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材料浏览

专业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和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演变类论文范文资料

主题:专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3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演变,本文是专业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和硕士专业学位和演变研究和教育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题目硕士学位论文字数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历史演变,并将其划分为在职体育硕士培养试点期(2005 - 2008年),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并存发展期(2009 - 2015年)以及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并轨稳定期(2016 -)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特点:第一个阶段为招生规模较小、学校数量的稳定性、培养目标的宽泛性、课程设置偏理论性、人才培养的导向性;第二阶段为招生学校数量扩大、招生规模不断增长、招生方式多元化、培养目标较宽泛、课程设置的滞后与理论化、奖助形式多样化、注重联合培养和产学结合;第三阶段为入学考试统一、招生规模稳定、培养质量一致、延续已有的培养机制.现存在:专业领域划分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学位硕士培养趋同、联合培养形式化、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等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改革路径: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知识转化效率,释放多元主体活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6120(2018)11- 0050 - 10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人群,为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学位类型.自199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第一个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了20余年发展,已经拥有40余种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组成部分,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我国体育硕士招生自2006年开始,经历了从起步到成熟发展的不同阶段.拟通过对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深入分析各阶段的特点,完善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一、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在职体育硕士试点阶段(2005 - 2008年)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并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可行性、办学思路等进行了论证.同年,公布《关于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清华大学等21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正式开启.从历年在职体育硕士招生情况看,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高校,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地区,集中在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其中体育院校最多有11所,师范院校6所,综合性院校4所(其中清华大学始终未招生),详见表1,2010年军事体育进修学院(特种作战学院)开始招收在职体育硕士.

1.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领域中的相关工作,掌握并能运用一门外语,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年限为2-4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少于1年,从培养实践看,大部分在职体育硕士人员的培养时间一般为3年.培养目标明确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导向,这与开展多年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实际需求.所设置的四个研究领域,覆盖了我国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在当时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前瞻性.“截至2003年,我国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已达33.8万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在高校仅为8.7%,在中学不足0.2%.各级运动队的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部门管理人员约有20余万人,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数非常少.”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可以提高我国各类学校体育教师、各级运动队、体育部门管理人员的学位层次,提升其科研与实践能力,其培养特点符合在职人员的实际情况,培养目标与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2.招生对象与录取方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高等院校大学专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运动实践经验,并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者,也可以报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全国联考和各招生单位考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与学术型体育研究生专业课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不同,在职体育硕士的联考为全国统一考试,总分为150分.其中英语占20%,分值为30分;专业理论占80%,分值为120分.专业理论由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三个部分组成,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理论运用能力,考试时间在每年的10月份.初试完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国家要求和报考情况自主划定分数线,组织复试,着重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考虑到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兼顾工作与学业,与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可以进行校际间调剂不同,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开始不允许校际间的调剂,后面放宽到允许在同一省份校际间调剂.从招生对象与录取方式看,招生对象一般要获得学士学位,并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录取方式为全国联考,招生单位自主划线,体现出公平性和自主性.

3.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和选修课,要求不少于32学分.公共课的学分要求为15学分,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逻辑学”“科研方法”“外语”“计算机”;专业领域核心课程要求为12~15学分,并明确规定了各个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如体育教学领域核心课程包括:“体育课程导论”“体育教材教法”“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包括:“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科学监控”“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包括:“社会体育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运动休闲项目概要”“大众体育管理”等.选修课程要求为5学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学生至少选修5门课程,总设置数一般不少于8门.课程学习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方式则主要由校内导师和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突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从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多学科融合,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其指导思想.不足之处是,虽然方案中也提到了注重实习与实践,但并未赋予实践课程相应学分.结合当时在职体育硕士培养实际,即在职人员工作经验丰富,但理论、科研水平等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希望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短板.

4.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体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的一种,不仅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应用导向和职业导向,而且在学位论文中也有明确的实践导向要求.指导性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这与学术型硕士选题有明显的区别.并且论文形式也更加多元,包括: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修满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便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可获得研究生学历.

(二)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并存发展阶段(2009 - 2015年)

2009年,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性意见和方案为标志,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始步人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并存发展阶段,但两者仍按照各自的培养方案独立培养研究生.数据显示,该阶段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21个,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数量为69个.与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同,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除竞赛组织专业领域对工作经验有一定要求外,其他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均未提及工作经验的要求.

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往的学术型体育硕士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应用研究型人才转变,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培养目标与要求

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比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能力习得、职业发展方面进一步细化.专业领域设置不变,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培养期限为两年.此外,完成教学实践并通过考核也成为获得学位的必备条件.可以看出,2009年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育,这恰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遍欠缺的能力,契合了人才培养的需求.

2.招生对象与录取方式

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招生、分别培养,二者同步发展.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考试与录取程序为:推荐免试或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英语(二)”“体育综合”.其中“政治理论”和“英语(二)”为国家统一命题,“体育综合”涵盖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时间为12月底.考试结束后由国家统一划定初试合格线,各招生单位自主组织复试,并按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录取.初试注重考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复试侧重考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与在职体育硕士不同的是,招生对象由在职人员转变为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定向培养),招生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3.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

《培养方案》设置了四种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和教学实践课,共36学分.相比2006年的课程设置,2009年的课程设置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最低学分要求增加到36学分.第二,四种课程类型的学分比例有所变化,2006年分别为46.9%、37.5%、15.6%、o%;2009年分别为27.8%、33.3%、16.7%、22.2%.第三,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内容差异不大,2009年专业领域核心课减少了5学分,选修课增加了1学分,同时规定每门课程不超过2学分,增加了8学分的教学实践课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突出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培养形式,重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与特定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效衔接,专业学位授予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有效衔接.因此,培养方式更加多元,产学研结合、与职业资格衔接的培养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渠道.

4.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为进一步提升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学位论文的职业导向和应用导向,2009年的《培养方案》提出了:“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与本领域相关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制了《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其中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选题、学位论文形式和规范、学位论文水平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三)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并轨发展阶段(2016年—)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也称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在一定时期为满足在职人员学习需求、提升其学位层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不断提高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国家对非全日制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统筹.从2016年起取消在职人员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将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并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类下达,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并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至此,我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与探索,步人非全日制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并轨,统一考试、分类培养的制度化阶段.

一、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各阶段的特点

2006 - 2016年是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快速发展时期,期间,共经历了在职体育硕士起步阶段(2005 - 2008年)、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并存的快速发展阶段(2009 - 2015年)和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并轨发展的稳定阶段(2016年—),三个发展阶段紧密联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符合当时特点的客观规律,共同促进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一)在职体育硕士起步阶段特点

1.招生规模较小

由上述表1得出,从2006年到2015年,我国共招收了14 289名在职人员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人数基本呈现出每年递增的趋势,但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其中2006 - 2011年招生人数基本稳定,规模较小,2012 - 2015年则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变动.由2006年最初的1 080人到2014年最高的1 825人,增幅达69%.其中体育院校共招收和培养7 830人,所占比例为54.8%;师范院校共招收和培养4 182人,所占比例为29.3%;综合性院校共招收和培养2 277人,所占比例为15.9%.

2.学校数量的稳定性

从2006年国家开始招收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培养单位一直稳定在21所,招生学校数量呈现稳定性特征.这种稳定性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刚刚起步,一开始的定位是试点,因此有必要对招生学校规模进行控制,以保障试点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在当时有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经验的学校并不多,加之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需要有培养经验的单位和师资来承担,以此推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3.培养目标的宽泛性

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于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对四个培养领域的差异性考虑不周.从当时的培养对象看,在职人员大部分为高校体育教师、体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他们均有稳定的工作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没有制定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也符合当时在职人员的实际情况.

4.课程设置偏理论性

课程设置中的理论课程有32学分,课程设置更加侧重于学术性与理论性.在职人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他们对理论知识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也符合培养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方案中提出了强化教学实践环节,重视教学实践,但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设置相应的学分.根据在职人员以及培养单位的情况,教学实践不太符合在职人员的实际需求,但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5.人才培养的导向性

由于攻读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均为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人员,因此,2006年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导向性.作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环节,该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均对后续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着重大影响.而招生对象与培养形式的不同势必影响人才培养的其他环节.

(二)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并存发展阶段特点

1.招生学校数量增加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87所,除特种作战学院外,其余均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其中综合性院校有26所,所占比例为30%;师范院校有34所,所占比例为39%;体育院校有13所,所占比例为15%;理工科院校有9所,所占比例为10%;其余高校有5所,所占比例为6%.“985”和“211”工程院校有29所,所占比例为33.3%,占全国“985”和“211”工程院校数量的25.9%,为体育硕士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师范类院校在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综合性院校、体育类院校和理工科院校.从2006年的21所到目前的87所,我国的体育硕士培养单位规模迅猛发展,“985”和“211”工程院校的绝对数量和总体比例均有提升.

2.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每年都有变化,但每年招生总量不会超过2 000人,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全日制体育硕士招生规模自2009年以来快速扩大,不仅与招生学校的规模扩大有关,更与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其中,2015和2020年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指导精神,从2010年起,新增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2015年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性转变.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基本完善.通过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调控,我国的全日制体育硕士招生规模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如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近三年的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基本为1:1.

3.招生方式多元化

与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唯一的招生方式相比,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共有两种招生方式.第一种是推荐免试,即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学生获得本校的推免指标后可以申请到接收推免生高校进行复试,通过考核后便可以获得入学资格.第二种是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复试则由各招生院校自行组织.招生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提升生源质量.然而,从目前的招生方式看,仍存在初试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复试形式与内容不能体现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等问题.

4.培养目标较宽泛

职业性与创新性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核心导向.虽然2009年的《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有了一定的细化,但仍停留在较为宏观的层面.有研究对国内38所学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重复表述,没有进一步细化来体现各院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特色.宽泛的培养目标容易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因此设置四个专业领域的具体培养目标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5.课程设置的滞后与偏理论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教育学位,在课程设置中应当体现出实践性与时效性.对比2006年与2009年《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课程设置几乎没有变化,且理论课程仍然占据绝大部分.在2009年的课程设置中,需求迫切的科研方法反倒被删除.从2006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四个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没有变化,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其人才培养的需求.

6.奖助层次多样化

2014年,我国正式开启了研究生教育收费与奖助体系改革,将所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纳入收费体系,并配套完善的奖助体系.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一样,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院校设置的奖助学金等.丰厚的奖助学金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 7.注重联合培养和产学结合 无论是双导师制还是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目的都是通过联合培养来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与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绝大部分是本科应届毕业生,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因此通过联合培养来提升实践能力显得至关重要.联合培养具体体现在:学位论文开题与答辩需要校外行业专家参与指导、在联合培养中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充分合作、学生的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衔接等.但从培养现状看,联合培养仍停留在简单的外出实习层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培养还有一定差距.

(三)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并轨发展阶段特点

从2006年到2015年,我国的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直处于分开招生、分别培养的状态.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同一种专业学位,二者的双轨制运行已经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为进一步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融合与发展,2014年教育部决定从2016年起将在职体育硕士的招生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因此,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步人在职与全日制并轨发展的制度化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入学考试统一

考取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联考,考取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则要通过推荐免试或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这有利于从整体上保障招生的规范性和公平性,提升社会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认可度.

2.招生规模稳定

根据国家的战略布局,结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数量比例基本达到1:1,未来几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基本趋于稳定.

3.培养质量一致

宏观层面,并轨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从培养过程到培养结果都缺乏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质量;微观层面,部分在职人员的主要精力仍然在工作上,其对学位的追求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需求,导致培养质量不高.并轨后,国家提出了坚持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培养质量的同一性,执行相同的标准和政策,这对于全面提升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4.延续已有的培养机制

两者的并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准入标准统一、过程监管统一以及培养质量统一,对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要求等仍旧按照既有的《培养方案》执行.准入标准的提高导致了在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应届生比例较高,因此延续已有的《培养方案》显然与招生对象不相匹配,导致《培养方案》与适应人群的错位.

三、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演变的启示

(一)发展问题与现实发展需要

1.现存问题

从三个阶段的演变历史与发展规律看,我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首先,实现了规模的急剧扩大,进而导致了学习需求与教学资源的矛盾,如硕士生导师数量不足、缺乏规范的课程体系等;其次,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基本沿袭了在职体育硕士的方案,造成了顶层设计与适应人群的错位,因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绝大部分是本科应届毕业生,而在职体育硕士的生源为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知识储备,二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最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未能充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如所设置的专业领域较为陈旧、单一,培养目标的泛化以及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等.

2.现实发展需要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总体规模将趋于稳定,在职与全日制的协同发展将会成为新常态.2013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实现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根本转变的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历史演变,我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体制机制、类型结构、培养模式、质量评价、知识成果转化等方面急需深刻的变革.

(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变革思考

1.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满足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着力点在于“结构”.随着公众对体育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但长期自上而下封闭而又粗放式的体制机制束缚了培养单位的活力和师生的积极性,结构性产能过剩、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大部分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中小学校,导致需求旺盛的体育产业领域人才缺口大等.因此,“构建注重内涵、质量的治理体系.通过优化类型结构、鼓励特色发展、提升指导能力、改革评价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支持力度等对研究生的招生、培养、投入机制进行系统改革,主动放权,给地方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的发展.”尤其在专业设置、招生制度、培养方案、质量评价机制等人才培养的环节,应给予培养单位更多的自主权,“积极构建政府、地方政府、培养单位、社会组织与教育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围绕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需求,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供给效益.例如政府应该把更多的培养自主权下放到培养单位,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的培养特色将其贯穿于招生到毕业的全过程,实现不同单位体育硕士培养的差异化,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2.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升培养质量

提升培养质量是我国体育硕士教育的核心.当前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个类别.一方面由于受制于历史、经验等多方面因素,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培养理念、模式、就业、评价等并无明显差异,这不符合国家分类招生、分类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将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定位为培养高校科研人员的理念已经不符合新形势下的客观需求.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看,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宗旨,进行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将创新理念贯穿到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评价标准等,以区别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通过“科教结合”“职教结合”等手段,促进二者协同发展,实现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有所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有所精”,重新反思与调整学术学位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不断提升培养质量.首先,应该明确区分学术学位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与培养策略,在人才培养中,应体现学术学位硕士的“学术性”与专业学位硕士的“职业性”;其次,在导师配备方面两者应有差异,学术学位硕士的导师应有较好的科研成果与学术资源,专业学位硕士的导师应该突出职业背景与体育领域实践经验,并且还要聘用校外行业导师,实行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双导师制;最后,充分发挥联合培养基地的作用,让学术学位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地中实现专业技能向职业技能的转化.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知识转化效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创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也是创新,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产出创新性成果.而要想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则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知识生产模式III[19]将不同知识和创新模式重新整合,在“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一公民社会”间得到互补和加强,实现知识创新和创造,提高知识转移效率.为此,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应加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要与体育科学研究机构进行深入合作,以培育科研素养,提升科研能力;同时也要深入中小学校、体育企业等实践,提升职业能力;要构建项目引领下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社会组织、高校的协同育人作用,把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成果转化效率.

4.释放多元主体活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社会组织等主体的优势,这同样适用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一直以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单位在“唱独角戏”,缺乏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在规模扩张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从主动契合体育事业的发展而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因此,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活力,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培养单位、学术组织、行业、企业协同参与的培养、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同时,质量监督与评价要贯穿招生、培养、就业等全过程,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与评价.可以在政府、培养单位的授权下委托第三方对体育硕士培养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与评价,监控与评价贯穿从招生到毕业的全过程,并对毕业生进行职业发展的追踪,根据社会与学生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的时效性.

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研究生教育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根据其发展需求而不断变革;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危机以及“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高层次、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当下的稀缺资源,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组成部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

上文点评,上文是一篇关于专业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硕士专业学位和演变研究和教育相关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的新模式
摘要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科构建了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的“分阶段分层次多主体复合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从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利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研究.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
摘要建设案例教学资源库,加强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深入推进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与亟待解决的课题 以农业硕士农业资源利.

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实践培养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现状,为逐步完善培养方案提供经验 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学院)MNS研究生的临床实践.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