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庄子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培根的四假象和庄子对偏见的批判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庄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3

培根的四假象和庄子对偏见的批判,该文是关于庄子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和庄子和培根和假象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庄子论文参考文献:

庄子论文参考文献 傲慢和偏见论文

摘 要:十六七世纪的欧洲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都处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对旧有认知方式、文化成见的批评解构工作成为这一时期东西方哲学家进行理论建设时的必要环节.弗朗西斯·培根与庄子作为当时的重要哲学家,虽然在所照管的问题上有很大差异,但他们对各种妨碍认识的偏见却有着非常相近的分析与批判.本文试对二者进行比较.

关键词:知识;偏见;培根;庄子;四假象

十六七世纪的欧洲处在思想、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罗马教廷及其经院哲学的权威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冲击下开始瓦解,而新的思想体系尚未成形.无独有偶,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亦处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周王室的权威及其宗法思想开始衰落,统一的官学也随之解体.对旧有认知方式、文化成见的批评解构工作成为这一时期东西方哲学家进行理论建设时的必要环节.弗朗西斯·培根与庄子作为当时的重要哲学家,虽然在所照管的问题上有很大差异,但他们对各种妨碍认识的偏见却有着非常相近的分析与批判.本文试对二者进行比较.

一、培根对“四假象”的批评

弗朗西斯·培根对偏见的分析集中体现在对“四假象”的批判.在《新工具》中培根说:“现在挟持着人的理解并且在其中扎下深根的假象和错误的概念,不仅围困着人们的心灵以致真理不得其门而入,而且既得到门径以后,它们也还要在科学刚刚更新之际聚拢在一起扰乱我们.”[1] 在培根看来,若要认识自然获取知识,首先必须竭尽一切使理智不受假象与偏见的干扰,如果感觉经验被假象歪曲,建立于其上的一切知识都将是空中楼阁.主观的偏见包含了许多内容,既有个人先入为主的愿望、期待,又有个人在生活经历中形成特有认知习惯以及当时知识界流行的语言概念,此外还有各种因被盲目崇拜而未被反思的思想体系.依据不同假象的来源,培根将其总结为四类:“族类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剧场的假象”[2].“族类的假象”可以说是一种群体或种族的假象.它根植于人类共有的认知习惯之中,即依据个人的量度而非宇宙的量度来观察事物,致使被反应的事物因掺入主观因素而被歪曲.例如,人会为世界中的秩序性与规则性添加上一些多于原来的东西使之显得规则而平衡;为维护一种意见而忽略、藐视比这种意见具有更多证据的意见;根据人类行为的目的性特点而以想象力为自然安插一个终极目的;由于受到意志、感情的影响而得出许多“如人所愿”的科学.除此以外,感官的先天样式与不稳定性也会影响反应事物的准确程度.最后,培根总结道:“或者是由于人的精神的实体气质相同,或者是由于它的成见,或者是由于它的狭隘性,或者是由于它的无休无止的运动,或者是由于一种情感的灌注,或者是由于感官的无力,或者是由于印象产生的方式”,产生了“族类的假象”[3].“洞穴的假象”与“族类的假象”相对应,是一种个人的假象.培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一方面是由于个人固有的独特本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每个人后天的经历、阅历,此外还由于每个人观察事物时的不同心态,因此“洞穴的假象”的数目、花样极多.培根列举了几种此类假象在哲学、科学研究中的表现:留恋于个人特定的研究领域,并影响到对普遍性问题的思索;在进行比较、区分时有着过度的趋向;极端的崇古或爱新;研究对象偏广或偏细等等.据此,培根总结道:“凡从事于自然研究的人都请把这样一句话当做一条规则:——凡是你心所占所注而特感满意者就该予以怀疑,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就该特加小心来保持理解力的平衡与清醒.”[4]“市场的假象”是由于语言文字的不当使用而造成的,其被培根认为是四假象中最麻烦的一个.人们总是单方面的认为自己的理解力牢牢管制着语言文字,但没有意识到语言文字同样也反作用于理解力.语言、概念就如同在市场中使用的货币一样,不当的语言、概念就像,不仅使人无法获得准确信息,还会将人引向无数空洞的争论与幻想.具体讲,文字带来的假象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没有现实对应物的名称;其二是虽有现实对应物,但却含义混乱、模糊不清.就文字的歪曲程度而言,错误最少的是一些实体名称,如“白垩”“泥”;其次是关于活动的名称,如“生成”“坏灭”;错误最多的是关于属性的名称,如“重”“轻”“浓”“稀”等等.总之,由于语言文字是知识的最基本单位,所以培根对“市场的假象”极为重视.

如果说“市场的假象”是源于知识的最基本单位.那么“剧场的假象”则是源于知识的框架体系.由于人们对各种哲学体系的“剧本”以及不当的论证规律的崇拜与迷信,这些体系不但有古代或时兴的完整体系,也有科学当中被轻信的原则和公理.培根把“市场的假象”分为三种:诡辩的、经验的、迷信的.第一种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例,急于用文字来肯定一些正面的东西而疏于对事物内在真理的注意.第二种以炼金术为例,拘守于少数实验,其想象力又被它们占据.第三种则是被掺入了哲学的神学,在培根看来,这种现象的危害最大,诡辩的哲学只是束缚理解力,而此类哲学则会使理解力误入歧途.

由上所述,培根的四假象理论总结了来自群体、个人、语言、思想体系四个方面的偏见,澄清了各种偏见的来由、形式以及弊端,为之后经验归纳法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培根对当时各种偏见的梳理与批判为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提供了一个良好开端.

二、庄子哲学对偏见的批判

与培根一样,庄子对于各种偏见与成心也有许多论述.不同的是由于庄子哲学照管了更多的问题,所以庄子对偏见的批判是与各种主题相互配合展开的,分布在《庄子》全书之中.庄子说:“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5]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政治方面,虽然周代的礼乐传统已经分崩离析,沦为诸侯攻伐、权臣篡位的护身符,但有些人对礼乐传统的崇拜仍未削减;学术方面,官学解体、百家争鸣各执一端,在争辩的过程里也出现了各种隔阂、成见;最后在社会方面,世俗的功利价值观又使得人在各种各样的偏见里越陷越深.庄子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批评各种各样的偏见,弘扬包容、平等的开放精神.虽然《庄子》一书中并未对各种偏见进行分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偏见的起因上将之分为四类:由自然差异引发的偏见;由个人处境、阅历引发的偏见;由诡辩或拘泥于文字引发的偏见;由过度崇拜传统引发的偏见.

先看由自然差异引发的偏见.庄子哲学十分重视事物的自然个性,但反对自我膨胀、师心自用.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6]事物总是处于“彼—此”的关系之中,彼此双方皆不理解对方天性的合理性,皆以自身的有限合理性为“是”,由于这种偏狭的态度和互相隔阂的关系,双方落入了“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的无限争端之中.《庄子》全书中有大量的事例论述这种偏见:“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7](《逍遥游》)“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8](《秋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9](《至乐》)可以说,由自然差异引发的偏见不但束缚了人的理解力,使人不能准确的认识他者.同时,这种偏见还可能会伤害他者的自然天性.

由个人处境、阅历引发的偏见与个人所处环境、所受教育、生活见闻等个人因素息息相关.任何固守在个人因素里的人都会产生这种偏见,庄子使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坎井之蛙”.他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10]坎井之蛙的理解力受制于所处环境,一曲之士的理解力受制于所受的教育,因此他们都不能拥有开阔的视野与通达的理解力.同样,个人的、期待也会产生偏见,这是因为注意力只集中在一点之上,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11]“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寝卧其下.”[12]不论是见闻阅历,还是过分狭隘的实用观都会严重阻碍人的思维.一方面使人思维僵化,丧失了灵活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使人的视野变得狭窄,丧失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可能.由诡辩或拘泥于文字引发的偏见,与语言的使用密切相关.庄子在著作里猛烈批判了当时名辩学派的士人“与天下之辩者为怪”[13].他说:“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14]这些为求胜而产生的浮华巧饰之言不仅掩盖了事物的真实,扰乱了正常的认识活动,同时也打乱事物的名实关系,给人的思维活动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负担.正所谓“言隐于荣华”[15]庄子承认语言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认识形下层面的具体事物时,可以用语言进行规定和区分,正所谓“言之所尽,知之所致,及物而已”.在此基础上,庄子又认为,语言仅仅是知识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毕竟语言只是对事物抽象、提炼所得的符号,而在抽象、提炼的过程里会有大量的细节被忽略,并且事物本身又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所以单靠语言无法认识事物的全貌.庄子认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17]由于语言文字符号本身的局限性,拘泥于书本、文字同样也会导致偏见,影响认识的准确性.因此,庄子提出了“得意妄言”的认识方法.

最后看由过度崇拜传统引发的偏见.庄子认为,时世是在不断变迁的,任何制度文化都要依据世道民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本就该拘守于其上.在庄子生活的时代,人们最为崇拜的便是建立在宗法体系之上的仁义.然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先王暂时的处所,可以一住但不能久居.究其原因,庄子说:“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18]礼仪法度应当与时俱进,就如在不同的环境所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古代圣王的治道虽然各有不同,但却都使得天下大治.相反,对于不能与时迁移的人,庄子则讽刺他们是“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19].此外,而对于过度崇拜《六经》等古代经典的人,庄子借老子与孔子的对话批评道:“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20]《六经》等古代经典是古人实践的产物,正如“言”“意”之间的关系一样,应当抓住隐藏在“迹”背后的“所以迹”,理解“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21]的内在精神.

庄子哲学对各种偏见的批判是与其本体论、认识论、*学、修养论、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建构相结合的,将“破”与“立”的工作穿插进行、融会贯通.庄子对各种偏见的批判极大开阔了人们的思维和心胸,其开放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预兆了战国后期至西汉的学术整合运动.而其批判精神则为后世的异端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不合理现实的思想武器.

三、比较

培根哲学与庄子哲学关注的问题虽然有很大差异,但都对各种偏见的起因与弊端有大量的论述.试比较如下:

首先,培根与庄子都认识到了根植于天性中的因素会束缚人的理解力,阻碍人的观察视野.培根认为人的理解力像一面凹凸镜,会让被反应的事物变形褪色.因此他着重分析了天性因素对科学、哲学研究的阻碍作用,指出了主观因素渗入感觉经验与研究活动的各条路径,并主张应当以宇宙的量度为量度,而非人类感官的量度.庄子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出发,认为天性因素是“成心”的重要来源,拘守于天性因素不但束缚了人的心智,而且也会导致各种各样不必要的争执.因此主张走出个体的有限规定性,并结合其本体论哲学提出“莫若以明”“圣人不由,照之以天”的开放态度.所以,虽然培根与庄子的关注领域不同,但在克服先天因素的阻碍方面却是一致的.

同时,培根与庄子都认识到了个人的“洞穴”与“坎井”对观察视野的限制.培根看到了个人因素对感觉经验的扭曲作用,并列举了个人因素的弊端在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各种表现,他借用赫拉克利特的话批评道:人们之追求科学总是求诸他们自己的小天地,而不是求诸公共的大天地.庄子则认为,基于个人因素的师心自用不仅使人无法准确地理解自身与他者,更妨碍了人们去体察形上世界,因此他说“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22].正是由于个人因素对境界、视野的限制,庄子提出了“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23].的修养方法,力图走出自我的小天地,达到“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24]的境界.所以,在反思个人特殊性因素对认识的阻碍方面,培根与庄子具有一致性.

培根与庄子都意识到了不当的语言对理解力的干扰.语言是知识的外壳,作为知识的最基本单位,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至关重要.培根同样也看到了语言文字对理解力的反作用,并认为由不当语言带来的假象是各种假象中“最麻烦的一个”,他列举了各类不当语言的表现及由来,并划分了各类语言的出错程度.庄子同样也批判了浮华巧饰之言对思维活动的干扰.但与培根不同的是,庄子看到了语言文字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肯定语言文字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近似于格式塔理论的直觉认识方法,以此触及语言文字无法达到的细节,认识事物的全貌.

培根与庄子都看到了各类传统思想体系对思维的限制,对盲目崇拜现象做出了批判.培根对各种当时备受崇拜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总结、分类,对每一类思想的特点及其对科学、哲学研究的危害进行了详细阐发,为新思想的建构扫清道路.庄子则站在文化与政治的角度,批判了当时备受崇拜的古代经典与礼乐制度,认为文化与制度应当顺应民情、因时而变.与培根不同的是,庄子在批评当时盲目崇拜传统的现象时,也站在时世变迁的角度,肯定了传统的相对合理性.

最后,培根与庄子对偏见的批评导向了不同的认识方法,培根主张重视归纳和实验的经验论,庄子主张“用心若镜”的直觉方法,虽然二者有很大差异,但在破除成见、虚心观察这一方面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2][3][4]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8,19,27-28,30.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84,67,12-13,487,530,477,34,37,1029,1029,62- 63,766,143- 144,433,434,450-451,434,477,240,264.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该文总结:上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庄子和培根和假象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庄子本科毕业论文庄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从生命到身体艺术以弗朗西斯培根为例
摘要当代身体艺术的兴起和回潮并非偶然现象,其背后是人类历史上身体地位的漫长转向过程 本文以弗朗西斯·培根的身体艺术为例,阐释身体从阿甘本所说的“生命”(剥去人性的.

跟踪一根竹竿
近日,一篇名为“一个月里我跟踪了108个居民,发现一个特别好玩的事,80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尿壶”的文章在互联网疯传,“跟踪者”就是何志森 8年前,何志森.

《庄子齐物论》言和道关系梳论
内容摘要道家哲学中“道”、“言”关系是历代释老庄与道家哲学者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语言由于自身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完全的表达“道”.

2019年贵州省老干部工作部门局(处)长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培
近日,贵州省2018年老干部工作部门局(处)长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培训班在遵义干部学院举行开班式,省委老副局长保安华作开班动员讲话 遵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姜何卫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保安华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做.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