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改革开放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跟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改革开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5

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该文是改革开放硕士毕业论文范文跟新时代和改革和继续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开放论文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论文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成就论文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论文改革开放小论文改革开放的参考文献

[摘 要]新时期,带领人民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在经济增长、社会民生建设、对外开放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中国人民富了起来.步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此,必须让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领域变革为主攻方向,紧抓“深化”,兼顾“全面”;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突破口,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这样才能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关键词]改革开放成就;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45(2018)03-0033-05

一、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催生“富裕中国”的伟大抉择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广大人民群众摆脱了压迫奴役,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意味着中国开启了新时期.1978年,在冷静分析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认为应该打破国内计划经济效率低下、法治惨遭践踏、人们思想被“两个凡是”禁锢的局面,积极与国际社会接轨,参与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去.于是,他在工作会议闭幕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现在如果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从而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对中国来说是一次伟大的开端,它使中国沿着符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前进.方向决定道路,而道路是否正确要靠事实来说话.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不断探索,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

首先,中国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后,结束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姓“资”与姓“社”的争论,提出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该体制运作下,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可喜成就.一方面,中国经济基数变大,增速较快.就国内生产值来说,1978年,中国GDP总值为3645亿元.经过39年的发展,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当前中国经济体总量是改革开放之初约219倍,居世界第二;就增长速度而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连年保持中高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结构逐步优化.就三次产业构成而言,从1997年到2016年近二十年中,第一产业增加值逐年下降,由17.9%下降到8.6%;第二产业增加值稳中略降,由47.1%下降到39.9%;第三产业增加值逐步攀升,由35.0%增长到51.6%.从中可看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显著上升,三大产业结构布局日趋优化.从高技术产业利润额、高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来看,各项指标额都保持连年增长趋势,反映出中国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并且仍能够为经济增长释放巨大潜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其次,中国社会民生建设成效显著.在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文盲人口较多,基础教育发展落后.从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十多年努力,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其人口覆盖率超过85%.由于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扩招,各类民办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我国本科教育已逐渐迈人大众化阶段,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目前规模居世界第一.为了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十九大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医疗卫生领域,自非典疫情之后,我国扎实推进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并且对于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医疗管理更加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扩大,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在健康中国战略基础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提升惠及全体人民的医疗水平,“提高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除此之外,在就业、住房、食品管理等方面,我国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总之,我国政府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既尽力而为,又根据自身国力和发展程度量力而行,努力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把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

最后,中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就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而言,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97.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08.9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1.4亿美元.1978年至1981年和1984年至1989年这两个时间段,我国连年保持较大的贸易赤字.这表明,我国外贸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商品国际竞争能力较差.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在1994年外贸体制改革后,中国贸易出口总额呈加速上升趋势,尤其在2001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上升态势愈发显著.这反映出,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步入新时代,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贸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对外开放四十年,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为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造就“中华强国”的关键一招

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其目标定位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需要有新气象,新气象要靠新发展,新发展要靠新作为.那么,新发展由什么推动?新作为又重在何处?其实,归根到底,都要靠改革.从新时期步入新时代,中国仍然要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广度、深度、复杂性前所未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也要有所侧重.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攻方向是经济领域的变革.经济领域变革的关键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问题,即:在政府与市场中何者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其中,“决定性作用”是指让市场起“主导性”作用,通过、供求、竞争这三大机制来引导资源配置.但是,它并不等同于“全部作用”.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要以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前提,而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严格的市场规则并不能自发形成,再加上市场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因此,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发挥政府职能并不意味着要实行家长制政府,而是要促使其简政放权,把那些不应管、不能管或者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它所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作用,让资金、技术、人才等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到最需要的地方,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总之,恰当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平稳运行.

全面深化改革难点在于“深化”.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因此,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向纵深发力,这样才能不断汲取源头活水,为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注意解决中等国家收入问题以及执政党公信力问题.一方面,中国在深化经济改革进程中,要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步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换挡期,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想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则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在深化政治领域改革中,要高度警惕“塔西佗陷阱”.如果领导干部作出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行政决策,必将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学习,克服本领不足的瓶颈,才能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时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只要各项方针政策、战略部署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并且能够反映人民要求的,领导干部就应该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干出成绩后,老百姓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自然会越来越认可中国的领导.届时,政府公信力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根基会越扎越深.

全面深化改革要兼顾“全面”.马克思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意味着上层建筑也必须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才能与此相适应.这决定了新时代的改革是一场综合系统全方位的变革.全面改革必须立足整体谋划,统筹全局,要“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要衡量事物大小轻重缓急,分清事情主次,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同时,每个领域的改革又与其他领域改革紧密相连,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所以全面改革还要注意其协同性,既要注意各领域中制定的改革方案相互协同,也要注意各方案落实进度相互协同,使得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促使各项措施形成合力,推动改革顺利实施.在具体改革中,除了经济领域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之外,政治领域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良法促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深化机构设置改革,统筹优化机构设置,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文化领域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占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阵地,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理,注意区分学术观点问题和政治原则性问题,防止西方国家文化渗透,旗帜鲜明的反对错误思想.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施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的防治行动,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推进绿色发展.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要想使各项方案政策获取成效,就必须狠抓落实环节.要狠抓实施方案,研究该方案是否能针对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具体分析其症结所在;要狠抓行动环节,加快行动步骤以跟上计划节奏;要狠抓监督落实,看其是否能做到分工有序、权职明确、监督严密.

三、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是造就“中华强国”的战略部署

步入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更大,水平更高.如果说新时期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来,即:引进国外的科技、设备用来发展自身以融入国际社会,跟上时代步伐.那么,新时代对外开放则是为了走出去,与其他国家共同商议发展方向、共同搭建发展平台、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营造世界春满园的和谐景观.新时代对外开放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导向,在促进中国国内发展的同时,也向沿线各国释放诸多中国红利.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增强中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陆上丝绸之路将经济带圈定为西北五省、西南地区的西藏、重庆、云南,东北三省以及广西、内蒙古.当前,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明显.西部地区虽然处于物质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劣势,但其地理位置优越,西北地区毗邻中亚五国,西南地区临近东南亚国家.因此,在推进丝绸之路建设中,我国力图把云南打造为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同时以西北五省为基地,构建贯通南亚、中亚、西亚的商贸物流枢纽和文化交流中心,着力打造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此举会使西部地区吸引更多产业建设和人口流人,从而带动就业,拉动西部整体发展.中部地区发展虽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未来崛起指日可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使东部地区开放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一直处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但其生产所需原材料一直依赖于资源丰富的西部,而中部恰好成为连接东西部地区的桥梁.随着东西部两地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源互补以及贸易合作日趋频繁,中部地区必将成为中国交通领域的心脏中枢.在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中国设立了长吉图开发先导区,它将在培育我国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可以巩固我国东部优势,而且对于西部发展、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可以缩小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利于增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通性,实现各国优势互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自发展迥异,都有自身比较优势,这能很好地增强国家间的互补性.亚洲和非洲多为发展中国家,有的因国内资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与此形成对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中国高铁”俨然已成为中国最亮丽的名片之一.中国帮助相关国家修建铁路、高铁、港口等通道,一方面,便利的交通将压缩这些国家对外输出农产品的时间,同时这些国家也有利于凭借国内的丰富资源、廉价劳动力等因素吸引中国投资,增加本国国内经济税收.截至2017年,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立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中国在对外修建基础设施网络的同时,有利于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危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除此之外,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红海沿岸、亚洲的波斯湾沿岸等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巨大并且对外依存度较高.在此情况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可重新规划石油进口新路径,有效避开西方国家设置的壁垒,实现资源互补,克服中国能源不足的短板.

最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表达中国思想,让更多人民倾听中国心声.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中国逐步确立起了大国形象.这使一些西方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感觉到恐惧与威胁.他们采用强国必霸的陈旧思路在舆论界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尽管中国政府一再重申“中国永不称霸”,但仍然收效甚微.这表明,中国在舆论界中对话语权的掌控与其大国身份不相匹配.在此情况下,中国可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载体,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用全世界都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中国思想,传播中国声音.中国可通过多种方式向沿线各国宣传中国文化.例如:可与其他国家举办论坛,讲述儒家的“天下大同”、 “仁爱”、“君子和而不同”思想,也可以举办民间书法、诗词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等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向各国人民讲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故事,使更多人认识到:我国主导建设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智力、健康、绿色的丝绸之路.这些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活动可以通过发挥文化交流的润滑作用来增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从而凝聚共识,使世界各国更加认可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开放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犹如破茧成蝶,虽然会经历分娩期的阵痛,但是它必将重获新生.“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蕴藏着“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主席曾多次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中国欢迎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合作中来.”在谋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发展,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格局.

四、结语

无论是在新时期还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新时期改革开放使中国富裕起来.步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强国的目标,就必须让改革开放再出发.要不断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新颖的理念、更缜密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使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各项举措都落地生根,在改革开放这条大道上行稳致远.

结束语:此文是一篇关于新时代和改革和继续方面的改革开放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改革开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使命十九大报告国企改革精神的初步学习体会
文 李 锦改革开放近40 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向何处去,社会各界都高度关心和重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

在新时代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判断 其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会圆满落幕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 周年,也是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评选30 周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与双星名人集团于5 月22 日在中国职工之家共同举办“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 .

贵州老干系统开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专题调研
贵州省委老机关党委书记辛伟到安顺、六盘水市开展专题调研7月17日,贵州省委老机关党委书记辛伟一行到平坝区委离退局、安顺市委离退局宣讲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和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省长谌贻琴对老干部工作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