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流行病学方面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主题:流行病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1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控,本文是流行病学方面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和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和繁殖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流行病学论文参考文献:

流行病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新课程导学期刊

摘 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猪群最常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导致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母猪对该病的易感性最高,使其生育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该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变成一个危害我国养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概述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疫情处理;饲养管理;定期监测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12-0071-01

1 流行病学

病原特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是一种动脉炎病毒,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囊膜,主要分成2种血清型,即欧洲型和美洲型,其中美洲型给我国养猪行业造成严重的影响.该病毒的耐酸性、耐碱性都非常低下,特别是耐碱性相对更低,表现更加强烈,因此大部分消毒剂都可将其杀死,但空气中存在的病毒却能够在大于3周左右保持感染力.

传播特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以及呼吸道感染,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带毒猪、患病母猪所产的后代仔猪以及污染病毒的饲养环境等,都是促使该病快速传播的原因.在饲养过程中,如果健康猪直接接触病猪,非常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另外,如果猪场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气候恶劣等,也容易引起该病的发生.近几年,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老鼠也是传播该病的重要媒介.

2 临床症状

对于没有经过免疫的母猪群,在感染强毒而引起发病后,主要表现出停止采食、体温升高、呼吸加速,同时出现早产(即妊娠100天发生)和迟产(即达到115 N118天),容易产出死胎、木乃伊以及不同大小的弱仔,在其断奶时容易发生死亡.在猪群发病第一期持续2周内会导致5%~75%的猪出现发病,一般在生产三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开始出现发病,经过3~7天即可蔓延至第三阶段,而分开的猪群经过7~10天才会被传染,因此叫做“滚动不吃”.病猪中有1%~2%左右的耳、四肢皮肤发生充血或者变成紫色.第一期发病的母猪通常是发生流产,个别会发生死亡,常见妊娠21~109天都出现流产,泌乳停止,并伴有神经症状,造成其他感染加剧;第二期在发病经过1周引起后期繁殖障碍,大约50%~80%的母猪会在妊娠期100~118天造成妊娠失败.

公猪在急性发病期不仅会表现出嗜睡、停止采食以及呼吸症状,还伴有虚弱无力、品质变差.哺乳仔猪在断奶前的死亡率能够达到60%左右,且仔猪的症状复杂,眼睑和结膜发生特征性水肿,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断奶仔猪和生长猪患病后表现出嗜睡,食欲废绝,呼吸急促,皮肤明显充血、发绀,并会提高其他地方流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且病死率一般为10%~20%.

3 病理变化

病死猪尸体完全僵硬,鼻孔存在泡沫,皮肤变淡,呈蜡,皮下脂肪较黄,略微水肿;肺脏发生多样病变,如呈粉红色大理石状,肝样病变,发生萎缩、气肿、水肿;气管、支气管含有大量泡沫;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水;心脏表面存在较多的出血点,心内膜发生出血,心耳发生出血、坏死;肝脏肿大,有时存在灰白色的坏死点,表面还存在大量蠕虫斑;肾包膜稍微变黄,容易被剥离,表面存在大量出血点,呈大头针尖样,膀胱黏膜明显充血;盲肠和结肠浆膜存在大量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明显出血;腹股沟淋巴结稍有出血.产出的死胎和产后很快死亡的弱仔猪,可见其颌下、颈下以及腋下都发生水肿,胸腹腔内存在暗红色的积液.

4 防控措施

疫情处理.全部病猪要及早扑杀,且同群猪要立即隔离,并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和相应治疗.病死猪尸体及其排泄物,以及污染病毒的垫草、饲料、污水等,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污染病毒的猪舍、场地、用具,物品、交通工具等要进行全面消毒.必须确保对病猪、死猪采取“不宰杀、不食用、不销售、不运输及尽快无害化处理”处理方式,避免疫情蔓延.

加强饲养管理.猪舍饲养员要确保相对固定,尽量减少远距离外出,避免感染携带病毒.保持猪舍干净卫生,适当通风换气,定期进行消毒,清除的粪便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禁止到疫区引进猪,要求在非疫区引人种猪,且之前要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检测.猪到场后要经过3~4周的隔离观察,并接种疫苗来预防发病.种公猪一般在采精前2~3个月进行首免,母猪在配种前5~7天进行首免,每只皮下或者肌肉注射4 mL,经过20天再按照以上剂量进行1次加强免疫,之后每4个月进行1次免疫即可.对于种母猪也可每年进行3次免疫或者在临产前21~35天进行1次免疫.猪群采取紧急免疫时,适合使用弱毒活疫苗,但只要猪群呈现稳定就要改为使用灭活苗.仔猪在10~15日龄使用灭活苗进行首免,每只2 mL,2~3周之后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

定期监测.猪群每个季度都进行1次监测,且要求对各个生长阶段的猪群都进行采样,接着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抗体,如果经过4次检测猪群的抗体阳性率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即可判断该猪场内该病呈现稳定.反之,如果抗体阳性率有升高的趋势,即表明猪场可能在卫生消毒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要及时改善.

概括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和繁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流行病学本科毕业论文流行病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133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1 危害猪支原体肺炎能够对呼吸道表层柱状黏膜上皮细胞以及呼吸道、支气管、气管、纤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导致呼吸道无法正常净化吸入的气体,从而造成多种病菌能够直接到达肺部 猪支原体肺炎能够导致机体的.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摘要猪回肠炎是由于感染细胞内回肠茵而导致的一种肠道疾病,主要会对回肠功能产生影响,严重感染时还会导致盲肠、结肠和空肠受到波及,直接造成肠道吸收功能减弱,进而使机体表现出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速度减缓 该.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摘要猪沙门氏菌病是由于感染致病性沙门氏茵而导致的一种肠道传染病,通常呈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 通常是24月龄的仔猪容易发生,尤其是体重为1525 kg的仔猪发病率最高 该病在我国广泛分布,且属于人畜共患.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
摘要猪圆环病毒病是由于感染猪圆环病毒而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是导致采食量减少,淋巴结发生肿大,母猪容易发生流产…… 尤其是感染圆环病毒Ⅱ型后能够引起免疫抑制,从而继发或者并发感染多种病原,导致多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