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有关新世纪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我国教育治理的新世纪图景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新世纪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我国教育治理的新世纪图景,该文是关于新世纪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新世纪图景和治理和教育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新世纪周刊新教育时代杂志社新教育杂志新教育时代是正规期刊吗

摘 要:近几年,教育治理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迅速成为了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把握教育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尤为重要.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研究发现我国教育治理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论文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产生了该领域研究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北京师范大学等代表性研究机构;形成了教育治理基础理论等四大主题,且不同年度主题有所不同;关于“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等热点问题将持续升温.未来我国教育治理研究将沿着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次、重视本土理论、理性开展域外研究、加强元研究、重视学科反思、运用实证方法、提高研究质量、加强合作研究、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方向前行.

关键词:教育治理;文献计量;知识图谱

“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关于“治理”的研究几乎遍布到了各个学科领域,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治理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教育治理文献进行多层次研究,即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教育治理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教育治理研究成果,通过对教育治理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走势、高产作者、高产机构、高影响力期刊、高被引论文、高频关键词等内容分析,并辅之以代表性论文的深度解读,以期为教育治理的深入研究、实践探索提供有利参考.

一、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选取了较为权威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以“教育治理”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献类型为论文,时间范围限定为2000 年1 月1日至2016 年12 月31 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29 篇.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采用人工去除书评、广告、征稿选题要求、学校介绍、会议和论坛通知等非学术性文献的方法,获得有效文献580 篇,以此作为研究样本.

本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在许多学科领域内广泛使用的文献计量法,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在可视化结果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在研究工具选择上,主要采用了CiteSpace 和Excel 等统计分析软件.具体而言,本研究以“教育治理”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软件从发文量、发文期刊、作者、作者单位、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等角度,对一段时期内教育治理研究论文的整体情况进行客观统计分析,总体呈现我国教育治理研究的概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论文审读,以此深入解读“教育治理”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对该问题的思考与见解.

二、我国教育治理研究概况

(一)教育治理研究的时空分布

1. 教育治理研究的时间分布文献的年代分布走势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某一研究领域内文献在时间与数量方面上的变化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对某一领域文献的分布做历史、全面的统计,绘制相应的曲线,有利于预测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动态.[1]2000-2016 年,有关“教育治理”文献数量的年代分布走势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知,近17 年“教育治理”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由2004 年的3 篇,增至2016 年的182 篇,尤其是在2014 年,文献量有较大突破,其原因是2013 年年末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此“治理”和“教育治理”成为公共政策话语,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迅速升温.

2. 教育治理研究的空间分布

(1)高产学者.研究者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作者的发文量及发文规律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某一时期该领域里较活跃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学者,从而为研究者提供便利,方便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发展.[2]运用CiteSpace 和Excel 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可知,有近300 位学者发表了“教育治理”主题的学术论文,发文数在5 次以上(包含5 次)的研究者有11 人(详见表1).

(2)高产机构.作者机构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机构或团体对“教育治理”研究的关注程度及研究队伍的人员构成情况,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该领域学术资源分布,有利于开展定向交流与合作.通过统计分析可知,研究样本中包含来自超过200 个学术分支机构的科研成果.发文量排名为前15 位的学术机构如图2 所示.

由图2 可知,15 个机构中包括师范大学4 所、综合大学7 所、科研机构4 个,可见我国“教育治理”的研究人员构成分布广泛,分别来自不同性质的单位,充分说明了“教育治理”问题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从图中各机构的发文量我们也能看出,分布在我国各地区的高等院校普遍对“教育治理”问题比较关注.

(3)高影响力期刊.期刊是学术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对期刊进行分析,并结合期刊的办刊方向,读者可以发现某一研究问题主要受到哪些领域学者的关注.表2 是教育治理研究刊文量在15篇以上(包括15 篇)的期刊,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教育治理研究的高影响力期刊.从表2 中可以看出,教育治理研究方面的文章在《教育发展研究》上刊载量最大.《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其办刊方向主要是职业教育方面,但刊载教育治理研究的文章都超过15 篇,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治理受到了学者的关注.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领域.

(4)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是在一个统计时间段内,被引用次数排在学科前列的文献,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学术价值及学术影响力的文献,其代表了该学科领域当前的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广大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3]因此,为了解教育治理研究领域内的权威论文的情况,将研究样本的文献按被引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列,被引频次超过60 次的文章详见表3.

总的来看,表中所列的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治理的背景和特征的介绍、教育治理体系建构、教育治理下政府的责任与角色转变等方面.

(二)教育治理研究的内容分布

1. 研究主题

第一,教育治理的基本理论研究.关于教育治理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了教育治理的内涵、特征、价值、结构、模式、体系等问题.对于教育治理的内涵,学界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教育治理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利益全体和公民个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4]关于教育治理特征,研究者提到好的教育治理要具备的十个要素:参与度、回应性、透明度、自由度、秩序、效率、法治、问责、公平、效能,[5]还有研究者认为“教育治理的突出特征是多元主体参与与性”[6].在教育治理结构方面,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的治理结构集中表现为组织架构、责权分配和制度安排等方面”[7].关于教育治理模式方面,我国学者主要集中分析了大学治理模式的类型和特点.有研究者提出大学自治模式有国家主导型、社会参与型和专业*型三种.[8]还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有市场型治理、解制型治理、参与型治理和弹性化治理四种.[9]关于教育治理体系,有学者认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由谁治理、治理什么、如何治理这三个要素构成,其中‘谁治理’即治理的主体是政府、学校和社会,‘治理什么’即治理的客体,包括协调主体关系,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关系,协调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与教育观念关系等,‘如何治理’即治理的方式,包括治理依据、治理程序等”[10].

第二,教育治理的实践研究.关于教育治理的实践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育治理自身的实践研究,包括教育治理的途径与相关问题探讨,如教育治理的实现路径和教育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办法等.有学者提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政校分离、自主办学;机制设计、激励相容;绩效评价、管教评分离”[11]的教育公共治理路径.有学者提出通过“培育国家制度能力”[12]的办法来实现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还有学者从教育的现实境遇如教育失败、教育焦虑等方面提出社会参与在教育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性.[13]另一类是教育治理视域下某种教育现象或某类教育问题的研究,如《教育治理视域下的教育*组织的角色定位》《基于教育治理视角的高校学生权力分析》和《教育治理现代化语境下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构》等.

第三,关于教育治理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的研究,包括高等教育治理、基础教育治理、职业教育治理、国家教育治理和社区教育治理等.其中,关于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文章最多,研究时间较早.从表3 可以看出,2003 年就开始有学者关注高等教育治理的问题,此后,高等教育治理的论文基本呈逐渐上升趋势,该研究领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主要从国内外高校治理经验(高校治理模式、高校治理的有效方式等)和不同教育主体如政府、社会、学校等在高校治理中的关系问题两方面出发.有关职业教育治理,我国学者着力探讨其主要特点、实践经验、体系建构、行业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及如何发挥其作用所采取的相应措施[14]等方面.有关社区教育治理,则主要是从政府职能转变、培育社会组织、构建支持服务系统、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治理体系法制化、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等维度提出了创新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的新思路.[15]

第四,国外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教育治理经验的介绍,具体包括各国教育治理的发展过程、改革路径、治理模式等方面的介绍及对我国教育治理提出的经验启迪与建议.有研究者提到“中国政府可以借鉴美国州政府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持续不断地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6].有学者认为“中国高等教育与智利相似,也具有公私并存、多样化发展的特征,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可以借鉴并参考智利高等教育方面的一些有利举措”[17].还有研究者对日本高等教育治理政策改革进行反思,从政府责任角度为我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建议,即“政府要进一步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高等教育治理改革过程中,宜采取渐进式政府决策模式,并在大学使命中寻求建立一种平衡”[18].

2. 主题变迁

依据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处理,可以归纳出2003-2016 年“教育治理”研究主题年度变迁的整体概貌.2003 年是高等教育治理;2004 年是教育改革与教育治理;2005 年是民办教育治理;2007 年是教育治理结构;2010 年开始关注职业教育治理、大学教育治理;2014 年之后则尤其注重教育治理能力的探讨.由“教育治理”主题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治理的研究始终紧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且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由治理模式、治理体系构建等问题转向治理能力提升上.

3.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的浓缩与精炼,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的核心与精髓.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即高频关键词可以较好地反映该领域所关注的热点,有助于确定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从表4 可以看出,除去“教育治理”主题检索词,并将具有相同含义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排在前面的高频关键词分别是治理能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高等教育治理、职业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教育改革、教育管理.这些高频关键词基本上代表了我国教育治理的研究热点,而总的来看,关于高等教育治理方面的研究尤其多,可谓是热点中的热点.

三、结论与建议(一)研究结论

1“. 教育治理”问题备受关注

我国关于教育治理研究的文章数量总体呈持续增多的趋势,发展势头强劲,从2003 年的3 篇,增至2016 年的182 篇,其中,自2014 年起文献数量呈高增长态势,可以说2014 年是教育治理研究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教育治理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 教育治理研究人员分布广泛

我国“教育治理”的研究人员构成分布广泛.从单位性质来看,既有来自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也只有来自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的教师.从地区分布来看,既有东部、中部地区的学者,也有西北、华南地区的研究者.从研究领域来看,既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者,也有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天津大学的肖凤翔是该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等学校是教育治理研究的主要院校.

3. 教育治理研究内容丰富多样

教育治理研究内容集中在多个层面,既包括内涵、特征、价值、体系、结构等基本理论的概述,也有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教育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既有基础教育阶段的治理研究,也有高等教育治理方面的成果;既有普通教育的治理研究,也有职业教育治理的考察;既有教育治理研究的历史回顾,也有教育治理的未来展望;既有宏观层面的教育治理研究,也有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教育治理研究;既有本土教育治理经验的总结,也有国外教育治理经验的引介.

(二)建议

1. 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次

不管从文献的数量还是从研究规模上看,教育治理的研究发展势头迅猛,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研究,但深入剖析发现,有些问题研究者们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且研究的深度还不够.如目前关于教育治理的实践探索主要侧重于论述教育治理的实现路径、教育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办法,而在深入挖掘已提出的具体举措时发现对于教育治理实施的条件与困难较少论及,尤其是缺乏在整个时代背景下分析教育治理的环境.实际上教育的有效治理离不开整个社会治理环境的改善,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提出具有操作性的举措.除此之外,也应把如何开展好第三方评价的研究置于整个研究体系的重要位置.第三方评价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教育治理现代化呼唤第三方评价,它能起到充当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缓冲器、扩大社会各方利益实现机会、强化社会参与和监督的重要作用.[19]

2. 重视本土理论,理性开展域外研究

已有研究成果中有不少研究国外教育治理的,其研究思路基本为“国外经验—国内启示”.在此方面,我国研究者应注意理性思考,明确国外教育治理理念提出的背景,杜绝不符合国情的、表面新颖的国外经验介绍,树立本土意识,加强国内教育治理现状分析,明确异同,提出可借鉴、可操作的建议措施.

3. 加强元研究,重视学科反思

不管从论文的数量还是从研究规模上来看,我国教育治理研究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近三年,关于教育治理的文献层出不穷.面对上述情况,我们需要停下来冷静思考:我们的研究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否存在对“研究热点”盲目追捧的问题?是否存在功利化的倾向?究竟如何更好地研究——是否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的可信度、可靠性如何?为什么这样研究——是否对已有研究的现状有很好的把握?研究到底有什么用——研究的目标对象是谁?

4. 运用实证方法,提高研究质量

关于教育治理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是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探讨教育治理问题,更多是以思辨的方式来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理论的建构需基于实践,同时实践也是对研究结论价值的最终检验.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教育治理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教育治理怎么治、哪些地方需要治理、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对现阶段的教育治理举措满意度如何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调研,如果不基于实际考察,只是从理论到理论,最终教育治理现代化也只能停留在理想层面.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采用实证的方法推进教育治理的研究,保证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更是非常重要.

5. 加强合作研究,构建学术共同体

正如教育治理需要多方参与一样,教育治理的研究也需要多方参与,同时更需要多方的合作与交流.所以,关于教育治理的研究,我们应鼓励多方参与、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再者,一般而言,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往往以各自的学科背景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这样思维难免受到局限,所以,想要对教育治理进行全面的研究,需构建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陈超美. Cite 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 情报学报,2009,(3):401-421.

[2]庞景安. 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0.

概括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新世纪图景和治理和教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新世纪本科毕业论文新世纪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学校而言,就是要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围绕“ 太行养中华正气,书香育世界情.

试述我国学前舞蹈教育现状与新方向
【摘 要】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加大,学前舞蹈教育对幼儿身体发育及心灵成长的优势逐渐被挖掘,因而近年来学前舞蹈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 我国学前舞蹈教育正处于初级阶段,在教学模式上存在部分不足之处.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动向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为主的考察
一、“十九世纪创作方法”与文学经典化的主导标准  新世纪以来,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是一个持续性的文学景观 顾彬的“垃圾说”是引发这一讨论的导火线之一 顾.

断裂语境中的碎片化和泛一体化新和批评的人性话语考察
陈进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关键词新;文学批评;人性话语;开放与封闭;自我修复摘 要人性话语在新和批评中出现碎片化与泛一体化的嬗变 在文化内涵上,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