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美丽乡村方面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天水市美丽乡村农耕文化建设以甘谷县八里湾乡中岔村为例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主题:美丽乡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6

天水市美丽乡村农耕文化建设以甘谷县八里湾乡中岔村为例,该文是美丽乡村方面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跟甘谷县和八里湾乡和农耕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美丽乡村论文参考文献:

美丽乡村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温明霞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20)

[摘 要] 本文以甘肃省甘谷县八里湾乡中岔村美丽乡村农耕文化建设为例, 总结天水市美丽乡村农耕文化建设现状, 探讨农耕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推进甘谷县八里湾乡中岔村美丽乡村农耕文化建设的对策, 旨在为西部地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农耕文化; 天水市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 (2018) 23-49-3

文化建设是推进中国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是推动乡村发展的 “软实力” ,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对村庄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 .

1 农耕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建设是经济、 生态、 旅游等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农村地区文化建设水平提高了, 人民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创造出更加美丽的中国.现阶段, 对于农村文化的建设,要从最根本入手,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俗文化, 称为农耕文化, 其是为农业和为农民自身娱乐服务的.农耕文化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发掘和弘扬农耕文化, 可以丰富休闲农业, 是乡村旅游升级的必然选择[2] .

甘肃省甘谷县在文化类型上属于陇右文化圈.陇右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曾经创造过繁盛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 各种宗教文明在这里交汇.中岔村位于甘谷县北部山区, 因拥有一座300多年的古堡而远近闻名.中岔村距离县城20多km, 由于其地处偏僻、 地大物博, 所以祖祖辈辈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耕文化自然成为村子及其附近村落文化的核心力量, 为此, 甘谷县在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体现和突出乡村地域文化特色, 打造一条文化旅游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2 农耕文化建设现状

甘谷县中岔村依托古堡以及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从农耕文化着手, 全力绘就 “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的乡村农耕文化旅游蓝图, 创建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 (见图1) , 建设美丽乡村,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农耕博物馆里收集了古堡防御时期的部分器械及犁、 耙、 镢头、 风车、 扁担和马灯等现代农具(见图2) , 甘谷籍人程世雄奔走筹集, 将自己*的各方的契约、 陶罐、 铜车等百余件物品捐献出来, 并带动八方乡邻无偿捐献各类生产生活用具5 000余件, 主要目的是弘扬农耕文化, 传承传统美德, 教育子孙后代, 推动社会进步.博物馆分为农耕集萃区、 体验区和1个乡愁馆, 农耕集萃区有好几个展厅, 陈列着不同主题的农家旧物件,深深地吸引着游人的眼球, 成为大家回望过去、 品读沧桑岁月的文化遗珍; 体验区相对简单, 还需要进一步开发;乡愁馆收集陕甘两省及部分国内书法名家作品上百余幅, 并碑刻成林, 让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 “记住乡愁” ,传承八里湾书画之乡的优良传统.总之, 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是集古堡游览、 民俗展演、 特色饮食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而中岔村, 也以其独有的方式, 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一副美丽乡村蓝图, 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群众脱贫致富、 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近期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甘谷县以农耕文化为契机, 大胆探索具有甘谷特色的农村 “三变” 改革, 把省市政策与甘谷县实际有效对接, 大力发展甘谷苹果、 核桃、当归、 辣椒和党参等特色种植, 以八里湾乡为中心, 返乡农民创建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有效发展地方经济, 从而有效促进了甘谷县乡村文化建设.

3 农耕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在全国都在抓乡村旅游的大气候下, 甘谷县中岔村通过发展乡村农耕文化, 带动农业、 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3.1 农耕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 保障措施跟不上

天水市由于受到政策法规、 文化水平、 资金短缺、 基础设施和宣传力度等因素的制约, 在文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美丽乡村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 各村、 镇、 县区等积极配合进行落实.目前, 在天水市美丽乡村建设方面,首先, 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文化建设体制; 其次, 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不够, 部分村镇干部和地方领导重视相对容易出成绩的物质文明建设, 而忽略农村文化建设, 导致基层文化服务机构不健全, 人员配备不到位, 有的村镇甚至没有文化站; 再次, 没有或者缺少专门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 缺少最基本的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或者文化博物馆之类的文化配套设施,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 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停滞不前, 更谈不上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3.2 农耕文化组织和文化队伍涣散

搞好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专门的管理, 在文化建设方面, 天水市缺乏专职的文化管理干部, 导致文化建设群龙无首, 文化队伍涣散, 缺少科学规划和有效的指导; 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也不高, 大多数属于 “等” “靠” “要” 的状态,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好像文化建设就是政府和干部的事情, 与自己无关; 还有现代广场舞逐渐替代地方传统农耕文化秧歌、 武术等的现象, 所有村庄千篇一律, 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4 推进甘谷县中岔村美丽乡村农耕文化建设的对策

4.1 增强当地农体意识, 发挥其在农耕文化传承和开发中的作用

在天水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靠政府, 要坚持政府推动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 使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在文化建设中潜移默化发生改变, 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建设美丽乡村, 就必须建立适合当地的农耕文化传承和开发服务平台, 通过天水市地区各级政府提供技能培训、 创业辅导、 资金和技术支持等; 利用社会力量,呼吁群众加入农耕文化建设中来, 激发农民传承农耕文化的热情和开发活力; 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 学习其他知名农家乐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 逐步形成具有甘谷特色的餐饮文化, 达到农户足不出户就有经济收入的目的[3] .

4.2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和资源.

八里湾乡是甘谷县的一个重要乡镇, 区域面积101.3km 2 ,总耕地面积0.508万hm 2 .农业以粮油、 蔬菜、 药材为主,其中辣椒、 党参驰名中外.因其常年气候温润, 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在当前精准扶贫的形势下, 地方政府更应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区域经济, 体现农村民俗风情、 农业特色景观, 中岔村及其周围农民应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结合各村的特点, 实现一村一品、 一村一景、 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规划[4] .主要对策如下: ①以村部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为中心, 在原有的体验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挖掘, 拓展农耕民俗活动体验项目, 在当地传统民俗活动中融入传统农耕文艺, 如八里湾乡传统的唢呐、 秦腔、 秧歌、腰鼓、 道情和武术等项目, 充分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②建立大型的鱼类养殖场地, 既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更让游客在青山绿水间享受垂钓的休闲和乐趣; ③拓展聘请行业专家亲临指导, 在前山种植适合八里湾乡的各种花卉, 如波斯菊、 千日红、 万寿菊、 孔雀草等, 形成大片的花海, 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④鼓励中岔村及周围农户建特色农家饭庄群, 建农家田园土灶, 吃五谷杂粮, 感受不一样的农家味道[5] ; ⑤建农家特色旅馆, 设农家土炕让游客居住体验, 田间炕头、 冬暖夏凉, 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农家乡愁; ⑥继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加大甘谷辣椒、 党参等特色产品生产, 把地方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做成品牌[6] .

4.3 完善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

目前, 天水市还没有和农耕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就当前形势而言, 要建设美丽中国, 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前提, 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乡村农耕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适合天水市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专门性立法, 制订天水市的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 真正实现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完美衔接[7] .

5 结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悠悠五千载华夏文明, 铸就了中华独一无二的农耕文化.在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 对农耕文化的研究、 传承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和核心.农耕文化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现, 在当今社会, 其和谐与秩序的价值观依然有助于大家对环境危机、 生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

概括总结: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甘谷县和八里湾乡和农耕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美丽乡村本科毕业论文美丽乡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陈文胜(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642)摘要一个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衰退现象并不是必然会出现的规律,关键是找准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和乡村振兴的时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青岛煤改气试点:建设美丽乡村,助力绿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青岛这个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并重的城市体现的非常充分 2017 年10 月26 日,电器记者探访了青岛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程试点—.

甘谷县大像山大佛窟木楼考
魏亚芳(甘谷县博物馆,甘肃甘谷741200)摘要大像山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谷大佛为国内巨佛之一 大佛窟原有木构建筑,从重楼七层到全部毁去,是历史的见证 认识大像山石窟寺的演变,对认识中国石窟寺.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颚东南地区乡村水系景观设计以湖北省麻城市木子店镇为例
摘要水之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自然焕发的一种支持生命和扩张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是人类智慧与生命的延续 美丽乡村中的水系景观设计是从人与文化精神的交互中汲取题材,以美的形式规律加以提炼、加工并让艺术与人的心理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