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人才培养类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地方高校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地方高校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本文是人才培养类有关论文范本和地方高校和人才培养和材料科学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能源和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金融工程专业导论论文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

摘 要:本文以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概述了当前中西部的地方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0-0031-02

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材料类人才的培养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几乎所有工科院校都设有材料类专业,但不同高校材料类的毕业生质量却大相径庭.国家重点院校及东部发达省份的高校,由于政策倾向及资金充实,学校可吸引大量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资源,毕业生质量较高.相比而言,中西部地方高校,办学资源少、学生基础薄弱,毕业生质量普遍偏低.因此,由于教学资源、学生基础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导致国家重点高校与地方院校的毕业生质量有着显著差异.对于资源较少的中西部地方高校,想要提升办学质量,无论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还是学生基础上都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则成为这些高校提高毕业生质量的关键.本文以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概述当前地方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几条建议.

一、地方高校在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专业无关课程过多,生产实践环节偏少

工程实践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及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国内高校材料专业的培养计划多数是以理论课为主,实验操作和工程实践环节占比重较小,而且许多课程的设置与实际工程错位.以贵州大学为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方案中,课程设置最低毕业总学分是168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16.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比例不到10%.而且实践教学环节中,生产实践环节的总学分才9分(认识实习2学分、生产实习4学分、金工实习2学分和毕业实习1学分),仅为毕业总学分的5.37%.所以,目前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生产实践环节比重偏少.

(二)教生比例失调,教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

现在国内高校的学生太多,师资少,师生比例失调,教学主要是大锅饭模式.虽然近年引进大量博士来分担教学任务,但学校以科研项目和论文为主的考核要求,使大部分教师都忙于科研而不愿承担或只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上课的老师也因科研负担太重而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以贵州大学为例,材料专业四个年级共有本科生360人左右,每个年级约90人,分2个班.但全系教师共18人,有3—5位老教授忙于科研而给本科生上课较少,主要开一些通识课或选修课,其余老师平均每人每学期上2—3门专业课.每门课2—3学分,32—48学时,若按一学期16周的上课时间算,则每人每周课时为20—27小时,占了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导致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教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三)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工程实践经验可促进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更深理解,以提升授课质量.但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多数都缺少实践经验,教学以课本知识为主,不一定符合实际工程情况.以本人为例,去年博士毕业,今年上一门《材料加工工艺》课,介绍金属材料的铸造、锻造和焊接三大加工工艺的原理、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还好去年课题组与遵义金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为公司的铸造生产线解决产品的品控问题,借此本人对整个铸造生产车间进行了调研,了解了铸造工艺的全流程.另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参与了导师课题组的很多实际锻造和轧制工作,对锻造的原理及整个工艺过程有一定的理解.所以,这门课程的铸造和锻造两个部分,本人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课堂上能很好的驾驭原理的教授,也能结合实际生产案例给学生讲解,学生的反响也很好.但是对于焊接部分,本人没有一点实践基础,只能通过阅读课本和查看相关文献来理解,再转述给学生,授课效果不如前面部分好.

(四)校内实践条件不足,校外实践中心名存实亡

当前高校里教学实践得不到重视,资金投入少,导致校内的教学实验平台和工程实践条件不足[1].国家虽然资助高校在企业设立了很多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中心,但因增加了企业成本,且存在很多安全和管理问题,也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导致许多产学研中心未能充分发挥其教学平台的作用[2].

(五)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差;学术资源少,学生视野狭窄、技能单一

国家的资金投入少,地方高校图书文献资源少,也没有多余经费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到高校做讲座,给学生讲解行业的最新前沿动态;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的主动性也较差,很少有学生主动去查阅文献,了解最新的专业前沿动态.上述诸多原因导致地方高校学生的视野狭窄.另外,国外高校培养的每位工程师几乎都拥有多种技能资格证书.然而,国内高校培养的工程师往往技能单一,只专注某个很小的工程领域,对相关领域的东西则知之甚少,这也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之一.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建议

(一)改进课程设置方案,增加生产实践环节比重

当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体育、政治类课程课时偏多,生产实践环节课时太少.因此可以适当删减部分体育及政治类课程课时,增加生产实践环节的课时,从而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上平衡好理论和实践的权重.

(二)调整教师考核要求,提高课酬,适当减少科研考核指标

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应该调整教师考核要求,将专职教学教师和教学科研型教师分开考核.提高课酬,使专职教学教师能安心上课,也可提升青年教师的上课积极性;适当减少教学科研型教师的课时或科研考核指标,让这类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将科研成果有机地结合到教学课堂中.

(三)鼓励青年教师与企业合作,促进青年教师生产实践能力的提升

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条例,鼓励青年教师与企业合作,促进青年教师生产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返回课堂时,再把从企业中所学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以提升授课质量.

(四)争取资源,完善校内实验平台;制定政策,发挥产学研中心的作用

针对校内实验平台设施简陋的现象,学校应努力争取资源,完善校内的实验平台设施,为学生的校内实践环节提供基本的设备基础.针对当前众多校外产学研中心和工程实践中心名存实亡的现象,国家应调整政策、法律和税收等,增强教育部门执行相关措施的政策和法律依据,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从而使产学研中心能真正发挥其实质作用[2].

(五)增设双语课程,提升师生的国际竞争力;邀请业内专家来校授课,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发展多技能

“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要求我们的教育与世界接轨,努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要与世界接轨,语言是一道关卡.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须增设双语教学课程.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学校可邀请业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2].鼓励学生发展多种技能将获得多技能资格证书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三、结语

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跨地区流动已是常态,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根据社会的发展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国家提出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规划,希望以此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中西部地方高校,过去局限于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计划,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及时调整自身定位,以立足地方、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在现有教学资源缺失、学生基础薄弱的境况下,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国家资源,完善学习和教育平台,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这门工程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须以工程应用为导向,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办学经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方能全面提升毕业生的质量,为社会输送真正的优秀人才,争创一流学科.

该文汇总:本文论述了关于对写作地方高校和人才培养和材料科学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汽车消费的旺盛时期,汽车后市场企业与人才的需求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本文就现阶段汽车后市场的人才发展主要面临几大问题,研究探索如何开展汽车后市场服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汽车后市.

食品科学和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王红梅(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1)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当前,检验检测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本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服务地方的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以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摘要】“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使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外语专业要紧跟时展步伐,不断调整改革,开展多元化教学 本文以三峡大学外.

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转型的困境和突破
【摘 要】要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必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 既要广泛调研、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方案的贯彻执行,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