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杜甫方面论文范文集 和杜甫《春望》诗中国字释义再探类论文怎么撰写

主题:杜甫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4

杜甫《春望》诗中国字释义再探,该文是关于杜甫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与《春望》和中国字和杜甫相关论文例文.

杜甫论文参考文献:

杜甫论文参考文献 诗潮杂志瞭望杂志现代诗投稿

历来多数学者将杜甫名作《春望》中“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国”字解释为“国都长安”,今人偶有提出质疑者,认为应释作其宽泛义——“国家”.本文在前人阐释基础上,通过考察唐前、唐代及杜诗等有关文献,结合“国破山河在”本句、对句以及诗歌整体等多层次组合关系,认为“国”释作“国家”更符合杜甫用字习惯和诗意.

杜甫杜诗《春望》释义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军节节败退,同年十二月洛阳失守,第二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出逃入蜀,长安随之陷落.八月,诗人杜甫亦陷叛军中,之后“潜行”长安.在至德二载(757)的春天,诗人目睹战火中的大唐王朝,想到百姓和自己流离失所的生活,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春望》,真实而动人地记录下了长安城遭动乱后的场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①

此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脍炙人口,影响深远.胡应麟《诗薮》评首联曰:“浓淡深浅,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②,移之全诗亦无不可,可谓极具代表性.但是关于本诗首句“国”字的理解,前人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对其作注的应是王洙,注云“刘越石云:‘国破家亡,亲友凋残.’”③按王洙所引出自刘琨《答卢谌书》.“国破”,既可指永嘉五年(311)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攻破晋京师洛阳并俘获怀帝事,也可指永嘉之乱后晋国支离破碎的局面.“家亡”,应指永嘉六年(312)刘琨为并州刺史时,刘聪遣刘粲及令狐泥偷袭晋阳并杀害其父母事④.则此处之“国”,指“国都”“国家”皆可.仇兆鳌《杜诗详注》仅指出其典故来源于《齐国策》:“王蠋曰:‘国既破亡,吾不能存.’”注释“山河”引庾信诗:“山河不复论.”⑤

今人著述方面,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仅列《史记·田单列传》对《齐国策》的转述及赵汸评价,谢思炜《杜甫集校注》亦只引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评价,未有注释.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也只解释道:“山河如故,是说江山换了主人.”⑥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亦避而不谈.明显认为“国”义为“国家”的著作较少,主要有阎简弼《唐诗选注》、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杜甫选集》、霍松林《唐音阁译诗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等.更多的著作则认为其义为“京都长安”,如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唐诗选注》、马茂元等《唐诗三百首新编》、徐放《杜甫诗今译》、李寿松等《全杜诗新释》、陈贻焮《杜甫评传》、张志烈《杜诗全集》、张忠纲《杜甫诗选》、卢国琛《杜甫诗醇》、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郁贤皓《中国古代作品选》等.此外,还有调和以上两种观点的,认为“国”既可指“国家”,又可指“长安”,主要有曹慕樊《杜诗选注》,然从者不多.

其实,认为“国”指国都长安的观点在古人的著述中已有所暗示.赵汸曰:“国以社稷为重,今惟山河在,可见社稷几亡;城以居人民,今惟草木深,可见人民殆尽.”⑦《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⑧古代的宗庙和社稷都在国都,可见赵汸虽以“国”“城”对举,仍认为两者同指国都.

其实“国”的通行含义,除指国都外,还有一更为普遍的意义,即指国家.已有学者专门撰文指出本诗中的国应该是广义的“国家”义.主要有徐伯鸿《“国破山河在”中“国”字释义辨析》⑨(下简称徐文)及丁启阵《“国破山河在”的“国”应指“国家”》两文,前文挖掘统计用力较深,后文对比扩展之功较多,所论基本合理.本文试图在其基础上,更系统、详细地分析该诗中“国”的含义.

为了尽可能清晰细致地探讨“国”字的含义,下文试图分为多步骤、多层次进行.首先在广义基础上厘清“国”字在古代的意义,主要方法是总结一般字典文献中对“国”的解释.其次总结杜诗中出现的所有“国”字并按第一步得出的一般义进行归类,其次附加阐述杜诗中明确表示“国都”的“京”“都”二字的使用概况.然后将范围缩小到《春望》本诗,先考察“国破山河在”本句,再结合对句“城春草木深”,最后再从诗歌总体结构、诗意分析.

一、字典中的“国”

要了解“国”字的古代用义,可主要查找关于“国”字的古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只列举了国家、封地、国都三种含义.在《古汉语字典》中,列举了“国”的6种含义,较为全面:(1)国家;《说文》:“国,邦也.”(2)国都,京城;《国语·周语十》:“历王虐,国人谤王.”(3)封地;《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于薛.”(4)地区;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5)属于本国的、本朝的;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国初有一妪名黄道婆自崖州来.”(6)姓.结合后面杜诗用“国”字的情况,本文主要关注《古汉语字典》列出的的(1)(2)(4)(6)4个义项.

二、杜诗中的“国”与“京”“都”

为了总结杜诗中“国”的含义,徐文对现存1400余首杜诗作了全面的搜理,共统计得到“国”出现127次,共9种释义.(1)单音节词作“国家”讲.如:“吾闻聪明主,治国用轻刑.”(2)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但其中的“国”字仍作“国家”讲.如:观国宾、国士等.(3)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京国”,作“都城”讲.(4)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偏义复词,指称部分地区,如:泽国、南国等.(5)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作“故乡”讲.如:故国、旧国等.(6)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作古国名或外国名.如:龙伯国、夔子国等.(7)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作为一种封号.如:邓国夫人、魏国夫人等.(8)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复合词“相国”,作官称.(9)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人名,如:道国、舒国等.

以上分类较为细致,然统而言之,(1)(2)(6)(7)(8)可归为“国家”义类,(3)为“国都”义类,(4)(5)为“地区”义类,(9)为姓、人名类.其中“国家”义类共计63例.而作“京国”“都城”讲仅《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大师京国旧,德业天机秉”1例.从该统计结果大致可以看出,杜诗中“国”指“国家”的频率远高于指“国都”的频率,而在本诗中“国”又为单音节词,则从经验和数据上来说,指“国家”的可能远大于指“国都”.当然这只是按统计规律而言,还不能遽下结论.

既然杜甫表示“国都”很少使用“国”字,那他经常使用什么词语呢?通过读杜诗,可以发现,杜诗中表示“国都”的字有“京”“都”,常见词组为“西京”“京华”“帝京”“京邑”等.如“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八首》其二)、“今日西京掾,多除南省郎”(《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北征》)、“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元日》)、“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得舍弟消息二首》其二)、“帝京氛祲满,人世别离难”(《送杨六判官使西蕃》)、“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另外常见的“都”字,常见词组有“都邑”“上都”“旧都”“都市”,甚至直言“都城”“长安”.如“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骢马行》)、“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昨夜春风吹,东来橐驼满旧都”(《哀王孙》)、“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悲陈陶》)、“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北征》)、“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潼关吏》)、“喜觉都城动,悲连子女号”(《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小寒食舟中作》)等.

此外,徐文已指出,将诗句中的“国”改为“京”“都”不会影响格律,且所指会更加明确.按照上文统计得出的杜甫遣词习惯,杜甫用“国”字而不用“京”“都”,客观上更有可能用的是“国家”义.

三、“国”与“破”

现在“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结合有关文献来考察“国”的含义.“国”与“破”的搭配,先秦汉代的文献已有.仇兆鳌指出其出自《战国策·齐策》,而今本《战国策》无此句,应是仇注误.正确出处应是《史记》卷八二《田单列传》:“王蠋曰:‘国既破亡,吾不能存.’”这是燕国攻进齐国后,欲以齐国人王蠋为将时王蠋的拒绝之辞.本卷开篇即说“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指“齐国”,则王蠋的“国既破亡”正好呼应开篇,可见此句中“国”即指“齐国”.这样的例子在《史记》中屡见不鲜,如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此处的“鲁”“齐”正对应“国”;卷七十《张仪列传》的例子更为明显:“四战之后,赵之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战胜之名而国已破矣.”战国时,赵国都城为邯郸,而文中已说“邯郸仅存”,故此处的“国已破矣”必指国家破亡,而不能指国都被攻破,毋庸置疑.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云:“然亡国破家相随属.”“破”“亡”近义,搭配“国”“家”,后世熟用的“国破家亡”一词,大略沿此.

再考察“国破”“破国”二语在唐代诗文中的运用情况.中唐诗人戎昱在《闻颜尚书陷贼中》写到:“闻说征南没,那堪故吏闻.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国破无家信,天秋有雁群.同荣不同辱,今日负将军.”“颜尚书”应指“颜真卿”,据史书可知,肃宗时期“授宪部尚书”“代宗嗣位,……除尚书左丞”,德宗建中四年(783),李希烈反,“遣颜真卿宣慰李希烈军”,希烈将其扣留,诱胁之降,不屈,最后遇害.戎昱在诗中称赞真卿,将之比作汉代坚守气节的苏武.此时李希烈只攻到汝州,东都震骇,然两京无损,诗言“国破”,故“国”绝不得指“国都长安”,应为“国家”义.又如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此处的“国”与“蕃”相对,也指“国家”.王绩《重答杜使君书》:“虽国破家亡,朝迁市变,谱牒存录,宗次可推.”“朝”指朝廷政权,往往与国都关系紧密,则“国”应是更广义的“国家”.《全唐文》卷七一〇李德裕《梁武论》:“世人疑梁武建佛剎三百余所,而国破家亡,残祸甚酷.”由史知梁朝因陈篡立而亡,国都建康未有破损,故“破”亦只能对“国家”而言.当然,也有部分看似直接写国都破亡,但作“国家”讲亦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国都破灭往往意味着国家政权的覆亡.如许浑《姑苏怀古》:“可怜国破忠臣死,东流生白波”,姑苏曾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但这里将“国”理解为“国都”“国家”皆可,且以为“国家”更佳.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国破”“破国”的搭配中,“国”有时仅能指“国家”而不能指“国都”,能指“国都”时也能指“国家”,这为分析杜诗中“国破”的含义提供了可靠参照,不过要确定此诗中“国”的意义,还得继续考察其句中和句间的字词关系.

四、“国”与“山河”

首句“国破山河在”,“国”与“山河”搭配,而“山河”是较为崇高、广阔的概念,如与“国都”搭配,则恐其“托不起”.仇注引庾信《将命至邺》诗,两句为“风俗既殊阻,山河不复论”,“山河”“风俗”相对,正是指出东魏与南梁在山河地理、人文风俗方面的差异,两者内蕴阔大.再试举几例,如《全唐文》卷十六李显《加相王实封制》:“尊王子弟,分裂山河,式优征赋,永固藩屏.”且“山河”与“国”往往有同时出现者,如卷三高祖《徙居大安宫诰》:“惟当带砺山河,与国休戚.”卷十太宗《报窦建德书》:“山河在望,企余之叹,良用兴怀.郑息有违,齐楚交绝,自远劳师旅,当甚疲敝.我国家与彼,本非仇隙.”卷五八宪宗《授李愬山南东道节度使制》:“钟鼎山河,惟忠光于国籍.”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序云:“考中国山河之象,求二仪险阻之情.”此处之“中国”本为“地区”义,但在历史演变中也逐渐引申出“国家”义,但绝不能仅指“国都”而言.

杜诗中其他作品也曾提到过山河,亦多具较为广阔宏大的意义.如“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散愁二首》其一),与《春望》同时期的作品《遣兴》也说到:“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反映了当时唐朝硝烟遍地、满目疮痍的惊人情况,“山河”已是一广阔的概念,唯“天地”能与之相衬,所以当“山河”与“国”搭配时,在中国传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的观念中,恐怕也只有与“天地”同在的“国家”概念才能够将之涵盖了.

五、“国”与“城”

除应注意“国”与“山河”之关系,还应该考察其与“城”的对立关系.律诗不要求首联对仗,而杜甫的律诗往往首联也对仗,七律如《登高》《阁夜》等等.胡应麟指出“唐五律多对起”,并举杜诗例如《对雪》之“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喜达行在三首》其三之“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江汉》之“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当然也包含此诗的首联.“城”指长安城,对应“草木”,“草木”又与“山河”对立,则“城”与“国”也应对立,指更广阔义的“国家”.正如徐文指出的那样,“国”如指“都城”则会犯“合掌”的诗病,这是诗家要极力避免的.另外,“国”与“城”在文献中也往往有对举的情况.《左传·昭公十一年》:“国有大城,何如?”这是楚灵王修筑蔡、陈、不羹等城,并使公子弃疾为蔡公,申无宇建议不应使弃疾在外时灵王的答辞.意为“国家有这些大的城池,怎么办呢”?若解释为“国都有大城”,则不符合逻辑;《庄子·则阳》:“旧国旧都,望之畅然.”疏曰:“国都.”曹础基译作“祖国”,陈鼓应译作“祖国和故乡”,“都”应指“都城”,“国”可兼指“国家”和“故乡”(地区).《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载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在《诗经》中,《大雅·瞻昂》和《小雅·正月》篇分别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诗句.这是讥讽周幽王宠幸绝代佳人褒姒,朝政荒废而亡国的真实故事.故李延年所歌中的“国”即“倾国”中的“国家”,“城”则指城市或都城.杜甫“读书破万卷”,又善于借鉴和吸取经史乐府的精华,将其化用,则两字意义应同.

此外,杜甫本人的作品中也还有“国”和“城”对举的情况.《蚕谷行》开篇就说:“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南北朝亦并置,可知“国”有“封地”“地区”义,则“城”为“郡国”里的“城市”,前者蕴含较广,应包含后者,与《春望》诗正似.

六、“国”与“忧国”、自身

关于《春望》一诗的结构,仇兆鳌认为“上四,春望之景,覩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其实还可以继续解构.在仇氏前,赵汸就看到了各句间的关系,他在“烽火连三月”“应‘感时’”,在“家书抵万金”“应‘恨别’,此联下句因上句”,即认为本诗第三、五句,第四、六句各自互相呼应,而第五、六句间又存在因果关系.汪瑗在“恨别鸟惊心”句下进一步指出“上四句皆下因乎上”,又在“家书抵万金”句下指出其“贴‘国破’”.综合来看,则各句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交错的关系.

徐文指出,本诗第三、五句侧重国事,第四、六句侧重家事.若首句“国”指“国家”,则可使诗篇三、五句有张本之基础,亦可见诗人视野之开阔,该说与赵、汪之见一脉相承.则杜甫的“家事”皆因“国事”而起,写“家事”即写“国事”.这样一来,从句式结构上说,前三联的特点是出句所指宏大,对句则相对较窄,形成一种形式齐整、内部回环往复的结构,即霍松林先生所说的“忧国思家之情,回环往复,感人至深”.以诗意而言,则开篇就展示广阔而沉重的国家图景,进而将时代命运和个人境遇联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则“国”字有统摄全篇内容的效果.霍先生点评全诗道:“抒情主人公伤时悯乱、忧国思家的神情及望中所见,历历如在目前,从而迸发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人们常言杜甫“忧国忧民”,这首诗的“国”字如果这样理解,也将更能体现出其伟大的人格和精神.

本文结论:此文为关于《春望》和中国字和杜甫方面的杜甫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杜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杜甫《北征》诗比较看蔡琰《悲愤诗》的艺术特色
摘要蔡琰是建安时期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五言体悲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它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杜甫的奉先咏怀、北征……五言叙事诗深受蔡诗影响 关键词蔡琰;悲愤诗;特色.

从骆宾王《咏鹅》诗谈与自然本性之美
【摘要】本文通过骆宾王诗咏鹅所体现的童真童趣,谈及人为物累,主张人们要回归自然本性,致虚守静,享受自然本性之美 【关键词】童真童趣;人为物累;自然本性;致虚守静中图分类号I207 22文献标志码A文章.

在领悟中行走大型山歌剧《春闹》
山歌剧春闹通过初出茅庐的九零后李文浩到百岗岭扶贫的故事,叙述了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曲折艰难和小年轻自我寻求人生意义的成长过程 本剧通过当下精准扶贫题材,表达了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显示出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