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城市设计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墨尔本人性化城市设计30年历程解读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主题:城市设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3

墨尔本人性化城市设计30年历程解读,本文是城市设计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和墨尔本和发展历程和人性化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城市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设计投稿机械设计和制造期刊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 要:人性化城市设计理念是墨尔本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促进墨尔本城市空间更新与优化发展、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城市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人性化城市设计的概念与价值做了解读; 通过发展过程的梳理将墨尔本始于1985 年的人性化城市设计实践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对其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与研究实践做了分析总结; 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实践人性化城市设计理念的四项基础.

Abstract: Design for people is an essential urban designconcept for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livable cityin Melbourne and it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bothin promoting urban space development and facilitatingMelbourne’s urban vitality. In this paper, the theoreticaland practical values of urban design for people areinterpreted and three distinct stages are identified in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elbourne’s research anddesign practice since 1985. The paper then reviews thebackground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each stage.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study, four principleor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urban design for people areproposed in the end part of the paper.

关键词: 人性化;城市设计;城市街道;开放空间

Keywords: Humanistic; Urban Design; City Streets;Open Space

2016 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JD840003)

1 概述

现代城市设计作为独立的学科从规划与建筑学中分出来,通常以1960年哈佛大学开设研究生城市设计学位课为标志[1].自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后,城市设计在相关理论和实践推动下产生了生态城市设计、人性化城市设计等新的设计理念,这些理念对城市设计学科和城市建设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传统城市相比,由于规划建设远超人的生理尺度与心理需求,现代城市出现了空间可达性不高、空间活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并最终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自20 世纪70 年代年以来,空间理论的研究重心开始从物质领域转向社会领域,城市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环境行为学等更多社会学科的相继进入为城市设计思考人与物质空间的内在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对上述城市建设实践进行反思和理论研究的双重推动下,城市设计逐渐将设计意识从空间转向了人本身,这一转变孕育并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城市设计思想.

从概念的角度理解,人性化城市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核心、以构建人与空间关系为主旨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设计对象主要针对街道、广场、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城市空间与人更紧密的功能关系和营造更宜居、更人性化的城市环境.相对于传统城市设计而言,人性化暗含了关于设计意识和设计对象的思辨,在这种思辨的引领下,城市设计建立了一种以人而非空间本身为核心的新意识,这一转变意义深远,使城市设计从传统的空间结构、形态以及美学范畴中得到了极大拓展.

受上述思维转变影响,以扬· 盖尔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开始从人性化的新视角展开城市设计研究,受其影响,哥本哈根、墨尔本等城市则较早地将这种理念付诸于城市建设实践.例如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之后,墨尔本对城市公共空间展开了一系列的人性化改造,不但有效推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环境宜居度和社会、文化以及商业活力,其实践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人性化城市设计理念所蕴含的巨大潜在价值.

在经历了30 年前所未有的城市空间开发之后,中国城市建设也已经走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路口.自2015 年城市工作会议后,加强城市设计、不断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已成为一种共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推进并落实人性化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对于城市设计自身以及城市空间的优化发展有双重意义,基于上述理解,对墨尔本人性化城市设计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2 墨尔本人性化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墨尔本(Melbourne)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是维多利亚州首府和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自1847 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宣布墨尔本市(City of Melbourne)成立至今,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建设,墨尔本已成为澳大利亚的文化、艺术中心,尤其是作为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墨尔本更因其优质的城市环境而成为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的典范模本.

从建设实践来看,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是墨尔本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从横向对比来看,墨尔本也是较早将该理念应用于设计实践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国际城市之一.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在满足不同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墨尔本在30 年间经历了人性化城市设计的不同发展时期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笔者在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2.1 20 世纪80 年代——人性化的城市街道设计

墨尔本的城市建设始于1837 年由罗伯特霍都(RobertHoddle)规划的霍都网(Hoddle Grid).自建成后直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作为城市中心的霍都网基本没有大的改变,尽管个别建筑、花园有重建,但街道、铁路以及城市公园为保持霍都网空间结构的稳定提供了基础[2].20 世纪中期以后,墨尔本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刺激下迎来了自金矿开发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扩张,此次扩张为墨尔本的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以下两个角度的深远影响:

一是随着经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建成区前所未有的拓展,墨尔本作为大都市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在这一背景下,墨尔本最早于1854 年即开始着手准备大都市区的规划编制工作[3].1971 年,用以满足未来城市规模发展预测的《墨尔本大都市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现在看来,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城市规模扩张是其大都市发展规划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是伴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墨尔本的城市中心区却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而迅速衰落了.墨尔本由最初“步行”的网状城市中心以及广阔的郊区居住地带共同组成,它们之间依靠通勤铁路网或有轨交通网联系[4].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长,规划于19 世纪中期的霍都网无法承受过大的交通压力,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冲突越来越严重,墨尔本的城市吸引力也因此而大为下降.

面对上述问题,维多利亚州规划部门在1982 年制定并颁布的墨尔本城市设计法令中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墨尔本需要继续保持并不断发展适宜步行的、安全的、具有商业与休闲娱乐吸引力的城市环境,该法令进而从城市形象、建筑与土地开发、交通与步行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多项具体的设计控制原则[5].上述决策及相应城市设计原则的制定对墨尔本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随后,墨尔本市规划委员会于1985 年进一步研究制定的《人性化的街道——墨尔本市中心活动区步行策略》即是该法令的承接规划,其目的是进一步探索交通与步行冲突的具体解决途径[6].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这份30 年前的规划在以下三个层次奠定了墨尔本人性化城市设计的重要基础.

(1)实现了城市设计的思维转变

近一个世纪以来,城市设计关注建成环境的质量提升,交通规划则在城市宏观尺度下将机动车交通作为重点,二者之间几乎没有交叉[7].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街道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一项市政工程而非城市设计内容,其建设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是提高机动车的交通容量和效率.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人车矛盾,墨尔本第一次将街道的设计关注点从机动车转向了行人,希望通过合理控制机动车流量以及提升街道步行交通容量来缓解人车矛盾并充分激发步行对提升城市文化、商业活力等其他方面的潜在价值,与之相应地,街道也因此而成为城市设计的关注对象和重要内容,这种转变对墨尔本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2)促进了城市建设的重心转移

在对人性化的理解中,城市设计的宗旨与目标是为人们创造更舒适、更宜人的城市环境.墨尔本在解决人车矛盾的思考中较早地意识到,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从而吸引并不断提升步行交通能力才是城市交通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在这种意识带动下,墨尔本逐渐将城市建设重心从空间开发转向了提升空间质量和环境吸引力的新方向.今天看来,以人为本不但是城市设计思维转变的表现,其对于城市建设重心的转移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首次从人性化的角度研究制定了城市街道设计策略

以上述设计意识转变为基础,墨尔本首次以人的步行需求为核心、以步行优先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以下两项街道设计策略:一是基于交通模式、交通容量和交通安全对机动车与行人间的矛盾冲突展开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对部分重点街道实施人车分流和空间共享改造.二是首次对墨尔本市区的街道人流量、公共交通人流量、路网格局、步行交通容量、交通事故分布以及交通管理政策六项与步行质量紧密相关的研究内容做了广泛调研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步行环境和步行系统的优化策略(表1).以上述策略为指导,墨尔本持续多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街道改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通过合理的人车分流和限时交通管理,墨尔本不但较好地协调了机动车、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之间的矛盾,也为行人营造了更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在解决交通冲突和优化步行环境的基础上,墨尔本进一步开辟部分街道空间用于餐饮、咖啡经营,这些措施使墨尔本的城市街道活力有了显著提升,也为墨尔本进一步实践人性化城市设计理念奠定了重要基础.

2.2 20 世纪90 年代——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自20 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主义用所谓的“理性”和超越传统的尺度标准规划建设城市,不但对城市空间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使城市逐渐丧失了对人的吸引力.包括墨尔本在内的许多城市在这一时期几乎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过大的空间尺度、单一性的空间功能以及千篇一律的空间形式无法吸引城市居民,与公共空间紧密相关的社会、文化以及商业等多种城市功能也无法得到与空间尺度相对等的发展.上述问题很快引起了部分学者对城市设计现状的思考,例如丹麦著名城市学家扬·盖尔于上世纪80 至90 年代即对哥本哈根、墨尔本等世界范围内的多个城市展开了广泛的城市空间调查,并通过《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人性化的城市》等一系列著作对“非人性化”的城市设计现状做了批判和反思.

在上述背景下,墨尔本市规划委员会于1994 年首次同扬·盖尔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了《墨尔本人性化空间规划》,该规划对墨尔本人性化城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1)推动了人性化城市设计的空间拓展

同1985 年的城市街道设计相比,《墨尔本人性化空间规划》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将研究范围从街道进一步延伸到了更广泛的城市公共空间.从此后的建设情况来看,继街道之后,墨尔本进一步对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展开了一系列的人性化改造,这些空间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和范畴,从街道到公共空间,《墨尔本人性化空间规划》为人性化城市设计理念在墨尔本的全面实践奠定了重要基础.

(2)探索了人性化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

在由街道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墨尔本人性化空间规划》通过空间数量、空间质量、空间容量、空间吸引力等九项内容对墨尔本市区范围内的公共空间展开分析,初步形成了系统性的研究方法[8].此外,该规划也对现代主义功能分区理论的弊端做了反思,首次将城市用地功能纳入研究体系之中,并提出通过混合功能的土地开发模式增强城市活力、激发空间潜在价值的新观点,这一观点极大地拓展了人性化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

(3)为墨尔本建设宜居城市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公共空间为依托,扬·盖尔在该规划中对宜居城市概念做了解读,首次从人性化的角度提出了宜居城市环境的四项要素并制定了相应的设计策略,该策略随后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对墨尔本打造高品质、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图1, 表2).1994—2000 年间,在相关策略被逐步实施以后,墨尔本的城市环境吸引力和空间活力有了显著提升,其实践的成功也引导墨尔本走上了以人性化驱动城市更新的发展轨道(表3).

2.3 21 世纪——人性化城市设计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上世纪末的设计实践是为了提升城市不断下降的吸引力,那么21 世纪的墨尔本则面临着相反的问题.经过持续多年的不断建设,在土地面积有限、地价成倍增长的现实条件下,墨尔本市区的公共空间总面积在2015 年达到了85 hm2,同1985 年的27 hm2 相比增长率高达315%[9](图2).在面积和数量倍增的同时,人性化的环境改造也使公共空间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活动场所.根据墨尔本大学相关学者的抽样数据调查,包含行至以及在空间内行走的时间之和,墨尔本人的平均公共空间步行时间每周高达100 分钟[10].公共空间对墨尔本提升城市活力和环境宜居度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墨尔本在新世纪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和空间压力.

从人口的角度来看,自上世纪末至今,墨尔本呈现出人口总量长期快速增长和城市中心区人口比重持续增加两个主要特征.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自2001—2015 年,墨尔本的人口数量增加了近百万人,总人口已达453 万,是近15 年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从人口的空间分布来看,墨尔本有中心区(CBD)、市区(City)和都市区(Metropolitan)之分,墨尔本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面积较广大的都市区,市区、尤其是中心区的居住人口比例极小,例如1996 年城市中心区的居住人口只有约4 000 人,但自1996—2006 年的10 年间,其居住人口比例增长高达539%,日均人流量也增长了53%[9].

从城市用地开发来看,因其与人口变化的紧密联系也呈现出建设用地开发力度大和中心区更新程度高两个主要特征.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传统工业转型,墨尔本市区的重工业以及污染行业全部迁出,大量工业区随后被开发建设成新的住宅区,墨尔本的城市中心也因此而很快突破了霍都网,形成了南岸和滨水新城两个新中心.与此同时,自1985 年起至今,传统城市中心区内约有48% 的土地被更新开发,截至2015 年,区内共有约186 栋18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其中128 栋(69%)为1985 年以后建设,霍都网内的空间形态和结构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9](图3)

基于对上述发展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预测,墨尔本在2030 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持续保持城市宜居性,增强城市中心区空间集约化利用水平的规划目标.此外该规划首次制定了中心活动区(Central Activities District)、重要活动中心(Principal Activity Centres)和主要活动中心(MajorActivity Centres)的中心体系[11].从以上规划目标和空间体系定位来看,中心区仍然是墨尔本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建设重点将更加注重空间的集约化利用.

在上述背景下,墨尔本在1994 年第一版规划的基础上与扬·盖尔展开了第二轮合作,对过去十年新增的城市公共空间做了全数据调查,并于2004 年编制了新一轮人性化空间规划.从内容来看,该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突破.

(1)纳入了城市规划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项城市设计,1994 年的人性化空间规划主要针对公共空间改造,基本没有涉及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肌理的巨大改变,2004 年的新规划思考了城市发展与城市空间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首次增加了人口增长、住宅开发、公共交通优化等多项城市规划的研究内容,如其中就提出了增加青年以及学生居住人口比例、适度开发商住混合型建筑和优化公共交通与步行系统连接度等新策略[12].这一突破不但从空间集约化的角度对接了2030可持续发展规划所制定的目标,其更大的意义是在城市巨变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人性化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研究内容对接.

(2)建立了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间的紧密联系

从前文关于1994 版规划的研究方法介绍可以看到,该规划主要立足于通过物质环境优化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水平,其研究方法中涉及的九项内容主要以“硬性策略”为主.与之相比,2004 版规划由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数据以及设计策略三部分组成,重点对城市空间吸引力不足这一现状和如何通过公共生活提升城市活力展开研究,其中提出的建设公共艺术、发展社区组织以及增加商业、文化和休闲娱乐功能等“软策略”使人性化城市设计研究突破了空间改造的思维范畴,为墨尔本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和提升城市活力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图4).

(3)形成了延续性的人性化城市设计研究机制

自2004 年开始,墨尔本形成了每10 年开展一次数据调查并更新、完善设计策略的延续性研究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对深化研究内容和促进人性化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有重要意义.以该机制为依托,以30 年来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为基础,墨尔本于2015 年编制了第三轮人性化空间规划,该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了墨尔本人性化城市设计的全面发展.

一是拓展了研究范围.1994 年编制的第一版规划主要以墨尔本市中心区(CBD)为对象展开调查研究, 其研究范围仅为2.4 km2.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自20 世纪90 年代起,与传统市中心一河之隔的南岸区(Southbank)及滨水新城(Dockland)也已成为具有一定活力的新城市中心.在这种背景下,2015 版的《墨尔本人性化空间规划》将南岸区和滨水新城整体纳入研究之中,使规划突破了传统城市中心区霍都网,实现了研究范围的拓展(图5).

二是调整了研究方向.经过近30 年的持续建设,墨尔本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人性化改造已基本完成,但同传统中心区相比,街区尺度和建筑体量过大、城市功能相对单一且步行可达性不高等因素导致滨水新城和南岸区的环境吸引力一直较低,需要通过一系列设计策略促进建成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图6).基于上述现状,2015 版规划对研究方向做了重大调整,将重点转向了传统中心区与新市区的比较研究.这一调整与研究范围拓展紧密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对城市中心区与两个新区的空间人性化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制定城市空间平衡发展策略提供了参考(图7).

三是更新了研究内容.2015 版《墨尔本人性化空间规划》根据理论研究进展积极吸收新的研究内容,确定了包含城市人口、公共行为、空间结构、建成环境、土地开发以及公共空间等六个一级目录在内的研究体系和相应的二级研究内容,完善并推动了设计研究向综合性和空间集约化利用的方向发展(图8).

其次,2015 版《墨尔本人性化空间规划》建立了公共空间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城市人口、土地开发、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和潜在开发指数五项内容构成,其每项均下设相应的子项指标,新规划即依托该评价体系对城市中心区、滨水新城和南岸三区展开比较分析,该评价体系也是呼应研究方向调整、进一步促进新老城区公共空间均衡发展的重要参考(图9).

此外,为有效承接上位规划(墨尔本2030 可持续发展规划),以上述研究为依托,墨尔本近年来先后编制了《步行系统规划》《骑行系统规划》《空间安全规划》和《旅游行为规划》等专项规划,全面拓展了人性化城市设计的研究领域,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对其一一展开论述.

综上所述,墨尔本30 年来的人性化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城市人居环境问题的应对和积极思考,这些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制造新的、甚至是相反的挑战.墨尔本的研究与实践历程反映了城市对这种变化和挑战的敏感关注和积极回应,也充分证明了实践人性化城市设计理念对于一个城市的价值和意义(图10).

3 结语

自相关概念于20 世纪80 年代年初首次提出至今,城市设计在中国同样也经历了30 年的发展历程,但直到2015 年城市工作会议首次在层面正式提出“加强城市设计”之后,城市设计才成为城市规划学科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13].21 世纪以来,“以人为本”已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核心思想[14],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性化在国内往往作为一种口号被广泛提及,真正能够推进并落实该理念的城市并不多.从墨尔本的发展历程总结来看,笔者认为,人性化城市设计理念在中国的实践需要以下四个层次的基础.

(1)以城市设计意识转变为前提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设计在其学科特定尺度下主要以研究城市空间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美学等相关内容为己任,其设计意识的出发点是空间而非人本身.随着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发展,现代城市设计跳出了物质空间的束缚并逐渐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新思想.从墨尔本连续多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公共空间改造的举措来看,这些“看不见”的工程之所以能够被实施,从根本上说也是设计意识转变的结果,因此说思维是决定性因素,人性化城市设计在中国的实践同样需要以设计意识的转变为前提,否则人性化将难以得到落实.

(2)以城市建设重心转移为契机

对于城市建成区而言,人性化理念的价值主要在于提高建成环境质量.人性化城市设计在墨尔本的实践也主要体现在以公共空间为代表的建成环境改造,而这一实践有一个重要契机,即在大规模的空间扩张之后,墨尔本的城市建设逐渐转向了城市更新和空间优化发展的新阶段.从这一角度来看,人性化城市设计理念在中国较难落实的现实因素是,多年来国内城市普遍处于以开发建设为重心的空间量化发展阶段,建成环境优化则一直处于一种次要地位.在大规模的空间开发之后,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走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国内城市应把握这一契机,将人性化理念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环境优化发展、城市空间活力提升等多个方面的潜在价值.

(3)以专项规划机制为保障

在转变设计意识和把握时代契机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专项规划机制才能确保人性化城市设计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墨尔本早在1985 年就已经编制了该方向的专项规划并随后形成了延续性的专题研究和规划机制,这一机制为人性化城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保障.从目前来看,国内城市尚没有从人性化的角度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更没有建立相应的规划机制,这也是人性化往往沦为口号而无法得以落实的客观因素,只有尽快建立专项或专题性的城市设计机制才能使人性化从概念向实际操作层面转变,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发挥真正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4)以研究实践相结合为支撑

从墨尔本的发展历程来看,通过研究和实践相结合来解决城市实际问题是人性化不但没有沦为口号而且能够得以落实的重要原因.30 年间,从城市街道到公共空间,从物理环境到公共生活,从研究机制到评价体系,墨尔本在应对人车冲突、中心区衰败等不同城市问题的设计实践中也实现了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充分体现了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在以专项规划机制为保障的基础上,人性化城市设计在国内的落实同样也需要以研究实践相结合和解决城市实际问题为支撑.

上文评论:该文是关于墨尔本和发展历程和人性化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城市设计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城市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概述与
穆文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介绍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的背景、发展历史、相关政策及措施,总结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将景观.

基于景观原型的山水城镇城市设计探究
李涛 金云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 200092)摘要以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视角研究“山水城镇”空间的城市设计 从剖析“山水城镇”的.

变化海岸基于水敏感城市设计的海南大学景观设计
许家瑞 符海丁 董瑞云 黎伟(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摘要海南大学位于海口市海甸岛,大部分土地由填海而成,土壤盐碱化严重,物种贫乏 随着学校扩招和教学设施增加,校园内雨洪管理失.

科幻电影服装设计的后现代风格解读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幻电影服装设计逐渐与后现代风格结合起来 本文主要从科幻电影概述、后现代风格概述以及利用后现代主义风格对科幻电影进行服装设计的具体表现几个主要方面对科幻电影服装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