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电影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鲁迅作品的电影改编以《祝福》《伤逝》为例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电影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鲁迅作品的电影改编以《祝福》《伤逝》为例,该文是关于电影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伤逝》和浅谈鲁迅作品和《祝福》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电影世界杂志电影文学期刊挑战杯学术论文作品电影杂志

王 昊 (河南大学 475000)

摘 要:鲁迅经典名篇《祝福》和《伤逝》分别于1956年和1981年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大荧幕.这两部电影作品代表了鲁迅经典作品电影改编的两种迥异的改编方式,并留给我们一个历史性地话题:改编文学经典是否应该亦步亦趋依照原著?本文旨在通过对两部电影不同改编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两部电影改编得失,进而揭示鲁迅经典文本改编的困境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鲁迅;《祝福》;《伤逝》;电影改编

自1950年始,鲁迅的经典作品《祝福》《阿Q正传》《伤逝》《药》分别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并依次搬上大荧幕,即刻引起热议.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鲁迅作品的电影改编和与之相应的研究,几乎同时开始.1这一现象之所以发生,除了电影剧本改编地用心和拍摄处理地细致之外,跟鲁迅作品的经典程度不无关系.可以说,对鲁迅作品的电影改编建立在其文本已被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鲁迅小说文本的经典使得观众对于电影的审视多于欣赏,文学文本与电影作品之间的关系成了评论的重点.笔者注意到1956年由夏衍编剧,桑弧导演的《祝福》对鲁迅原著《祝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1981年由水华导演的《伤逝》基本遵循了鲁迅原著的叙述方式、情感色调,改动不大.根据这两种迥异的电影改编方式,本文旨在两部电影不同改编模式的分析对比之中,发现两部电影改编得失,进而揭示鲁迅经典文本改编的困境所在.

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之际,电影《祝福》被搬上大荧幕.电影一经推出就反响热烈,褒奖文字居多,只有个别文章质疑了电影增加的“砍门槛”的细节(林志浩《关于祥林嫂砍门槛的细节》).编剧夏衍认为其在改编中“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2.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忠实于原著”的改变理念成为电影《祝福》的言说符号,加之电影《祝福》在国际上的获奖,使得其成为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成功范本之一.夏衍和桑弧理解的所谓“原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受难的一生,反映了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他对于封建黑暗势力深恶痛绝的心情.”3在这样的主题思想指导之下,对比鲁迅原著,电影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处增加了三段画外音;新增卫老二、杨七老爷、账房、阿香四个人物;原著中“我”消失;故事开端增加祥林嫂出逃原因(婆婆和卫老二要卖掉祥林嫂);对贺老六和祥林嫂婚后生活加以细节描绘,刻画出和谐温馨的婚后生活;增加祥林嫂砍门槛的细节;保留祥林嫂对于人有无灵魂的拷问,改编为电影结尾处走向荧幕问观众.这些情节的增加和修改,显露出编剧和导演对于封建势力的鞭挞和对于穷苦人民的同情.但是鲁迅原著主题确实如此吗?

现有对《祝福》原著的研究已经不满足于阐述文本对“儒释道”“吃人”的批判,一些研究文章以“我”为角度阐释鲁迅对启蒙的质疑.无论从文本叙事结构,还是从人物形象刻画来讲,“我”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形象,鲁迅对以“我”为代表的启蒙知识者的深刻批判,是非常耐人寻味的部分.而电影《祝福》删去了“我”,等于删去了“我”返乡的故事,将原著中的故事简化,只剩下祥林嫂被迫害的故事.原著中丰富的主题变成了单一的反封建主题,对于电影《祝福》来讲,只能说其成功体现了原著的一部分主题,并不能叫做“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由此可见,原著和改编后的电影之间的区别仅从“主题”一项来看就显而易见,这和夏衍的改编理念形成矛盾,而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电影剧本改编者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个人视野的局限对鲁迅原著文本的理解的片面性.

鲁迅小说文本的主题丰富和思想深刻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论断,单单是小说文本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的,除去《祝福》还有《孔乙己》《孤独者》《在酒楼上》《故乡》等等,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故事本身变得复杂,同时给予了研究者以更大的解读空间.但是电影是以声光电为依托在一定的时间内讲述故事的一种方式,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给观众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时间空间加上画面效果的局限,使得鲁迅小说文本中的独特视角复杂性很难完整地在电影中表现.另外,对鲁迅小说文本的解读随着时代的转换不断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鲁迅小说文本的解读大不相同.鲁迅研究早已不单单局限于对于文本本身的解读,人们通过鲁迅,言说自己身处于不同时代的态度、观点.正是由于鲁迅小说文本特有的复杂性,才给予这种历史性地不断解读以土壤 .而恰恰由于鲁迅小说文本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解读的历史繁复性,造成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之中,鲁迅一部分小说的改编无法在荧幕上完整重现原著本身,面临着改编的巨大困境.

电影《祝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因为无论从剧本的出色程度,导演拍摄的画面效果,还是演员演技的精湛,都很好地展示了祥林嫂的故事,并取得观众巨大共鸣.但是从改编的角度来讲,电影和原著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电影并未成功完整还原原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遗憾.

电影《伤逝》不同于电影《祝福》的改编路径,基本保留了原著中的叙述方式和言说风格.若说有所改编,也只是在电影中加上了涓生和子君看话剧“娜拉”,逛庙会,涓生西郊弃狗后碰上洋人夫妇和狗的三处细节.这些增加的细枝末节并未改变鲁迅原著中的主题思想,大部分在原著已有情节下展开.这部电影可谓“亦步亦趋”地改编:涓生的内心独白贯穿了电影的始末,保持了原著中灰暗阴沉的基本色调.

但是这样一部坚持“忠于原著”的电影作品,在当时却是褒贬不一,与电影《祝福》以褒奖为主的结果大不相同.对电影《伤逝》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电影的沉闷和生涩上,如1981年鹿耀世评价:“它(电影《伤逝》)作为一个悲剧,既不能震撼人心、又不能催人泪下, 效果不十分令人摘意.原作中哲理和感情汇合在一起, 如泣如诉, 蝇蝇动听,发人深思,而影片却使人感到冗长呆板和生涩.”4此外,也有人对于电影未改变鲁迅原著的叙述方式表示质疑:“我认为,电影《伤逝》 以涓生内心独白贯穿始终的结构方式,使影片画面固定在涓生的视角上,从而未能很好地体现原作通过涓生、子君( 以下简称涓、子) 爱情悲剧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给影片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5不可否认这些评价带有时代色彩,但是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观众观看电影《伤逝》时的一些感受:全剧故事情节并未展现出明显的,平铺直叙的讲述故事的方式让人感觉沉闷乏味.总之,就电影本身来说,《伤逝》并不是一部能够瞬间抓住观众注意力的作品,如果不是因为鲁迅小说原著的著名程度,可能对此电影讨论的热情也会大幅度减小.

未忠于原著的《祝福》改编后的大获好评,和“亦步亦趋”按原著改编的《伤逝》的褒贬不一形成鲜明对比.笔者通过分析两部原著的故事情节、叙述角度和结构模式,试图还原两部电影作品的改编现场,以分析鲁迅《伤逝》改编的困境所在.

两部小说都讲述了一个女人的命运悲剧.《伤逝》讲述了一个“五四新女性”追求爱情、自由却最终被抛弃郁郁而死的故事,故事充斥着新型知识青年生活琐事.而相比之下,《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情节更加离奇,情节跌宕起伏,可复制性不强.同时,电影作为中国上世纪中后期的新型传播手段,观影人的范围比文学作品阅读者范围扩大.子君作为知识青年,她的死相较于祥林嫂的死,共鸣人群范围有限.《伤逝》改变成电影后没有《祝福》影响范围广情有可原.

从叙述角度来讲,两部小说都以“我”为叙述主体.但是不同的是,《祝福》中的“我”仅仅是叙述者,并非祥林嫂故事的参与者;《伤逝》中的“我”就是涓生本人,即“我”叙述了自己的故事,而且两部小说中“我”的叙述过程就是叙述者摆脱心中愧疚,安慰自我的言说过程.不同的是,《祝福》中“我”的叙述过程是显现的,而《伤逝》是隐现的,而电影中的旁白的加入,造成了“我”的显现,阅读原著文本的读者很自然地将叙述者隐去,融入了涓生的叙述之中去体验故事本身,而旁白的存在却时时提醒电影观者们有叙述者的存在.旁白的贯穿虽然保持了原著的叙述方式和整体色调,但是由于电影和文学的表现方式存在巨大差异,使得电影的观影效果远不及原著文本的阅读效果.

从结构模式来讲,《祝福》文本可以分成两个故事:“我”返乡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电影《祝福》只选取了后者叙述,简化了电影的叙述脉络,故事清晰可见;而《伤逝》的改编将原著中的叙述者显现化,观影者被迫在故事本身和叙述者的叙述之中跳进跳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影叙事的混乱,改编反而造成了原著故事的复杂化,观影体验打了折扣.

改编,将电影和文学两个不尽相同的领域联系在一起,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一直以来更是热议的对象.对文本本身的关注和熟知程度,造成了人们对于此类改编电影期待值更大,审美也更为苛刻.鲁迅的作品可谓是现代文学经典之中的经典,其文本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决定了对鲁迅作品的改编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电影《祝福》的改编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而电影《伤逝》作为鲁迅作品影视改编之中最接近原著风格的作品之一,却因为电影和文学表现方式的差异也备受诟病.两部电影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对鲁迅经典作品进行了改编和拍摄,各有其成功的一面,却也抹不去改编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改编时文本和剧本的吻合度.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是应该遵循电影的表现方式,还是应该坚守经典文本的立场?这一问题在《祝福》和《伤逝》的电影改编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鲁迅经典作品的改编很难达到与原著一样的高度,电影在这里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将经典的文本用另一种声光电的全新形式进行再创造,并扩大的传播范围,深化原著的经典程度.这一“经典化”的过程通过编剧、导演、演员之手给予了观众以想象形象化的观感,和全新的视觉体验.可以说,鲁迅作品的电影改编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改编中面临的困境恰恰使得我们去重新品味鲁迅的经典作品,便是这一“经典化”过程的意义所在 .

注释:

1.1956年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祝福》上映同年,就有大批评论文章出现:黄钢《读<祝福>电影剧本》,金草《电影剧本好,影片也好——略谈影片<祝福>及其剧本》,林志浩《关于祥林嫂砍门槛的细节》,于伶《<祝福>是一部好影片》等等.同样,1962年由张瑶均、张磊改编的剧本《伤逝》,于1981年由水华导演拍摄完成后,即有鹿耀世《电影<伤逝>得失谈》,方玉强《电影<伤逝>漫议》文章出现,另外,于1981年8月召开了鲁迅作品电影改编座谈会,对《伤逝》和《药》的电影改编进行了讨论.并分别于1959年和1981年出版《祝福——从小说到电影》和《鲁迅与电影(资料汇编)》两本资料合集.

2.夏衍:《杂谈改编》,《中国电影》1958年第1期.

3.桑弧:《<祝福>导演阐述》,《<祝福>——从小说到电影》1979年,第125页.

4.鹿耀世:《电影<伤逝>得失谈》,《电影评介》1981年第11期.

5.傅南燕:《谈电影<伤逝>的结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作者简介:

王昊,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

该文评论,此文为适合《伤逝》和浅谈鲁迅作品和《祝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电影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电影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比较视界下门罗作品和电影改编
通过文学原著改编实现影视作品制作是影视制作中的一个重要取向,其可取度或标准旨在从“经典”中选取好故事、好剧情;一方面达到电影制作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宣传效果,并呈现导演.

论《白鹿原》电影改编对文本作品的得和失
摘 要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白鹿原自1993年出版起,就受到了各界热烈的关注及评议,后续不停有学者从白鹿原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女性角色分析、比较文学……方面进行研究 尤其在白鹿.

哀乐情了,愁恨何托电影作品《不了情》改编小说《多少恨》
摘要对于了解中国第二代导演桑弧的人来说,桑弧因其改编自茅盾的经典小说子夜而名声大噪 自身对于电影的独特理解和鲜明的个人特色,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让后来的人们细细品味其电影深沉含蓄的.

跨国改编电影和原文本的文化差异性以中韩《许三观记》为例
一、时代背景从“文化大革命”到“战后重建”余华将小说的时空界域定位于“”前后 主要聚焦于“大饥荒”时期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