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意识形态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近年来国内网络意识形态热点问题述评类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意识形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4

近年来国内网络意识形态热点问题述评,本文是关于意识形态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跟意识形态和述评和热点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意识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意识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网络营销相关论文网络论文国内金融期刊排名

张瑜,谷永鑫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摘 要:

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深度融合催生了网络意识形态新样态.当前国内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治理等方面.网络意识形态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共识性、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重复性研究多且创新性不足仍是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研究应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理论规范性研究,实现研究方法多样化,深入挖掘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新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领导权;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8)01-0087-09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与意识形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意识形态成为当前国内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2013年8月,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1].全面梳理和评述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系统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发展趋势、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治理等方面,本文拟对此进行述评.

一、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网络意识形态理论重在探讨网络意识形态的本质内涵、逻辑结构和功能属性等基础性问题,是深入思考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其他问题的前提.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功能等方面.

(一)网络意识形态基本内涵解读

网络与意识形态一经融合,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研究也随之兴起.基于对互联网和意识形态自身属性及互动关系的不同理解,当前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界定也存在一定差异.既有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1.基于互联网特性的解读.第一,工具论.即将互联网视为承载和传播信息的工具或平台,主张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手段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工具论观点主要立足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重在强调互联网的工具属性,网络意识形态研究早期尤为常见,即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国家及各级管理部门基于多元互联网平台进行文化生产、思想教育、价值传播、舆论引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总称”[2].第二,延伸论.即将互联网视为继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后产生的新型媒介,以及与现实环境存在差异的虚拟生存空间,进而把网络意识形态理解为现实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延伸,是在网络中形成的意识形态新样态.姚元军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指“传统意识形态各要素在网络信息空间的延伸和再现,并在一定条件下反作用于现实世界,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3].这种观点超越了仅将互联网视为传播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局限,看到了互联网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没有清楚地说明意识形态在网络中延伸的内容和范围而受到批判.第三,融合论.同样是将互联网视为一种传播媒介和空间环境,但不同于延伸论所隐含的现实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直接映射,融合论更加强调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融合渗透,以及二者对个体的综合影响.黄冬霞、吴满意便持此观点,她们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借助数字化、符号化、信息化*系统而进行的信息、知识、精神的共生共享活动中形成的有机体系,是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念表达方式的总和,其核心是价值观念”[4].该观点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方式、主客体、核心内容都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本体论.即从互联网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出发来解读网络意识形态,认为互联网自身便生产或者说内嵌着意识形态.张志丹认为,互联网上的信息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现实利益要求和价值观念的人或机构发布的,必然或隐或显地夹带着特定的利益要求,有所指向,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不可能“价值无涉”[5].这种观点关注作为科学技术的互联网所呈现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近来研究中愈发受到学者关注,为重新审视网络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解读方式.

2.基于意识形态特性的解读.第一,思想体系论.即从意识形态本身作为思想理论体系出发,将网络意识形态理解为一种对网民行为具有指导、凝聚和动员功能的思想体系.张宽裕等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看待网络世界的有机的思想体系,代表着网民的利益,指导网民的‘行动’,并通过虚拟社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6].从思想体系角度来审视网络意识形态固然描述了网络意识形态的精神特征,但无法从更加微观的视角*网络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和关键要素.第二,阶级属性论.即从意识形态本身所具有的阶级性角度,将网络意识形态界定为从特定阶级中产生并代表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根本利益的思想观念.如有学者指出,“网络无论就其基础建设、整体推动,还是其内容和方向,都会体现出一种国家意志、民族特征和意识形态导向”[7].虽然这种观点关注意识形态的内在属性,但难以全面把握互联网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新特征,也难以明确认识网络意识形态的本质内涵.

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界定了网络意识形态,对网络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也不断丰富和深化,但关于网络意识形态的理论边界及其逻辑结构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本身具有十分复杂的多维性,不只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媒介、技术手段,在网络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社会生态.基于“网络化生存”的现实,意识形态的生成、发展、传播和变革呈现着怎样的规律和特点,网络意识形态是否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与传统意识形态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这些都是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基础理论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网络意识形态特征与功能探究

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对网络意识形态特征与功能的探讨.网络意识形态特征侧重于对网络意识形态新样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网络意识形态功能主要强调网络背景下意识形态新样态在社会交往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特征的概括也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当前学界主要从主体角度、网络意识形态生产传播角度、网络意识形态造成的影响角度三个方面思考网络意识形态特征.首先,主体角度重在强调网络意识形态主体在存在方式、社会交往模式等方面呈现出的新特征.如赵欢春指出,网络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新样态,其根本属性没有发生变化,改变的仅仅是其外在形态.具体来说,从“意识形态主体自我存在的样态”变成“‘现实个体’和‘虚拟个体’的有机融合”,从“意识形态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样态”转变为“‘自我圈定’但‘边界模糊’的状态”,以及由“意识形态主体间互动样态”引发“身份感的模糊与错位” [8].其次,网络意识形态生产传播角度强调互联网背景下意识形态在生产、传播过程中的新特征,尤其是网络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新范式所呈现出的新变化.如黄冬霞等从生成的技术性、成长的互动性、信息的符号化、内容的渗透性以及效果的累积性[9]四个方面概述了网络意识形态在生产、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新特点.最后,网络意识形态造成的影响角度关注的是网络意识形态给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影响.如李俊卿等将网络意识形态的表征概括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场景的文化化”“网络意识形态载体的日益影像化、视觉化” “消费主义至上成为网络意识形态传达的重要内容”[10]三个方面.

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观念上的反映,其本身并不能直接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和载体.这种媒介载体本身的特征属性和发展程度同样影响着意识形态的新发展,因而从主体角度、生产传播角度以及作用影响角度来思考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必要的.不过,当前研究尚需拓展视野,深入挖掘网络意识形态主体内部的圈层性特征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尤其要基于互联网自身的多维属性思考网络意识形态区别于传统意识形态的新特点.

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功能,学者们更多是将意识形态的解释论证、凝聚整合、引领动员等功能与互联网自身的传播机制特点相结合来讨论.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强调“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实现对社会的柔性引导”,聚合功能表现为“聚合思想”和“凝聚力量”,转化功能表现为网民“思想观念”和“网络行为”的转化[12].陈建波等从互联网自身的传播属性出发,将网络意识形态的功能概括为信息传播、表达阐释、互动凝聚和监督纠错[11]四大功能.上述观点将网络的新特点以及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纳入视野有重要价值,但对网络意识形态在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总格局中的地位和所扮演的新角色仍需深化.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然成为意识形态论争的最前沿,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2014年2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12],要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既有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探讨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当前我国网络治理以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内容,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它的核心在于“不断保持和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解释力、吸引力和凝聚力”[13],从而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必须构建领导上的影响力、技术上的硬实力以及话语上的认同力.近来,学界结合领导权、话语权理论来解读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日益增多,大大丰富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研究.如刘波亚结合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指出,政党、政府、网络意见领袖等主体,网民意愿、利益诉求以及网络政治实践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内容是影响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因素[14].郑元景则从话语权角度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理解为信息传播主体通过虚拟世界意识形态的生产支配,实现主流话语向大众的全面渗透,进而引导和掌控现实社会思想舆论[15].

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仅需要明确其内涵,也需要科学把握其原则.网络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新样态,并未脱离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格局,更不能悖离意识形态工作的大方向.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从核心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16],这些原则是学者们研究中的普遍共识.同时,也有学者从网络发展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逻辑关系角度进行思考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方向指导,以人民为中心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价值理念,德法并重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方略[17].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复杂,互联网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变革.

1.西方的技术优势和文化渗透威胁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有学者认为,“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强势网络渗透”是文化霸权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这种渗透对于年轻一代的影响尤甚[18],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网络和平演变的严峻考验,西方话语霸权主导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心的消解,以及两个舆论场的对立造成社会割裂[19]是其突出表现.

2.国内现实发展中的矛盾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欠缺制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当前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实矛盾,以及管理部门在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上的不适应.有学者立足网络传播视域,指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存在保护方式缺乏协调性、网络阵地建设力度不够、审查工作的强度与力度偏低以及网络传播的吸引力亟待加强[20]等问题.此外,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治理主体、治理理念、治理机制以及治理手段[21]等方面的适应性不足也是当前关注的重点.

3.网络意识形态特点和属性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这类观点立足互联网本身的传播规律和独特属性探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变与不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定向精准传播成为可能,信息管控更加困难,用户群体能够“通过移动网络放大声势,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其内部结构也“更易于进行意识形态煽动”[22].还有学者针对信息壁垒弱化、信息中心消解以及信息控制失灵导致的网络信息泛滥,技术权威出现、技术控制形成以及技术差距扩大造成的网络技术异化,网络舆论的批判性、规模性和操纵性产生的网络舆论蔓延等问题[23]阐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4.社会思潮冲击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社会思潮作为文化的重要体现,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社会思潮在网络的呈现和发展,影响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动向.当前,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

[24]八种社会思潮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影响最大,这也是学界研究的立足点.同时,由于网络空间信息生产、传播的独特性,一些社会思潮表现出不少新特点,如有学者着眼于网络民粹主义,指出该思潮以“网民政治参与为手段”和“维护国家利益为噱头”,有“独到的话语系统”和“另类的粉丝经营模式”[25],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极大威胁.

(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

1.从系统论角度对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行综合性对策分析.从既有观点看,学者们给出的对策大致包含实现技术突破、完善理论体系、增强治理能力、健全体制机制、重视人才培养等几方面.如李艳艳指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应该牢固树立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意识,提高对于意识形态论争的科学认识能力,积极组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正规军”队伍,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化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以及发动和依靠群众,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26].

2.以某一主题为切入点思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学者们针对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根据其特点提出了解决路径.如有学者指出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将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加以掌控;提高对于意识形态论争的科学认识能力;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

加强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业自律机制;提高网民自身文化修养,培育网民正确的历史荣誉感和道德感[27].

3.着重从主体角度思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对策.其中,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对策研究是一大热点,部分学者从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主体角度给出对策建议.如李治勇从思想重视、健全机制、行为引领和强化监管[28]四方面对提升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给出了建议.杨嵘均从网络虚拟空间的主体网络虚拟社群角度指出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网络虚拟空间意见领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媒介素养和个人自律教育[29].

当前学界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丰硕,涉及内容广泛,对现实的关注度较高,同时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观视野进行考察,这与当前国家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政策相统一,某种程度上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不过,现有研究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更多采取“问题—回应”机制,针对网络意识形态本身的特性,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三、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文化的生成方式和传播机制,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引发了国内学界的热切关注.既有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研究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着眼点.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网络文化领域出现诸多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如信息说(认为网络文化传播的内容只是一种无意识形态功能的信息)、文化说(将网络文化视为一种中性化的文化)、审美说(仅仅将网络文化视为一种生理意识的自然反应)、技术说(认为网络文化仅仅是一种科学技术)和休闲说(将网络文化视为一种消遣和休闲)[30]等,这些观点忽视了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严重影响着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

随着近来研究的逐步深入,这种认为网络文化不具备意识形态属性的观点得到了纠正.学术界不仅普遍批判了网络文化具有非意识形态属性的诸多观点,还对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以及网络文化对意识形态治理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内涵、特征、功能和内容上存在紧密的关联性.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作为广义文化的一部分,都具有广泛的受众性与舆论的导向性,对社会都可以起进步或阻碍作用,并且可以互为内容[31].

此外,从正面探寻网络文化价值理性的意识形态建构方式也成为当前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有学者从社会属性、功能趋向和意义生成角度分析了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并指出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已经“无以选择地被裹挟进现代消费文化大潮”[32],网络文化观念仍然蕴含意识形态属性,只不过其价值内涵朝着功能取向上的非意识形态化发展,因而,新时期网络文化需要人文理性的意识形态建构.

(二)网络文化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和策略

关于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关系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明确网络文化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对网络文化的引导来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面对当前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盛行和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的现实,文化软实力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中意义重大,

能够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供深厚基础和精神源泉,具有协调和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同时也是“防止和抵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锐利武器”[33].有学者从网络文化视角提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机制的建构问题,如杨文华、李海艳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网络化,绝不仅仅意味着通过强制和灌输使大众服从,而应全方位运行对话机制、自助机制和教化机制,使社会主义价值观播散于多元网络文化之中”[34].

网络文化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助于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网络文化也使得国民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方式和防御能力受到挑战.如张骥、方晓强指出,网络时代要加强网络先进文化传播阵地建设、加强网络文化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型传播方式以及创新网络文化传播体制和手段,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性[35].

从总体情况看,随着国家对网络文化建设的日益重视,关于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治理方面的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不过,目前对网络文化本身的生成机理、传播规律的研究还需要结合网络生态与自身发展属性进行更为针对性的思考.

四、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方法

研究问题不仅需要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而且需要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实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方法,目前以理论描述的定性研究最为常见.而关于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定量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对大数据讨论的升温为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对网络意识形态进行定量研究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定量研究立足实证方法,对特定群体的观念、价值取向等进行分析和描述.从现有成果看,目前定量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研究对象上主要以青少年、高校大学生为主,研究手段上通常以问卷、访谈等方式开展.第二,内容上侧重从网络舆情、价值观念角度展开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朱国伟、佘双好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了当时网络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事件为案例,以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和新浪微博三个网络社区为数据源进行研究,得出“网络意识形态舆情极化现象并不突出,引导需因地制宜”,以及“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需要利用舆情传播规律进行战略性设计与策略性思考”[36]等结论.内容选取上的特殊性虽然能够更加集中地反映网民群体的价值取向,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容易忽视沉默群体,得出的总体结论可能存在误差; 另一方面局部切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现状,但难以有效支撑对网络意识形态形成机理的研究.因此,在如何运用多样性方法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形成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同时,保证结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当前研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内容.

(二)大数据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意识形态研究的重大变革,而大数据时代更是开启了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的新范式,国内外学界逐渐掀起大数据讨论的热潮.不过,目前国内对大数据的运用多集中于经济技术、商业管理等层面,从意识形态治理角度融合大数据的研究还处于生长阶段.总体来看,既有研究多集中于以下两方面的探讨.一是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探讨意识形态建设.这部分研究从宏观视角阐述了大数据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学者指出,运用大数据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不仅具有可行性,更具有必要性,是全面分析网络意识形态的先决条件,是及时有效管理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保障,更是准确把握广大网民思想动态的有效途径[37].还有学者立足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机遇,进而指出大数据时启了现代大学教育教学的一次重大时代转型,大数据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契合有助于推进“个性化教育”,实现“学生画像”,把握其“多维度需求” [2] .二是结合大数据本身的技术特点探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如付安玲、张耀灿对大数据和网络意识形态的特性进行分析,指出了二者之间的高度契合性,即大数据的多类型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多主体需要相契合、大数据的高速度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及时性需要相契合、大数据的大规模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整体性需要相契合、大数据的精确性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精确性需要相契合[38].还有学者基于大数据和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对策建议,如张瑜结合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多元主体、多样形态、多种场域”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大数据能力不足、数据污染以及数据泄露等现实问题,指出必须“增强大数据意识,提升大数据能力,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大数据平台,把握新型媒介信息与舆论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发展”[39],积极探索并主动回应大数据运用给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五、网络意识形态现有研究的

不足及未来展望

虽然近年来网络意识形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现有研究还存在理论挖掘不足、重复性研究多、理论与实际契合不够紧密、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只有认真分析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深入把握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意识形态生产传播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推动网络意识形态研究,找准网络意识形态未来发展方向.

(一)网络意识形态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且内涵缺乏确定性成果.现有研究在对网络意识形态整个范畴的讨论过程中,主要涉及概念、特征和功能等问题,对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社会条件、主客体、主要内容、发展动力等具体问题缺少学理上的论证和澄清;同时,就其概念的界定,目前学界尚未形成具有特质性和确定性的成果,既有成果或将互联网视为一种开展网络意识形态的工具和手段,或将网络意识形态理解为现实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延伸和渗透,或从互联网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出发探讨网络意识形态的新样态.尽管研究思路不断深入和开阔,但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仍需进一步厘清,尤其是对传统意识形态关系的论述需要进一步深化,这些问题影响着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的系统性表达,也是理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其他相关问题的基础.

2.网络意识形态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理论性和经验性描述研究为主,缺乏案例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其他实证类研究.一方面,从目前的定量研究看,研究对象大多以青少年、高校大学生为样本,尽管这些群体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群体,但也应看到,作为网络意识形态主体的网民年龄区间正在向两端扩展,不全面把握网体的层次性和圈层性,就难以清晰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全景;另一方面,尽管学界对大数据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中的重要价值高度重视,但目前研究重在从时代背景和特点描述层面进行论述,鲜有将大数据深入具体实际运用或基于大数据探讨网络意识形态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这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内诸多问题的全面把握.

3.就其他网络意识形态热点问题研究现状而言,既有研究重复性较高,如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基本都从问题出发,按照概念、机遇、挑战、对策的模式展开论述,理论视角需进一步拓展.同时,研究更多的是论述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带来的挑战,侧重于从规避风险、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对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和传播规律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部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需进一步提高.

(二)网络意识形态未来研究着力的方向

社会网络化、网络社会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网络与意识形态必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意识形态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也必将呈现出新的样态.基于网络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未来研究应当重点从理论基础建设、研究方法拓展、热点问题深入挖掘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研究的大发展.

1.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形成更多的共识性成果.一方面,做好网络意识形态研究领域的学科定位,结合互联网发展的现实和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实际,尤其要结合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新思路,从宏观上考量网络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和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从微观和细节入手,加强对互联网本身特性及其传播机制的思考,全面把握网络环境下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从学理上系统论述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社会条件、主客体、表现形式、主要内容及发展动力等问题,进而增强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规范性.

2.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量化研究,探索大数据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运用,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一方面,深化理论分析和描述性研究,推动多学科理论互动和话语转化,实现网络意识形态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另一方面,实现网络意识形态研究方法的创新,根据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实际,增加不同国家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比较研究,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现状及特征表现的实证调研,将大数据应用到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中,促进网络意识形态研究方法的深度融合,推动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科学化、多样化.

3.深入挖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际,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加强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和现实解释力.从近年来国内学界关注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热点问题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占有重要位置,网络文化的发展等都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密切相关,但研究成果无论是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内容上都较为同质化.因此,在未来的网络意识形态研究中,应当深入对研究问题自身本质的挖掘,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问题,防止研究流于表面,应当坚持以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实为依据,结合互联网的新特点并运用适当的方法探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探索新的路径实现方式.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实践的对接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作用和功能,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40].同时,结合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探寻新的研究问题,增强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20130819.

[2]李怀杰,吴满意,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5).

[3]姚元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4]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J].天府新论,2015,(5).

[5]张志丹.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危局、误读与突围[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6]张宽裕,丁振国.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7]严耕,陆俊.关注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功能[J].前线,2008,(10).

[8]赵欢春.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9]黄冬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J].社会科学研究,2016,(5).

[10]李俊卿,张泽一.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表征、安全风险及防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

[11]陈建波,庄前生.作为意识形态技术的互联网:执政党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11).

[12].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发表重要讲话[DB/OL].http:∥www.cac.gov.cn/201402/27/c_133148354.htm,20140227.

[13]赵惜群,黄蓉.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14]刘波亚.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6,(2).

[15]郑元景.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5,(6).

[16]张博,刘海燕.互联网治理新常态之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15,(45).

[17]鲁宽民,徐奇.网络发展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逻辑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5).

[18]任俊英.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战略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19]许一飞,崔剑峰.网络和平演变:意识形态安全的严峻考验及应对策略[J].理论探讨,2015,(3).

[20]张晓洪,胡剑.网络传播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保护制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21]蒲清平,范海群,赵楠.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5).

[22]宋丽丹.维护移动网络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红旗文稿,2015,(6).

[23]杨文华.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的网络挑战[J].理论导刊,2011,(3).

[24]郭明飞,郭冬梅.互联网上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分析[J].江汉论坛,2014,(3).

[25]袁婷婷.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的网络民粹主义析论[J].理论导刊,2016,(7).

[26]李艳艳.如何看待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形势[J].红旗文稿,2015,(14).

[27]岳雪侠,宁锦歌.网络意识形态争议特征与安全机制构建[J].人民论坛,2016,(4).

[28]李治勇,李兴.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再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

[29]杨嵘均.论网络虚拟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策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

[30]徐仲伟.论我国网络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倾向与网络文化建设的主题把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

[31]刘爱军.试论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联性[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4).

[32]欧阳友权.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批判[J].中国图书评论,2007,(6).

[33]郑元景.网络时代文化软实力竞争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科学社会主义,2012,(3).

[34]杨文华,李海艳.网络文化空间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机制的建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35]张骥,方晓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J].求实,2009,(2).

[36]朱国伟,佘双好.网络意识形态舆情:一项多案例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7).

[37]郭明飞,陈兰兰.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J].江汉论坛,2016,(5).

[38]付安玲,张耀灿.大数据助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及提升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5).

[39]张瑜.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论析[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2).

[40]翟桂萍.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进路[J].学习论坛,2017,(1).

[责任编辑:刘琼莲]

此文汇总,上文是关于意识形态和述评和热点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意识形态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意识形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旅游视角下对国内社区营造的文献述评
作者简介阮文奇(1992 ),男,江西九江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李勇泉(1977 ),男,福建安溪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难题与应略
摘要网络话语日益成为人类沟通的主媒介,话语权即控制、影响、带动公众舆论的权力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是高校培养人才、应对教育生态变化、适应话语范式转换的理应之举 当前,西方社会的网络强势话语削弱.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
互联网在社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正视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重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肃清.

国内网络综艺节目内容以《大牌对王牌》和《了不起的挑战》为例
【摘要】2017年是我国网络综艺发展进入快车道的阶段,无论是在总体播放量还是播放形式上,投入的规模都获得了快速增长 本文分析了大牌对王牌和了不起的挑战的节目内容,介绍了节目形式、嘉宾和主持人设置以及节.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