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分析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跟介词beyond的意象图式与其语义分析方面论文范本

主题:分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0

介词beyond的意象图式与其语义分析,本文是关于分析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和beyond和意象图式和介词beyond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本文运用意象图式对介词beyond的中心意义进行具体分析,认为beyond中心意义的意象图式,无论动态还是静态,都突出了路标的范围性以及路标和动体之间的距离超出范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beyond中心意义向外延意义的映射过程,揭示了人类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隐喻机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beyond;意象图式;中心意义;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9-0113-03

介词作为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关系的词,在传统语法中被划分为虚词的一类.表达关系的介词属于语法范畴,但认知语言学认为词汇,词法,句法形成了一个连续体,这个连续体的任何一处都可作为一个形义结合体的象征单位进行分析,很难对这个连续体进行明确的切分.这一思想的核心是语法与语义不能截然分开,所有有效的句法构式本身都是有意义的,即研究介词离不开研究介词语义.介词是多义词中的一大类型,也是使用频率相当频繁的一类词.但其多项意义并不是毫无关联的,他们在认知逻辑上是有系统,有结构的.Beyond是介词中一个活跃词汇,但相关词义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以beyond介词为例,运用意象图式论和隐喻作理论依据,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介词beyond中心意义意象图式是什么?(2)介词beyond的空间域语义如何通过隐喻向其他义项进行拓展?通过分析,可以验证该理论依据是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二是可以对介词beyond加深认知方面的理解.

一、意象图式

根据认知语言学界的共识,人在与外部世界互动体验中,会将人体多次和外界互动所得到的体验在大脑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意象结构,即意象图式,在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形成各种认知模型,从而将对世界的认识范畴化和概念化,据此形成了语言的意义.根据这一概述,可以看出意象图式是认知环节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Lakoff定义意象图式为相对简单的,在我们的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结构,如“容器”“联系”“外力”“平衡”或某种空间方位关系等.他总结出六种常见意象图式:容器图式,整体—部分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和其他图式[1].

由于意象图式是根据人与外界的反复互动获得的,所以意象图式的基础形式是动觉的,且由于最基础的身体体验就是自身对周围空间的体验,因此最初的意象图式便是空间意象图式.Langacker对空间意象图式的构成作了更为详尽的阐述:“意象图式主要由动体(Trajector,TR),陆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表现的是TR与LM之间某种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TR,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提供参照,TR所经过的路径成为PATH”[2].

综上所述,意象图式是人们通过感知体验从而概括形成的一种抽象框架结构,最初的意象图式是空间意象图式,它是人们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

二、Beyond中心意义的意象图式

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辞典》中的释义,Beyond的第一条释义是:“在/向……另一边”.根据上节分析,意象图式的最基础形式是空间意象图式,据此可判断该释义应是beyond的中心意义.其中心意义根据释义可分为静态图式“在……的另一边”和动态图式“向……的另一边”,该意义突出了beyond意象图式中应该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路标有边界和影响范围.

在beyond的静态意象图式中,路标(LM)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其影响范围则根据其固定的位置所划定.动体(TR)存在于路标的范围之外,即“另一边”,其位置也是相对固定,因此没有路径(PATH)[3].动体和路标的位置相对固定,中间距离是一段固定的距离(Distance).虽然没有动体的位移路径,但此固定距离保证了动体不受路标范围的影响,如图1所示;动体的状态可动可静,对beyond的静态图式结构不影响.

例(1):Beyond the mountains was the border territory.

例(2):Beyond the river stood a wing flag.

在例(1)中,动体是静止不动的边界线;在例(2)中,动体是飘扬不停的旗帜.两动体虽然状态不定,但位置固定,但都是和路标“山脉”“河流”保持一定距离的,且该距离不可改变.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首先体验到的是动态的空间变化,根据空间变化在大脑中构建空间结构,因此Beyond的动态意象图式“向……的另一边”是该词最基础最根本的图式结构.该动态图式与静态意象图式最大的区别是动体(TR)有位置上的移动,存在位移路径(PATH).

例(3):The car goes beyond the village.

在例(3)中,动体“汽车”和路标“村庄”之间存在着位移变化,即路径.汽车和村庄之间从有足够距离开始,到驶入村庄或附近范围,最后远离村庄,至和村庄拉开更多距离,展示了beyond的动态意象图式.在此例中,路标(LM)的位置仍然相对固定,动体(TR)的位置发生了三个阶段上的变化:在路径第一阶段(ST1),动体向路标位置移动,但仍然处在路标范围之外;在路径第二阶段(ST2),动体位于路标范围之内或附近,动体与路标没有了足够的距离要求;随着动体的移动,进入路径第三阶段(ST3),动体远离路标范围,又继续保持了足够的距离,且该距离持续拉大,如图2:

beyond的意象图式是分析其多个义项的基础,它的其他义项都是在此意象图式通过认知机制延伸出来的,认知语言学界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隐喻.

三、beyond的概念隐喻意义

在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概念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和经验来理解另一种事物和经验,即把始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的图式结构上,从而产生隐喻性的意义和概念,其特点就是具有概括性和生成性.意象图式既是隐喻产生的重要基础,而它又通过隐喻实现其意义的扩展.Lakoff和Johnson总结了三大隐喻模式: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结构性隐喻指的是在隐喻机制中,始源概念域的结构可系统地转移到目标概念域中去,使得后者可按照前者的结构来系统地加以理解,例如“time is money”;方位性隐喻则运用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例如“happy is up”;本体性隐喻指的是用物体的概念结构来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经验,其中包含实体和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如“he is in love”.

beyond作为介词,是一种语法分类,在语法使用上位置相对固定,功能比较明确.单独讨论介词beyond的语法意义价值不大,因此本文对beyond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是将beyond放在“beyond+名词”这样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同时beyond的各种释义用法也说明了“beyond+名词”的框架结构具有研究价值.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辞典》中的释义,beyond作为介词的义项分为以下几类:(1)在(向)……那一边(较远的一边);(2)超过,晚于(时间上);(3)超出、更甚、超越(程度,水平、数量、能力)(4)除……之外.认知语言学认为,第一个义项是其基础含义,另外三个义项不是随意产生的,必定与中心义项存在着某种联系,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结构联系,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这种结构联系是隐喻机制在发挥作用,本文将在beyond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分析隐喻机制将中心意义映射到其他义项的过程.

beyond的中心意义“在(向)……的另一边”意味着beyond的意象图式中路标必须有“边界”和“范围”,当动体位于或移动于路标边界外时候,beyond的中心意义就此产生.如果把一些抽象事物当作有边界有范围的空间实物对待,在隐喻机制下,通过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将beyond的意象图式映射到“beyond+抽象名词/数词/普通实体名称”的框架结构中,beyond的其他三个义项就得到了解释.

(一)beyond的时间隐喻意义

beyond的时间意义是由其空间意义通过结构隐喻映射而来.由于时空的紧密联系,人们很容易把对空间图式结构的感知映射到时间图式中.人们通过可感知的空间来认识抽象的时间.人类思维可以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表达时间概念.将表达空间的词语用来表达时间,就是方位隐喻.人们将对时间等抽象概念的理解,投射在beyond的方位结构中,就获得了对时间范围的理解,因此,在时间范畴中beyond表示“在…之后”.

例(4):The new law extends the ban beyond 1998.

在例(4)中,1998年作为一个时间界点,禁令期限会持续越过该界点,延续到该界点之外,在结构隐喻中意味着延续到1998年之后.

(二)beyond+数量或程度范围词汇的外延意义

beyond经常和表示数量和程度水平的名词或数词相搭配,表示“超过”或者“含有并多于”,此种情况下beyond通过方位隐喻将其中心意义映射到了该隐喻意义.

例(5):Inflation has now risen beyond the level of 5%.

用空间概念喻指数量概念的用法具有普遍性, “More is Up; Less is Down”.因为数量的多少在许多时候跟现实中的“上下”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某些情况下,数量越多,高度就会增加;数量减少,高度也会跟着降低[3].当数量和程度水平在隐喻机制作用下被划定范围的时候,beyond+方位名词的用法就映射到了beyond+数量词或程度水平词.例(5)指超出了一定程度,此时beyond表示“超出,多于”的意义.

(三)beyond+主观能力或水平词汇的外延意义

beyond和主观领域词汇的结构搭配中,经常会搭配一些抽象名词,表示“超出能力范畴,不受控制”等等.此时beyond的中心意义通过实体隐喻或者容器隐喻映射到该领域.

例(6):The situation was beyond her control.

例(7):The whole problem was quite beyond him.

在此结构中,beyond表示“在……(能力、控制力、意志力)之外”,正如例(6)反映了“情况已不受控制”.人类最初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对外界实体的认识,因此,在对抽象事物进行理解过程中,人们会将对实体的理解映射到对抽象模糊事物的理解上,由此形成实体隐喻.思想,能力,状态等是抽象模糊的.当人们运用实体隐喻机制将其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时,就可以量化并研究它.例如人本身就分身体内外,人周围的房子,树木,村庄,田野等在人的五官感知范围内,都是有范围的实体;基于这些认识,人们就可以将能力,理解力等一些无形抽象的事物和行为看作有边界的实体或者容器,通过实体隐喻或容器隐喻,形成了beyond+能力的结构表达.因此,“beyond+人”结构也经常解释为“超出某人的理解能力”,正如例(7)表示“他根本无法理解该问题”.

(四)beyond+实体名称的其他外延意义

除了以上三个范畴的beyond结构外,“beyond+实体名词”的结构在日常运用中也常常出现.在此结构中,人们常采用最后一个义项“除...之外”解释beyond,结构隐喻在此发挥了作用.

例(8):His interests extended beyond the fine art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例句(8)把美术这一学科比作具体的空间,运用beyond+空间方位名词的结构来认识beyond+普通名词的结构.在该结构隐喻中,名词“the fine arts”位于beyond的意象图式结构的路标位置,“his interests”即是图式结构中的动体,用“超越过某空间方位”这一表达来表达“超越某一学科之外”,得出“不限于这一个学科”,从而引申出“除……之外”这一义项.

四、结论

综上所述,意象图式是本文分析介词beyond中心意义的认知工具,隐喻是其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途径,通过意象图式和隐喻认知机制,介词beyond的中心意义通过隐喻映射至时间域,数量域,程度范围域,主观能力域和普通实体名称域,其多个义项得到了解释.学习了这种语义拓展方式,启示我们以后在介词词汇教学中,注重讲解介词的中心意义,构建介词的意象图式,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们的隐喻思维,这样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汇和运用词汇.

——————————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79.

〔2〕方子剑.介词beyond的隐喻性拓展[J].考试周刊,2015(26):74.

〔3〕聂亚宁.beyond的中心—边缘意象图式和空间概念隐喻意义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02).36-38.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概括总结:此文为大学硕士与分析本科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beyond和意象图式和介词beyond方面论文范文.

托尼?莫里森作品中家的意象
【摘 要】象征手法在莫里森小说中随处可见,而“家园”更是其作品一直致力于表达的主题之一 通过分析托莫里森的三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宠儿、慈悲和家园中的“家”.

《聊斋志异》中的狐意象与文化意蕴分析
【摘 要】狐意象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狐意象塑造上达到了新高度 文章从人性与狐性的对立统一,寄托审美理想的“人化”之物以及冲破封建礼教.

无奈的语义句法与语法化
摘要现代汉语中,连词“无奈”所引导的多是转折复句 句法上“无奈”经常出现在“P,无奈Q”句式中,P和Q具有转折关系,连接前后两个.

从剑舞看杜甫的凤凰意象
王永胜一大历二年(767)十月十九日,身衰体病、客居夔州孤城的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长史元持家里看临颍李十二娘的剑器舞 看她舞剑时,老杜似乎没有做出凑上前去,细细观看的动作,要是在以前,他一定是坐不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