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语文教学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壮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壮族文化的融入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语文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壮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壮族文化的融入,本文是关于语文教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和壮族文化和融入和教学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和投稿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小编语:何福文老师的论文正写明了“生活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深入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调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再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能真正透过看到、想到、感受到的真实生活激发更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热情,小编想这真是一条很好的教学之路.

古老的句町古国孕育了人类梦中的精神家园和“世外桃源”——坝美.在这里,经过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壮族文化是广南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壮族文化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在壮族地区进行语文教学,恰当地融入壮族文化,学生不仅能开拓视野,增长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宝贵精神遗产的理性认同,培养民族使命感和健康的道德观、人生观.让学生借助壮族文化去解读文本,从壮族文化氛围中去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笔者结合有关专家的研究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文本、实践和作文等几方面融入壮族文化进行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文本教学中的“壮族文化”融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壮族文化,应立足文本对壮族文化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延伸,这样利于学生对课文中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讨,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提到“吃福橘”、新年第一天说祝福语等一些传统民俗习惯.在教学中就可以联系壮族地区的新年民俗文化,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单说新年禁忌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不少:不准梳头、不许吹火、不能扫地、女孩子不允许到别人家去等.还可以进一步解释此类禁忌背后的原因,诸如:大年初一扫地会招致霉运,更可能会因此扫走了“财气”;如果非要扫地,建议从外往里扫,象征财宝进门.

只要细心,就会发现更多壮族文化与教学文本中内容的关联之处.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笔者就借讲端午节的契机,引发学生对于自己家乡节日的思考.“同学们,你们的家乡都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有何特色?”大部分学生马上就能想到“三月三”(壮语中的三黑节).三黑节,相传是壮家人摆宴席供奉神灵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邪除恶、人寿安康.其中就少不了多彩的山歌对唱(青年男女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场面,还有花糯米饭、彩色鸭蛋等壮家独特的美食.通过在课堂上分享回忆和感悟,增强了学生对于该类壮族节日的理解.

在教学《口技》时,笔者又将问题引导到壮族的民间艺术上.对此很多同学较为陌生.笔者就会详细讲解一些壮族民间艺术:“弄追村的沙戏” “者兔的刺绣” “底先村的弄娅歪”等.“弄娅歪”是广南壮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壮语是“耍母牛舞”的意思,壮族群众把牛看作是神牛,有神牛耕种就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通过介绍,让壮族文化在学生的心目中确立一定的地位,激发学生对壮族文化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自觉地去了解壮族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教学效果.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拓展延伸,导入壮族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笔者曾播放过壮族歌曲《哪里鹧鸪叫》,歌词大意为:“哪里鹧鸪叫?哪里锦鸡闹?哪里野鸡啼?哪里小伙到?外边谁唱歌?唱得妹心跳.心乱似沸油,似枝叶随波,似浮草逐流.心如悬蜂巢,心似黄蜂窝,心儿飞向哥……”

通过音乐激发学生兴趣,激起了他们学习文本的.此外,通过拓展中的对比阅读,能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乡与其他地方风俗的不同,增强学生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再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笔者对比播放“安塞腰鼓”和“广南壮族铜鼓舞”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感受两种鼓舞的区别,不用过多的语言表达,学生自然会感受到安塞腰鼓较为豪迈粗犷、刚劲奔放、气势磅礴,而广南壮族铜鼓舞则更接地气,明白如话地用身段、手势表现农业生产的过程,给人以鼓舞,以向往,充满生机.同时,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再在舞蹈上做扩展——引入广南壮族手巾舞视频和照片,介绍手巾舞的历史和表演形式等,增强学生对壮族舞蹈的感受.

总之,要教导学生,教师要积极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能让学生直观感受的资料,善于在课堂或教学过程中穿插这些感性材料,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不失时机地扩展相关知识,形成更加完整的关于壮族文化的知识链条.

二、实践教学中的“壮族文化”融入

壮族文化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地渗透壮族文化,就必须让学生走入生活,亲身去实践,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引导开展“壮族文化”综合性生活实践活动, 让学生自主合作, 主动积极地参与设计和组织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风土人情,还能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016年3月30日,我校举行了“喜迎三月三 欢庆花街节”壮族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本次竞赛强调当地壮族风俗习惯、礼仪、民族歌舞、民间乐闻趣事、壮汉融合(语言互化)等内容.在活动开展的同时,笔者建议学生“到民间采风去”,用深入生活的方式体验壮族文化,鼓励他们到课外采用访问长辈、查阅文献、上网搜索等方式去收集家乡民谚、民间传说、民歌、民间习俗、名人故事等.采风结束后,辅之以“壮家风情”为主题的活动,大家一起说一说壮族民谚,唱一唱壮族山歌,演一演壮族民间故事,讲一讲壮族名人文化……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假期作业,增强学生对壮族文化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比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生活实践活动,收集资料,积累经验,然后以小报、论文、图片展览等形式呈现.这样让学生真正走入生活,在实践中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对壮族文化的认识,充实了文化底蕴,也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开展.

三、作文教学中的“壮族文化”融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壮族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定的写作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写作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在学生对家乡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后,教师就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在沈从文《云南的歌会》一文中,作者描写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民俗文化艺术的品味和赞赏.笔者在教学此课时就加进了一题拓展写作题:“在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盛会?能不能请你也以和作者一样的手法来描写几个场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许多学生都联系到了家乡一年一度的“三黑节”“花街节”“接皇姑”等节日的盛况.在写作训练中笔者就鼓励学生在描写之中注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表露自豪之情.

2014年我校就组织开展了“家乡美”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折桂的黄永珍同学在《壮乡三月三》中这样写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歌唱得真好!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朵色彩艳丽的花朵.那么,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是这朵花的花瓣,因为有了它,花朵才显得更加完美、更加艳丽.”小作者以歌曲《爱我中华》中的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开头,从民族团结大家庭中引出“五十六朵花”中的一朵——“壮族”,选取本民族的节日“三月三”作为写作对象,表现自己对壮族文化、习俗的关注和热爱之情.可见,来源于生活的表达能够增强、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兴趣.

此外,在课堂交流中,笔者还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那些震撼的场面通过的笔调去感染班中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内心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遗产的欣赏与喜爱.这样,不仅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壮族文化的理解,又提高了写作与口语表达的能力.

在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后也可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呈现活动成果.谈感受、说使命、道未来,挖掘身边的壮族文化,感受它的丰富多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记录下来, 抒发真情实感.例如,王小月同学在介绍当地的“三月三”盛况时,这样写道:“相传,壮家人居住的地方海拔较低,常年酷暑炎热.到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 风和日丽、天气凉爽, 各村寨的村民们趁着这个大好时机‘ 约客、撑竹竿、泼水嬉戏’ .小孩子田里捉泥鳅、捕蚂螂;男人们下河捕鱼、捞虾;妇女们上山采树叶、挖野菜;老人们却怡然自得地在树下下棋、聊天.村里村外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村庄.”小作者用朴实的语言介绍壮家三月三这天的热闹场面,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所听、所看、所闻,富有真情实感.

总之,民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我们的语文教学承担着教育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壮族地区进行语文教学只有融入“壮族文化”,让学生对“壮族文化”进行深刻的挖掘,帮助他们了解历史、了解“壮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蔚然)

上文总结,此文为关于壮族文化和融入和教学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语文教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摘要】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密切,可以说语文学科的发展就是在生活中不断探究、不断总结、不断拓新才实现的,同时生活也离不开语文,离不开语言交际 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引言受到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记忆上,主要目的是取得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考试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要采用有效手段在课堂上进行渗透,有利于提高思想精神境界,继承和发.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 在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样的现象不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将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在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王继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语言文字、民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