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研究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与清代热河地区八旗驻防的重要史料类论文怎么写

主题: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清代热河地区八旗驻防的重要史料,该文是关于研究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热河和八旗和重要史料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承德府志》

白浩琨

【摘 要】清代道光年间由海忠修篡的《承德府志》是一部重要的地方志书,其中对热河地区八旗驻防的详细记载,可补相关史料的不足,是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热河 八旗驻防 海忠 承德府志

一、清代热河地区八旗驻防与《承德府志》

清代特有的八旗制度对清朝维持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被满洲统治者视作根本.清廷将八旗额兵之半驻于京师,称禁旅八旗,而将另一半分驻于全国战略重地,称驻防八旗.热河地区在清代具有“北压蒙古,右引回回,左通辽沈,南制天下”[1] 的重要地位.清廷先后在这里设立了木兰围场,兴建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清朝前期诸帝几乎每年都驻跸热河,在避暑山庄处理政务,接见蒙古王公、外国使臣.频繁的政务活动,促使热河一跃而为清前期重要的政务中心.热河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促使清廷对这里的防守极为重视,于雍正二年(1724 年)正式设置了热河地区八旗驻防.

《承德府志》的修篡者为海忠.海忠,字靖堂,满洲正红旗人.道光六年(1826 年)至道光九年(1829 年)任承德府知府.在任期间,他捐养廉银创修《承德府志》,并受到清宣宗的嘉奖.《承德府志》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四月由时任热河知府廷杰与教授李世寅重订后刊刻.

《承德府志》共分三十四门,八十六卷.卷首一至卷首二十六分为:诏谕、天章、巡典、山庄、行宫、围场六门;卷一至卷六十分为图说、晷度、建置、疆域、关隘、桥梁、公署、学校、坛庙、山川、寺觐、古迹、冢墓、田赋、蠲恤、兵防、蕃卫、风土、物产、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列女、纪事、外纪、艺文、杂志等二十八门.其内容翔实,举凡热河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古迹等方面都有记载.其中对清代热河地区八旗驻防情况的记载尤其宝贵.

二、《承德府志》中对热河地区八旗驻防情况的记载

清代热河地区八旗驻防的兵员情况有一个增减变化的过程.驻防官兵的最高统辖者也经历了一个由热河总管改设为热河副都统,最后又设置为一方大员的热河都统的过程.《承德府志》对这一变化过程中当地八旗驻防的变动情况有详细记载:

“雍正二年,初设总管一员,副总管二员,佐领十六员.每佐领下,骁骑校一员,兵五十名,共满洲兵六百名,蒙古兵二百名.分满洲兵四百名驻防热河,二百名驻防喀喇河屯,蒙古兵二百名驻防桦榆沟.乾隆三年,裁总管、副总管,设副都统,增置协领六员,佐领四员,防御二十员,骁骑校四员,兵一千二百名.自协领以下,共官六十六员,兵二千名.三十五年裁佐领五员,以协领兼佐领事.续又裁蒙古协领一员.五十一年增马甲一百名,五十七年又增马甲一百名.”[2]

对于嘉庆十五年(1810),清廷改设热河都统后热河地区八旗驻防的情况,《承德府志》记载到:

“今都统辖下现额满洲八旗协领四员,佐领十六员.每佐领下,防御一员,骁骑校一员,兵一百一十名,共兵一千七百六十名.蒙古八旗协领一员,每二旗佐领一员.防御、骁骑校各一员,兵一百一十名,共兵四百四十名.统共满洲、蒙古驻防官六十员,兵二千二百名.”

此外,《承德府志》不但将驻防旗兵的员额变化记载的十分清晰,还有各驻防点满蒙八旗官兵旗分的记录,这在其他史料中是难以寻觅的.

今天,热河地区各八旗驻防点的历史遗迹已经难以见到,但是通过《承德府志》,我们仍可对各驻防点官署建筑有一个粗略了解.热河八旗都统署建在避暑山庄之南.《承德府志》中有其建筑形制的详细记录:

“中为大堂,堂之左右为文物官厅.武官厅之侧为科,东廊为民案房,西廊为禀事房、围场科.右西为为印房官厅,左为稽查房,右为本折房、又西为户、兵二科,房堂下露台之左为外书房,晋接宾僚皆于此.其右隔墙为马厩.由甬道百步而南为仪门.左右翼以土垣,洞门不设关.门外,西为库房,东有步廊,寻过道而南向三楹,理刑司治事之所在焉.又东为射堂,右东为蒙民科蒙古房.由仪门而前,为大门,牓曰:都统衙门.左右屏墙之后,为前锋营,南为照墙,东西为辕门.道光七年,以热河文物统隶都统,秩视督抚.于辕门内,添设鼓吹亭.二大堂之后为三堂.内宅南向左、右翼室,东西俱有丙舍.又东为内书房,三堂后为照房.衙墙周围可二百九十余步.”

对于驻防公署《承德府志》记载道“协领署五,本营二,狮子沟二,喀喇河屯一.佐领署十五,防御署二十,笔贴式公厅二.”

三、结语

研究清代八旗驻防问题时,史料的零散性是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难题.然而包括热河地区八旗驻防在内的大部分驻防点都没有驻防志书,其他史料中对热河驻防八旗情况的记载又极为零散,不成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海忠主持修篡的《承德府志》因其中对热河地区八旗驻防的详细记载而可补相关史料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史料,应该引起相关史学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海忠. 光绪朝重订承德府志: 卷3, 建置[M].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430.

[2] 海忠. 光绪朝重订承德府志: 卷25, 兵防[M].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2006:756.

作者简介:白浩琨(1980-),男,汉族,河北涿州人,在校研究生,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北方民族史.

归纳总结,此文是大学硕士与研究本科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热河和八旗和重要史料方面论文范文.

织锦和武陵地区多民族历史文化互动
杨洪林,樊祖原(湖北民族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项目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土家织锦文化资源分类、聚合及数字化应用示范”(No 2015BAK27.

变迁和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土客关系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土著”内涵丰富,构成复杂,既有“蛮夷”,也有华夏 “永嘉之乱”后,北方民众大量南迁,武陵地区在这.

清代宜昌府碑刻史料所见基层社会管治
摘要清代宜昌府碑刻史料表明,地方官府是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管治的主要执行者;乡规民约作为处理日常事务的习惯法,对维持地方社会秩序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实现了官、绅、民的协作 因而,基层社会的管治.

基于乡土历史资源的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构成了历史学科素养,“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在获取可信史料基础上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能力和品质 它是学生确认、判断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