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材料浏览

关于侨乡青田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侨乡青田:洋留守们的命运轻迹相关论文怎么写

主题:侨乡青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4

侨乡青田:洋留守们的命运轻迹,本文是侨乡青田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和侨乡青田和命运轻迹和留守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侨乡青田论文参考文献:

侨乡青田论文参考文献 轻兵器杂志留守儿童论文轻兵器杂志订阅

浙江南部的青田县,全县户籍人口约55.6万,却有华侨约33万,仅2000年一年批准出国的人数就近3万.据当地教育部门统计,201 5年青田在校学生中,双亲或单亲在国外的,占比为34.91%,而有海外关系的学生,占总数的88.66%?但近些年,“洋留守”越来越少了……

问题由来已久

正值暑假,浙江省青田县有好几个夏令营在办,少年宫主任刘晓君已察觉出不同:送孩子来上课的,尤其是参加家长会的老人少了.

她想起十多年前在少年宫幼儿园开家长会,台下多是孩子们的祖辈,总有人要求:“普通话听不懂,青田话再讲一遍.”若碰到科技小发明一类的说明.便更麻烦了,爷爷奶奶听不懂,可孩子们的父母绝大多数在国外.有人开玩笑说,幼儿园的一个班级就是个“联合国”,一打架便是“国际事件”.

刘晓君烦恼过统计学籍的事,每学期总有孩子读两个月,就随父母出国去了,又总有新的华侨孩子,插班进来.

多少年来,这在青田是司空见惯的事,在西班牙生活约20年,前年才回国的方山乡龙现村主任吴立群,说起当时把儿女放在老家的主要考量:夫妻俩拼事业,请个保姆照看孩子至少要1 000多欧元,当年折合成人民币过万元,不如把这钱与孩子都送回青田去.1万元不仅够一家老小吃喝,连尿布、奶粉钱都有了.

同在方山乡,周岙村的村支书林利平前些年也刚从西班牙还乡,他与妻子在国外打拼时思念儿女,可当时全村只有一部电话,算好时差打电话回去,往往也找不到人,得托乡亲们与家人约好等电话的时间,次日再打.林利平的儿子林孙鑫回忆,那些年,在方山乡学校里大多数同学都是“洋留守”.

多少苦处,不足为外人道.眼下生活比以前好了,尴尬却有增无减.一位正参加夏令营的小学生,向记者坦言自己不喜欢意大利,尽管她从未去过,但她从记事时便知道父母在那个国家,自己小学毕业后也将去意大利读书.可一旁的另一位孩子,对青田的一切都显得不太满意,她不喜欢青田的米粉,更爱披萨和意大利面.“我想回去,再不来青田了.”她说,在意大利生活了10年才被父母送回国,期待她能“学点中文、认点汉字”,可青田对她而言,在感情上已是他乡.

刘晓君关注到眼前这醒目而特殊的“洋留守”群体,为此写过论文.“他们在情绪表达上与普通的孩子有明显不同,比如他们很少表现出撒娇式的依赖.”

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更麻烦的事是这群孩子似乎都隐隐明白,未来某一天会被父母接到国外,打工挣钱或者学着做生意,能不能读好书,成了一件次要的事.可是,他们对国外那片土地又一知半解,对中华传统文化也缺乏认同——对中外两头的迷茫与疏离,让他们相比普通的留守儿童,更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不少青田人觉得,这似乎是个由来已久的无解问题.

回故乡的机会

近几年,变化正悄悄发生.

林利平是2012年回到周岙村的,当年春节回家时,他与一群朋友在茶室聊天,数人一致认定:未来在中国发展定比在国外好.林利平听进去了,留妻子在西班牙经营酒吧和餐馆,自己先回乡,流转来村里山头的几百亩地开荒,并在山顶盖了小楼,要打造油茶基地和农家乐.

林利平坚持下来了,如今农家乐18个房间住满工人,种植的油茶、山里散养的鸡和稻田里的鱼也有了出路;在西班牙做了多年大厨的妻子也回来了,在农家乐底楼经营餐馆:一家人的年收入超50万元,抵得上西班牙的酒吧和餐馆的营收,还省心省力;更关键的是,曾经当过“洋留守”的林孙鑫,也从西班牙回来了,帮父母经营农家乐.

2014年底,在意大利打拼了近16年的严苏允回来了,她在刚刚开张的青田进口商品城的入口处,盘下了大门面,专售意大利的红酒和日用品,取名“意大利馆”,生意比她想象的好很多.

她在柜台上摆了6个手机,6个微信都把好友数量加到了上限,近3万人都是客户,这种兴旺是她在意大利开加工厂、超市从未有过的.如今,严苏允的丈夫在意大利、中国两头跑贸易,她则在青田专心经营这“意大利馆”,她的儿女们也结束了多年的“洋留守”生涯,至少每晚都能见着母亲了.

在“意大利馆”的斜对面,“欧派琥珀”的老板苏勇,3年前从匈牙利回来了.他家三个孩子,都曾被送回青田上学,过了或长或短的留守生活.苏勇也曾无数次为思念家人而烦恼,他出国时通讯很不方便,好不容易等到可以用视频聊天的时代,可毕竟有时差,国内带孩子的保姆未必在苏勇夫妇有空时开机,往往要连线多次才偶尔见见孩子们.

按照严苏允的估计,光这个进口商品城,至少有150多家华侨开办的店铺或企业.华侨家庭大多两三个孩子,也就是说,至少有三百来位“洋留守”儿童的父母们,回来了.

观念正在改变

青田县委统战部的周勇介绍了“培根夏令营”,这是针对华侨孩子们的“文化培根”,包含青田方言、历史、地理以及本地的石雕、书面等内容,此前已举办6年,每年培训人次超600人,名额常被一抢而空.

越来越多的华侨父母,更加频繁地回国看看.多少年来,青田华侨都想着,衣锦才能还乡.若只是在外打工或做小买卖,都不好意思回国.如今变了,有感于国内营商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的发展,他们更愿意回国寻找机会.

前几年,季慧杰带着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从欧洲回到青田,创办了一家绿化公司.他说起在匈牙利的生活,做生意要到乡下,孩子得留在城里,因此聚少离多.他害怕,如此下去,会与他身在巴西的妹妹家一样:孩子们一周有6天跟着当地保姆,讲一口葡萄牙语,吃住行都是巴西人的习惯……

季慧杰回国后,还有身在意大利的华侨托来,请他帮忙劝劝自己在青田的儿子:30多岁的人了,从不工作,白天打游贱,开着跑车晃荡,入夜则去喝酒,这怎么行?从小到大,除了问父母要钱外,少有别的交流.

这位老华侨问季慧杰:“我在国外辛辛苦苦,一年给他寄回去30多万元,我对他还不够好吗7”

季慧杰哑然.他幼时也是留守儿童,现今成了父亲,一定要多陪孩子.一次,孩子提出要去温州玩,他第一反应是“温州有啥好去的7”很快,他认识到自己是在用成人的观念去否定孩子的想法.他找到青田团县委副书记李剑鸣,主动为“洋留守”出谋划策,比如“让孩子们进城一天”,安排青田乡村学校的留守儿童们到城里见见“世面”.身为80后的华侨父母,相对祖辈,更有陪伴孩子成长、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自觉.

在青田侨务办公室工作的潘俊静,曾在西班牙打拼数年.她的一对儿女,寄养在一位保姆家中.前些年她回来了,重要因素就是她始终放心不下儿子的学习.以前不少青田父母有种观念,认为自己在国外苦一点,孩子在老家若成绩不好,不妨出国帮忙看店.如今不然,潘俊静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即便要出国,也是要留学去.

他们都相信,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国人的自信,“洋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少.

(摘自《上观新闻》)

——/附录/——

青田“侨乡”300年简史

青田华侨居国外,已有300余年历史.初期,携带青田石雕经西伯利亚问道欧洲或由上海度洋出国,以贩卖青田石雕起步.1987年.青田华侨达2万余人,遍及5大洲46个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其次为美洲和亚洲.2001年,青田华侨达到18万余人,遍及120多个国家.

清初已有县人侨居国外,民国二十四年《中国年鉴》记载,早在17 18世纪年间,就有少数国人循陆路经西伯利亚前往欧洲从商,初期前往者,以浙田籍人为多,贩卖青田石制品.战争以后,清政府数开海禁,出国经商谋生者日益增多.道光晚期,青田县人到俄国彼得堡、明斯克等大城市贩卖青田石雕.

据《华侨经济年鉴》记载:“清光绪年间,到意大利定居最早为湖北省天门人及浙江省青田人,前者贩卖纸花,后者贩卖青田石雕.”我国人移民至中欧者在满清末期即已开始,初期到德国的是浙田人及山东省江湖艺人;多沿陆路经西伯利亚、莫斯科到达柏林.

氏国初期至抗日战争之前,青田石雕声誉日盛.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青田石雕参展,获银牌奖,由此名声大振.当时在莫斯科与彼得格勒两地共有青田华侨100多人.

1917年,北京国民政府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大批劳工赴欧洲参加战地服务.是年冬,青田县政府开展招募工作,凡报名者均被录取,共招募2000多人,每人发大洋5元,新棉衣1套.战后大多定居欧洲,其中在法国1000多人.1918年12月27日,法国总统给他们颁发国民证、享受公民权利.

早期陆续赴欧行销青田石雕的“图书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欧参战的华工,奠定了青田华侨在欧洲的基础.既而,旅欧华侨提携国内亲友到欧洲创业,20年代至30年代成为县人出国的旺盛时期.仅在西欧的青田侨胞,约1万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又涌起第二次出国潮,1980年华侨数即达到5000多人:1980-1991年近2万人出国;1993年华侨数升至5万;至1998年有15.5万华侨华人,分布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该县海外人数相当于全县人口的33%,是典型的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县级侨乡.

(摘自《新华网》)

上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侨乡青田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侨乡青田和命运轻迹和留守相关侨乡青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托比米切莱纳:洋博士跨越千里来治水
文/王舒 图/由受访者提供哈德逊河是美国纽约州境内一条全长约507干米的河流 河的这一侧是纽约,另一侧就是新泽西州 多年前,一位叫托比·米切莱纳(Toby Michelena)的美国人就.

最心痛:云南留守男孩冒冰霜上学
2018年1月9日,云南昭通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中,头发和眉毛已经被风霜粘成雪白,脸蛋通红,穿着并不厚实的衣服,身后的同学看着他的“冰花&rd.

MBO美博空调:为90后打造美式轻奢空调对话广东美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方文
写在前面的话作为MBO美博空调创办者和掌门人,余方文从不掩饰他当过空调维修工的经历,相反,这正是他的骄傲所在,也是他敢于在近400品牌历经数轮洗牌基本消失之际、大胆进入这个惊心动魄的战场亮剑的底气所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