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角度毕业论文范文 与从人格结构理论角度试析《猫和鼠》中的马尔克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角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7

从人格结构理论角度试析《猫和鼠》中的马尔克,该文是关于角度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马尔克和《猫与鼠》和人格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角度论文参考文献:

角度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结构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军事理论论文2000

陈春花

内容摘 要:本文试图运用奥地利精神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格拉斯小说《猫与鼠》中主人公马尔克的人格发展在人格理论中的体现.

关键词:人格结构 自我 本我 超我

1999年格拉斯凭借小说《猫与鼠》获得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项,不得不说这部小说确实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光是题目就得让人绞尽脑汁一番.文中没有直接写老鼠与猫,为什么作者要把题目叫做猫与鼠呢?对此很多人从象征或是隐喻角度,再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一分析很多人得出结论:其实马尔克就是那只“鼠”,而且是只不受欢迎,应被批判的“鼠”.但是别忘了,格拉斯在致中国读者中提到“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反映出在集体的压力下一个孤独者的命运”.我认为格拉斯口中的“一个孤独者”应该指的是马尔克,由此可见格拉斯把马尔克当作人看,并且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孤独者.那么马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下面我将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一、赴汤蹈火的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从出生之日起就已存在.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本我是人们所有的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是遗传本能和基本的体现者.它没有道德观念,甚至缺乏逻辑推理,唯一的需要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身,换句话说本我遵循的是“唯乐原则”.马尔克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从小体弱多病,加之相貌丑陋,尤其是他喉结上类似于老鼠的凸起,这使得他常常受到小伙伴的嘲笑,作弄.这也让他感到自尊严重受到伤害,他敏感,自卑,压抑.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他渴望得到小伙伴的认可,尊敬,并且他可以为此而赴汤蹈火,不顾一切,我认为这是作品中马尔克的本我的表现.因为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少年乃至青年对男人尊严的渴望,这是人类的自然天性.

马尔克身体虚弱,依照医生的证明他本可以免修游泳和体操课,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学习游泳的历程可谓艰难.最初,他只被批准同比他小的孩子在陆地上练习游泳动作.第二年夏天,开始他并没有学会游泳,布勒森海滨浴场的管理员先让马尔克在沙滩上进行动作训练,然后才允许他使用水中游泳学习器.和他同去的小伙伴多次弃他不顾,各自游走了.经过了多次练习马尔克终于学会了游泳并且还学会了潜水.学会了潜水的马尔克迫不及待希望和小伙伴们前去潜水,他想向小伙伴们证明马尔克也很棒,也能捞到很多东西,比如外国罐头,留声机等等.有一次他捞到了米尼马克斯牌灭火器,并教小伙伴们使用,这使得他第一次在小伙伴中树立起了高大的形象.

似乎在潜水中受到了鼓舞,马尔克决定在体操课中不再出示家庭医生的证明,他强忍着身体上的极限,强烈想要向小伙伴们证明体也行.“马尔克在练双杠的时候也从不冒汗.跳长木马是只有学校甲级体操队的三四名最优秀的选手才能做的动作,可他也不甘示弱.他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动作,虽然姿势不怎么优美,但却总要比我们班上最好的体操选手手霍滕·索恩塔克多做两个.”

从这两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马尔克内心强烈被重视,被尊重的渴望.他早年丧父,很早就没有了父亲的庇佑,喉结上的老鼠让他觉得自己是异类,小伙伴们也因此作弄他,在他喉结处按上猫,可他也没有因此而恼怒,他只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要是自己在潜水体操方面能做得比小好伙伴们好,那么小伙伴们或许就会注意到自己,所以他拼了命练潜水练体操.我们也不难明白为何马尔克长大了想要当小丑,小丑虽然丑,但是他不孤独,不被人排斥.

二、失灵的自我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本我与外部世界、和满足之间的居中间者.自我是有逻辑,有理性的,并且有组织,判断和综合能力.自我遵循的不是“唯乐原则”,而是“唯实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能欲求,但是社会又不允许本能的任意性行为,自我就指导着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秩序.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和调节功能.

马尔克非常在意自己喉结处的大老鼠,他想法设法想要遮掩.起初他在自己的脖子上带上一把大改锥,虽说这把改锥很沉重,上体操课他不得不把改锥拿下来,但他会很小心翼翼的交给参议教师马伦勃兰特代为保管,生怕被别人偷去.后来他又在自己的脖子上带上了潜水时得到的开瓶器,自己发明的时尚流苏.但是这些尝试似乎不太成功,改锥不但重,有时候还得拿下来,开瓶器的效果和改锥差不多,时尚流苏开始时还行,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戴,最后时尚流苏也失灵了.直到有一次,一位空军少尉回校作报告,他脖子上的那枚那枚令人梦寐以求的十字勋章让马尔克久久不能移开视线.那位空军少尉开始作报告时还略显羞涩,当他提到他在战斗中如何奋勇杀敌,他讲的很自在,很投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的那枚十字勋章也显得格外的耀眼.这时马尔克想,要是我能得到这枚勋章,是不是大家的视线就不会集中在我可恶的老鼠身上,是否会对我刮目相看呢?于是马尔克偷走了空军少尉的那枚勋章,后来被学校发现开除.

马尔克的本我渴望被人重视,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戴各种装饰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但效果不佳,他看到同学们对戴着十字勋章空军少尉的崇敬,产生了偷盗的念头,归根结底还是他渴望被别人看重,尊敬.但偷盗却是一件令人觉得可耻的不道德行为,其实这一事例就是马尔克自我失灵的表现.自我必须按照社会法规,道德规范,防止本我过度膨胀.但是马尔克的自我难以控制他膨胀的本我.马尔克的自我为何会失灵呢?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没能够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不能给当时的青少年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当时的德国正处于二战时期,当政的希特勒不断向他的民众宣扬“军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为了鼓吹他的精神他派出大量的人选去学校作报告,组织了“希特勒青年团”等各种名目组织.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孩子,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希特勒这些精神的渲染下他们竟觉得能熟记各国武器装备是一项值得显摆的能力.马尔克也因武器装备比别人记得熟,记得多而感到骄傲自豪.尤其当空军少尉回校讲到他杀敌的丰功伟绩时,孩子们掌声阵阵,两眼放光,在他们心中树立起了所谓“英雄”的形象.我们也不难理解马尔克以后在这条歧途上越走越远,等待他的只有毁灭.

三、超我的救赎

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是理想的东西,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的或是实际的,它是禁忌、道德、*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诚如伊格尔顿在《美学意识形态》中指出那样:“超我既是高级牧师又是的代表,既是肯定的又是否定的,既是的表象又是禁忌的传播者.”换句话说超我它发挥着惩罚和奖赏的作用.

马尔克在被学校开除之后就转去了霍尔斯特·韦塞尔中学,这期间作品的叙事者皮伦次很少能见到马尔克,他间接打听到马尔克报名了一个专门培养发报员的军训营.后来马尔克就应征加入了青年义务劳动军,皮伦次去看过马尔克,并向他询问青年义务军的情况.再后来皮伦次和马尔克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直到马尔克的姨妈将马尔克从前线写来的那封信塞给了皮伦次,上面这马尔克击中的坦克数,马尔克上了前线.不久之后皮伦次的母亲在《前线报》上看到了马尔克的光荣事迹:“本市某公民的儿子先是作为坦克射手、继而作为坦克炮长在无数次战斗中取得了如何如何的战绩”.这之后马尔克衣锦还乡,他获得了两枚十字勋章.马尔克满心欢喜,一心想着回学校作报告,他也想感受一次当年空军少尉威风凌凌,受人瞩目的感觉.遗憾的是校长克洛泽通知他报告取消了,失落的的他一气之下打了校长克洛泽然后离开.探亲假期结束了他也不想归队,他和皮伦次划着小船来到了昔日玩耍过的沉船.马尔克跳下潜水,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在我看来这是马尔克自我救赎的表现.马尔克离开学校后看似在逐步沉沦,最终走向“军国主义”,“英雄主义”毁灭道路.但这是马尔克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得已的选择.当时青少年思想上不断受到纳粹文化的诱惑,毒化,不仅如此,纳粹还强迫青年人必须入青年义务军服役,所以马尔克才参军当了坦克射手.马尔克其实对当兵是没有兴趣的,他曾对皮伦次说过:“我是自愿报的名,可事后不禁摇头后悔.要知道,我对这些事儿没有多少兴致,我指的是军队、战争游戏以及对尚武精神的大肆渲染”.马尔克心中一直有个微小的愿望的:被周围的人看得起,得到尊重.恰恰此时他被强迫去当兵,而此时奋勇杀敌,战功显赫成了他实现自己愿望的捷径.人们常说容易使人蒙蔽了双眼,马尔克终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但是这也不能满足他的愿望,无论他战功多么的显赫校长还是取消了他的报告.此时马尔克的愿望落空,他也得以幡然醒悟.强大的“英雄”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本来就对军队战争游戏没有兴趣,何必要继续服役,继续残忍的杀戮呢?要知道马尔克本来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杀戮是罪过.何况他也一直没有野心,没想过什么出人头地,他只不过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只不过命运坎坷了点.他熟知的世界到处充斥着各种“纳粹”污秽,让人无法呼吸,所以他选择了默默的消失,寻找他的一番净土,使他的心灵得到救赎.

自我出自本我,超我又出自自我,它们在人的一生中相互作用、混成一体,但有时又相互矛盾、产生抵抗.当三者处于平衡时,个性就正常发展;当三者处于矛盾状态,个性发展就受到阻碍.马尔克的人生经历体现着“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不协调.马尔克的性格得不到正常发展,在他的身上看不青年应有的青春阳刚气息.他被希特勒的“英雄崇拜”迷惑了心智,走上了迷途.好在他的及时醒悟,离开军队,独自一人消失在这纷扰的尘世.我想这也是作者所的希冀,希望当时德国二战的民众早日从希特勒的阵中走出来,重新开创新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格拉斯.猫与鼠[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邱运华.文学分析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段建军.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在《人性的枷锁》中的体现[EB/OL]./http://ww

w.xiexingcun.com/mzxswxyj/mzxx2007/mzx

x20070437.html,2014-2-23.

[4]百度百科.弗洛伊德人格理论[EB/O

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等于SscX2tr

-W8UrZ6i_RPuJT3V-ui8Jy8qt4JIrfNkDnYqD

BswMG9wLBaOzUHsYek26,2014-2-23.

(作者介绍:陈春花,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研究生)

总而言之,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角度本科角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马尔克和《猫与鼠》和人格方面论文范文.

姚斯期待视野理论下的《人民的名义》热播探析
摘要主旋律正剧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就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并迅速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讨论 本文运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理论对观众接受过程进行观照,主要从姚斯的公共期待视野、定向性视野与创新.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今敏长篇动画《红辣椒》
摘要红辣椒是日本著名动画导演今敏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动画对于梦境的探索以及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描写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动画中的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进程当中于现实与梦境中体现出本我自我和超我之.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下分析《半生缘》里顾曼桢的悲情人生
张爱玲,被誉为20世纪40年代上海最耀眼的女作家,其生平代表作,也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就是略带悲彩的小说半生缘 这部小说的主要背景是上海,部分描述了南京,时间跨度长达18年之久 小说女主人公顾曼桢本性.

从概念功能理论的角度分析《傲慢和偏见》电影片断
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被改编成电影之后,广受大家的喜爱 因其深入人心的语言,先后有不少语言学者对小说及电影文本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但大多局限于从情态和语气或文体的角度来探讨,很少从概念.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