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发展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心理:小学比中学更重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发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2

心理:小学比中学更重要,本文是关于发展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心理和心理发展和中学更重要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心理杂志中学语文杂志社大学心理论文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和培养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社会人.这不仅反映在智识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在人格的健全,以及心智的成熟上.可惜,目前中国的教育界和绝大多数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还只停留在智识的发展上,而忽略甚至有意无意地戕害到孩子的人格健全以及心智成熟.

心理学者武志红将中国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比喻成“巨婴”,其心理学含义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到了成年以后,在心智发展的许多方面还滞留在儿童阶段.生理成熟了,但人格发展不健全,心智幼稚.

我想从常识的角度,谈一谈怎样塑造和培养出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学生.

学龄前:“熊孩子”都是父母之过

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理解,都停留在出现什么心理问题,就去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我也时不时被身边一些父母求助,希望我去跟他们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孩子谈谈.但是这些家长在日常与孩子的互动中,基本上没有意识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孩子学会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负面的挫折和情绪.相反,一旦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他们或者只是简单地要求孩子“不要难过”“不要哭丧着脸”,或者示范去否认它.这些做法,其实都是与心理健康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心理疾病的诊治确实需要心理专家来提供专业辅导,但是心理健康更重要的两个层面,需要的是父母、教师在日常的亲子或师生互动中有的放矢地鼓励、引导和示范.

一个学生“心理健康”,不仅仅指他没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遭遇到各种负面挫折以及情绪时,能自己积极应对和处置;并在各种社会、人际环境下良好适应、积极发展.而“健全发展”,则指一个学生到了成年后,人格是健全的,没有明显的缺陷或障碍.例如,他不会因为安全感的问题而在婚恋问题上屡屡受创,也不会在人际场合总是表现出退缩或令人不悦.

好了,下面就从一个孩子的受教育历程开始说起.

不言而喻,学龄前的0~6岁,孩子接受社会化的主导因素是父母(或其他主要的养育人),孩子未来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大多数都是在学龄前父母引导失措或者忽略、耽误而导致.

从一出生起,孩子就开始心理发育和人格塑造.婴儿期的母婴互动,对于一个孩子终其一生的安全感起着至关重要的塑造和影响作用.婴儿的安全感来源于母亲的反应,一个敏感而反应型的母亲,能够培养出安全感十足的孩子.什么样的母亲是敏感而反应型呢?就是当孩子发出需求讯号时,母亲能够及时且正确地反应.孩子饿了,嗷嗷哭;孩子便溺了,嗷嗷哭;孩子不舒服了,嗷嗷哭——母亲都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那么这个婴儿对世界最初的安全感就是足够的.反之,就容易导致孩子安全感不足或扭曲.

在不同的母婴互动模式下,婴儿会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包括安全型依恋和两种不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其中焦虑-矛盾型依恋,多见于母亲对婴儿反应不稳定或紊乱.例如,孩子无论什么原因嗷嗷哭,母亲都首先试图给孩子喂奶.回避型依恋则多见于母亲的忽略.例如,内心对抚育婴儿有抵触的母亲,导致婴儿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

母婴互动所形成的这种依恋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接下来的人际关系,包括进入学校后与教师的关系、与伙伴的关系;以及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

举个例子吧,人们都熟知的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年迈的父母为成年的儿女摆摊相亲,类似的相亲角在许多城市都有.为什么成年的儿女还要父母操心婚恋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年轻人虽然成年了,但还不能自如地发展亲密关系,他们可能从婴儿期的母婴互动就遭受挫折,形成不安全型的依恋类型,如回避型依恋,顺势发展到成年就成为恐惧型依恋,内心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是由于安全感匮乏,过分担心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害,那么,“没有亲密就没有伤害”,因而裹足不前,总是错过姻缘.

一个婴儿到1岁半左右,开始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一旦有了自我意识,他就能了解“自我”与“世界”是有分别的,就会去试图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边界,以及如何与“世界”互动.这意味着,孩子从1岁半到3岁左右是他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无论父母是否有意识去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他也会有样学样地模仿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所以这个阶段是孩子一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引导和塑造良好,那么孩子接下来的行为习惯就不会有大问题;引导和塑造失误,那么孩子接下来的成长历程中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社会上那些令人侧目的“熊孩子”,大多数就是在这个阶段缺乏引导,或者父母误导了孩子.

孩子3~6岁是儿童前期,这个阶段是他一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城市家庭,都会把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幼儿园能否胜任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问题,但是父母能够呵护和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关键是父母要有稳定的时间有效陪护孩子游戏,无论是涂鸦,还是叠积木,或者看图画书、看电视节目、玩电子游戏,父母能与孩子分享想象,鼓励和赞赏他的“创造”,这对于孩子一生自信和积极心态都相当重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是研究者或者科学家的“专利”,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就不会那么容易失去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小学阶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6~9岁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初三年,特别是其中的小学一、二年级.对教师和家长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通过努力取得成绩,而获得“成就感”,以及得到积极强化反馈的“勤奋感”.可以这么说,小学一、二年级的经验,是孩子接下来的求学生涯中是否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关键.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必须明白一点: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未必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智力发展指标还是身体发育指标,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发展维度上,大多数孩子在平均值附近,但总会有些孩子远离平均值的区域.

以身高举例,家长或者教师都能理解,毕竟一目了然.根据中国卫生部颁发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6岁的男孩平均身高大约118厘米,大多数孩子高于或低于118厘米,但相差不多;但总会有6岁男孩身高超过140厘米的例子,也会有低于1米的例子.大体上,只要不是太夸张,都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包括智力在内的心理发展指标,就不是那么直观.以“感觉发育”为例,到6岁学龄时,有些孩子的感觉发育已经很好,手眼协调,但有部分孩子却要滞后一些.这本来不是问题,他们到7岁或者8岁后,感觉发育起来了,就没有差别.但是,因为感觉发育的不均衡,教师和家长如果不能善待,就很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挫折感.感觉发育相对滞后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粗枝大叶、写字缺胳膊少腿、算术丢三落四等.这会影响班级的平均成绩,教师着急,家长也着急,然后用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那就可能给孩子的学习生涯留下阴影,在未来的中学阶段,或者厌学,或者考试焦虑,都可能与6~9岁的错误对待有关.事实上,各个城市都不难看到打着“感觉统合训练”的教育培训机构,这些收费昂贵的“感统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造成的负面的心理感受多过积极的心理效应.

更进一步地说,公共教育通常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以及衡量标准,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按照这个人为设定的标准来发育成长的.因此,总会有学生“吃不饱”,也会有学生“吃不下”.这不是学生的错,而是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计划和标准并不适合他们.这是其一.

同时,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也不均衡.智力可以分为8~9个不同的类型,从语言-言语智力(与语文以及文科类学科高度相关)、数理-逻辑智力(与数理化等学科高度相关),到人际智力(如何了解他人以及如何沟通)、内省智力(如何认知自己和把握自己),几乎没有哪个学生在这8~9种智力类型上都同等优秀.即便是同一种智力类型,例如语言-言语智力,又有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不同方面.因此,即使一个孩子总体上是适应公共教育的计划和标准,但未必在每个细分的维度上都适应.这是其二.

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过于倚重其中的2~3种智力类型(语言-言语智力、数理-逻辑智力和空间智力),而忽略甚至压制了其他的5~6种智力类型.那么,如果一个孩子恰好在前3种智力类型上占据优势,那么他们适应学校教育并获得积极发展的概率就很大;否则,他在学校教育中就更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像美国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这样在肢体运动智力上天赋异禀的天才,如果置身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体系里,不仅在学业上很难有所发展,而且从学业上收获的习得性无助以及自卑,会使他的天赋也被埋没.相对地,他置身在美国的社会背景下,高中期间就被球探发现他的篮球天赋,直接获邀加入职业篮球联盟,最终成就一代传奇.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试图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帮助,那么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从学生个人的纵向比较,鼓励和赞赏他的点滴进步,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别人家的孩子”或者“学霸”的说法,对更多的学生其实是一种心理损害,他们在教师或者父母不恰当的横向比较中,体验到的是挫败感,严重的甚至发展为习得性无助,不仅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在成年后的整个工作、生活中都表现出退缩、得过且过.

学龄期孩子的一些表现,过去曾被认为是“缺陷”,例如,阅读困难,或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倾向于认为,这些未必是真正的“缺陷”,而完全可能是儿童发展多元化的表现,甚至连泛自闭障碍也包含其间.传统的做法,是试图通过各种心理的方式,乃至药物的方式,来“矫正”这些“缺陷”.但事实上“矫正”的效果很可疑,至少对于泛自闭障碍来说,基本上是无效的.现代心理学的建议是,要帮助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正确做法不是“矫正”,而是根据他们的特异性来建立特殊的沟通学习模式,以及给他们提供特殊的评价标准.换句话说,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教育的要义是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发展,而不是用平均化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否则,就很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心理损害.

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孩子的自尊体验

整个小学阶段,大概对应孩子6~12岁的年龄阶段,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来看,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是勤奋对自卑.如果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赏识和鼓励,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支持,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能使他们未来的发展更加顺利.

因此,虽然人们惯常地认为小学、初中、高中越来越重要,但其实与之相反,小学才是一个孩子一生心理健康、健全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时期.在美国,对小学教师的要求要远远高于高中教师,考取小学教师执照远比考取高中教师执照更难.而在中国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对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要求递增的现象,这其实并不合理.

在小学中高年级,大约9~12岁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自尊体验的发展,对未来青春期的自尊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9~12岁孩子的自尊水平会逐步提高,到12岁左右达到一个峰值,然后进入青春期略有下降,然后又逐渐回升.所以,小升初对于孩子的自尊发展来说有很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从小学升入初中,孩子的总体自尊会有所下降.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长期拥有低自尊,那么青春期对这些孩子来说就充满风险,容易产生所谓的边缘青少年.

因此,无论是亲子互动,还是师生互动,都应该尊重和保护孩子的自尊体验,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低自尊的孩子更容易反映出更多的行为过失以及品行问题.那么,对待有品行问题的儿童,单纯的惩罚或规训是不够的.只有尽可能提升他们的自尊水平和积极的自尊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变他们的行为反应模式.否则,就很容易蹈入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是使那些有品行问题的儿童,长大成人后有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儿童期的品行障碍,经过青春期的发展就可能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而后者是大多数暴力犯罪的病态人格基础.

结 语

概括一下,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前,从出生到学龄前的家庭教育阶段和整个小学阶段,基本上奠定了孩子人格能否健全发展的基础.0~1岁半发展的依恋类型,1岁半~3岁的最初行为塑造,3~6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这几个关键期能顺利地引导孩子健康发展,那么小学阶段就能更好地适应.而小学阶段发展的勤奋感、通过努力获得成绩的成就感,能使孩子更积极地应对未来的学业问题.家长和教师通过对每个孩子的充分了解和发现,能够因势利导,有助于每个孩子,哪怕是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能更好地适应以及积极发展.

青春期以及成人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从0~12岁的年龄阶段某个方面的忽略、误导以及损害中找到肇因.例如,高中甚至大学阶段的厌学或者学习焦虑问题,往往起源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习受挫的经验;高中或者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问题,如过度依赖他人,或者过于孤僻,根源其实就在婴儿期缺乏安全感的成长经验;高中阶段或者大学阶段的各种行为过失问题,很可能与小学阶段长期处于自尊受挫的低自尊状态有关,等等.

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孩子,个个相似;而心理不健康、不能健全发展的孩子,各有各的原因.家长或者教师,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或者每个学生都能发展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人,那么前面所概述的内容就是一个参考.失去这些“健康土壤”,孩子成长的风险无疑会加大.

言而总之,此文为一篇关于发展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理和心理发展和中学更重要相关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化知为德: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启蒙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加之观念的养成时期,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教育新形势下,我国更加重视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希望学生能够从小摆正价值观念、端正.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前言教师想要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两个方面去实施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辅相成,道德的产生、发展、变化……都需要受到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应该受到主体思想的支.

立体式学习:小学作文教学的新路径
【摘要】 在传统小学作文教学中,采用的是封闭的、平面的,应付考试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作文教学弊端日益突显,已形成一种呆板、僵化的作文教学形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非常有必要采取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积极心理:送给教师们的幸福指南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的第32个教师节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除了盛赞“心灵园丁”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更应关注教师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在过去几十年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