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新型城镇化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与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新型城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2

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本文是关于新型城镇化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城镇化和攻坚战和赣州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新型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建设法规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班组文化建设论文图书馆建设杂志

文/刘建春

赣州被江西省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既是对赣州在全省城镇发展布局中重要地位的肯定,也为赣州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指在一省的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力,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大城市功能.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全省城镇发展规划布局的现实要求

江西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构筑“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为主骨架的省域城镇体系.其中“两带”中的一带是包括赣州市在内的京九线城镇发展带,“三区”中的一区是赣州都市区,“四组团”中的两个组团是赣州市辖的瑞金城镇组团、三南城镇组团.这表明,赣州市的城镇化在全省城镇发展规划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规划》指出:要“发挥赣州对外开放和内陆口岸优势,建设成为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实现全省城镇规划总体布局的现实要求.

(二)赣州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赣州地处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之间,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在古代,是北方南下的必经之地,赣州由此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至宋为鼎盛之时,属全国36大城市和44个经济中心之一.现在,随着赣州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赣州的区位优势更加显现出来.赣州处于深圳、广州、长沙、南昌、厦门和汕头六大城市的中间,周边300公里的区域内,没有一个具有辐射功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赣州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赣州区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5,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二位.赣州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齐全,所有这些表明赣州非常有希望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赣州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赣州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和良性发展阶段,但与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还存在差距,面临严峻挑战.

从表中可知,赣州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但与第一位的省域中心城市南昌相比,差距很大,只相当于南昌的1/2,而与省内周边城市抚州、吉安相比,差距不是很大.但如果从人均水平看,赣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要低于省域中心城市南昌和省内周边城市抚州、吉安.在三次产业结构上,赣州的第二产业比重要低于中心城市南昌和省内周边城市抚州、吉安,说明赣州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低.城镇化率与抚州、吉安基本相近,但远低于南昌,表明赣州目前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低,通过发展经济,转移农村人口的压力很大.

总之,目前赣州经济总量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偏低,难以发挥对周边地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还难以显现,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功能亟待增强,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任重而道远.

三、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对策

虽然目前赣州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中还面临一系列问题,但我们有信心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加快产业发展

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加快产业发展是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根本所在.赣州市委提出,要突出打好主攻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攻坚战,加快产业发展.

一是打好主攻工业攻坚战,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首先是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重点发展稀土、钨深加工业,建设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其次是发展有市场、有前景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高档数控机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建设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是打好现代农业发展攻坚战,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加快培育脐橙、油茶等优势农业产业,建设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三是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攻坚战,着力建设全国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首先是依托赣州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把赣州市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充分利用赣州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将其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做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要优化布局,促进赣县、南康、上犹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发展组团式布局,进一步做大中心城区框架.

要以人为本,吸纳农民进城,增加城市的“人气”.要改革户籍制度,人要进得来.要搞好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和建设,创造便捷、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人要住得好,要体现特色.首先,体现在绿色上,建设生态城市.章、贡二水在赣州交汇而成赣江,市区属于盆地,周边是高山,可谓环山抱水;雨量充足,四季温差小,气候适宜;植被生长茂盛;章江穿城而过,赣州山水俱备,成为生态城市的条件极佳.其次,要体现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发展中彰显红色文化、宋城文化和客家文化.

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赣州市的秀丽山水资源,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的基础设施既是经济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同时,发达、快捷的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也是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赣州要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要先行.要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统筹高铁、普铁、高速公路、国省道、航空、水运建设,构建立体化现代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赣州贯南通北、承东启西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实现“货畅其流”“客便其行”,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省内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凸显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

(四)提高文化软实力

区域中心城市不仅体现在经济中心等物质层面上,还应体现在是文化、教育、科研中心等方面,要彰显文化软实力.

赣州现有三所本科院校,一所专科学校,三所高职学校,高校总数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二,仅次于南昌.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赣州的实际,在稀土、钨深加工,脐橙、油茶的种植与加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环保等方面取得在全省甚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成为区域性的文化、教育、科研的中心.

(作者单位:赣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王兰爽)

此文点评:此文是关于经典新型城镇化专业范文可作为城镇化和攻坚战和赣州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新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关注农地流转区域性差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刘晨1,桑春2,王树春2,孙亮2(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2 同砚设计新型城镇化创新研究中心,上海200092)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农地流转一直备受关注,地方.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探析
徐冬先,李辰露(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城镇建设提挡增速,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内涵式发展已成趋势,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山东省农村流通网建设策略*
李逾男,孙 伟(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11)摘 要本文从提高农村流通网流通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山东省农村流通网建设策略,总结了现阶段山东省农村流通网的建设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产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建设分析以江苏省金湖县金南镇为例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艺术系,江苏常州213147)摘要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无疑给江苏省镇村空间的优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性机遇,全省的农村建设面貌悄然发生着变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农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