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语言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跟刘年诗歌语言的呈现方面论文怎么写

主题:语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3

刘年诗歌语言的呈现,本文是有关语言论文怎么写和刘年和刘年诗歌语言和呈现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论文诗歌投稿语言教学和杂志诗歌杂志

刘年,本名刘代福,曾获《人民文学》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红高粱诗歌奖等,出版有诗集《远》和《为何生命苍凉如水》.刘年是当代诗坛比较活跃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常常借助丰富的表达技巧将生活呈现给我们,基于此,本文以“呈现”为基点讨论刘年的诗歌.

一、刘年诗歌“呈现”的基础

诗歌是诗人利用语言将生活存在转化为诗歌的语言存在,这是诗歌的本质.诗人所要做的事情即是将生活转化语言.这里需要追究的是刘年诗歌的语言呈现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出于讨论的方便,本文将基础建立在思想的呈现方式即物象上.以他的《阳戏》为例,诗中诸如“状元郎”、“锣鼓”、“补妆”、“水袖”等,都是关于“阳戏”的词语,因为有这些词语出现,这首诗的生活性就突现出来,“阳戏”是一种生活存在,作者借助叙述将这种特定的生活存在根植在这些词语中.正因为有前面的基础,“定情物终将亮出来,沉冤终将得到昭雪”,这是个典型的细节.这既可视为某一场戏的过程,也可视为是对“阳戏”普遍过程的一种概括,这种概括同样意味着一种叙述过程的形成,它是时空的高度概括,并非真的“阳戏”,真的戏不一定就是这两句诗,真戏的内容更丰富.但这个过程又是“真”的,它是一种艺术的真实,这就是写作的高度.这个过程中,诗人暗中设定了诗意,让读者在叙述中感受到某种味道.从写作的层面上讲,细节的本质其实就是对词语的选择,词语的本质在于精准、艺术地还原生活.概括同样意味着诗人对叙述节奏把握,作者在语言呈现过程中显示出了一种冷静的节制.而自始至终,我们看到的物象,它的真正根基就是生活.

这里说的高度概括依然是一种诗歌手段,其中包含对词语的准确运用,这是因为,词语的准确运用,蕴含着一个事实,那就是,越准确的词语,它所表达的东西越真实,包容的生活越宽广.正是因为对词语的准确把握,刘年的诗歌才有机会在呈现中将诗意建立在句子之下,这也是刘年诗歌区别于许多分行散文式的诗歌的原因之一.词语的准确是当代诗歌叙述的重要根基.比如“乌苏里江的白桦,要忍到十月黄金周再黄啊”(《在办公室远眺》)中的“忍”字,“忍”就是忍受、忍耐,“忍”的主体是“白桦”,用“忍”去写“白桦”,将白桦人格化,回归到诗人自身,深层*了同情,体现了语言的高效.再如“小臂粗的铁链/ 一手抓住江底,一手死死地抓住岸”(《在湘江与王单单、胡正刚夜饮》)中的“抓住”,诗人运用比拟的手法,“动态”地写出 “铁链”外,还暗示当时三个诗人难舍难分的心情,感情的无形被形象地说出.

讨论诗歌基础,同样需要深及诗歌语言推进过程中语言另一基础,即词语与词语的关系,这就意味着,词语呈现的关系,意味着词语与词语的关系,意味着词语与物象主体的关系,意味着词语与作者叙述指向的关系,甚至句子与句子的关系等.以《春风辞》为例,“快递员老王,突然,被寄回了老家/ 老婆把他平放在床上,一层一层地拆// 坟地里,蕨菜纷纷松开了拳头/ 春风,像一条巨大的舌头,舔舐着人间”.全诗两节四行,两组紧密相关的意象将两个画面组织成一个整体,简洁而深刻地写出了快递员老王的后事.整首诗没有借助多余的背景,语言直接进入诗歌本身.这里要探讨的是诗歌是如何进入本身的,诗歌写的是一个快递员.前两行诗中,诗人使用了三个动词“寄”、“放”、“拆”,这三个动词,是被修饰限制的,“寄”是“被寄”,“放”是“平放”,“拆”是“一层一层地”,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非常形象的还原了一个快递员作为快递员的生活情境.这里所用动词的准确,不仅仅是指动词自身的准确,还意味着动词与叙述主体的真正协调.第二节通过环境描写,实现了“人”与“物”的融合.诗句先是“蕨菜纷纷松开了拳头”形象地照应前面的“拆”,还暗线式地回到“快递员”,回到“春风”.接着借“春风”来表达对人生的看法,以“舌头”比喻“春风”,温柔而富于味感,到“舔舐着人间”,戛然而止,最终回到人的存在及命运.全诗物象关系紧密,构成了一个缜密的物象链.由此可以上溯到诗歌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他的《青藏高原》[1] 第一行“们做早课,做晚祷,隔三岔五地辩经”,非常醒目地呈现了青藏高原的某种常态,生活性非常强.之后作者大胆的想象,呈现一个非常典型的细节“枯死多年的榆蜡树,因此长出了木耳”,这是一个点睛之笔,作者正是借助特定环境,将这两行诗放在一起,写出某种神秘的关联,这就是诗歌的价值,这也是写作以“诗人”的方式呈现的关键,优秀的诗人,写作总是独特的,基础源于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及大胆的想象.

二、刘年诗歌节奏的呈现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将物象或者事实按先后顺序罗列出来.每个作者都有自身的呈现方式,有自我的语言排列结果.句子内部,刘年的诗歌常常通过短句来推进.同时句子呈现,又不是将长句切分之后,按句子所谓的“一般的”“普通的”顺序排列,它所借助的是自我独特的语感,独特的心理节奏.比如“横断山脉的月亮,洒下薄薄的盐,轻轻地,为人间消毒”(《盐井镇》),这种排列,暗含着把月光比喻成盐,再补充“轻轻地”,写出了一种人文关怀,同时“轻轻地”又是修饰“消毒”的,加宽诗句的内涵.“洒下”的主体是月亮,句子表层是静态的,“盐”的存在,比喻变得动态,月亮被人格化,短句使意象变得很醒目.更主要的是,作者将节奏感设定在诗句中,关键词语“月亮”、“洒下”、“盐”及“消毒”被修饰语拉开距离,节奏感更强.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感和节奏,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超出句子之后,节奏感是很隐含的,隐含的本质暗示了作者的心理.一个诗人表象的气质是诗人内心气质的载体.研究诗人,同样要打通表象和内心的关系.表象是什么,表象就是语言,内核就是思想.他在《棕熊》,最后一节这样写,“多数的时候,躲在树洞里/ 看鹅掌般的叶子,一片片落下.看猎人空手而还/ 看白雪,慢慢地埋没人间/ 我把爪印深深地刻在树洞里”.可以看出依靠句子与句子的关系来呈现节奏是刘年诗歌一种方式.诗歌通过三个“看”字引领的三个短句,排比地呈现了棕熊的主体存在,三个字,连续,反复,造成声音的绵长.这既是文字主体“棕熊”的节奏,同时又是诗人内心的节奏.再加上一系列物象的使用,一个“孤独”“弱小”形象跃然纸上.

往诗歌的整体上升,刘年诗歌的节奏与叙述有关,叙述方法的采用同样可以呈现诗歌的节奏感.叙述方法的采用意味作者对物象的呈现、叙事的掌控和叙述的节制.利用插叙来舒缓叙述节奏是刘年采用的手法之一,如《野菊花》中与“特种兵”的决斗,出发之前的描写,“青石路口,有九棵枫树,两块巨石/ 县志载,荆轲曾从这里,西去强秦”,这里突然宕开一笔,先前诗歌节奏被打破,借助“荆轲刺秦”的典故,将决斗写得凄美悲壮,诗歌内涵更丰富.又如《在羊拉》中,“阿明是一个旷工,穿着脱了毛的皮夹克/ 两杯酒后,他还原了牧羊人/ 用一种神秘的语言和舞蹈/又跳又唱.云一片片飘过来/ 羊群一样,聚满辽阔的夜空// 他的话很脏……”,诗歌写到“又跳又唱”之后,没有接着写阿明,而是插入“云一片片飘过来/ 羊群一样,聚满辽阔的夜空”,通过环境描写来外化人物的心情,诗歌叙述节奏得以舒缓.

补叙也是改变诗歌节奏的一种方法.《八阵图》开始写寺庙,最后两节,才抵达文字的真实,“如果坐得足够久/ 你可以看到/ 一个尼姑,背着柴禾/ 从斜斜的青石路上下来// 她今年二十七岁/ 研究生毕业/ 穿着咖啡色的僧衣/ 和深黑的布鞋”.诗歌通过最后一节去补充前一节中的“一个尼姑”,这样一来,诗歌的内涵也就更加丰富.如果不这样做,这首诗前面的铺垫就没有价值.写寺庙,最终是为了写人,最后一节形式上是一个补充,实质上是点明主题.节奏上讲,开始是非常轻松的,读到最后倍感沉重.三、刘年诗歌结构呈现的多样性

结构一方面是语言的呈现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构建思维.刘年诗歌结构多种多样,这里讨论比较特殊的结构呈现方式.

1. 利用空间的位移来结构诗歌

利用空间位移来构建诗歌,是刘年诗歌结构的一种.空间位移是指将主体空间位移到另外物象空间的一种结构呈现方式.

刘年有一首诗叫《胡家寨的牧羊人》,全诗通过空间的位移,将“人”转移到“羊”身上来结构诗歌,或者说诗歌借助 “人”“羊”交织来表现人间.“为了压寨里的阴气,胡生元/ 给它们一一安上了熟人的名字”,给“羊”安上熟人的名字,这是现实的,是这个特殊寨子的存在,它建立在“寨子里只剩/ 胡生元和他的四十一只山羊”的基础上.这同时这又是虚化,作者要通过语言来重建这个世界,这就是文学的结果.这里一句话就确定了一种方式,安上名字之后,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头羊叫胡光宏/ 那是他的知交,一辈子都想当回官/ 五年前,在城里扎脚手架时,摔死了/ 就埋在青枫岭上/ 那里的草长得特别好”.“头羊叫胡光宏”,为什么会是“头羊”,因为胡光宏“一辈子都想当回官”,因为是“胡生元”的知交,所以就“就埋在青枫岭上/ 那里的草长得特别好”.诗歌通过打通了人和草的关联,表达一种无法言说的喜悦与伤感.一个知交,叫他头羊,埋葬在青岗岭,那里草长得特别好.人与羊的空间得以位移,那就可以通过羊来骂人,“最不听话的那只,叫胡兴华/ 胡生元每天都骂它娘,踢它屁股/ 他是村里的小组长/ 不仅搞大了唐玉娥的肚子/ 还砍了胡生元的两棵核桃/ 后来跟女儿去了上海,据说学会了跳舞/ 中秋,胡生元准备亲手杀了它”,在“胡生元”看来,人就是羊,羊就是人,最不听话的羊就是胡兴华,所以“每天都骂它娘,踢它屁股”,“中秋,胡生元准备亲手杀了它”.诗人在这里,利用空间位移来构建诗歌,想象十分丰富.

2. 利用时间的位移来结构诗歌

通过时间的位移来表现现实,是刘年诗歌结构的一种方式.比如“看着对面的他,像在照镜子/ 八年之后,自己会有多少白发和皱纹/ 多少悲苦和辛酸,多少一目了然”(《别雷平阳》),这是将自己和雷平阳做空间上的位移,同时也是通过时间的位移,用现在的雷平阳来写将来的自己,这里说的“八年之后”,虽然是“之后”,实际上就是雷平阳的某种“现在”,同时又是五年之后的某种自己.又如《写给儿子刘云帆》中有:“其实,火葬最干净/ 只是我们这里没有// 不要开追悼会/ 这里,没有一个人懂得我的一生// 不要请道士/ 他们唱的实在不好听// 放三天吧/我等一个人,很远/ 三天过后没来,就算了/ 有的人,永远都是错过// 棺材里,不用装那么多衣服/ 土里,应该感觉不到人间的炎凉了”,这是说一个人的后事,是一个人对儿子的教导.这里要讨论的是,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让人感觉到这是虚拟的.“突然想到了身后的事/ 写几句话给儿子”,有这两行诗,读者恍然大悟,这就是技巧,原来是一切是诗人“突然想到的”,是今后才有可能发生的,诗人在这里通过时间的推移,把将来时态的事情移到现在来写,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设定在现实世界里,让后来发生的事情顺理成章.而作者所写“将来”的悲苦,同样是现实的,是生活中正在发生的.

3. 互文式的叙述

互文是一种修辞方式.文章结构上,互文同样适用.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一个典型,一曲音乐演奏了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的身上,看到了白居易的影子;白居易的身上,看到琵琶女的影子,文字构成了结构上的互文.刘年的诗中就很好的运用互文的方式,《云丹达娃》中,诗人这样写“云丹达娃,是扎西尼玛给我的藏名/ 意思是智慧的月亮”、“我回来了,云丹达娃却一直在路上”、“他走走停停,他一直在等我”.诗中 “云丹达娃”就是“我”,“我”就是“云丹达娃”.

《游大昭寺》这样写“一个敲鼓唱经的和一个沉默的诗人相遇了/ 大殿上,酥油灯的光芒逐渐强烈,栅栏逐渐消失// 懂了吗?歌颂着的就是诗人诅咒过的人间/ 懂了吗?那些诗歌串起来,挂在风中,就是经幡// 没有人注意,留在殿里是一个身着袈裟的诗人/ 走上大巴的,是一个带着相机和微笑的苦行僧”.这里诗歌所借助的表象是诗人与,它所蕴含的也许就是诗歌与宗教的相遇.诗中互文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与,诗歌与经幡,诗歌与宗教.“留在殿里是一个身着袈裟的诗人/ 走上大巴的,是一个带着相机和微笑的苦行僧”,诗人的身上有的影子,身上能看到诗人的存在.诗人信仰的是诗歌,信仰的是经幡.“那些诗歌串起来,挂在风中,就是经幡”,在诗人看来诗歌就是经幡,对于来说,他们一生吟唱的经幡,其实就是诗歌.“歌颂着的就是诗人诅咒过的人间”,表面上一看,“歌颂”与“诅咒”是逆运动,本质上,两种事业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上层的,这或许就是诗人要借助宗教来写诗歌在自己内心的地位的原因,这也是诗人为何要借助“大昭寺”的原因,如此厚重,含义迂回曲折隐晦,语句清新自然简洁,余音绕梁.

4. 通过人称的位移来结构诗歌

通过人称的位移,将人或者物位移于自身是刘年诗歌的一种结构构建方式,如《棕熊》,诗中写到“我克制住自己,不袭击人”,“我把爪印,深深地刻在树洞里”.诗歌通过第一人称“我”模拟棕熊的口气来叙述,收到很好的效果.又如《想买一辆养蜂车》,整首诗的本质是在写养蜂人的生活,但第一节里写到“想买一辆养蜂车,后面装200 只蜂箱/ 我住前面,摆台12 寸的黑白电视”.这样就很巧妙的是用自我的口气来写养蜂人.这里,诗人通过一个虚拟的将来时态的运用,“想买”不是现实发生的,它的主体是谁,是后面出现的“我”,想买的是什么,是“一辆养蜂车,后面装200 只蜂箱”,这里事情是想象的,但事情又是“真的”,世界上确实存在养蜂车.这里的200 只蜂箱、12 寸黑白电视机都是诗人建造的.作品在于作家的重建,怎么重建,“我住前面”,这里的“我”可以视为诗人自我,也可以说成通过自我的口气,或者是养蜂人的角度.“我”成为了诗歌人称位移的结果.

注:除引文[1] 外,文中所引其他诗歌来自文[2].【参考文献】

[1] 刘年. 刘年的作品[J]. 十月,2016,(3):230.[2] 刘年. 生命为何苍凉如水[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26—236.

(作者单位:云南镇雄一中)

责任编辑:杨 林

小结,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刘年和刘年诗歌语言和呈现方面的语言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语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在诗歌教学中感知语言的张力
【摘要】本文论述古诗词教学的三个策略借助对比品析,感受古诗词语言的精准;借助拓展品析,感受古诗词语言的深邃;借助想象品析,感受古诗词语言的瑰丽 【关键词】古诗词语言品析对比拓展想象【中图分类号】G 【.

记录和呈现唐代儿童题材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要对儿童的描写和刻画是唐诗的重要题材之一 唐代儿童题材的诗歌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和形态各异的儿童形象,却又在不自觉中以一派天真的书写让儿童于诗中自我呈现 诗人关注并观察儿童,以诗歌记录儿童的同时.

大山里的好媳妇刘十月:20年如一日撑起一个家
铜仁市碧江区六龙山乡牛场村有个媳妇,名叫刘十月,20多年来尽心竭力照顾婆家两个残疾哥哥、一个残疾二叔和年老多病的婆婆,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孩子,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特殊的家庭 她从明眸皓齿的青春到白.

刘以林:一个创造传奇的人
刘以林是我在鲁迅文学院第四届文学创作进修班时的同学,那期进修班的办班时间是1988年的37月,短短的4个月,留下的却是长长的记忆 那个时候,刘以林的文学创作以写小说为主,偶尔也写诗 后来,刘以林就读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