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陶渊明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陶渊明儒者情怀阐微相关论文例文

主题:陶渊明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9

陶渊明儒者情怀阐微,本文是陶渊明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与儒者和陶渊明和情怀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陶渊明论文参考文献:

陶渊明论文参考文献 微信投稿平台微信投稿微杂志关于微博的论文

穆冬霞

引言: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然而其并不是完全高蹈于世的隐者,反而具有深刻的世情关怀和儒者情怀,探讨其思想需从生活、思想和创作等方面进行审视.我们通过分析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其诗文,试图对其儒者情怀进行深入考察.

钟嵘《诗品》曾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简练评语,却恰当指出陶渊明“隐士”和“诗人”两个身份,也是这两种身份让陶渊明在文学史上享誉不朽名声,并对后世文人士大夫产生深远影响.隐士中的诗人,诗人中的隐士,而隐士隐得如此独特,诗文写得别具一格,这就是陶渊明的独特之处.然而陶渊明并非生而即隐,在儒学为显学的社会中,陶渊明受到儒家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其与社会现实的对抗中显示了强烈的世俗关怀.鲁迅先生在《题“未定草”.魏晋风度及其他》中曾说在后人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我们通过分析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其诗文创作,对陶渊明的儒者情怀进行深入考察.

一、奉守儒学的思想渊源

陶渊明出生于衰落的世家,曾祖陶侃曾功名煊赫,是东晋开国功臣,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任荆、江二州刺史,封为长沙郡公;祖父陶侃,父亲陶茂曾做太守,母亲是当时的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的青少年时代,当时谢安执政,东晋朝廷出现暂时安定局面.朝廷重表儒家文化,如《晋书·孝武帝纪》载:“(宁康三年)九月,帝讲《孝经》.……(十二月)癸巳,帝释奠于中堂,祠孔子,以颜回配”.因此东晋从太元初年至十四年,经学曾经在江州盛行,当时范宣和范宁是此地提倡经学的代表人物.《晋书·范宣传》载:“宣虽闲居屡空,常以读诵为业.……太元中,顺阳范宁为豫章太守,宁亦儒博通综,在郡立乡校教授,恒数百人.由是江州人士,并好经学,化二范之风也.”根据《晋书·戴逵传》和《五陵王唏传》,范宣提倡经学约在太元初年,范宁大兴入学则在太元十四年左右.这个时期恰好是陶渊明十二岁到二十五岁的时间.因此陶渊明虽因丧父家道中落,但在艰难岁月仍不断研读儒家经典,《饮酒》其十六写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同时也产生了建功立业的豪情,《杂诗》其五写到“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其八写到“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虽然当时陶渊明生活的江左地区,玄、道、佛对世人思想影响很大,儒学只能算是砾石中的一棵小草,但由于千百年来读书人的思想根源是“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玄、道、佛的兴盛,只是读书人在残酷的现实中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的态度,所以一旦社会稳定,他们会努力寻找仕进机会,施展经世治国的才能,实现“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陶渊明的青少年时代不仅与当时的士大夫一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并埋下了渴望建功立业的种子.

二、出仕的尝试与矛盾

陶渊明的青年时代受各种学术思潮的影响,但占主要地位的还是儒家思想.陶渊明是一个极具世俗关怀的儒者,梁启超先生说:“渊明是极具热血的人,若把他看成冷面厌世一派,那便是大错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是一个热衷于功名和显扬门庭的青年,他是渴望仕进的,但是魏晋时期的混乱与黑暗,政权走马灯式的更替,使得陶渊明内心充斥着巨大的矛盾与压力.但他在儒者情怀和门第名声的驱动下先后五次出仕.第一次,太元十八年,陶渊明29岁为江州祭酒,但是“未几辞归”,《晋书·陶潜传》载辞职原因是“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江州刺史又曾召他为主薄,权势也很重,但他竞坚卧不出.陶渊明“不堪吏职”,一方面是他刚直坦率,不受拘束的个性使然,不堪忍受官场的拘束,但从历史角度考察,更多应该是因为江州刺史是“五斗米道徒”王凝之,太元十六年至太元二十年,王凝之做江州刺史,正是他先后征召陶渊明做祭酒与主薄的.王凝之除了谢安评价其“人才亦不恶”外,亦有妒贤嫉能,参奏属下范宁之事.王凝之的信仰、品质与陶渊明迥异,可见陶渊明仕与不仕,尊奉的是儒家“帮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信条.第二次,隆安三年,陶渊明34岁为桓玄幕僚,由于为母亲丁忧而离职,期间五年没有出仕.此次离职,先是由于客观原因为母亲丁忧,其后又逢东晋内乱开始,才未贸然出仕,但在这期间他的心还是渴望志比“遗烈”,如果有机会还是很希望在仕途上继续前行.如元兴二年,在《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描写隐居生活“寝迹衡门下,邀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劲气侵襟袖,箪瓤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亦不是那么淡然自在,有着“荆扉昼常闭”的寂寥,“固穷节”是不得已,而且仍然有着“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的激励.陶渊明固然一贯有着向往田园的个性与想法,但归隐后内心有强烈的隐没于田间,走不上仕宦坦途的寂寥和遗憾.第三次,元兴三年,39岁做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渴望像祖父一样通过建立军功,显耀门庭.《荣木》完全表达了他出仕前的心情.诗中“人生若寄”表达了时不我待而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思想.他在诗序中说:“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流露了急躁不安的情绪.“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体现了陶渊明的儒者理想和追求精神.可以说陶渊明是怀着强烈建功立业渴望出仕的,但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治道场让陶渊明对仕途已经失去信心,不到一年便辞去镇军参军.第四次义熙元年,渊明作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由于刘敬宣与刘毅有隙,次年三月,刘毅向刘裕诋毁刘敬宣,刘敬宣深感不安,自表解职.陶渊明是刘敬宣的参军,代敬宣进京上表,主官辞职,陶渊明紧随着也要另谋他职.在进京上表途中作《已巳岁三月为建威将军使都经钱溪》,其中写道“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他在叩问自我,再一次在政治漩涡中失望,通过军功再显门庭的希望完全破灭.第五次,义熙二年,陶渊明在辞职不久,就在叔父陶逵帮助下做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三天,就匆匆辞官归隐了.然而,陶渊明在先前反复决心归隐后,始终没有归隐,本来“犹望一稔”,但却匆匆离去.他的解释有三,一是在《归去来兮辞》中说到“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这一原因早已有之,却一直未成为隐居的充分条件;二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按规制妹丧可以请假,不用辞职;三是“郡遣督邮”,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事之,原因也不是仅仅穿上官服.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写道“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说明陶渊明归隐应该不是心在田园,程氏妹丧,束带折腰等客观原因,而是慑于“密网”,惊于“宏罗”,以至于“逃禄归耕”.陶渊明曾做桓玄幕僚,桓玄篡逆腰斩于市,陶渊明作为幕僚,其身份甚是微妙,他说自己“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原来遭到了诽谤,因此说“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陶渊明有治世的猛志和才华,但已不愿再在浑浊的政治漩涡里待价而沽.

三、归隐后的苦闷与无奈

陶渊明的五次出仕以失败告终,他在黑暗、残酷的社会面前看到了自己的孱弱,发出“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杂诗》其一)的感叹.陶渊明虽然在绝望中归隐田园,但是他并没有真的能够全心全意地欣赏和感受田园之趣,而是在苦闷与无奈中感叹“抚已有深怀,履运增慨然.”(《岁春和张常侍》)对世事不能冷淡和忘怀,消极避世的行为中深藏着矛盾的内心.

陶渊明在归隐之初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确实表达了归隐的乐趣,表达了走出“樊笼”的兴奋.陶渊明本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思想受到玄、道、佛的深刻影响,残酷的现实更让他急于安放受伤的心灵,此时的归隐犹如如鱼得水,内心得到暂时的解脱和安慰.但是陶渊明是否真能做到完全放下,从此物我两静,安心消受田园风光呢?事实上,陶渊明在自然田园的追寻与欣赏中,内心充斥着忧虑和苦闷,因为他做不到忘情世事.陶渊明归隐后的很多诗中写到自己少壮的志向和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如《杂诗》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拟古九首》其八中“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杂诗》其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诗人隐居十年之久仍旧无法释怀猛志在四海的情结,更是接受有志难伸的苦闷.《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写出了对世事不能释怀,对猛志不能消减,“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更是对自己空有女娲、刑天之志,但却不能实现的彻骨悲凉.

陶渊明归田后,生活情况每况愈下,是儒家“渴不饮盗泉之水”和“固穷节”的信念一直支撑他,是历数史上儒学名士来抚慰自我心灵的.义熙十四年(418年)《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写到:“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元嘉三年(426年)《乞食》写到:“饥来驱我去,不知竞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陶渊明在最后几年生活贫困到了极点,他不能以躬耕养家,却不愿以禄代耕,所以他的守操理想与生活实际产生矛盾.他在《有会而作》中写道:“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可见孔子的“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儒家道德标准一直被陶渊明的坚守.晋宋易代后,他在《咏贫士》组诗中咏叹荣启期、原宪、张仲蔚、黄子廉、黔娄等先贤“固穷”事迹,并表达了自己“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固穷”守节的执着信念.陶渊明信奉“帮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忧道不忧贫”的儒家理想信念,已经昭然.

陶渊明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思想在各种张力下撞击并扬弃,但终究一生无论是出仕或者隐居,他始终充满儒者情怀,最后选择了自己的真实人生,没有儒者的迂腐,也没有道家的高蹈,怀着个人的无奈与焦虑,坚守着固穷的节操,过着真实的生活.晚年他在《读史述九章》和《扇上画赞》诗中赞颂了九十余位历史德操坚贞、品行高洁先贤.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有逃避浊世的长沮、桀溺,有知音相惜的管仲、鲍叔牙,有舍生取义的程婴、公孙杵臼,有遭受诬陷、有志难伸展的屈原、贾谊,以及孔门七十二贤等等.他们代表了忠、义、仁、孝等儒家人格精神,是陶渊明钦慕的古时“真”人.在现实生活中,陶渊明亦是努力追摹先贤的高洁坚贞,坚守着自己儒学信念.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文法系)

此文汇总,本文是一篇关于陶渊明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儒者和陶渊明和情怀相关陶渊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陶渊明和他的儿子们
一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后来都默默无闻, 因为陶渊明在诗文中曾说起他们的名字和一些情况,我们才得以略知一二 这五位都是单名,名字里都有一个人字旁,分别是俨、俟、份、佚、佟 另有小名,前四位分别叫阿舒、阿宣.

陶渊明归隐的真正原因
摘要关于陶渊明归隐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奔丧;一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是平生之志 通过对相关文史材料的分析,可以肯定平生之志才是陶渊明归隐的真正原因,归去来兮辞充分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 .

自然养生大家陶渊明
提起陶渊明,人们会自然而然想起“世外桃源”这个词,“世外桃源”几乎已经成了这位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的代名词,他本人也被后人定义为田园诗派的鼻祖,有&.

陶渊明形象的经典化过程
摘 要后世所熟知的陶渊明形象,并非自晋已有,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南北朝时期仅以隐士著称,唐朝时期他的诗人身份才真正受人重视,而宋朝时期独特的文化背景、文人心态和审美倾向才确定了经典诗人的形象 .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