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创业教育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 现状和路径选择有关论文如何写

主题:创业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 现状和路径选择,该文是创业教育论文如何写和常态和创业和新常态背景类论文如何写.

创业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创业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新教育杂志新教育时代是正规期刊吗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已全面进入新常态,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无疑是创新性国家建设的强大推力,加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抽样选取“长三角地区”八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后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正面临教育理念转变、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培养、实践平台推进等方面的问题.为此,需要政府、高校、学生应互相配合,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转变理念、落实政策、构建现代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性国家的建设.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创新创业;长三角地区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18)06-0035-07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全面进入新常态,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重要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为了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找出高校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引发问题的关键因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本研究最终抽取了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的,位于江浙沪“长三角地区”的8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上海市4所,浙江省2所,江苏省2所)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全面了解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构设置情况、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师资队伍情况、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情况,以及高校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现状及困境

(一)高校普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体系的完善程度差异明显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简单零散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基本上与学科专业教育相分离,没有融入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一定程度上只是存在于“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这使得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缺乏作为一门学科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调查中,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程度各异.有的已形成一定体系,例如上海J大学,开设创业通识核心课(18门)、公选课(34门)和慕课(1门),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学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但大多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仅仅是选修课,而且这些选修课往往是从学校原先企业管理类课程“改头换面”而来.课堂的教学没有立足于创业教育课程本身的特点,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多采取满堂灌的形式进行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商业计划书写作、商业人士讲座、演讲、讨论等方法运用较少.有的高校创业课程是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一个模块内容,没有独立的创业课程体系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有的高校创业课程主要停留在创业计划大赛的指导层面上,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过程性.有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没有融入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教学内容和模式仅局限在理论层面,与实践无法融合,教学成果不显著.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高校普遍都有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但结构规模不一.有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依托于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的教师开设的创业管理类课程或讲座.创业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大都是依托学生处、团委和辅导员组织创业动员、创业演讲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这些师资大多缺乏创业实践经验,没有在企业就业的经历,难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无法把握创业的精髓和实质.还有一些高校虽然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或创业者担任学校的创业导师,邀请他们来校作讲座,指导学生的创业计划大赛等,但由于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也没有形成很好的体系.总体来说,我国高校目前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3.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功能单一

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都建设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但学校的重视程度表现不一.有些学校建设有功能丰富的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专业实验室等一体化的实践基地.例如J大学,在其校内建设了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创业专项工作室和创业加油站等专门场所,在校外还建设了大学科技园.有些学校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功能单一.例如上海Y大学,从学校专业性出发,建设有教学实验中心和科技实验中心,但实验室的功能相对单一.尽管学校新建了学生创业实践园,但目前还未完全投入使用,使用效果有待评估,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作用有限.

4.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功效微弱

目前,各高校都组织了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些高校设立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知行杯”等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有的高校与政府或企业联合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有的利用假期时间,集中组织创业训练营等活动,营造了很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对学生创业有一定的帮助;有的高校已经开始启动“创业见习”,专门举办“创业企业暑期实习生招聘会”,吸引大批优秀创业企业参会,为学生提供创业见习岗位.对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这些活动对他们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为自己创业项目的实施理清了思路.但总体看,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个体对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新需求(见表1),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难以落地

1.出台的政策不够系统,分布零散

创业教育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创办事业,更需要在实践中磨砺他们开创事业的本领.这就需要学校和政府在资金、硬件等各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颁布很多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除此以外,国家还经常举行全国性或地区性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各地的青年创业大赛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但这些政策往往设置了许多门槛,且手续繁杂、*时间长,很多学生对政策“看得见,摸不着”,享受不了国家的政策,政策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键问题上仍显得“雷声大、雨点小”,社会和政府出台的专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大部分无法落地,并不能较好地惠及参与创新创业的广大学生.

2.设立的创新创业支持经费作用有限

近几年来,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也有了更多的渠道,各类政府支持、科创基金、天使投资越来越多.但是,面对众多怀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来说,这些基金仍显得杯水车薪,无法使大学生的创业“种子”成批地成长为“企业”.虽然从国家到地方,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担保资质和条件限制使得多数学生不能充分享受这些政策.从高校自身来讲,学校所提供的“创业基金”大多是停留在“种子基金”(每个项目资助3000-10000元不等)的层面上,难以支撑一个“准企业”的开办.

二、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的理性*

(一)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1.政府相关部门缺乏信息沟通协调,各自为政

现在政府出台的关于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大多是针对社会人员的,针对高校学生的相对较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科委等部门出台的政策比较多,而直接由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则比较少,力度还不够大.相关部门缺乏协调沟通,从而导致了相关的政策出台没有可操作性和政策衔接性,降低了政策效用.加之,政府部门对于项目的管理相对死板,使得初创企业的存活率非常低.调查中还发现,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财政资助等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例如A校学生反映在创业过程中,得到区政府的创业政策较少,大多数无法落地,而市政府区的政策好过区政府.

2.出台的相关政策操作性欠佳,难以落实到位

目前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非常多,但是真正落地的数量不多,国家出台的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不少,但在地方却难落地.学生*自主创业证的前提是*好失业登记,而注资主要来自学校微弱的创业资金支持,毕业生申请相关基金或贷款更是难上加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理想和创业热情.教师,学生申请到的各种创新创业经费,财务报销制度规定太死板(固定资产不能买,一次性报销),导致很多经费不能有效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上.关于政策扶持以及创业流程等方面缺乏较为便捷的获取渠道,对于外地学生参与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许多创业政策不落地,无法真正惠及学生.

(二)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认同度低

在调研的过程中,学校普遍反映学校的老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认可,如上海L大学创新创业指导教师W老师在座谈的过程中反映:“学校很多老师,包括部分校领导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狭隘,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让学生去创业.而现在整个社会这么鼓励创新创业,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好,所以就鼓励学生去创业,实际上是把学生往‘火坑’里推……”W大学创业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C说:“学校的很多教职人员不认同甚至反对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学习不好的学生去玩玩.他们总是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创业实践,而不是融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系统性构架.”

2.创新创业课程的覆盖面窄,不能惠及每一位学生

从目前来看,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覆盖面还很窄,尤其是第一课堂的创新创业课程.上海Y大学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KAB创业基础”通识课程(限选课),课程规模为30人左右,由于课程人数的限制,很多想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被“拒之门外”,如果按照学校本科生每届1000人左右的规模来算,“KAB创业基础”的覆盖率仅为3%.上海J大学于2009年成为上海市首批两所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高校之一,于2010年成立创业学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目前,学校虽然开设多门通识核心课、公选课和慕课,但是由于教师人数不足,这些课程都是选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2个学分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的计划还没能落实,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还无法惠及每一位学生.

3.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人员紧缺,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在调研中发现,各高校普遍反映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师资短缺的问题.在创新创业方面走在前列的高校,如上海D大学创业学院教师仅10余位,而且全是,在学校日常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和授课任务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大多数高校,如上海Y大学尽管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团,但这些教师都是社会企业人士,主要通过讲座、项目路演、评审专家和项目指导等方式授课,授课时间零散,很难定期系统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和培训,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除了人员短缺以外,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亟需提高.如S艺术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负责教师反映,目前学校大多数指导教师没有通过系统的学习,无法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创业理论指导和创业实践发掘.又如,N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创业的在校生反映,自己在校期间接触的创新创业教育很少,学校根本就没有安排专门创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往往是由辅导员进行答疑解惑的,但是大多数辅导员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足以指导学生.

4.未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二者的融合不够

依靠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和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想状态.但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沟通与合作,二者相对隔离.通常情况下,学校专业课任课教师是一批人,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是另一批人.两个群体之间缺乏沟通,加上不少专业课教师带着狭隘的眼光看待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不认同,最终造成创业教育的教师专门负责创新创业指导,专业课程教师只负责专业课教学,两个群体都是关起门来搞教育,显得毫不相干,甚至彼此对立,距离相互融合的状态相差很远.

5.单科类学校缺乏学科交叉,难以形成创新创业团队合作

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需要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团队成员进行协同合作.但是,单科类学校受限于自身学科专业的单一性,缺乏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得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创业团队难以形成.例如,上海Y大学正在创业的在校生反映:“自己现在正在做一个中医治疗与养生的微信App.我们懂中医知识,但是不懂开发技术,团队成员中缺乏精通IT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使得我们的项目很难进行下去…….”W大学的相关部门的负责老师也反映,作为语言类的学校,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也是苦于找不到理工类和经管类的专业人才来组建团队.单科类院校怎么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当下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1.不能正确地看待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意识不够

在一些高校,很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太狭隘.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如创业班)不是老板的摇篮,它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是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任的态度.另外,提出创新创业的初衷不是因为就业不好才开始鼓励学生创业,而是因为目前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需要拓展学生专业能力.还有的学生不了解,也不太认同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他们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聚到一块去搞的娱乐活动,他们对此没有任何兴趣,甚至是排斥参与相关的活动.他们之所以会陷入这个误区,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他们的印象中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业实践,而不是融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系统性构架.

2.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缺乏实践经验

在一些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认为他们更多的是缺乏相关的实践平台以及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对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目前学生缺乏的平台包括:一是社会实践的平台,二是与优秀创业者的交流平台,三是跨学校跨学科的学生交流平台.

没有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就不能得到专业的训练,不能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一部分本可以进行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被埋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一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学生熟悉创新创业的流程,积累创新创业的宝贵经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创业方向,教会学生处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层面的建议

1.各个相关部门协调统筹制定相应的政策

首先,政府需要协调一致,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包括社会实践的平台、与优秀创业者的交流平台和跨学校跨学科的学生交流平台.同时,需要增加面向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项目.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协调沟通,形成联动机制,从而使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具有衔接性、一致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政策的效用.政府出台的关于创新创业的相关扶持优惠政策不但要针对社会未就业人员,还要有针对性地偏向高校在读的大学生,发挥政府的良性引导作用.¨1或者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出台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政府引导力度.

第三,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需要很好地沟通、协调,从而使相关部门对于项目的管理变得更加灵活,使得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新生企业更易存活和发展.

第四,政府不同部门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财政资助等资源分布较为均衡,使高校的学生在参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国家、省、区等不同层级政府部门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全方位惠及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所有学生.

2.加强政策的制定论证和执行监管,促进政策落地

政府部门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更加细化,针对不同层次的院校进行细分,避免模棱两可的标准,对于优秀项目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资金支持需要形成系统的帮扶,从而推进孵化项目的快速进展.此外,在实际政策落地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建议以项目或者精品课程来带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和开展,鼓励学校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参加相关培训和指导,以便提高政策落地的质量.目前虽然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非常多,但是真正落地的数量不多,主要是国家出台的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在地方政府很难落到实处.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有效推动并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在一些创新创业许可方面,适当简化相关程序*过程.比如学生*自主创业证时可以和失业登记证同时*,这就为学生享受相关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在创新创业注资方面,学生需要学校帮助,获得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政府在政策上需要给予适当的倾斜,从而使毕业生申请相关基金或贷款更加方便快捷,推动有创业想法与热忱的学生勇于参与创业实践.

在财务报销制度方面,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更加灵活,使教师、学生申请到的各种创新创业经费能够更好被使用,使专项经费能有效用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上.政府在关于相关的政策扶持以及创业流程等方面需要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获取渠道.对于外地学生参与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拓展创新创业政策支持的范围.

(二)学校层面的建议

1.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行“专业+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相比之下,专业教育更具知识性和理论性,而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理论与实践只有结合起来,深度融合,才能达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效果.目前,上海市很多学校在此方面已经开始了实践.如从来自J工程学院的学生开发了“智能团餐计价系统”项目、来自Y大学中医护理系的学生开展了“中医治疗与养生APP”项目,等等.但是,总体来看,二者融合的深度还不够,上海高校在这方面与一些外省市高校(如W大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应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部门与各个二级院系协同合作的长效机制,搭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沟通交流的桥梁,鼓励二级院系积极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一步融合起来,形成并完善“专业+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师的绩效评价,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上海市关于“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和“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考核评价标准,认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时计入教学工作量”的指示,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纳入专业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评价的标准之中,发挥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鼓励教师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元素.这不仅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能够拓展专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加强学科交叉,促进跨学科的团队合作

多科类院校要促进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学科交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与发展.一是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类课程.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身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其他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了解自身专业的不足之处,为学生寻找团队合作伙伴指明方向.二是实行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协同育人新机制.以创新创业人才类培养为导向,打通各院系、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壁垒,促进多学科,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4.开展校际合作,搭建交流平台,实现资源的互利共享

各高校应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深入开展校际合作,促进学生跨校跨学科交流,实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享.一是在学生沟通交流方面,努力为学生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促进创新创业实践类大学生的互动交流和经验分享,为学生,尤其是单科类学校的学生跨校、跨学科寻找合作伙伴提供渠道,学生在寻找创新创业团队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二是在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方面,实现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众创空间、校外实践基地等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资源共享.

5.开展校地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各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本着“立足当地、依托当地、服务当地”的意识,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交流,对接地方产业经济布局规划,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深入开展校地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也为地方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更多的科技项目和投资,为地方经济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6.合理安排创新创业课程时间,让它惠及更多的学生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践课)数量普遍偏少,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选修课,如果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与专业课或其他必修课产生冲突的话,必然使得很多感兴趣的学生无法选修,这将更加拉低原本就供不应求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覆盖率.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在制定课程计划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时间安排,最好将创新创业类课程安排在周末或其他课程宽松的时间,并随时根据紧急情况灵活调整,尽量与专业课或其他必修课的时间错开,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选修,最大化地扩大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学生层面的建议

1.积极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在读的大学生中有创新创业愿望的,尤其是一些所读的学科专业性较强的大学生,需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树立正确积极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毕业后不一定必须要找一个和本专业高度吻合的职业,应该主动打开自己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意识,不能过于狭隘地理解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积极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内涵,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培养老板的摇篮,也不是职业技术教育,它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引导.因为目前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需求,因此需要学生自主拓展相关方面的专业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需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并不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聚到一起共同娱乐,应该主动激发自己的创新创业兴趣,主动参与相关的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创业实践,它是融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系统性的构架.

2.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增进理解,积累实践经验

学生应积极地参加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寻找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挑战竞赛等活动,多与身边优秀成功的创业者进行交流,多进行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实践交流活动.学生只有在学校更多地参加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不断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毕业后才可能有目标、有理性地开展创业,很快走向成功,激发自己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如果没有参与过任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不注重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即使是有创新创业天赋的特长生,最终也会被埋没在创业的大军中.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益于让学生熟悉创新创业的流程,积累创新创业的宝贵经验,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创业方向.

评论,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常态和创业和新常态背景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创业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创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机制
摘要新常态概念是总书记在去河南考察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尤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而这些机遇与挑战实际上也就构成了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新常态,新常态.

江西省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当下地方高校工作重点之一 对江西省10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表明,江西省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高度重视,组织管理工作富有成效,创新创业教育各项评价指标得到较快.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7 00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校教育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 新媒体应用作为高校.

高校声乐教育现状与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也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完善各项课程设计 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教学模式及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但是,高校声乐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