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三国演义方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三国演义》全译本比喻形象英译评析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三国演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3

《三国演义》全译本比喻形象英译评析,该文是关于三国演义方面论文范例跟全译本和《三国演义》和形象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三国演义论文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论文参考文献 英美文学论文选题英美文化论文选题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英美文学论文题目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17.10.072

摘 要比喻形象的英译是典籍英译过程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典籍中的比喻形象英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文化是否走得出去,是否走得有效.本文通过《三国演义》两个全译本对于比喻形象英译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如何处理比喻形象的英译才算是成功的.

关键词比喻形象典籍英译三国演义

Evaluations on Two Versions of "Sanguo Yanyi" // ZhangXiaohong,Jiang Ying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figurative image is a sticky problemduring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overseas promo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translation of figurativeimage in Chinese Classics shows, to some extent, whether thepromotion is succesul and effective. By the evaluation on therendering of figurative images in the two versions of "SanguoYanyi", how to cope with these figurative images is discussed.

Key words figurative images;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Sanguo Yanyi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和语言艺术魅力,其中极具中国特色的大量比喻形象的使用,是这部巨著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提倡中国古典文化“走出去”的今天,如何把这些比喻形象准确、生动地传递给英语世界,使英语读者能够通过这部巨著的英译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甚至是思维意识,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是这个时代的译者无法回避的课题.目前英语世界最为流行的《三国演义》英译本是两个全译本,从这两个全译本中比喻形象的英译的实例分析中,我们也许能够了解到怎样英译比喻形象才算是成功的.

1 两个全译本的简介

《三国演义》的英文译介史长达170 余年.最初,英译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节译、摘译、编译、转译共23 部/ 篇,其中摘译、编译著名人物或故事的有18篇.自从邓罗于1925 年出版了《三国演义》的全译本后,节译、摘译、编译作品的数量明显减少,迄今为止,只有两部较为知名的节译本:一部是由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赤壁之战》(外文出版社,1962),内容是第43 回至第50 回;另一部是由加拿大学者张亦文翻译的《三国演义精华》,(香港文心出版社,1972),内容也是第43 回至第50回.

目前最为流行的译本是全译本,有两部:一部由邓罗(C.H.Brewitt-Taylor)翻译,于1925 年出版;另一部由罗慕士(Moss Roberts)翻译,于1991 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共同在美国出版,1994 年由外文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两个全译本出版后,都得到了当时评论界的盛赞.邓译本后经多次重印,在英美的绝大多数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都有馆藏,在英语国家有广泛的影响;罗译本由于问世时间更接近现代,翻译风格严谨,且饱受评论界赞誉,目前最为流行.

2 翻译目的比较

翻译目的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一个概念,提倡“the ends justifies the means”,即:翻译之前应确定下来具体的翻译目的,而这一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在进入正式的分析译本实例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审视一下这两个全译本的翻译目的.

在他名为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的《三国演义》英译本的前言中,邓罗这样写道:《三国演义》已经有了日语版、泰语版、韩语版、越南语版、马来语版、印尼语版和其他可能存在的版本,现在我想加上一个英语版的.至于能否成功,留给那些有好奇心的,且有能力读原著的读者来比较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邓罗在翻译之初,对于这个英语版的《三国演义》是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翻译目的或定位的,他只是想把《三国演义》译成英语,让英语世界的读者了解这本书,这个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邓罗英译本的目的读者是英语世界的普通读者,而不是专业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

反观罗译本.在后记中,罗慕士写道:希望此书能让西方人从中国人的角度理解中国,希望提供的注释使西方读者阅读起来更容易.另外,罗慕士曾说:“尽量把小说(《三国演义》)的精彩部分介绍给西方的读者.”(朱振武,2017)罗慕士确实给了英语读者一个完完整整的《三国演义》.罗译本对《三国演义》原文几乎是无一遗漏的全部翻译:官制、年号、封号、汉语的谦称、敬辞、习语加上长达79 页的后记,141 页注释,以及地图和各种各样的附表.这种事无巨细的翻译使得罗译本可以成为研究《三国演义》,甚至是研究中国三国时期历史的工具书,但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不但没有使普通读者阅读起来更容易,反而成了他们快速了解《三国演义》的一个障碍.相比之下,邓译本则简单得多:没有附录,注释也很少.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出版于90 年前的邓译本,在英语世界有限的对《三国演义》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中的影响依然不逊于罗译本的原因.

3 比喻形象英译评析

翻译目的是译者翻译之初衷,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有很多棘手的情况出现,这些棘手的翻译问题的解决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译者的翻译目的,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邓罗翻译之初的目的应该是让英语世界了解这本名著,他的目标读者应该是普通的英语读者.这就决定了他的译文应该比较通俗易懂,即,更接近英语读者的背景文化,更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很多的文化负载词,倾向于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来处理.而且译文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轻快的节奏和较强的故事性吸引读者.

而罗译本的翻译目的是帮助英语读者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这就决定了对于很多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更多地要采用异化的手段,保留其异域的风情.

下面笔者就《三国演义》两个全译本中比喻形象英译的实例,来探讨各种比喻形象的英译是否实现了译者的翻译目的.为了方便讨论,笔者原著的比喻形象分为三类,分别进行讨论.

1)古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的重要的比喻形象应予以保留.

(1)若纵之使归袁绍,是与虎添翼也.…… (Chapter27)

罗译:If you permit him to give his allegianceto Yuan Shao, you lend your enemy new strength.

邓译:Now to let him join Yuan Shao is to addwings to a tiger.

(2)左右急报曰:“尊君被廷尉执去,将斩矣!二公子何不急避?”二子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Chapter 40)

罗译:“When the nest falls,”the boys replied,“the eggs will break.”

邓译:The youths replied, “When the nest ispulled down, are the eggs left unbroken?”

(3)达曰:“我今既往,一杯之水,安能救一车薪之火乎?”(Chapter 76)

罗译: “Even if we went,”Meng Da said to him,“how could one cup of water put out a cartload ofburning wood? ……”

邓译:“Will a cup of water extinguish a wagonload of blazing wood?”said Meng Da.

(4).“……吴,蜀乃唇齿也,‘唇亡则齿寒’……”(Chapter 119)

罗译: “Wu and Shu depend on one another aslips and teeth. ´Without the lips, the teeth growcold.´……”

邓译:“Wu and Shu were as close as are one´slips to one´s teeth, and when the lips are gone theteeth are cold. ……”

无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以上四例中的“如虎添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杯水车薪”、“唇亡齿寒”都是常用的成语,是汉语独有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表达,而且在以上的语境中都具有实际意义,不是无谓的虚词的表达.此外,以上四例成语中的比喻形象涉及的是人类生活通的感受和经验,英译中保留比喻形象,不会造成英语读者的阅读障碍,所以这些比喻形象都应该在英译过程中保留下来,以传播中国文化.

如例中所示,除“如虎添翼”外,邓译本和罗译本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把原著的比喻形象保留了下来,对于他们实现各自的翻译目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像邓译本,罗译本舍弃了“如虎添翼”这一比喻形象.笔者认为这种处理方式并不合适.“虎”的形象虽然在英语文化中不像“狮子”那么为人所熟知,但是它的有力量的内涵并非难以接受,“虎”加上翅膀的形象也并不难以理解为更有力量.即使对于这一形象能否为英语读者接受存在疑虑,仍可以在英译形象后,追加一句来解释这一比喻形象的意义,而舍弃这一比喻形象,也就舍弃了一个重要的中国文化元素,是不智的选择.

邓译本的处理明显更为干脆利落,直接直译,保留了这一比喻形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实现了邓罗的翻译目的.

2)古文中经常使用,但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的比喻形象可以舍弃.

(1)表曰:“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Chapter35)

罗译: “Huang Zu and I are the closestfriends.……”

邓译:“ But he is my dear friend, and……”

(2)玄德非不欲图操,恨操牙爪多,恐力不及耳.(Chapter 21)

罗译: “……but he feels thwarted, unequal to Cao’s many guards……”

邓译:“……only he thinks Cao Cao´s teeth andclaws are too many.”

(3)郭常夫妇出拜于堂前,谢曰:“犬子冒渎虎威……”(Chapter 28)

罗译:“Our son dared to affront you, esteemedGeneral,”they said. ……

邓译:“ My son has insulted your tiger dignity,I know, ……”

以上三例中的“心腹”、“爪牙”、“犬子”、“虎威”是古代汉语表达中常用的表达,但是长期的使用中,其比喻形象已经几乎不存在了,这些表达已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用法,表达一定的含义,对于字面本身的形象,人们已经不再关注了.而且在现代汉语中,除非特别的场合,这些表达也已经很少使用了.对于英语世界的读者来说,了解这些几乎消失了的比喻形象,不如直接指出其背后的含义更重要.笔者认为在英译中这类比喻形象是应该舍弃的.罗译本明显在这几个例子的处理中表现得很干脆,直接指出其含义;而邓罗则直接译成了“teeth”、“claw”、“tiger dignity”,而且不加任何的附加解释,这对于对中国文化不是非常了解的普通英语读者来说,无疑是阅读上的一个障碍,这种直译无法使读者了解到原著想表达的含义,完全背离了邓罗的翻译目的,笔者认为,对于这类比喻形象的处理,邓译本是不恰当的.

3)保留与否存在争议的比喻形象.

下面两例中的比喻形象又是另外一种复杂的情形,我们来分别讨论一下.

(1)今搦吾斗阵法,乃‘班门弄斧’耳!(Chapter 113)

罗译:Deng Ai´s calling me to battle is a caseof ´flaunting one´s prowess before one´s master´.

邓译:This challenge from them is as one goingto teach hewing to the God of Carpenters.

此例中的“班门弄斧”是个典故.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传说鲁班创造了很多木匠用的工具.“班门弄斧”的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这一典故,不但在古代文学中,甚至在现代文学中也经常使用,是个非常有生命力的表达.虽然“班门弄斧”在中国人尽皆知,但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却很陌生,那么,在《三国演义》的英译本中,应该如何处理这一比喻形象呢?不保留一定是损失了重要的中国文化元素,如果保留,该如何让英语读者理解呢? 对此,汪榕培老先生认为:应该在“忠于原文作者与方便译文读者理解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汪榕培、王宏,2009)

罗译本和邓译本分别作了不同的尝试.显然,罗译本放弃了对“班门弄斧”中所包含的形象和典故的传递,只译出了这个成语的实际含义———在师父面前炫耀技艺,这种处理不但使原著失去其魅力,也没有对中国文化起到传承的作用,这与“让英语读者从中国人的角度看《三国演义》”的翻译目的是不相符的.邓译本在这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努力,译作:教木匠的祖师爷如何用斧子.虽然,“鲁班”的名字仍然损失了,但大部分的比喻形象还在.笔者认为,如稍作修改,译作:This challenge from them is as one goingto teach hewing to Lu Ban, the God of Carpenters.是不是更好呢?既保留了原著的比喻形象,又不失简洁.

(2)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Chapter 5)

罗译: ……the three brothers circled Lü Bulike the figured shade of a revolving lamp.

邓译:Lü Bu had to contend with three surroundingwarriors’ weapons looking like the revolvinglamps suspended at the new year.

“转灯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会旋转的灯笼,在现代中国基本上已经很少见了,即使中国人,知道这种灯笼的也不是很多.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使用.笔者认为,这种比喻形象完全可以在英译的过程中舍弃.中国文化的传递,尤其在初期,一定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传播,一下子将中国古代、现代文化元素全盘托出,无论是谁也会望而生畏的.而无论是邓译还是罗译本,显然都不是非常了解“转灯儿”这一事物的代表性,都尽力保留了这一比喻形象,使得英译本不但拖沓累赘,而且会增加阅读难度,使阅读兴趣降低,而这与罗译本和邓译本的翻译目的都是不相符的.

4 结论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如何走,怎样才能走得更好,怎样才能在英语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从罗译本和邓译本的英译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翻译目的不一定能带来好的译文,或者说读者认可的译文.一定综合考虑英语读者的所在的社会、历史、文化、阅读心理和期待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使译本最大程度地被英语读者接受.“目标文化中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事物的判断往往表现出不同价值取向.”(2012,王宏)但无论如何,对于普通英语读者来说,事无巨细的《三国演义》英译本并不是他们想要的,薄薄的一本中国古代小说,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故事性强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朱振武.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历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157.

[2] 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60.

[3] 王宏.中国典籍英译:成绩、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9-14.

编辑李前锋

本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全译本和《三国演义》和形象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三国演义本科毕业论文三国演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三国演义》周瑜艺术形象
摘要作为历史小说,虽然“七实三虚”是三国演义的重要写作手法,但是作为历史人物的周瑜与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却变异巨大、判若两人 三国演义之周瑜艺术形象,较之于史书真实,则虚构夸饰,形.

现代纸书出版案例分析(一):《写给孩子的中国文化经典三国演义》
一、基本信息本书是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科普编写组编写,该书适用于小、初阶段的学生,发行量超过6000 册 二、出版物属性及读者服务首先,从本书的属性上来分析,读者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获取更多内容,拓宽自.

英译《射雕》成爆款
最近这半年,郝玉青(Anna Holmwood)过得有些“抓狂”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雕)首部英译本出版的消息一经披露,引发了英国出版方始料未及的热烈反响;而瑞典裔、.

《三国演义》的生命力
两千年来,天变,地变,国变,人变,沧海桑田,无不变的事物,然而构成社会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强弱转换,进步退化的关系总则,好像并未变,至少未大变; 或形式变, 而实质未变; 或语言变口号变, 而内容未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