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新媒体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以故事获取读者认同感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新媒体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以故事获取读者认同感,该文是新媒体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认同感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新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新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新教育时代杂志社新媒体营销论文新教育时代杂志新教育时代是正规期刊吗

摘 要 新闻有生命力、亲和力和说服力,善于讲故事,讲好新闻故事至关重要.讲好故事,是传统媒体更好地吸引受众、增强报道影响力的法宝.尤其是在重要题材的报道中,讲好故事才能达到吸引人读者、感染读者的目的.

关键词 故事;传统媒体;读者;细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5-0133-02

当前,随着新媒体变革的逐渐深入,其轻松活泼、抓人眼球的表达方式,无疑对传统媒体“程序化”的写作手法构成了极大的审美冲击.如若传统媒体不在稿件创新上有所突破,就会陷入读者流失的困局.如何学习借鉴自媒体的语言表达技巧,推动传统媒体业态的不断转型,提升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是传统媒体面临的一大难题.

1 有灵魂的故事:注入生命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总书记在2013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媒体工作者提出的要求.2013 年11 月,总书记曾对《一对农民父子的油菜科研梦故事在网上引起热议》这篇文章做出批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可见,“讲好故事”自然就成为媒体人的基本功.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文章要出思想、出观点,让思想观点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讲故事不失为一个最好的手段之一.2017 年6 月,新华社推出的《生命,为祖国澎湃——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等系列报道可谓是给传统媒体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引起业界广泛的共鸣和关注,这与新华社人物报道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无关系.

该组系列报道之所以有别于一般典型人物报道,主要归结于稿件构思新颖、大胆创新,跳出固有思维定势,打破人物报道常规模式,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文章大胆描摹黄大年为国家利益“不顾情面”,严格把关科研项目,埋头攻关以至于没时间申报“院士”头衔,以及心系学生成长直至生命弥留之际,与以往“高大全”的典型人物形象截然不同,字里行间透露着科研工作者浓浓的家国情怀与科研追求,展现出一个爱国科学家有血有肉的先进形象,引起读者的同理心和认同感.

好的新闻作品在选择新闻素材时,关键是要把主题和细节凸显出来,方能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让读者感同身受.2014 年,新闻《抠门儿的“红管家”——记山西局五院第一工程处仓库管理员逯海》获中国企业报新闻奖二等奖,这篇文章就是以细节取胜的典型代表.文章通过对逯海没事就经常绕着院子转,捡起被人遗弃的螺丝钉、螺丝帽等微小细节的生动描写和对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深入刻画,使人物真正“活起来”,一个“精打细算,时刻不忘节约”的形象也因此跃然纸上.实际上,一个主题抓得好势必会有许多个新闻细节被挖掘,一名出色的记者要学会做一名“侦探家”,找出其中的细微之处,这样才能起到影响渲染、强化主题的效果.

2 有温度的故事:带来亲和力

做新闻的一提到讲故事,自然就会想到《华尔街日报》.众所周知,以讲故事的手法开篇是《华尔街日报》的鲜明特色,这份报纸是美国最大的财经报,着力于文章的可读性和亲和力,避免深度新闻的严肃与刻板.《华尔街日报》的常用手法是:将非事件性新闻中对已经或可能影响到的普通人物引入新闻,通过讲述人物生活被事件影响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将读者的关注点引入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身上,不知不觉被带入新闻事件中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从而让新闻多了一丝人情味.

事实也证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亲和力的故事是备受欢迎的稀缺品,新闻报道“讲故事”是向受众提供信息的最好方式之一.在观点爆炸的时代,好的故事可以让新闻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观点的传播力,从而在当下的媒体融合时代,为报纸注入一股活力.

在2017 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头条报道《日子开始甜起来》中,是大量使用直接引语,体现了国家扶贫政策给百姓带来的甜头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文章虽然不长,但在其中大量引用主人公的“原话感悟”,通过这些“直接引语”,浓浓的乡情气息扑面而来,使新闻读起来“接地气”.一个“好故事”,不仅能反映宏观问题,更应以“小”见“大”.新闻是给百姓看的,所以,要用百姓感兴趣、听得懂的语言来写.事件真实具体、人物有血有肉、情节引人入胜,可谓是一篇好新闻的“三大法宝”,相对于满篇假大空的“官腔”新闻语言,显得更具魅力,也可以更快捷的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一个好的故事,有时候可以“化繁为简”.如《河南日报》2016 年1 月刊登的《由“卖梳子给和尚”谈供给侧改革》一文,开头直截了当讲述了“把梳子卖给和尚”的例子,接着铺开论述——生产的梳子多了,产能严重过剩了,以至于把不需要梳子的和尚都当作“潜在客户”.在如此需求过剩的情况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因为文章进一步阐明观点——真正聪明的商家,不是先“供给”再开发“需求”,应该是针对“需求”,开发“供给”.文章通篇并没有太多生硬的大道理,也没有过多的论证,而是用“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样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来增强文章的鲜活度,从而在轻松活泼的文字中,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简明了当地呈现出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因此,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要想接地气、有人气,需要静下心来、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扎根群众、扎根生活,去记录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传递他们的心声,这样弥漫着烟火味和散发着泥土味的故事才能真正的引起读者心底的共鸣和社会的共振.

3 有气场的故事:提高说服力

在新闻报道中不少记者为了省事,文章往往只是“走套路”,照搬“举例子+ 过渡+ 新闻主体”的既有模式,报道的新闻主题平平、无功无过、并无任何说服力.这不仅是新闻的“八股”,更是一种新闻写作的“新八股”现象.其实,讲故事的过程也是观点传播的过程,在写稿的过程中讲一则恰到好处的故事,胜过一堆枯燥空泛的大道理,气场也随之提升.

2010 年,河南省电视好新闻一等奖《104 岁老人游台湾》是视角新颖、故事性强、气场极大的长消息的典型代表作品.在这几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不再是新鲜事,但是一名已过百岁的老人游台湾肯定有故事可深挖,这更容易表现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民族传统.作者另辟蹊径,以百岁老人这一鲜活人物形象角度为突破口,抓住这条新闻的每一个环节层层剖析,通过台湾民众抢着和老人合影、对老人的呵护和关心等一系列生动鲜活情节,展现出海峡两岸同根共魂的主题思想.记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现场过程的完整记录和报道,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鲜活.反之,少了对这些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新闻人物的表现力自然就会逊色,生动性、感人性也会大打折扣.

让故事说话,用故事说理,在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上也会事半功倍.2016 年3 月10 日评论版刊发《“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一文,短短数百字讲述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日本注射器厂商冈野工业株式会社、德国菲仕乐锅具的故事,用它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例子,论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文章显得鲜明而有说服力.

第24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利益面前,干部退一步》描写了上海闵行区虹桥镇,在集体资产改制过程中先锋村等10 个村“*重来”大刀阔斧进行二次改制的过程.在中国新闻奖的评委专家看来,这篇作品的高明之处在于:用“退一步”贯穿整篇文章 的思想主题.党员干部在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究竟是进一步取得个人利益,还是应该退一步让出个人利益,这不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而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重要的人性考核题,进退维谷之间,员崇高的精神与高尚的操守顿时形象生动了起来.此新闻选取了在我国经济改革探索时期面临的严峻问题作为切入口,以党员干部在处理关乎百姓利益分配的切实问题上进行深入灵魂的拷问,传达出党员干部面对利益问题所进行的抉择.正是由于文章画龙点睛般的一刀见血、切中要害,才使整篇文章避免了苍白的平铺直诉.

该文评论,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新媒体本科新媒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认同感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方面论文范文.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如何求活
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传媒业的整体变革,新的媒介形态也会影响到传统传播媒介的生存和发展 互联网飞速发展,新媒体强势崛起,都对传统纸媒带去不少冲击,在这一场媒介变革中,纸媒虽面临困境,但仍然有其自.

新媒体时代传统教育期刊的坚守和转型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教育期刊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新媒体时代,教育期刊如果在坚守生存之本的同时,能主动求变、整合人才队伍、转变办刊理念,必定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教育期刊.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记者的角色
摘要伴随着科技时代的迅速发展,当前信息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是在新媒体背景的影响之下,任何个体只需要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甚至很多时候他们还能成为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的关键人物,.

论文大全