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产业论文范文资料 与新时代中国茶产业的和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主题:产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5

新时代中国茶产业的和,该文是关于产业方面论文怎么撰写与中国茶和新时代和创新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新时代教育杂志中国卫生产业期刊新时代新青年论文新教育时代是正规期刊吗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08)

摘 要:文章回顾了建国68 年来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归纳了中国茶产业发展的3 个特点,即茶园面积的迅速发展引发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和茶叶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笔者提出在新时代的茶产业发展中应突出创新和绿色的发展理念,具体讨论了控制茶产业发展规模、种植的机械化和良种化、生产管理的清洁化和连续化、茶叶产品的多样化、产品利用的精深化和功能化和以健康促进茶叶消费等6个方面.

关键词:茶产业;茶产品多样化;茶与健康;绿色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A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Tea Industry in New E

ra

Chen Zongmao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08, Zhejiang, China)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tea industry in the past 68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New China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ea industry was concluded to threecharacteristics by the author, there are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tea production induced by the rapiddevelopment of the tea acreage,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 extensionfrom primary industry to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of tea. The developmental idea ofinnovation and quality safe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new era was highlighted by the author. Thefollowing six problems including the control of development scale in tea industry, the mechanization and theextension of improved variety in tea cultivation, cleaning and ser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diversified products, intens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products and the promotion of tea consumption via thehealth idea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ea Industry; Tea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Tea and Health; Green Tea Products

0 引言

茶源自中国,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延续明清.公元6 世纪起传至海外.当今,茶树种植已遍及全世界60 余个国家,饮茶习俗遍及全球.中国种茶历史悠久,具深远的文化底蕴,产业链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中国茶种类丰富,六大茶类(绿、红、乌龙、黑、白、黄茶)各具特色,具有不同风味和香气以及不同保健功能,有数以千计具不同口味的茶叶商品品种,茶叶对人体具有保健和身体调节功效.建国以来国内茶产业可持续发展,21 世纪茶园面积和生产量进入快速发展期,是世界茶种植和生产第一大国,各类茶叶和茶叶活性成分提取物远销海外.当前,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如何运用创新和绿色的理念发展茶产业,如何运用开放和崭新的面貌和世界对话,使得中国茶产业能更快地发展和走向世界,人们拭目以待.

1 中国茶产业的历史发展

中国成立后68 年来,茶产业经历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茶园面积和产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建国初期的1950 年国内茶园面积16.94 万hm2,茶叶总产量6.22 万t.2016 年茶园面积已达293.3 万hm2,茶叶产量已达243.20 万t,分别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63%,茶叶总产量的45.9%,分别比1950 年增长了16.32 倍和38.10 倍[1-4].茶叶出口量2016 年34.20 万t,比1950年增加17.29倍(表1).国内人均年茶叶消费量2016 年已达1400 g.各种茶叶的增长情况随着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绿茶的比例仍居首位,2016年国内绿茶生产量达150.91 万t,占茶叶总量的62.05%;其次为黑茶,生产量为33.81 万t,占总产量的13.90%;红茶2016年的生产量为29.79万t,占总产量的12.25%;乌龙茶的生产量为27.12万t,占茶叶总产量的11.15%;其他茶类包括白茶和黄茶生产量总计占总量的1%~2%.

从建国后茶产业的发展看,68 年来茶产业的发展呈可持续发展的态势,21 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尤为迅速[2-4].以2016 年的面积和产量与2000 年相比,16 年来茶园面积增加了1.69倍,茶叶产量增加2.56倍,茶园面积和产量年均增长10.58%和16.0%,这个增长速度超过了20世纪(表2).

从消费看,2016年的国内消费量为150万~160万t,加上出口量(34.2 万t)和深加工的茶叶消费量(15 万~20万t),这样,2016年国内茶叶总消费量估计在200万~215万t,这样估计会有30万~35万t茶叶的积余.

2 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特点

2.1 在面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出现产量大幅增长2016 年国内茶园面积增加到293.33 万hm2,比2015 年扩大了5.6 万hm2,增加了1.95%;比2000 年增加169.36%.2016 年茶叶产量243.2 万t,比2015 年增加了15.4 万t,增长了6.76% ;比2000 年增加了174.87 万t,增长了255.92%[2].据统计,2016 年的国内茶叶产量是建国初期的38.1倍.

2.2 地区间发展存在差异

中国东部五省(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是国内茶业发展的老茶区,21世纪年均茶园面积增长9.9%,发展速度低于西部地区(贵州、云南、四川、重庆、陕西和广西)的年均增长31.93%,中部地区五省(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2.87 %.

在2010—2016 年茶园面积的增长上,西部六省和中部五省6 年的增长率为60.30%和57.57%,东部五省增长率19.04%(表3),增长速度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在产量的增长上,西部六省和中部五省6年的增长率为111.75%和48.90%,东部五省增长率为34.29%,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2.3 茶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如果说20 世纪的中国茶产业还基本上是属于第一产业的茶叶种植业和初加工业,那么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茶产业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茶饮料、速溶茶、抹茶等茶叶深加工产业)和第三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等)方向延伸扩展.到2004 年前后第二产业的产值已经接近第一产业的产值.第一产业21 世纪初起平稳下降,说明国内的茶叶生产除能有充足的数量供应市场需求外,还有部分茶叶原料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从农产品向休闲饮料、速溶茶以及保健品和药物原料等方向发展,反映了茶叶在国内作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应已达到丰富有余的程度,也说明国内茶产业已从一种农产品和饮品向休闲食品和保健品发展.以茶旅游、茶禅相融、茶器和茶具等茶文化为内容的第三产业从21 世纪初期也开始迅速发展,目前处于方兴未艾之势[5-6].21 世纪起国内茶产业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起伏情况见图1.

3 新时代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展望

主席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新时代精神的呼唤下,中国茶产业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创新和绿色.

3.1 控制茶产业发展规模

目前国内已有茶园面积293.33 万hm2.2016 年的茶叶产量已达243.2 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45.9%左右.在现有茶园中,大约有60 万hm2茶园属于已种植但未开采的茶园,这些茶园在2017 年已陆续投产,因此估计2017年国内的年产量可能超过260万~270万t,到2020 年将可能达到300 万t.目前在国内的茶叶产量中,每年出口的茶叶约为30 万~34 万t,因此还有一定积余.所以从未来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看,应按国家农业部种植业司的指导意见稳定面积,产量也不宜过量增长,着眼于提高质量,增加茶叶产品的多样性,促进消费,增加出口,增加效益[2].

3.2 茶树种植的机械化和良种化茶产业成本的40%用于劳动力,劳动力开支中的80%用于采摘.采摘机械化是茶产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茶园面积的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采茶机的推广可使工效提高13倍以上,成本降低50%以上[7].此外,茶园的耕作、喷药、施肥、修剪、灌溉的机械化问题也将是茶园面积大发展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茶园良种化也是高产增收的基础.浙江安吉县1 万hm2白茶,芽叶中茶氨酸的含量达6%,比一般品种高1倍,每年春季20天的时间收入可达15亿元.无性系良种的推广种植是实现茶产业高产优质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提出2020年无性系良种普及率要达到75%[8].

3.3 茶园生产管理的清洁化和连续化

茶园清洁化生产的关键是降低茶叶中的农药、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残留.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关键在于清洁化生产的贯彻.茶叶加工的清洁化生产关键是燃料的选择,用煤和木材作燃料会造成茶叶中大量污染物的进入和积累.从清洁化生产考虑,建议茶叶加工燃料选用油、电和气来替代煤和木材[9].

3.4 茶叶产品的多样化

随着茶叶产量的增长,要进一步促进国内的茶叶消费,茶叶产品的多样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10].除了中国传统的六大茶类(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同茶类加工工艺的融合出现了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茶叶产品,如有花香果香的红绿茶、蒸炒型绿茶、有奶香的红茶、菊普茶、果味茶、珍珠花茶、飘雪绿茶、桂花乌龙、清香型乌龙茶、清香铁观音、荔枝红茶等多种多样的茶,以及各种功能茶(如低茶、减肥茶、降压茶、高茶黄素红茶、高儿茶素绿茶).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但丰富的绿茶产品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的外形,如扁形的龙井茶,紧卷而披有白毫的碧螺春茶,形似松针的雨花茶,弯曲而微卷的毛峰茶等.在红茶中有汤色浓艳、滋味浓郁的大叶种滇红,有汤色橙红、滋味鲜醇的小叶种祁红,有金毫显露的金骏眉,有兼具乌龙茶和红茶风味的正山小种红茶,有呈褐黑色颗粒状的云南分级红茶.在乌龙茶中有呈绿色圆球形的轻发酵包种乌龙,也有呈乌绿色紧圆球形的重发酵铁观音乌龙.各种外形加上泡茶后美丽诱人的汤色、香气吸引着消费人群.还有茶食品、速溶茶等不同茶产品,使得茶叶在国内市场上异常活跃[3,10].

茶饮料从1997 年起发展迅速,2013 年生产量已近2000 万t[5],产值近1000 亿,预计5 年内茶饮料的发展将进一步突出功能、提高品质、改善风味.

3.5 茶叶产品利用的精深化和功能化

茶叶的多方位利用是从医学、食品科学和轻工业的视角,从茶鲜叶、成茶和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中提取、分离其中的茶叶次生代谢物和有效活性成分,开发为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添加剂、防辐射剂、保健品等,应用于农业、医药业、食品业、畜牧业、轻工业、服装业等方面,由此获得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终端产品.茶多酚是茶叶中最重要的功能性成分.1832 年在日本最早发现和鉴定了儿茶素,1929 年在日本分离出了表-儿茶素(EC),1934 年分离出了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1948年分离出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11].

在科学家的努力下,185 年的发展使得茶叶中儿茶素在世界上创造出了每年260 亿~270 亿美元的产值.目前,茶叶中的各种儿茶素和其他活性成分已经在世界各国获得广泛的应用[11-13].

3.6 以健康引导茶叶消费

茶叶有益于健康,具有多种保健、预防疾病的功效.通过工艺创新,强化茶叶的功能性产品亮点,提升产品消费价值.如绿茶中的儿茶素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红茶中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茶叶中的含量比咖啡中的含量高750 倍,的含量比咖啡中的含量低66%.因此针对活性化合物的充分利用生产出高儿茶素茶、高化EGCG茶、高茶氨酸茶、高氨基丁酸茶、高茶黄素茶、富硒茶、富锌茶等不同茶叶产品[10,14].保健益身的功能和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香味和滋味相结合将成为促进茶叶消费、增强体质的一个重点[13,15].目前国内茶叶的消费量与国外相比还有增长的潜力.应以茶叶有利于健康的理念作为切入点引导消费,宣传饮茶对人体健康的功效.另一方面要提高茶叶及其产品的质量和针对性,克服一般化的茶叶健身防病的宣传,细化不同茶类在保健功能上的差异[16],综合不同茶叶种类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功能,突出其他饮料不具备的优越性;倡导“茶为国饮”,不简单地强调茶的文化底蕴,要使“茶为国饮”生活化,通过饮茶品茗,培育新时代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宗懋,杨亚军.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2] 封槐松.21 世纪中国茶叶产销迅速发展[A].//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茶产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1-11.

[3] 陈宗懋,江用文,陈霄雄,等.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A].//陈宗懋.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5-11.

[4] 李闽榕,冯廷佺.世界茶业发展报告(2017)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83.

[5] 黄静,张帆,陈素芹,等.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与展望[J].中国茶叶,2017,39(5):29-31.

[6] 李启彰.茶器之美[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2-92.

[7] 权启爱.茶叶机械化和中国茶产业的发展[A].//陈宗懋.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36-143.

[8] 陈亮,杨亚军.优良茶树品种与中国茶产业发展[A].//陈宗懋.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98-105.

[9] 庞月兰,廖勤明,杨春.茶叶清洁化生产的要求[J].南方园艺,2016,27(6):45-48.

[10] 施兆鹏,朱海燕.茶产品多样化推动了中国茶产业的发展[A].//陈宗懋.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84-290.

[11] Nakagawa M. The history of tea components[M]. South Africa:Pretoria, 2015.

[12] 邵宛芳,肖蓉,侯艳.普洱茶成分及功效探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124.

[13] 邵宛芳.普洱茶保健功效科学读本[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4:179.[14]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45.

[15]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茶与健康的科学研究——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50.

[16] 陈宗懋,甄永苏.茶叶的保健功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该文汇总:此文为一篇关于产业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中国茶和新时代和创新相关产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餐饮业产业报告(2019)》把脉新时代中国餐饮业的六大新特征
“餐饮产业蓝皮书”自2006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聚焦餐饮产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深入准确地分析行业发展状态,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权威读物 经皮书评审委员会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批.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新型智库建设
在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所作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站高谋远,博大精深,气势恢宏,亮点纷呈,是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是走向伟大复兴的顶层设计,每学习一次就受.

如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入技工院校德育课堂
摘要技工院校是为国家、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专业型、能力型人才的摇篮,想要让技工院校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在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创新……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必须对学.

2019,新时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毫无疑问是2017 年国际政坛主角之一 去年10 月十九大的召开,让世界记住了一个新词汇——新时代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这也带动外界看待中国的心态变化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