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民俗方面论文例文 与旧民俗:时令记趣有关论文怎么写

主题:民俗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3

旧民俗:时令记趣,本文是民俗类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和时令记趣和民俗和旧民俗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民俗论文参考文献:

民俗论文参考文献 旧杂志回收民俗文化论文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旧杂志怎么处理

春饼、春菜和春酒

北国天寒,长城内外白雪皑皑,千里冰封.京津虽然不算高寒区,却一冬平均气温总在冰点左右,所以人们盼春的心情可谓甚渴.立春标志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立春这一天,讲究吃春饼、春菜,喝春酒,以点缀节日,抒发迎春的愉快心情.

立春吃春菜是古已有之的.据 《四时宝鉴》 载:“立春日,唐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武林旧事》 载:“春前一日,后苑造办春盘,翠缕红丝,备极精巧.”

北方的春饼是薄烙饼,不同于平日吃的家常大饼.有的有夹层,有的像大型的饺子皮,比平时的大饼小得多,亦薄得多,卷春菜吃.春菜是把新青韭、豆芽菜、细粉丝、胡萝卜丝、肉丝等混合炒,有荤素两种吃法,又叫炒合菜,鲜香适口,正符合“翠缕红丝,备极精巧”的春菜形象.有的人家,在春菜之外,往往再配上几盘菜,如炒鸡蛋、麻酱蒜拌黄豆芽、炒豆腐干、炒肉丝或炒藕片之类,全属淡雅菜品,不动鱼肉大荤.

吃春酒之风,除一般市民家庭外,尤盛行于各行各业的商店中.当年的大商店立春吃春酒之风极盛.春节前商店结账、催欠、清仓、盘存,大忙特忙.一过了除夕,百事完毕,整个休市.于是,不问立春是哪一天,吃春酒习惯都从新年正月初一开始.同行间互请,一直吃到正月十六过完灯节为止.

商店请吃春酒,首先请银行、钱庄,酬谢资金融通上的支持;其次是同业互有交往之家;再有就是掮客,感谢生意上的互助,并约定新一年的合作.当年,天津旧法租界杨福荫路各钱庄,六号路益友坊附近各棉布庄,针市街、竹竿巷杂货业的“老四号”,估衣街“祥”字号以及各业批发商等,在新年正月的上半月中,天天摆酒排筵,觥筹交错,极尽热闹.

后来,抗日战争的战火席卷全国,商界衰微不振,这种吃春酒的排场也就逐渐弱了.

热在三伏

曩昔在京时,到了伏天,是另一番景象.

北京人的避暑胜地很多.承德避暑山庄,那是过去皇帝避暑之地,好固然好,路途遥远,一般人去不了.北戴河是达官贵人的避暑之所,老百姓未敢问津.北京城里引人入胜的地方也有,如中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南海公园.盛夏伏天,每每仕女如云,傍晚以后,老百姓不约而同竞相前往乘凉.但是,尤其吸引人的还是什刹海荷花市场,那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仅风凉,更有那形形色色的消夏美食,如八宝莲子粥、苏造肉、鲜菱角、鲜核桃仁、鲜藕片等.这里每天从早到晚,聚集着成千上万的市民,一来纳凉,二来饱享口福,乐何如也.

早年在京时还听老人讲,清代,每年从暑伏之日开始到立秋为止,各衙署都有“赐冰”之举.由工部颁发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此外,清代还有“洗象”的趣事.那时每逢三伏,都要举办“洗象”例典.由内务府以旗鼓迎象,出宣武门至护城河桥下的象闸,象奴挽索骑在象背上,在河中给象洗澡.但见许多庞然大物出没于清波荡漾之中,紧邻的城墙和两岸上,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京城四季温差极大.冬天冷得滴水成冰,夏季热得脖子流汗,尤其数伏后,昼夜闷热得喘不过气来.谚云:“暑热无君子,”意即最讲衣着整饬的君子,盛夏亦可赤背而不被人耻笑.至于不在“君子”之列的粗人,则不仅赤背而且赤脚,袒露着黑中透紫、汗津津的肌肤穿行于大街小巷.五六岁的童男子们,干脆一丝不挂,赤条条地满街跑,那小巧的“”,紧缩着、颤动着,显示着童男一种特有的美.们见了亦不觉得害羞,而且应和着老爷们儿的叫法,美其名曰“小茶壶儿”,只是不像老爷们儿那样戏谑与放肆—— 动手逗逗罢了.

伏天中的老妇人,说好听点儿,最为落落大方;说难听点儿,最为放肆,最不论“秧子”.是妇女的第二道禁区,即便是热出了白毛儿汗,也得捂着紧绷绷的乳罩或者戴个绣花儿的兜兜,以示其神圣不可侵犯.然而,老妇人都是过来人,其诸道防线早已被攻破,更何况是浑身优美的线条皆已化成一堆囊膪,于是也敢不让须眉,光着上身,耷拉着松弛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谈笑自若,毫不以为失检.中国妇女们的“金莲”,自古以来便是性的象征,对其防守程度,甚至超过了—— 几层裹脚布,一层袜子,三层 (里、面及中间的袼褙) 鞋帮,捂得严严实实.隆冬时其臭尚不可闻,盛夏时则能熏死人.有务实精神的老妇人,为了纳凉,既然敢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凭千人瞧万人看,赤其那双不堪入目的金莲又有何不可?而且不会被官府加上“有伤风化”的罪名,于是朵朵“金莲”原形毕露,为夏日的京城又添一景.

男女老少露宿街头,是伏天中的一大夜景.屋子闷热得如同蒸笼,*时也进不去屋.街头尚有些凉风,铺张凉席即能入睡.放眼望去,横躺竖卧,四脚儿拉叉闭着眼张着嘴,倘无交响的鼾声,便绝像枕藉的死尸.

盛夏处于四合院中,亦有诸多乐趣.

瓜棚豆架,不是天棚而胜于天棚.清明、谷雨之间,随意点种些丝瓜或扁豆,数日破土而出.几经浇灌则蔓叶虬蟠,朵朵黄花与紫花错落映衬,花谢后便现出柔嫩的果实—— 布满洁白毫毛的丝瓜和扁豆.那景致颇似农村,文人们有感于此,必歌之曰:“此地在城如在野,个人非佛亦非仙.”夜幕降临后,花阴凉儿中斑驳的日影被点点如水的月光所替代,凉风习习,于棚架下或坐或卧,不必摇扇,浑身亦觉凉爽.

择小院之隅,种几株碧绿的藿香或薄荷之类的芳草,不仅美化环境、清洁空气,而且可供药用.随手掐几片薄荷叶,贴在太阳穴上,其清凉的香味沁人心脾,清热、祛暑、黩汗、明目而又清醒头脑.而窗前盆栽的夜来香,的小花儿缀满枝杈,入夜芬芳馥郁.其味颇能驱蚊,夜卧自可安然无恙.

酽茶和绿豆汤,是百姓消夏最理想的传统饮料.百姓们最讲实际,从不追求茶具的精美,而一向注重茶叶的汤色和味道.日沏三遍茶 (清晨、午后、傍晚),是老北京人世代相传的习惯,那货真价实的“小叶茶”闷透了之后,坐在小院阴凉处款款而饮,自然会联想起唐代卢仝的 《七碗茶》诗:“一碗喉咙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用砂锅熬熟的绿豆汤,放在阴凉处几个小时,即会变得清凉可口.此种天然保健饮料,具有清凉解热、明目败毒等功效,与热茶异曲同工.

养几只蝈蝈儿听其昼夜鸣叫,迄今仍是京城百姓之家消夏的一种最省钱最朴素的方式.北京土语所称的蝈蝈儿,形似蝗虫,绿色或褐色,触角细长,短翅大腹,善于跳跃,吃植物的嫩叶或葫芦科植物的花儿,雄性前翅有发音器,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清人顾禄所撰 《清嘉录》 卷九载:“笼养蝈蝈,俗呼为叫哥哥,听鸣声为玩.”《红楼梦》 第四十回亦有如下描写:“板儿又跑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入夏以后,售者捕自郊外,以秫秸皮自编小圆笼纳之,数以百计,肩挑过街而售.其声聒聒,群起而鸣,震耳欲聋.招徕众人围观选购,审视谛听,以求其须尾无伤而叫声清脆者.蝈笼之形式,普通者之笼眼里灯笼饰状或独梁雀罩;巧者双笼合一,或四、五重叠;更精者则编插成盘肠、寿字、牌楼诸形,每格置一蝈蝈,声尤聒耳.将各式富有艺术色彩的蝈笼挂在庭院中瓜棚豆架下,赏其笼形之美,听其蝈声之脆,感其天籁之音,悟其诗情画意,以此形式消夏,省钱、自在、销魂.

日暮之后,瞽人的弦子声荡漾于街头巷尾.拉着“先生”(北京人对瞽者的尊称) 们的“马竿儿”(盲人所用探路的竹竿),将其延至庭院中,点几段 《岔曲》、《牌子曲》 或 《昭君出塞》 《黛玉悲秋》,此等家庭消夏之夜,其乐无穷矣.

黄昏时分,家家屋门前点起“火绳”驱蚊的小景,充满了民俗情味.火绳者,是用有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蒿子晒干后拧成的绳状物.其色深黄似烟叶,燃烧缓慢,其袅袅腾腾的青烟,驱蚊效果极佳,其价亦极廉.

最能吸食鲜血的臭虫,伏天时越发猖狂.这种赤褐色、身体扁平而腹大的昆虫,繁殖能力极强.祖孙三代饱餐后,每每缘墙而爬,常常被捻死在墙上,那一道道的鲜血,呈现大头小尾的形状,颇似一条条鱼苗,纵横交错,密密麻麻.这种伏天小景,充斥于千家万户,给人留下的印象永难磨灭.

暑滞夏和贴秋膘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胃口不好,饭量减少,北京人习惯叫“滞夏”.夏天食物也容易变质,不易储藏,这样就促使人们在夏天更加注意饮食卫生.

旧时北京人居家过日子,没有什么冰箱空调之类的,虽然天然冰很便宜,但不是家家都买,时时都有.而且,即使有,也不能完全保证食品不变质.这样,北京人在夏天就想出另一个办法,这便是尽量吃得清淡些.比方说,老北京人在伏天,第一不买鱼虾之类的东西吃,第二不多买肉吃,第三不买豆腐吃,因为这些都是容易变质的食品.不吃荤腥,不吃豆腐,吃什么呢?大多是吃蔬菜,黄瓜呀、茄子呀、豆角呀、冬瓜呀、小白菜呀,而且喜欢凉拌了吃.

北京人有一种夏天最爱吃的东西,那就是芝麻酱.夏天吃凉拌面,少不了它;拌黄瓜,少不了它;拌粉皮,少不了它.天热,家里懒得做饭,到烧饼铺买几个烧饼,也是芝麻酱烧饼.不然在家中自己烙些芝麻酱饼,蒸点儿芝麻酱花椒盐的花卷,都是很好的夏令食品.我“平生塞北江南”,所到之处再没有一处比北京人那样爱吃芝麻酱的了.

北京谚语说伏天饮食道:“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饺子,照老北京的规矩,并不是吃肉馅的,而是要吃素馅的.所谓素馅就是把晒干的菠菜,加小虾米,加五香面儿、精盐,再用上好的小磨香油一拌,这样的馅,才是头伏饺子馅.很清淡,但很精美,吃起来香喷喷的.

暑天一过,转眼秋风渐起,北京最好的季节—— 秋天到了.《京都风俗志》 云:“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

“贴秋膘”一直是北京人迎秋的盛事,吃什么好呢?在我记忆中,最好莫过于羊肉西葫芦馅的汤面饺了.这是除北京之外,其他地方再也吃不到的美味!

秋风吹来烤肉香

老北京谈起北京富有地方风味的吃食,一数就是一串:月盛斋的烧羊肉、都一处的烧卖、鲜鱼口的炒肝、天桥的爆肚、虎坊桥的豆汁……而一到秋天和冬天,则以烤肉最相适宜.在北京,往往一家烤肉,飘香十里.肉香夹杂着松烟香,嫩香夹杂着焦香,清香夹杂着浓香,不但在店里吃的香,连在街上走的也垂涎欲滴.

烤肉不是地道的北京土产,是从蒙古传来的.但年头已很久远,早已入了“北京籍”.写于道光二十五年 (1845) 的 《都门杂咏》 里就有咏烤牛肉的诗:“寒冬烤肉味甚饕,大酒缸前围一遭.”写的就是烤肉的情景.

吃烤肉的方法很特别,不用锅,而用铁箅子.箅子用几十条拇指宽的铁条排列而成,条与条之间留有间隙.如“烤肉宛”的箅子已用了二百多年了.黑糊糊的满是油腻,不用放肉,一烧就冒出浓香来.箅子下放个大火盆,烧松木.肉要选用上好的牛肉或羊肉,切片,煨上酱油、姜汁等,然后把肉堆在烧热的箅子上,撒上大量的葱丝.肉烤得吱吱作响,箅子上冒起浓烟,肉里的汁水蒸流殆尽,肉微微有些糊.这个火候上撒上一把香菜,搅拌均匀,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烤肉的吃法和姿势也很特别,讲究站着吃.站还要有个站样—— 一只脚踏着一条凳,半弓身,一手拿碗,一手拿双尺来长的筷子,围着箅子,边烤边吃.再喝上二两“二锅头”,或者北京的“莲花白”,那美劲儿,甭提了.

吃烤肉,不需要使用珠光宝气的景德镇杯盘,不需要陈列那一百多道满汉全席山珍海味,也不需要高堂华阁,一席动辄千金.吃烤肉使人想起的是草原上那种幕天席地质朴粗犷的风格,甚至是樊哙拔剑劈吃“上彘肩”的豪迈气概.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北京富有地方风味的吃食,不该是一味的香嫩,该有一点儿大漠风沙之气.烤肉正是这样的.

北京两家著名的烤肉馆—— 后海的“烤肉季”和宣武门的“烤肉宛”,有些年不采用上述那种吃法了,是一大憾事.烤肉若是让别人烤好,放在盘子里让你慢慢嚼,就乏味多了.庆幸的是,听说他们最近已恢复传统吃法,以增加北京的独特风味.海内外的老北京以及久思去北京一游的朋友,我想都会闻之高兴而食虫大动吧!

寒冬话火锅

到了冬天,过去在北京很喜欢吃火锅子.火锅子,江南人叫“暖锅”,实际不如北京的叫法恰当,因为它不单纯是“暖”,的确是生了火的.

铜制的火锅,中间是炉膛火口,四周是容纳菜肴的锅槽,上面是有圆洞的锅盖,正好套在火口上盖锅子.锅子中装好菜肴后,把木炭放在炉子上点燃,从火口放进去,用扇子扇旺炭火.劈劈*的火苗从火口蹿出来,锅子中的菜肴便“吱吱”作响.烧开了,端上桌子,一掀锅盖,正像《老残游记》中写“一品锅”一样,这是“怒发冲冠的海参”,那是“酒色财气的鸭子”,大家便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

火锅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炊具.我不知道最早的发明者是谁.徐凌霄 《旧都百话》 记道:“锅子之类甚多,有菊花锅子,为肉类与菜蔬及花瓣之大杂烩.整桌酒席,在秋冬间视为要素……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也.”徐氏的话似乎有些道理,总之是在北方寒冷的地方创造出来的.南方有暖锅的历史并不长.光绪时严辰在 《忆京都词》 注中说到“火锅”时,还说“南中无此风味也”.可见那时还只是北京,或者说北方时兴吃火锅子.

几十年前,北京有一种铺子,叫做“盒子铺”,实际就相当于江南的卤味店、广州的烧腊店,就是卖酱肉、清酱肉、小肚、白肚、熏鸡、肉丸子等熟肉的熟肉铺.因为把这些熟肉切好装在一些花格食盒里,像“什锦拼盘”一样卖给人家,所以叫“盒子铺”.这些熟食统名之曰“盒子菜”.这种铺子,秋冬之际便准备很多只铜火锅,一一装好,可以根据需要一只、两只,甚至更多,送到顾客家中,送时还带好“白汤”.家中偶然来个客人,你去买了,小伙计给你送来,点燃木炭,把火扇旺.锅子开了,端到桌上,说声“回见”,走了,明天再来收家伙,你好意思不给两个赏钱吗?

一般锅子里装的是肉丸子、龙口细粉,酸白菜垫底;上面铺白肉,叫“白肉锅子”;铺白鸡、白肚片、白肉曰“三白锅子”;铺清酱肉 (也叫“卤肉”)、熏鱼、猪腰花等曰“什锦锅子”;铺海参、卤肉、鸡蛋等曰“三鲜锅子”;至于 “菊花锅子”,那便是把白菊花瓣加入“三鲜锅子”的汤中,那更是清香绝顶,是饮食肴馔中的艺术品了.

围炉夜话

读 《艺风堂友朋书札》,有几句道:“光阴荏苒,又届围炉,诸同人必有佳集,酒酣耳热时,尚道及远人否?翘首燕云,不胜黯然.”这封信是陆宝忠在湖南学台任上写给在北京的缪荃孙的.陆与缪同是光绪丙子年 (1876) 进士.他在湖南想到昔时在都门时,每到冬天,友朋们围炉闲话,十分热闹,而自己此时却远在南天,所以“翘首燕云,不胜黯然”了.

围炉最好是晚饭以后,以炉子为中心,团团而坐,沏上一壶好香片,买上一大包落花生,边吃、边喝、边烤火、边谈、边笑,海阔天空,不拘形式.炉子上坐上一壶水,渐渐炉火越来越旺,越来越红,壶中的水吱吱地响着.这时不必开灯,尽可坐在暗中,炉中的红火照在顶棚上,形成一个很圆的、很朦胧的红色光晕,也照得炉边的人脸通红.这时谈兴更浓,谈锋更健.谈人生、谈哲理、谈艺术、谈轶事奇闻,固然很好;谈生意、谈金钱、谈柴米油盐、谈儿女情长、谈身边琐事,也无伤大雅.谈到忘情处,窗外呼呼的北风声、远处荒村的犬吠声、深巷缥缈的叫卖声、夜归人偶然的喊叫声,都隔绝在外面,这里只剩下温暖、友谊和欢声笑语.这样的围炉,是令人终生难忘的啊!

李越缦于咸丰九年 (1859) 十月二十七日记云:

寒甚,拥炉与叔子谈终日,夜与叔子围炉续话.三更,叔子招吃粳米粥,以瀹卜、生菜佐之,颇有风味.

《鲁迅日记》1912年11月8日记云:

又购一小白泥炉,炽炭少许,置室中,时时看之,颇忘旅人之苦.

这二位都是绍兴人,都是曾经常住在北京的.两则日记前后相差五十多年,都写到了北京冬日围炉夜话的情趣.把这两则日记并在一起看,是十分有意思的,由此可以想见这二位学人当年的风度.

翘首燕云,又届围炉之期,系以 《忆江南》 小词一首,以寄万里之思吧.词云:

京华忆,最忆是围炉.

老屋风寒深似梦,

纸窗暖意记如酥,

天外念吾庐.

冰床乐事

北京孩子们冬天常在冰上玩,玩的方式很多,其中有一种叫“冰床”.

冰床以木为之,长方形如床状,长约五尺,宽约三尺,无栏杆,可乘三四人,床腿嵌铁条,便于冰上行驶.行驶时,冰床主人在前牵绳,滑行甚速,故又名“拖床”.床主急行数步后,腾身跃坐床沿,借助惯性,冰床行驶如故.这一动作,身手矫捷,漂亮至极.乘客坐在冰床上,如置身水晶宫,目爽神怡.更有富裕之家,将冰床多具连在一起,驰走如飞,人在其上高歌畅饮,其乐陶陶.

北京城区的水域集中于西半部,所谓“三海”的中海、北海、南海,属于宫廷禁地,冬季虽有冰床,但非平民百姓可以享用.唯有什刹海、后海、积水潭平民始能问津.自什刹海银锭桥,经后海到积水潭汇通祠前,常有神采飞扬的玩童驰骋冰上.当时北京城墙之外有护城河,冬日乘冰床行驶更觉开心.护城河河道较宽,玩冰床可代步,兼供嬉游,一举两得.那时,交通不便,行人苦于跋涉,各城门都有赶驴脚夫,为客人代步.入冬河水结冰,则可乘冰床.由东直门去通州,可顺护城河入通惠河直达.中间经过五道闸口,每过闸口须另换乘冰床,因各段各有专人经营,不得任意破例.清人李朴园 (光庭) 有咏冰床诗云:

几日城隅水泛凫,坚冰似镜已平铺.

设来行榻如舟稳,看彼飞舆越蹇趋.

抵闸忽惊当路虎,移床幸遇在梁狐.

芒刺冻折绳牵断,赚得囊钱酒半壶.

其中“抵闸忽惊当路虎”一语,指当时每闸冰床各有专人管理,不得随意逾越.

清末,慈禧太后耽于游乐,城内三海和城外昆明湖都设有冰床.其用料之考究、饰物之华美,远远超过民间冰床.太后或帝妃等乘坐,由太监牵绳.有时还赏赐年老功高的王公大臣乘坐,以示优待.未经恩赏而私自在三海和昆明湖乘坐冰床者,则要受到严厉的惩处.

(选自《民俗话旧》/周简段 著 冯大彪 主编/新星出版社/ 2017年7月版)

该文结论,此文为关于时令记趣和民俗和旧民俗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民俗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民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小班艺术活动:石头记
设计意图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自然界里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看,讲给孩子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 ”当儿童不再禁锢在钢筋水泥的室内,而是走出房间.

小城镇:田园之趣城市之乐
小城镇大战略从瓦纳卡翻过一座山,越来越清晰的是点点灯火,就像萤火虫般闪烁在南太平洋岛国新西兰的土地上 一个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命名的小镇渐渐在眼前铺层开来——那是皇后镇,在距今1.

武林旧梦:民国年间为何武学兴盛
对许多人来说,武林如同梦寐,似乎只存在于金庸们的小说或者徐克们的电影之中;武林中人,亦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 浸染那个武林梦的人,可以把自己任意幻想成踏雪无痕的飞贼,或是比武招亲的力士,抑或以一当万的莽夫.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