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艺术研究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龙笛凤箫争雅韵评《谁家玉笛暗飞声中国笛萧艺术》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主题:艺术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1

龙笛凤箫争雅韵评《谁家玉笛暗飞声中国笛萧艺术》,本文是关于艺术研究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与《谁家玉笛暗飞声中国笛萧艺术研究》和龙笛和雅韵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艺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评中级职称论文要求评工程师论文要求评职称论文发表刊物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

摘 要:中国笛箫艺术的内涵博大精深,乐曲美不胜收,同时历代留下了众多传世名曲.李敬民先生所著新书《谁家玉笛暗飞声——中国笛萧艺术研究》有意结合了考古学、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中国笛箫艺术发展的历程.该著作在笛萧的产生、流派的形成、文化的生成等方面详实介绍了我国笛箫艺术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谁家玉笛暗飞声——中国笛萧艺术研究》;笛萧;艺术;流派

中国笛箫艺术的内涵博大精深,乐曲美不胜收,同时历代留下了众多传世名曲,历史上也不乏丰富的资料文献和高水准的音乐作品.如今日渐多样化的演奏技术,以及跟随笛箫艺术发展而出现的在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演奏技法、表现风格、师承关系等方面形成了许多笛萧流派.因此本书作者认为:“要研究笛箫艺术的内涵,就要从文、史、哲、声、律、美、教、材料、制作诸学科入手.”[1]1基于此,作者及其团队在仔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写作此书以飨读者.

一、抛砖引玉笛萧声

有关笛箫的名称界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从上古、中古时期,有关笛子的名称就众说纷纭,其原因大致是由于同类旁系乐器之间的混用,以及外域流传相仿种类乐器的介入,同时由于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影响造成宫廷与民间对各种笛箫的称呼不一致,如小笛、孤笛、龙头笛、雅笛等.因此作者开篇即道:单就竹笛的发展史就可以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1]2.因此从著作的内容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意结合了考古学、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中国笛箫艺术发展的历程.这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述的本书写作目的就是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系统的笛箫艺术框架,期望能以抛砖引玉的初衷,为读者了解笛箫艺术做更好的梳理与铺垫.

“龙”与“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心中高贵与美丽的代名词,而笛与箫则是音乐化了的“龙”与“凤”.笛子是华夏文化宝库的瑰宝,河南省舞阳县出土的“骨笛”证明了我国笛乐有着8000余年的历史,它自古就是民族器乐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笛与箫虽然外形相似,但由于制造的结构不同,它们在音色、音量上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书中,作者配以照片等图示详细展现了我国历代笛箫的形制外貌,读之让人一目了然.可以看出,笛子较为外放,其表现出一种刚强、泼辣、豪放,正如有的演奏家所认为的笛子喜怒形于色,在演奏场合方面,笛子既可以用于结群合奏,同样也可以独立演奏.相比之下,箫显得更为沉静、内敛,其音乐表现给人一种柔声细气之感.笛箫二者在一起合奏给人一种阴阳互补,一强一弱的音感交合,让二者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

二、考古发现中的笛箫艺术

该书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笛箫艺术的发展历程,论述笛箫艺术的起源,从笛箫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发展情况一直延续至隋唐,以及其后明清时期的笛箫艺术发展状况.作者列举了笛箫起源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即以德国格罗斯为代表的等时说与以达尔文、斯宾塞为代表的层位说.作者主要认同奥地利华拉士克主张的观点,即认为笛是原始民族最早拥有的乐器,其次才为钟、鼓、喇叭、铃、弦乐器等.这从我国的竹笛发展能够取代骨笛得以见证,作为游猎社会特征之一的骨笛在历史的发展中被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竹笛所取代就是这一论断的实证.作者在介绍汉代笛箫艺术的发展情况时枚举了汉长笛的发展过程,据《古今图书集成》、汉代文人杜子春的《周礼注》《风俗通义》的解释对我国笛箫艺术早期的样貌做了一般性的描述.作者认为汉代马融的《长笛赋》乃古代研究笛箫艺术的权威资料.在汉代已经出现名为洞箫的乐器,作者认为此时的洞箫并不是后来人们通常认为的单竹箫,具体是指编管一类的乐器.作者在文中大量结合了考古学的有关发现,如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竹笛、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竹笛的出土,从中得出我国古代竹笛在制作材料、声学结构设计、吹奏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与李纯一先生在考察完广西出土的竹笛之后根据其形制,然后经过复制品试吹之后,得出其时的竹笛可以发出高八度之宫音,可以构成六声羽调式[2]的观点基本相同.

三、笛箫艺术的演奏风采

本书还集*绍了笛箫的演奏技术,论述了笛箫的构造与形制,分别以竹笛演奏技术与洞箫演奏技术为代表来展开论述.作者总结笛子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梆笛,另一种是曲笛.并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梆笛主要流行于北方,其笛管细且短,发出的声音较为嘹亮、高亢;梆笛是一种既可以用于独奏也可以用于伴奏的乐器.

曲笛的笛管较粗,且在笛长上要长于梆笛,发音较为柔和,音高要比梆笛低一个纯四度.曲笛大多流行于南方,江南的丝竹乐、昆曲和戏曲乱弹中大多将其用作伴奏,同时它也可以作为独奏乐器使用.书中还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首创的排笛,创立者为我国笛乐大师赵松庭先生.排笛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它在制作的时候是将几支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赵松庭先生为排笛还创作、演奏过《采茶忙》《婺江风光》等曲目.排笛相较于之前笛子的优点在于其音域达到三个八度以上,演奏的音色也随之丰富多彩,即使是同一首乐曲也可以吹出曲笛的浑厚与梆笛的高亢.陈正生先生认为排笛上所借用的琐呐“循环换气法更是笛子艺术发展上的一大突破.这技巧不仅仅是笛子演奏技巧的一大突破,也是管乐器演奏技巧的重大突破.这一技巧后来被长笛、萨克斯等管乐器演奏所借鉴,解决了演奏长乐句运气不足的困难[3].

四、多元的笛萧演奏流派

作者该书中将我国的笛箫演奏流派分为北方笛派、南方笛派、草原笛派三种,并列举了各个笛派的演奏名家,及其演奏特色.众所周知,大多的音乐抑或乐器的演奏流派多由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的群体创立,竹笛也不例外.作者认为:“一个人在竹笛上创立了一种吹法或者技巧,在同行中广为流传,大家跟着学,逐渐形成了带有倾向性的演奏群体,于是一种流派便应运而生了.”[1]1作者认为能够形成竹笛的流派基于以下三点:首先是有一位先行者,他的演奏技艺十分高超,由他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或者新方向,其代表作品必具特色且有新意,被许多行家所公认推崇;其次,要有一批后学者诚心诚意吸纳,使该流派发扬光大;最后,该流派还需要有得力的继承人发扬本流派的成果.

本书作者将我国笛乐流派根据南北方的地域差异大致分为三个流派,其中北方笛乐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冯子存,南方笛乐流派的代表人物为陆春龄,将赵松庭看作是浙东派的代表人物.书中还提及我国草原笛乐集大成者李镇,因其学习了中国北派笛子演奏艺术、江南丝竹与二人台戏曲音乐以及蒙古民间音乐,笛乐演奏又充满了草原风格,从而形成了“草原笛派”.冯子存所演奏的笛子独奏曲《喜相逢》《放风筝》等乐曲深获广大群众的喜爱,标志着中国“笛子独奏”这一现代意义上的、专门的、独立的艺术品种正式登上了现代音乐舞台.南方笛派以陆春龄为代表,他在江南丝竹基础上广收博采,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流派,其笛曲演奏气息控制功力深厚,音色纯净且圆润,拥有着“魔笛”的美誉[4],其代表作品有《梅花三弄》《今昔》《江南春》《鹧鸪飞》等.南方笛派的后续发展仍出现许多演奏大家,如赵松庭、俞逊发等人,他们在长时期的努力下,在形式的突破、技巧的突破、循环换气方面都赋予了笛乐新的时代意义.

同时作者也关注到了箫的发展,在我国近现代,孙裕德是较为早期的洞箫演奏家,同时他还编著了《洞箫吹奏法》,其一生致力于民族乐器箫的演奏和研究,多次赴国外演出,被尊称为一代“箫王”.张维良先生在箫乐的发展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他把传统的六孔洞箫改良为八孔,这不仅使得箫可以演奏简单的半音之外,还为更为灵活地转调提供了帮助.他还制定了系统的指法,拓宽了洞箫的音域和表现力,主要的代表箫曲为《清明上河图》《天幻箫音》等.更为可贵的是,张维良先生在琴曲中寻求突破,挖掘并整理了一批传统乐曲来弥补箫曲的不足.近年来,他又出版了多种笛箫著作,《龙笛凤箫筝雅韵》就是其代表作.他为笛箫的规范化,也为笛箫文化与世界的接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结语

我国笛箫的乐曲与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互为一体,作者同样在书中论述了笛箫与中国传统的诗词、书画、昆曲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在诗词方面,作者根据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不同的阶段分述了各个时期涉及笛箫的诗文,从战国时期宋玉的《笛赋》,汉代马融的咏笛诗词名曲《长笛赋》,随后唐代、宋元时期的有关笛箫的诗词作者也做了精挑细选收录在本书中.作者在文中探源了笛箫与昆曲之间的艺术关系,认为笛箫与昆曲的关系如同京剧中的京胡统领京剧唱腔的全局一样,在昆曲的艺术表演中,所有的伴奏乐器都在随着笛箫的旋律有致地起伏.文中通过大量作品与演奏实例论证了笛箫与昆曲的密切关系还体现在笛箫在昆曲主要的乐器编配中占有相当部分的比例,昆曲中江南丝竹乐队的组合都是以笛乐为主,这使得江南丝竹箫笛与昆曲主笛的技法也十分相近.

我国笛箫艺术源远流长,即使现代依然活跃在我国各地的音乐舞台上.近代以来,我国笛箫音乐家在笛箫领域改编、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乐曲.本书作者在详细介绍笛箫艺术的同时,不失感性地表达出了对我国笛箫艺术的热爱与珍视.通过本著作的介绍与阐释,让读者对笛箫艺术有了一个纵观的了解.通过作者对笛萧经典曲目的甄选上,我们不仅看到作者在撰写本书时所耗费的心力,这亦为后人研究笛箫艺术提供详实的文献资料,让我们看到中国笛箫艺术的奕奕光彩.

参考文献:

[1]李敬民,李鲲,胡南.谁家玉笛暗飞声——中国笛萧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5.

[2]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3]陈正生.赵松庭制笛公式评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1):54-56.

[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续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李清,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

该文评论,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谁家玉笛暗飞声中国笛萧艺术研究》和龙笛和雅韵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艺术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艺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剧评《三问〈大将军韩信〉》
浙江昆剧团排演的新编昆剧历史剧大将军韩信,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亮相,笔者有幸观摩 纵观该剧,除了开场10 分钟的武戏让人耳目一新,剧场里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以外,便是鸦雀无声,这让笔者产生了诸多.

掷地有声的现实主义表达评《我是布莱克
摘要我是布莱克由英国导演肯洛奇执导,聚焦英国冷漠的福利制度和僵化的官僚机构,是肯洛奇现实主义作品序列中的最新一部 本文从肯洛奇一直坚守的现实主义出发,分析了肯洛奇长达半个世纪的电影创作的特点,并以现实.

亚洲新电影空间的深度拓进评《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
【摘要】周安华学术团队新近出版的专著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深入透视亚洲电影现代性的诸多方面,显现了亚洲新电影研究的最新进展,适宜热衷于电影学研究的学者阅读,也适宜其他爱好人文科学和艺术的人士参照阅读思.

寻回现代文学版图中释的失落评谭桂林《现代中国佛教文学史稿》
在近百年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中,从东汉,经六朝隋唐,到两宋元明,自汉至清的中国佛教文学得到系统梳理和重新叙述,各种研究著述较为全面地勾勒了佛教文学的面貌,并建立起大体框架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38年高观.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