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焦虑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如何认识家长的焦虑和游戏的价值?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焦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4

如何认识家长的焦虑和游戏的价值?,该文是焦虑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跟焦虑和价值和家长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好家长期刊人生价值论文游戏杂志价值工程期刊

提到子女的教育问题,很多父母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和恐慌.而这份焦虑和恐慌源自何处?又该如何积极疏导呢?

本刊专访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敏博士,请她结合育儿理论与实践,阐释什么是最适切的育儿理念和方式,以及如何让游戏真正成为宝贵的育人资源.

李敏博士认为:当我们以孩子的需要和眼光来帮助孩子判断选择、经营时间、发展能力时,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已经行进在路上了.

人民画报: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上存在的焦虑和恐慌现象?

李敏:很多中国家庭,会按照收入水平去经营子女的教育.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很多家庭会盲目地去上大量的课业辅导班.但从教育学研究结果看,上课业辅导班的多少与学生的成绩好坏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然而,当前普遍繁重的课业辅导班现象却带来两个负向的功能:第一就是给孩子安排多个课业辅导班更多是在传递家长及家长群体的焦虑,其间被压制和隐藏的恰恰是孩子的天性和需要;第二就是一些辅导班的“驱动力”,比如一些所谓的“占坑班”“蹲坑班”,会助长出功利化甚至反教育的思想.它破坏了教育公平,异化了教育的功能.第二个方面需要更多的教育利益方共同努力来寻找解决之道.对于第一个方面带来的问题,如何去应对教育焦虑问题呢?其实教育成功的路径有很多种,每个家庭要根据自己家庭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人民画报: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方面,您有何心得可以分享?李敏:家有一女,9岁半,目前小学三年级在读.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记录她的童言、童语、童行.“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让女儿有能力幸福、并且有能力感知幸福是我和爱人非常一致的教育目标.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给孩子报关于学科方面的课外辅导班.但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学校教育外的时间怎么经营?如果孩子没有上课外辅导班,就意味着在家中拥有大量的时间,这事实上是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渡出来的时间需要家长的用心陪伴.从孩子在幼儿园大班开始,我们就很重视家庭陪伴的重要性.我尊重教育学的一些基础发现.研究表明,女孩子在小学四年级之前、男孩子在初中阶段之前的家庭陪伴非常重要.我和丈夫就达成一种默契,约定在女儿小学四年级之前,尽量下班就回家,保证家庭陪伴的时间.在时空的安排上,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天性和需要,做相应的引导和支持.平时放学后,孩子会和爸爸在小区里玩两个人都酷爱的羽毛球.在家里时,孩子已经学会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阅读和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周末时间,我们从孩子两岁开始就非常规律地带她去各类博物馆或者郊外,用这种习惯性的家庭生活方式把她带入人文和自然的时空.

其实在日常家庭教育中会涉及很多教育哲学的思路.你可以选择自然主义的教育哲学观,比如“糯米妈妈”的故事,她就是多培养孩子具备现代人素质拓展的有关能力,比如攀岩、露营呀;你也可以选择休闲主义的教育哲学观,又比如“亲子游戏大王”爸爸,他努力用游戏的方式融合亲子时空和休闲时空;你也可以选择存在主义的教育哲学观,就像“情境教育”剧场的尝试就是努力让孩子站在真正的舞台上,去感受自己的存在、需要与价值.这些例子都体现出目前家庭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好的教育观有很多,只要家长思路不乱,不要人云亦云,选择最符合自己家庭特质的教育理念,并稳定地经营自己的家庭教育风格,就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家庭教育生态.

人民画报:如何评价目前快餐式、功利性、攀比式的教育风气?

李敏:快餐式、功利性、攀比式的教育风气,其背后是一种工业社会初期的产业化思维.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真谛是促进人兼顾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生长.人的生长是一个漫长且可变的过程.在人成长的一些重要阶段做功利化的设计和期待是有风险、有危害的选择.无论在任何时期,都不要过度放大外在教育力量的作用,所有的教育形式,都是在帮助个体发现自我、激励自我、丰富自我……都是在帮助个体进行独一无二的生长.当我们回到教育所能带给个体的发展价值是呵护生长的作用时,那些快餐式、功利性、攀比式的教育做法多数都是一种非教育和反教育的做法.

当我们以孩子的需要和眼光来帮助孩子判断选择、经营时间、发展能力时,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已经行进在路上了.

人民画报:是不是所有的校外班都不值得去参加?

李敏:兴趣培养也是通过学习实现的.这里,我们要区分兴趣班和课业辅导班.我非常反对超前、过量的学业辅导班.对于一些满足孩子的兴趣发现与爱好培养的校外学习班,则要实事求是地去讨论和选择.客观地说,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是在知识学习和道德培育上给予孩子“标配”的教育,对于个体更多的潜能开发、兴趣满足未能提供足够丰富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古今中外,会一直存在通过家庭购买的方式来让孩子走进更多元、针对性更强的校外教育组织.如果家长能做到尊重天性、理性选择和合理安排这几个方面,那么,上兴趣班就会成为家庭教育十分有益的补充.以尊重儿童天性、满足儿童需要的兴趣班是品质教育的载体.所以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我们不反对像马术这样的兴趣班,但反对家长盲目地、攀比式地给孩子报马术班,后一种情况仅仅满足的是家长的“符号消费心理”——我的孩子会马术,我的孩子接受的是精英教育.

这种动机和做法是应当警惕和反对的.

人民画报:作为研究儿童游戏的专家,您认为游戏在儿童成长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李敏:游戏是儿童的世界和天堂.囿于实际生活中人们在使用“儿童”和“学生”两个概念时的差异心理,我们需要对游戏作出更清晰的界定.对于“儿童”这一特定的对象而言,我们将游戏定义为:游戏是基于活动本身乐趣的自觉自愿的活动.对于“学生”这一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特定身份而言,我们将游戏进一步界定为:游戏是学生从学习的义务中抽身而出,放松身心并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完全随意的活动.

游戏可以给予孩子十分宝贵的“游戏品格”.在游戏中,合作与冲突是必然出现的两种常见情形,它们会帮助儿童形成重要的人际智慧和品格.在游戏编织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他们会细微地体察同伴的态度、情感、意志和行动,并在合作或冲突中积极做出反应和调整.人们往往会放大游戏合作的价值,实际上,游戏中的冲突对儿童的发展会有更大的帮助.在游戏冲突中,儿童会本能地逐渐习得诸如商谈、妥协、对话、宽慰、同情心等策略或能力.除非遭遇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否则很少有儿童会因为短暂的矛盾而终止游戏.在冲突情境中,游戏者大体都会经历一个“短暂的对峙—心理缓冲—宽慰—理解”的心理过程.面对冲突的对象,他们逐渐学会采取妥协、谈判或自嘲的方式来化解冲突.这样一个应对游戏冲突的常态过程,无形中会修炼和提升儿童豁达、自主、大气的游戏品格.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游戏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新型育人资源.教育者对小学生的游戏不应是无视的态度,更不能是无助的失能状态.我们寄望于教育者能发挥出适当的引导作用,让儿童游戏真正成为自然天成的宝贵的育人资源.

人民画报:在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会经常看到父母会给孩子买很多很昂贵、时尚的玩具,觉得这是表达对孩子的爱的一种方式.您对此有何看法?

李敏:在丰富多彩的商品世界中,孩子可以拥有多种多样的“新型玩具”.这些玩具在消费势头日盛的现代社会中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物品化,在物质极大丰富、新鲜玩具层出不穷的今天,儿童更多地是与物品玩,商品化的玩具使儿童成为孤独的游戏者;标准化,现代玩具大多经过缜密设计,具有标准化、统一化的特征.在统一规格、统一玩法的玩具的指令下,孩子实际上是在从事着被动的游戏.游戏标准化符合了社会工业生产的需要,但在很多时候它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时常会把儿童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组织化,在众多玩具的背后,儿童的游戏活动可能会在由竞争消费所决定的常规模式中被组织化,从而失去本然状态下游戏的快乐、自由和开放.如,有一段时期,全国上下的中小学生十分痴迷“四驱车”游戏.起初是学生跟风般地分散购买,之后商业运作参与其中,许多城市和学校都组建了规模大小不一的“车模队”.这是一个典型的组织化过程.

这些表现为“物品化”“标准化”“组织化”的新型玩具,我们称之为“消费型”游戏资源.它们的出现和张扬,一方面标志着游戏形式在时展中的更新和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儿童游戏中出现了与成人休闲相似的物质化倾向.对于前一方面,我们无意颠覆这些新型游戏形式,只是希望这些新型游戏形式的发展和使用能够遵循积极健康的原则;对于后一方面,我们坚守适度消费的原则.消费是工业化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与大自然和人之天性惺惺相惜的儿童游戏决不能陷入“消费主义”的窠臼之中.

对于儿童而言,最可贵的就是让游戏如其本然地成为“纯自然的天堂”.专注于物品消费的游戏形式会让孩子们慢慢失去进行真正游戏的机会、乐趣和创造性,因为物品消费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商品的使用和性能比较上,孩子们摆弄物品时几乎完全遵循着玩具开发商的设计思路,同时物品消费是累加性的,购买一种东西很可能使得其他东西也成为必需.久而久之,“游戏”将沦为商品消费的对象,它会因之丧失游戏的真义.

人民画报:您最想对家长们说的话是什么?

李敏:看见自己孩子的需要,顺应孩子的天性,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

综上而言: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焦虑本科焦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焦虑和价值和家长方面论文范文.

沙盘游戏治疗缓解中学生社交焦虑的个案探案
来顺杰 李 灵(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 116029)摘 要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以一名患社交焦虑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结合个体沙盘游戏治疗过程及效果分析,最终发现个体沙盘游戏治疗效果体现在沙盘制作过.

平板电脑游戏在缓解患儿术前焦虑中的有效性
摘要目的探讨平板电脑游戏在缓解患儿手术前焦虑的有效性 方法将2016年12月414岁接受择期手术的患儿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干预组66例 两组患儿在术前30 min进入手术……候室 对照组患儿.

如何和游戏好好相处?
人天生就容易被电子游戏吸引,沉迷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平衡出了问题 对待电游的态度不是回避,而是决定放多大比例的这种快乐在生活里 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决定发出那封公开信,以回应外界对这款游戏的质疑 这时候,.

玩游戏成专业?游戏被扶正啦!
在微微一笑很倾城中,肖奈和贝微微因游戏结缘,从此开启了一段现实与网络、线上与线下的爱情 那一句“我一笑奈何的宴会,怎么可以随便”“苏”得我腿软,然后我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