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影响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跟学术论著的影响矩改进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影响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6

学术论著的影响矩改进,本文是关于影响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学术论著和改进和影响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学术论文英文学术论文学术期刊论文著名学术期刊

李盛庆 叶鹰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 要:影响矩为新近提出的可测度单篇学术论著影响力的指标,其定义存在参数时间范围不一致以及未考虑施引文献的被引频次问题.文章在原始影响矩M0和M1基础上,从前述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定义了*影响矩M2和改进影响矩M3,用文科和理科各一种代表性期刊中的各50篇高被引论著作为样本,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改进影响矩指标M3、*影响矩指标M2与M0、M1以及h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改进影响矩M3因考虑了引用而体现出更显著的影响含义.

关键词:影响矩;改进型影响矩;h指数;学术迹;论著评价;学术指标

中图分类号: G353.1文献标识码: A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5119

A Probe into the Improvements on Impact Torque of Academic Publication

Abstract Impact torque is a newly proposed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publication’s impact and its problem lies in the inconsistent parameter time range and the ignorance of citing literature’s citation frequency. Based on the original impact torque M0 and M1, the intermediary impact torque M2 and improved impact torque M3 are defined. One hundred highly cited articles were chosen from two kinds of representative journals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with 50 from each, to be analyzed with spearman correlation, and it is found that improved impact torque M3 and intermediary impact torque M2, h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h-index, which reflect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than M0 and M1 with citing literature citation frequency in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Impact Torque; Improved Impact Torque; h-index; Academic Trace; Academic Assesent; Academic Indicator

1引言

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大多体现在具体的论著里,作为学术客体的学术论著总是由一篇篇论文或一部部专著构成,因而任何伟大的发现(或发明),都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论著(或专利)里[1].因此,对单篇学术论著的评价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评价单篇论著的影响力通常仅用被引次数来衡量,这一评价指标过于简单,未体现出施引文献的丰富信息.h指数(h-index)[2]发现后,很快成为影响巨大的评价指标[3],评价对象迅速由学术主体向学术客体扩散,Schubert用施引文献的h指数来评价单篇论著的思想具有重要价值[4],该指标利用施引文献中h核的数量评价论著的影响力,这一思路很快引起国内外学者注意,开启了新的单篇论著评价指标研究.杨建林和严明[5]采用Schubert定义的施引h指数测度了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论文的单篇论著情况.随后,吴勤[6]提出用引证强度来评价单篇论著.邱均平等[7]提出了论文质量指数(Paper Quality Index, PQI)的概念.韩毅等[8]提出用继承与扩散、参考文献与引用文献的贡献率来反映单篇文献的知识继承与知识扩散联系.徐宾[9]在传统 h指数基础之上提出图书馆图书的改进h指数.Ye和Leydesdorff[10]发展出学术迹指标,该指标既可用于期刊、大学、作者等的评价,也可用于单篇论著的评价[1,11].

在上述背景下,王术和叶鹰[12]提出用影响矩测度单篇论著的影响力,唐继瑞和叶鹰[1]比较了影响矩和学术迹等指标应用于单篇论著评价的相关性.本文基于影响矩的构建思想,探讨针对影响矩进行改进和拓展,试图统一影响矩指标公式中各参数的时间范围,考虑施引文献的被引次数,并进一步讨论影响矩指标与h指数的关联.

2方法与数据

2.1方法

影响矩是类比物理概念力矩(Torque) 建立的评价测度,通过综合单篇论著的影响规模和影响时效两个参量来测评其影响力,其实质为论著影响力在时间跨度上的累积,而论著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引用该论著的作者数来体现.

按原始定义,单篇论著的影响矩M是影响学者力A和影响跨度D的乘积[12]:

其中tj是论著自发表以来到第j年所经历年限,Pj为对应年限施引文献数量(为和后边的参数相区别,此处的p为小写),P为施引文献总数,A被直接规定为引用该论著的施引作者总数.王术和叶鹰所定义的影响矩指标与唐继瑞和叶鹰所定义的影响矩指标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计算tj指标时略有差别,前者从0开始计数,后者从1开始计数,为比较其差异,本文把从0开始计数的影响矩记为M0,从1开始计数的影响矩记为M1.

在式(1)中,影响学者力A对应的时间范围是论著自发表到当前的计算时间,tj是论著自发表以来到第j年所经历年限,pj对应第j年的一个年度,P对应的时间范围是论著自发表到当前的计算时间,这些参数对应的时间范围存在不一致;另外, pj、P仅仅考虑了施引文献的数量特征,没有考虑施引文献的被引次数,而h指数及学术迹指标则在测度单篇论著时考虑了施引文献的被引次数特征,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增加施引文献的被引次数来改进影响矩.

为改进影响矩,我们首先考虑引进*指标M2,主要用于解决式(1)各参数时间范围不一致的问题,定义如下:

其中tj是论著自发表以来到第j年所经历年限,P为施引文献集总数,这两个参数和公式(1)完全相同.Pj则规定为论著自发表以来到第j年施引文献总数(此处的P是大写),Aj则规定为论著自发表以来到第j年施引作者总数.这样一来,公式(2)中除了常量P之外,其他参数的时间范围保持一致.

再考虑用施引文献的被引次数(Cj)替换施引文献数量(Pj),可将单篇论著的改进型影响矩M3定义如下:

其中tj是论著自发表以来到第j年所经历年限,Aj则规定为论著自发表以来到第j年施引作者总数,这两个参数和和公式(2)完全相同.Cj为论著自发表以来到第j年施引文献被引总数,C为施引文献集的总被引次数.公式(3)中除了常量C之外,其他参数的时间范围保持一致.

M3并没有改变影响矩指标最初的构建思想,只是将论著影响力与时间跨度定义进行了时间维度上的统一,同时考虑了施引文献的被引情况,属于改进型影响矩指标.以下将通过两个样本数据实证分析M3指标的有效性及其与h指数(因h指数和其他传统指标均有显著相关性,本文仅选取h指数作为参考指标)的相关性.

2.2 数据说明

本文选择文科领域和理科领域中各一种代表性期刊MIS QUARTERLY(管理信息系统季刊)和Physical Review E(物理评论E)中的各50篇高被引论著作为样本数据.具体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如下:

(1)在WoS(Web of Science)平台上,在“Publication Name”检索途径,分别输入“MIS QUARTERLY”和“Physical Review E”进行检索,时间范围限定在2005~2015年,检索时间为2015年10月15日.利用WOS平台的排序和导出功能得到两种期刊被引次数排前50的论著(样本及中间处理数据见附录).

(2)利用WoS平台的相关功能对(1)中每篇论著的施引文献全记录数据进行导出.

(3)利用自编Python程序,对(2)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每一篇论著相应施引文献数据中的被引次数(TC字段信息)、作者信息(AF字段信息,AF字段相比AU字段更能避免重名问题)、出版年(PY字段信息).

(4)通过自编Python程序算得原影响矩M0、M1、*影响矩M2、改进影响矩M3、h指数.

3结果与讨论

3.1样本测算

利用SPSS软件对两个样本的50篇论著有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经K-S检验,各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汇总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M0与M1的相关系数为1.000,完全显著相关,但M0和M1与h指数的相关性在理科论著中不显著,在文科论著中也较低.

两个样本各50篇论著的M0、M1、M2、M3分布图分别见图1和图2(横坐标为50个样本的标号).

从图1和图2可见M0与M1完全重合,实际上等于同一个指标.因此,M0和M1作为M的算法完全等价.

*影响矩指标M2是通过修订公式(1)中参数对时间范围作了归并,改进型影响矩指标M3是本文提出的新指标,该指标在M2的基础上考虑到施引文献的被引次数,通过M3与h指数的相关性可以判定其有效性,而通过M3、M2与h指数的相关性强弱可大致推断改进的效果.

3.2 改进型影响矩指标的特点

总的来看,表1中改进型影响矩指标M2、M3与h指数、现有影响矩指标M0、M1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M2、M3具有一定的测度效果.

从图1、图2中M0、M1、M2、M3的分布特点来看,M3> M2> M1 >M0,M2、M3具有大致的渐变趋势,这点从表1中M2、M3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也可以验证.M2、M3和现有的影响矩指标M0、M1既存在很显著的相关性,又有一定的差别,这从图1中各指标的渐变趋势可以看出,在相关性系数上也有所体现.

3.3 改进型影响矩指标在改进参数时间范围的效果

改进型影响矩指标M2、M3均对现有影响矩指标的参数在时间上进行了修订,但M3涉及到其他因素的改进,因此可通过M2和现有影响矩指标的比较来观察改进效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两个样本数据中,M2与M0、M1、h指数均显著相关,M2与h指数相关性系数要大于已有影响矩M0、M1与h指数的相关性系数.这表明M2指标对已有影响矩指标的改进有一定的效果.

3.4 改进型影响矩指标考虑施引文献被引次数的效果

改进型影响矩指标M3是在M2的基础上考虑到施引文献的被引次数所作的改进,因此可通过M3与M2、现有影响矩指标M0、M1的比较来观察改进效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M3与M2、M1、M0、h指数均显著相关.在MIS QUARTERLY期刊样本数据中,M3与h指数的相关性系数要大于M2、M1、M0与h指数的相关性系数;在Physical Review E期刊样本数据中,M0、M1与h指数的相关性不显著,M2、M3与h指数显著相关且相关性系数要大于M1、M0与h指数的相关性系数.这说明,M3指标是不同于M2、M1、M0的指标,大部分情况下,M3指标对现有影响矩指标的改进有一定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对现有影响矩指标中相关参数的时间范围进行统一以及考虑施引文献的被引次数所得到的改进型影响矩指标M3,能有效关联h指数、已有影响矩M0、M1等指标,且具有显著相关性.相比*指标M2和已有影响矩指标M0、M1,M3能与h指数等指标更显著地相关,这说明本文所得到的改进型影响矩指标M3是有效的,能够成为测度单篇学术论著影响力的参考指标.

本文提出的改进型影响矩指标M3,只是针对现有影响矩存在的两个问题进行的改进,仅选取了两个样本的高被引论著进行了实证研究,所得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在更多学科中检验.

参考文献:

[1] 唐继瑞,叶鹰.单篇论著学术迹与影响矩比较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2):4-16.

[2] Hirsch,J.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2005,102(46):6569-16572.

[3] Ball,P.Index to aims for fair ranking of scientists[J].Nature,2005,436(7053):900.

[4] Schubert,A.Using the h-index for assessing single publications[J].Scientometrics,2009,78(3):559-565.

[5] 杨建林,严明.单篇期刊论文h指数的实证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145-148.

[6] 吴勤.基于引证强度的学术论文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情报学报,2007,26(4):522-526.

[7] 邱均平,马瑞敏,程妮.利用 SCI 进行科研工作者成果评价的新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3(4):11-16.

[8] 韩毅,夏慧,童迎.引用结构视角下单篇学术文献影响力测度的 ID 指数[J].情报学报,2013,32(9):968-975.

[9] 徐宾.图书馆图书 h 指数的研究[J].情报学报,2014,33(8):892-896.

[10] Ye,F.Y.Leydesdorff,L.The“Academic Trace”of the Performance Matrix:A Mathematical Synthesis of the h-Index and the Integrated Impact Indicator(I3)[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65(4):742-750.

[11] 薛霏,叶鹰.大学的学术矩阵和学术迹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1):25-29.

[12] 王术,叶鹰.影响矩作为测度单篇论著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5):12-18.

作者简介:李盛庆(1983-),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叶鹰(1962-),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文评论:此文为关于经典影响专业范文可作为学术论著和改进和影响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对深静脉导管患者感染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单位510220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医院(郭艳齐),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魏侍萍)郭艳齐女,本科,主管护师基金项目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2014AB001331)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对.

强化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对提高手术器械清洗灭菌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对提高手术器械清洗灭菌质量的影响效果 方法2015年1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活动,用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因器械问题导致的感染发生率、手.

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设计改进
王国智(陇南市文县第一中学 甘肃 陇南 746000)摘 要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手段,而生物探究实验本身其实关.

论学术恭维对科学的影响
一、概述科学是一个认知体系,必须是通过严格程序获取的,而且是可以证伪的 因此,科学不是人臆造的,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严格程序取得的客观的、真实的、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加以推广的知识 因此,在做科学研究时要做.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