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方法论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来源与应对方法论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方法论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4

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来源与应对方法论,该文是方法论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来源和现代性和方法论有关论文如何写.

方法论论文参考文献:

方法论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郑华

【摘 要】现代性问题有其历史来源,其中则包含了现代性问题产生的原因.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价值理想的缺失与生存意义的危机.文章从“五位一体”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贡献与危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当代中国国情,提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应对方法论.

【关键词】现代性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

我们现代人无不生活在现代社会之中,现代社会较传统社会而言,科学技术发达、生活便捷,但随之而来却出现了许多传统社会中从未出现的问题.自战争以来,我国不断追翻封建落后的旧社会,建立现代化的新社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也不断带领着全国人民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却让中国人陷入了反思.

一、现代性问题的概念和来源

(一)西方现代性的起源

现代性是指启蒙运动以来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十七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开始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现代性萌芽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初步发展于十七世纪,最终形成于十八世纪.

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与不变.”[1]现代性是在“永恒、不变”中追求“变”,是人们在面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自我心理和生活方式的适应性过程.其核心是马克思·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是摆脱愚昧迷信专制,追求理性科学自由的过程.

(二)现代性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的现代性是在主动追求人文主义,追求自由平等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启蒙的.与西方不同,中国的现代性是被西方用坚船利炮被迫开启的.第一次战争的失败迫使中国打开国门,接收西方现代化的洗礼,开启了古老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加速了封建旧社会在我国的解体,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着挽救中国的道路:从“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等.这些都是记录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逐渐走上坦途,由被动应对转变为自主自觉的现代化探索.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大大加快了,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现代性问题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无疑都给人们带来了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和更为自由开放的精神生活.从物质上来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从精神上来说,西方挣脱了宗教神权锁链的桎梏,中国推翻了封建专制君权的压迫.现代性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伴随着这些贡献,现代性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危机与问题.在此,我将重点探讨在中国社会所出现的问题.

从“五位一体”的角度来看,现代性使得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却在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都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是文化上,也是其中最为严重和核心的问题:现代人对自我生存意义的迷失.“生活的意义何在,他们被引向何处去.”[2]普遍表现为人们价值虚无,精神空虚,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其次是社会方面,一方面,正是由于有了文化层面的问题,由人们道德滑坡引发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碰瓷”事件、幼杀幼儿事件等.另一方面,伴随现代化的进程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老龄化问题、“农民工”管理问题等.最后是生态方面,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雾霾、沙尘暴、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不时侵扰着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开始反思,现代性问题究竟是怎样出现的,我们又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去应对.

二、现代性问题出现的原因

由于现代性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在此只讨论其最核心的问题出现的原因,即现代人迷失自我生存意义的原因.这也是现代性问题出现最深层的原因,尔后出现的社会问题与生态问题都是这一问题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1)科学技术发达,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西方经过启蒙运动,中国经过新文化运动,将神魅化和君魅化的世界“祛魅”了.人们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越深刻,越体会到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所知道的无知也就越多.以前,人们受限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以及宗教神学的束缚,一直奉行“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直到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宗教神学得到挑战,人们经过“日心说”,后才逐步意识到宇宙是没有中心的.人们感到自己未知的领域越来越大,进而产生“畏”.人们不由得开始思考,在茫茫宇宙,人自我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2)封建势力的衰落,西方人挣脱了封建神权的锁链,中国人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压迫,获得了空前了、自由和解放.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虽然形势和方向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反封建.可正是由于获得了空前的自由,没有了限制,同时也涌现出各种文化与思潮,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偏激甚至错误的思想.如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就是没有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表现.所谓“狐死兔悲”也正是这个道理.

(3)人文主义兴起,人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从前封建势力给人的限制一一被打破,“禁欲主义从边沁开始就遭到了激烈的批判,而世俗的享乐则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3]由于不断追求人本身的利益,强调此在,奉行“及时行乐”为归宿[4],使得心灵感性化,追求感觉和感性.同时,消费主义盛行,西方的消费观点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面子观念、从众心理相融合,加剧了消费的冲动及其盲目性,从而引发了一些炫耀性的甚至是畸形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既影响了社会风气,凸显了贫富差别,也加重了环境和资源的负担.[5]

(4)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由于现代社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缺乏大量劳动力,不少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农民工和打工者背井离乡,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心中充满迷惘和孤独感,在偌大的城市中感觉自己的渺小,产生无归属感和焦虑感.一方面农民工存在不安心理,另一方面城市居民面对大量外来人口,导致失业率上升、城市资源使用受限等问题,也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农村人和城市人都受到了外部环境造成的精神压迫,心灵产生扭曲,一部分人则选择突破道德底线来获取物质利益.

三、应对现代性问题的方法论

面对现代性所出现的问题,各个思想流派各有其特有的应对措施.综观中国现代三大思潮:自由主义西化派其实是现代性的产物,它仅仅重视构建形式化的外在结构,虽然顺应了现代社会利益分化为私人所有的潮流,却忽略了现代人内心世界的构建;新儒家思想则过分重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代表,他们倡导重回儒家传统文化,提倡“内圣外王”,虽然提高了现代人心灵建构的地位,但他们所依托的载体——传统儒家文化显然无法担此重任;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采取批判的态度,主张通过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构建新的生活世界,批判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自由主义思想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克服其局限性,为解决中国社会现代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第一,应当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具体情况不同于西方: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科学技术等方面也遥遥领先;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达.如何使“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发展创新型产业,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要解决现代性问题,就必须要利用我国人口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尤其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更需要积极吸收借鉴西方历史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性的道路.

第二,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一种“扬弃”的态度.“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虽然生活在现代,可中国人依旧带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都不能走完全抛弃民族文化传统的全盘西化道路;但如不敢突破传统也不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可能创新.”[6]从中国传统文化着手,从中找到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利的因素.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传统文化真正能够被应用时,它才会被理解.因此,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运用于现代化建设,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补充,延续了它的生命力.

第三,重构现代人的心理世界.现代性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人对自我生存意义的迷失.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1开始追逐感觉,沉溺于感官世界.打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人们改到内心空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萎靡.因此,我们必须要重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为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提出的重要思想,二十四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现代中国发展实际的伟大凝结,只有坚持并发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当代中国人内心充实起来.

现代性问题是每个现代国家都会面临的一道难题,新形势下更是有新的难题出现.我们作为现代中国人,应当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实现积极因素的运用,充分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统优势,同时积极借鉴西方应对现代性问题的优秀做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485.

[2][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5.

[3]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2):36.

[4][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20.

[5]陈新夏.中国现代性问题的特殊性及其人学反思[J].哲学研究,2016(8):31.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42.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郑华(1994-),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生,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范畴、方法.

汇总:这是关于来源和现代性和方法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方法论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方法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个方法论的对话和
常利兵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在海内外史学界精彩纷呈,引人注目 其中,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为主体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华南学派”,即是国内几大.

中国本土题材漫画创作的现代性走向与探究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漫画市场占主流的仍然是低龄化、学龄期的儿童漫画,或是快餐式消费漫画,适合成年读者的优秀漫画作品非常缺乏 中国动漫产业的商业运转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未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其实早在上世.

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究中国美术史以汉代画像砖石的撰述为例
摘要中国美术史的编撰从传统到近现代,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研究方法都有所改变,文、史、图……并用法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本文以不同中国美术史当中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撰述为研究对象,通.

从追问社会到无墙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和公共艺术教学旨趣和方法论
无墙学院道义叙录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自1928 年迄今已走过引领中国近现代新文化艺术创造运动与艺术教育90年风雨历程 国美雕塑与公共艺术教学研创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以先锋思维、旨趣与方法契入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