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父母硕士论文范文 和想孩子告别磨蹭,多少父母催错了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父母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想孩子告别磨蹭,多少父母催错了,该文是有关父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和磨蹭和告别和父母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父母论文参考文献:

父母论文参考文献 父母课堂杂志父母课堂杂志订阅艺术创想杂志我想投稿

“赶快起床啦!”

“快点做作业!”

“速度点儿,我们该出门啦!”

……

有小孩后,生活的主旋律就是无处不在的“催催催”!可是,我们总是“越忙越催,越催越乱,越乱越忙”,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日本教养杂志《AERA with Kids》曾做过调查,高达80%的父母每天多次对孩子催“快一点”,集中在出门、写作业、收拾玩具、洗澡、睡觉的时候.

看来,所有的孩子都一个劲儿“磨”,天底下的父母可着劲儿地“催”.可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父母,就是着急的父母.催的恶果我们知道吗?

习惯被催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总处于被动地位.如果没人催,就会无所适从,甚至没有主动去完成任务的意识.

得不偿失.

我们为什么要催?

一天出门前,我习惯性催孩子们:“你们快一点!”先生拉住我,示意他来解决这个问题.他淡淡地说:“我开始定时,三分钟后闹钟响起,全家出门.”

很简单,三分钟后,我们顺利出门.

我瞪大眼睛想问他,他先开口:“催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快吗?”想都不想,我点点头.他说:“不想孩子拖拉,想让他们学会管理时间,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效率,而是为了好的结果.”

深以为然(不过后来才知道,这出自《最后的演讲》,作者是兰迪·鲍许).

是的,就如让孩子出门这事.“快”不是目的,“出门”才是.我们去思考达成目的,才是核心.

“赶紧”、“快点”这些脱口而出的“催”词,小孩子不会有明确概念的.但用“三分钟”明确时间,闹钟给孩子直观感,接着铃声给到提醒.一下子就有效了.

所以,别催孩子,想出达成好结果的方法,才最重要.

安利一下番茄工作法

(安利,网络流行语.是指“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告诉别人,因为自己喜欢所以真心推荐”.)

渐渐地,闹钟成为我们的好帮手.练琴,调半小时闹钟,告诉孩子铃声响起再休息;作业,先来半小时,专注去做;运动、阅读等,都用上了闹钟.

她们对闹钟的使用熟练了之后,我慢慢将番茄工作法加入她们的生活学习中.

番茄工作法是我平时工作学习中用到的很好用的方法.先给大家安利一下:它是由企业家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创造的一种工作法,或者说一种心理学技巧.

怎么用呢?

先将任务分解成半小时左右,集中工作25分钟后休息五分钟,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番茄钟.为什么是25 分钟?因为基于认知心理学研究,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25~30 分钟.它主要是培养大家“规律工作”的习惯,关注微时间管理.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番茄钟期间,不要中断,因为每次打扰,大脑的工作区就会有一些信息丢失,找回代价挺大的.如果中断了呢?就视为失败,记录下中断原因.每个番茄钟结束后,统计中断次数并分析,争取下次做得更好.经过反复训练,大家中断次数会减少,更为专注.

这个方法不是万能的,不适用于作息不规律或者精力时好时坏的人.

怎么用番茄工作法去管理孩子的时间?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我将番茄工作法做了调整,这也是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内容.

如上图所示,家长想达到的结果,无外乎两个:孩子每日完成几件重要的事,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我们用番茄法之后,很简单:做好了,我们就奖励;中断就必须惩罚.而且,分析原因,继续完善,孩子因此进入良性循环.完美的“结果- 反馈”流程.

1)每日那几件重要的事情

与孩子推心置腹地交流,什么是孩子觉得重要的,什么是家长觉得重要的,订好的计划必须是双方认同的选择.选择了,就要坚持.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绞尽脑汁让孩子继续.

2)为了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订好规定,我们需要维护孩子的番茄钟环境

在一个番茄钟里,我们只做一件事,不可以做别的.这是规定,没得商量.

作业就好好在书桌前,除了写作业,什么都不能做.练琴就好好在钢琴前,只能弹琴……

其次,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的番茄钟环境.番茄钟内不能去送水果,不要提问,家有二宝的不能让他们相互打扰等.

3)奖惩分明

超有感的一步.

我发现: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其实是不需要奖励的,因为去做比得到奖励更爽.我家大大会因为阅读,很晚不睡觉;小小会因为画画,不想吃饭.

对于不喜欢的事情呢?奖励变得很重要.中国台湾著名心理咨询师童利菁,辅导过各类“问题孩子”,提到一个实用方法:不喜欢?那建立一个奖励规则,制定奖励清单.

比如,我家大大喜欢旅行,我就给开个“旅行基金”,包含十多条奖励规则,多针对拖延和需要催促的事情,完成后获得相应基金.

小小喜欢吃糖果,我就建立一个“糖果银行”,控制每天的量和刷牙习惯就好.

提供的奖励,一点要对孩子的胃口,才能触及孩子的“行动开关”.

如果这样正面鼓励还无效时,让孩子“选择结果”,被剥夺某项权利的结果.比如,如果你做作业磨蹭,周末将不能和同学玩、看话剧.

“剥夺”需要讲究技巧的,订好规矩,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4)分析中断原因

这一步,我觉得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多数做不到,需要家长帮助,让孩子慢慢有反省意识.

开启番茄法练习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使用番茄法的经历.第一次,我选了一个她们最喜欢的事情.大大阅读20 分钟,小小画画20 分钟.这个时间制定是因为:一般孩子的专注力为年龄乘以二或者三.对于特别喜欢的事情可以适当增加时间.

效果特好.

第二次,慢慢开启每人多个番茄钟练习.

这次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在写字番茄钟里,大大发了一次脾气,跑到小小这边指导了一次(小小总把5 写反).而小小,跟我说“好累啊”至少三次.我坚守:订好规矩要坚决执行!也做好了这个练习会起伏的准备.什么契约精神、糖果银行、旅行基金,遇到性情中孩,统统间歇性无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陪着孩子们一起坚持,每天吃完晚餐,就吆喝:“吃番茄啦!”

另外,我做了个小升级:全家吃番茄打卡.谁没完成,被罚款、禁冰激凌、禁糖,怎么狠怎么来,共同监督.

记得有一次,爸爸因为临时加班,陪读番茄没有打卡.第二天,陪读时间加倍,罚款100元.还有一次,大大出去聚会,晚上的阅读番茄没打卡,硬是打着哈欠读完才上床,我既心疼又骄傲.

告别“催催催”的路上,孩子和我们都在努力.说到底,番茄就在那里,不过就是一个定时器、一支笔、一张纸,它能管理的只能是那段短短的时间,它不管拖延,更不管孩子的天马行空和爱玩之心.但,正是因为管理好每一个短短的时间,才让孩子能够积少成多,去坚持和挑战.

我自然也不用催啦,因为“催”并不能达成结果.而我要做的是:保护孩子的安静环境,偶尔提醒一句“休息时间快去喝水上卫生间哦!”或者“下一个番茄是啥?”还要时不时静心观察,帮他们慢慢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适时调整番茄钟.

深信有一天,他们一定会懂得认真做事、尽情享乐,而我则彻底跟“催催催”告别.

(摘自东西儿童教育)(编辑/ 紫苏)

本文汇总,该文是一篇关于磨蹭和告别和父母方面的父母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父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孩子和父母不亲近,怎么办
80后的年轻爸妈们,你们和孩子的关系怎样是否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呢孩子淘气你该怎么办其实,亲子关系很重要,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千万不要小看 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描述.

父母懂适度,告别成长疼痛期
父母应该学着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原来“样样都要管”的“指挥者”,学着做个理性的“引导者” 这要求爸妈掌握好一个“度&rd.

让孩子把话说完,是父母最好的修养
父母总抱怨,孩子进入叛逆期,自己听不懂孩子的心声,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其实,比起让孩子听话,听孩子把话说完,才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STORY 1曾经有这样一个达人秀节目台上一位小女孩在作画,笔法稚嫩.

工作后,孩子是否应该再花父母的钱,你怎么看
郑州6旬环卫工老每月2000元工资,全给儿子还房贷 网友质疑儿子是不是孝顺 老张说,父母给钱是应该的 钱,不给孩子给谁有人认为孩子工作后不应该再接受父母的救济,应该回馈父母,有的人认为年轻人生活压力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