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茉莉花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和茉莉花香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主题:茉莉花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18

茉莉花香,该文是茉莉花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跟茉莉花香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茉莉花论文参考文献:

茉莉花论文参考文献

郑彦英

她的脸光嘟嘟粉嘟嘟的,一波一波的光从眼睛里面荡出来,把人撩得不会吸气.

她把手朝前一伸,“给你,那边的人,有味道.”说完就跑开了.

是白花油,小小一瓶白花油.

登机后,我开始研究白花油.知道它是由薄荷脑等成分组成,无色,有较强烈的特异香气.

看来,印度人身上有味道,她要我用白花油遮挡呢!

当飞机在加尔各答降落的时候,我自然异常敏感地吸检着一个一个环节上人的味道.

还好,不像她担心的那样,虽是异国,人的肤色比我们稍稍重一些,但味道还是正常的.

特别是到机场接我们的印度导游.

导游手里拿着一张A4纸,上面用汉语打着我们团四个人的名字,他们三个匆匆赶了过去,我跟在后面.

导游站在一群接机的人里面,属于高个子.所以头就稍稍往下低一点,一双看人的眼睛,往上翻着.由于看得认真,嘴巴朝前噘着,弄得很严肃.和前面三个人握手的时候,他的表情没有变,便把第一次见面弄得很僵硬.我跟他握手的时候,特意闻了闻他的味道,还好,基本无异味.但我看见了他朝上翻着的眼里面,眼白很混浊,而且有血丝.脸上的颜色属于印度人种特有的颜色,黑红混合,应该属于黑色和赭石色的过渡色.这种颜色我喜欢,有平民特色,接地气.但是,他一张口说话,我不太习惯,他把一个一个汉字咬得很重,而且一个一个从嘴里蹦出来,一样地射向我们.这倒没什么,只要清晰地表达意思就行,但要命的是他又发音不准,而且一着急,嘴里就蹦出了OK之类的英语,而且是非常流利的英语,让我们不断地切换着频道.

行前,这次采风活动的组织者就告诉我们,专门给我们找了一个中国通,是在天津大学进修过一年的.我在心里感叹:妈呀,中国通就是这个样子,看来在印度推广汉语,约等于登天.

到达路边,他站在一辆车跟前,额头还是前倾,眼睛还是朝上翻着,看着我们,比比画画地说了半天,我们没有听懂,眼睛和脸部表情自然僵着,无奈,他拉开车门,流利地说了一句:“OK?”我们才知道,这是接待我们的商务车.

我第一个登上车,天色已晚,但是车里开着灯,便看清楚这是一辆可以在车内站起来走动的商务面包车,对于长时间旅行的人来说,这种车比较合适,我想赞扬一句,但嘴巴被气味封住了,一股深重的怪味占,据了我的呼吸,我不管用鼻子吸还是嘴巴吸,吸进去,的都是这种难以忍受的味道.我立即从兜里掏出白花油,迅速抹在我的鼻子下面,本来想到这样可以驱除邪味,没想到白花油和车上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产生了更加让人不能忍受的味道.同行的三个朋友这时候上来了,大呼小叫地说着味道,但大家还是克制的,说说也就说说,坐下了,安静地坐下了,车便开了.

我心里难受极了,在印度要采风十几天呢,如果天天都坐在这样的气味里旅行,还不把人熏死?

想到这里,我只好对导游说:“能不能换一辆没有味道的车?”

导游看着我,明显地是没有听懂我的话,我只好很慢地又说了一遍,他似乎明白了,说了几个字,我倒一个没有听懂,他又生硬地说了一遍,看我脸还僵着,便又流利地问了一句:“OK?”

我摇摇头,一仰身靠在了座椅背上.

看来,与他说话,还不如坚持忍受这味道.

终于到达宾馆了,导游指着宾馆大楼,依然噘着嘴生硬地对我们说:“介.”

我看着他的眼睛,心想:应该是“这”.

他又说:“印度.”

我赶紧点点头,并附和道:“印度.”

他高兴极了,终于有人能听懂他说话了,便看准我的眼睛,说:“Hotel.”

他又换到英语频道了,好在这个单词我熟悉,便点头,“这是印度宾馆.”

他连连赞扬,甚至还笑了一下,说了两个OK!

朋友们都下车了,脱离了弥漫在车内的味道,一下子呼吸到正常的空气,立即觉得全身通泰.宾馆前的灯光也亮了,灯光里的热带树木婀娜在那里,服务生跑过来为我们提行李,顿时让我们感到进入异国他乡的奇异和新鲜,便拍了照,我甚至录了视频,准备发给家人和朋友.

没想到一进入宾馆,那种味道又扑面而来.

我顿时想起她的话:“那里的人,有味道.”看来,只要印度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都有这种味道,既然要在印度采风,要了解异邦文化,你必须从这个味道开始.

有了这个想法,便不再理会这个味道.也怪,你不理了,它似乎也不存在了,就像上车时,我几乎无法呼吸,车开了,近一个小时的路,不也习惯了?

宾馆房间里的设置全世界几乎一样,所以进入房间:以后,我便让自己心情愉快,于是洗了个热水澡,穿上带来的睡衣,打开台灯,阅读行程.

本来应该在出发前就熟悉行程的,但因为行前特别忙碌,未来得及,加上我有一个想法——听当地的导游介绍当地情况,生动些,带着不同的性格和表达方式,更容易记住.但是这个导游,实在难以沟通,只好自己做功课了.

第二天早晨吃早餐时,同行的朋友不约而同地说了当天要去的维多利亚宫,甚至说到了英国侵略印度的原因,统治印度的时间,而印度统治时期的首都,就在我们下榻的加尔各答.说完了也吃完了,我不禁自嘲说:“我们已经不需要导游了.”

参观维多利亚宫的时候,导游在一旁费力地讲解着,我们礼貌性地听着,其实我们都没有听进去,因为我们已经通过网络,了解了维多利亚宫.本来不需要提前了解,等着导游解说,便会产生惊奇的感觉,会对这座白色大理石建筑感慨万千,但因为提前了解了,等于第二次阅览,少了新鲜,只是增加了现场感、亲历感.

大厅里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白色大理石雕像,英姿飒爽,握着权杖的手稍稍高抬了一点.权杖也就一尺多长,一寸的直径,但却真切地表现出一种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威严.这时候我真想听听印度人对这位女王的看法,就注意听导游的讲解,可惜的是,除了维多利亚四个字我听清楚了,其他的一概模糊,而且越听越模糊.我们四人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向主办方建议,更换导游.

晚上,主办方就来了信息,同意更换,新来的导游是尼赫鲁大学在校的汉语研究生,要从新德里赶来,所以要等到第三天早晨.主办方在微信上说:但愿能如我们的愿.

第二天我们乘车去菩提伽耶.

当天晚上,我们都在网上熟悉了将要到达的这个城市,并且充满期待,因为这里是那棵神秘的菩提树生长的地方,那棵菩提树至今还郁郁葱葱,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这棵菩提树下悟道的.离这个城市不远,是灵鹫山,也就是我们说的灵山,佛祖在灵山大会上讲法的讲坛就在山顶上,山腰里还有弟子舍利子和伽耶居住的山洞.著名的拈花微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也就是说,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禅宗的根,就在这里.要了解印度,必须到达这两个圣地.

由于知道导游即将更换,所以我们对导游特别地客气,语言基本不通,我们就打手势,有时候的动作有点像点头哈腰.

通往菩提伽耶的路上有很大的平原,平坦的田野里有郁郁葱葱的青苗,路边的三角梅呈现出灌木特有的团状,花开得很艳.想到我们的中原大地,此时正是隆冬,而且处在三九天,我们心里就特别暖和.同行的赵老师指着田野问导游:“外面地里,长着什么?”

导游似乎是听明白了,认真地看了看田野,说:“列席.”

“列席?”我不禁嘀咕,“我怎么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庄稼?”

赵老师很有耐心,微笑着说:“列席是你们印度的说法,换成中文叫什么?”

我不禁在一旁提醒:“小麦、大豆、油菜……”

但是导游又认真地看过后,依然说,而且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异常清晰:“列、席!”

我想,他肯定是发音出了问题,但应该会书写吧?于是将手机的输入法调整到手写,让他写.

这个他倒是会用,写完后点了个确定.

于是,两个大字,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的大字出现在我们面前:粮食.

粮食怎么能发音发成列席呢?奇葩,真是奇葩呀!

赵老师笑了,我也笑了,我们同行的四个人都笑了.我点着粮食两个字,问他:“我们知道是粮食,只是想问问,是什么粮食作物.”

他又很认真地看着窗外,眼睛朝上翻着,嘴噘着,看完后回过身,又很认真地说:“列席.”

我们四个人竟然都没有笑出来,面对这样的导游,我们无语.

好在印度的高速公路很亲民,骑着大象的人可以上来,牵着骆驼的人可以上来,用头顶着柴火的人也可以在上面悠然地走动,汽车、马车、三轮车、拖拉机互相穿梭,各领,所以我们看向车外,欣赏异国风情.

导游突然叫司机把车开到了旁边的岔路上,然后对我们说了一串话,我们没听懂,他精明了,在手机上写:加一个景点.

我也在手机上写:什么景点?

他写:牧羊女.

“牧羊女?”赵老师蹙起了眉.

我也纳闷,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自然没有预先在网上查阅,便写道:详细说说.

虽然我写的是说,其实心里的意思是让他写,他却真的说起来,手在头上、胸脯上、腿上比画着,我似乎听清了三个字:变化了.

我只好又在手机上写:什么变化了?

他写:佛祖变化了.

我写:佛祖怎么变化了?

我对佛祖的故事还是知道一些的,却没有听说变化一事.

他写:苦修,六年,变化了.

我写:什么变化了?

他写:身体.

见我们都认真地看着,却还不解,他又认真地问:“OK?”

虽然还是不解,往下继续吧.我就写:变化后怎么了?

他写:牧羊女,送他牛奶饭.

我霍然想起,佛经故事里,是有这么一段,有个公主,见佛祖苦修,送来了牛奶等食物,供养一段后,佛祖身体强健起来,于是在菩提树下冥想四十九天,悟得大道.

我便写道:牧羊女是公主吧?

他没理会我,继续写他的:佛祖吃了牛奶饭,身体又变化了.

写到这里,他的手在头上往外划,似乎说:“成佛了.”

“唁!”赵老师说,“是不是这意思,释迦牟尼苦修六年,身体变化了,瘦得不成样子,牧羊女送来好吃的,他的身体又变化了,胖了,有力气了,然后悟道了?”

导游咧开嘴,竖起大拇指,连声说:“Yes! Yes!”

虽然他换到英语频道了,我们还是听懂了.

真正到了景点,他却请了另外一个胖胖的青年人讲解,这个人有一口流利的汉语,讲解牧羊女供养释迦牟尼的过程,挺让人感动,所以,当我们站在牧羊女当年居住的、如同城堡一样的大房子基座前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

离开景点的时候,我问胖胖的青年:“你的汉语这么好,为什么不做导游?”

他笑笑,“我原来是导游,现在中印关系好了,我做贸易.”

赵老师:“哪方面的贸易?”

胖胖的青年:“到我的店里看看吧,不远.”

就在走向他的贸易店面的时候,胖胖的青年悄悄对我说:“他的话,有一些你听不懂吧?”

我立即点头,“不是有一些,是基本上完全听不懂.”

胖胖的青年:“他是个好人,两个女儿把他压成这样了.”

“噢?”我看看导游,他还是朝上翻着眼皮,噘着嘴,认真地朝前走.

胖胖的青年:“他大女儿七岁,二女儿四岁,两个女儿长大了,都需要嫁妆,光这个嫁妆,就把他压死了.”

印度的嫁妆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便问:“一个女儿的嫁妆需要多少钱?”

“最少也得二十五万.”

“卢比?”

“美元!”胖胖的青年说,“他就是昼夜兼程,十几年也挣不了这么多钱,没有这么多钱,女儿就注定了嫁不到好人家,找不到好丈夫,他也会一辈子被人看不起.”

我心里一沉,再看导游时,突然觉得我们很对不起他.我们向主办方申请换导游,他肯定会受到印度方面的指责,说不定还会扣工资……

晚上吃饭时,我把导游的情况给同行的朋友们说了,大家也很同情,心里甚至有些沉重.赵老师把他带的酒拿出来,倒了五杯,把导游叫过来,递给他一杯,“哥们儿,来一杯.”

他接住了,我们都站起来,与他碰杯.

他一仰脖子,干了.放下酒杯,用手背擦擦嘴,然后拿过我放在餐桌上的手机,写道:明天有新导游,再见!

我的喉咙似乎猛然被堵住了,张开嘴,说不出话来.

他拿起酒瓶,咕咚咕咚又倒了一杯酒,端起来,一仰脖子干了,转过身,趔趄了一下,然后站直稳住,迈开腿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新导游就到了,坐在宾馆大厅里等着我们.我是第一个下楼吃饭的,他老远地就冲我走过来,热情地伸出手,“你好,我是新来的导游,请叫我小毕.”

我握住小毕的手,感叹:“听你说话真高兴.”

“是吗?”小毕看着我,“那我就多说说.”

这一天的早餐是我们到印度后吃得最开心的,虽然宾馆早餐全世界大都一样,但是每个地方都会上本地的菜和调味品,而且写着自己国家的语言注释,好一些的再加上英文注释.但是我们四个人英语和印度语都不认识,只能吃自己认识的饭菜,调味品更不敢随意加放,所以这几天都吃得不开心.而这天早晨,我把导游叫到自助餐桌前,问,哪个是醋,哪个是辣椒,那个糊状的菜是什么,那一堆青菜应该怎么吃.导游都给我一一解答了,而且建议我怎样吃更好吃,比如他说那些青菜,欧美人都是直接吃的,但他建议用醋和辣椒拌了吃.这正合了我的口味,我把大堆青菜放到盘子里,用醋和辣椒一拌,片刻之间,就吃得额头冒汗.

新导游性格开朗,有青春气息,一上车,就给我们讲解下一个景点的历史背景、人文掌故,比起我们在网上查,方便而又真切,更重要的,他的言语情感,是印度本土的,他的叙述中,自然会带有对景点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我们就可以在参观时将他的观点和我们自己的感受加以比照,从而更加清晰真切了解印度文化和我们汉文化的异同.

新导游个子不高,脸部的颜色偏黑,两个颧骨透出红,是从黑里透出的,便是我们常说的黑里透红.头发是朝前的平头,有冲锋的姿势,眼睛不大,但也不小,眸子很亮,有意思的是他的胡子,两个腮帮上的刮得很净,现出铁青的皮肤,而下巴上的,他留了一两毫米的胡茬.我注意到这个胡子茬的时候就觉得这是个技术活,而且会很费事,胡子刮着只是几刀子的事,而要留成这么高的茬,而且一样高,最少需要半小时侍候.

那天早晨我看他一脸水气地出现在我面前,就知道他侍候完胡子,又用水扑了脸,便笑着,悄声问他:“这胡子,是为女朋友留的吧?”

他一下子把眼睛睁得很大,“你怎么知道?”

我咧开嘴,“我是过来人了.”

他脸红了,点点头,“是的.”

我说:“她肯定很漂亮.”

他又惊奇,“你怎么知道?”

我有意神秘了一下:“我会算.”我确实比一般人会一些,我研究过阴阳八卦,还钻研过《奇门遁甲》,虽然人常说,学过奇门遁,见人不用问,其实主要还是靠分析判断.

他顿时对我敬佩起来,“我上网查过你的情况,知道你是大家,没想到你还会算卦.”

我想说我这是推理的,但看到他那么虔诚,就自谦地咧了一下嘴.

他贴近我,声音神秘地问:“你知道她长啥样吗?”

我小声说:“个头比你小那么一点点.”

“对对对!”他连连说,“眼睛呢?”

我想想,印度人和中国人有区别,中国人眼窝平,印度人眼窝深,我便说:“是深眼窝.”

“唉呀太对了.”他一歪头,“鼻子呢?”

我说:“高鼻子,但也不太高,鼻子头尖那么一点点.”

“唉呀完全对.”他激动极了,拿出对象的照片给我看,“你看你看,多好看.”

“确实是个美人.”我发自内心地说.

“你看.”他切切地看着我,“我们俩能……”

我明白了,他俩之间,肯定相爱,否则,她不会要求他的胡子到多高的茬,刮到什么地方,然而,既然他还忐忑,说明有磕绊.

于是我说:“他父母……”我有意说了半句话.

“对对对!”他连连点头,“是是是,是他父母的问题.”

他父母不同意吗?不一定,印度的文化和中国完全不同,在婚姻问题上,更复杂一些,所以我就不吭,看着他.

他心急火燎地说:“我们印度的种姓你应该知道.”

我点头,“知道.”

印度的种姓制度分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是吠舍,为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同等级实行内部通婚,严格禁止低种姓男性与高种姓女性通婚,但低种姓女性可以嫁给高种姓男性.最后一个等级,也就是第四等级首陀罗,甚至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

他声音低沉地说:“她是刹帝利,我是吠舍.”

我心里一沉:坏了,在印度,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成为眷属的一对青年!我拍拍小伙子的肩膀,“好好努力吧,你只有成为大人物,你女朋友的父亲才会把女儿嫁给你.”

他低下头,“嗯.”

参观泰姬陵那天早餐前,我发现小伙子情绪不对,有点垂头丧气,便悄声问:“和女朋友闹意见了?”

他看着我,点点头,“嫌我这两天给她通话少了.”

我说:“她还不敢把你们的恋情告诉父母吧?”

“那当然.”小伙子提高了声音,“她只要一告诉,她父母就会收了她的手机,甚至把她和外界隔离开来.”

这时候朋友们都下来了,我们就走向餐厅.

参观泰姬陵的时候,小伙子看着国王沙贾汗和妻子泰姬挨在一起的棺材,拍了照,似乎还发了微信,一抬头,我发现小伙子眼睛里面噙上了泪,我知道他触景生情,一定想起他自己的爱情了.

泰姬陵里十分拥挤,参观完毕,我发现小伙子脸上有了笑容,便祝贺他:“女朋友夸奖你了?”

他笑了,灿烂地笑了,“我发微信说要像沙贾汗对妻子一样对她,她说这是她最想听的话,说我是世上最好的男人.”

说真的,我被这一对苦恋着的青年感动了,从泰姬陵出来的路上,我问他:“你会不会到中国去进修?”

他说:“大学有可能派我去北大学习一年.”顿了一下:“如果去,就在今年八月.”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你到北大以后,找一个漂亮的女生,不用为她伤心了.”

他低下头,摇摇头,“我只爱她.”

我同行的朋友也知道了他的事,赵老师说:“你找中国这个女生,主要是为了刺激她的父母,她父母一看你能找来这么漂亮的中国女生,说不定就会同意你们结婚.”

“或者……”我似在自言自语,“你们私奔.’

“万万不可.”小伙子说,“如果那样,她的父亲会一辈子在人面前抬不起头……”

我立即岔开话题,说起红堡和泰姬陵的距离,并说起眺望问题,因为国王沙贾汗的儿子把他关在红堡,他只能在红堡的一个角落,每天眺望泰姬陵.

一说到只能眺望而不能厮守,小伙子有些伤感,叹气说他和女朋友很可能就是这个下场.

从此,我们有意避开导游的女朋友话题,只说和我们采风相关的话题.小伙子也很聪明,对我们的安排非常周到.

眼看就要回国了,两周的采风竟然很快过去,想到第一个晚上,汽车上的气味差点把人熏过去的情景,这么多天竟然说过去就过去了,而且,真要离开,还有点依依不舍.

离开酒店上汽车的时候,我发现司机师傅把汽车擦得很干净,一正一副两个司机笑吟吟地站在汽车跟前,为我们拉开车门,招呼我们上车.

上车后,我吸了一下鼻子,觉得今天汽车上的味道重于平时,好在也习惯了,就没有吭气.

导游小伙子指着司机说:“两个司机对你们采风团几个朋友印象好极了,今天要送你们,他们舍不得,只好给汽车里多喷了上好的茉莉花香.”

“什么什么?”赵老师问,“你说这汽车里的味道,是茉莉花香?”

“是.”导游小伙子说,“是印度最好的香味,茉莉花香.”看了我们大家一眼,“在迎接贵宾的时候,还有在接待贵宾的场合,我们都要让茉莉花香陪伴贵客.”

小伙子的话让我心里一震,我垂下眼皮,不好意思与小伙子对视.

中国人说起花香,总是与清风联系在一起,是清风,不是大风,更不是寒风,送来的花香,也是淡淡的,悠悠的,似有似无的,只有淡淡的花香,被清风送来,或者缓缓飘散,中国人就喜欢,也欣赏,并且赞叹.比如宋人姚述尧在《行香子·茉莉花》里,就这样赞美茉莉花:“轻盈雅淡,初出香闺.是水宫仙,月宫子,汉宫妃.”

而印度人就不同了,你喜欢茉莉花,我就让茉莉花香包围你,而且把茉莉花香弄得浓烈异常,让你充分知道茉莉花香的味道,知道茉莉花香的好.

同是茉莉花香,一浓一淡,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区别开两个不同的人的群体,看来,文化的差异,是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渗透,渐渐弥合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在互相尊重中一步步升级的.

想到这里,我抬起头,对小伙子说:“你给两个司机师傅转达一下,感谢他们用这么好的花香欢送我们,并且欢迎他们到中国去.”

当小伙子给司机翻译的时候,我却想,他们真要去了,我去接他们,我给车上喷洒的,肯定是淡淡的茉莉花香.

飞机到郑州落地后,她忽闪着一对大眼睛,浅浅地笑着,候在出站口.

我把白花油还给她,她拿到眼前眺了一下,“没用?”

“用了一次.”我说,“那味道其实不用遮掩.”

“为什么呢?”

“那是茉莉花香.”

2016年1月26日于河畔木屋

责任编校谭广超

该文总结,上文是大学硕士与茉莉花本科茉莉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茉莉花香方面论文范文.

幽幽茉莉花香
我记忆中的村庄,坐落在江南,被青山环抱,这里承载着江南的温情,包含了幽幽青石板路,孕育着打着墨绿油纸伞的江南女子,融合着一种大雅、细腻与温存 我的童年,便是在这里度过的,我的外婆,用她勤劳而满富智慧的.

风动桂花香
风动桂花香,初看到这五个字,美到了惊心 画面感强烈到以为是秋天一副丹青 是什么在动是风在动 风吹着桂花,扑入心,扑入面———可真香 香得浓郁,又香得空灵,这是江南的.

花香茶谷的春光
●孟宪华花香茶谷,恍若世外的桃源 春风只是浩荡一下,那些发芽的情节就开始萌动 做梦的花草一夜之间都醒来了,回归的燕子耳语山谷,一棵又一棵茶树站在蒙蒙雾里……风来,吹起一山浓浓的诗情画意….

腕上茉莉
李丹崖去眉山参加一项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 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桌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