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语言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跟历届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社会情境分析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语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历届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社会情境分析,该文是关于语言相关论文范文与社会情境分析和春晚和央视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交通类期刊医药类期刊国家级教育类期刊机械类杂志

摘 要:央视春晚伴随国人走过了30多个年头,它是特定时期的狂欢盛典,同时又被赋予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责任,成为一种仪式化的存在.语言类节目直击社会热点,弘扬主流文化,是央视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形态.本文拟结合社会情境进行分析,梳理30多年来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脉络,管窥语言类节目的特征,以期为新媒介视域下语言类节目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社会情境;意识形态

历经30年之后,春晚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人在除夕这个特定时期仪式化的存在,而春晚绝不像历届春晚主题所标榜的“欢乐、团结、祥和”那样简单,首先它与节日的氛围相契合,春晚的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由此看来,春晚被赋予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责任,因此,春晚作为一台晚会的狂欢性质被消解了,代之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象征色彩,它的节目内容既要适合观众的消费胃口,又要满足国家意识形态的想象.春晚作为一种媒介,同样成为构建意识形态,设置社会议程的工具.

春晚的节目一般有歌舞类,戏曲类、曲艺类等类型,语言类节目应包括小品、相声等以言说为主的节目形态.春晚语言类节目向来备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以2014年为例,观众最为关注的春晚节目的前五名,绝大多数属语言类节目.而历届春晚被人们回味和津津乐道的节目,都非语言类莫属.可以说,语言类节目的成功,直接影响到整个春晚是否成功.

一、历届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数量对比

央视春晚一年一届,从1983年至今共举办31届,其有语言类节目287个,包括相声115个,小品162个.

历届的语言类节目总数起伏变化.其中出现三次明显的低谷,1984年4个(当年节目总数为36个)、1985年3个(当年节目总数为32个)和2014年5个(节目总数为42个).同时,也有两次明显的高峰,分别是1992年和1997年,分别是15个和1997年13个,其它年份基本维持在7-10个之间.从节目形态来看,1990年之前,曾出现过诗歌朗诵、评书、快板、双簧等节目形式,但也仅为点缀,1990年之后除小品和相声外,鲜见其他语言类节目类型.

相声和小品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诙谐幽默的语言、针砭时弊的内容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成为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主要形式.而小品更是在1993年之后,在数量上超过相声,并在此后以明显的优势占据着语言类节目的核心位置.

二、回归历史情境的内容分析

在中国人这个最为特殊的节日氛围里,春晚“这样一种以春节节日氛围为基础的主题定位在春节晚会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体现”.而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同样承载了太多的信息和意识,它以央视这个特殊的媒介为平台,向全中国人以及所有华人展示和宣扬国家及人民意志.

1.戏谑欢笑背后的政策导向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相应的产物,作为艺术作品尤其带有时更是对那个时展印迹的深刻记录.春晚从举办到现在走过的三十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变化发展迅速的三十年.这三十年间,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可谓是上世纪80——90年代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国策,而这些也在语言类节目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得到了不遗余力的宣传.1983年,姜昆、李文华合说的相声《错走了这一步》、1987年郭达等表演的小品《产房门前》、1989年笑林、李国盛合说的相声《太挤了》、1990年严顺开、黄宏表演的小品《难兄难弟》、1992年动物小品《超生游击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演绎者计划生育政策的主题,让观众在戏谑欢笑之余,深深领悟到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以及给人们的生活能够带来的切切实实的好处.

1986年李婉芬、周国治表演的小品《送礼》、2007年郭达、蔡明等表演的小品《送礼》、2014年冯巩等人表演的小品《我就这么个人》,演绎并讽刺社会不正之风,也表达了国家惩治腐败的政策导向.2009年赵本山、小沈阳等表演的小品《不差钱》,也是对社会上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的讽刺.

这些作品,主题明确且单一,有的从正面,有的从反面或者侧面进行演绎,多以小品这种简单形象、丰富有趣而深刻的节目形式来呈现,使观众在笑声中领悟国家政策旨向.

2.多元文化冲撞下的道德指引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确实是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传统的道德底线被冲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体现的是传统的道德价值取向,很多节目都是抨击社会不良风气,给人们以当头棒喝,帮大家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比如1984年由马季表演的相声《宇宙牌》谴责投机倒把;1986年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羊肉串》、1987年由赵连甲等表演的相声小品《拔牙》、1989年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胡椒面》、1993年冯巩、牛群合说的相声《拍卖》、1994年冯巩、牛群合说的相声《点子公司》、1995年赵丽蓉、巩汉林等表演的小品《如此包装》和1996年的《打工奇遇》讽刺和谴责商业活动中的不规范和不道德行为;1991年由巩汉林和蔡明表演的小品《陌生人》、1993年严顺开表演的的《张三其人》、1994年由赵世林和高秀敏表演的的小品《》,表现了在那个多变的年代,由信任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1991年陈佩斯与朱时茂表演的小品《与小偷》和1992年的《姐夫与小舅子》、1997年黄宏、巩汉林表演的小品《鞋钉》、1999年高秀敏、范伟等表演的小品《将心比心》、2003年王振华、何军表演的相声《说广告》、2008年黄宏、巩汉林等表演的相声《开锁》等呼唤职业道德;小品《如此包装》,表面是讽刺华而不实的包装,背后却是对好面子重表面工程等思想的揭露和鞭挞.

2015年岳云鹏、孙越表演的相声《我忍不了》、相声《圈子》讽刺每天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是对每个公民的道德拷问和社会不正之风的鞭挞.;

2000年,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社会诚信的缺失,从而引发信任危机以及自身价值判断的一系列社会及个人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赵本山、范伟、高秀敏表演的小品《卖拐》隆重登场,连续三年,以系列小品的形式和赵氏小品特有的诙谐幽默直面诚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价值判断问题;直至今天,2014年春晚的舞台上,仍然为我们演绎着近几年大家热议的话题,小品《扶不扶》当中的故事正是诚信缺失所带给我们的道德迷惑.

此外,这类语言节目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邻里关系(《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捕风捉影》《有事您说话》)、表现攀比、嫉妒心理的(《攀比》、《谁让你是优秀》)、表现子女教育的(《上梁下梁》《家有毕业生》《我和爸爸换角色》)、表现夫妻关系的(《浪漫的事》、《小九老乐》)、将孝敬老人的(《爱父如爱子》《家有老爸》)等等.这类作品,处处暗含着对违反道德行为的反讽,是春晚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

3.媒介意识下的社会热点

春晚是中国人就这年夜饭的大餐,是一年来的的大盘点,自然少不了将这一年来的社会热点话题融入作品当中,这在历届春晚中都表现的非常突出.春晚中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作品是晚会的焦点,很多话题更被长时间奉为经典.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当年中国的一件举国瞩目的大事,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标志性的事件.1991年的春节晚会,亚运健儿们不仅被请到了晚会现场,牛群、冯巩合说的相声《亚运之最》就是为他们量身.每当国家有这样重大的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就是春晚必定少不掉的话题.如1997年的小品《宇宙体操选拔赛》,更是由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体操运动员们亲自上阵,和小品演员们共同表演,以此方式共同祝贺他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1998年由朱时茂、陈佩斯表演的小品《王爷邮差》也是中国人终于在国际运动比赛上扬眉吐气的欢呼.2005年为庆祝中国女篮世锦赛取的好成绩的小品《魔力奥运》;2008年,赵本山和宋丹丹表演的《火炬手》演出了全国人民的奥运情结.春晚语言类节目与社会热点的呼应还表现在对各种热点话题的回应上.以2014年春晚为例,令观众颇为关注的就是春晚小品以及其他节目中,对网络流行语引用.如小品《扰民了吧》当中对《爸爸去哪儿》的模仿,小品《扶不扶》当中对网络流行语的引用“你这么顽皮,你家里人知道吗?”最为典型的是冯巩的春晚小品、相声中对网络流行语高频词的运用.而春晚小品中的一些经典台词也经常被大家当做流行语流传.

1994年由黄宏和侯耀文表演的小品《打》成为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两个老同学在火车上不期而遇,,为消遣解闷,他们用名片当做牌进行娱乐,牵扯出一系列生活中关系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而小品《装修》反映的是房地产在中国兴起的时代,全民装修的热点话题.2015年冯巩等表演的小品《小棉袄》紧贴社会热点关爱空巢老人等话题,道出普通百姓的心理心声.苗阜、王声表演的相声《这不是我的》以的热点为话题,活画出腐败官员为自己的贪腐百般狡辩的丑陋形象.小品《投其所好》也讽刺了政府部门的上下逢迎,投其所好的不正之风.

4.欢乐祥和盛世下的百姓幸福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寓意着团圆,除夕夜,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更是非同凡响.因此,春晚最重要的情感属性就是亲情.人们都要赶在除夕夜前与亲人团聚,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而在除夕夜的春晚则就是这份亲情守望的见证.

对于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来说,亲情也是它的情感属性中的第一属性.《恩爱夫妻》《接亲》《相亲》《我想有个家》《老拜年》《越洋电话》《家有老爸》《回家》从这一个个小品的名字我们便不难看出,家庭亲情永远是春晚小品最重要的主题和情感依托点.

5.全民联欢情境下的国家情感

春晚除了小家的亲情,还要承载大家!国家情感这一主题也成为春晚小品中一个重要方面,而一些军事题材、奉献题材作品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创作的.这些作品,站在国家视角的制高点上,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对那些远离家门,为国家利益而坚守岗位的人们以关怀.他们虽然没有小家的温馨,但有国家的责任、对祖国的亲情.

1983年由姜昆、李文华和说的相声《战士之歌》、1991年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与小偷》、1997年孙涛等人表演的小品《三姐妹当兵》、1998年范明等表演的小品《东西南北兵》、2008年孙涛等表演的小品《军嫂上岛》等,都是对坚守岗位,守卫祖国的战士的颂扬.2015年孙涛等表演的《社区民警于三快》,弘扬军民鱼水情.

此外,把关注投向弱势群体,也是全民联欢的春晚,国家关怀的体现.例如1984年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条》、1990年的《主角与配角》、1997年黄宏、巩汉林表演的小品《鞋钉》、1998年黄宏、宋丹丹表演的小品《回家》、2003年黄宏、牛莉表演的小品《足疗》、2004年赵本山、高秀敏表演的小品《送水工》、巩汉林等表演的小品《都市外乡人》、2006年牛群等表演的相声《打工幼儿园》等,就把目光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演绎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虽处社会底层但却自强不息故事感动着守在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

三、总结

根据上部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内容分类所得的五类节目,将历届春晚各个类型的节目数量加以统计,可得出下图:图2各类节目数量对比图(不缺图 删字)

从图2可以看出,第2类即道德指引类的节目占的比重最大,达到44﹪,其次是国家情感类,占到25﹪,家庭幸福和社会热点类的分别占到15﹪和12﹪,比重最小的是宣扬国家政策类的节目,仅占4﹪.尽管这样的划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为有的节目不能简单归入某一类,而是综合型的,这里的划分是根据节目内容的侧重,将其分类.

直接宣扬国家政策类的节目仅占到4﹪,这符合春晚“欢乐、团结、祥和”的主题和氛围,而且这类节目在近年内很少出现,这也符合人们对于春晚的期待.从道德指引类节目所占的比重来看,这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春晚最为看重的,这一类节目承载的是主流文化的宣扬和渗透,体现的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这是春晚自诞生以来就承担的最重要的使命.国家情感类节目占到25﹪,很好地体现了春晚全民大联欢的初衷,对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的是国家情感,凝聚的是人民的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格局的改变,这类节目所占的比重有增无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弱势群体地位的改变.家庭幸福是所有中国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都想看到和体验到的情感,这也是春晚作为仪式化存在的重要意义.随着大家对春晚满意度的降低和春晚观众的流失,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无疑是春晚必须抓住的稻草.

春晚形式构成、主题内容、风格追求都有别于其它的晚会,它融入了年节民俗的文化意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生活理想.它有更为丰富复杂的思想内涵,那就是交流和宣传国家与民族在过去一年里的巨大成就,,历数和展示各行各业在过去一年里的风云变幻,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春晚己经演变成为一次借助现代手段,,交流和凝聚海内外中国人思想情感、生活理想和精神审美的机会.然而,联欢就是联欢,营造的氛围尽可以宽松,,演出的语境也不必过于沉重.在大众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选取观众感兴趣的、关注的话题至关重要,在形式上更要摒弃空洞的说教和大肆的煽情.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从小人物的命运,小事件的发展来洞察整个大环境下的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才是发展之道.

此文结论,这是关于对写作社会情境分析和春晚和央视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语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主持人在电视文化类节目中的语言艺术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为例
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曾这样感叹“电视作为世界的窗口,首先起到了改革文化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文化与电视节目相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显著 中.

新闻访谈类节目的社会功能
一、新闻访谈类节目与受众的关系新闻访谈类节目是社会的耳目,是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是受众接受、了解访谈人物的窗口 受众这一定义,决定了新闻访谈类节目自始至终都要面对受众,并且依存于受众 作为新闻访谈.

中国文博类节目威劝因素分析以央视《国家宝藏》为例
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在央视开播,是在故宫博物院600年之际,整合全国文博资源,集合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基于受众心理看文化类节目的以央视三套文博节目《国家宝藏》为例
【摘 要】2017年,文化类节目此起彼伏,皆获得不俗的收视成绩,但久而久之节目形态保守、内容刻板……问题也逐渐开始出现,实现文化类节目创新,打造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类节目成为当下的热门议题 2017年底.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