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软件专业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跟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和应用本科软件专业课程衔接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软件专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31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和应用本科软件专业课程衔接,本文是软件专业相关论文怎么撰写与本科和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课程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软件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软件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的标准格式模板国家人文地理杂志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摘 要] 针对目前全国开展的高职院校与应用本科院校衔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主题,兼顾高职毕业生就业和升学两种需要,基于国家职业标准,按照“岗位分层、能力分级、学生发展、职业成长”的思路设计了软件专业课程衔接方案.

[关键词]“3+2”分段专本衔接;课程衔接;国家职业标准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推动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专科层次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深造机会.关于“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成为职业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各地都在积极开展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改革试点工作.

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的多种方式中,“3+2”分段模式较为常见.“3+2”分段模式,即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3 年加2年分段培养.学生3年高职教育后,可选择直接就业,亦可通过考核进入本科相应专业继续深造,完成相应的学分,获得本科毕业文凭和相应学位.

“3+2”分段模式兼顾高职毕业生就业和升学两种需要.必须分别设立高职段的培养目标和本科段的培养目标,两阶段的培养目标梯次递进、有机衔接.设计支撑两阶段目标达成的课程体系相对复杂,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现阶段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探索和实践有待改进.部分高职段学生感觉专业能力不如高职院校普通专科毕业生(课程设置上和同专业的其他班差别较大,增加了本科必修的公共课,减少了一些专科阶段的专业课,如果转段失败,竞争力还不如普通专科生);部分转段升学的学生感觉本科段学习吃力,能力得不到提升(基础不够,课程与专科段关联度不高没兴趣).

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变化,探讨基于国家职业标准设计“3+2”专本衔接课程体系,并以软件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一、培养目标规格衔接

实施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培养目标与规格衔接是逻辑起点,课程衔接是关键[1][2].

要对高职和本科两个学段的培养目标规格进行明确区分,两个学段的培养目标衔接要顺畅.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中,高职段的培养目标和本科段的培养目标应存在共性与关联.在类型上具有同质性,在层级上存在接续性.高职段和本科段的培养目标梯次递进、有机衔接.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较明确的岗位指向,可将“3+2”分段模式高职段和本科段的目标岗位指向同一岗位系列的不同层级(同一职系的不同职级),工作性质相同,而责任轻重和复杂程度不同,体现了“岗位分层、能力分级”,有利于“学生发展、职业成长”.

“3+2”分段专本衔接的相关专业可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中职业类别和技术、技能资格,科学合理地确定高职段的培养目标和本科段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由国家制定,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用人单位的要求.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课程应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设置.

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职业资格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能、中级技能和初级技能基于国家职业标准,明确专本衔接中两阶段的培养目标规格(高职段应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或四级标准,本科段应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三或二级),据此设计梯次递进、内容衔接课程体系,可以有效避免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避免教学内容安排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同时给有特色的学校提供发挥的空间.

(二)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 年版)》,软件从业人员中计算机程序设计员是从事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设计、编制工作的人员;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是从事计算机软件研究、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维护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2017年版)》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包括:程序员(初级资格)具有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软件设计师(中级资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2017 年版)》软件专业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包括: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程序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见表1.

通过职友集了解软件专业人才市场需求.2017 年8 月31 日,全国招聘程序员专科以上9168 人,本科以上4503 人;全国招聘软件工程师专科以上146829 人,本科以上158988 人.软件工程师的需求量远大于程序员的需求量,说明产业对人才层级要求提高了;程序员学历要求倾向本科,软件工程师学历要求倾向本科.

综合国家职业标准、市场需求、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作者认为:软件专业“3+2”专本衔接中,高职段培养程序员(中、高级程序员),本科段培养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师).

高职学段培养目标可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从事程序员等工作,具备软件开发与测试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本科学段培养目标可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从事软件设计师等工作,具备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软件设计与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能力分析

国家职业标准对软件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如表2.

综合考虑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软件职业活动内容以及技术、技能资格要求,软件专业专本衔接高职段培养程序员(中、高级程序员),专门从事程序开发、维护,主要工作是模块级的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本科段培养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师),他们首先是优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程序员,编写与优化程序,主要工作是系统设计、指导程序员工作.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把目标岗位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任务领域,再对任务领域进行分析,获得每个任务领域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见表3.

二、课程衔接

对接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使课程与职业能力有机对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在高职段与本科段各开设哪些课程以及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职与应用本科课程衔接,应保持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基因.相应的,在课程体系上应强调就业导向、实践导向、应用导向,突出技术实践课程培养动手能力,加强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实战训练.

高职段课程应足以支撑高职段培养目标的达成,高职段与本科段全部课程足以支撑本科段培养目标的达成.高职段和本科段的培养目标梯次递进、有机衔接,专科、本科两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应形成层次梯度,并能够合理衔接.高职段课程为本科段课程学习提供基础,本科段课程是高职段课程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高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但要避免过度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育,导致毕业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本科阶段着眼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有更高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解决更复杂问题能力,但要避免过度强调系统理论学习,导致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不足[3].

(一)课程结构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坚持系统培养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结构比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课程体系是重点.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创新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课内实践(实验),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导的生产性实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3+2”模式相比普通本科学制上多出一年培养时间,应该用于企业实践环节.高职学段的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本科学段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根据区域产业中细分行业的需求,结合学校资源优势,开设特色专业方向课程.

课程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模块.

1.高职学段的公共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及有关规定安排,本科学段的公共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的本科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及有关规定补齐.

2.高职学段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类;本科学段专业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类.

(1)高职段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选取必需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着重理论的应用,而不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

本科段学科基础课程是学科更大范围的基础理论课程,选取必需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着重工程技术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及其应用能力.

(2)高职段专业核心课程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所设置的技术技能课程,解决工作任务中开发、实施问题.其课程结构以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工作的技能为主导.

本科段专业主干课程针对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所设置的工程技术课程,解决工作任务中设计、管理问题.其课程结构以工程技术能力为主导.

(3)高职段专业方向课程将某一专业分为若干就业方向而设置,学生可以选择专业不同就业方向的课程学习,聚焦到各个专门就业岗位(web 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界面设计等).

本科段专业拓展课程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可以确定若干选修模块,也可以确定主要选修课程.

表4 可作为“3+2”分段高职与应用本科软件专业课程衔接的一个参考.

“3+2”分段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转段考核的软件专业能力考核可参照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程序员资格科目: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分别考核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基本知识、程序设计技能.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围绕职业标准等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并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建立课程与能力的对接关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高职本科课程的延续性与衔接性.

高职学段的重点在“专业技能”,其课程设置强调培养学生的一般性职业素养和具体专业性操作技能;本科学段的重点在“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其课程设置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其知识转化,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顺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高速发展,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及时更换或新设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企业主流技术相一致的课程.

表5 为“3+2”分段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软件专业课程与核心能力之间的支撑映射矩阵.

归纳上文,该文是一篇关于软件专业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本科和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课程相关软件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高职高等数学和高中数学课程衔接的现状和措施分析
摘要结合现实情况,从高职院校的现况出发,对高职和高中数学衔接中的矛盾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成绩和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目的,要.

乳酸菌国家检验标准的更新
摘 要GB4789 352016 版乳酸菌检验的国家标准于2017 年更新实施,将原来的GB4789 352010 版替代为GB4789 352016 版 其中更改了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乳酸菌计数的改变.

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和应用型本科英语课程的衔接以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中图分类号院H319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71摘要现代职教体系对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改革现有高职英语.

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身份认同
摘要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研究作为职业认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本文简要概述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基本内涵和结构……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卫生类高职.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