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材料浏览

新世纪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空间的凝视和理解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的一个角度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新世纪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空间的凝视和理解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的一个角度,该文是新世纪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凝视和思索和城市文学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新世纪周刊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的书写在逐渐增多,也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其中,对空间问题的关注,成为不少作家的共同兴趣.他们或是以空间作为书写城市文学的方法,或是在写作中凝视各种形式的空间,通过思索空间的意蕴来拓宽、拓深个人对城市、人生还有新文明等领域的认知.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纪以来的城市文学和之前的城市文学相比,所涉及的经验范围有较大的拓展.这种拓展,又和空间本身的生产与拓展有很大的关系.在现代思想的视野中,空间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派生于时间和空间的分离和它们在形式上的重新组合”①.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则使得时间进一步是以空间的形式来体现的,很多问题都已经空间化了.列斐伏尔甚至认为,当今时代的生产,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空间在目前的生产模式与社会中有属于自己的现实,与商品、货币和资本一样有相对的宣称,而且处于相同的全球性过程之中.”②以文学作为考察对象的话则会发现,在以往的写作中,不管是城市文学还是乡土文学,大多是在中国的范围内,是以城市/乡村的架构来书写人们的生存经验.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地球本身也成了“村”,空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了,新的生存经验已经撑破了以往的城市/乡村的架构,作家们也开始在中国/世界的架构中描绘他们眼中与心中的文学图景.

  由此,我想到两篇同样命名为《故乡》的小说,一篇出自鲁迅,一篇出自蒋一谈.1921年,鲁迅写下了他的重要作品《故乡》.在这当中,我们首先可以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我”——“迅哥儿”——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有二十余年未曾回去的故乡.“我”是一个知识分子,这次回乡并没有多少好心情,因为回乡的目的是为了告别,是为了卖祖屋,“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③.这里所说的“异地”,指的是中国的城市,不一定是大都市,也有可能是小城镇.至于具体是哪里,小说中并没有说明.时间到了21世纪,在蒋一谈的《故乡》中,所看到的已经是另一幅景象.蒋一谈的《故乡》的主角同样是一位男性知识分子,更具体地说,是一位文化批评家.此时他正置身于美国,在*遥想他的故乡.鲁迅《故乡》中的“我”之所以离开故乡,是为了到异地“谋食”;蒋一谈《故乡》中的“我”,则是为了去美国探望女儿和外孙女.而不管是回归,还是回归后的出走,两篇小说中的“我”的感受都是非常复杂的.鲁迅《故乡》中的“我”,似乎是因为无法忍受故乡的落后、贫穷与蒙昧而出走,涉及的是乡土世界和知识分子自身的启蒙问题.蒋一谈的《故乡》则注意到了各种新的生存经验:跨语际的话语交流的困难、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差异、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在新时代的冲突……由此可以看到,两篇小说的叙事模式虽有相通之处,但所涉及的主题与问题有非常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则与现实生活中空间的拓展以及相应的生存经验的拓展有很大的关系.

  除了蒋一谈的这篇同题小说,还可以把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与鲁迅的《故乡》放在一起进行对读.这两篇小说里有一个相同的情节:回老家去变卖祖屋.“迅哥儿”变卖祖屋是为了扎根城市,是为了“到城里去”;初平阳之所以变卖祖屋,却是为了“到世界去”,是出于对耶路撒冷及其所蕴含的宗教精神的向往.在《耶路撒冷》与蒋一谈的《故乡》中都可以看到,小说所涉及的生存经验的范围显然扩大了.这种扩大,使得蒋一谈的《故乡》和《耶路撒冷》获得了某种独特性,从而与当下那些同质化的、无新意的作品区分开来.徐则臣和蒋一谈还都敏感地注意到新的问题,比如说,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重新定义故乡.当我们在新的世界视野或世界体系中思考故乡,故乡就不再一定意味着是乡村,而可能就是城市,甚至就是中国本身.故乡经验的生成,不再局限于中国内部的城乡对照,而可能是来自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度的比较.

  另外,对空间的重视,也体现在深圳等新城市的城市文学写作热当中.我在读邓一光、吴君、蔡东、毕亮、陈再见等作家的作品时,注意到一个现象.他们的写作,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空间意识.他们的城市书写,是以空间作为切入点的,也可以说,是以空间作为方法.他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书写方式,则和深圳这个城市的特点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深圳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城市,其历史线条非常简单,并不像北京、西安、南京那样有曲折的、深厚的历史.深圳的一切,看起来都是新的.它是一个绝对现代的城市.而对于这样的新城市来说,具体的书写方法和老城市也并不一样.对于北京、西安、南京等老城市而言,时间是比空间更为值得注意的因素,或者说,其空间是高度时间化的.北京、南京等老城市的魅力通常来自时间的流逝与积淀.围绕着这些城市而写就的作品,也往往是从时间或历史的角度入手,形成独特的叙事美学.王德威在为葛亮的长篇小说《朱雀》写序时,便首先是对南京的历史作一番追溯,在历史的视野中发掘并确认《朱雀》的魅力:“在古老的南京和青春的南京之间,在历史忧伤和传奇想象之间,葛亮寻寻觅觅,写下属于他这一世代的南京叙事.”④邱华栋在回顾个人在北京生活的二十余年经历时,则谈到北京在现代城市改造中所发生的变化,看到了“老北京正在迅速消失,而一座叫做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正在崛起”⑤.然而,他并不认为老北京就此失魂落魄,而是认为“老灵魂”依然存在,“主要是存在于这座城市的气蕴中.这是一座都城,有几千年的历史,纵使那些建筑都颓败了,消失了,但一种无形的东西仍旧存在着.比如那些门墩,比如一些四合院,比如几千棵百年以上的古树,比如从天坛到钟鼓楼的中轴线上的旧皇宫及祈天赐福之地,比如颐和园的皇家园林和圆明园的残石败碑.我无法描述出这种东西,这种可以称之为北京的气质与性格的东西.但它是存在的,那就是它的积淀与风格,它的胸怀,它的沉稳与庄严,它的保守和自大,它的开阔与颓败中的新生”⑥.金宇澄在其备受关注的《繁花》中,也正是从类似的一衣一饭等细部入手,来重构“老上海”的多重面孔.

  在以前,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因此,从时间入手书写城市是具有方法论上的普适性的.张定浩在一篇尝试对“城市小说”进行重新定义的文章中所给出的第一条定义便是认为“城市小说是那些我们在阅读时不觉其为城市小说但随着时间流逝慢慢转化为城市记忆的小说”⑦.他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入手,认为城市小说所提供的阅读经验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唯有游客和异乡人,才迫不及待地通过醒目的商业地标和强烈的文化冲突感知城市的存在,对那些长久定居于此的人来说,城市在一些不足为人道的细枝末节里”⑧.这一认知很有见地.然而,张定浩提出的原则,对于深圳这样的新城市来说,又几乎是失效的.作为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新城市,深圳缺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醇厚的城市记忆.深圳是一座快速成形的城市,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部按了快进键的电影.它所经历的时间过于短暂,几乎是无历史感的,也是无时间的.相比之下,它好像只有今生,而没有前世.因着历史感的缺失,空间的效应则更为突出.

  深圳作为一座城市的魅力,也不是源自时间而是源自空间,尤其是具有理想色彩的公共空间.很多人在想起深圳的时候,往往想到的不是时间,而是深圳的空间,是深圳的万象城、市民中心,是仙湖、红树林,等等.同样是和深圳这座城市的形成方式有关,邓一光、吴君、毕亮等作家在书写深圳这座城市时都会突出其空间因素,尤其是邓一光.迄今为止,邓一光已经出版了三部深圳题材的中短篇小说集.他干脆将写深圳题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命名为《深圳在北纬22?7~22?2》,收入书中的九篇小说,有七篇的题目和深圳的公共空间有直接的关联:《我在红树林想到的事情》《宝贝,我们去北大》《所有的花都是梧桐山开的》《万象城不知道钱的命运》《深圳在北纬22?7-22?2》《离市民中心二百米》《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只有《乘和谐号找牙》《有的时候两件事会一起发生》这两篇是例外的.中短篇小说集《你可以让百合生长》也同样如此,收入其中的十三篇小说,有九篇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标明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北环路空无一人》《你可以看见前海的灯光》《一直走到莲花山》《台风停在关外》《要橘子还是梅林》《出梅林关》《杨梅坑》《如何走进欢乐谷》《想在欢乐海岸开派对的姑娘有多少》.他的第三部以深圳作为主要的叙事空间的中短篇小说集则被命名为《深圳蓝》,十篇小说中也有三篇提到深圳或深圳的公共空间:《深圳河里有没有鱼》《深圳蓝》《与世界之窗的距离》.除了邓一光,毕亮也把他的一部小说集命名为《在深圳》.“在深圳”不仅标明了故事发生的空间,更指向一种独特的存在状态——流动的、迅速变化的、充满不安的城市经验,是毕亮这部小说的重要书写对象.作为一位自觉的、自知的城市书写者,他还将个人的另一部小说集命名为《地图上的城市》.

  对于许多并无在深圳生活的经验、不熟悉深圳的读者而言,也许会觉得这种做法非常简单粗暴,写出来的作品会有些不自然,甚至是非常造作的,但是这种处理方式符合深圳的实际状况,也是对许多深圳人存在处境的直接揭示.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土著居民只有三万左右,此外的一千多万人口大多来自内地或广东别的地方,是成年之后才移居至此.他们之所以来到这座城市,首先是被这座城市的公共空间吸引.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无力在这个城市购买住房,尤其是众多打工者,通常住在狭窄的宿舍或杂乱的出租屋里.这些私人空间又不足以承载他们的“深圳梦”,因此,他们的所思所想与行动往往是在公共空间中展开的.

  通过对公共空间与人的关系进行凝视与思索,从而展现新城市的生活现实,已经成为深圳作家讲述深圳故事的一种方法.大卫·哈维在《巴黎城记》等著作中,曾把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个人命运、城市地貌与建筑风格等融为一个有内在结构的思想体系,借此揭示空间的多重意蕴.深圳作家在以空间作为方法来写作城市文学的时候,也呈现出类似的立场,部分地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政治经济学式的考察与书写.比如说,在《离市民中心二百米》当中,邓一光就如哈维一样,重视探讨城市空间与社会公正的问题.正如哈维所一再强调的,空间并不只有物理属性,还带有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因此可以从空间入手讨论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离市民中心二百米》中所写到的深圳市民中心位于深圳市中心区中轴线上,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深圳的“市民大客厅”.它实际上是深圳市政府的所在地.将市政府改称市民中心,则意在体现以下理念:第一,有效政府的理念——要求政府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市民一起形成复合的结构,政府与市民共享信息与文明.第二,开放政府的理念——市民中心的大型开放式平台使其开放功能得以凸显,市民中心以开放理念促进信息分享,其软硬件建设都体现政府的开放意识.第三,服务政府的理念——“服务政府”的本质是“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政府”,这些理念亦通过完善的服务系统得以落实.在写作这篇小说时,邓一光显然非常熟悉“市民中心”的种种空间意蕴并通过小说的形式与之展开对话.小说的主角是一对恋人,“他”与“她”都来自农村,通过奋斗都拥有了户口,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住在“离市民中心二百米”的地方,令“她”觉得骄傲、自豪,也增加了她对深圳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她喜欢宽敞、亮堂、洁净和有条不紊的地方.怎么说呢,孕育她的地方是窄小、阴暗和混乱无章的,学习、成长和工作的地方同样如此.人们总说,一个人最终只需要三尺没身之地,但那是灵魂出窍之后的事.难道她只能在三寸子宫、五尺教室和七尺工作间里度过她的全部生命?

  她应该走进更宽阔的地方.她迷恋成为宽阔之地主人的那种自由感觉.⑨

  于她而言,以市民中心为代表的深圳,是一个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希望的空间”.不过,如果这篇小说仅仅停留于此,那么它只会成为城市生活的一曲颂歌,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城市发展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再现.这篇小说更为开阔之处在于,它通过“她”的视角发现了一个问题:并非这个城市的每个人都能享受所许诺的市民权利.小说中写到一个来自农村的清洁工,他从来没有进过市民中心,也从来不曾想过走进市民中心.他的出身与社会身份,使得他在物理学的意义上距离市民中心非常近,在存在学的意义上却离它很远.他甚至觉得,自己虽然在深圳工作,但是并不属于深圳.深圳于他,只是谋生之地,而非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并不是一个“希望的空间”.他也不曾体会过那种“成为宽阔之地主人的那种自由感觉”.相反,“在而不属于”,是他独特的存在状态.

  在《十七英里》《关外》《天鹅堡》等作品中,吴君则不断地写到了不同空间所代表的阶层的差异.比如生活在关外的人,会觉得只有生活在关内才真正算是住在深圳,在关外是不算的.而这种“不算”,既可能成为人奋斗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异化人的力量.吴君也注意到了空间从政治、经济层面对人的塑造,注意到了不同空间对人的喜怒哀乐的影响.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当下,以城市为空间来探讨新文明的问题的写作也在逐渐增多.想要了解当前时代的根本特点,有必要特别注意科学、技术、新媒介这些因素.因为正是它们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合力,可以称之为新文明,在新文明的影响下,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现代城市,早已成为现代文明最为集中的空间.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面貌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改变,新文明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从最深的层次上来讲,城市文学要回应的,也正是新文明所带来的问题.城市文学需要表现这种生活,也需要对这种生活背后的逻辑进行深入的揭示和有原则高度的批判.

  在2017年之前,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文学探索和思想探索的,主要是刘慈欣、韩松、郝景芳、飞氘等科幻作家,王威廉和蔡东等作家也有一部分这样的写作,但数量并不算多.蔡东的《净尘山》里的深圳,尤其是华跃生活圈,是新文明密集之地.张倩女和她的同事们在这里过着一种很典型的现代生活.这里讲求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一切按能力行事.好像所有的一切都符合逻辑,完全具有合理性.然而,不管是在张倩女还是她的同事身上,异化都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实.他们都有着过得去的甚至是令人羡慕的职位与薪水,但他们也因为过于繁重的工作而早衰,在重复劳动中对工作对生活感到厌倦.他们富足,却很难感受到自由.在他们的周遭世界里,一切的事物似乎都有两面性甚至是多面性.小说中有一段关于张倩女的心理感受或许具有典型意义:“她刚站起来,就察觉到一股压迫的力量形成合围之势,渐渐逼近她.十面埋伏.她瑟缩着重新坐下去.毫无疑问,她的敌人更加阴沉强大,那是一个裹挟着整整一代人的庞大而严密的系统,像一个深深的坑洞,让她怎么爬都爬不出来.”⑩这个“庞大而严密的系统”,或许就是海德格尔在《林中路》《演讲与论文集》等后期著作中一再提到的“座架”或“集置”吧.“座架”是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席卷一切,操纵一切,把所有人所有事物都纳入可计算、可控制、可利用的范围.在这里面,好像一切都是可以把握的,然而一切又都像处于脱序的状态,个体既无法看清自身,也无法看清自己所置身其中的世界.

  对新文明的反思,在王威廉的《老虎来了》《后人类》等作品中也有不少展现.《老虎来了》开头写到一个绰号叫“老虎”的人要来广州,老虎是“我们”的好朋友,虽然七八年没见,但他那五次未遂的自杀,让“我们”印象深刻.老虎何以至此,小说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老虎本人认为这是一种冲动,类似于渴了想喝水的念头.张闳在评论中曾认为,这是一个“秘而不宣的谜底”k.但事实上,这个谜底也并非无可求索,无从敲开.老虎的那种紧张与不安,乃至自我弃绝的念头,其实与科学理性和技术文明的进步大有关系——正是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城市成为璀璨的景观.它适于观看,却不一定适合长期居住.置身于城市,人有时候会像吸食了致幻剂般兴奋、沉醉.如西美尔在《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所说的:“都会性格的心理基础包含在强烈刺激的紧张之中,这种紧张出生于内部和外部刺激快速而持续的变化……瞬间印象和持续印象之间的差异性会刺激他的心灵.”l这就是现代城市所创造的心理状态,借此,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老虎”和他的一帮朋友站在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广州塔上眺望夜景时,会觉得目眩神迷,内心会如眼前的夜景一般浩瀚与迷蒙.兴奋与沉醉过后,他们又会觉得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也无从确证个人意义.对他们来说,现代城市的生活就是绝境:美到极致,但它那丑陋、冰冷的一面,也让人无法忍受.敏感而脆弱的现代人,有时候难以承受这种极端的正与反.

  蔡东和王威廉都试图对这种新文明、新生活背后的逻辑进行反思和揭示.而诸如此类的探索,从2017年开始,一下子多了很多.这里面有一部分作品,可划入城市文学的范畴,另一部分则很难完全用城市文学来框定,而是属于科幻文学的范畴.《花城》《作品》《青年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都先后推出了或计划推出科幻小说的专辑或专号.王十月、弋舟、赵松等不少作家,都开始着手写科幻小说.科技的问题,还有科幻文学,也开始成为诸多文学活动、学术会议、学术刊物的重要议题.这和新文明的加速度发展并且比以往更迅速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的主体性,以及相应的人文主义的种种知识和价值都受到巨大的挑战,从而形成了存在论、知识论和价值论等层面的多重危机.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科幻转向.这种转向的意义,由于时间距离还没有拉开,也由于这种转向后的文学实践还没有进一步铺开,目前我们还很难判断其意义到底有多大.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城市文学热,还是科幻文学的写作热,都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思想疆域和文学疆域.正如李敬泽所指出的,“科幻文学不仅仅是关于线性时间上的对未来的想象,科幻文学说到底是以科学和技术的名义,对于人类生活更加广阔的可能性的设问、探讨,是理智和情感上的冒险……关于人类的共同生活和命运,关于人类生活的实然和应然等等,科幻文学都形成了思想、观念、想象的新的地平线,指向广大的未知之域”m.由此,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向,同时也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文学转向.1970年代以来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往大多是着力于以精巧的叙事来创造一个精致的世界.他们的写作的文学性是非常高的,但在此之外,青年作家的思想格局和文学格局,也还显得有些狭窄.尤其致命的是,宏观地、总体性地认识时代和人的写作抱负,在青年作家身上并不多见.考虑到他们已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主力,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克服,则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很可能是黯淡的.而藉着这次科幻热,青年作家有可能会充分打开思想和文学的视野,进而获得一种新的叙事精神——它植根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是有想象力、洞察力和预见性的,有真正意义上的思的发现与艺术的洞见,能够让我们借此更好地认识人类自身,更好理解我们的文明,理解我们的时代.而随着这样一种叙事精神的形成和持续照亮,文学也有望重新成为思想变革的策源地,成为思考可能世界的重要参照,为当下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提供文学性的智慧.

  【注释】

  a[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②[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主编,《现代性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③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1页.

  ④王德威:《归来未见朱雀航》,葛亮,《朱雀》,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Ⅱ页.

  ⑤⑥邱华栋:《城市的灵魂与虚拟的城市》,《民治·新城市文学》2015年第1期.

  ⑦⑧张定浩:《关于“城市小说”的札记》,《上海文化》2014年第11期.

  ⑨邓一光:《离市民中心二百米》,《深圳在北纬22?7~22?2》,海天出版社2012年版,第62页.

  ⑩蔡东:《净尘山》,《我想要的一天》,花城出版社2015年版,第117页.

  k张闳:《一个秘而不宣的谜底》,《南方日报》2012年11月25日.

  l[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吴燕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187页.

  m李敬泽:《总体性和未知之域——在上海国际文学周“科幻文学的秘境”主论坛的发言》,《青年文学》2017年第10期.

本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凝视和思索和城市文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新世纪本科毕业论文新世纪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动向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为主的考察
一、“十九世纪创作方法”与文学经典化的主导标准  新世纪以来,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是一个持续性的文学景观 顾彬的“垃圾说”是引发这一讨论的导火线之一 顾.

断裂语境中的碎片化和泛一体化新和批评的人性话语考察
陈进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关键词新;文学批评;人性话语;开放与封闭;自我修复摘 要人性话语在新和批评中出现碎片化与泛一体化的嬗变 在文化内涵上,从“.

21世纪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新走向
赵树勤雷梓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关键词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新走向摘 要21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突破了以往印象式评点、纯个案解读、单一批评方法运用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