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人民音乐方面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人民音乐》:建国前后两种创刊号与其历史渊源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主题:人民音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4

《人民音乐》:建国前后两种创刊号与其历史渊源,本文是人民音乐方面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人民音乐》和历史渊源和创刊号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人民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人民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音乐刊物音乐期刊北方音乐期刊

[ 内容提要] 文章以《人民音乐》在建国前后的两种“创刊号”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各自的创刊背景、编辑构成、发刊词内容以及办刊宗旨与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二者的历史渊源关系,为建国前后的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特别是东北解放区的音乐史研究,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资料.

[ 关 键 词] 人民音乐/ 创刊号/ 发刊词/ 历史渊源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8)03-0019-9

《人民音乐》作为新中国创刊最早、持续发行的音乐理论、评论刊物,是我国音乐界在音乐思潮、音乐理论与音乐评论方面的重要阵地,既为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现、当代音乐发展历史的轨迹,从而成为新中国音乐事业风雨历程的见证者.

关于《人民音乐》杂志的创刊时间,目前大多认为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于1950 年9 月创刊于北京,缪天瑞任主编.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在《新中国音乐文献研究(1949-1966)》课程中指出:早在1947 年,吕骥等人就已在东北解放区的佳木斯创办并出版多期同名刊物《人民音乐》杂志.那么,这两种创刊号有无前后关联乃至历史渊源呢?

本文以《人民音乐》两种“创刊号”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各自的创刊背景与办刊宗旨,在此基础上探讨二者的历史渊源,为建国前后的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特别是东北解放区的音乐史研究,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资料. 一、建国前的《人民音乐》创刊号

中国东北历经日伪14 年统治后,终于在1945 年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巩固东北根据地,派遣了大批专业文艺团体和音乐家进入东北,使东北大片解放的土地蓬勃开展起群众性的新音乐活动.在这几十个文艺团队中就有吕骥带领的东北鲁艺音乐工作团,他任团长期间,最早在战争硝烟的环境和严峻的战争形势下,利用东北地区在出版方面相对优越的条件,把音乐刊物的创办作为推动音乐创作、总结革命音乐运动实践经验的重要平台;此外,一系列青年干部的培养、各种音乐演出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为东北地区的音乐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也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支援新中国解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支持性作用,可谓音乐理论建设的开拓性举措.

正式的刊物构建是在1947 年6 月,在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东北总分会音乐会刊的名义下,吕骥在佳木斯创办了综合性的音乐刊物《人民音乐》,当时是以刊载创作歌曲与评论性短文为主,由王一丁、任虹、吕骥、何士德、向隅任编辑,还聘请了马可、瞿维、寄明、罗正、陈紫、刘炽、安波、唐荣枚、鹰航、丁鸣、彦克、徐辉才、晓星、安娥、霍士奇为撰稿人[1].1947 年12 月25 日,东北画报社印刷厂负责承印《人民音乐》的创刊号(见图1),之后由东北书店发行.

《人民音乐》自佳木斯创刊后,由于战争年代的原因,在时间上并没有连续出刊,而是辗转出版了七期.由于鲁艺分团转移,《人民音乐》在佳木斯出版3 期后就进入一段时间的暂停[2].而后,随着东北地区的陆续解放,《人民音乐》于1948 年10 月在哈尔滨复刊,卷期另起,重新出刊4 期,第1 卷的第2、3 期合刊,第2 期于1949 年3 月25 日迁至沈阳出版, 编委阵容也相应扩大,由吕骥、向隅、庄映、安波、任虹、何士德、李劫夫、张一鸣、李鹰航组成, 其中,吕骥、向隅分别任正副主编.在沈阳出版的第2期刊物,主要包括音乐思想、民间音乐研究、音乐评论等一些学术性的论文7 篇;创作类歌曲26 首;通讯类的讨论4 篇以及音乐出版物的介绍以及乐坛实时消息等内容[1].1949 年7 月,因吕骥、向隅同志相继进关,《人民音乐》再度停刊[2].

那么,在将上述资料加以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对于《人民音乐》在东北解放区的创刊及发展,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的一条线索:1947 年12 月25 日在佳木斯创刊,见创刊号出版,期间曾停刊,1948 年10月在哈尔滨复刊,1949 年3 月25 日新一卷第二三期合刊在沈阳出版,1949 年7 月再度停刊,存见第1卷1 至3 期、复刊第1 卷1 至4 期,总7 期6 本,其中新一卷二、三期合刊.

建国前的《人民音乐》除以较多篇幅发表新创作的作品,如一些东北民歌、群众歌曲和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流行的革命歌曲等,在此之外也有指导性的文章关注到歌曲创作和群众性的地方音乐活动,并设有针对民间音乐研究的专栏以及一些音乐基本知识的讲座,偶尔还有翻译国外音乐理论的文章.

在1947 年《人民音乐》的创刊号上,我们可以发现音乐技术讲座、指导性文章、各类歌曲和通讯等内容是主要的内容构成.发刊词之后是三篇重要的文章:向隅《怎样学习和纪念星海同志》,李焕之《论节奏》,罗正《东北秧歌散记》.其中《论节奏》中针对具体的节奏技法,逐一举例说明.不仅讲到节奏运用较好的例子,也同样提到了不好的反例.在讲到“根据歌词的要求而统一(规律化)”时,作者以陈田鹤《悼一个民族战士》例举,认为陈过多拘泥于节奏的统一,而忽略了歌词的连贯;在讲到“重复与对比”时,指出赵元任歌曲创作中的重复处理还较妥当,但是重复多了又过于平淡,歌词也比较空泛.在“技术讲座”栏目,唐荣枚《演唱上的几个问题》、陈紫《谈指挥》、潘奇《识谱法》、贺绿汀《和声学》,触及到音乐理论的重要方面.从中可见,创刊号中的文章大多出自音乐大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及了音乐中的各类问题,见解独到而深刻,在当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

因此,1947 年创刊的《人民音乐》作为东北地区的音乐工作者交流经验与互通消息的枢纽,其办刊宗旨以音乐普及为主,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作为东北解放区第一份音乐专业刊物,《人民音乐》不仅参与普及与刊登音乐作品,在推动群众音乐运动、促进音乐创作繁荣以及提高音乐创作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二、建国后的《人民音乐》创刊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骥领导中国音协最先创办的音乐刊物仍然定名为《人民音乐》,继续沿用东北解放区时期的刊名,并且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机关刊物,由此可见《人民音乐》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创刊具有开拓性的深远意义[3].1950 年《人民音乐》的创刊号(见图2)主要内容包括发刊词、批评与研究、歌曲、报道四个部分,刊物的整体结构与建国前的创刊号基本相近.在音乐研究与批评方向的文章之外,歌曲专栏中囊括了革命歌曲、民歌小调、世界歌曲以及儿童歌曲.通讯报导中也是兼顾到了全国各个地区的消息以及国际音乐动态.

此时,《人民音乐》明确的办刊宗旨便定位在研究与评论音乐中的现实问题.在1950 年《人民音乐》创刊号上刊登的“本刊编辑计划”中,有关“编辑方针”的第一条便指出“密切注意各地音乐运动中所发生的新情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批评,使运动的道路和方向明确化”[1].可见,《人民音乐》在当时的办刊方针确是扮演着对新中国音乐发展方向的导引角色.在创刊号的“编辑内容”第一条中也指出要建立批评与研究,并分列三条明示出编辑原则.注重音乐意见的交流与探讨,以评论小组、座谈会、笔谈会等形式,领导并组织各方音乐工作者参与音乐评论,交换意见与经验.秉承这一宗旨,1950 年的创刊号就有三篇音乐评论性质的文章——《对目前音乐工作的几点意见》、《从一个作品看一种倾向》、《如何写好战士的歌曲》.在《对目前音乐工作的几点意见》这篇文章中,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孙慎认为,面对新中国音乐运动新面貌的历史节点,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考虑:其一是如何组织音乐创造;其二是如何汇集与交流经验;其三是音乐工作者的学习问题.[2] 这三个问题都直指当时音乐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方面,可谓理论家参与音乐文化建设的典范示例.通过在《人民音乐》的刊文,在印证刊物影响力的同时,也为我国建国初期音乐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建国前后《人民音乐》两种“创刊号”的历史渊源

( 一) 编辑组成比较

1950 年建国后创刊的《人民音乐》,主编为缪天瑞,编委会成员有:吕骥、向隅、何士德、安波、李劫夫、任虹、江定仙、李凌、李元庆、李焕之、老志诚、沈知白、金紫光、林路、孟波、周巍峙、马可、马思聪、孙慎、章枚、常苏民、舒模、贺绿汀、张非、赵沨、缪天瑞.

与建国前1947 年《人民音乐》的编辑和撰稿人队伍比较,相同的成员就有六位:吕骥、向隅、何士德、任虹、马可、安波,占到较大的比重,可见《人民音乐》两种创刊时期在编辑队伍上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 二) 发刊词及办刊宗旨的比较1947 年《人民音乐》创刊时,东北刚刚解放不久,人民获得土地和自由后, 正在热情建设自己的幸福家园.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力量开始强大,出现了推翻封建势力的新英雄,这都是新音乐值得表现的内容.那时,联军的反映和颂扬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表现题材.从抗日联军起,这支军队就与国内外反动派进行过千百次战斗,并在自卫战争与爱国战争中日益强大,保卫着人民的胜利果实.在此方面,创刊号以《联军进行曲》的创作反映这一题材,歌曲雄健有力,曲调高亢,很好的表现出联军在军号响亮、战旗飞扬的东北,经过十四年的英勇抵抗,最终粉碎了敌伪大东亚的迷梦,胜利建立了新政权的凯歌.这一时期《人民音乐》的办刊宗旨便是将东北各地音乐工作者组织起来,使得“经验得到交换,意见得到交流,成绩得到介绍,创作得到发表”[1],更加深刻和广泛地反映东北解放区的现实生活,歌颂新英雄的事迹,反映斗争的场面,同时通过这样的歌曲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战士投身斗争的豪情,为争取全国范围和平的胜利贡献力量.如创刊号中的“战斗歌曲特辑”:《联军进行曲》(张棣昌)、《说打就打》(莊映)、《人民自卫队歌》(陈紫)、《自卫进行曲》(彦克)、《一支》(安波)、《埋地雷》(刘洙)、《组织起来》(鹰航).歌曲《铁路工人歌》(吕骥)、《我们是青年》(马可)、《保卫祖国》(田风)、东北民歌小调《团结起来·争取》.

而在1950 年《人民音乐》创刊时,历史俨然已走到新中国解放后,“人民的中国光辉灿烂地出现了将近一年了”[2].从发刊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建国后《人民音乐》的办刊宗旨依然侧重音乐创作与研究开展工作,侧重反映在国家建设中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的音乐创作、通讯和报道,具有指导性的音乐论著、各方音乐工作者的经验,围绕创作、演出、研究以及音乐教育等方面广泛开展人民音乐运动.这时的《人民音乐》注重发挥音乐运动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配合作用,使音乐运动为伟大的人民建设事业服务.如创刊号中反映新中国经济建设运动的歌曲《土地改革为了啥?》、《生产忙》、《迎接生产》等;歌颂工人阶级劳动英雄的歌曲:《唱英雄》、《我们要多创记录》;倡议并拥护世界和平的歌曲:《我们签名拥护和平》、《我签了一个名》、《反对侵略战争》、《和平的旗帜在飘扬》、《保卫和平》;反映人民希望解放全中国的歌曲:《打到台湾去》、《解放大军打台湾》、《把红旗插在边疆上》.

通过对比两种创刊号,不难发现,建国前后的《人民音乐》都注重人民音乐运动的反映和引导工作,只是由于历史境况不同,因而导致政治运动的方向及音乐工作的侧重点便相应有所不同:建国前的《人民音乐》将歌颂新英雄的事迹,反映斗争场面,激发斗争情绪以争取全国和平的胜利为己任;而建国后则侧重音乐运动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配合作用.

同时,一个重要的线索是:1950 年《人民音乐》的发刊词中提到,将“新老解放区的经验综合起来”,现在的工作“已经具备了较之过去更优越的条件”,“过去的工作常常受到某些客观的限制与某些技术条件的限制”,如今“这些限制不复存在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解放区显然是指刚刚解放的北平,老解放区意指东北佳木斯,“过去的工作”明显指向《人民音乐》在东北创刊时期的经历,当时由于战争环境的限制,有很多的不利因素,刊物的出版工作常常面临多方面的困难.而现在《人民音乐》的编辑工作,处于新中国解放后的大好环境下,以前那种受限的局面不复存在了.所以,从发刊词的语句中,我们可以发现建国前后的两种“创刊号”确有办刊工作方面的延续性.

透过《人民音乐》两种“创刊号”中发刊词的信息对照可知,建国前后《人民音乐》的办刊宗旨具有同一性:同样是音乐工作者交换意见和经验的枢纽,只是一个主要聚焦于东北地区,而另一个已扩大到全中国.1947 年创刊号中的各类文章涉及到艺术与政治、兼顾到国统区与解放区的音乐运动以及信息报道.如《重庆上海音乐一瞥》中,提到国统区吴伯超的音乐院校;何士德作曲的《大家来算·大家来分》,号召大家跟解放区佳木斯的大资本家曲子明算账.而1950 年创刊号中通讯信息的辐射面已然有了全中国的视野,如《天津解放后的音乐工作》、《新疆来信》、《湖南资江文工团音乐组采集民歌工作记》、《全国音协收到各地音乐书刊介绍》等,另有《国际音乐消息》.

(三)刊物内容的比较

1950 年《人民音乐》的编后里,缪天瑞谈到刊物主要由“批评与研究、创作介绍、通讯报导”三大板块构成,这与1947 年创刊号中的“技术讲座、歌曲创作和通讯报道”基本保持一致,同样是侧重音乐研究、创作介绍、通讯消息三大部分的内容.另外,在歌曲的选择方面,缪天瑞也兼顾内容与形式的广泛化,力求工农兵歌曲、儿童歌曲、苏联歌曲、器乐曲等都能涵盖到,这明显与1947 年《人民音乐》中的歌曲选用原则保持一致.

1. 纪念星海专题

在建国前后的《人民音乐》期刊中,对于星海专题都曾有专门的板块设立.1947 年的《人民音乐》发刊词后,首篇文章就是向隅的《怎样学习和纪念星海同志》:向隅认为星海的歌曲具有伟大的气魄和深刻感人的力量,除抗日以外几乎全部写劳动群众的生活,他对祖国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为政治服务的艺术方针路线,值得我们学习.为纪念星海同志,可以在全国定期演出《黄河大合唱》;成立介绍星海歌曲并以星海命名的歌咏队;出版星海歌曲选集和纪念研究文集;设立星海创作奖金;建立星海纪念馆.后面的通讯中也有李尼记录的星海同志逝世周年纪念的消息,号召新音乐工作者学习星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在1950 年的《人民音乐》第二期中,同样有“星海逝世五周年纪念”的一系列文章:《冼星海年谱纪略》、《冼星海作品简目》、《冼星海在巴黎》、《冼星海——中国天才的作曲家》等.

2. 演唱方法问题

唐荣枚在1947 年创刊号中的文章《演唱上的几个问题》,首当其冲便提到了演唱方法的问题,认为西洋唱法并非就比中国民间唱法科学,西洋唱法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而1950 年《人民音乐》第四期的“唱法专号”中,赵沨、安波、李劫夫、黄伯春等就唱法问题共刊载14 篇专题讨论文章,涉及“唱法问题”的座谈会发言摘录、笔谈总结以及各家对声乐演唱艺术的意见.其中黄伯春的《我们对“唱法问题”的意见》一文,认为中国民间唱法涉及到京剧、梆子、地方戏、说唱音乐和民歌等,种类多样特点不一,它们虽有艺术实践但无完整系统的理论方法,应深入学习民歌并从中整理出一定的方法,既要批判的学习西洋唱法,又要向中国民间唱法求教,迫切希望建立新中国的歌唱方法.

3. 战士歌曲创作

1947 年创刊号中,荘映的一篇通讯曾讲到战士歌曲的创作问题,要以战士的演唱为主,战士唱不准确的地方,作曲家就要予以修改,只有了解战士们的需要才能写好战士歌曲.而1950 年《人民音乐》创刊号中也有专文《如何写好战士的歌曲》,就同样的问题更加深入地展开论述,认为要反映战争,拿音乐武器为战士服务,就一定要深入战士的军旅生活来了解战士的情绪与呼声,熟悉战士的战斗与生活,才能写出具备人民军队的气魄与力量的好作品;只有加强与战士的联系,才能检验并修改作品,及时积累生活体验并反映到艺术创作中.

综上可知,建国前后的两种《人民音乐》期刊存有紧密的关联,建国后的《人民音乐》有对于建国前期刊文章的承接、扩充以及深化,因此两者刊载的文章内容具有延续性和统一性.

结 语

通过梳理《人民音乐》建国前后两种“创刊号”及其蕴含的历史资料与信息,我们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到两者的渊源关系.两种创刊号中显示的编辑队伍、发刊词中彰显的办刊宗旨以及刊物文章的内容取向无不显露这样的事实:在东北解放区佳木斯创刊的《人民音乐》与解放后在北京创刊的同名刊物,在各方面显示出一脉相承的密切联系.譬如两者都注重对人民音乐运动的反映和引导工作,办刊宗旨都是要把刊物办成音乐工作者交流意见和经验的枢纽,侧重音乐研究、创作介绍、通讯消息三大部分的内容,而从纪念星海专题、演唱方法问题以及战士歌曲创作三个问题,也可看到两者在关注内容方面的承接与延续.因此通过刊物编辑、发刊词以及刊物内容的比对,我们初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东北解放区的《人民音乐》为建国后在北京重新创刊的《人民音乐》积累了经验并奠定了坚实基础,1947 年创刊的《人民音乐》可谓是1950 年创刊之前的尝试与实践,在历史中,它毫无疑问得发挥了奠基石的重要作用.恰是因为有了建国前东北解放区的创刊经验,建国后的期刊编辑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地展开,其开拓意义不容忽视.甚至,我们也可以这样推论,《人民音乐》杂志的创刊其实早在东北解放时期的1947 年就已完成,这也是历史记载的文献资料中真实的反映.因此,《人民音乐》建国前后两种创刊号存有毋庸置疑的一脉相承的联系.

附后:

建国前1947 年版《人民音乐》的发刊词:

在解放了的东北土地上,千千万万的人民像巨人一般站起来,推翻了几千年来压在他们头上的封建势力.他们得到了土地,得到了自由,开始以无比的热情建立自己的家园和幸福生活.在这翻天覆地的斗争里面暴露了封建压迫的种种罪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英雄.农村在改变面貌,人民的力量开始表现出来,这许多生动的现实该是新音乐多么丰富的内容啊!英勇的联军从他的前身——抗日联军的时代起,和国内外的反动派作了千百次胜利的战斗.不管是日本军队和美式武器都不能够消灭他,相反的在正义的爱国战争与自卫战争中更加强大起来.今天他扼着反动派军队的脖子,保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无数壮烈牺牲的英雄创造了光辉的事迹,新的战斗英雄和模范在不断产生,又掀起了广泛的参军热潮,这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去歌颂和反映的题材啊!

虽然有了一些优秀的歌曲对东北解放区的现实生活有了若干的反映,但一般的意见认为还是不够深刻和广泛.我们音乐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歌颂新英雄的事迹,反映斗争的场面,同时通过这样的歌曲来更加提高群众的觉悟,激发斗争的情绪,以取得全国和平独立的胜利更早的到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没有东北音乐界的共同努力是一定难以圆满实现的.东北拥有相当数量从老解放区来的音乐工作者,也有不少爱好光明追求真理的本地音乐青年,他们有的在部队剧团,有的在群众团体,有的是职业工作者,有的业余从事音乐活动,都各自有他的经验和意见,成绩和创作.我们深刻感觉到这些力量需要组织起来,使经验得到交换,意见得到交流,成绩得到介绍,创作得到发表.《人民音乐》这刊物正是适应这些需要而刊行的.其作用正如本期通讯所说,是“作为各地音乐工作者交换意见,经验与团结的枢纽.”这块园地虽小,只要音乐工作者来大家培植,我们相信,是一定能开出灿烂的花朵的.我们热烈的伸出双手,期待你们的帮助,不论寄来的是歌曲、文章、批评、建议、通讯报道,我们都很欢迎,如果有所质疑,愿尽我们所知道的提出意见来和大家讨论.

建国后1950 年版《人民音乐》的发刊词:

人民的中国光辉灿烂地出现了将近一年了!

人民的中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流血牺牲争取得来的.今后,更要进行伟大的建设事业,创造我们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建立一个和平、统一、独立、而富强的新中国.

在人民政协开幕词里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建设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我们音乐工作者必须以无限热情来展开人民音乐运动,迎接这个即将到来的伟大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

本刊,作为全国音协的机关刊物,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在全国音协领导下,发表各种音乐创作、音乐论著、以及各种与音乐运动有关的经验、报道,协助各地音乐工作者,通过创作、演出、研究以及音乐教育等工作,广泛地展开人民音乐运动,使这个运动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配合作用,使这个运动成为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这是个艰巨的任务,然而也是个光荣的任务.

爱国的、的音乐工作者,在过去伟大的斗争中,虽然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家都感到,和伟大的现实斗争比起来,我们做得太少.伟大的人民建设事业,将日益鲜明地以其雄伟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新的现实必然将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与新的问题,要我们去解决.

因此大家会看得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遇到许多新的困难,但我们相信,我们是有充分的可能去克服这些困难.首先,由于全国音协(并且通过各地音协分会),团结了广大的力量,这是空前未有的形势.所有爱国的、的音乐工作者,都团结在的旗帜下,大家都在“为工农兵”的方针下工作,不像过去那样分割在各地,分散地(有的是秘密地)工作,只要我们善于虚心学习,能把新老解放区的经验综合起来,发挥大家的所长,一切困难都能克服的.其次,在工作上今天已经具备了较之过去更优越的条件,如果说过去的工作常常受到某些客观的限制与某些技术条件的限制的话,今后这些限制不复存在了,而且随着经济建设日益向前发展,我们的工作条件也将日益改进.

自然,要使本刊在整个人民音乐运动中发挥它应有的组织作用,推动整个运动向前,必须紧密地依靠广大的音乐工作者,首先把本刊认真地办好.因此,我们希望本会全体会员、各地音协会员、以及所有爱国的、的音乐工作者给本刊以无限的支持与监督:一方面供给各种反映劳动人民在建设斗争中的高度劳动热情的作品,和各种对于当前音乐工作具有指导性的论著,使本刊密切地和新的现实相结合;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经常将自己对本刊的意见寄给我们,使本刊日益改进,日益切合实际的需要,更大地发挥它对于人民音乐建设事业的作用,日益有利于新中国伟大的建设事业.

1950 年版《人民音乐》缪天瑞《编后》

今年春天,全国音协决定出版两种刊物,一种是关于音乐运动的,另一种是发表创作的,前一种由张文纲同志编辑,后一种由我编辑.经过几个月的策划与征稿,两种刊物大致都已经编好,可以付印了,但一般的反应,认为不如合起来出一个综合的定期刊物,经我们一再加以考虑,觉得这个办法可以实行,就把准备分别出版的两种刊物的内容合并起来,略加增删,出版这个“人民音乐”月刊的第一期.

“人民音乐”既是全国音协目前唯一的刊物,因此我们对于它的内容,必须顾到全面.这一点,在这一期,我们亦已尽力做到,难则还不能充分做到.譬如,在这一期,内容方面按照“编辑计划”(本期第9 页),在批评与研究、创作介绍、通讯报导三方面加以适当的分配;只有技术讲座方面,因一时没有适当的材料而暂缺.对于歌曲方面,我们也顾到内容与形式的广泛化,除了配合目前政治任务的一般歌曲之外,工、农、兵的歌曲都有一点,另外还有一些儿童歌曲与苏联歌曲(暂时没有妇女歌曲与器乐曲).在歌曲演出形式方面,亦尽力使它有变化,务使齐唱、合唱或综合的,都有一点.又对于发表的歌曲,我们是顾到各地区、各作者的,即不使作品偏于某几个地区,限于某几个作者,而尽量使全国各地区、各作者都有发表作品的机会,即使作品比较差一点,亦所不顾.对于报导的文字(包括音乐消息与书刊介绍),我们尽力照顾各地区与各方面,因为材料有限,暂时还不能做到绝对的全面,因为开始征稿,在半年以前,有些报导的文字,略略失去了时间性,但为使读者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我们还是把它发表了.

缺乏的材料还很多,譬如照片、器乐曲、有伴奏的歌曲……,都是我们急切需要的,希望各方面多多供给我们,最近将出“唱法专号”,第三期为“星海逝世五周年纪念”,都希望各方面供给材料.

刊物一定还存在许多缺点.我们正在期待着各方面提出改进的意见,不管是整个编辑方针上,或者是局部的技术上,都希望大家提出意见,使我们的工作得到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珩. 佳木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活动”[M]. 新文化史料,1998,2.

[2] 晓星. 烽烟指处即课堂——忆吕骥同志在东北鲁艺[J]. 音乐研究,1989,2.

[3] 凌瑞兰. 辽宁音乐理论志(下)[J].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3.

[4] 吕金藻、韩月芳. 中国20 世纪上半叶音乐期刊编年纪实[J]. 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3,2.

[5] 魏艳. 鲁艺时期吕骥的音乐理论、实践及主要贡献[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3.

[6] 何仿. 如何写好战士的歌曲[J]. 人民音乐,1950,1.

[6] 人民音乐.1947 年创刊号.

[7] 人民音乐.1950 年创刊号.

[8] 张雯雯.< 人民音乐> 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D].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

( 责任编辑 王虎)

该文结束语: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人民音乐》和历史渊源和创刊号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人民音乐本科毕业论文人民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摆渡人》:影像艺术和音乐元素的深度交融
电影摆渡人由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亲自监制,作家张嘉佳编导,更有一大批老牌实力演员和新兴明星加入,可谓阵容强大 电影中的画面和音乐都蕴含了浓重的“王家卫式”特色,色彩多样而陈旧,颓.

《苏州园林》:领略江南第宅园林建筑风貌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本课生字词及作者情况;2 掌握本课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式 3 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特点   过程和方法  1 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2 熟.

物欲《红楼梦》:贾府一年吃多少
民谚云“当家人,恶水缸 ”“当家三年狗也嫌!”意思不外是说,大家族中的“当家人”是最不讨好的,族中人多嘴杂、各怀心思 有一点私利.

《琵琶行》:琵琶一曲诉衷情
内容摘要音乐和情感是互通的,情感是音乐的内涵,音乐是情感的外延,音乐将内在情感释放,内在情感借助音乐抒发 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礼记·乐记对音乐的特征解释说“凡音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