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军队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古代军队面面观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军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2

古代军队面面观,该文是有关军队学术论文怎么写跟军队面面观和面面观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军队论文参考文献:

军队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古代文学论文选题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筱文

纵观中国历史,历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都十分重视建立发展军队.虽然各朝军队的名称和组织不同,但一般都由帝王控制和指挥,主要征募农民服役,通常区分为军、地方军和边防军.军由帝王直接统领,负责宿卫京城,战时扩编出征;地方军由地方政府管辖,负责驻防各地,并听从帝王调遣,参加征战;边防军负责戍守边境,防御外敌入侵.

那么,各朝军队是如何训练的?主要使用什么武器作战?火器又是何时出现的?本文将一一为读者解答上述问题.

秦军

秦朝统一后,国家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它由皇帝警卫部队、都城卫戍部队、边防部队和郡县地方部队四部分组成.如果爆发战争,也可能临时组建部队.

秦朝军队以步兵为主,同时还有强大的骑兵和水师.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证实了秦朝军队的强大.而史料上记载的秦代(公元前214年)屠睢率50万南攻百越,则说明了秦朝水师的发展.秦朝的步兵称材官,骑兵称骑士,称楼船士,车兵称轻车.

步兵是秦朝军队的主要兵种,有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两种.前者不穿铠甲,战时在前排,以弓弩杀伤远距离敌人;后者着铠甲,战时在后排,待与敌人接近时,以戈、矛、戟、殳等武器与敌人格斗.轻装步兵与重装步兵的区分是由武器装备和战斗需要决定的,这在军制发展史上是一个进步.

秦朝的骑兵已配备齐全的鞍鞯,但马蹬还没有出现.没有马蹬,骑士两脚悬空,没有着力点,不利于马上格斗,所以秦军骑兵只装备弓箭,适合远距离作战.现代影视作品中有秦代骑兵装备马蹬进行马上格斗的场景,不符合历史,是一种误解.

秦自商鞅变法后,实行“利禄、官爵专出于兵”的政策,这就是著名的军功爵制.这一制度曾动员秦国军民“竭其股肱之力,出死力为上用”,使秦国“兵无敌而令行于天下”,对最后统一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秦统一后,这一制度仍坚持实行.李斯当丞相时,依然是“官斗士,尊功臣”,从而在全国形成一个军功

地主阶级.这些军功地主依靠授爵,掌握了各级政权,他们以征战为常事,以杀人为荣耀.进入和平时期后,便转化为对农民的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结果,在短短的10多年中,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广大人民忍无可忍,被迫揭竿而起,反对暴政,军功爵制的弊端由此可见一斑.

汉军

西汉主要作战对象是匈奴,为了取得战争胜利,国家十分注意骑兵建设,建立了健全的养马制度.汉朝初年,马匹很少,为此,汉朝颁布法令鼓励养马.景帝时,在西北边境地区设立36所牧马苑,用3万官奴养马30万匹.武帝时期,为准备对匈奴战争,更是大量养马,为卫青、霍去病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西汉的地面部队有步兵、骑兵、车兵,水上部队有.步兵、骑兵是西汉军队的主力,车兵处在逐渐被淘汰的地位.西汉骑兵在兵种上有轻骑兵与重骑兵之分:轻骑兵无铠甲,持弓弩,背负箙,马匹矮小;重骑兵部分带甲,持长矛类武器,马匹高大.据考古发掘显示,西汉骑兵已装备适于马上近战的环柄长铁刀.西汉的骑兵很强大,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作战,前后动用骑兵24万,所战多捷.

各级统兵将领战时领兵打仗,平时负责军

事训练.骑兵重在练骑射,骑兵的校尉必须是骑射好手.步兵的训练以发矢张弩为主;不但练行船,也要练战射.边防部队要熟练掌握烽火技术.由于弓弩是汉代的重兵器,杀伤力强,所以各军兵种都要加强训练.

汉军的强大和当时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分不开的,汉军常驱数十万众,长驱数千里,直扑大漠.自汉武帝以来,汉军在对外战争中基本处于一种绝对的强势地位,所以汉朝一个基层官员也能说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豪言壮语,反映了当时汉民族强大的自信.在对匈奴的战争中,汉军英勇作战,解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族政权的威胁.

唐军

骑兵在唐朝的统一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唐太宗李世民尤好骏马,著名的昭陵六骏石雕,就是为褒扬李世民曾经乘坐的六匹战马所立的赫赫战功而作.在唐初几次关键性战役中,骑兵都有上乘表现.

唐中期以后,神策军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神策军以宦官为统帅,并由其完全控制.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唐朝为防止吐蕃进攻设置了一支戍边部队,称神策军.“安史之乱”期间,神策军赴中原参加平叛,兵力扩充至万余人,由宦官鱼朝恩掌握,后退驻陕州.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代宗为避吐蕃进攻,逃到陕州,因神策军护驾有功,代宗回长安后,神策军遂成为禁军,分神策左右厢.德宗时又改称左右神策军,并特立护军中尉两名、中护军两名为最高指挥官,均由宦官充任.不仅如此,卫府兵往往遥隶于神策军,称神策行营,神策军不仅是宿卫宫中的主要力量,而且成为维护唐王朝统治的重要力量.但是,神策军掌握在宦官手中,成为宦官专制的工具.直到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在藩镇威胁下,才把神策军最后废除.

通过近些年的影视作品,大家对唐朝的一些军事将领也有所了解,如李靖、李绩、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对兵法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和李靖关于用兵打仗的论述编辑成册就是《唐李卫公问对》,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军事学著述.“安史之乱”之后的唐军,则有郭子仪等人作为唐朝军事力量的代表.

宋军

北南两宋上承五代、下启金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昌明、科技辉煌的朝代.然而,大宋王朝在军事上的整体表现给人以“积贫积弱”的印象,从对仗大辽、抗衡西夏,到半亡于金,直到崖山之战亡于蒙古,在军事战争上总是遭受挫败.

事实上,宋朝对兵器的研制与发展非常重视,为了改善兵器质量,汇集全国的精工巧匠交流经验和提高技术.特别是将运用到武器上,是武器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北宋时期,制造已是国之大事,仅军器监就雇佣4万多人,下设作、青窑作、火作等11个大作坊,每日生产弩箭7000支、弓箭10000支、蒺藜炮3000支、皮火炮20000支.1083年,为

抵御西夏对兰州的进犯,一次就领用火箭25万支.北宋末年,又发展出“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威力巨大的武器.1161年,南宋文臣虞允文在著名的采石之战中,用霹雳炮击败金朝御驾亲征的天德皇帝完颜亮,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挽南宋于既倒.

纵观有宋一代,在火器上的运用不仅是成功的,而且是有效的.武器的应用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多次为宋军赢得战争,甚至在危机之中成为救命稻草.1132年的管形武器——,就是南宋将领陈规在抵抗金兵进犯时的重要发明.这是最早的管形武器,即将装在一根长竹管里,点燃,烧伤敌人.至于大宋王朝留给后人军事孱弱的印象,原因则是多方面的,留给后人太多的唏嘘和思考.

蒙古铁骑

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人靠骑射起家;作为一支横扫欧亚的军队,蒙古军队骑兵拥有优良的战马.蒙古马个头不算高大,但耐力却是全世界最好的.

关于蒙古骑兵精良的军器装备,从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和元代出土文物来看,蒙古骑兵装备有:两三张弓、3个装满了箭的巨大箭袋、一把斧,还要带拖兵器的绳子.百夫长、千夫长等军官要挎一种尖端尖锐但只有一面有刃的弯刀,将其装在精美的刀鞘里.所骑战马均有护身甲,重要的护卫部队士兵的马匹也有护身甲.蒙古骑兵服饰一向以精巧著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前曾用过鲛鱼皮甲、翎根甲,随着铁器的大量缴获以及对冶铁术的熟练运用,后来蒙古骑兵的铠甲就用以牛皮为里的铜铁盔.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一开始,蒙古军队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军队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之前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和抛石武器,加上机动灵活、游刃有余的战略战术,蒙古军队的综合战斗力大幅提升.

明军

明朝建立之初边患频仍,前期和中期主要是防御蒙古贵族的南侵,后期则是对付东北女真族的进攻,所以明朝十分重视边防.为抵御蒙古的侵扰,明建国伊始即把边防重点放在北方,修筑和加固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的长城,并在沿长城一线建立起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个边防重镇,后又增设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五镇,合共九镇,称为九边.明朝中期,边防力量日趋削弱.为抵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政府采取修缮长城、充实边兵、加强边防领导等措施,北部边防有了改善.

明朝初年,日本海盗(史称倭寇)屡屡侵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从洪武初年起,国家即着手加强沿海防务,在沿海要地广建卫所,屯兵戍守.与此同时,明朝加强水师建设,建立和扩充舰队,加强海上巡逻,建立起海上舰队巡逻、陆上城池防守相结合的海防体系,有效地保卫了明初海防安全.明中期以后,海防逐渐废弛,倭寇侵扰活动日益猖獗,给东南沿海数省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应对倭寇侵扰,官府曾命福建、江浙沿海诸卫造船抗倭,使水师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刀牌、弓箭、弩等冷兵器制作精良,火器已占很大比例,铜铳、铁铳、地雷、各类火炮开始装备部队.

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部队便是在这一时期招募成军的.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家军成军于浙江义乌.戚家军因戚继光而得名,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和百战百胜的战绩.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在于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极为先进,以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戚家军作为一支地方军队,其火器的先进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机营(世界上最早专习炮的火器部队).

八旗兵

大家说到满洲八旗,都会想到北京茶馆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但在17世纪的东亚,满洲八旗确实是一支横行天下的无敌之师,斗明朝、平朝鲜、战沙俄,一统中华.

八旗制度是满洲社会特有的制度.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努尔哈赤把他率领的军队分为四部,分别称为环刀军、铁锤军、串赤军、能射军,并用黄、白、红、蓝四种颜色的军旗作为识别的标志;万历四十三年(1615)将四军扩编为八军,以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为名,至此,八旗兵制初具雏形.八旗兵以骑兵为主,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八旗骑兵冲锋陷阵,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是清朝军队的主力.但是全国统一后,八旗士兵久不习战,养尊处优,战斗力急剧下降.到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只能依赖绿营兵冲锋.

绿营是清朝根据明朝的边防镇戍制度,将明朝降军和新募汉军改编而成的各省地方军,因以绿色旗帜为标志,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故名绿营,也称绿旗.八旗兵以骑兵为主,不利于在江南活动,因此,以步兵为主的绿营兵逐渐取代八旗兵成为清朝正规军的主力.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绿营兵起了主要作用.绿营兵在极盛时期曾达到66万.战争前夕,绿营兵仍有40余万.进入近代以后,绿营兵和八旗兵一样,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王 凯

本文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军队专业范文可作为军队面面观和面面观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军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古代三尺含义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有“三尺”这个数量词,含义却各不相同 最有名的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三尺”好理解,就是指距离 而平民出.

古代文人的数字雅号
郑一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这是唐代僧人齐己的诗句 齐己曾拿这首诗来请教诗人郑谷 郑谷不客气,毫不保留地表明自己的看法,说“数枝”不足以点明&ld.

解放海南岛:人民军队靠着铁脚板追到天涯海角
1950年4月16日19时许,人民解放军第40军1 87万名指战员,从雷州半岛灯楼角乘木船出发,冒着林弹雨,突破敌人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横渡琼州海峡,于次日凌晨在临高角登陆 与此同时,43军的69.

古代的货币
不同时期的货币,是不同社会生产发展阶段的见证 古代货币,特别是古代金属货币尤其具有代表性 最原始的货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贝币,其中齿贝最为通行 单穿骨贝、菱形蚌贝、海贝……名目繁多,仿制品铜贝则是向金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