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优质专升本论文范文 和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廊烟薯6选育与栽培技术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优质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8

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廊烟薯6选育与栽培技术,该文是优质硕士论文范文跟甘薯和栽培技术和高产优质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优质论文参考文献:

优质论文参考文献 新经济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揭琴1,张恭1,杜德玉1,辛国胜2,田金玉1

(1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河北廊坊065000;2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烟台265500)

摘 要:为了满足高产优质甘薯品种的市场需求,推动河北省甘薯产业的发展,廊坊市农林科学院以烟台农科院筛选的优良品系‘06-20’为母本,‘豫薯868’、‘烟薯22’、‘烟薯24’、‘漯徐薯8 号’、‘商薯7 号’、‘密选1号’、‘中泰9号’等7个亲本作父本进行混合授粉杂交选育出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廊烟薯6’.该品种萌芽性好,长蔓,分枝数多,结薯集中,薯块大小整齐,薯干较洁白平整,食味较好,抗根腐病,贮藏性较好.2014 年1 月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定名为‘廊烟薯6’.通过研究建立了该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试验表明,该品种是淀粉和鲜食兼用型品种,在生产上具有突出优势,符合食用安全、产品优质、生产高效的育种目标.

关键词:甘薯;廊烟薯6;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100019

0 引言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块根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2012 年甘薯种植面积在460 万hm2左右,鲜薯总产超过1.0 亿t[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国际上对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及药用价值越来越重视[3].近年来优质鲜食用品种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并出现集约化种植模式[4].甘薯及淀粉的高位稳定,以及农户甘薯种植规模的扩大,种植效益明显增加[5].中国甘薯杂交育种工作主要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盛家廉等人选用‘胜利百号’和‘南瑞苕’为杂交亲本,进行正反交育成‘华北117’、‘华北166’、‘北京553’等良种[6],之后各地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院校陆续开展甘薯杂交育种工作[7].但是目前多数品种存在着产量、品质、抗病性不能很好兼顾的问题,影响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为此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广泛搜集、引进优良种质资源,采用有性杂交方法聚合有利基因,育成甘薯兼用型新品种‘廊烟薯6’,该品种具备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和良好的品质特性.选育、推广‘廊烟薯6’对提高甘薯产量、增加薯农收入具有一定意义.

1 选育经过

2007 年,以烟台农科院筛选的优良品系‘06-20’为母本,‘豫薯868’、‘烟薯22’、‘烟薯24’、‘漯徐薯8号’、‘商薯7号’、‘密选1号’、‘中泰9号’等7个亲本作父本进行混合授粉,从母本‘06-20’植株上收获种子.2008年进行实生圃第一次选拔,将实生系编号为‘06-20-n’,通过观察生长势、蔓型、株型、结薯习性、抗病性、生产力等性状,筛选出优良候选品系‘06-20-60’.2009 年、2010 年,进入鉴定圃和复选圃做进一步筛选.根据株型、生长势、薯块大小、薯形、结薯习性、抗病性、生产力等综合表现性状,因其表现突出进入多点品种比较试验.2011 年、2012 年、2013 年对其进行品比试验,品比试验设在河北省甘薯主产区的5 个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分别是廊坊市安次区仇庄乡、霸州市岔河集乡、固安县东红寺乡、保定市雄县米家务乡、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2013 年进行生产试验、品质检测和抗病性鉴定.2014 年1 月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定名为‘廊烟薯6’.

2 选育结果

2.1 品比试验

2011 年、2012 年、2013 年对入选的优良品系进行品比试验,地点设在在河北省甘薯主产区的5 个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分别是廊坊市安次区仇庄乡、霸州市岔河集乡、固安县东红寺乡、保定市雄县米家务乡、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对照为‘徐薯22’.

2011—2013 年3 年5 点试验平均:鲜薯产量43393.35 kg/hm2,较对照增产12.70%,达极显著水平;薯干产量14016.00 kg/hm2,较对照增产20.27%,达极显著水平;淀粉产量9432.00 kg/hm2,较对照增产22.54%;干物率32.29%,较对照高1.92 个百分点;淀粉含量21.73%,较对照高1.67个百分点.

2.2 生产试验

为进一步鉴定‘廊烟薯6’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性状及综合表现,2013年分别在霸州市、固安县、安次区和卢龙县进行生产试验.‘廊烟薯6’在4个生产试验点综合产量表现:鲜薯平均产量为42977.55 kg/hm2,比对照增产9.15%(见表1).

2.3 特征特性

‘廊烟薯6’萌芽性好,长蔓,平均分枝数7.4 个,茎粗中等,叶片心形,顶叶和成年叶绿色,叶脉紫红色,茎色绿,薯形纺锤形,紫红皮白肉,结薯集中,薯块大小较整齐,耐贮藏,单株结薯3.8 个,大中薯率高,薯干较洁白平整,食味较好,抗根腐病.

2.4 品质

‘廊烟薯6’薯形美观,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粘度好,粗纤维少,食味优.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干物率32.29%,淀粉含量21.73%,可溶性糖含量5.55%.

2.5 抗病性

2012 年送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进行抗根腐病鉴定.经鉴定,该品种的抗根腐病病情指数36.11,属抗甘薯根腐病品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早育苗,培育壮苗

选择薯形端正,薯皮鲜亮光滑,薯块大小适中,生命力强,无受伤、无受冻、无病害的薯块做种薯[8].早育苗,栽前30~40 天开始育苗,可选用火炕、温床或双膜覆盖的冷床育苗,排薯量根据育苗方式而定,一般火炕排薯量23~25 kg/m2,温床的排薯量20~22 kg/m2,双膜覆盖的冷床排薯量控制在15~18 kg/m2.育苗床址应背风向阳,地势高且地块干燥,排水良好,管理方便[9].

3.2 合理密植,适时早栽

春薯以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栽插,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5~7 天栽插[10].结合深耕整地起垄种植,垄距80 cm,垄高20~25 cm[11].春薯密度52500~60000株/hm2,夏薯60000~63000株/hm2为宜.

3.3 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先栽秧后覆膜,随后将秧苗从膜内抠出,并用土压严膜孔.在地膜覆盖栽培中保证底墒充足是关键,有充足的底墒,才能保证膜内温湿度协调,不烤苗,促进秧苗正常生长[12].

3.4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根据甘薯需肥规律,掌握“前促、中控、后期防早衰”和适期适量“控氮、重钾、补磷”原则,严防高肥疯长和前衰后旺,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甘薯产量,整地起垄前施足底肥[13],一般每公顷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37500~45000 kg,N 75~105 kg,P2O5 105~150 kg,K2O150~180 kg,ZnSO4 15 kg,随打垄一次施入.生长前期,注意及时查苗补苗,促早发健壮,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旱和排水防涝.前期若出现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的状况,每公顷追施尿素150~225 kg[14].

3.5 适时收获

10 月上旬开始收获,要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获,经过田间晾晒,及时入窖,霜降前将甘薯收获完毕.要注意轻刨轻装,防止机械损伤.

3.6 安全贮藏

贮藏前要对贮窖进行清扫消毒,用硫磺熏蒸或喷洒多菌灵方法杀灭病菌.用硫磺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15~20 g 多点燃烧,密闭熏蒸24 h,然后充分通风[15].

多菌灵喷洒法消毒,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喷洒窖内四周.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三分之二.窖温保持10℃~15℃,相对湿度保持85%左右[16].

4 总结

近几年,世界各国的甘薯育种目标不断调整,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重视甘薯的保健功能、优质鲜食及食品加工等用途[17],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甘薯营养保健功能的再认识[18],甘薯育种目标也由过去单纯地追求高产转入以高产、优质、多用途为主的阶段[19].优质鲜食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利用,对满足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甘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本课题组通过广泛搜集、引进优良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将抗根腐病基因和优质、高产基因累加,选育出适合河北省及其周边地区应用的优良品种‘廊烟薯6’,萌芽性好,分枝多,薯形好,结薯集中,薯块大小较整齐,单株结薯数多,大中薯率高,较耐储,薯干较洁白平整,食味较好,抗根腐病,是淀粉和鲜食用兼用型品种,在生产上具有突出优势,符合食用安全、产品优质、生产高效的育种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庆昌.甘薯在中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导报(北京),2004(9):21-22.

[2] 马代夫.中国甘薯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2013(11):21-24.

[3] 吴雨华.世界甘薯加工利用新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4(5):5-8.

[4] 朱旭霞,刘莉莎,何素兰,等.保健甘薯的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11):34-36.

[5] 马代夫,李强,曹清河,等.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江苏农业学报,2012(5):969-973.

[6] 唐君,周志林,张允刚,等.国内外甘薯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5):478-482.

[7] 陆漱韵,刘庆昌,李惟基.甘薯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8] 王显峰.甘薯高产栽培新技术[J].新农业,2014(7):16.

[9] 孔祥亮,李庆春.鲜食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1(1):64.

[10] 刘香,丁丽娟,唐玉田.地膜甘薯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7(19):41

[11]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等.鲜食甘薯栽培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3):513-517.

[12] 韩俊杰,辛国胜,林祖军,等.甘薯新品种——烟薯28 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5,31(8):16-17.

[13] 张松树.甘薯生产区域性栽培技术[N].河北科技报,2013-09-07(007).

[14] 张文明.无公害甘薯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220-221.

[15] 董顺旭,李爱贤,侯夫云,等.北方甘薯安全贮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3(12):123-125,130.

[16] 张晓申,王慧瑜,李晓青,等.甘薯的收获和安全贮藏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9,55(6):236-239.

[17] 马剑凤,程,汪洁,等.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概况[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1-5.

[18] 李爱贤,刘庆昌,王庆美,等.中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2009(1):38-42.

[19] 张立明,王庆美,张海燕,等.多用型甘薯新品种济薯21 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08(9):101-102.

[20] 边小峰,郭小丁,贾赵东,等.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22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4(12):125-126.

汇总,该文是关于优质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甘薯和栽培技术和高产优质相关优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杂交稻新组合花优218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苏天宝(邵武市种子管理站,福建南平35400)摘要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是种子管理站的一项重要工作 花优218 新品通过二年的试种和一年的百亩示范种植,该品种农艺性状比较稳定,适合做烟后稻和烂.

高产优质糜子新品种雁黍11号
雁黍11号为糯性、中熟糜子新品种,于2012年9月通过了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适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山西省大同市、五寨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陕西省延安市、府谷县.

高产吊瓜新品种越蒌2号
越萎2号是绍兴市农科院葫芦科蔬菜吊瓜课题组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栝楼新品种,具有籽粒大、商品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优点,籽仁油酥感强,粗脂肪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高 植株中抗炭疽病,中感蔓枯病,适宜长江流.

丰产优质李新品种黄甘李1号
“黄甘李1号”于2015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结果早,结果后树姿开张,极易成花,不需配授粉树,丰产性强 定植后3年结果,第4年平均株产30千克,每亩产量1350千.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