特是一个半真实、半虚构的形象.在她的诱导下,主人公皮埃尔翻越围栏,离开了自己本身的领地(原本的生活),向高速公路对岸遍布铃兰花的空地奔去(未知的人生).可见正是在女性角色的启发下,小说主人公才能突破原本的人物设定,升华到新的人生高度.

图尔尼埃并不以女性题材见长,写作意图也不具备女性主义倾向,更谈不上围绕女性视角展开写作.然而,缺少女性角色并不代表女性形象的匮乏.女性形象挣脱社会对女人的定义,获得更广泛的表达形式.对此类女性形象颇具魔幻色彩的情节描写,凸显出女性人物超验的本质.例如《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以女性形象示人的希望岛.鲁滨逊在小岛的中心发现了一个山洞,“他总是隐隐约约忖度这山洞会不会是这个庞大肉体的嘴、眼睛,或别的什么天生的孔道”[ 米歇尔?图尔尼埃?:《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王道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礼拜五89) 这段小说情节极具象征意义.后文中主人公更用“她”来代指希望岛.为了排解孤独鲁滨逊高声朗读圣经颂歌.作家有意描绘希望岛和鲁滨逊如爱人般一唱一和交流的情景: “鲁滨逊把这部圣书翻过几页,他看到的没有别的,只有对希望岛和她的丈夫的爱情的颂歌.他对她念道……)接着,希望岛回答他说(……)希望岛在他心上仿佛已经认出他的关于性与死的思想,所以最后对他……”(礼拜五120-121).希望岛化身爱人,给予流落荒岛的主人公心灵的慰藉.

另外,“双性人”作为一个代表性的小说原型值得深入探讨.《桤木王》中的迪弗热是图尔尼埃作品“双性人”的典型.《小布塞出走》、《亚当家族》、《香水传奇》、《音乐跳舞传奇》等多篇短片小说均对“双性人”形象有所涉猎.图尔尼埃的“双性人”体系力图在男性人物的身上植入女性柔美的属性.阴阳两者矛盾的统一非但显得突兀,还折射出异样的光芒,这种倒错的美感往往能勾起读者更深刻的思考.

综上所述,在作家作品中,“她们”不是小说主角,没有冗长的对话衬托形象,多以白描为主.但作家笔法深刻,寥寥几笔就将人物特点勾勒出来.女性角色注定是男性主人公的“缪斯女神”,唤起了他们对生活的探索,激励他们走上非凡的人生道路.可见,作家作品中所追求的不是女性角色的树立,而是女性属性的呈现,以及带来的种种启示.

二、女性形象特征

图尔尼埃作品中女性形象大可分为三类: 母亲形象、爱人形象以及具备女性特征的男性人物.作家对这三类人物设定一致,凸显了其相对固定的写作风格.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多是积极的正面描写为主.短篇小说《圣诞老太太》[ 米歇尔?图尔尼埃?:《皮埃尔或夜的秘密》,柳鸣九等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中,一个生活在天主教会与世俗村社对立的乡村小镇里的单亲母亲在平安夜工作,扮成圣诞老人在教堂外派发玩具,自己3个月的小儿子在教堂弥撒期间被选中扮演小耶稣.当儿子饿得嚎啕大哭时,这位母亲来不及脱下圣诞老人的服装便冲进了教堂.圣诞老人代表的是世俗的观念,异教徒的代表,这与弥撒所代表的天主教是对立的.这位母亲在孩子受到饥饿威胁时,敢于冲破藩篱,以异教徒的装束冲进教堂,这是何等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小说结尾寥寥几句令人唏嘘: “他捋起用棉花做的大白胡子,解开红色外套的扣子,露出一个丰满的,将奶头送到小耶稣嘴里,小耶稣立刻就静下来了.”(皮埃尔或夜的秘密123)“他”的代称极为讽刺.男性的胡子和女性的胸脯、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都集中于母亲身上.性别的倒置烘托出一位勇敢的母亲形象,令人不禁暗暗敬佩,让读者记忆犹新,意犹未尽.

在《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流星》中我们都能看到强大的母亲形象:鲁宾逊的母亲或是?流星?[ Tournier, Michel. Les Météores. Paris?: Gallimard, 1996.]中双胞胎让和保罗的母亲玛利亚?芭芭拉.她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强大、勇敢,支撑起一个大家庭.玛利亚?芭芭拉甚至把丈夫当成自已众多孩子们之一,自己在家庭中担当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角色.随笔集《圣灵风》[ Tournier, Michel. Le Vent Paraclet. Paris?: Gallimard, 1997.]中,作家回忆童年时的种种经历,特别是母亲对儿时自己的呵护.文中提到二战期间母亲保护全家躲避战乱的种种经历.不难看出,小说中强大的母亲形象的描写正是作家母亲形象的投射.在《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作家借鲁滨逊之口道出玄机:?“山洞却把我奉献给一个高大、严厉的母亲的形象.神奇的守护神!我甚至不得不相信:这伟大的灵魂竟亲自救援她受到极大威胁的儿女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托身于希望岛,借这样的方式来扶持我,养育我.”(礼拜五98) 流落荒岛,备受艰苦环境和孤独内心折磨的鲁滨逊期待的实质是母亲的保护和宽慰.

笔者还观察到作家作品中对母亲形象的设定不局限于人的形式.《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主人公山洞探险的经历,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在希望岛母亲子宫内孕育婴儿-鲁滨逊的场景.

在他四周,是一片岑寂幽静.在洞下,任何响声也传不进来.他知道这样的试验预期可以成功,因为他觉得他一步也没有离开希望岛.他反而极为强烈地感到他和她同生活共呼吸(……)他没有经过什么波折,就找到了他所寻找的目标:一个垂直的极狭的洞孔.他立即左试右试,试图钻进去而没有成功.洞孔四周滑腻如同肉体,只是洞孔是那么紧,他只能探身进去一半,被夹在中间不能动.他脱光衣服,又用余下的一点乳汁涂抹在身上.这样,他先把头伸进去,然后身体再往那狭小孔道里钻.这一次,他慢慢地有规律地往里面滑动,就像一颗球状食物通过食管一样.他终于全身钻过去(……)他详详细细触摸他钻进去的那个洞穴.地面是坚硬的,光滑的,而且非常奇怪,是温热的,不过四壁极其参差不平(……)于是他试了又试,不知试了多少次,终于真叫他找到一个合适的方位 ——他蜷曲成一团,膝盖缩回抵着下颏,小腿交叉,两手放在两个脚上——正好把他嵌在穴内,身体一经纳入空穴,身体界限的限制他立刻就忘其形而失其知了.(礼拜五92-93)

从“他和她同生活同呼吸”开始,希望岛就以女人“她”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洞孔四周滑腻如同肉体”,“地面是坚硬的,光滑的,而且非常奇怪,是温热的” 让人联想到人体体内的场景.全身的鲁滨逊“蜷曲成一团,膝盖缩回抵着下颏,小腿交叉,两手放在两个脚上.”在洞中的姿势更像是一个蜷缩在母亲子宫内的婴儿,这个把鲁滨逊嵌在其中的“空穴”则是岛的子宫.当主人公钻入希望岛母亲的体内,化身为其孕育的婴儿时,他与希望岛“身体界限的限制”消失了,正如上文所言,鲁滨逊立刻“忘其形而失其知了”.鲁滨逊踏上了“复归婴儿”的道路,这也与小说所倡导的回归原始状态相呼应.通过想象在母亲子宫中的场景,主人公寻求到母体的保护,这是对他孤独落难内心最大的慰藉.可见作家的意图明确.

图尔尼埃笔下的爱人角色有致命的诱惑力.在她们的引导下,主人公往往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她们更像是主人公人生的引路人.《桤木王》[ 米歇尔?图尔尼埃?:《桤木王》,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中,拉歇尔是主人公迪弗热的情人.迪弗热与拉歇尔的对话是文中仅有的一处男女角色间的交流.拉歇尔对迪弗热的评论更像是红楼梦开篇游太虚幻境般,引导主人公提前认识自己的命运.拉歇尔说:“你一旦用鲜肉消除了你的饥饿,就马上要回到你的铁皮堆里去.”(桤木王8)通过旁人的视角,迪弗热孤僻、边缘化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你吃我,就像吃块牛排似的.”(桤木王8)揭示了主人公野蛮的行为举止,与后文喜欢吃生肉的描写遥相呼应.“吃”更暗示了迪弗热吃人怪物的人物设定.最后拉歇尔断定:“你不是个情人,你是吃人魔鬼.”(桤木王8)此句如点睛之笔,概括了主人公的人物特点,更为小说情节的展开提出最大的悬念.拉歇尔的出现是作家的精心安排.她如同一个预言家预示了迪弗热的人生走向,更唤起了迪弗热内心的力量.

在男性人物身上植入女性柔美的属性,这是图尔尼埃作品中的“双性人”现象.《桤木王》中的迪弗热是此类人物的代表,从在车库救出险被排风机砸中的雅诺,到小说结尾驮着犹太小男孩埃弗拉伊姆逃离集中营,迪弗热在对小孩的执着热爱中显露出慈母般的温柔.而这种女性的特色甚至还表现在他对小动物身上,在战俘营里,迪弗热负者喂养军鸽,他对军鸽的温柔与他高大粗俗的男性外形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不分白天黑夜,以令人惊叹的耐心,把一钵钵小蚕豆和野豌豆-后来还有碎肉团-研成绝对均匀的糊糊,带着他的体温,从他自己的嘴里一点点吐到小鸽子那张朝他大张着的嘴中……凡是没经过他细细咀嚼,并用舌头沾湿,慢慢研磨过的食料,决不能喂给他的小宠儿吃……(桤木王?156)

迪弗热如同一位母亲,将嚼碎的事物喂给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前文中,作者还用了“本能力量”(桤木王156)一词来形容主人公喂鸽子的举动,更表达出迪弗热“母亲”对他的鸽子“孩子们”本能的爱.而在迪弗热轻轻捉住鸽子的动作中,我们更看到了母亲温柔的一面.

他轻轻地在鸽子上方举起双手,然后慢慢朝鸽子落下,左手抓住鸽子的后部,中指和食指夹着尾部下方两条细长的腿,大拇指指向食指弯曲,捏住交叉在尾部的双翼,右手同时放到鸽子的胸部,托住他的前身,让鸽子的脑袋往后倾.当迪弗热想要用自己的右手时,他便用自己的胸部顶着鸽子的前身,以免鸽子失去平衡,从他左手上滑落下来.(桤木王?149)

从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人物的细心,轻柔.细细一品,似乎迪弗热抱着的不是鸽子,而是一个婴儿.他先举起双手,示意要过来拥抱.继而熟练地双手配合将其拥入怀中.为了防止其失去平衡摔下来,迪弗热更像母亲抱着婴儿般,用自己的身体顶着鸽子的前身.想象这幅场景,一个身高近两米,体型魁梧,面目粗鲁的大汉却如母亲般温柔地抚摸着鸽子.这样视觉冲突的画面却带来一种别样的美感.

《小布塞出走》中的女性特征显得更具象化.人物卢格尔(Logre)的名字读音与法语中“吃人巨人”(L’ogre)同音.作者巧用此点,暗示了卢格尔的巨人形象.

卢格尔站起身,看着皮埃尔.他真高啊?!真是森林巨人.不过,这是个瘦高挑,柔软灵活的巨人.他的一切都很温柔?:他的额上系着一条束带,压住了他那金的长发?;他的胡子金黄、卷曲,像丝一样柔软光滑?;他的蓝色眼睛透着温存?; 他的皮衣是琥珀色的,上面挂着雕镂银首饰、链子、项圈?;他系着三条皮带,皮带扣重重叠叠?; 而尤其是,啊?!尤其是他的靴子,那黄鹿皮的高筒软靴直穿到膝盖,靴子上也同样装饰着链子、环饰和纪念章.

皮埃尔不胜仰慕.他不知该说什么,他不知他在说什么.他说?:“您漂亮得像……”卢格尔微笑了,笑得露出了雪白的牙齿,而且,他的项链,他的刺绣背心,他的马裤,他的丝绸衬衫,而尤其是,啊?!尤其是他的高筒靴也在笑.

“漂亮得像什么”他追问道.

皮埃尔慌乱地选着词,找那个最能表达出他的惊奇,他的赞叹的词.

“您漂亮得像个女人?!”他终于一口气说了出来.(?皮埃尔或夜的秘密87-88)

卢格尔身材高大,在小皮埃尔眼里,他是“森林巨人”.显著的男性特征却掩盖不了他的女性属性.“柔软”、“温柔”、“温存”等形容词衬托了他柔软的女性气质.卢格尔的一切都是柔软的,从金的长发到丝绸衬衫,就连最具男性特征的胡子也充满了柔性的美感:“他的胡子金黄、卷曲,像丝一样柔软光滑”.他更是美丽的,高挑的身材,金的头发,蓝色的眼睛,雪白的牙齿,嬉皮士风格的装饰.通过细节的描述,作家为读者展现出一位极富魅力的女性形象.“您漂亮得像个女人!”皮埃尔的回答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三、女性书写形式

从叙事手法的角度分析,作家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值得注意.描写简明而精炼,多以白描为主,寥寥几笔,人物形象特点就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既考验了作家的写作功底,又表明了作家的写作目的.在《圣灵风》中,图尔尼埃表达了对福罗拜式旧体小说写作的推崇.对作家文字风格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其对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人物精细的描写颇有现实主义小说遗风.然而,作家在对女性角色的处理上却背道而驰.

《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开篇,鲁滨逊给身处的孤岛取名为斯佩朗萨(Speranza),在意大利语里意为“希望”.鲁滨逊实地勘探,为希望岛绘制了一张粗略的地形图:

那张粗粗绘制的岛屿地图,用某种眼光看来,其形状正好有点像一个无首的女性的形体,不错,是一个女人,一个*盘在身下坐着的女人,这样一种姿态中所包容的顺从、畏惧或单纯的放松等等内涵,也许是很难说得清楚的.这念头在他心里不过是一掠而过,随即离他而消失了.但这念头以后在他心里还会浮现?.(礼拜五?39)

将希望岛的地理形状比作女性身体.比喻有意为之,它揭示了希望岛女性化形象的开端.对于希望岛,除了上文提到的对其形状的比喻——“其形状正好有点像一个无首的女性的形体,不错,是一个女人,一个*盘在身下坐着的女人”——之外,文中很难再找到对其女性形象的客观描写.客观的描写通过简洁叙述性的文字,点名人物外貌特点——一个轮廓貌似“*盘在身下坐着的女人”的岛屿.希望岛是女人.小说紧接即是希望岛“她”的形象对主人公的种种影响, 如下文节选中提到, 希望岛变成女人,她女人的天性使鲁滨逊无论在心灵还是肉体上都倾心于她.

希望岛从此也就不再是一块有待治理的领土,希望岛变成了一个女人,具有女性的天性,这是不容争辩的,不论是他的哲学思辨,不论是他的心灵和肉体,都让他倾心于她.(礼拜五89)

小说用“她”这个人称代词来代指希望岛.挣脱了女性外貌的束缚,作家引导 读者进入对女性角色概念化的认识中.对“她”的书写不流于外表,而强调 “女性的天性”——温柔、强大的个性对主人公的影响.上文提到希望岛如母亲般抚慰着鲁滨逊受伤的心灵,小说中还描绘了希望岛如爱人般安抚鲁滨逊孤独的内心.小说的后半段中,鲁滨逊与希望岛的关系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走出落难的阴影,鲁滨逊渐渐适应了孤岛生活,他对希望岛有了爱情的期待.一次,鲁滨逊高声朗读圣经中的爱情颂歌,感觉希望岛和他在交流:“鲁滨孙把这部圣书翻过几页,他看到的没有别的,只有对希望岛和她的丈夫的爱情的颂歌.他对她念道……接着,希望岛回答他说……希望岛在他心上仿佛已经认出他的关于性与死的思想,所以最后对他说……”( 礼拜五120-121).鲁滨逊认为风吹过草地的声响是希望岛的回答.他和希望岛,“他”和“她”,一对爱人.圣经朗诵更让人联想到新人结婚的场景,在教堂牧师高颂圣经的祝福中,一对壁人结为连理.正如作者随后写到:“在圣经的祝福下,一条更牢固有力、更加心心相印的链子从此以后把他和希望岛牢牢连结在一起了.他以后可以叫作他的妻的那个岛,他已经把它人化了,那情景,那种深刻性,与他作为这个岛的治理者相较,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礼拜五123) 无独有偶,《桤木王》中,对拉歇尔的处理也是追求客观描写的精炼和主观上的启发性.

长着一颗小小的脑袋,侧看像只鹰嘴,满头乌黑的卷发,好似戴着一只头盔,身躯浑圆有力,然而却拥有令人惊愕的女性特征,只见髋骨丰满,两只布满巨大的紫色月牙形斑点,只有腰身深深地凹陷进去,浑身上下圆滚滚的,显得有力而完美,然而如此庞大,无法下手,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难以占领的整体……她从事的是机动会计师的职业,去手工匠、小商人或小业主的家里,给他们清讫每日的账目,因而保证了自己的独立性……对她那种犬儒主义的思想,我本来是会感到厌恶的,他对食物有着某种伤风败俗的看法,看她的举止,仿佛患了大脑瘙痒症,致使她总是生活在对烦恼的恐惧中,然而,她具有滑稽感,对人物与环境中内在的荒诞因素具有灵巧的捕捉能力,尤其善于在生活的灰暗中激发出令人振奋的欢乐气氛,这一切无不对我那关于忧郁的天性起着有益的作用.(桤木王?5-6)

丰满身形强调的是拉歇尔的女性特征,但同时“浑圆有力”的身躯以及独立的思想又表达了她“假小子” (桤木王5)般男性一面.女性和男性的特征矛盾地聚为一体.其男女性合一的人物设定是对迪弗热“双性人”形象的启发和呼应.所谓的“犬儒主义的思想”,“伤风败俗的看法”以及夸张的举止实质上则反映了对世俗与道德界限的背弃和突破.而这一切正是迪弗热在整部小说中所追求的境界:摆脱世俗的约束和限定,在阴阳合体的形式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可见,拉歇尔虽仅出现在小说开篇,却意义重大.

某种意义上,图尔尼埃笔下的女性形象即是其小说中的“灵童”.藏传佛教中,灵童是圆寂老活佛的转世再现.他的神性并不来源于其本身,而是通过赋予他转世的意义而产生的.同样,对图尔尼埃女性形象的探究,不在于对本体的挖掘,重要的是探究女性形象作为一种象征对周遭人物、事物的影响和启迪.这也是为什么以细节描写见长的作家却有意忽略对女性形象描写的根本原因.

结语

在对图尔尼埃女性形象写作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双性人主题、人物异化现象等研究伴随其中.主题思想的相辅相成丰富了作家女性形象的表达,同时也增加了对女性形象剖析的难度.因此对图尔尼埃女性形象的诠释不能局限于形象解析本身,要尝试从双性人现象、人物异化现象等视角出发观照主题.这也为学者们后继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许珂)

亨利与露露——存在主义视野下的两种生存状态:萨特小说《闺房秘事》解读

李克

【摘 要】按照萨特哲学划分,亨利与露露恰好处于“对立”状态:亨利的存在保守而单一,露露的存在活跃而不可限定.露露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其不确定性,“不确定”不是因为复杂,难以找到合适概念将其“定义”,而是露露的存在一劳永逸地拒绝定义.露露的存在像流动的水,超越了所有的僵化概念和死板定义,此即存在主义视域下人的“正常”状态.

[Résumé]Si l’on regarde ce qui s’illustre dans la philosophie de Sartre, Henri et Lulu ne peut que s’opposer parfaitement. Alors qu’Henri est conservateur et monolithe, Lulu affiche une existence vive et indéfinissable. L’incertitude peut être le terme caractérisant le mieux l’héro?ne. Elle est incertaine non en raison de la complexité, non parce qu’il est difficile de trouver une définition adéquate. Elle est incertaine parce que Lulu se refuse une fois pout toutes &agre; être définie. L’existence de l’héro?ne, évoqant l’eau coulante qui surpasse toute notion stéréotypée et inchangeante, correspond justement &agre; la condition normale de l’homme sous l’angle de l’existentialie.

【关键词】本质化 充实 超越 存在主义

《闺房秘事》写了四个人物,亨利和露露是主要人物.

小说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感人至深的抒情,没有大时代的宏伟叙事,没有吸引人的悬念故事.小说描写的是一连串的家庭琐事,呈现的是夫妻间的“恩恩怨怨”.存在主义在选材上“躲避”宏大叙事,关注个人,偏重“琐碎”.存在主义在题材开掘的深入与艺术表现的细腻方面见长,“细微琐碎”构成了存在主义小说艺术的表现风格,这一特点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亨利

? 亨利有一个高大身材,但给人的感觉不是伟岸,而是笨拙.在露露眼中,这个大个子软绵绵的,缺少男子汉的刚毅. ?

? 亨利很不幸,年纪轻轻就丧失了男人的功能.睡在露露旁边,一合上眼,“就觉得浑身上下被纤细而结实的绳索绑住,连动一动小指头也不可能.”[ 郑永慧译《闺房秘事》见《萨特小说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以下引文不再注明.] 与一般男人不同的是,患上了阳痿的亨利行若无事,一点不着急.晚上露露碰到他的身体,他会脸红,“把头转过一边叹气”.亨利的原则是随遇而安,得了这种让很多男人着急上火的病,可他的心态真好,既不求医,也不问药,没有焦躁,他坦然接受命运安排的一切.

? 亨利并不一概排斥性事,他喜欢紧贴着露露背后,挨着她的屁股.这样做使露露意识到“有一个屁股而羞愧得要命”,这种“羞愧”会让亨利莫名其妙地兴奋.露露对亨利这一难得的“嗜好”非常厌恶,不喜欢别人接触背后,因为她无法看见背后的人,而背后的人却能够看清楚她,随意上下其手,她却“不能预见它们要到哪里去”.由于看不见也无法预测对方,露露处于被动中,她讨厌这种状态.

? 亨利爱好虚荣,喜欢装腔作势.露露称其为“格利弗”,他就高兴得不得了.这是《格列佛游记》主人公的名字,亨利并不是对这部小说感兴趣,而是因为这是一个英国名字,露露的发音带一点外国口音,亨利听了舒服,觉得很文雅,显得受过教育.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节上,亨利常常纠缠不休,埋怨露露不够高雅.可在露露眼中,亨利邋遢庸俗,没有情趣,缺乏高贵气质.他们外出逛街,亨利不停地上厕所,露露颇不耐烦,站在橱窗外张望.一会儿亨利出来,样子真让人倒胃口:他“一边拉着裤子一边走出来,两条腿弓成弧形,像个老头子似的.”

? 亨利为人懒散,不拘小节,但顾及脸面.他与露露弟弟吵架,认为这个小家伙没有教养,教训一下是理所当然.但没想到,这个毛头小子非但不听劝,还顶撞他,竟然骂他“大傻瓜”,这种忤逆天理的行为惹恼了他,气头上打了对方一耳光.露露大怒,但不动声色,使了个诡计,诱骗亨利到阳台,随即把阳台门锁上,把亨利关在阳台上,一关就是一个多小时.亨利愤怒了,他穿的是睡衣,冷得发抖,在阳台外使劲比划,挥舞拳头,不停地咆哮威胁.但是再愤怒,他也不会把阳台玻璃砸了,这一点露露拿捏得很准.在她眼中,亨利是一个吝啬鬼,胆怯得很,行动绝不会越轨.如果换了是她,盛怒之下,早就把阳台玻璃砸个稀巴烂了.

正当夫妻“酣战”之际,来了一对老夫妻,亨利立刻满脸堆笑,在阳台外点头哈腰,向他们鞠躬致敬.看到这一滑稽场面,老夫妻只好隔着玻璃向亨利致意.露露把阳台门打开,亨利笑呵呵地回到屋子,当着他们的面吻露露,称她为“小淘气”.老夫妻前脚走,后脚这出滑稽戏立刻落幕,亨利的笑容烟消云散,一拳打中了露露的耳朵.露露当然不甘示弱,顺手抓起一把刷子,狠狠地朝亨利的脸上打去,把他的两片嘴唇打裂了.亨利的婚姻有名无实,但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需要一个家,这是生活的常规.大家都有一个家,他既然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应该与大家一模一样.

? 后来露露离家出走,大街上被亨利撞到,他抓住露露的胳膊,大声咆哮:“同我回家,我是你的丈夫,我要你跟我回家!”亨利对露露的朋友莉雷特说,“她是我的妻子,她是属于我的,我要她与我一起回家.”在亨利眼中,这个世界有一套规矩,不容侵犯.规矩就是规矩,就是让大家遵守的,不遵守还叫规矩吗?亨利坚定地捍卫生活中的一切规矩,所以他打了露露,依然理直气壮地向她吼叫,“你是属于我的!”

大男子主义给亨利这个孱弱的男人提供了底气,当然,他很识趣,会做出让步.他答应不再管露露弟弟的事情,永远不说露露母亲的坏话.对于亨利的妥协退让,露露没有丝毫感激,她对于在这种状态下承担夫妻责任“并不愉快”.她看得很清楚,亨利需要的不是“她”,而是他的“妻子”,亨利要把她纳入特定的社会角色才称心如意.作为丈夫,亨利没来由地总是认为自己足够聪明,总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这是露露最反感的.她认为,只要亨利“不那么高傲地对我,她还会同他在一起.”

? 亨利欣赏瑞士人,尤其是日内瓦人.在小说的表现下,瑞士人的特点是“木头木脑,很有气派”.亨利喜欢这种僵硬得像木头一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守规矩,一成不变,心地善良,忠厚老实.亨利喜欢的一个卖花女人就是瑞士人,无独有偶,他的姐姐嫁给了“高贵”的瑞士人,并且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与姐姐相比,亨利感到不幸,他一个孩子也没有,而且露露不像传统妻子那样循规蹈矩,对他百依百顺.当露露决定摊牌,明确说已经受够他了,准备离开他.亨利怎么办呢?他“恨不得一连睡它八天”,把事情拖下去,把哀伤慢慢冲淡.或者哭泣闹腾,用自杀相威胁.露露对这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做法感已经到麻木和厌倦了.

? 亨利还有一个特点,即纯洁.露露与亨利分手后回到家里,看到亨利“笔直地躺在床上,仿佛有人把一根木桩放在床上.他像他同瑞士人说话那么僵直.”露露两只手抱着他的脑袋,对他说,“你是纯洁的,你非常纯洁.”在存在主义语汇中,“纯洁”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说一个人纯洁,并不是说他特立独行,出污泥而不染.从存在主义观点看,纯洁意味着单一乏味、排斥变化、甚至不能变化,这是人的严重缺陷.纯洁的人是单调和僵硬的,他们固守自己的贫乏天地,缺乏应对挑战的能力.说一个人纯洁,是指他缺少改变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懒惰,得过且过,拘泥不化,满足于“静止”状态,不知不觉地自甘堕落.露露在指出亨利是纯洁的之后,加了一句:“也有点懒惰”.

? 亨利接受现成的一切,被种种规定充实,其存在已经“死亡”.亨利没有、没有、被动无能,这是一个从内到外都被窒息、在禁锢下无法动弹的人.最可悲的是,他对自己的状态完全麻痹,没有反省.亨利在生理上是阳痿的,精神上是木然的,精神和肉体“交相辉映”,展现的是一个典型的“木头人”.在萨特笔下,这个人物有生命,体现的却是衰亡.他哭泣、愤怒,展示的不是力量,而是无奈.他经历了一系列活动,显现的只是麻木和单一.

二、露露

?

亨利的身体像块木头,露露则相反,她的身体如橡胶一般富有弹性.亨利身材高大,像过期的花朵,蔫头耷脑,已显枯萎.露露则不同,她的身体无论从前面还是侧面看,都表现了“令人惊讶的性感”.她穿上紧贴肉身的裙子,屁股在瘦腰下面圆溜溜的,装满了裙子,“简直可以说是塞进去的,还拼命扭动.”露露的四肢很长,柔软而消瘦,像黑女人的身体.在朋友莉雷特眼中,露露的身体“总有点”.

? 露露的生活总能引发一连串的惊讶,不是她特意谋划、专门制造惊讶给别人看,露露并没有要引起别人关注的意图.对她而言,惊讶是在别人目光里显现出来的,它们仅仅是别人的惊讶,对露露自己,一切都很自然.在人们眼中,露露总是生活在各种各样出人意料的“不合适”中,她的生活总是充满了许许多多的“不恰当”,她常常自然而然地越出常规.

? 露露活力四射,和亨利这样僵硬得如同木头一样的男人能生活在一起吗?奇特的是,尽管亨利年纪轻轻就犯了阳痿,露露却不当回事,她不像一般妻子那样四处奔波,为丈夫治病.让人不解的是,她甚至没有觉得亨利的缺陷会影响婚姻.小说开篇的描写是:露露仰天躺在亨利身边,把左脚拇指伸进被单的一个裂缝,她的脚趾“悠然自得”地“把线扯开一段,以感觉线的断裂.”露露悠闲自在,心无旁骛地营造自己的“安乐窝”,她在被单的一个裂缝中随缘作乐,她的脚在被单的小缝隙里享受着游戏的乐趣.

? 露露太熟悉亨利软绵绵的身体了,肉体全是灰色,只有肚子是粉红色.她像擦拭一件东西一样,把这具身体揩得干干净净.她把亨利的身子翻转过来,拍打几下屁股.亨利母亲来看望他们,露露找个借口,退下被单,故意把这个大个子的身体露出一截,让她看见亨利的*.露露心想,她一定会大吃一惊,“她大概十五年没有看见他这样子了”.露露不是恶作剧,也不是穷开心,她就是想这样做,不知不觉地想这样做,因为生活的常规不允许这样做.哪一个妻子会把丈夫的身体当“玩具”?哪一个妻子会随随便便把丈夫的*展示给人看呢?常规不允许这样做,露露偏要“不经意”地这样做,这样做才能得到乐趣,随随便便、不知不觉地违背常规就是露露快乐的秘密源泉.

? 当然,露露也会用手慢慢地摸着丈夫腰部,“到了鼠蹊处捏了一下”,这时亨利咕噜一声,终于有了一点反应,可是身子却动也没有动一下.遇到这种事,亨利的身体像一块厚实的橡皮,对一切都绝缘了.露露知道,他们不可能有孩子,对于别的夫妻,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没有孩子,婚姻还能维持吗?不要后代,为什么还要结婚呢?露露对这些在常人眼里是天大的问题没有一丝兴趣,她没有因为不能生孩子而嫌弃亨利,更没有因此抱怨自己的命不好.露露没有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欠缺,与正常人比较,她的生活如此“畸形”,她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严重问题.躺在亨利旁边,与这个柔软而无法动弹的僵硬身体比较,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和动作都很灵活,这让她高兴.

? 亨利昏昏睡去,露露没有一丝睡意,她的意识异常活跃,脑子根本停不下来.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是肚子叫,她有点恼火,因为“分不清楚是亨利还是她的肚子发出的声音”.每个人的肚子都一样,里面有一大堆管子,不知疲倦地发出咕嘟声.露露想,亨利爱她,但爱她的一切吗?譬如,亨利也爱她的肠子吗?把她的肠子装在瓶子里拿给亨利看,他一定大眼瞪小眼.对于不认识的东西人们也能够去爱吗?如果像俗话所说的,爱一个人就应该爱他的一切,那么,食道、肠子和肝脏等也应该成为被爱的对象.可是人们很少见到它们,根本不认识它们,怎么去爱呢?人们能够爱他们不了解、不认识的东西吗?要是人们能够经常看见这些东西,就像经常看见胳膊和大腿一样,说不定人们就会爱上它们.这样看来,海星的爱就比人类的爱更彻底.每逢太阳高照,它们躺在海滩上,把内脏拿出来呼吸新鲜空气.海星能够把自己的一切都摊开在眼前,没有什么秘密需要遮掩.人能够像海星那样把内脏拿出来吗?从哪里拿出来呢?从肚脐吗?人的特点是把许多东西包裹起来,只剩下一个外壳,爱人就是爱这个外壳,至少爱要从这个外壳开始.爱人实际上只能爱人的一部分,不可能一下子爱人的全部.爱不能贪婪,不能要求对方一五一十地把所有的东西全部陈列在眼前,人无法像海星那样把自己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人有许多东西不可能一眼看透,因为人的存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就像冰山那样,显露在外面的只是一部分,其它部分总是“秘不示人”.由于人的存在无法那么“实在”,不能被“凝固”,所以人必定是千变万化的,永远不会固定在一个点上.

? 露露闭上眼睛,脑海里出现了莉雷特,“每天晚上她总是在同一时间去想莉雷特”.刚开始出现的是卷曲的头发,接着出现了“一只鲜红而带金的耳朵”,后来听到了莉雷特又尖又清晰的嗓音.露露已经结婚,但仍喜欢与莉雷特在一起.莉雷特身材壮硕,“肩膀肥而光滑”.她爱上了别人,露露理解这一点,她不想也没有办法阻止莉雷特爱上别人.可是一想到莉雷特爱上别人,她就伤心不已.一想到那个男人怎么抚摸莉雷特,莉雷特怎么喘气,她就“心烦意乱”.她想知道莉雷特的一切,但始终保持着界限:即使“给她全世界的黄金,她也不会碰她,因为她不知道拿她怎样办才好.”露露想着许多事物,想着女人,她的手顺着平坦而漂亮的肚皮往下挪,接着就感到快感,这是她给自己的快感.

? 露露神思畅游,她的想象也会遇到“抵抗”.想象中什么都可能发生,谁也无法预测下一步出现什么.如果出现的是一张脸蛋,不会引起什么不安,但如果是一些肮脏和恐怖的记忆,就会惹来烦恼.露露认为,对男人的一切都熟悉,尤其是连那个都熟悉,是很可怕的.“那个东西如果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倒还好,如果像个畜生似的蠢动起来,坚硬起来,真叫人害怕.”有鉴于此,露露对爱的认识是,“爱,真是肮脏事.”他喜欢亨利,就是因为他不会让她担惊受怕,不会把她弄脏.亨利像一个神甫,穿着长袍,把自己包裹起来,这使露露感到安全.亨利作为一个男人徒有其表,这对于露露反倒是件“好事”,她甚至说,“我爱亨利是因为他阳痿”.从这一点看,亨利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对象.

? 当亨利独自酣睡,露露心烦意乱,四顾茫然,她也会动怒,骂一味酣睡的亨利是“笨蛋”.夜深人静时露露对亨利也有期望:要是这个笨蛋“搂住我,哀求我,对我说,你是我的一切,露露,我爱你,不要离开我!”那么,她的心会软下来,她会为她做出牺牲,留下来和他在一起,“甚至用一生来讨他的喜欢”.可是,露露听到的只是鼾声,看到的是这个大男人僵尸般顽固的躯体.

? 露露身上各种特质不是一个一个清楚地呈现出来,而是奇特混杂地交织在一起,这使她的存在始终是模模糊糊的.譬如,露露不满亨利,决定离开他,但又“怜悯”亨利,最后回到他的身边.露露的许多做法无法用一根标尺去衡量,她总是处于反复和矛盾中,她的行为常常前后不一.她刚刚做出一种选择,随后就被推翻、被否定.她的行为让人们惊讶不断,其存在处于不断折腾的“模糊”地带.她不是那种个性鲜明、有棱有角的人物,或者说,她既是个性鲜明、有棱有角的人物,又不是个性鲜明、有棱有角的人物,其存在总是处于对自己的不断否定中.

传统文学塑造的往往是个性鲜明的人物,这类人物之所以个性鲜明,前提是他们受到强力本质的制约,致使人物性格得到统一,显现出主导的一面.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不是某种固定的模块,人应该不断超越、不断更新,始终处于变化的超越中.相应的在文学创作上,存在主义不主张塑造传统意义上个性鲜明的人物,而力倡塑造变化的、模糊的、无法或难以清晰定义的人物,露露的形象就诞生于存在主义这一思想土壤上.

三、莉雷特与彼埃尔

莉雷特和露露交往多年,俩人无话不谈,可谓知心朋友,但她们性情和趣味差别很大,实则为两类不同的人.

莉雷特坚持原则,在她看来,露露早就应该结束这段婚姻.

首先,露露根本不爱亨利,她只是为了体面才同他在一起.如果不爱一个人,还与他待在一起,这就是“罪恶”.莉雷特认为,两个人不合适还要纠缠在一起,就违背了道德,而违背道德就是罪恶.露露与别的男人交往,背后还说亨利的坏话,但只要人家把她称为“夫人”,她就认为这些都不算什么,莉雷特认为露露根本不爱亨利.

其次,亨利不值得爱,露露没有权利为一个阳痿的男人毁掉自己的一生.莉雷特最恨生理有缺陷的男人,因为这关系到幸福.露露可以对其它事情马马虎虎,迁就忍让,但没有权利把自己的幸福当儿戏.

? 第三,露露在婚姻上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关键是她“根本不知道怎样才算是一个美男子”.如果一个女人脑子里没有一个好男人的清晰概念和恰当标准,婚姻必然一塌糊涂.露露之所以找亨利这样阳痿的男人结婚,犯这种对于婚姻是致命的错误,就是因为糊涂,她不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莉雷特建议,露露应该找彼埃尔这样的男人结婚.彼埃尔聪明,会关心人.而且有钱,有能力关心人.彼埃尔懂得说话的艺术,能说一大堆甜言蜜语讨女人的欢心,而且他穿着考究,衬衫、鞋子、领带等都是一尘不染,浑身上下散发着英国烟草和科龙香水味.彼埃尔完全符合一个好男人的标准,露露应该找这样的男人定终身.

? 莉雷特作为精明的销售员,自诩是一个不错的观察家,但现在她犯难了,因为她发现,露露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露露的许多表现让莉雷特越来越惊讶,越来越把握不住,甚至她到底是喜欢还是讨厌男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莉雷特越来越吃不准了.本来凭着细致观察,她形成了对露露的一套看法,并且把它归纳到一个“模式”中,她认为这套模式对把握露露非常合适,简直可以说是专门为她量身的.然而一回到现实,她发现露露总是轻易地就超越了她辛辛苦苦打造的这一模式.她虽然费尽心思对这套东西修修补补,但显然还是跟不上露露的变化.她发现自己经常陷入不尴不尬的境地:她刚想谴责露露,又发现她很有趣,露露老是处于微妙的模糊中,处于对清晰概念的不断闪躲中,总让人产生不能痛痛快快、直截了当地“抓住”她的烦恼.总之,用固定清晰概念衡量和检验露露非常困难,露露在这些概念面前像一条经验老到的泥鳅,不声不响,自自然然地一下子就滑走了,不留下一点痕迹.应该说这不是露露的深思和筹划,而是她“无为而为”的做事效果.露露永远不走清晰路线,她的生活飘忽不定,总是含含糊糊,模模糊糊,好像是这样,似乎又是那样,究竟是怎样,总是模棱两可,不清不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她与大家确实不一样,她既不同于亨利,也不同于莉雷特.

? 露露离家出走,马上与彼埃尔取得了联系.彼埃尔朝思暮想得到露露,他把露露安排在一间破旧不堪的旅馆,楼梯和铁床都嘎吱嘎吱作响,还有那个不怀好意的阿尔及利亚门房,老是窥视露露,目光在她的大腿上扫来扫去.彼埃尔一进门就干那种事情,他在房间里待了两个小时,铁床也响了两个小时.彼埃尔强壮,干这种事“充满诗意”.做完之后,“像一只刚挤完奶的母牛那样轻松”.他换上漂亮的衣服,扬长而去,经过窗户还吹着响亮的口哨.露露浑身发冷,想到以后每一个夜晚都要这样度过,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最让露露不满的是,彼埃尔沉重地压在她的身上,她不得不喘粗气.他像发现了一件宝贝似的叫唤起来:“你发出快活的声音了,你有快感了.”彼埃尔认为亨利无能,只能由他来给露露制造快感.露露承认,彼埃尔确实比亨利更懂女人,他把女人当作一架乐器,会因为自己懂得流畅的弹奏而洋洋自得.但露露并不因此对他有一丝感激,相反,她恨彼埃尔,因为她的处世原则就是反对被操纵,哪怕是在中被操纵.

四、露露存在的意义

? 露露的存在像流动的水,没有固定形状,没有稳定边界,让人难以捉摸把握.她身上随时会涌现一连串的相异性,这个充满活力的女人永远不能“恰到好处”,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恰如其分”.她的存在不是要回答“我是谁?”而是趋于指向“我不是谁?”露露的存在意义是挑战、是冲击、是破坏,萨特塑造的是一个把不要规范作为规范的典型,是一个把永恒的流动性作为理想的范本.这个形象的意义是在昭示,一种模糊性的存在比一种确定性的存在更具生命的力量,一种没有形状、没有边界、无法定型、不断变化的存在,比亨利“僵硬”的木头式的存在更具活力.

? 从正常世界的视角看,露露没有自己的事业,她的婚姻糟透了,这个女人一事无成,她的存在是一连串的失败.按照传统标准衡量,露露只是一个不幸的失败者,她身上哪有什么值得自豪称道的地方?哪有什么幸福和自由可言?但从存在主义视角看,露露的存在具有特殊魅力.露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正常女人,一个变态女人?一个爱丈夫的女人,一个出轨的女人?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者?一个敢做敢为的女人,一个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的女人?一个善变的女人,一个随波逐流者?一个缺乏理性的女人,一个过于自信的女人?……这样的界定和疑问可以不断提出来,露露与所有这些定性有关,但又不是其中任何一个定性.露露的存在拒绝合适、恰当、单一的定性和定位,她的存在犹如流动的水,无法在任何一个点被凝固,用存在主义术语讲,就是拒绝本质化.

? 拒绝本质化是存在主义的自由底线.在一个逻辑和理性的世界中,拒绝本质化意味着拒绝存在的确定性、清晰性和稳定性等,意味着把存在导向流动性和模糊性,它们都是确定性的有力“杀手”.流动性是对规则世界的冲刷和肢解,模糊性是对一个棱角分明世界的悄然解构.波伏娃指出,“存在主义一开始就被定义为一种模糊性的哲学.”[ 波伏娃:《模糊性的道德》.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2013,6页.] 存在主义青睐模糊性,认为模糊性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性质.传统哲学一开始就力图消除世界的模糊性,用各种方式把世界还原为单一的精神或物质.传统哲学的任务是为建立和展现一个清澈透明的世界奠定基础,在存在主义看来,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因为模糊性才是世界的真理,是世界的真正本源.从这一立场看,人的存在不仅是变化的,而且变化是模糊的,人的存在永远不会变成“清澈透明”的.

传统哲学与存在主义都讲变化,但它们的分歧更重要、更有意义.传统哲学认为,变化是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是从一种规定性向另一种规定性变化.变化是规定性的变化,变化只是在肯定本质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在这种思路下,变化本身并不被看重,看重的是变成了什么、形成了什么样的规定性、最终结局是什么.在存在主义看来,传统哲学所说的变化局限于物,只能用来说明物的变化.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变化,这种变化永远不会与自身一致.变化总是意味着变成什么,对人而言,变成什么不是目的,变化本身才是重要的.对于人,变化永远不会变成一个纯粹的东西,不会变成一个十足的肯定性,不会变成一个僵死的规定性,不会变成一个与自己的存在完全一致的东西,不会变成一个不会变化的东西.或者说,人的变化永远不能消除变化本身,人的变化永远停留在差异上,永远造成差异,永远在差异中运行,人的变化永远不会“死”在本质的规定面前,不会用本质的高墙封死变化的可能性通道.存在主义强调,变化比凝固的本质更为重要,不确定性要先于本质的确定性,变化带来本质,又超越本质,变化才是一切.存在主义对变化的界定必然把模糊性注入存在,这使人的存在必然处于绵绵无尽的永恒变化中.

在传统文学观下,露露这样的人物由于缺少本质的确定性和明晰性,处于缺少理性统驭的幼稚状态,其存在样态很容易被判定为不成熟.这样的人物塑造在艺术上令读者无所适从,很容易被判定为艺术创造的“失败”.但从存在主义艺术表现的视角看,露露这样的人物具有更真实的存在形态.由于模糊性成为生命本身的样态,偶然性成为存在的常态,露露的形象别具魅力.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许珂)

概括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布勒东和《娜嘉》和图像方面的自动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自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论持久战》: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
1938 年5 月的某个早晨,在延安城内凤凰山脚的石窑里熬了数个日夜的,终于停下了笔 窑内的桌上放着厚厚一沓文稿,最上面一页潇洒的题写着四个大字论持久战 此时的或许还不曾完全预料到,这部著作将成为&l.

《苏州园林》:领略江南第宅园林建筑风貌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本课生字词及作者情况;2 掌握本课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式 3 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特点   过程和方法  1 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2 熟.

物欲《红楼梦》:贾府一年吃多少
民谚云“当家人,恶水缸 ”“当家三年狗也嫌!”意思不外是说,大家族中的“当家人”是最不讨好的,族中人多嘴杂、各怀心思 有一点私利.

《琵琶行》:琵琶一曲诉衷情
内容摘要音乐和情感是互通的,情感是音乐的内涵,音乐是情感的外延,音乐将内在情感释放,内在情感借助音乐抒发 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礼记·乐记对音乐的特征解释说“凡音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